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奖励扶助政策 助推计生健康发展

时间:2019-05-13 15:3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落实奖励扶助政策 助推计生健康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落实奖励扶助政策 助推计生健康发展》。

第一篇:落实奖励扶助政策 助推计生健康发展

落实奖励扶助政策 助推计生健康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加快实现“两个转变”步伐,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是计生部门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计生局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推行“少生奖励、困难救助、服务免费、政策优先、贫困扶持、养老保障”的六位一体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基本情况

自2005年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以来,截至2011年8月底,全县已有37096人领取了《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兑现奖金共计431.203万元;自愿放弃二胎生育夫妻148人,发放每人1000元一次性奖金14.8万元;农村奖扶对象4612人,发放奖励扶助金共306.372万元;特别扶助204人,发放31.584万元;积极实施计生贫困家庭救助,共救助642户,发放救助金65.17万元;兑现城镇计生家庭退休一次性3000元奖励525人,发放奖金157.5万元。全面落实农村独生子女中高考加分政策,共有1472名农村独生子女享受到中高考加分的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关心计生家庭、关爱计生老人”活动,制定了“八优、八免、五个一”优先优惠政策,发放《一本通》11891本,享受各项优先优惠政策的达4581人;兑现“新农合”符合资助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成员5743人,共计16.537万元。全县各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总计1023.166万元。“六位一体”利益导向机制的充分落实,使广大计生家庭真正在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地位,全县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的满意率达到了98%以上,有效促进了群众自觉自主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了全县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方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为奖扶工作提供保障。成立了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出台了《满城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实行奖励的实施方案》、《关于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实行救助的实施意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办法》等有关奖励扶助政策性文件10个,明确规定了对农村和城镇居民独生子女、退休职工、自愿放弃二胎夫妻、晚婚晚育以及计生贫困家庭奖励救助标准。组织涉农部门建立和完善了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两免一补”的优待机制和“联、包、帮、扶、带”的帮扶机制,规定了在16项经济工作中实行优先优惠。

(二)强化宣传,严格程序,建立奖励扶助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滚动字幕、报刊连载、农村广播、发放宣传品、刷写标语、文艺演出等形式将落实奖励扶助政策的意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同时将确定奖扶对象的标准条件、申报审批程序、资金来源、发放渠道和标准、监督举报办法等内容向群众公开,增加透明度。自开展奖扶工作以来,全县共发放宣传品10余万份,刷写标语421条,悬挂横幅230条,文艺演出48场次,书写板报5893期,广大群众充分享有对奖励扶助政策的知情权。二是逐级培训,提高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对县、乡、村计生工作人员进行了层层培训,全面掌握奖励对象的确认条件、确认程序、确认原则等政策标准,提高了各级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为有效推进奖励扶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严格程序,确认对象。制定了《满城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申报对象的资格确认和审批程序。在对奖扶对象的资格确认过程中严格把好调查登记、村级审核、乡级初审和县级审定四道关口,确保调查登记质量。坚持实行“三公开”、“三张榜”、“一监督”的工作程序,即公开奖励扶助对象条件、公开确认程序、公开奖励扶助金发放标准和发放程序,并在县、乡、村三级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发动群众进行监督。全县确定的奖励扶助对象,全部符合条件,资格确认合格率达100%。

(三)强化监督,依法管理,确保奖励扶助制度的严肃性。为确保奖励扶助对象准确,奖励扶助金及时、安全、足额发放到受奖对象手中,我们对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过程、资金管理过程和资金发放过程实行了全面监督。探索建立了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纪律监督、政府有关部门行政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广大群众自我监督“六位一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了一整套监督机制。组织人大代表广泛收集基层群众对奖励扶助制度的反映;政协委员定期对全县贯彻落实奖励扶助政策情况进行视察;纪检部门全程参与对奖励扶助制度各环节工作的监督;新闻媒体公开奖励扶助政策、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及各级举报电话,实施舆论监督;广大群众通过来信来访参与监督。在此基础上还实行了观察员制度,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60名观察员,实施独立监督检查。全方位、全程有效的监督,保证了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的公平公正。

三、制约因素

(一)仍然受传统观念制约。从当前实际来看,我县计生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的计生意识大幅提高,但一部分人民群众仍然受“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出现了违规生育现象,对我县计生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可见,传统观念是造成违规生育的重要原因。

(二)受惠人群相对较少。在奖励扶助方面更多的仅顾及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双女绝育户,而涉及到符合政策生育的其他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不多,因此,受惠人数也就相对较少。

(三)资金缺口逐渐加大。目前,我县主要靠征收社会抚养费支付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而随着广大育龄群众生育观念的改变,符合奖励条件的对象将越来越多,单纯依靠“以罚补奖”已远远不能满足经费需要,急需增加财政投入来确保各项奖扶资金的落实。

(四)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部门强调各自的经济利益,部分相关部门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减免费用等措施,落实起来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现象。

四、下步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从转变群众旧的生育观念入手,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救助、奖扶等政策。达到家喻户晓,通过传播先进的生育文化,提高广大群众对计生奖励政策的认识,引导群众树立起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使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的。

(二)多方面筹集资金。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中,明确以政府行为为主,非政府行为为辅,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奖励扶助制度等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政府的权威性。积极筹集计划生育公益基金,动员政府部门干部捐助、企事业单位赞助、非政府组织资助,面向社会募捐,筹集 “计划生育公益基金”。

(三)加强部门协调力度。对涉及到的部门明确职责,解决利益导向机制“卡壳”问题。与公安、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良好关系,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融入部门工作之中。同时,要加大对相关部门的督查考核力度,以确保真正兑现。

(四)必须坚持 “两手抓”。在我县计生工作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重奖轻罚思想的产生。既要重视一手抓“奖励”,又要重视一手抓“处罚”。“奖”是新形势下的一种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是计生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而“罚”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是计生管理有效制约的手段,在以“奖”鼓励和引导的同时,通过“罚”的惩戒、威慑作用,实现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第二篇:奖励扶助政策解释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解释

一、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二、政策微调:

1.2006年将农村双方各带一个独生子女再婚夫妇纳入; 2.2007年,将“两半户”丧偶后农村一方纳入; 3.2011年,将“两半户”农村一方全部纳入。

三、政策解释:

(一)关于“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农村居民户口”特指在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与“城镇居民户口”相对应的户口类型。在小城镇建设中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夫妻,以是否有承包田,是否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是否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等几个方面进行界定。虽然转为城镇居民户口,但在农村有承包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且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夫妻,应界定为农村居民,纳入奖励扶助对象范围。

(二)关于“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

1.奖励扶助对象范围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2001年12

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前,没有违反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生育的夫妻。2.界定夫妻生育子女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以其生育行为发生时,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为依据。

⑴1979年7月14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条例》(甘革发[1979]152号,以下简称《试行条例》)下发以前生育子女的夫妻,以到1979年不超过2个孩子,现存活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为准进行界定。

⑵1980年至1982年3月1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计划生育具体政策的规定》(甘政办发[1982] 105号)下发期间生育子女的,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条例》中“每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不得超过两个(包括抱养或送给别人的孩子;再婚者包括双方前婚生育的子女)”的规定为准进行界定。

⑶1982年3月17日至1990年1月1日《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甘肃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施行期间生育子女的,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计划生育具体政策的规定》中所列规定界定:

第二条 “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包括夫妇一方在农村者),一对夫妇终身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有下列特殊情况之一者,经夫妇双方申请,本单位同意,所在街道办事处(人民公社)审核,报县、(市、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可允许生第二个孩子。

①第一个孩子经县以上医院会诊证明为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②再婚夫妇一方只生过一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③婚后多年不育,抱养他人一个孩子后,又怀孕的。

第三条 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除第二条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有的社对的个别社员确有实际困难允许安排二胎的,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规定具体条件,报行署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凡符合条件的,经夫妇双方申请,人民公社审核,报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

第四条 凡批准生第二胎的,间隔必须在四年以上。

⑷1990年1月1日至1997年9月29日《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1997年9月29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施行期间生育的,以《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关于生育调节和生育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进行界定。具体内容为:

第九条 推行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子女,不允许生育第三个子女。

第十条 夫妻双方是国家干部、职工或者其他非农业人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按计划予以批准。

(一)第一个子女经县以上医院确诊,县(市、区)及州、市(地)病残儿童鉴定小组复查,确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婚后五年以上不育,女方年满三十周岁以上,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三)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系初婚或未生育的;

第十一条 夫妻双方均为农业人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按计划予以批准;

(一)具有本条例第十条所列条件之一的;

(二)居住在边远山区,只生育一个女孩,确有实际困难的;

(三)是少数民族的;

(四)男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并瞻养女方老人的(如女家妹妹数人,只照顾一人)。

前款第(二)项中所指的边远山区,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划定。

第十二条夫妻一方为国家干部、职工或者其他非农业人口,另一方为农业人口,符合第十条所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计划予以批准。

第十三条除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之外,对其他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生育第二子女的,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依照严格控制生育第二子女的原则作

出规定,并报省人大常务会备案。

第十四条凡符合本条例规定,准予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生育间隔期必须在五年以上。

⑸1997年9月29日至2002年9月27日《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施行期间生育的,以《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关于生育调节和生育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进行界定。具体内容为:

第十条 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子女,不允许生育第三个子女。

第十一条 夫妻双方是国家干部、职工或者其他非农业人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按计划于以批准:

(一)第一个子女经县级以上医院确诊,市、州(地区)以上病残儿鉴定组鉴定,确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婚后五年以上不育,女方年满三十五周岁以上,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三)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四)夫妻一方为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同等级因公伤残人员的。

夫妻双方或一方系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澳门同胞或海外华侨到我省定居的,其生育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夫妻双方均为农业人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按计划予以批准:

(一)具有本条例第十一条所列条件之一的;

(二)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三)是少数民族的;

(四)男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并赡养女方老人的(如女家姊妹数人,只照顾一人)。

第十三条 夫妻一方为国家干部、职工或者其他非农业人口,另一方为农业人口,符合第十一条所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计划予以批准。

第十四条 除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条件之外,对其他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依照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原则作出规定,并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十五条 凡符合本条例规定,准予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生育间隔期必须在四年以

上。

⑹2002年9月27日以后生育的,以《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9月27日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为依据进行界定。其具体内容为:

第十六条 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条件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子女。

第十七条 公民依法结婚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由夫妻自主选择生育时间,并应当在女方工作单位或者其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登记领取《生育保健服务证》,凭《生育保健服务证》享受婚育知识咨询、孕情查询等生殖保健服务。

第十八条 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系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一)夫妻双方均系独生子女的;

(二)第一个子女经市、州(地区)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鉴定诊断结论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三)夫妻一方患不孕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妊娠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

(五)夫妻一方系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者同等级因公伤残人员的。第十九条 夫妻双方均系农村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一)具有本条例第十八条所列条件之一的;

(二)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三)一方系少数民族的;

(四)男方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并赡养女方老人的。

第二十条 再婚夫妻一方系生育两个子女后丧偶,另一方未生育也未收养子女,要求生育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第二十一条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一)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系东乡、裕固、保安族的城镇居民,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夫妻双方均系农村居民,其中一方系东乡、裕固、保安族以及居住在人口稀少的牧区、林区的藏、蒙古、撒拉、哈萨克族,已生育两个子女的。

第二十二条 育龄夫妻符合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应当在女方工作单位或者其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申请生育登记。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予以登记,并在15个工作日内

审核上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本条例再生育条件的,按下列审批权限核准发给《生育保健服务证》:

(一)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系城镇居民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市、州(地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

(二)夫妻双方系农村居民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凡审核批准再生育子女的,除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或者女方二十八周岁以上的之外,生育间隔期限应当在四年以上。

(三)1933年以前出生,在1973年至2001年符合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纳入我省奖励扶助范围。

(三)关于“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1.曾生育子女符合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2.合法收养子女(含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的子女,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并有生育史,现存子女合计数为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3.再婚夫妻双方均未违反我省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再婚前后生育子女的现存数合并计算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夫妻。

4.生育子女送他人收养,该子女现存活的,应计入现存子女数。

5.子女结婚并生育后死亡的,应计入现存子女数。6.奖励扶助对象不包括双方均未生育的夫妻。

(四)关于“年满60周岁”

关于“年满60周岁”,上报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60周岁的人。

(五)关于省级奖励扶助对象

对象为1933年1月1日前出生,1973年后生育,且其他条件符合国扶条件。

(六)关于市级奖励扶助对象

只是把准入年龄提前10年,其他条件必须符合国扶对象。

四、资料要求

(一)申报表填写要求:

⑴本人姓名要与身份证一致;身份证号码必须为18位;户口性质为农业、非农、或其他;婚姻状况指初婚、再婚、离婚、复婚、丧偶、其他,不能填为已婚,婚姻变动年月填最近一次的时间;

⑵配偶信息,离婚、丧偶的不填,其他的必填,填法与本人信息相同;尤其是配偶不到龄或已享受扶助的,信息不能空缺;

⑶夫妇曾经生育子女数,指双方一生中总共生育的子女数,包括送养、寄养、死亡、随前夫前妻的子女,不包括收养的子女;

⑷夫妇现有存活子女,指夫妇目前存活的子女数,包括亲生、送养、寄养、随前夫前妻和收养的子女数,子女结婚并生育后死亡的,计入现存活子女数;

⑸夫妇曾生育子女情况,按出生先后顺序填写,是否亲生一栏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人及配偶亲生”、“本人亲生非配偶亲生”、“非本人亲生配偶亲生”三种情况之一。

(二)上报资料应该包括: ⑴申报表,由本人或指定专人填写;

⑵申请表,由本人或指定专人填写,详细说明夫妇的婚姻、生育史和收养子女情况;

⑶村计生协会理事会评议表,由村协会会长主持,理事参加进行评议后,如实填写评议情况;

⑷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表,由村主任主持,村民代表进行审议后,如实填写审议情况;

⑸调查座谈材料记录表,由村专干组织知情人士进行座谈,详细记录他们讲述的该对象夫妇的婚姻、生育史和收养子女情况;

⑹见面调查表,由乡镇计生办组织专人入户与对象见面,调查了解情况,并如实填写情况;

⑺对象一折统复印件;

⑻审核原件后,复印对象夫妇身份证、户口本,要求复印所有相关人员户口;

⑼对再婚对象和婚姻状况复杂的对象,要进行外调,并要有原村委会出具的证明和至少3人以上知情人签署的证明材料,证明其婚姻、生育史和收养子女情况。

⑽申报表要贴近期免冠1寸照片。另外,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附其他证明材料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具体确认条件

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国人口发[2007]78号)中,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具体确认条件是:

一、扶助对象夫妻均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须年满49周岁。扶助对象年龄的认定以其本人身份证载明的出生时间为准,对于从未办理过身份证的,则以其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

二、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包括曾生育过一个以上子女但同时只存活一个子女,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或收养且同时存活过两个以上子女,但以后只存活一个子女的情况。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子女的情况。

再婚夫妻再婚前后生育、收养的子女数应合并计算。但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或双方符合扶助条件,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符合条件的一方或双方以及未生育子女的另一方,纳入扶助范围。由于婚姻变动形成的单亲家庭以其本人实际生育的子女数计算。

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出具《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由其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有关独生子女的证明材料。

三、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现无存活子女的,需提供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安部门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子女死亡证明材料。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是指被地方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认定、审核的符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三级以上(包括三级,下同)残疾标准,并持有其统一制发的等级为三级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以家庭为单位审核(不包括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对象),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上条件。扶助对象已超过49周岁的,从其所在地区开始实施扶助制度的为起点发放扶助金。对发生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的扶助对象,应自其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时起,中止发放扶助金。

第三篇: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一般分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特别扶助政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又分为国家奖励扶助政策、区奖励救助政策、市奖励扶助政策、县奖励扶助政策。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一、国家奖励扶助政策

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年满60周岁的夫妇,每人每年给予720元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二、区奖励救助政策

(一)奖励类

1、依法生育的农村双女户家庭,在产后六个月内自觉主动落实结扎措施的,一次性发放奖励金1500 元。

2、除双女户以外的依法生育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产后六个月内自觉主动落实结扎措施的,一次性发放奖励金1200 元。

3、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依法生育一个男孩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一次性发放奖励金1000元。

4、符合生育二孩条件,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一次性发放奖励金2000元。

(二)救助类

1、农村独生子女未满18 周岁,因意外伤残经设区的市组织医学专家鉴定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的,每年发放600元的救助金,直至其年满18 周岁止(农村独生子女母亲年满49周岁,独生子女伤残达三级以上的,纳入特别扶助)。

2、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救助金,直至年满60周岁止:

(1)独生子女死亡,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农村独生子女母亲年满49周岁的纳入特别扶助)。

(2)农村计划生育双女户家庭,一个或两个女儿死亡,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

(3)除双女户以外的依法生育两个子女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全部死亡,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

(三)其他

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独生子女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报考普通高中、中专和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时,按照分数线总分降20分录取。

2、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独生子女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报考普通高等院校和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时,按照分数线总分降10分录取。

三、市奖励扶助政策。

(一)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每年春节期间由政府(管委)组织慰问,每户每年给予慰问金500元。

(二)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的子女,从该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由政府(管委)按当年现行价,为其购买爱心保险。

(三)对农村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的夫妻,从其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由政府(管委)按当年现行价,为其购买养老保险。

(四)农村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女儿升入公办高中就读的,由政府(管委)给予每人每年助学金900元的资助。

(五)农村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女儿考上大学(二本以上)的,由政府(管委)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资助2年学费。

(六)在征地拆迁补偿中实行公寓式安置的,在原有补偿安置标准上,按政府的优惠价格,给予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每户增加购买10平方米的商铺。

(七)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户和已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双女户年满50周岁的夫妇,每人每年给予720元奖励扶助金至59周岁(年满60周岁的纳入国家奖励扶助)。

四、县奖励扶助政策

1、农村依法生育一个孩子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一次性发放奖励金200元,每年发放保健费120元至子女年满18周岁。

2、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家庭成员每年可享受免费健康体检一次。

3、依法生育一个孩子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政府为其逐年代缴交基本养老保险至男60周岁,女55周岁。

4、只生育两个女孩已落实结扎措施的夫妻,给予一次性奖励金1000元(符合区奖励产后6个月内结扎一次性奖励1500元的除外),同时,在自愿的前提下,政府为其逐年代缴交基本养老保险金额的50%至男60周岁,女55周岁。

4、按政策生育了两个孩子并落实结扎措施的夫妇,给予一次性奖励500元(符合区奖励产后6个月内结扎一次性奖励1200元的除外)。

5、依法生育一个孩子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双女结扎户家庭,政府逐年帮父母代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金,为其子女逐年代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金至子女满18周岁。

6、依法生育一个孩子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双女结扎户家庭成员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期间,因病到镇级医院住院的医药费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7、持有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或二孩生育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产妇住院分娩,属顺产的每胎次补助300元,属剖宫产的每例补助1000元。

8、依法生育的独生子女(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政府一次性补助1万元(适用所有人群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包含非农业、农业、干部职工、农民等)。

特别扶助政策(适用所有人群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包含非农业、农业、干部职工、农民等)

1、只生育过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孩子,孩子死亡后,独生子女死亡,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且夫妻中女方年满49周岁的,对父母由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

2、独生子女伤、病残后(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年96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凡户籍在本县内的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的家庭,给予如下奖励扶助:

(一)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每年春节期间由政府组织慰问,每户每年给予慰问金500元。

(二)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的子女,从该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由政府按当年现行价,为其购买爱心保险。

(三)对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的夫妻,从其落实结扎措施之日起,由政府按当年现行价,为其购买养老保险。

(四)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女儿升入公办高中就读的,由政府给予每人每年助学金900元的资助。

(五)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上大学(二本以上)的,由政府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资助2年学费。

(六)在征地拆迁补偿中实行公寓式安置的,在原有补偿安置标准上,按政府的优惠价格,给予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每户增加购买10平方米的商铺。

灵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第四篇:计生政策惠民心 奖励扶助传爱心

计生政策惠民心 奖励扶助传爱心

———忻府区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为全面落实国家计生委《意见》精神,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三晋康家”工程的建设理念,根据(忻人口发„2012‟9号)和(晋财教„2012‟5号)文件要求,忻府区人口计生局迅速展开了“计生政策惠民心 奖励扶助传爱心”活动,采取“四项举措”,确保这项活动的顺利实施,使符合条件的计生家庭得到实惠。

一、深化社会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忻府区计生局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扩大政策的影响力,结合奖励扶助对象调查审核、资金发放和其他计生工作,组织人员面对面向群众宣讲政策,让群众充分了解各项政策的主要内容、资格条件和申报方式等,使奖励扶助制度深入人心。

二、严格规范操作,做好资格确认工作。国家对奖励扶助、特别扶助进行了扩面,要严格按照扩面后的政策口径和要求,进行资格确认。

三、强化资金管理,及时足额发放奖扶金。人口计生与财政等部门单位加强联系,资金发放信息及时通知奖励扶助对象本人。

四、跟进指导监督,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对乡镇的督查、检查,规范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工作质量。认真进行公示程序、举报电话,设立举报邮箱,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提高群众满意度。

第五篇:计生奖励政策

1、奖扶、特扶

(一)扶助对象。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女方年满49周岁。

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特别扶助条件的具体政策由省人口计生委负责解释。

符合上述条件的对象,由政府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须年满49周岁方可领取扶助金。已超过49周岁的,从其扶助资格被确认起发放扶助金。

享受特别扶助的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终止领取扶助金:

1.死亡。

2.再生育或收养子女。

3.户口迁出本省。

4.残疾子女康复。

对于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而女方尚未达到49周岁的家庭,由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为其提供精神抚慰、经济救助和医学咨询指导等服务,帮助有再生育意愿的家庭实现再生育。

(二)扶助标准。

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扶助金,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对象扶助金标准由省财政出资提高到每人每月110元,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8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2、独保费

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免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在子女满16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奖励和优待:

(一)从领证之月起,每月发给不低于2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至独生子女满16周岁止。所需经费,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的,由所在单位承担;其他人员由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承担。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具体标准,由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并报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提高5%的退休金;企业职工退休时,给予一次性补助,具体标准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所需经费,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的,由所在单位承担;其他人员由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承担。国有企业改制、破产的,其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的发放依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三)在调整承包地、自留地、自留山,分配集体收益时,以家庭人口数量作为基本分配补助单位的,增加一人份额;以家庭作为基本分配补助单位的,户均增加30%以上份额;

(四)分配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安排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旧房改造时,予以照顾;

(五)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奖励和优待。

无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按照前款规定执行。

3、与新农保衔接

一、对独生子女领证、两女结扎户夫妻个人交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在县原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10元缴费补贴标准。

二、对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三等以上)等特殊困难群体,由县财政按每人每年100元标准代缴养老保险费。

三、对2010年1月1日以后落实的两女结扎手术, 每例由县财政一次性奖励1000元,计入个人养老金帐户,不再采取“三个一点”即个人承担100元、乡镇承担100元、县财政补助200元的老办法落实养老保险。

4、对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妇,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奖励1000元;

5、(一)符合生育一孩对象

1、对依法登记结婚生育一孩的诚信计生家庭,在怀孕16周内主动向所在村两委干部或乡计生办上报孕情,并定点生育的,奖励50元。

2、对符合结婚条件未领证,在怀孕16周内主动上报孕情,并在孕期内补领结婚证且落实定点生育的,奖励50元。

3、对暂不符合结婚条件,婴儿出生后仍统计为政策内,且在怀孕16周内主动上报孕情,并在孕期内补领结婚证,落实定点生育的,奖励50元。

注:孕情小于16周以出生倒推计算为准。

(二)符合生育二孩对象

1、对符合再生育条件,已申领《生育证》的,在怀孕12周内主动上报孕情的,奖励200元。

2、对一方或双方再婚夫妻,未领取《结婚证》,且未申领生育证,在怀孕12周内主动上报孕情,并在孕期内补办结婚证、生育证的,奖励100元。

注:孕情小于12周以出生倒推计算为准。

(三)不符合政策怀孕对象

对不符合省条例规定怀孕的育龄夫妇,凡在怀孕16周内主动上报孕情并积极配合乡村主动落实补救措施的和及时落实扎上手术的,随报销手术费用外,一孩奖励100元,二多孩奖励200元;对孕情超过16周的,主动落实补救措施的,减半奖励。

6、民生工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目标任务: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奖励(特别)扶助,确保奖励(特别)扶助资金及时、准确、足额发放。牵头部门:县人口计生委。政策内容:(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对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含子女存活情况),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每人每年发放720元、840元、1320元、1440元不等,直到亡故为止。(2)特别扶助制度。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扶助金,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对象,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0元,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给予每人每月8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扶助金自女方年满49周岁开始领取。资格确认:本人申报;村(居)民委员会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县人口计生委复查审核、确认并公布;省、市人口计生委抽查、逻辑审核、备案。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300元(除医保报销剖腹产600元、自然分娩400元外);

7、霍山县人口基金项目实施计划:为两女结扎对象和村专干家庭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村专干保险:投保份数1份,投保金额30元,赔付金额26000元;两女结扎保险:投保份数1份,投保金额60元,赔付金额26000元。

下载落实奖励扶助政策 助推计生健康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落实奖励扶助政策 助推计生健康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划生育工作奖励扶助政策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计生奖励扶助政策 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本人或配偶曾经生育子女,本人及配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

    贵阳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奖励扶助政策 通过测算,按照现行计生利益导向奖扶标准,从登记结婚到80周岁止,贵阳市农村独女户家庭可领取奖励金39.28万元;独子户家庭可领取38.2万元;双女户家庭可领取38.03万元;......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申办程序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申办程序 办理依据:《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陕西省人口计生委、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陕人口......

    奖励扶助政策宣传知识问答

    奖励扶助政策宣传知识问答 1、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的基本条件? 答:奖励扶助对象应是我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合法夫妻: (一)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

    家庭奖励扶助及计生特别扶助办结承诺

    家庭奖励扶助及计生特别扶助办结承诺 “两扶”事项半结承诺:每年1月15日前,个人申报,2月15日前,村级评议公示。3月15日前,乡级初审公示。3月31日前,区级审批确认。4月30日前,信息录......

    国家奖励扶助

    人口计生委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 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 国人口发〔2004〕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

    奖励扶助自查报告

    郊计生字[2010]21号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专项检查自查自纠工作实施方案各镇(乡、办、区)、人口计生办:根据《山西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

    奖励扶助对象

    四川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特别) 扶助对象如何申报 一、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基本条件 1、本人是农业户口或界点为农村居民户口,并且户口在本镇的农民。 2、本人或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