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让黄土地流金淌银
行政执法转方式
守土为民天地宽
孟津县国土资源局服务型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工作材料近年来,按照省、市、县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孟津县国土资源局坚持把更好服务经济建设、推动内涵式发展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主线,建立健全机制,大力加强服务型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四心”服务,转变行政执法方式,不断提高了国土资源保发展、守红线、惠民生的能力与水平,取得良好成效。先后被授予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国土资源系统网站信息公开示范县,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依法行政工作示范单位、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执法监察先进集体,并连续五年被授予洛阳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单位、孟津县书记县长特别奖和人民群众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机制先行,围绕机关管理打基础
坚持把建立健全机制,不断规范干部职工的从政行为作为治本举措来抓,筑牢转变行政执法方式、搞好执法服务的基础,做到了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规范事。具体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保障到位。我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局属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监察股,办公室主任
由主管副局长兼任,具体做好服务型行政执法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存在问题,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定期督查,通报工作开展情况,表先促后,形成了领导有力,保障到位、推进有效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市法制办、国土资源局、县法制办领导先后到我局检查指导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有效的措施和建议,有力推进了此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是队伍建立到位。狠抓服务型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了县有大队、片有中队、镇有分队、村有土地协管员的四级监察网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土执法体系。具体工作中,行政执法人员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臵与疏导结合,把服务作为根本,把管理作为手段,实行人性化执法,切实维护了全县良好用地秩序。在近年来的全国卫生执法检查中,孟津县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一直控制在3%左右,连续三年全市最低,代表河南省通过国家核查验收。
三是制度保障到位。先后制定了《动态巡回检查制度》、《违法行为查处办案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监察报告制度》等20余项内部监察制度,完善了《巡查情况登记台帐》、《违法案件行政处罚登记台帐》、《人民来信来访登记和信访案件处理登记台帐》
等硬性规定,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对工作人员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约束,有力推动了此项工作的落实。
二、内化于心,围绕思想教育促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此,我局坚持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为基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综合素质,服务型行政执法已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一是抓好法制教育。坚持每周五集中学习与部门班前十分钟学习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模拟现场办案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实现了行政执法人员一年集中轮训一遍、考试检验一次。
二是抓好技能培训。积极鼓励支持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国土资源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搞好工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技能,提升服务能力。目前,本科学历达到52人,大专学历100人,占全系统人员学历比例的75%。
三是抓好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对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有关文件、规定的学习,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风建设年活动、我为孟津崛起做贡献活动等,定期组织干部职工撰写心得体会、集体讨论、对照检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干部职工服务意识、群众意识不断增强。
四是抓好廉政教育。抓好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定期组织系统干部职工观看廉政教育片,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整改措施,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四位一体”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有效杜绝了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三、服务贴心,围绕用地保障谋发展
为了更好服务企业,便于项目企业办理用地手续,并解决好企业实际困难,我局立足本职实际,多措并举,突出抓好了政策服务、审批服务、执法服务、资金服务,实现了国土服务“零距离”、“全方位”。隆华传热、合一集团等重点企业先后为我局送来了锦旗。
一是上门政策服务。积极开展进百家事业单位、进千家企业、进万家农户宣传活动,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8.29测绘法宣传等节日,大力宣传国土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了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的良好氛围。
二是行政审批服务。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成立了行政审批股,进驻县行政服务大厅,将所有审批业务纳入窗口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2012年以来,已报批建设用地14354.7亩,批回13151.7亩;供应国有土地314宗,11489亩,供应集体建设用地42宗,650.41亩,盘活存量土地83宗,3374亩;办理土地登记1322宗,面积63614.9亩。
三是搞好执法服务。严格执行《企业免打扰日制度》、《企业执法备案制度》、《不批准报告制度实施细则》、“十项措施”及“五条禁令”,并通过走访和电话回访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向企业进行回访,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四是加强资金服务。为更好支持企业发展,该局在办理企业抵押贷款工作中,工作人员多次放弃节假日和星期天休息时间,主动加班加点,切实做到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并多次到企业上门服务,办理时限“从1个一到另一个1”,即:以前从受理到办理完毕需要一星期到现在的当天受理1天办理完毕,为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2012年至今,该局共办理抵押贷款171宗,抵押金额19.4亿元。
四、保障用心,围绕企业发展求实效
近年来,孟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企业上市工作逐步成为我县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地资产是企业上市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确权、进行土地资产评估备案、土地资产处臵审批等,是上市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此,我局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在保障支持企业上市工作方面,本着服务于企业的理念,转变服务方式,当好“三员”,有力推动了企业上市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是当好向导员。一方面根据拟上市企业工作进展安排,适时上门服务,征求上市企业对土地资产处臵的要求,宣传土地资产处臵政策,告知土地资产处臵流程,引导企业抓住重点环节;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服务大厅、业务股室,向
企业印发《服务指南》和《用地服务提示函》,并设立政策咨询点,使改制上市企业对办理资产处臵程序一目了然。
二是当好参谋员。根据改制上市企业性质、行业特性、经营范围和企业效益等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企业自愿选择处臵方式的基础上,帮助企业选择最佳处臵方式,降低了改制上市成本,使企业股权设臵和股本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近几年来,我县改制、上市企业稳步推进,土地资产处臵有序进行。
三是当好服务员。为了使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土地资产处臵资料,我局在办理上市企业资产处臵时,开辟了 “绿色通道”,进行跟踪服务。建立工作协作通道,实行由局统一负责计划协调,明确完成时限和要求,按工作进度督促和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土地测量、评估、登记等环节按时完成。建立快速办理通道,在严格实行“窗口受理制、首办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将上市企业资产处臵工作纳入“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随到随办、特事特办,最大限度地压缩报件流转时间和办理时间。建立跟踪服务通道,通过跟踪回访,了解企业改制后的情况,为企业做好后续服务。近三年来,全系统参与此项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不提条件、不讲价钱,无私奉献,埋头苦干,为企业解决了一大批改制上市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五、深化有心,围绕发展大局促提升
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更好地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违法用地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情况,我局主动作为,破解难题,开源节流,创新服务,既保障了发展用地,又避免了重大违法用地的发生。
一是土地整治“扩增量”。根据国家建设用地报批“占一补一”、“先补后占”有关规定,我局大力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整治复垦土地2.2万亩,确保了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力保障了合一集团、310国道改扩建、连霍高速改扩建等各类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的尽快建设。
二是增减挂钩“挤存量”。为了更好支持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我局认真研究政策,抓住机遇,大力申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持续推进建新拆旧(即:整治复垦农村建设用地,臵换指标,报批城镇建设用地),实现了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土地使用效率更有效的目标,较好解决了城镇化项目的用地问题。2012年至今,我局共组织报批增减挂钩项目14批,面积5978亩,报批总量排名全省第一。
三是专项整治“稳总量”。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思路,深入开展闲臵、低效利用土地专项治理,囤地圈地集
中治理等专项活动,大力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实现了总量不增、用地有序、发展更优的目标。2012年至今,全县共盘活闲臵、低效利用土地84宗、面积3375亩。通过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经济发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与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下一步,我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转变思路,强化措施,不断提高服务型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水平,更好发挥国土资源在保障服务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为加快“三个孟津”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为什么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为什么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仅有利于节约和降耗,而且有利于发展和增效,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措施,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准。
把节约优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潜力很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就相当于新增加了资源储量。对企业来讲,节约集约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倒逼转型升级,增强和提高竞争能力;对全社会来讲,节约集约可以催生新产业,创造新财富,发展生产力,提升生产率。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环境的根本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改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都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土地政策落实情况的汇报
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项目顺利落地,最大限度的挖掘土地潜力,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园区管委会及国土资源分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认真执行国土资源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规定》的同时,针对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不断创新思路,深挖土地潜力,争取高效利用,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土地基本情况。工业园区下辖一个XXX,面积为12734.4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338.99公顷,园地面积229.02公顷,林地面积1602.39公顷,草地面积1752.77公顷,城镇村和工矿用地面积1604.0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439.2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83.11公顷,其他用地面积384.93公顷。
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情况。园区用地规划严格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注重行业集中布局和产业优化互补,最大限度的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对园区范围内闲置土地进行调查摸底,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理办法》,结合园区实际制定《建设用地批前批后监管管理办法》,2市场化程度都达到了理想状态。但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规划不科学,土地利用粗放,深挖潜力不足,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土地管理,加强执法力度,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的工作思路,坚持“保重点、攻难点、提效率”的服务理念,采取计划用地、项目争地、依法供地、集约用地、拆迁增地等多条路径,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着力在土地精细化管理上求突破,努力提高资源保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四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2014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
(2014年3月27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指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达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第三条 土地管理和利用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各项建设少占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二)坚持合理使用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构建符合资源国情的城乡土地利用新格局;
(三)坚持市场配置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和政策措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相关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
第五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活动,组织制定节地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规范,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鼓励采用节约集约用地新技术和新模式,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第六条 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成效显著的市、县人民政府,由国土资源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模引导
第七条 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分区管制规定不得突破。
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突破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
第八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区域、各行业发展用地规模和布局具有统筹作用。
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
相关规划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的,应当及时调整或者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
第九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通过规划、计划、用地标准、市场引导等手段,有效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适度增加集约用地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和中小城市、县城建设用地供给,合理保障民生用地需求。
第三章 布局优化
第十条 城乡土地利用应当体现布局优化的原则。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禁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城市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鼓励线性基础设施并线规划和建设,促进集约布局和节约用地。
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禁止建设的边界,实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城市建设用地应当因地制宜采取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布局,避免占用优质耕地。
第十二条 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协商,促进现有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优化,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的比例,加大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的比例,促进城镇用地效率的提高。
第十三条 鼓励建设项目用地优化设计、分层布局,鼓励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地上、地下分层设立的,其取得方式和使用年期参照在地表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相关规定。
出让分层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根据当地基准地价和不动产实际交易情况,评估确定分层出让的建设用地最低价标准。
第十四条 促进整体设计、合理布局的建设项目用地节约集约开发。
对不同用途高度关联、需要整体规划建设、确实难以分割供应的综合用途建设项目用地,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按照一宗土地实行整体出让供应,综合确定出让底价。
综合用途建设项目用地供应,包含需要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的,整宗土地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
第四章 标准控制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
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房地产开发用地宗地规模和容积率等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
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和实施更加节约集约的地方性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进行测算、设计和施工。
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用地者和勘察设计单位落实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的督促和指导。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用地审查、供应和使用,应当符合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和供地政策。
对违反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和供地政策使用土地的,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责令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八条 国家和地方尚未出台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的建设项目,或者因安全生产、特殊工艺、地形地貌等原因,确实需要超标准建设的项目,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用地评价,并将其作为建设用地供应的依据。
第十九条 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宏观产业政策,制定《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限制用地的建设项目办理建设用地供应手续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不得为禁止用地的建设项目办理建设用地供应手续。
第五章 市场配置
第二十条 各类有偿使用的土地供应应当充分贯彻市场配置的原则,通过运用土地租金和价格杠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二十一条 国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
除军事、保障性住房和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特殊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供应外,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
具体办法由国土资源部另行规定。
第二十二条 经营性用地应当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价格。
各类有偿使用的土地供应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用地最低价标准。
禁止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奖励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价款。
第二十三条 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先出租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期内实行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
采取先出租后出让方式供应工业用地的,应当符合国土资源部规定的行业目录。
第二十四条 鼓励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第二十五条 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属于国家鼓励产业的工业用地,可以实行差别化的地价政策。
分期建设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可以预留规划范围,根据建设进度,实行分期供地。
具体办法由国土资源部另行规定。
第二十六条 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供应工业用地,应当将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非生产设施占地比例等控制性指标纳入土地使用条件。
第二十七条 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有偿供应各类建设用地时,应当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合同中明确节约集约用地的规定。
在供应住宅用地时,应当将最低容积率限制、单位土地面积的住房建设套数和住宅建设套型等规划条件写入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第六章 盘活利用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土地整治。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对历史遗留的工矿等废弃地进行复垦利用,对城乡低效利用土地进行再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二十九条 农用地整治应当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应当根据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坚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开展。
第三十条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当严格控制田间基础设施占地规模,合理缩减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
对基础设施占地率超过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通过项目验收。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和自然灾害毁损土地的整治,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废弃地再利用的激励机制,对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闲置浪费等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对因采矿损毁、交通改线、居民点搬迁、产业调整形成的废弃地实行复垦再利用,促进土地优化利用。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镇低效用地、废弃地再开发和利用。鼓励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或者合作开发。
第七章 监督考评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对建设用地批准和供应后的开发情况实行全程监管,定期在门户网站上公布土地供应、合同履行、欠缴土地价款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四条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进行监督,在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和土地使用等环节加强用地准入条件、功能分区、用地规模、用地标准、投入产出强度等方面的检查,依据法律法规对浪费土地的行为和责任主体予以处理并公开通报。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用地利用情况普查,全面掌握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集约利用程度、潜力规模与空间分布等情况,并将其作为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的基础。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设用地利用情况普查,组织开展区域、城市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结果作为主管部门绩效管理和开发区升级、扩区、区位调整和退出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规定,为不符合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和供地政策的建设项目供地的;
(二)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为禁止或者不符合限制用地条件的建设项目办理建设用地供应手续的;
(三)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低于国家规定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供应工业用地的;
(四)违反本规定第三十条规定,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验收的;
(五)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加强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加强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土地使用综合效益
一、各类园区是我市城市建设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核芯”,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载体。我市自1994年首次设立江北经济开发区,近二十年来,共有各类园区 个,通过不断调规扩规,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平方公里,占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5)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的%,园区实际建设面积达平方公里,二十年邵阳市建成区面积实际增加平方公里,园区建设面积占%。二十年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创造我市以上的外贸出口额、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故我市应该将加强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土地使用综合效益作为抓手,实现我市的土地土地使用综合效益最大化。
目前存在问题:一是园区土地资源严重不足,表现为“无地可用”。据湖南省国土资源部门的公开资料显示,湖南省内约有1/3的园区因土地资源不足需要调区扩区。如张家界经开区、郴州经开区已经面临工业项目“无地可用”的尴尬局面。据摸底测算,宝科园区域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仅 亩左右,按照每年亩的开发速度,年后将再度遭遇土地瓶颈,目前就已经需要扩规,邵阳民营经济开发区区域内可 供开发利用的土地仅 亩左右,按照每年亩的开发速度,年后将再度遭遇土地瓶颈,二是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高。与湖南省内其他园区相比,我市的园区土地投入产出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杭州开发区工业用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分别达到800万元/亩、1700万元/亩)。三是大部分园区仍然存在入园企业(项目)土地闲置的现象,且处置难度大。如按照国土资源部相关规定,土地批文两年之后自动失效,但很多情况下,一个土地批文实际包含有多个项目,其中有些项目已经实施,个别项目没有实施,土地批文到期后是所有项目都失效,还是部分失效,在国土资源的法律、法规或管理办法中难以找到处置依据。
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园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邵阳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阶段,土地需求持续高涨。然而,迅猛发展的园区经济与实际可利用土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土地开发成本越来越高。据测算,我市市区土地综合开发成本达到了97万元/亩的高水平,邵阳地区绝大部分开发区、工业园区土地成本已超过50万元/亩。因此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园区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实现长远发展的惟一出路和必然选择。土地是园区生存的根基。加强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的整体效益,是形势所迫、政策所指、民心所向。
三、建议
一)、强化规划导向作用,加快园区产业集聚
1、优化产业布局规划
首先,要优化空间布局,以宝科园为主体,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要求,突出规划龙头作用,按照错位发展和联动互补的原则,调整优化主体功能布局,设立若干园区,明晰产业定位,以指导相关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土地开发。实行有序开发,发挥集聚优势。加强各园区的资源整合,根据各类园区定位的发展方向,以一个主导产业,1-2个配套提升产业的要求进行规划,由园区管委会会同商务、环保、规划、国土等部门进行核定,以彰显各园区特色。统一建设生产服务、仓储物流、职工宿舍等配套设施,实行园区公共设施共享共用,配套设施建筑面积不得超过7%。其次,要完善优化并刚性执行产业发展规划。各功能园区在主体功能定位的指导下,按照“功能配套、集聚发展”的原则,明确园区主导产业,科学制定产业分区发展规划。同时切实加强规划执行的刚性和持续性意识,尽可能减少出现因项目定地块、因项目调规划等情况,培养产业集聚能力,形成“洼地”效应和品牌效应,提升土地效益
2、优化园区用地结构。建立健全招商项目联审制度,科学制定入园企业(项目)的投资强度、工业建设用地容积率、投入产出率等刚性指标,严格项目选址、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容积率、投入及产出等准入评审,严把项目质量关,避免走占地大、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粗放式发展路子。坚持招商选资理念,大力引进和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节能环保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型企业用地比率。大力发展物流配送、服务外包等服务型产业和总部经济,切实加强公共办公楼、公共休闲区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形成“工业项目向产业区集中、公司办公向总部集中”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3、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积极探索“适度提高城镇建筑容积率,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的新路子。按照产业积聚、布局合理的原则设立企业孵化区块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区块,引导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不能达到准入标准的小微型企业进入相应区块进行培育,逐步改变每家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独门独院、五脏俱全”的粗放方式。树立立体化用地观念,向地下要空间,向上拓展空间,探索推行园区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和空中绿化等有效举措,引导园区企业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走内部挖潜、增产不增地的发展道路。同时切实加强项目履约管理,关注 4 和调度投资强度和投资进度等刚性指标,对履约能力不强的企业(项目)及时进行调整。
二)、严格项目用地条件
1、依照产业规划供地
在公开出让工业项目新增用地时,除明确投入产出、建设条件等要求外,根据所在工业园区或集中区的产业规划要求,增加对产业类别的规定。实行园区设定产业、产业选择园区的用地原则,凡不符合园区产业要求的原则上不予供地,以加快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产业集聚程度,促使公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
2、提高工业用地准入门槛
进一步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土地产出效率等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增加用地企业的注册资本要求。总投资3000万元(外资500万美元)以下、用地规模20亩以下的新增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一律入驻标准厂房。
3、严格控制用地规模
严格执行国家新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用地标准,在建设项目审批、用地预审、供地审查时,依据规定的行业、产业用地控制指标及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等因素,结合企业注册资本,综合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申请增资扩建用地的,必须首先使用已有建设用地,并将已有的土地 与新申请用地数量一并核算用地指标。对产业无特殊要求的新建工业项目,依据控制性规划,一般应建造3层或3层以上多层厂房,不得建造单层厂房,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0.7,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40%,绿地率一般不得大于15%。
4、实行分期供地制度
分期建设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可以预留规划范围,根据其实际到账资金和建设进度进行分期供地,不得先供待用。用地面积超过100亩的工业建设项目,由国土部门牵头,会同经信委、商务、环保、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论证后确定供地计划。
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建立存量土地利用效率数据库
各开发区要积极开展存量土地调查,对城镇建设用地中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价,建立并定期更新相应的数据库,为依法盘活处置提供基础依据。
2、依法处置闲置土地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一步强化“强势分割、强力征收、强制收回”措施,着力处置闲置土地。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采取等价置换、安排其他项目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并充分利用。土地 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征缴增值地价,闲置土地按照上限标准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未按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的规定开发建设,建设项目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或划拨决定书约定的开工日期满1年,已动工建设面积占该宗土地应动工开发建设面积超过1/3但未达到4/5的,或者已动工开发建设面积占该宗土地应动工开发建设面积超过4/5,但绝对空闲面积超过15亩以上的,认定为未充分利用土地。未充分利用土地应当依据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收取违约金
3、鼓励产业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
鼓励提高工业用地的容积率,除特殊行业外,原则上不得建设单层厂房。按照计划,每年新建一定数量的的多层标准厂房,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用地。存量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新建工业项目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增收土地价款;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一层全额征收,二层、三层减半征收,三层以上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