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票据贴现利息会计税务处理差异及其调整

时间:2019-05-13 17:2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再谈票据贴现利息会计税务处理差异及其调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再谈票据贴现利息会计税务处理差异及其调整》。

第一篇:再谈票据贴现利息会计税务处理差异及其调整

再谈票据贴现利息会计税务处理差异及其调整

靳万一

在税务审计或纳税代理工作中,时常发现部分商业银行财税人员,由于对税收政策不熟悉,不知票据贴现利息会计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因此,在年度终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时,往往忽视对年末结存或未实现票据贴现利息的纳税调整工作,因而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造成税务稽查补税罚款损失。为此,有必要熟悉票据贴现利息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及其调整问题。

根据《商业汇票办法》(银发[1994]163号)规定,商业汇票的收款人或被背书人需要资金时,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并填写贴现凭证,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银行信贷部门接到有关凭证,应按照银行承兑的要求认真审查,符合条件的即在第一联贴现凭证“银行审批栏”内签注“同意”字样,并加盖有关人员名章后,递交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收到信贷部门签批的贴现凭证和汇票,经审查无误后,按照规定的贴现率计算出贴现利息和实付贴现金额,并填入贴现凭证有关栏内。贴现期限从其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天)实付贴现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会计部门办理完贴现业务相关手续后,根据相关贴现凭证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处理规定:

对于商业汇票贴现业务的核算,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会[2006]18号)规定,通过“贴现资产”科目核算,其中从票面金额中扣除的“贴现利息”,先计入“贴现资产(利息调整)”科目贷方;期末结算日,按照当期实际使用贴现资金时间和贴现率计算出贴现利息,从该科目借方结转到各相关期间收益科目贷方;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结存或未实现的贴现利息。具体账务处理是:

(一)企业办理贴现时,按贴现票面金额,借记“贴现资产(面值)”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面值-贴现利息),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吸收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贴现利息),贷记“贴现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按计算确定贴现利息收入,借记“贴现资产(利息调整)”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三)贴现票据到期,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吸收存款”等科目,按贴现的票面金额,贷记“贴现资产(面值)”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利息收入”科目。如存在利息调整金额的,也应同时结转,借记“贴现资产(利息调整)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税务处理规定:

商业银行的贴现资产,参照《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财商字[1993]11号)第三十七条“贴现放款按贴现票据的面值计价”规定,其实质是银行融出的资金,属于放款或贷款性质。商业银行的贴现利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是将其计入“利息收入”科目核算的,这又足以说明,贴现利息属于贷款利息收入范围。按照《商业汇票办法》规定,票据贴现日,是贴现人(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也是贴现银行(债权人)扣除或收讫贴现利息的日期。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应税行为的具体范围,按照本办法所附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执行。”、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

一、销售服务 销售服务,是指提供交通运输服务、邮政服务、电信服务、建筑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

(五)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指经营金融保险的业务活动。包括贷款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和金融商品转让。1.贷款服务。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票据贴现利息收入属于“金融服务——贷款服务”增值税征税范围,票据贴现日是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五)利息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票据贴现利息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范围,票据贴现日是确认利息收入实现的时间。因此,商业银行按照《商业汇票办法》规定,在票据贴现日,从票据贴现金额或票面金额中扣除的贴现利息,应全额计入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按照利息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得作为递延收益处理。

差异调整:

综上所述,对于票据贴现利息收入的确认,会计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属于当期应计或已实现的贴现利息计入当期收益,不属于当期应计或未实现的贴现利息通过利息调整递延处理。而税务上,却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即应在贴现日全额作为应税收入处理。这就形成了会计与税务处理上的时间性差异。因此,企业在申报年度企业所得税时,应作纳税调整,具体纳税调整方法应是:

年终,对于年末结存或未实现的贴现利息收入,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下年度,将上年结存或未实现的贴现利息转作利息收入后,应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举例说明:

A公司持一张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并填写贴现凭证,向其开户商业银行申请贴现。该汇票票面金额(贴现金额)为2,000万元,签发日为2016年10月10日,到期日为2017年4月10日,贴现日为2016年10月12日,月贴现率为3.975‰(含税)。该商业银行信贷部门接到A公司填写的贴现凭证和汇票,经认真审核,符合贴现条件,随签署“同意”字样并加盖有关人员名章后,递交会计部门办理贴现手续。该商业银行会计部门收到信贷部门签批的贴现凭证和汇票,经审查无误后,按照规定的贴现率计算出贴现利息和实付贴现金额,并填入贴现凭证有关栏内。假定该商业银行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金融服务业税率为6%。

贴现天数=2016年10月12日至2017年4月10日=180(天)贴现利息(含税)=2,000×180×(3.975‰÷30)=47.7(万元)贴现利息收入(不含税)=47.7÷(1+6%)=45(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45×6%=2.7(万元)实付贴现金额=2,000-47.7=1,952.3(万元)会计处理:

2016年10月12日贴现时:

借:贴现资产(面值)20,000,000 贷:吸收存款 19,523,000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4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000 2016年12月31日结息时:

实际使用资金时间为:2016年10月12日至12月31日=81(天)应计贴现利息(含税)为:2,000×81×(3.975‰÷30)=21.465(万元)应计贴现利息收入(不含税)=21.465÷(1+6%)=20.25(万元)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202,500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 202,500 2016年末,“贴现资产(利息调整)”(递延收益)科目余额(贷)为247,500元(450,000-202,500)。

税务处理:

2016年度,应确认贴现利息收入为450,000元。差异调整:

2016年度,税务上应确认贴现利息收入450,000元,而会计上只确认贴现利息收入202,500元,差异247,500元,因此,企业在申报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47,500元(450,000-202,500)。

并填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如下:

第3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账载金额202,500、税收金额450,000、调增金额247,500、调减金额0 2017年4月10日贴现票据到期,收回贴现票款时: 会计处理:

借:吸收存款 20,000,000 贷:贴现资产(面值)20,000,000 同时: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247,500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 247,500 2017年末,“贴现资产(利息调整)”(递延收益)科目无余额(247,500-247,500)。

税务处理:

2017年度,不应确认贴现利息收入。差异调整:

2017年度,税务上不再确认贴现利息收入,而会计上仍应确认贴现利息收入247,500元,因此,在2017年度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47,500(0-247,500)。

并填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如下:

第3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账载金额247,500、税收金额0、调增金额0、调减金额247,500

作者姓名:靳万一

工作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明审会计师事务所 通讯地址:平顶山市中兴路华诚大厦八楼

联系电话:0375-7050563 手机:*** 邮政编码:467000 电子信箱:pdsms_jwy@sina.com

第二篇:票据贴现业务会计税务要点整理

贴现业务相关会计处理说明

1、成员单位贴现

A为付款方,B为收款方,财务公司承兑银承,B贴现并付贴现利息

受理贴现票据

根据持有贴现天数计算利息调整金额及成员单位获得贴现款余额。

贴现天数=剩余至到期天数 贴现利息=本金*贴现天数*贴现率 企业实际获得贴现款=本金-贴现利息 借:1301 贷:201101-201户

130199利息调整-01贴现利息调整-账号

2、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收入

信贷部:计算当月应根据当月贴现所占天数计算利息调整明细,推送至资金部入账:

借:130199利息调整-01贴现利息调整-账号

贷:利息收入 60110403

会计部:根据新的贴现业务类型新增开票价税分离规则:将以上贷方60110403利息收入-票据贴现拆分贷方为:60110463利息收 入-贴现利息收入(税后)+2221010207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贴现利息开票信息推至金税系统

3、贴现未到期向央行再贴现

再贴现日:

信贷部:提供相应再贴现业务凭证,确认利息调整数 会计部:

借:100301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向中央银行借款 2004摘要:本金

向中央银行借款 2004摘要:利息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 信贷部:计算当月利息支出调整数 会计部:根据当月利息调整数 借:利息支出-向央行借款 641102 贷:2004向央行借款 摘要:利息调整 再贴现到期日:

信贷部:向会计部提供到期划款凭证

会计部:结转再贴现面值和央行存款科目,与信贷部核对 借:2004向央行借款 摘要:面值

贷:借:100301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4、贴现到期 1)资金部:系统自动处理贴现还款 借:201101 贷:1301贴现资产-面值(账户)

2)信贷部:

1、同时需结转尚未摊销完毕的1301贴现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2、同时计入利息收入(按上述每月贴现利息调整规则计入当月应转收入数)

借:130199利息调整-01贴现利息调整-账号

贷:利息收入60110403-票据贴现利息(税前)

会计部开票价税分离规则:将以上贷方60110403利息收入-票据贴现拆分贷方为:60110463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税后)+2221010207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贴现利息开票信息可否推至营改增

5、转贴现业务(财务公司融出)1)买断式 转贴现日

信贷部:提供转贴现出票方、收票方、贴现银行等信息凭证,标明剩余转贴现持有天数。转贴现面值 及利息调整总数

资金部:根据信贷部指令入账 借:130103 转贴现面值-账户

贷:1011

13019902-利息调整转贴现-账户

资产负债表日

信贷部:同贴现一样提供利息调整数据 会计部:计入利息调整及价税分离后利息收入 借:贴现资产-13010902-利转帖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60110403-票据贴现

会计部开票价税分离规则:将以上贷方60110403利息收入-票据贴现拆分贷方为:60110463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税后)+2221010207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贴现利息

转贴现到期日与贴现日到期日处理相同

第三篇:如何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

如何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

一、向银行申请票据贴现利息的税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的有关规定,企业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息应计入“财务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另外,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办理贴现业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二)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具有真实的商业交易关系;

(三)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前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基于以上政策法律规定,企业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计入“财务费用”的贴现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申请票据贴现的持票人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具有真实的商业交易关系,否则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二、开出商业汇票,并合同约定承担对方贴现息的的税务处理

在日常的交易往来中,往往存在一种现象:销售方把货物卖给采购方,由于采购方资金紧张,会向销售方开具商业或银行承兑汇票,销售方把该汇票向其开户行申请贴现,其中产生的票据贴现息,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由采购方承担,销售方向银行贴现的票据贴现凭证给予采购方进行做账。这种采购方承担的票据贴现利息能否在采购方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呢?销售方向采购方收取的票据贴现利息在税法上算不算价外费用,缴纳增值税呢?分析如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80号)规定:“企业取得的发票没有开具支付人全称的,不得扣除,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申请退税。”《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的通知》(国税发〔2013〕114号)规定:“未按规定取得的合法有效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国税发〔2008〕88号)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前扣除凭据。”根据这些税法规定,开出商业汇票,并合同约定承担对方票据贴现息,虽然获得对方给予的银行票据贴现凭证,但贴现凭证上不是开出商业汇票人的名字而是持票人的名字,是不可以税前扣除的。

例如,甲购买原材料时,以商业汇票支付货款,并在采购合同中约定:“如果对方在汇票到期前到银行贴现,由甲承担票据贴现利息,并由对方把银行贴现息的票据转给甲方作为入账依据。”基于这种商业行为,由于甲企业未取得证明票据贴现息由自己承担的合法票据,而且这种票据贴现利息支出与与甲生产经营无关,故甲承担的这部分贴现息不能在税前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第六条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以下简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基于以上政策规定,在销售业务中,销售方收取采购方承担的销售方(持票人)向银行申请票据贴现利息是一种价外费用,应向采购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销售发票,依法缴纳增值税,采购方凭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销售发票进成本就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案例:

A企业销售100万货物(含税)给B企业,约定以现金支付。B企业因现金短缺,经A企业同意,以5个月后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并以银行存款支付5个月的贴现利息1.5万元(银行同期贴现利率假设为3‰),A企业给B企业开具了1.5万元的收款收据。请分析1.5万元的税务处理。

分析:

A企业给B企业开具1.5万元的收款收据,显然是不可以在B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A企业向B企业收取的利息应视为价外费用,作为销售货款的一部分缴纳增值税。如果货物发票已开具,则应就1.5万元的利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如果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按照价税分离的公式计算,即货款=15000÷1.17=12820.51(元),增值税=12820.51×17%=2179.49(元)。B企业必须取得A企业的发票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可以抵扣进项。

三、向非金融企业贴现票据的贴现息的税务处理

向非金融机构贴现票据主要是指票据持有人急需资金时,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往往将票据向企业或中介机构进行贴现的行为。发生向非金融机构贴现票据时,非金融机构收取贴现利息后,往往向支付票据贴现利息的持票人开具收据。作为支付票据贴现利息的持票人能否在税前扣除该贴现利息成本呢?非金融机构贴现票据的行为是否违法行为呢?

《支付结算办法》(银行〔1997〕393号)第六条规定:“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作为未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主体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国务院令第247号)的规定,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

(三)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

(四)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因此,向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票据贴现的中介机构,从事票据贴现业务,是一种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所产生的贴息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因此,向中介机构申请票据贴现是没有发票的,平常只开收据,当地税务局不会给申请票据贴现的人开发票。

基于以上政策分析,汇票持有人向非金融企业贴现票据所产生的贴现利息,是一种违法支出,是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的。

第四篇: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贴现利息是持票人以未到期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同意给予现款,但银行要根据贴现率和承兑 汇票的剩余天数,计算并从汇票金额中先行扣收一部分款项,这部分被从承兑汇票金额中扣收的金额就是贴现利息。

实付贴现金额是指汇票金额(即贴现金额)减去应付贴现利息后的净额,即汇票持有人办理贴现后实际得到的款项金额。

按照规定,贴现利息应根据贴现金额、贴现天数(自银行向贴现单位支付贴现票款日起至汇票到期日前一天止的天数)和贴现率计算求得。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不带息票据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期

2)带息票据的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贴现利息公式 用公式表示即为:

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率

日贴现率=月贴现率÷30

实际付款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举例:汇票金额10000元,到期日2006年7月20日,持票人于4月21日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年贴现利率3.6%,则贴现利息=10000×90×3.6%/360=90元,银行在贴现当日付给持票人9910元,扣除的90元就是贴现利息。(注意:年利率折算成日利率时一年一般按360天计算,故要除以360)

贴现利率一般要比贷款利率低得多,而且贴现的办理手续比贷款简单,能满足企业资金急需时的融资要求,汇票也具有较高的流通性,银行也比较愿意办理贴现业务。计算天数如下:

一公司于8月15日拿一张银行承兑汇票申请贴现 面值1000000贴现率2.62%,签发于上年的12月30日,到期日为10月29日,贴现息如何计算?

贴现天数,为从贴现日起至到期日的天数,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的,如果是异地的话要再加3天,碰上休假要顺延.16(16-31日)+30(9月)+29(1-29日)=75天

也可17(15-31日)+30(9月)+28(1-28日)=75天

贴现息=75×1000000×(2.62%/360)=5458.33

〔例〕2004年3月23日,企业销售商品收到一张面值为10000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为6个月的商业汇票。5月2日,企业将上述票据到银行贴现,银行贴现率为8%。假定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则票据贴现利息计算如下:

票据到期值=10 000 ×(1+6% /2)=10 300(元)

该应收票据到期日为9月23日,其贴现天数应为144天(30 +30 +31 +31+23-1)

票据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103 00 × 8% × 144/360=329.60(元)

第五篇:买方付息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

买方付息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

背景资料:

买方付息票据贴现业务即卖方企业在销售商品后,持买方企业交付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到银行申请办理贴现,银行审核无误后,办理贴现手续,票据贴现利息由买方企业承担。

实务中,贴现银行、卖方和买方会签订三方协议,如《买方付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合同》,约定如下:

1、商品购销合同真实、合法。

2、卖方在办理贴现时,银行从买方账户扣收贴现利息后(银行向买方开具贴现息收据),按票面金额支付给卖方贴现金额,银行保证放弃对卖方贴现利息的追索权。

买方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与贴现银行是同一家银行,称之为“自开自贴”。

买方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可以使用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缴纳20%的保证金或者不缴纳保证金。

如果不采取买方付息票据贴现的方式,卖方不接受票据结算,要求买方以现金实时结算。

问题:

1、对于贴现的票据,买方在“应付票据”核算?还是在“短期借款”核算?

2、买方承担的贴现息如何处理?计入“营业外支出”?还是“财务费用”?在现金流量表如何列示? 参考意见:

1、在票据到期前,卖方将票据向银行贴现,买方仍应在“应付票据”中核算,即买方的票据清偿义务没有解除。

2、本例中,如果不采取买方付息票据贴现的方式,卖方不接受票据结算,要求买方以现金实时结算。对买方来说,具有融资目的。买方承担的贴现息可计入“财务费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在“筹资活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下载再谈票据贴现利息会计税务处理差异及其调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再谈票据贴现利息会计税务处理差异及其调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搬迁补偿款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比较

    搬迁补偿款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比较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信息来源:苏州市地税局 作者:张志忠 字 体:【大 中 小】近年来,各地对原城区产业结构进行重新布局,不少企业因城市规......

    搬迁补偿款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比较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118号颁布时间:2009-3-12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最终定稿]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一、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是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

    存货盘亏、毁损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及纳调整

    存货盘亏、毁损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及纳税调整 一、存货盘亏、毁损的会计处理 存货应当定期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盘点结果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

    浅谈金融企业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 及存在问题(大全)

    摘要 近年来,我国以商业票据为主体的票据融资业务发展迅速。随着新会计准则对票据行为的风险转移和收益确认原则和方法的调整,在满足新准则和相关监管机构要求,科学假设,合理......

    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业务与技术】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四) 新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还包括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

    坏账准备:税务与会计处理有差异

    坏账准备:税务与会计处理有差异 坏账准备:税务与会计处理有差异2013.3.18中国税务报 由于税法不认可会计上计提的坏账准备,所以,企业在计缴企业所得税时,必须对计提的坏账准备进......

    企业合并中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合并中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按合并方式划分,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