第一篇:奖励扶助政策宣传知识问答
奖励扶助政策宣传知识问答
1、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的基本条件? 答:奖励扶助对象应是我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合法夫妻:
(一)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二)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三)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四)年满60周岁。
2、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如何计算?
答: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是指曾经生育子女,同时存活(必须是合法)子女数从未超过两个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一)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
(二)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后子女合并计算。
(三)离婚、丧偶无配偶的,只计算其本人的子女数。
3、年满60周岁的年龄计算?
答:年满60周岁的年龄计算,截止奖励扶助年度12月31日止。即出生时间是在1933年1月1日以后,以其本人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则以其户口 薄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
4、奖励扶助对象发放标准?
答:国家对奖励扶助对象每人每年发放720元。
宜章县对现存一女户每人每年发放1320元,对现存两女户或一男户每人每年发放960元。
5、湖南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基本条件? 答: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应是我省城镇或农村居民户籍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合法夫妻:
(一)1933年1月1日以生出生。
(二)女方年满49周岁。
(三)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四)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极以上)。
6、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发放标准?
答:国家规定对现无子女的家庭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对一孩残疾后的家庭每人每年发放960元。宜章县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每人每年发放1800元。
7、奖励扶助对象如何退出奖励扶助范围?
答:奖励扶助对象在当年的3月31日以前(含3月31日)死亡的,不享受当年的奖励扶助金并退出奖励扶助范围,3月31日以后死亡的,可享受当年的奖励扶助金,下一年度退出奖 2 励扶助范围。
8、一对夫妇从未生育过子女,只收养一孩,且夫妇年满60周岁,该夫妇符合奖励扶助条件吗?
答:不符合,奖励扶助对象必须要有生育史。
9、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半边户”农村居民一方的基本条件?
答: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半边户”农村居民一方,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本人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配偶为非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城镇居民户口。
(二)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三)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四)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10、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界定要同时具备的条件?
答: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界定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现户口登记在村委会。
(二)承包农村责任田土。
(三)2005年1月1日前缴纳农业税费并承担农村公益事业劳务。
(四)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11、符合“半边户”农村居民一方的对象奖励发放标准? 答:符合“半边户”农村居民一方的对象与农村奖励扶助对象发放标准相同。
12、独生子女的优待?
答《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给五至二十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集体经济收益、征地补偿费时,对独生子女家庭增加一人份额。
13、湖南省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对象确认条件? 答: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夫妻双方或一方为我省户籍居民。
(二)夫妻双方均无工作单位。
(三)现有一个子女且未年满十四周岁。
(四)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14、湖南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基本条件? 答: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夫妻双方或一方为城镇居民,且在1933年1月1日的出生。
(二)持有有效《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终身未生育子女也未收养子女,并持有所属街道(乡镇)出 4 具的《无子女证明》。
(三)职工在2003年1月1日以后达到国家规定退休条件并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且未享受增发本人基本工资5%退休金待遇;无工作单位居民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且在2009年10月22日之后尚健在的。
15、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标准?
答:对符合城镇奖励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条件的每人一次性奖励5000元。
16、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或双方已领取《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婚后未再生育也未收养的,其持有的《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有效吗?
答:继续有效。
第二篇:奖励扶助政策解释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解释
一、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二、政策微调:
1.2006年将农村双方各带一个独生子女再婚夫妇纳入; 2.2007年,将“两半户”丧偶后农村一方纳入; 3.2011年,将“两半户”农村一方全部纳入。
三、政策解释:
(一)关于“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农村居民户口”特指在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与“城镇居民户口”相对应的户口类型。在小城镇建设中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夫妻,以是否有承包田,是否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是否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等几个方面进行界定。虽然转为城镇居民户口,但在农村有承包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且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夫妻,应界定为农村居民,纳入奖励扶助对象范围。
(二)关于“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
1.奖励扶助对象范围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2001年12
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前,没有违反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生育的夫妻。2.界定夫妻生育子女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以其生育行为发生时,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为依据。
⑴1979年7月14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条例》(甘革发[1979]152号,以下简称《试行条例》)下发以前生育子女的夫妻,以到1979年不超过2个孩子,现存活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为准进行界定。
⑵1980年至1982年3月1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计划生育具体政策的规定》(甘政办发[1982] 105号)下发期间生育子女的,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条例》中“每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不得超过两个(包括抱养或送给别人的孩子;再婚者包括双方前婚生育的子女)”的规定为准进行界定。
⑶1982年3月17日至1990年1月1日《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甘肃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施行期间生育子女的,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计划生育具体政策的规定》中所列规定界定:
第二条 “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包括夫妇一方在农村者),一对夫妇终身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有下列特殊情况之一者,经夫妇双方申请,本单位同意,所在街道办事处(人民公社)审核,报县、(市、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可允许生第二个孩子。
①第一个孩子经县以上医院会诊证明为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②再婚夫妇一方只生过一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③婚后多年不育,抱养他人一个孩子后,又怀孕的。
第三条 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除第二条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有的社对的个别社员确有实际困难允许安排二胎的,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规定具体条件,报行署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凡符合条件的,经夫妇双方申请,人民公社审核,报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
第四条 凡批准生第二胎的,间隔必须在四年以上。
⑷1990年1月1日至1997年9月29日《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1997年9月29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施行期间生育的,以《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关于生育调节和生育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进行界定。具体内容为:
第九条 推行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子女,不允许生育第三个子女。
第十条 夫妻双方是国家干部、职工或者其他非农业人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按计划予以批准。
(一)第一个子女经县以上医院确诊,县(市、区)及州、市(地)病残儿童鉴定小组复查,确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婚后五年以上不育,女方年满三十周岁以上,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三)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系初婚或未生育的;
第十一条 夫妻双方均为农业人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按计划予以批准;
(一)具有本条例第十条所列条件之一的;
(二)居住在边远山区,只生育一个女孩,确有实际困难的;
(三)是少数民族的;
(四)男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并瞻养女方老人的(如女家妹妹数人,只照顾一人)。
前款第(二)项中所指的边远山区,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划定。
第十二条夫妻一方为国家干部、职工或者其他非农业人口,另一方为农业人口,符合第十条所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计划予以批准。
第十三条除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之外,对其他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生育第二子女的,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依照严格控制生育第二子女的原则作
出规定,并报省人大常务会备案。
第十四条凡符合本条例规定,准予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生育间隔期必须在五年以上。
⑸1997年9月29日至2002年9月27日《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施行期间生育的,以《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关于生育调节和生育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进行界定。具体内容为:
第十条 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子女,不允许生育第三个子女。
第十一条 夫妻双方是国家干部、职工或者其他非农业人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按计划于以批准:
(一)第一个子女经县级以上医院确诊,市、州(地区)以上病残儿鉴定组鉴定,确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婚后五年以上不育,女方年满三十五周岁以上,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三)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四)夫妻一方为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同等级因公伤残人员的。
夫妻双方或一方系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澳门同胞或海外华侨到我省定居的,其生育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夫妻双方均为农业人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按计划予以批准:
(一)具有本条例第十一条所列条件之一的;
(二)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三)是少数民族的;
(四)男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并赡养女方老人的(如女家姊妹数人,只照顾一人)。
第十三条 夫妻一方为国家干部、职工或者其他非农业人口,另一方为农业人口,符合第十一条所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计划予以批准。
第十四条 除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条件之外,对其他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依照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原则作出规定,并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十五条 凡符合本条例规定,准予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生育间隔期必须在四年以
上。
⑹2002年9月27日以后生育的,以《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9月27日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为依据进行界定。其具体内容为:
第十六条 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条件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子女。
第十七条 公民依法结婚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由夫妻自主选择生育时间,并应当在女方工作单位或者其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登记领取《生育保健服务证》,凭《生育保健服务证》享受婚育知识咨询、孕情查询等生殖保健服务。
第十八条 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系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一)夫妻双方均系独生子女的;
(二)第一个子女经市、州(地区)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鉴定诊断结论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三)夫妻一方患不孕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妊娠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
(五)夫妻一方系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者同等级因公伤残人员的。第十九条 夫妻双方均系农村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一)具有本条例第十八条所列条件之一的;
(二)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三)一方系少数民族的;
(四)男方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并赡养女方老人的。
第二十条 再婚夫妻一方系生育两个子女后丧偶,另一方未生育也未收养子女,要求生育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第二十一条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一)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系东乡、裕固、保安族的城镇居民,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夫妻双方均系农村居民,其中一方系东乡、裕固、保安族以及居住在人口稀少的牧区、林区的藏、蒙古、撒拉、哈萨克族,已生育两个子女的。
第二十二条 育龄夫妻符合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应当在女方工作单位或者其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申请生育登记。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予以登记,并在15个工作日内
审核上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本条例再生育条件的,按下列审批权限核准发给《生育保健服务证》:
(一)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系城镇居民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市、州(地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
(二)夫妻双方系农村居民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凡审核批准再生育子女的,除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或者女方二十八周岁以上的之外,生育间隔期限应当在四年以上。
(三)1933年以前出生,在1973年至2001年符合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纳入我省奖励扶助范围。
(三)关于“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1.曾生育子女符合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2.合法收养子女(含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的子女,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并有生育史,现存子女合计数为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3.再婚夫妻双方均未违反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再婚前后生育子女的现存数合并计算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夫妻。
4.生育子女送他人收养,该子女现存活的,应计入现存子女数。
5.子女结婚并生育后死亡的,应计入现存子女数。6.奖励扶助对象不包括双方均未生育的夫妻。
(四)关于“年满60周岁”
关于“年满60周岁”,上报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60周岁的人。
(五)关于省级奖励扶助对象
对象为1933年1月1日前出生,1973年后生育,且其他条件符合国扶条件。
(六)关于市级奖励扶助对象
只是把准入年龄提前10年,其他条件必须符合国扶对象。
四、资料要求
(一)申报表填写要求:
⑴本人姓名要与身份证一致;身份证号码必须为18位;户口性质为农业、非农、或其他;婚姻状况指初婚、再婚、离婚、复婚、丧偶、其他,不能填为已婚,婚姻变动年月填最近一次的时间;
⑵配偶信息,离婚、丧偶的不填,其他的必填,填法与本人信息相同;尤其是配偶不到龄或已享受扶助的,信息不能空缺;
⑶夫妇曾经生育子女数,指双方一生中总共生育的子女数,包括送养、寄养、死亡、随前夫前妻的子女,不包括收养的子女;
⑷夫妇现有存活子女,指夫妇目前存活的子女数,包括亲生、送养、寄养、随前夫前妻和收养的子女数,子女结婚并生育后死亡的,计入现存活子女数;
⑸夫妇曾生育子女情况,按出生先后顺序填写,是否亲生一栏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人及配偶亲生”、“本人亲生非配偶亲生”、“非本人亲生配偶亲生”三种情况之一。
(二)上报资料应该包括: ⑴申报表,由本人或指定专人填写;
⑵申请表,由本人或指定专人填写,详细说明夫妇的婚姻、生育史和收养子女情况;
⑶村计生协会理事会评议表,由村协会会长主持,理事参加进行评议后,如实填写评议情况;
⑷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表,由村主任主持,村民代表进行审议后,如实填写审议情况;
⑸调查座谈材料记录表,由村专干组织知情人士进行座谈,详细记录他们讲述的该对象夫妇的婚姻、生育史和收养子女情况;
⑹见面调查表,由乡镇计生办组织专人入户与对象见面,调查了解情况,并如实填写情况;
⑺对象一折统复印件;
⑻审核原件后,复印对象夫妇身份证、户口本,要求复印所有相关人员户口;
⑼对再婚对象和婚姻状况复杂的对象,要进行外调,并要有原村委会出具的证明和至少3人以上知情人签署的证明材料,证明其婚姻、生育史和收养子女情况。
⑽申报表要贴近期免冠1寸照片。另外,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附其他证明材料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具体确认条件
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国人口发[2007]78号)中,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具体确认条件是:
一、扶助对象夫妻均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须年满49周岁。扶助对象年龄的认定以其本人身份证载明的出生时间为准,对于从未办理过身份证的,则以其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
二、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包括曾生育过一个以上子女但同时只存活一个子女,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或收养且同时存活过两个以上子女,但以后只存活一个子女的情况。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子女的情况。
再婚夫妻再婚前后生育、收养的子女数应合并计算。但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或双方符合扶助条件,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符合条件的一方或双方以及未生育子女的另一方,纳入扶助范围。由于婚姻变动形成的单亲家庭以其本人实际生育的子女数计算。
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出具《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由其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有关独生子女的证明材料。
三、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现无存活子女的,需提供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安部门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子女死亡证明材料。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是指被地方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认定、审核的符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三级以上(包括三级,下同)残疾标准,并持有其统一制发的等级为三级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以家庭为单位审核(不包括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对象),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上条件。扶助对象已超过49周岁的,从其所在地区开始实施扶助制度的为起点发放扶助金。对发生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的扶助对象,应自其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时起,中止发放扶助金。
第三篇: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一般分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特别扶助政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又分为国家奖励扶助政策、区奖励救助政策、市奖励扶助政策、县奖励扶助政策。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一、国家奖励扶助政策
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年满60周岁的夫妇,每人每年给予720元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二、区奖励救助政策
(一)奖励类
1、依法生育的农村双女户家庭,在产后六个月内自觉主动落实结扎措施的,一次性发放奖励金1500 元。
2、除双女户以外的依法生育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产后六个月内自觉主动落实结扎措施的,一次性发放奖励金1200 元。
3、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依法生育一个男孩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一次性发放奖励金1000元。
4、符合生育二孩条件,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一次性发放奖励金2000元。
(二)救助类
1、农村独生子女未满18 周岁,因意外伤残经设区的市组织医学专家鉴定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的,每年发放600元的救助金,直至其年满18 周岁止(农村独生子女母亲年满49周岁,独生子女伤残达三级以上的,纳入特别扶助)。
2、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救助金,直至年满60周岁止:
(1)独生子女死亡,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农村独生子女母亲年满49周岁的纳入特别扶助)。
(2)农村计划生育双女户家庭,一个或两个女儿死亡,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
(3)除双女户以外的依法生育两个子女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全部死亡,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
(三)其他
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独生子女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报考普通高中、中专和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时,按照分数线总分降20分录取。
2、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独生子女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报考普通高等院校和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时,按照分数线总分降10分录取。
三、市奖励扶助政策。
(一)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每年春节期间由政府(管委)组织慰问,每户每年给予慰问金500元。
(二)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的子女,从该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由政府(管委)按当年现行价,为其购买爱心保险。
(三)对农村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的夫妻,从其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由政府(管委)按当年现行价,为其购买养老保险。
(四)农村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女儿升入公办高中就读的,由政府(管委)给予每人每年助学金900元的资助。
(五)农村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女儿考上大学(二本以上)的,由政府(管委)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资助2年学费。
(六)在征地拆迁补偿中实行公寓式安置的,在原有补偿安置标准上,按政府的优惠价格,给予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每户增加购买10平方米的商铺。
(七)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户和已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双女户年满50周岁的夫妇,每人每年给予720元奖励扶助金至59周岁(年满60周岁的纳入国家奖励扶助)。
四、县奖励扶助政策
1、农村依法生育一个孩子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一次性发放奖励金200元,每年发放保健费120元至子女年满18周岁。
2、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家庭成员每年可享受免费健康体检一次。
3、依法生育一个孩子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政府为其逐年代缴交基本养老保险至男60周岁,女55周岁。
4、只生育两个女孩已落实结扎措施的夫妻,给予一次性奖励金1000元(符合区奖励产后6个月内结扎一次性奖励1500元的除外),同时,在自愿的前提下,政府为其逐年代缴交基本养老保险金额的50%至男60周岁,女55周岁。
4、按政策生育了两个孩子并落实结扎措施的夫妇,给予一次性奖励500元(符合区奖励产后6个月内结扎一次性奖励1200元的除外)。
5、依法生育一个孩子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双女结扎户家庭,政府逐年帮父母代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金,为其子女逐年代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金至子女满18周岁。
6、依法生育一个孩子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双女结扎户家庭成员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期间,因病到镇级医院住院的医药费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7、持有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或二孩生育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产妇住院分娩,属顺产的每胎次补助300元,属剖宫产的每例补助1000元。
8、依法生育的独生子女(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政府一次性补助1万元(适用所有人群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包含非农业、农业、干部职工、农民等)。
特别扶助政策(适用所有人群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包含非农业、农业、干部职工、农民等)
1、只生育过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孩子,孩子死亡后,独生子女死亡,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且夫妻中女方年满49周岁的,对父母由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
2、独生子女伤、病残后(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年96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凡户籍在本县内的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的家庭,给予如下奖励扶助:
(一)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每年春节期间由政府组织慰问,每户每年给予慰问金500元。
(二)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的子女,从该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由政府按当年现行价,为其购买爱心保险。
(三)对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的夫妻,从其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由政府按当年现行价,为其购买养老保险。
(四)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女儿升入公办高中就读的,由政府给予每人每年助学金900元的资助。
(五)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上大学(二本以上)的,由政府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资助2年学费。
(六)在征地拆迁补偿中实行公寓式安置的,在原有补偿安置标准上,按政府的优惠价格,给予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每户增加购买10平方米的商铺。
灵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第四篇:奖励扶助宣传标语
奖励扶助宣传标语
1、今天您光荣实行计划生育,明天您幸福享受奖励扶助
2、落实奖励扶助制度,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3、计划生育就是好 奖扶制度给养老
4、计划生育实惠多 政府政策暖心窝
5、计生国策心系百姓,利益导向情暖人心。
6、您为计划生育尽义务,利益导向使你更幸福。
7、多子未必能养老,利益导向有依靠。
8、生男生女一样好,利益导向帮养老。
9、奖励又扶助,帮我走上致富路
10、奖励扶助制度为计划生育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第五篇:奖励扶助宣传标语
奖励扶助宣传标语
1、少生快富,老有扶助
2、一孩双女户,奖励又扶助
3、奖励扶助百姓乐,终生只想生一个
4、计划生育好,致富又养老
5、少生孩子快致富,父母年满60有扶助
6、奖励扶助百姓乐,计划生育好政策
7、关爱女孩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
8、关心女孩成长,树立文明新风
9、培育女孩成长,建设幸福家庭
10、实现男女平等,推进社会进步
11、女孩男孩享有同等的权利
12、用法律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
13、奖励又扶助,帮我走上致富路
14、一孩户、两女户,奖励扶助送到
户
15、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
进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
工作开展
16、奖励扶助,利国惠民
17、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18、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
管理、利益导向、优质服务转变
19、大胆改革创新,探索人口与计划
生育工作新机制
20、奖励扶助进万家,国策盛开幸福
花
21、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奖励扶助制
度,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22、落实奖励扶助制度,稳定现行生
育政策
23、奖励扶助进万家,基本国策人人
夸
24、关心母亲健康,关爱女孩成长
25、弘扬新型生育文化,营造良好人
口环境
26、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
度,稳定低生育水平
27、独生子女父母、双女户父母光荣
28、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是国家启
动的一项幸福工程
29、计划生育光荣,花甲之年无忧
30、莫道人间桑榆晚,奖励扶助重晚
情
31、昨天您光荣地实行计划生育,今
天您享受奖励扶助幸福
32、感谢您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
制度祝您晚年幸福
33、昨天实行计划生育,今天沐浴党 的温暖
34、少生受奖,超生处罚
奖励扶助标语口号集锦
奖励扶助
计生惠民
计划生育光荣
花甲之年无忧
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民得到奖励扶助 一个子女不用愁
党和政府解你忧
奖励扶助有利于转变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 实行奖励扶助
稳定低生育水平实行奖励扶助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实行奖励扶助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实行奖励扶助 “处罚多生”与“奖励少生”并举 奖励扶助
造福于民 奖励扶助
关爱女孩 计划生育好
政府帮养老
实施奖励扶助
少生孩子能养老 实施奖励扶助是一项长期性政策 奖励扶助600元 幸福一生度晚年 昔日计划生育户
今日奖励又扶助 奖励扶助金到手
无儿养老不用愁 奖励扶助政策好 不忧不愁能养老
农村独生子女或双女的父母60岁后有奖励扶助 奖励扶助
民心工程
实行奖励扶助
构建和谐社会 奖励扶助 少生快富
计划生育就是好
奖扶制度给养老 生男生女都一样 奖扶养老作保障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奖扶制度是德政善举 实施奖励扶助
落实国家承诺 奖励扶助资金直接到户到人
宣传奖扶制度内容
感受党和政府关爱 奖励扶助制度为计划生育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昔日计划生育
今朝政府奖励 计划生育走在前 国家奖扶度晚年 建立奖励扶助制度 促进计生健康发展 实施奖励扶助制度 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实施奖励扶助制度 树立责任政府形象 实施奖励扶助制度 转变群众生育观念 奖扶制度好 政府帮养老
奖励扶助来养老
儿女再多比不了
奖励扶助政策送上门
计生干部是俺贴心人 早知政策能养老 何必当初不生少 奖扶政策真好 老有所养实在 实施奖扶制度
构建和谐计生 送奖扶金上门 帮计生户解困 奖励破千年旧俗 扶助树一代新风 奖励扶助惠千家 婚育新风进万户 奖励扶助就是好 生个女儿能养老 少生为国作贡献 奖扶个人得实惠 计划生育好处多 德政善举民心暖 奖励扶助入农户 老有所依情永驻 两个女儿也不差 父母老有奖金花
落实奖励扶助制度
营造女孩生活环境 奖励扶助百姓乐 终生只想生一个 奖励扶助政策好
计生农户保养老 落实奖励扶助制度 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奖励扶助享晚年 计生家庭笑开颜 践行“三个代表”落实奖励扶助制度 实行计划生育早 奖励扶助少不了 奖励扶助进万家 基本国策人人夸 昔日少生不吃亏 今日政府关爱多 奖励扶助能养老 计划生育就是好 传统观念要转变
奖励扶助是关键 奖励扶助政策好 国家出钱来养老 计划生育不吃亏
奖励扶助后面追 奖扶政策顺民意 多生孩子多操心 农村奖扶政策好 家家户户都知晓 昨天实行计划生育 今天沐浴党的温暖 计生国策心系百姓 奖励扶助情暖人间 月月奖扶50元
幸福美满度晚年 奖励扶助百姓乐
终生只想生一个 奖励资金政府发 计生农户乐开花 奖励扶助百姓乐 计划生育好政策 昔日计划生育 今日国家奖励
奖励扶助制度好
计生家庭乐悠悠
计划生育利国利民利家 奖励扶助惠你惠我惠他 计划生育家庭光荣,享受奖扶生活无忧 婚育新风拂大地
奖扶政策暖民心 奖励扶助落实好 老来生活无忧了 计划生育政策好 每年六百能养老
建立计划生育奖扶制度,弘扬振兴中华德政工程 只生一个好 奖扶能得到
计划生育好 奖扶帮养老
奖励扶助送到家
户户盛开文明花
计划生育争先 奖励扶助兑现
昔日计划生育 今享党的温暖
养儿防老
不如国家奖励好 奖励扶助进农家 计划生育群众夸
莫道人间桑榆晚 奖励扶助夕阳红
奖励扶助政策好 党和国家帮养老
奖励扶助进万家 国策园开幸福花
实行计划生育户 奖励扶助送到户
我为国家作贡献 国家保我度晚年
实行农村奖励扶助制度 促进计划生育事业发展
奖励扶助金到手 无儿养老不用愁
推进奖励扶助制度 告别养儿防老传统
建立奖励扶助长效机制 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开展
奖励扶助政策好 不忧不愁能养老
计划生育就是好 奖扶制度给养老
一孩双女户
奖励又扶助
一孩户 两女户
奖励扶助送到户
莫道人间桑榆晚
奖励扶助重晚情
落实奖励扶助制度
帮助计生家庭养老
计生国策心系百姓 奖励扶助情暖民心
一孩家庭不用愁 奖励扶助解你忧
二女家庭放宽心 政府发给奖励金
计生优质服务进农户 奖励扶助政策送上门
独生子女二女户 奖励扶助送进户
计划生育利国利民 奖励扶助温暖人心
莫道身边子女少 农民如今有老保
奖扶政策英明 计划生育光荣
农民计划生育 国家奖励扶助
奖励扶助制度好 生育观念转变快
少生孩子有奖扶 农民养老多保障
农民少生享奖扶 婚育文明成风尚
奖励扶助推进少生快富 关爱女孩构建和谐社会
手捧奖励扶助金 不忘政府爱民情
生男生女都一样 奖扶政策是保障
六百奖励扶助金
一片计生政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