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疾病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周官屯小学疾病防控安全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学生教师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有效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虫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2.学校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3.学校配备设立专门的卫生室和校医,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学校响应防疫站的号召,定期为学生接种疫苗。
4.如学生或教师被认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来校上课或从事学校工作。
5.任何人在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学校校医或学校领导报告。医疗保健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6.在学校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7.学校有关主管人员和校医,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停课的紧急措施。
周官屯小学
第二篇:疾病控制管理制度
马庄中学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①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②组织专门人员督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
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学术活动和会议的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暂停业余培训等教学活动。
④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场所在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网上授课、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
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责任人追究责任。
第三篇: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一)疫情管理制度
1、建立并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
告制度,建立疫情自查与奖惩制度。
2、协助专业机构开展疫点处理、排查密切接触者,留
观、随访、指导落实消毒预防等措施,工作记录完整。
(二)传染病漏报
1、及时上报传染病
2、根据基本数据计算漏报率(基本数据包括:调查机构数、调查病人数、查出传染病种数、查出传染病人数)
(三)散发疫情规范处置
1、核查相关方案(布病、出血热、麻疹、猩红热、水痘、乙肝)
2、做好报告和记录
3、主要从传染源管理
4、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
5、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6、对高危人群采取适宜防护措施
第四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制度
光照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长效管理规章制度
要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从搞好环境卫生开始,国家倡导开展的创建卫生环境活动,是新时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有效方法,是建好城市,管理好城市,加强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创业难,守业更难;前人栽树,后人更要使这棵树茁壮成长;保卫光照镇卫生治理的品牌,抓好光照镇的巩固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建立光照镇城科学长效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以“创卫必搞,成果必固,金牌必保”为思想理念,上下形成共识,着力研究探索卫生系统在国家卫生城市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精诚团结,主动承担,协调作战,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做好、做扎实。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组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黄俊(光照镇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田荣泉(光照镇卫生院防保组长)成 员:
朱朝辉(光照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
商科学
李娅玲 吴光梅 孙金艳 唐道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防保办公室,由田荣泉负责具体日常事务。
三、加强体系建设,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认真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全面分析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员、投入和绩效考核等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财政保障水平。要结合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疾病控制人员及业务的培训、督导、考核等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按职能定位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管理质量。
四、强化医防整合,提升监测预警等应急反应能力工作机制
1.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和传染病报告等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组织开展医务人员(特别是社区责任医生)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知识岗位培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警觉性和诊治能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 监测任务扎实开展传染病、死因等各项监测工作,整合医防资源,实现“关口前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网络直报实时监控的质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反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不断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水平。⒉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开展培训演练。坚持平战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协同管理,明确操作规程,细化机构及人员职责。以急性传染病疫情(流感、疟疾等呼吸道和虫媒传染病为重点)、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防治知识、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技术等内容的培训。遵循科学、适用、有效的原则,开展综合应急演练。
⒊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快公共卫生应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度。⒋加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等感染控制重点行业的消毒质量管理和感染因素监测。全力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学校是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各医疗机构要高度关注学生发生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工作;对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散发病例,除网络直报外,还必须第一时间按信息要求逐级上报。
五、科学有效做好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病疾病防控工作机制。
⒈ 预防控制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认真做好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储备必要的物资,一旦发生疫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⒉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大艾滋病和性病防控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继续以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干预措施覆盖率、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发现率、管理率、治疗率为重点,完成《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阶段工作指标,全面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监测并上报。
3.规范项目管理,抓好结核病防治。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继续做好可疑肺结核病人的网络报告、追踪和肺结核病人治疗的网络监控工作。提高肺结核病人社区管理水平,扩大医务人员直接面视下服药督导面。开展痰涂片、培养、药敏等细菌学检测,为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检出率和耐药难治病人的治疗提供指导。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的“五率”(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 和病人家属筛查率),确保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维持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保持在70%以上,新涂阳病人治愈率在85%以上。
4.按要求做好鼠疫、麻风病、登革热、疟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病毒性脑炎、布鲁氏菌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综合防治工作,及时处置疫情。
5.认真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强与农业等部门协作,做好布鲁氏菌病监测防治工作。根据《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和《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有关要求,做好碘缺乏病防治与监测,加强学生、家庭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6.继续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伤害监测网络直报工作,规范相关监测报告管理工作,结合慢病网络报告平台,建立慢病社区诊断-报告-分析-管理-干预-评估体系,完成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全覆盖。继续做好同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提高死因监测和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登记报告质量。7.进一步加强精神病防治工作。按照卫生部《重症精神疾病监管工作规范》,开展辖区内重症精神疾病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精神卫生防治领导组织和基层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掌握辖区内精神疾病的患病底数。协助做好低保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
六、夯实免疫规划基础,减少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生工作机制 ⒈ 加强依法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积极落实国家扩大 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做好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和“送苗制”的实施,加强对疫苗和冷链系统的全程管理,确保疫苗和接种质量。
⒉推行预防接种服务均等化工程。在巩固和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查漏补种工作力度,提高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实现适龄人群一类疫苗接种的均等化。建立有效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长效管理机制。
⒊巩固全镇无脊灰状态,有效防控麻疹、乙肝、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好麻疹、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完成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监测指标。
⒋与教育等部门相互配合,不断完善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确保辖区内幼儿园、学校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并及时开展漏种疫苗的补种工作。
七、加强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卫生长效管理
做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监测等业务技术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1.要加强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2.继续开展“五小”行业的整治,强化法律行为,促进他们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3.严格审查公共场所和食品单位的经营单位条件,促进业主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换代,逐步扩大食品与量化管理成果,把好《卫生许可证》办证关和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关。
4.定期开展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的监督检测工作。
八、建立宣传舆论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人民群众素质的高低决定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好坏,要治本必须全面提高民素质。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街头设点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爱国卫生宣传,弘扬爱卫意识,表彰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和个人,转变陈旧的卫生观念和不良的卫生习惯。
2.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宣传,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为较好开展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3.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世界卫生日”“世界艾滋病防治 宣传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和“世界糖尿病日”等时段,要集中宣传力量在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宣教;开辟健康教育橱窗,社区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坚持到居民中采取多种形式举行健康教育,让居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卫生意识,让他们享有更多卫生保健。
4.以健康教育促卫生安全,要对重点人群、学校老师、学生、公共场所、食品生产、销售单位和个人搞好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学校卫生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规范从业人员卫生行为和依法从业的行为。
九、建立“除四害”长效管理
认真贯彻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除四害”网络体系,落实“除四害”专项经费,积极响应爱卫办开展统一的“除四害”工作,配合县爱卫办做好鼠密度、蚊虫密度监测。
第五篇:疾病控制总结
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二0一一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
二0一一年清溪场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在卫生局,县疾控中心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诊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努力促进农村卫生服务,使公共卫生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全面完成各项指标和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一定成绩,全年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
一、机构建设
·····
二、疾病预防
积极做到了霍乱、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甲型N1M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处置预案。
三、合格接种门诊
大力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按时开展接种门诊,按上级要求和指示工作,达到合格接种门诊
四、狂犬病防制
大力开展狂犬病防制知识宣传,对全院医务工作者,个 体医生,进行了业务培训并播放了光盘,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在中学、小学上了狂犬病防制知识课,发放宣传资料达18000
余张。
五、爱滋病防治
大力开展爱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成立了爱滋病防治领导小组,按上级指示对全镇乡村干部进了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办黑板报,努力控制和减少爱滋病的发生。
六、地方病多发病的管理
完成了“四热”病人的血检任务,做好了碘缺乏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了流动人口的管理,对“四热”病人进行了血检,无阳性病例。
七、建卡、建证
对今年出生儿童进行建卡、建证工作、建卡人数365人、建卡率达99%,建证人数365人,建证率达99%,“五苗”单项接种率分别达95%以上。
八、计划免疫
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接种门诊的加强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主渠道进货,全年接种卡建苗365人份、脊灰疫苗1800人份、脊灰疫苗强化免疫3432人份,百白破1516人份、麻疹疫苗365人份、项目乙肝疫苗1095人份、乙脑728人份、甲肝疫苖380人份、麻腮疫苗420人份、麻风疫苗365人份、狂犬疫苗230人份、狂犬免疫球蛋白80支、安尔保120人份、水痘疫苗62人份、流感疫苗140人份、轮壮病毒活疫苗50人份、A+C流脑疫苖
530人份、麻腮风三联疫苗360人份、A群流脑疫苗900人份,白破二联560人份,肺炎疫苗30人份、严格按照操作常规办事,无一例接种事故发生。
八、一次性医疗用品
确保一人一针一管,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医用垃圾,全部毁型焚烧深埋处理,做好登记记录备查。
九、传染病管理
准确及时的掌握疾病的流行趋势,网络直报疫情全、快、准、我院门诊病例登记和住院病例传染病书写率99%,未发现传染病漏报情况,全年共发生传染病58人,乙肝6例、肺结核5例、痢疾1例、、腮腺炎29例、流感1例、腹泻5例、水痘7例、甲肝1例全、淋病1例、梅毒2例。
十、其他指令性工作
对其它指令性工作也全面完成,协助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村医,个体医生培训,卫生许可证换发,从业人员体检工作等全面完成。
十一、数据报告
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如实上报各种表册,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不足,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努力学习,开拓创新,争抓实干,勤奋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