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 税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17:2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财经大学 税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财经大学 税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第一篇:上海财经大学 税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案例1 案情:根据工作计划,2001年5月,A县地税局开展了房地产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工作。5月10日,县稽查局按规定向兴兴房地产开发公司下达了稽查通知书,并取得送达回证,定于5月14日派人对其实施检查。5月14日,稽查员发现该单位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已逃避,后经几次联系,该单位总以各种借口拒绝检查。

问:根据新《税收征管法》规定,对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上行为税务机关应如何处理?

答案:根据《税收征管法》第70条规定,对以逃避、拒绝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同时可处10000元以下罚款,对情节严重的,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案例2 案情:某个体餐馆老板张某欠缴2001年5月份营业税15000元,县地税局责令其6月18日前缴纳。但张某在未缴纳税款的情况下,于6月16日将餐馆转让、财产转移,致使县地税局无法追缴其欠缴的税款。

问:税务机关对该案应如何处理?张某的行为是否已构成犯罪,法院应如何量刑处罚?

答案:

1、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5条规定,税务机关应追缴税款及相应的滞纳金,并对逃避追缴欠税行为,处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2、张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刑法》第203条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隐匿或转移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到10万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可见,张某的行为已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法院应对其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案例3 案情:申江公司是一家集体企业,2001年3-5月,企业均为零申报。县地税局通过调查,初步了解到其货款通过东方公司帐户结算。为掌握确凿证据,2001年5月15日稽查局两名工作人员在出示税务检查证后,对东方公司的存款帐户进行了检查核对。掌握了申江公司利用东方公司帐号偷税10000元的违法事实。5月20日,县地税局依照法定程序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责令申江公司补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并处30000元罚款。

问:县地税局的执法行为存在哪些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

1、税务机关对东方公司帐户检查中存在违法问题。根据《税收征管法》第54条第6项规定,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应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进行。该案中,税务人员未经批准对东方公司的存款帐户进行检查,属越权行为。

2、稽查员未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税收征管法》第59条规定,税务人员实施税务检查时,应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3、未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申江公司的偷税行为已构成犯罪,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4

案情:2001年5月起,根据《税收征管法》的需要,A县地税局在饮食行业中依法强制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某个体餐馆在税务机关的监督下安装了税控收款机。同年7月中旬,地税局发现该餐馆在6月初自行改动了税控装置,并虚假申报纳税,导致少缴6月份应纳税款2000元。该县地税局于是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在履行告知程序后,对其自行改动税控装置的行为处500元罚款,并依照法定程序对其偷税行为作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1000元罚款的决定。

问:

1、A县地税局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有法律依据,简要说明理由。

2、A县地税局的决定是否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

答案:

1、有法律依据。一是《税收征管法》第60条第1款5项规定,纳税人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二是该个体户擅自改动税控装置,并虚假申报而少缴税款,属于偷税行为,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3条规定,纳税人偷税的,税务机关应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2、A县地税局的决定未违反一事不二罚的原则。因为该个体户擅自改动税控装置、又采取了虚假的纳税申报方式进行偷税,不属于同一违法行为。

案例5

案情:某从事商品销售的个体户,自1999年起在B县某服装市场经营服装,2001年4月该市场拆迁。该个体户自2001年5月1日起搬至自已家中继续从事经营。同年7月中旬该县国税局在税务登记验证工作中发现其未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手续,并少缴税款6000元。国税局遂责令其于7月25日前到国税局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手续、缴纳未缴的税款6000元及相应的滞纳金500元。该个体户到期未申请办理变更手续,也未缴纳税款及滞纳金。7月26日该局再次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及限期纳税通知书,限7月30日前缴纳税款。该个体户逾期仍未履行。7月31日,经县国税局局长批准,该局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冻结其相当于应纳税及滞纳金的存款,并对该个体户处以3200元的罚款。银行在接到通知后,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税款决定。

问:

1、B县国税局对个体户处以3200元罚款是否有法律依据?

2、指出B县国税局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3、对该个体户的开户银行,税务机关应如何处理?

答案:

1、对个体户处3200元罚款有法律依据。《税收征管法》第68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40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2、B县国税局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1)7月中旬和7月26日连续两次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和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缺乏行政执法的严肃性。(2)国税

局适用法律错误。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8条规定,对该个体户的违法行为,应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不是税收保全措施。(3)程序违法。B县国税局实施行政处罚前,未履行告知程序,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的处罚的事实、依据及理由,并告知当事人的权利。(4)未履行听证程序。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公民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的,还应告知听证权利,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的,应组织听证。

3、根据《税收征管法》第73条规定,对开户银行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税款决定的,造成税款流失的,税务机关可依法对其处10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案例6

案情:2001年7月16日,某区国税局稽查人员在对某加油站进行日常纳税检查时发现,该加油站于6月8日,根据城市规划的统一安排,由原经营地新华大街33号,搬迁到马路对面新华大街38号经营。由于加油站的经营地址中只是门牌号稍有不同,该加油站的财务人员就将税务登记证件中的地址33号直接改为38号。稽查人员还发现,该加油站在搬迁中不慎致使加油机的税控装置部分损坏,还有部分帐簿的帐页毁损丢失。6月份,加油站装修、搬迁,停止营业,无销售收入,故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上述情况,该加油站均未报告税务机关。

问:分别指出该加油站的违法行为,并针对该加油站的违法行为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处罚。(该加油站的违法行为均不属于情节严重)答案:

1、该加油站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对此应限期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2、该加油站涂改税务登记证件;税务机关对此应限期改正,并处以 10,000元以下罚款;

3、该加油站损毁税控装置,应限期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4、该加油站未按照规定保管帐簿,应限期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5、该加油站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应限期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税收征管法》第60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五)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税收征管法》第62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案例7

案情:2002年3月25日,B市国税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信,举报A市某电线电缆厂自2001年5月1日起到B市设立临时销售点,销售本厂生产的产品,取得大量销售收入,未申报纳税。接到举报后,B市国税稽查局决定立案调查。2002年4月1日,由市国税局稽查局三名稽查人员和二名在税务机关协助清理欠税工作的法院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对销售点进行税务稽查。检查发现该销售点未在B市办理任何有关税务登记的手续,自2001年7月1日起,由刘某承包经营,销售点未将有关承包经营的情况向税务机关报告。因销售点拒绝提供有关资料,检查组采用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确定该销售点的应纳税额为50000元,并

认为该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嫌疑,查封了销售点负责人刘某在 B市购买的普通住房,因刘某在B市别无住所,检查组允许刘某暂时居住被查封的住房。2002年4月3日,市稽查局给销售点下达了税务行政处罚通知书和税务处理决定书,对销售点处以应纳税额税额1倍的罚款,罚款50000元,限销售点在4月10日前缴清税款、滞纳金、罚款。刘某不服,向B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税务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裁定撤销税务机关的查封财产行为,撤销税务机关的税务处理决定。(本题中涉及应纳税款的只考虑增值税)[问题与讨论]

1、销售点存在哪些税收违法行为?

2、税务机关是否可以对销售点采用核定应纳税额的方式,确定其应纳税额?

3、被查封的财产是否可以允许纳税人继续使用?

4、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存在哪些不当之处?

5、法院裁定撤销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6、提出对销售点的处理意见。

答案:

1、销售点存在下列税收违法行为:

(1)未按规定向B市税务机关办理报验税务登记。违反了《实施细则》第21条的规定。

按照《实施细则》第21条第1款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 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本案中,电线电缆厂应该首先到A市主管税务机关为其在B市设立的临时销售点办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销售点凭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其总机构电线电缆厂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到B市税务机关办理报验税务登记,接受税务管理。该销售点未办理报验税务登记,违反了《实施细则》第21条的规定。

(2)未办理税务登记,违反了《税收征管法》第15条、《实施细则》第 21条的规定。

按照《实施细则》第 21条第2款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本案中,销售点在B市的经营时间从2001年5月1日至2002年4月,已经

大大超过了180天,应该在B市办理税务登记,而销售点没有办理,因此违反了《实施细则》第21条的规定。

(3)未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违反了《税收征管法》第25条、《增值税暂行条例》第23条的规定。

按照《税收征管法》第25条第1款及《增值税暂行条例》第23条的规定,销售点应每月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而销售点没有办理纳税申报,因此违反了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4)未按规定缴纳税款,违反了《税收征管法》第31条、《增值税暂行条例》第23条的规定。

按照《税收征管法》第31条、《增值税暂行条例》第23条的规定,销售点应该及时足额缴纳应纳税款,该销售点没有按照规定的期限足额缴纳税款。

(5)未按规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违反了《税收征管法》第56条、《实施细则》第96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税收征管法》第70条的规定处罚:

(一)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二)拒绝或阻止税务机关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印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

(三)在检查期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隐匿、销毁有关资料的;(四)有不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的其他情形。”

本案中,销售点拒绝提供有关材料,在行为上构成了拒绝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2、税务机关可以对销售点核定应纳税额。

《税收征管法》第37条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本案中,销售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同时《实施细则》第47条规定了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本案中,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也是合法的。

3、被查封的房屋可以允许纳税人继续使用。

依照《实施细则》第67条的规定:“对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可以指令被执行人负责保管,保管责任由被执行人承担。继续使用被查封 的财产不会减少其价值的,税务机关可以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使用。因被执行人保管或使用的过错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本案中,刘某的房屋虽然被税务机关查封,但是可以按照规定,允许刘某继续使用自己的房屋,并承担保管责任。

4、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当的行为。

(1)案件的调查方式不当。税务机关是税务行政执法的主体,税务机关对自己的行政执法权不能自行处置,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实施细则》第9条规定:“《税收征管法》第14条所称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是指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国家税务总局应当明确划分税务局和稽查局的职责,避免职责交叉。”按照本条的规定,稽查局具有执法主体的资格,可以依法对举报案件进行查处。

本案调查组有法院的人员参加。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只有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有必要,才可以自行调查取证。本案中,税务机关请法院配合调查超越了法院的职权。

(2)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当。

按照《税收征管法》第55条的规定,本案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可以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但是办案中税务机关对税收保全措施的实施不当。按照《税收征管法》第42条的规定,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不得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本案中,按照《实施细则》关于承包经营的规定,刘某对纳税负有连带责任,但是刘某在B市只有唯一的一处住房,本处住房属于刘某个人及其所抚养的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实施细则》第59条第2款规定:“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属于《税收征管法》第38条、第40条、第42条所称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本案中,刘某只有一处住房并且是普通住房,显然不属于税收保全措施的执行范围。税务机关查封刘某的住房,属于执法不当。

(3)税务行政处罚不当,违反法定程序。

按照《行政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第3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罚款或者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10000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告知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实、证据、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将给予的行政处罚,并告知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本案中,对销售点的处罚50000元,超过了10000元,纳税人可以要求举行听证,但是税务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没有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直接作出了决定,违反了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条第2款:“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第20条“对应当进行听证的案件,税务机关不组织听证,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听证权利或者被正当取消听证权利的除外。”的规定,本案中,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5、法院判决撤销的主要依据是:

(1)法院裁定撤销税收保全措施的主要依据是:《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的规定:“(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以及《税收征管法》第42条、第43条,《实施细则》第59条的规定。

(2)法院判决撤销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的规定,以及《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3条的规定。

6、对销售点的处理:

本处理中,事实认定部分见前面纳税人的违法行为,处理意见中的履行期限略。

(1)对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处理。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15条、《实施细则》第21条。

处理依据:《税收征管法》第60条及《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处理意见:责令纳税人限期改正,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同时处2000元罚款。

(2)对未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的处理。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25条、《增值税暂行条例》第23条。处理依据:《税收征管法》第62条。

处理意见:责令纳税人限期改正,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同时处2000元罚款。

(3)对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处理。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4条、第31条、第32条。

处理依据:《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32条,《税收征管法》第37条、《实施细则》第47条。

处理意见:补缴税款50000元、按日加收滞纳金、处未缴税款1倍罚款 50000元。

(4)对未按规定接受税务检查的处理。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70条、《实施细则》第96条。处理依据:《税收征管法》第70条、《实施细则》第96条。处理意见:责令限期改正,处5000元罚款。

第二篇:上海财经大学税务管理练习

案例1 公司开业并办理了税务登记。两个月后的一天,税务机关发来一份税务处理通知书,称该公司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每月1日至7日为申报期限),并处罚款,公司经理对此很不理解,跑到税务机关辩称,本公司虽已开业两个月,但尚未做成一笔生意,没有收入又如何办理纳税申报呢?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公司的做法有无错误?(2)如有错,应如何处理?

分析:(1)该公司的做法是错误的,无论有无收入,都应按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按期办理纳税申报。(2)税务机关依法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案例2 案情:如意美容厅(系有证个体户),经税务机关核定实行定期定额税收征收方式,核定月均应纳税额580元。2001年6月6日,因店面装修向税务机关提出自6月8日至6月30日申请停业的报告,税务机关经审核后,在6月7日作出同意核准停业的批复,并下达了《核准停业通知书》,并在办税服务厅予以公示。6月20日,税务机关接到群众举报,称如意美容厅一直仍在营业中。6月21日,税务机关派员实地检查,发现该美容厅仍在营业,确属虚假停业,遂于6月22日送达《复业通知书》,并告知需按月均定额纳税。7月12日,税务机关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申报并缴纳税款,但该美容厅没有改正。

问:税务机关对如意美容厅该如何处理?

答案:如意美容厅行为属“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不缴应纳税款”的偷税行为,所以税务机关对如意美容厅应做出除补缴6月份税款580元及滞纳金外,并可按《税收征管法》第63条规定,处以所偷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十六、简易申报不等于不申报

基本案情

个体工商户张某2003年8月8日开业,当地税务机关依法核定其每月营业额为3000元,每月缴纳的增值税为120元;同时税务机关在通知书上详细注明:该定期定额户的纳税限期为一个月,当月的增值税款应在次月的1日~10日依法缴纳。然而,一直到9月10日,张某仍未依法缴纳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纳税款。为此,税务机关在9月11日对张某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但张某却认为税法明文规定: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易申报也就是不需要纳税申报,因此也就不存在逾期申报罚款问题,推迟几天纳税,大不了多缴几毛钱的滞纳金,所以迟迟不到税务机关缴纳税款。一直到9月20日,张某才缴纳了8月份应缴的120元增值税。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在履行了必要程序后,税务机关于9月23日对其作出了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某对此不服,在接到处罚通知的当日就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法院判决人民法院做出了维持当地国税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法理分析

显然,此案是一件非常简单的行政诉讼案。本案的关键是:作为定期定额户的张某对《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中关于简易申报的规定不十分理解,错误地认为自己每月缴税时不需要填写申报表,因此自己就不存在申报行为,税务机关也不应该对自己按未申报行为进行处罚。《税收征管法》第25条明确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依据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而这里的申报期限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应纳税款的期限。申报期限因纳税人缴纳的税种和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纳税期限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增值税暂行条例》第23条规定,增值税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一个月;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

清上月应纳税款。

由此可见,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将发生的税款等事项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报告的一项税务管理制度,也是纳税人的一项法定义务。《税收征管法》第62条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十七、发包不报告 纳税有责任

基本案情

2004年4月初,某县国税局稽查局对一家食品厂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该厂2003年7月份将饮料车间承包给了金某。检查人员根据这一情况,对金某承包期间(2003年7月~2004年3月)的饮料生产情况进行了检查,查实金某共生产销售饮料50万元,没有申报缴纳增值税3万元。

4月中旬,稽查局根据承包时段对金某及食品厂作出补税、罚款的处理。当日稽查局根据金某2003年7月~2004年3月的销售收入50万元、未缴增值税3万元,向金某和食品厂共同发出税务处理决定书,追缴税金3万元,并下达了税务处罚告知书。食品厂在接到税务文书时想不通,认为自己不是纳税人,不应该接受税务处理。

该厂认为,饮料车间承包给金某,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内容之一就是税款由金某负担,金某偷税,食品厂不应该为其埋单。于是,在缴清税款后,食品厂以税务部门弄错了纳税人为由,将稽查局告上了法庭。

法院判决:

庭审中,厂方律师认为,金某承包饮料车间,签订了合同,且合同内容确定

了税费由金某负担,金某一切行为与厂方无关,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规定,金某为纳税人,建议法庭撤消稽查局的处理、处罚决定。法庭经调查,认为税务部门根据金某2003年7月~2004年3月承包期间的税款,由食品厂承担纳税连带责任是正确的,判食品厂败诉。

法理分析

分析本案,食品厂败诉是因为对法律、法规不了解。第一,该厂将饮料车间承包给金某,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租赁或承包给他人经营的,以承租人或承包人为纳税人。因此,我们确定金某是纳税人。金某在2003年7月~2004年3月期间的销售收入50万元,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向金某追缴税款30000元。由于食品厂承包饮料车间给金某,未向税务部门报告,根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发包人或出租人应当自发包或出租之日起30日内将承包人或承租人的有关情况向税务部门报告。发包人或出租人不报告的,发包人或出租人与承包人或承租人承担纳税连带责任。因此,税务部门对金某2003年7月~2004年3月的应纳税款3万元向食品厂追缴是有法律依据的。

十八、纳税人有权选择申报方式

基本案情2003年1月,某市国税五分局在推行双定户电话语音纳税申报方式中,为达到上级制定的考核指标,要求个体工商户都参加语音申报。个体户王某以路近为由,要求自己继续采用上门纳税申报方式。而国税五分局征管人员以推行电话语音纳税申报是上级税务机关的要求,且《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将其列入纳税申报方式之一为由,继续要求该户实行电话语音纳税申报方式。王某认为五分局的做法违反了《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向市国税局申请行政复议,要求继续实行上门纳税申报方式。

复议结果市国税局行政复议委员会在对申请人的有关法定资格、条件进行审

查后,对此案进行了复议,并作出决定:责成五分局纠正其错误行为,王某可以自己选择纳税申报方式。

法理分析

首先,《税收征管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了纳税申报的四种方式,即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报。《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方便纳税人为原则,又新增了一种纳税申报方式,即实行定期定额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其次,《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赋予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纳税申报方式的权利。《税收征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规定,纳税人除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外,也可以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纳税申报,但需经税务机关批准。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纳税人有自主选择纳税申报方式的权利。也就是说,在税务机关推行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的过程中,不管是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报(包括电话申报、网上申报等),还是简易申报,选择的主动权在纳税人自己,而不在税务机关。税务机关要尽可能地提供各种纳税申报方式,让纳税人选择既适合自身又有利于税务机关管理的纳税申报方式。

十九、纳税申报不实就要受罚吗?

问:某企业是一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为今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某地税稽查局在对该企业进行正常纳税检查时发现其存在虚假纳税申报的情况,经进一步核实后,认定为偷税,并作出对所偷税款0.5倍罚款的处罚。该企业感到冤枉,并认为自己并没有故意偷税的念头,的确是建设单位一直拖欠工程款,造成企业资金严重短缺,拿不出钱缴税,只好将申报表中的应税收入额改小了,待将来有所缓解后,再把欠税补上去。何况其企业账簿上已如实记载了“工程施工收入”及应计提的税金,这种情况是否应受罚?

答:对此,税务人员结合有关税收政策对纳税人进行了耐心解释:新《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申报,以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表为准,只要没有按照上述规定的内容申报,就认定为申报不实。此外,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还明确了纳税人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也是偷税。税务机关可据此处以补缴或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型事责任。

二十、未按时“零”申报也受罚吗?

我厂是一家新办企业,因没按时间到地税机关办理“零”申报,就被税务机关以未按期申报给予了处罚。我对此深表不解,这合理吗? 答: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根据这条规定在纳税期限内,纳税人无论有无应税收入和所得均应按照规定期限,进行纳税申报。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所以税务机关对你企业未按规定期限进行“零”申报作出的处罚规定是正确的。为此,税务机关提醒广大纳税户,即使没有应税收入和所得,切莫忽视“零”申报。

二十一、延期申报如何办理

问:我厂是一个私营企业,最近因会计出差到外地去了,所有账表均被锁在保险柜中拿不出来,请问这个月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我厂应怎样办理?可以办理延期纳税申报吗?

答:新《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根据该规定,贵厂可以申请延期申报,但必须注意:

1、应在纳税申报期前书面提出申请,并经过县以上主管税务机关批准方可延期申报;

2、贵厂应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准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二十二、企业在筹备期需要纳税申报吗?

问:我公司是新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前正处筹备期,还没有申请一般纳税人暂认定。请问我公司何时需要纳税申报;申请认定有期限吗?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筹办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办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如果你公司处于筹办期,而且没有在国税机关做过外资企业开业认定,那么就不需要在国税部门进行申报。如果你公司在2004终了时,仍处于筹建期,则应于2004外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前往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不参加外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鉴定,报送《筹建期间情况申报表》,并附送会计报表。新开业的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企业,应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你公司应尽快前往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第三篇:保健食品经营者主要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保健食品经营者主要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一般法律责任

(1)、未经许可从事保健食品经营活动案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2)、未执行索证索票、査验制度和进货、销售台帐案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

(二)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四)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

(五)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3)、经营冒用批准文号或一号多用的保健食品案

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 “标签、说明书内容必须真实” 规定,可按《特别规定》第三条 第二款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生产、销售产品需要取得许可证照或者需要经过认证的,应当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由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5000元的,并处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5000元以上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照;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罚。

(4)、经营过期保健食品和拒不召回或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保健食品案 可按《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处罚

(5)、未对保健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报告案

可按《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事故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处罚

(6)、售销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保健食品案 可按《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处罚

或者按《药品管理法》 第七十四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对保健食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案 移送工商部门

按《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处理

(8)、其它违法行为处理

《特别规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适用本规定。

第四篇: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第五章 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一、统计违法行为

1、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违法,是指不符合现行法律要求或超出现行法律允许范围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⑴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是指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⑵统计违法行为特征: 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 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

2、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

统计违法行为比较多,本书共列27种情形

(1)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2)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3)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4)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

(5)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6)迟报统计资料

(7)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8)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9)自行修改统计资料(10)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11)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12)打击报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

(13)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14)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或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15)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16)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17)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18)违法公布统计资料

(19)泄漏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或者提供、泄漏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20)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21)泄漏国家秘密

(22)违反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法规(23)违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24)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25)违反《统计执法检查规定》(26)违反《国家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27)违反《涉外调查管理办法》

二、统计法律责任

1、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是指行为人对其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特征:

⑴承担者:是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⑵内容:是由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

⑶认定和追究:必须由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来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此权力; ⑷具有国家强制性。

分类: 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

统计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统计行政处罚、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取消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和撤销晋升的职务、通报、批评教育。

(1)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监督检查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特征:

①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 ②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 ③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 ④被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违法行为人 统计行政处罚原则:

①法定原则(处罚依据、处罚主体及职权、程序),②公正、公开原则

③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适应,即“过罚相当”原则 统计行政处罚种类: 警告、罚款

(2)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 处分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施行的行政制裁措施。

特征:A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B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C是一种内部具体行政行为。

适用对象:A行政机关公务员;B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C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D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

概念: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是指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对实施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关领导或责任人员给予的行政制裁措施。适用:A地方、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B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C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 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D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行为。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的决定机关是:违法违纪行为人的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⑶通报

通报是统计法规定的一种行政法律责任形式。

特征:A由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行使;B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

适用的统计违法行为共六类(要重点知道)

⑷取消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和撤销晋升的职务

对于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对其编造虚假统计资料或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由作出有关决定的单位或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和撤销晋升的职务。⑸批评教育(重点掌握统计法四十四条的规定)

注意:这里的批评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对错误行为提出意见和教育指导,而是一种训诫性质的统计行政法律责任形式,其适用对象和实施机关都是特定的,目的是消除和惩戒违法行为,教育警示调查对象(通常是要求责令整改)

3、刑事法律责任 ⑴刑事法律责任是指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了国家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⑵统计法中涉及刑法责任的条款有: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九条 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九条

第五篇:上海财经大学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研究--以外资企业为例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会计信息是具有特殊社会价值的重要资源,它的质量越来越重要,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管理部门、还有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都需要正确的会计信息来做出决策。然而,一些企业出于自身目的对会计报表弄虚作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对外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企规模大,影响大,在我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许多外企是全球性公司甚至是500强,他们的会计信息失真会折射出更复杂的问题。

目前外企在我国普遍享受“贵宾待遇”,有些为达到管理层目的如虚增业绩、收购、逃税、关联方转移利润等而不惜粉饰报表,严蕈使会计信息失真,甚至违反了法律法规。可见,外企会计信息的质量非常重要,不仅是被投资方政府关心的,也是投资方集团关心的,所以对外企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日益重要。

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基本理论入手,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外部因素为切入点,首先着眼企业内部,说明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必须要加强内部控制,在真实的会计信息基础上编制的财务报表才能有质量保证。

其次从外部因素讨论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介绍了相关法律规定。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以外资公司为案例,通过剖析其动机和危害,提出了对我国企业信息失真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在我国加入世贸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的新背景下,对企业尤其外企的会计信息失真研究在促进经济,利用外资上具有现实意义。陈文姝 金融硕士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探讨 文章重点分析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环境.从投资者、法人治理结构、会计师事务所、政府、会计规范、证券规范等方面进行阐述.投资者包括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大股东可能利用自己的控制优势制造会计信息.而中小股东关注内幕消息甚于关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中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且国有股的所有者缺位.受大股东操纵或被经理层控制,监事会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配套.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环境不理想,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现象严重.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不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偏小,存在对大客户的依赖,影响其独立性

.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出于政绩考虑,存在行政干预会计信息披露的现象.中国证监会负有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帮助企业融资之任务,对申请上市的公司审核不严格.中国会计规范不完善,企业会计政策存在可选择性.证券规范亦不合理,有迫使上市公司造假之嫌.2003年

下载上海财经大学 税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财经大学 税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健食品主要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的探讨(五篇材料)

    保健食品主要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的探讨——易鹏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

    建筑施工企业的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的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一、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法律责任 根据《建筑法》第66条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

    统计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执法检查(精选多篇)

    统计违法行为都有哪些种类?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

    第5章 统计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5篇模版)

    第五章 统计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 第一节 统计违法行为 广义:包括犯罪在内的一切违法; 狭义:除犯罪以外的一般违法。 一、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 1. 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第五章 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五篇模版)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政府统计机构向逾期未报送统计资料的统计调查对象发出的、要求其在限定期限内补报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法律程序。 A、通报 B、催报 C、提醒 D、警告......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教学教案

    知识与技能: 识记违法行为的类别,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一般违法行为如何制裁的过程中,提高辨别能力......

    上海财经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上海财经大学老师: 您好!首先真心地感谢您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们的自荐信,帮助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实现我们的理想。 就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突然想起曾经观看......

    上海财经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上海财经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我是来自河南省夏邑县高级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武翔,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材料,渴望得到您的了解与垂青。 贵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