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评报告(科研工作)讲解
自评报告
在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系(部)、各处室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科研处较好地完成了省教育厅及学院确定的各项任务,现将2011年以来教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十三五”教科研规划报告如下。
一、2011年以来的教科研状况
“十二五”是我院实现大发展的时期。2011年,我院以优秀成绩通过省教育厅评估,学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学院教科研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更为学院教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搭建起全新的发展平台,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几年来,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教科研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一)教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
1、教科研水平跃上新台阶,并取得新突破
2011年以来,我院的教科研成果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明显进步,教科研整体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2011年至今,共发表各类论文591篇,成功申报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教学研究重点项目3项、教学研究一般项目8项、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项、精品开放课程2项、教学成果推广项目1项、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5项、省级教学团队项目1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1项、省级教坛新秀3名、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项、省级规划教材1本、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项、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项、自然科学一般项目4项、自然科学自筹经费项目5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6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6项、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3项、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1人。承担XX市现代农业“两区”建设课题27项、XX市产业创新团队项目1项。
2、人才队伍建设凸显成效
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鼓励教职工攻读项士、博士学位和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目前共有1人享受XX市政府特贴、4人被评为安徽省教学名师、3名教师分别到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进行访学。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批学术团队逐步形成,我院郭静副教授作为高校杰出人才,被XX市科协推选为正式代表,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与考核,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尊重人才、崇尚学术、默默奉献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
3、教科研管理体制初步建立近年来,我们把建立科学合理、运行有序的教科研管理体制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来抓。2009年以来,为了加强教科研管理,学院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教科研奖励制度,认真制订和修订教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关条例和章程,相继出台了《XX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XX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管理办法》、《XX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多项文件。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教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学术委员会的运行进一步完善,在审定教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教科研成果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教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合作,签订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协议多项。学院分别与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XX市发展改革委员会、XX市科技局及XX市农委等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了有效接触;我院承担了XX市现代农业“两区”建设课题27项、XX市产业创新团队项目1项。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教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性不强 我院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师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的研究仅停留在纯粹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的概括、提升和创新的理念;着眼于论文的发表,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不够,忽视了教科研成果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缺乏树立整体化知识的理念;还有的不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所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而确立研究课题,而是搞形式主义,缺乏树立营造良好学术环境的理念。
2、教科研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
一是高层次的教科研立项、获奖、高水平、高质量教科研成果较少,甚至是空白,教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亟待提高。二是教科研横向经费来源渠道亟需拓展。三是不同系部、不同学科间教科研工作发展不均衡。
3、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对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与需求情况的研究不够,主动与地方经济建设接轨和服务地方的认识不到位,服务地方的意识不强;教科研综合实力相对薄弱,在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多,应用研究内容少;研究中单兵、小股作战多,集体攻关少;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低层次研究成果多,重大突破、重大成果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规模气势小、力度不够,学院社会影响小;服务地方的运行与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服务地方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没有完善的与地方联系沟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制度,因而不能更多地争取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院的关心和支持。
4、学科带头人匮乏,缺少特色学科
对学科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尽管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我们在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仍不理想,致使我们许多学科在省内,甚至在XX市的相关领域都没有话语权。
二、“十三五”教科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院总体规划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是立院之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的学术评价为导向,以教科研投入为保障,以教科研激励机制为手段,加强学术组织和学术梯队建设,广泛联合、优势互补、内外交流,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构建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学院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突破性发展。
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两个原则”和“四个结合”。
两个原则:以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为已任,重点突破、组建梯队、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的原则;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已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的原则。四个结合:坚持学科建设与项目研究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相促进;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相促进;坚持院、企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学院事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促进;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实现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相促进。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确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指导方针和广大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激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逐步推进各学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教学、产业的有机结合,促进教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渗透和向产业的转化。重点培育、扶持在省内甚至国内有较为重要影响和知名度的学科和实验室,同时在科技创新与教学的结合上培育新的知识与学科增长点,提高我院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的结合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加快转化,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实现学院“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
(1)瞄准前沿,提倡创新,突出特色,争创品牌 各学科要瞄准科学研究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拓展应用领域,为学院争地位、创品牌。人文社教科研究要发挥现有优势,突出服务地方的特色,为区域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理工类研究要紧紧围绕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为XX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2)搭建研究平台,加强重点建设及教科研团队的培植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确定重点学科2-4个、重点培育学科3-5个,经几年努力,创出XX职业技术学院的品牌学科,争取省级重点学科1-2个,并积极培育新的重点学科增长点;培养出省内拔尖的学术带头人1—2 名。加强博士工作站、三农研究所的建设、管理和考评,形成若干个按科学机制运行的精干、高效的研究机构。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再确定院级重点实验室1-2个,以院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培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力争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并结合此项工作,培养出若干个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教科研创新团队。
(3)广辟立项渠道,拓宽研究领域,提高立项的数量和层次 “十三五”期间,力争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有所突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的立项数量的稳步上升,并使这些立项领域进一步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所确定的方向集中,使学科建设具有强有力的项目支撑。(4)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教科研成果实现重大突破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院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多出成果、出高质量成果。“十三五”期间,全院在CSCD、SSCI、EI、ISTP等检索系统和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和摘引的论文总量要有新的突破;学术论文、著作总量也有新的突破。提高各类教科研成果奖获奖数量,力争实现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的新突破。(5)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服务地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以各种方式进行成果产业化,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为高新技术产业奠定基础;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大对横向课题的支持力度,增加其在学院课题构成中的权重系数,到“十三五”末,横向合作经费力争有所突破,使其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效能。
(6)保证教科研经费争取额度,加大教科研经费投入力度 “十三五”期间,努力为学院争取各级各类教科研经费和科技成果创收。同时,学院将逐步增加教科研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教科研条件,大幅度提高对教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投入的经费主要用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研究所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和资助、院级教科研基金项目资助、教科研奖励和开展学术活动等。
(三)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十三五”教科研工作的奋斗目标,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教科研在学院整体工作中的先导地位,积极推进教科研与教学的有机渗透,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协调发展
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的政策研究,积极推进教科研与教学的有机渗透,稳定、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师资队伍,以确保学院科技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显著成绩;改进和完善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院上下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大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教科研新成果的奖励力度,对那些为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在高层次立项和评奖中实现新突破的人员给予重奖;对长期团结合作有重大贡献的集体和组织者,在荣誉、资助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效益与任务相结合、激励和惩戒相结合、个人利益与实际贡献相结合的有效激励机制。
2、加强教科研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创建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积极为一线教师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在教科研选题上,要从本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出发,选择有利于巩固和拓展学科专业领域、有利于形成学科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发挥教科研在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凝练学术方向中的作用,锻造学科学术队伍,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一方面,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先形成一两个特色品牌学科,使其真正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促进学科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在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同时,对那些发展势头强劲的学科,有意识地进行培育,争取使其尽快进入省级重点学科行列。学院将增加投入支持重点学科建设,通过这些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示范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
3、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目标、分步骤地提升我院各个学科的研究水平
学院将坚持重点扶持与协调发展并重、发挥个人积极性与鼓励联合攻关并重的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组织争取重大项目为核心,有目标、分步骤地提升我院各学科专业的教科研整体水平与实力。在总结以往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项目论证,健全重大项目申报的专家预审制,加大基础项目前期预研投入力度;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进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强调项目负责人领导作用的同时,注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合作;为确保我院高质量课题的申请数量,协助教师做好各级教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课题的管理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评估、评价和监督体系,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4、积极开展应用研究,逐步形成一批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智囊群体
应用研究要以解决XX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发挥学院人才优势,组织跨学科优势团队。做好学院优势与社会优势的有机结合,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健全激发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积极性的政策措施。要大力开展横向合作研究,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能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开辟我院独具优势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应用领域。对既有影响又对地方经济有牵动作用的横向合作课题,学院将进行一定比例的资金匹配;加大横向合作课题的奖励力度,确保横向合作课题的顺利完成;加强与地方联合,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
5、采取有力措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锻造科技创新团队 结合学科队伍建设,构筑学院人才高地,制定优惠政策,稳定人才、引进人才、聚集人才。调动学院的整体资源,在职称评定、稳才引才、教科研奖励等方面统一政策导向,鼓励学科交叉、提倡协作攻关、培育团队精神;要在工作中重点培养若干名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使他们具有厚实的学术功底、深邃的学术眼光、宽阔的学术胸怀,团结和带领一批学术骨干全身心投入专业研究,带动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6、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拓展我院科学研究的国内、国际空间
抢抓各种机遇,创造条件,争取开展跨学科、跨学院、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学术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系部承办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学院将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主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系,积极开展和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扩大我院科学研究在全省以及全国的影响,拓展我院开展国内、国际合作研究的空间。
7、建立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把建立科学合理、运行有序的教科研管理体制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来抓,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教科研奖励制度,认真制订和修订教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关条例和章程,使教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完善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审议专业设置、审定教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教科研成果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8、深化教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大教科研经费投入 学院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到教科研与科技创新工作中。推行目标管理,对全年教科研任务主要指标向各系部进行分解,年终组织考核,考核业绩与奖罚挂钩,充分调动各系部的教科研积极性。加强教科研信息的收集,疏通教科研渠道。倡导团队精神,对重点、重大项目组织团队提供支持、跟踪管理。完善科技工作管理机制,加强教科研管理的引导、组织与协调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十三五”教科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科研处 2016年9月1日
第二篇:九小科研工作自评报告
科研工作自评报告
舒兰市第九小学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村基础教育会议精神,以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教学能力为目标,以深入学习、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保证,以集体教研活动为载体,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大胆尝试运用教育新理念,健全教科研体系,强化了教科研工作管理,深化课题研究,形成了完整的教科研系列工程。通过教科研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群体素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组织保障
1、事实证明,教科研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我校校长特别重视教科研工作。他常说:“教师搞教科研,既能广泛了解各方面信息,活跃思维,提升原有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致于达到兴教、兴校、兴师的作用”。为此,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始终摆在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并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中。同时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带头搞好教科研工作。为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进行宏观管理、指导和调控。正是领导的率先垂范才使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
2、必要的规章制度是顺利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有力保证。为此,学校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教科研的多项管理制度,如《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活动检查制度》、《听评课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及《教科研发展规划》等,使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更好的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管理、学习、科研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探索和实践。
3、保障措施到位,使得教科研工作能深入开展。在学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开展教科研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学校领导给予有力的支持,如教科研活动中的外出学习培训、请人指导、课题研究津贴、购置电脑等办公设施、购买图书征订刊物、编辑资料等等都有保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规划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认知偏差,教师往往把教科研看成是写写论文罢了。为此,我校首先引领教师理解教科研的含义。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科研的内容就是:根据学校当前工作中实际问题,理清主次矛盾,按照实际需求,进行教科研内容的圈定。其内容宏观讲是筹划学校的发展,引进注入新的教育理念,探讨教育方向和教学模式,对教育事实、教育现状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微观讲是引导教师创优,提倡以教师为核心的教科研,从观察课堂入手,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观察学生入手,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在学校课堂情景中解决一个问
题。努力把教科研工作做实,最大限度发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育人、科研育师的贯通力,使教科研工作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三、课题研究
1、以学习促教科研,形成一支稳定的教科研队伍。
根据学校实际,成立了以教科研组为单位的教科研小组,定时学习、研究国家新的教育政策和新课改理论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及时写好心得体会。积极尝试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次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收效较好。
2、抓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
①各教研组每月进行两次专项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研组内部的交流、探讨,校领导适时亲临指导,共同协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且教研组长要做好记录。
②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沟通学校教科研主渠道,我校进行了多层面、多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员参与。如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展示课和汇报课,教师之间的互听互评课等,通过听评课后写出反思等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③借用现代手段,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向专家取经。如观看关于教师教学及成长方面的讲座,课堂怎样才能有实效的讲座等等,同时还邀请县级名师来我校做示范课,指导我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
3、做好四个“倡导”,促进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①倡导理论学习。教师专业成长,教科研是先导,理论学习是基础。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定期读一本理论书籍,弄懂一个教学原理,写一篇优质教案,上一节课题研究汇报课,写一篇心得体会。
②倡导同伴互助。通过教师之间对话、合作、互动防止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援,使教师群体得到发展。学校同时启动了青蓝工程,对青年教师实行专人指导,尽快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③倡导自我反思。一支具有教科研意识的师资队伍需要教师教育能力的不断提升,而教学反思是促进个体快速成长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对此,学校要求教师每节课后都要写出教学反思,每月都要进行月工作反思,学校定期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反思交流活动,让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④倡导书写教学案例、论文。教师每天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又不善于总结,往往写论文时束手无策,也找不到案例。所以学校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收集自己的教学案例,利用其写一篇教学论文,定期交流评比。
4、强化课题研究,深化教科研工作。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始终在规范运作。课题的确定常以学校总课题为主线,围绕总课题申报各类子课题,在子课题研究一段时间后,选择使用性强、紧密结合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向上一级申报,形成网络。如此操作,使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并且便于指导、便于提高效益。同时,我们逐步修订、补充、完善了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教科研工作规范要求,内含课题组实施要求、课题的申报、论证、立项、实施、结题、考核、评奖等细则,确保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深化。近年来我校承担的“两修三课”子课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同时我校还以《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为主题,构建十二五课题研究内容;以“共实践、深探究、展成果”活动为目标,以学校为主题,开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更艺术、更有效、更有思考的价值》课题研究;以促进青年特岗教师为目标,构建教师个人研究课题。石海静承担的课题是《如何使你的课堂既生动活泼又知识落实》,宋红丽承担的课题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构建高效课堂》孙鹏承担的课题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小结,精炼知识,画龙点睛》,周晓娇承担的课题是《重视抓好“课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成长提高》;以贯彻落实《教学常规指导意见》为主要内容,将教研与科研工作有机
结合,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制度,创新集体备课模式,提高集体备课实效,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成果推广
近年来,由于我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使我校全体教师观念超前,教学方法新颖,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很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同时每学期学校均能收集到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经验论文等科研成果30余篇。
几年来,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只要坚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五、存在问题
1、科研室组织机构不健全,缺少科研室主任,科研工作一只由业务校长担任。
2、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学习研讨的兴趣不高,教科研工作开展的成效不突出。
3、学校学生人数少,没有平行班级,实验班和对比班的研究工作很难开展。
第三篇:信息化水平测评自评报告讲解
北京XX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化水平自评报告
北京XX有限公司信息中心隶属于总工程师办公室,主要负责公司整体信息化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与积累,信息中心已完成了中心机房建设、OA信息化办公平台建设,PLM、QMS等众多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为公司建设了一条强劲的数字神经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给公司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一、企业信息化工作概况
(一)信息化工作目标与计划
1、信息化战略
配合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北京XX公司的信息化战略目标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重在实效,打造全球化、精益化、专业化、绿色化和可视化的现代化大型装备制造业。
全球化,即通过全球化的网络实现信息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面向美国XX总部、海外项目用户、全球供货商、海外事业部等的全球资源配置和销售服务网络,使北京XX公司有效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全球协作和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以发展壮大现代制造业的管理理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公司现有的经营、设计、生产、管理等各部门资源,为工作效率最大化创造条件。
精益化,即通过信息化的工艺管理模式、制造管理模式、质量管 理模式和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的有效管控,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强化运行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实施企业精益运作,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先进的现代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系统。
专业化,通过信息化供应链管理模式和企业集群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统一平台,使XX公司从“大而全”向“专而精”的方向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和优势资源,有效利用将非核心业务专业外包的方式,在价值链中寻找合适的定位,实现利润和附加值的最大化。
绿色化,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提高环境利用率,实现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打造XX绿色数据中心。
可视化,是指利用IT系统等让管理者及员工有效掌握企业信息,实现管理上的透明化与可视化,这种管理效果可以渗透到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
2、信息化规划
(1)XX公司也紧跟制造业信息化的世界潮流,对未来公司的信息系统构建规划如下 插入规划图(2)信息化规划的落实情况,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信息化落实情况: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我公司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围绕公司生产制造、质量控制、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组织开发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产品质量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OA、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信息系统。
遇到的问题:公司现用的核心应用系统创建于不同的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进化,一些早期开发的应用系统由于架构限制、带宽限制等约束条件带来的弊端涌现出来。同时,多个应用系统带来多套账号密码的管理问题,也给公司员工的使用带来不便。
解决办法:针对遇到的问题,我公司及时调整信息化建设思路,对工程设计的核心应用系统PDM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B/S架构的PLM系统取代之,在保留原功能的基础上,集成三维设计管理、项目管理等功能,同时为CAPP、XTERP系统预留数据接口。在单点登录问题上,我们在新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求软件厂商实现与Windows域账号的集成,目前已实现VPN、PLM、文档安全管理等多个应用系统都可应用域账号认证登录。3、2014企业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15企业信息化工作计划
(1)2014年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4年,北京XX公司在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化应用系统及基础建设、应用软件开发及维护等方面均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计划任 务。
公司从2013年起展开虚拟桌面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在2014年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公司内有近百位用户使用虚拟桌面,由公司信息中心对其桌面进行统一的分配及管理,从而降低硬件投入,提升管理和维护效率。
在这一年,北京XX公司完成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的第一期建设工作,实现了原PDM系统的功能和系统架构升级,实现图文档的轻量化浏览,解决了过去PDM系统的客户端和带宽限制。同年,我公司完成了质量管理系统(QMS)的使用推广工作,将该系统的使用范围从质保部内部扩展到公司所有相关部门,并配合推广进度对QMS应用服务器进行了硬件升级,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在OA系统方面,除了各相关服务器的日常巡检维护外,北京XX公司还完成了OA系统的内容优化,包括:整理系统中使用率较低的模块进行屏蔽,通过秘书培训、推广使用交流会等手段对文档管理模块、会议管理模块、通知公告模块等部分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全年新增业务流程审批4项、页面及流程优化14次,进一步扩大无纸化办公范围;实现了移动办公,公司各级领导和关键用户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进行OA审批。
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北京XX公司完成了近线备份的扩容工作,完善了公司的四层数据保护结构,保证了各核心应用系统的秒级别数据备份;新增无线网络控制系统,实现公司无线接入的统一管控;完成了防垃圾邮件网关、防毒墙、远程安全评估系统、上网管理系统 等硬件设备的升级维护工作,全面保证了公司信息化基础环境的稳健。
在应用软件开发及维护方面,信息中心做到及时更新各工程设计、计算软件的版本,实现对各远程计算服务器的每日巡检,保证可以随时提供服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年,配合公司工程部完成了三维参数化设计燃烧器部分的测试工作。
在IT运维方面,北京XX公司全年共处理事件1108项,其中包括:软件安装576次;计算机类设备维修177台次;各应用系统权限维护334次。
(2)2015年信息化工作计划
北京XX公司2015年信息化工作总体计划是:延续2014年的工作,进一步推进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质量管理、工艺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信息数据流的流转。推进虚拟桌面及云存储的研发 与建设,创建绿色数据中心。配合公司十三五战略和总部基地战略目标,完成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及搬迁方案等。具体包括:
1)维护和推广公司虚拟化应用,包括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等;
2)完成PLM系统第二阶段、QMS二期及CAPP系统升级的实施工作;
3)完成公司核心应用系统,如OA、邮件、PLM、QMS、CAPP、XTERP、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ITSM系统等的维护工作,确保公司业务的正常流转;
4)维护公司信息化基础环境稳定运转,同时进行网络准入系统的建设,优化网络架构;
5)完成公司数据备份和文档安全系统的维护工作,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可用性验证;
6)做好各类工程设计、计算软件的日常维护、巡检工作; 7)做好公司的IT服务工作,及时响应和处理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定期生成报表,丰富运维知识库。4、2015年、2016年信息化水平提升计划
2015年:规划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在PLM、QMS、CAPP系统实施过程中考虑信息集成问题;配合公司总部基地战略目标进行信息化规划和搬迁规划的制定。
2016年:扩大企业资产管理系统覆盖范围;完善总部基地的信息化规划方案及搬迁方案。5、2015年、2016年信息化水平提升任务
1)CAPP系统的全面升级及与PLM系统的有效集成
北京XX公司志在创建集设计、工艺、质量保证、用户服务于一体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基于此目标,北京XX公司将在2015年完成PLM系统和CAPP系统升级任务,并将两个系统有效集成,使工程设计数据与工艺设计数据源头统一,实现单点登录和工作流贯通。
任务由信息中心负责沟通,在公司工程部和工艺分部之间进行协调处理,落实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汇点和流程交汇点,在符合公司运行程序文件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使两个系统全面集成,实现两个系统中的基础数据来源一致,工作流流转通畅。
CAPP系统计划于2015年9月完成全面升级,并实现与PLM集成。2)PLM内实现三维设计数据的有效管理,并实现与Project的全面集成
目前公司的PDM系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升级,实现了原PDM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北京XX公司将在2015年完成PLM系统的第二阶段开发,目的在于实现三维设计数据和模型、参数化设计结果的有效管理,并将Project项目管理数据直接集成到PLM系统中,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任务由公司设计部门主抓,由信息中心负责协调、软硬件服务支持。PLM系统第二阶段的开发计划在2015年6月前完成并投入使用。
3)挖掘P6功能,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 目前公司的P6项目管理软件主要应用于部分海外项目的管理工作,未来两年,公司将深度挖掘该软件的各项功能并推广使用,实现项目相关文档,包括合同、往来邮件等在P6软件中的统一管理。
该任务由公司用户服务及海外项目部负责,信息中心协调厂商提供咨询和服务支持。
4)合格供应商的管理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未来外包制造的产品将不断扩大,供应商管理将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即做好关键产品的过程控制,确保外包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要督促其不断自我改进与提升,成为摆在采购和质保部门面前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利用现有QMS信息化平台技术,结合XX公司对供应商管理的核心要素,采取对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建立好关键外包产品的过程控制信息化平台,将是解决公司供应商管理瓶颈的有效手段。
北京XX公司将于2015年9月起展开QMS二期的建设,建立公司级供应商管理模块,实现对关键供应商(如受压件分包、钢结构、阀门等)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对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应包括质量、交货、履约、服务、工地反馈等信息),为公司实现对供应商的有效评价奠定信息化基础;对现有QMS供应商管理模块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
该任务由质保部负责,由信息中心负责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持,预计于2016年元月完成上线使用。
(二)、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
1、组织架构
2、信息中心编制、岗位情况及信息化队伍建设情况
北京XX公司信息中心隶属于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直属领导为公司总工程师张翠熙女士。信息中心经理为史轩女士,领导软件开发工程师1人,IT维护工程师5人,负责北京XX公司信息化规划、建设及维护工作。
信息中心经理对信息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负责,并负责信息中心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定期向总工程师汇报工作进度。
IT维护工程师负责:
a)制定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信息化系统开发策略和网络架构策略、信息化安全管理策略、信息化管理制度、合理的上网策略、备份策略等,并监督规划、制度、策略的执行情况,组织逐步实现信息化规划; b)监督信息化项目的执行情况; c)负责公司整体信息系统的安全;
d)保证公司的局域网安全和互联网访问安全;
e)定期检查防病毒软件的版本及病毒特征库更新情况,制定病毒库更新策略及病毒查杀策略;
f)按照备份策略,对公司重要应用系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进行周期性备份;
g)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安全检查和恢复演练,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h)定期检查备份设备的存储空间,确保备份设备的正常运转; i)对公司IT环境中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系统类软件、网络和服务器硬件设备进行操作维护。维护内容包括软件和硬件的安装、参数配置和卸载/拆除等; j)负责组织公司内数据库的开发; k)负责组织公司内的网络建设;
l)负责公司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其有效服务于公司主流业务;
m)负责对各应用系统进行日常巡检和维护,保证其正常、稳定、安全地运行;
n)负责接收公司所有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尽快解决,对请求和解决方案进行记录;
o)对公司IT环境下的问题进行提交、鉴定、诊断、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p)对公司IT环境下的变更进行提交、鉴定、计划,提供变更方案并实施。
q)及时更新公司信息类设备台帐,掌握各个部门信息类设备使用情况及需求,合理调配设备资源;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电子台账与实际相符;
r)配合采购部完成信息类设备及附属配件的采购和验收; s)确保设备维修及时、到位;
t)对需要报废的信息类设备进行技术鉴定;
u)有责任进行IT知识的积累、共享,维护知识库; v)负责组织公司员工计算机基础知识、系统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与培训。软件开发工程师负责:
a)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辅助性软件的开发; b)负责应用软件的调研,配合采购部完成应用软件的采购; c)确保公司应用软件项目的顺利实施,负责监督、指导各个阶段的工作;
d)协调软件开发商做好公司内应用软件的相关培训工作。在IT维护工程师中,设置有服务台工程师2人,作为信息中心与企业应用系统用户的唯一接口统一收取服务请求,并根据服务内容进行解决或分发。所有IT运维工程师互为备份,以保证所有应用系统的不间断健康运转。
二、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建成时间:2007年6月(OA办公平台);2009年6月(体系管理平台、文档一体化管理平台);2011年11月(OA系统全文检索平台);2013年9月(移动办公软件、OA安全审计软件)
使用情况:是公司核心应用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部门收发文、企业邮箱、业务流程审批、体系管理、会议管理、公共信息管理、报表管理、OA系统安全审计、即时通讯平台及移动办公。同时作为企业内部门户网站,内设PLM系统、QMS系统、考勤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的登录链接。存在问题及改进:系统采购DOMINO数据库,随着使用时间的推进,部分数据库的占用空间不断增加,造成部分内容读取缓慢。信息中心采用定期分库解决该问题。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建成时间:2003年8月(PDM);2014年12月(PLM一期)使用情况:PDM系统作为公司工程设计部门的核心应用系统,自2003年投入使用后经过四期的建设,先后实现了图文档管理、打印管理、更改管理、设计流程管理、配置管理、版本管理等功能,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了向B/S架构升级的工作,全面升级为PLM系统,在继承了以上功能的同时,将在2015年展开PLM二期建设,增加三维设计管理和项目管理功能。
存在问题及改进:原PDM系统是C/S架构软件,对客户端和网络要求较高,现升级为B/S架构的PLM系统,实现了轻量化浏览,突破了以前PDM系统的瓶颈问题。
质量管理系统(QMS)
建成时间:2012年11月(第一阶段)2013年10月(第二阶段)使用情况:系统第一阶段(质量策划文档管理、质量记录管理、供应商管理中相关质量文档管理)于2012年11月交付使用,使北京XX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由原来的人工管理迈进了信息化管理时代。2013年10月起,随着软件第二阶段(材料入库检管理、计量管理)的交付使用,质量管理系统(QMS)正式建立完成,目前已成为公司核心应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对质量活动的信息化管 理和数字化记录,包括质量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实现对设计开发、生产、供应等工作有机协调和运作,形成从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质量分析到质量追溯的完整管理体系,为产品质量策划、质量实施、质量纠正和完善提供重要的支撑体系,促进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存在问题及改进:出于数据安全考虑,QMS系统未对外发布,是公司内网应用系统,因此使得供应商管理模块仅实现了相关的质量文档管理,缺乏与供应商的交互。针对此问题,北京XX公司将在2015年开展QMS系统二期建设,开发全面的供应商管理模块,通过增加硬件防火墙创建安全的交互环境。
财务管理系统(金蝶K3)建成时间:2002年
使用情况:金蝶K/3财务管理系统面向企业财务核算及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管理,在完全满足财务基础核算的基础上,实现集团层面的财务集中、全面预算、资金管理、财务报告的全面统一,帮助企业财务管理从会计核算型向经营决策型转变,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系统各模块可独立使用,同时可与业务系统无缝集成,构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化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
存在问题及改进:由于系统建成时间较早,版本较老,维护工作存在一定困难。目前正在做升级规划。
工艺过程管理系统(CAPP)
建成时间:2002年6月(北工大CAPP)2015年6月(升级版CAPP)使用情况:原北工大CAPP主要功能包括:材料限额编写、工艺流程专家库、过程卡编写、工艺流程管理等。目前正在进行全面升级,由C/S架构应用升级为B/S架构应用。从功能上实现冷作、焊接、机加工、锻件、通用件、工装设备、技术资料等各专业工艺和基础工艺资源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应用,系统内部实现数据共享,并可与PLM、QMS等系统集成。
存在问题及改进:原北工大版CAPP系统由于与PDM、PLM、QMS、XTERP等不是一个软件厂商开发,造成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并且属于C/S架构软件,对客户端及带宽要求较高。待升级完成后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XTERP)建成时间:2007年4月
使用情况: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北京艾克斯特公司结合我公司的物料编码系统开发的一套库存管理系统,并与PDM/PLM集成,实现设计过程中直接调用材料库存等功能。
存在问题及改进:我公司的XTERP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ERP系统,仅对库存和物料编码部分进行了管理,同时对PDM/PLM和QMS提供数据接口。目前XTERP系统的功能可以满足公司的材料管理需求,暂时没有升级计划。
人力资源系统(用友U8)建成时间:2011年12月
使用情况:在有效的信息系统平台上,通过全面人力资源管理提 升管理能力,从而推动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主要模块:员工信息管理、员工招聘、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组织结构管理、考勤管理、合同管理、激励管理、人才库。
存在问题及改进:部分功能模块使用效率不高,未来将继续挖掘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等模块的使用。
项目管理系统(P6 & PROJECT)
建成时间:2007年6月(PROJECT)2011年6月(P6)使用情况:MS Project可以快速、准确地创建项目计划,帮助项目经理实现项目进度、分析和预测,缩短项目工期。MS Project为工程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计划时间,从而使项目设计周期更加准确。未来将集成到PLM系统中。
Primavera P6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以计划---协同---跟踪---控制----积累为主线的企业级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为公司项目的全程保驾护航。目前主要应用于海外项目的全程管理。
IT服务管理系统(ITSM)建成时间:2012年7月
使用情况:北京XX公司参照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最佳实践,以BMC公司的Reamdy软件为基础平台,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设了北京XX公司IT服务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信息类资产管理、合同管理、CMDB库、知识管理等模块,实现了IT运维流程标准化、IT运维人员专业化、IT运维可视化、工作结果可量化,并且创建了公司级的IT知识库。存在问题及改进:CMDB库和知识库的更新是ITSM系统的难点之一,我公司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通过制度管理,指派专人负责,并有专人定期检查,以保证内容真实有效。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特点、成效以及新技术(云计算等)应用
XX公司近两年采用虚拟化技术,进一步将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整合后虚化成资源池,进而使用数据中心发展出自动型、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优势。
采用市场是流行的虚拟化软件,XX公司成功部署了办公系统、财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虚拟化系统,以及工程绘图技术人员专用的二维、三维制图虚拟客户端。
XX公司通过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私有云计算系统给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如下优势:
(1)有效地解决关键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建立私有云,解决服务器的宕机问题,各个系统之间均有冗余机制,确保了关键业务的连续性。各信息系统能实现平滑迁移,不影响各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可以动态分配服务器资源,节约了采购物理服务器等设备的成本。
(2)解决软件许可问题,并改变传统的计算机运维模式。通过虚拟服务器和虚拟客户端的集中管理、桌面云的实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瘦客户端访问虚拟机,不仅实现分配资源的统一性,软件成本的降低,同时运维人员可以随着随时进行远程维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确保行车安全。(3)改变传统的企业信息建设模式。传统的建设模式采用冗余服务器加信息系统软件的建设思路,这样给机房带来了电力、空间、空调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服务器的利用效率很低,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动态分配,逐步淘汰升级,最终达到节能、环保低碳,实现绿色IT。
(4)在云计算系统上部署信息应用系统,减少了IT重复投资。
四、信息安全
(一)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情况
我公司目前没有进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
(二)重要工控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情况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的法律法规。
1)要求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将外来的U盘、光盘等介质在服务器上运行。如确实需要,须将外来介质经防病毒软件检查后,方可使用。
2)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不得利用管理员身份越权限查看、使用、复制保密信息,也不能擅自降低保密级别,把保密信息作为非保密信息传播。
3)严格控制各个应用系统及数据库、网络系统管理员口令。严禁将以上口令和域管理员口令或者有域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口令泄露给 信息中心以外的任何人,严禁添加信息中心以外的任何人为域管理员。
4)口令的长度根据访问等级确定,所有管理员的口令不应少于八位,口令中须包含数字、大小写字母和字符,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月。口令表必须纸质备份,保存于信息中心领导处,严禁将口令记载在不保密的媒介物上,或贴在终端上。
5)机房实行24小时手机的值班制度,机房人员在接到远程报警电话后,应立即按事件影响程度,启动不同预案。
2.建立危机处理流程
准危机事件成功解决成功解决但一周内重复3次以上30分钟一般性事件未成功解决危机事件汇报危机处理工程师 危机处理小组会商危机处理记录员技术配合监督员后勤保障危机处理2天超过2天未解决未超过2天解决外部工程师技术支持未成功解决解决危机危机关闭
五、其他材料
(一)北京XX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工作规划
(二)北京XX公司总师办通用运行程序(节选)
(三)北京XX公司行政管理手册(节选)
(四)北京XX公司通用运行程序(节选)
第四篇:五常二中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申报自评报告
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审核汇报材料
五常二中
五常二中是哈市级示范性高中。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求实创新,和谐发展。学校在传承世代积淀的“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的同时,反思学校的历史与现状,结合素质教育与时代要求,提出了“打造一流学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走上了有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科研兴教、科研强校”是我校教师的共识,教师必须通过教育科研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专业成长,学校必须依靠教育科研上台阶、出特色、铸品牌。近年来,我校在“科研先导”的思想指导下,在市教研所的关怀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科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以下三个部分汇报:
第一部分: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业绩
一、加强教科研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是领导带头搞教科研。一所成功的学校首先应该具有成熟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应富有时代意识、科研意识、协作意识和改革意识。认准时代发展的趋势,善于审时度势,作出科学决策,以明确的办学思想为学校定好位,为学校的发展定好目标,带领学校群体执着地实现学校的追求。
近年来,我校领导对于五常二中的办学目标、指导思想、管理目标、办学思路都有明确而统一认识,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自觉地转化为办学行为。在实践中认识到,走出“高投入、重负担、低效益”的教育困境的根本出路在教育科研;没有教育科研,教育质量的持续发展就会缺乏根本动力;没有教育科研,提升学校档次就会缺乏应有的杠杆。在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搞好教科研工作,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做到: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指导或评价教科研课题,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通过以上办法,促进了教师搞好教科研的积极性,也收到了实效。
为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落实,我校成立了教育科研委员会,苑冬萍校长主抓教育科研工作,下设教科室。负责对教科研工作宏观管理、指导、调控。在组织管理上,学校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制定《五常二中教科研室岗位职责》、《五常二中教科研工作管理条例》、《教科研奖励办法》及《教科研发展规划》,并设置教科研经费。二是举办“教科研培训班”。将聘请省市教科所专家教授对选题立项,课题论证、科研方法、资料统计、论文撰写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专题讲座,并挑选部分教科研骨干教师与专家进行讨论,请专家指导。三是学校教科研工作,接受市教科研所的工作检查指导。四是明确提出:要求每位教师要有一个研究课题,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组织一次教科研课例成果交流大会。
学校采取“三个结合”,即: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群体与个体相结合。“四个开展”,即:开展教科研活动,开展调查研究,开展教科研指导,开展教科研评估。整体推进教科研指导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发现、探索,经过理性思维、总结经验、撰写教科研论文。学校把有无教科研专题及成果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评优、评职、晋级直接挂钩,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搞 1
好教科研的积极性,收到了实效。
二、加大教科研经费投入,确保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一年来,学校用于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比以往有了明显增长。
1、多年来,用于添置科研所需的办公电脑400多台(其中台式电脑200多台、笔记本电脑100多台)、校园无线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50多套)等。
2、一年中,用于教师非学历性的高品位进修的经费共约几万元。
3、一年中,用于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考察和聘请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科研辅导的经费支出共十几万元。
用于教育科研经费的增加,为教师深入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上升新台阶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三、教科研工作的新举措
近年来,学校教科研在深入总结前几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科研的领导机构。
2008年开始,学校设立教科室,任命一名兼职教科室主任,与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享受同等待遇,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科技领导小组制定的科研计划。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教科室主任及人员已作了多次调整,2012年9月份学校组建了苑冬萍校长为教育科研主管校长,并分工主抓教科室工作,教科室下设各学科课题组,在市教科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学校校长抓科研工作,教科室具体落实各项工作,各科研组的老师积极配合,做到定人、定时、定地点、定课题、定总结。从学校科研领导班子的调整变化,可以看出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重视,标志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步入了正规化的轨道。
2、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与奖励制度
近一年来,学校对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完善措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学校建立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室对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运作方式、实验过程、成果检测、总结报告的进行管理和指导。教科室通过管理抓落实,抓检查,抓总结与评估,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为加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鼓励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学校还将以前业已实行的一些不成文的做法,与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衔接起来,形成了几条硬性规定。其中,就把每学期必须至少写一篇论文和至少承担一个校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作为五常二中名师、各级教育能手、学科带头人推荐对象的必备条件,并要求高级教师每年必须完成1篇论文。这对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无疑是一种有力的鞭策。
其二,学校还设立了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经过多次修订,拟定了《五常二中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经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办法》的实施,不仅大大加大了科研成果的物质奖励力度,而且突出了教科研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在教师的心理上,造成了良好的激励效应。该办法分别对著作、科研项目成果、论文发表以及教具制作等给予奖励,对教师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3、以教科研为先导,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开发师力资源
教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究,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
我们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政治方向坚定,业务素质精良,年龄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吃苦,勇于开拓进取的观念新、学历高、能力强、科研型、学者型、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及整体素质,学校启动了“三项工程”。
⑴、“结对子”工程。我校2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占很大比例,他们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为了使他们迅速成长,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启动了“结对子”工程。即在校内认师傅,结对子,带徒弟,对他们实行专人指导,对教学新秀实行重点指导,对他们承担的各级研究课,评优课实行全程指导,对他们的成长过程实行跟踪指导。青年教师在师傅的传、帮、带下成长很快一定很快会通过学科教材关,教育理论关,教育教学方法关。
⑵、“全员培训”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教育报告中指出:“对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
①坚持日常学习,帮助教师积累科研经验,提高理论素养。
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首先,派科研骨干、积极分子参加各省、市的各种各类教育研讨会。其次,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到先进学校参观取经,了解教改形势及科研实施情况。再次,根据研究中的问题,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进行专题讲学,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这些活动,极大地开拓了学生和教师的科研视野,为广大教师攀登教育科研的制高点提供了帮助。
③进一步开拓教育科研信息资源渠道。采集最新教育科研信息,研究教育科研发展趋势。丰富的资料是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条件之一。我校除要求教师结合自己专业,订阅教育教学杂志外,还购置了多家教学网资源授权,为教师查阅资料搞好教学科研提供方便,收到良好教学效果。每人配备笔记电脑,为教师制作课件,搞好科研,上网下载资料提供了方便。
⑶、“名师培训”工程。学校十分重视培养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学校制定了《五常二中名师考核奖励条例》。为了实现我校打造名师的目标,实行“三导”,即:专人指导、重点指导和跟踪指导。“四定”:定指标、定任务、定措施、定导师,并接受学校考核。学校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到外校、外省市学习先进经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4、教科研工作成效上有了新提高
首先,教育科研工作成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课题的立项数量和课题结题率的明显提高。2010年本校省家级课题1项,已结题。2012年一项省级课题已经立项并有初步科研成果。
第二,在全员重视教育科研的基础上,一支教科研工作的骨干队伍,已初步形成。一年中省级以上获奖或发表的有10多篇,市级获奖或发表论文近100篇。
第三,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各级名牌教师大量涌现。
2010年以来,学校提出了“科研创名,科研兴校”的明确战略,实施五常二中“名师工程”。学校先后有9名哈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特级教师,20多名哈市级学科骨干教师,五常市级骨干教师50余名。
第二部分:本学期的教育科研培训计划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凝聚力量,提振精神,立足现实,谋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迅速地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真正发挥科研引领教学的作用,并且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打造教学名师和名班主任。以此为目标,我们制定2012——2013第一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工作
科研工作
(一)、召开校级科研工作会议
1、会议时间:2012年9月
2、会议参加人员:张校长、苑校长、科研主任、各教研组长。
3、会议主要内容:
第一、布置本学期的科研任务。
以教研组为单位,依据本学科特点,各自申报一个“十二五”科研总课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同时,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科研课题,要一次性上报,每人子课题的申报时间为2012年9月中旬。每人申报的课题要求在一学期内就能结题,解题的形式是以论文结题,并且各组推荐一个科研成果课例,出课时间为2012年11月。
第二、明确科研工作的要求。
(1)、个人的课题拟定要求。
①、拟定申报的教研组和个人课题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要立足现实,并且具备专业性。
②、立足课堂教学,深入研究,用成果指导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要求每位教研组长对科研工作,一定要认真布置、要求每个组员认真对待、认真完成。
(二)、邀请专家指导。
在教学成绩大幕的掩盖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缺乏独立性,未受到足够重视,并缺少科学性及指导性,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我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不明白应该研究什么,怎么研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请来专家,给全体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所有问题做细致深入的培训指导,让每位教师学会科研的整个步骤,这样才能使教师们研究出成果,并以之指导教学,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三)、组织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与推荐活动。
(四)、对结题的课题进行认真总结,在校内推广课题成果,并将其成果推荐给各级科研单位,让研究者(教师)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培训工作
(一)做“名师工程”。
选拔、培养一批能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高水平教师。
(二)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1、专家指导:
派出学习:建议派出3--5名中年骨干教师去东北师范大学进修学习学科知识。
请进指导:一个月一次请专家作指导讲座。给35岁以里的青年教师做教学指导,给30---40岁的中青年教师做专业指导,给全体班主任做心理疏导指导,给骨干教师做名师指导,给班主任做出管理指导。
2、创设平台:为教学和德育名师的成长创设相应的教学交流、研讨的平台,比如: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公开课、研究课等大型的课例研讨活动,促进培养对象之间的交流和提高;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
3、重在推出。把已有成绩的名师推出,让他们在五常教育事业上有名气,同时也使他们收获名誉,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并能带起一批年轻的教师,使他们成为业务和职业引领者。
科研工作,对我校而言,任重而道远,而又方兴未艾。有阻力也有挑战,更有机遇,我相信,这学期在学校总的定位、新的目标指导下,我校的科研工作会有大的进步和起色!
第三部分:本学期已做的具体工作
1、每位教师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科研课题,正进行研究。
2、已经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教研组长对青年教师的培训。
3、进行了新老教师结对子。
4、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的教学研究公开课。
5、进行新教师的研究汇报课。
以上是一年来本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初步总结,以此作为五常二中教科研先进集体评审汇报材料,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位教育科研专家审议。
五常二中
2012年11月21日
第五篇:2015学年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自评报告讲解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自评报告
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
2014-2015学年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1.沿革及现状
环境与资源科学系成立于2011年11月,前身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与地理科学系地理教育专业,有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二个本科专业。现有主任1人、副主任1名,教职工21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
2.机构设置及情况简介
(1)办公室:主任1人
教学秘书1人(2)团总支:书记1人,辅导员1人(3)教研室:主任2人(4)实验室:主任1人 3.教师队伍
(1)专业结构:地理学14人,地质学1人,旅游管理2人,农学1人,管理学1人,生物学1人。
(2)职称结构:正高级2人,副高级10人,中级4人。(3)学历学位结构:博士9.52%,硕士61.9%,学士28.58%。
(4)年龄结构:50岁以上1人,35-50岁6人,35岁以下10人。
(5)学源结构:毕业西南大学、贵州大学“211”重点院校2人,一般普通院校18人。
(6)客座教授2人,熊康宁(贵州师范大学),池再香(六盘水市气象局)。
4.科研成果
(1)科研项目:立项8项,其中省级5项,地厅级2项,院级1项。
(2)论文:共20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
(3)论文获奖:马士彬(贵州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自评报告
我系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能正确处理传授知识、突出能力和提高素质三者的联系,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结合起来。目标定位符合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充分调研与论证。2015年5月环资系领导带队赴曲靖师范学院与昆明学院考查了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服务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等方面。
我系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实施“三平台一环节”,即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程结构实现模块化,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野外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课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25%,教育实习周数达到14周(其中见习2周)。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野外实习、综合实习(旅行社、景区、酒店)、专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课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24.2%,其中,综合实习6周,专业顶岗实习周数为12周。
环资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规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学院文件学习、调研、编写、专家论证、问卷调查、修订等几个环节,支撑材料齐全。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学院文件学习、同级同类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对、调研、编写、专家论证、修订等几个环节,支撑材料齐全。
我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较好,如地理科学专业2013级的书写规范与技巧课程因为纳入导师制的考核内容,所以没有集中开设;2012级第6学期的野外实习的时间提前到第4周,主要是为了避开“五一”黄金周。
(2)教学大纲管理
环资系各专业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六盘水师范学院2012版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意见》制定。教学大纲的制定在教研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自评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方面,我系未有毕业生,不涉及此项考评。
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训练方面,我系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本学生参加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城市景观河流污染源调查”等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科技发展等活动。而且我们还组织了学生省级、院级课题组,本立项省级大学创新项目3项,院级大学课题4项,发表论文3篇。
(5)日常教学管理
我系按照学院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我系规划教材、重点教材占使用教材的比例82%以上,调课规范,手续齐全,学时调课率1.25%,调课门数比例13.3% 对考试环节,我系安排合理,考试前召开师生诚信动员会议,与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等形式杜绝考试违规违纪。同时我系重视学生学籍与成绩管理,考试结束后要求教师及时录入学生成绩、如有学籍异动时系进行登记备案。
对于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我系严格执行学院的档案管理制度,并明确周琳老师兼职负责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将教学档案内容分成了三类,一是师生成长类,如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习档案等,由分管教学副主任和教学秘书负责完成;二是教学建设与研究类,主要由教研室主任组织教师逐项完成,系对教学文件的格式和内容都做了统一要求,完善后装订成册;三是考试与实践教学类,主要是涉及教师本人的试卷、实习指导、实验指导等,由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和教师完成。
3.教学质量管理
我系重视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控制。2014年12月在学院教学质量监控文件的指导下,通过党政联席扩大会议等形式,制定了如《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试行)》等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成立我系成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教学质量保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研室、教学督导组的作用,切实保障我系本科教学质量。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自评报告
鼓励教师申报精品课程、微课程和双语课程,提升教学质量。
(3)学风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我系始终把对教师师德教育放在首位。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关于印发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系总支书记专门作了动员讲话,环境与资源科学系开展了系列活动:比如环境与资源科学系八项整治工作、举办师德师风专题建设辅导报告会、与教职工签订违反规定打麻将专项整治承诺书、教师师德承诺书、教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全系师德师风专题活动、全系师德师风教学常规检查等等,同时也开展了两次师生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师风考评。在师德师风活动中,秦趣老师获演讲比赛第一名,周琳、张春生和黄艳老师获师德师风知识竞赛“一等奖”,代稳老师获“优秀教育工作者”,杨洪老师获“优秀教师”。
对于学风建设,我系制定2014-2015学学风建设工作计划,明确了学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建立系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完善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工作职责。同时以入学教育、考勤管理、考风考纪建设、宿舍管理为重点,开展了学风考评、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班主任)考评等专项评比,在各班级开展了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生涯规划、典型激励、感恩诚信等主题教育,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风建设效果明显。
(4)教学队伍建设
环境与资源科学系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现有专任教师17人,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年龄、职称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平均年龄37岁。其中教授2人(占9.52%)、副教授10人(占47.62%)、讲师4人(占19.05%),其中,博士2人(占9.52%),具有硕士学位13人(占61.90%),平均年龄37岁。师资队伍年龄、学位及职称结构较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职业资源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我系组织了教学能力专项提升活动,从“听、说、备、练”环节逐一开展,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代稳获第一名、朱士鹏和王金凤获第二名、秦趣和张勇荣获第三名。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自评报告
实践学生达到200余人次。参加赛会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学生累计达100多人次。考试违纪率不断下降,违法事件很少发生,道德和文化素质明显提升。近1学年以来,环资系团总支被评为优秀团总支,共有1个班级获得院级优秀班级,1个学生团支部获院级优秀团支部。涌现出一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自强大学生、优秀毕业生等。
体育工作方面,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精神,加强对全系体育工作的领导,重视课内外体育教育的结合,开设有体育等公共必修课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系学生体质测试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89.53%,组织学生参加学院召开的全校性的体育运动大会、篮球赛、足球赛和长跑比赛,在第三届运动会中,我系总成绩居学院第6名,今年我系学生一直坚持晨练,通过体育活动,达到了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作用,养成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近年来,我系经常性开展各类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篮球赛等,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毕业生质量方面,我系在校学生积极参加CET4/6和计算机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但还没有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用人单位满意等方面不参与此项考评。
第三部分 办学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以合格本科院系的标准来衡量,我系在本科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教学管理还不够规范,制度执行还不够严格。
2、办学条件仍有差距。一是实验室条件不够完善,无法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二是尽管近几年的本科教学经费不断增加,但从整体上讲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