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17:1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河南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河南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本站推荐)》。

第一篇:关于河南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本站推荐)

关于河南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

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1月17日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

次会议上 省财政厅厅长 钱国玉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河南省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财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大力支持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服务大局,有效作为,财政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一)全省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预算

●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81亿元(快报数,下同),为年初预算的111.3%,比上年增加254.9亿元,增长22.6%。其中税收收入1016.6亿元,比上年增加195亿元,增长23.7%。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上划中央“四税”后,财政总收入2293.4亿元,比上年增加371.6亿元,增长19.3%。

●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413.2亿元,比上年增加507.5亿元,增长17.5%。年初全省各级人代会批准的支出预算合计2274.9亿元,执行中,中央专项补助811.3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3亿元,再加上中央新增财力补助、动用上年结余结转、调入资金等安排336.5亿元,调整后支出预算为3515.7亿元。全年实际支出为调整预算的97.1%。2.基金预算

●全省基金预算收入866.9亿元,比上年增加404亿元。基金预算支出823.5亿元,比上年增加376亿元。基金收支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267亿元、29.2亿元和14.7亿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2010年开始纳入基金预算,当年完成收入77.4亿元。

(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预算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2010年省级一般预算收入为91.6亿元,实际完成107.2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17.1%,比上年增加20.8亿元,增长24.1%,主要是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与价款收入比上年增加19.4亿元。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2010年省级一般预算支出为354亿元。年度预算执行中,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和第十八次会议批准,将省级使用的政府债券28亿元纳入预算,超收收入安排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资本金20亿元,加上中央追加和上年结余结转等因素,省级一般预算支出预算调整为664.7亿元。2010年省级一般预算支出实际完成639.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6.2%,比上年增加94.1亿元,增长17.2%。

2.基金预算

●省级基金预算收入143.1亿元,比上年增加92.6亿元。增加较多的主要原因是省级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75.7亿元纳入预算管理,同时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和彩票公益金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12.4亿元和1.3亿元。

●省级基金预算支出76.2亿元,比上年增加66.5亿元。省级基金支出与收入相比差额较大,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彩票公益金大部分补助市县,支出反映在市县。

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2010年预算任务圆满完成。财政收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地方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规模比上年增加507.5亿元,支出进度达到97.1%。在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指导的结果,也是各级、各 2 有关部门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目前我们正在汇编收支决算,待与中央结算后,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2010年预算执行的措施与成效

根据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对预算报告的审议意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决算报告的审议意见,我们切实完善政策,加强管理,确保预算执行取得实效。

1.强化收支管理,促进预算圆满完成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加强征管,克服结构性减税、高耗能产业税收贡献率下降、房地产业税收增幅回落等因素影响,实现了税收收入较快增长。全省国税部门组织地方税收收入236.7亿元,增长11.1%;地税部门组织地方税收收入644.3亿元,增长24.4%。调整完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管体制,加大清收力度,两项税收完成137.9亿元,增长52.1%。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工作,全省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完成364.5亿元,增长19.7%。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在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各类资金统筹运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中央政策,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中央财政下达河南各类补助1959.2亿元,比上年增加212.7亿元,保障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资金需求。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398亿元,增长10.1%,考虑2009年因实施抗旱应急灌溉工程而集中支出等不可比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7.1%;教育支出606.7亿元,增长15.3%;科学技术支出43.6亿元,增长22.8%,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14.9%的增幅。医疗卫生支出268.9亿元,增长2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1.5亿元,增长25.5%;住房保障支出77.3亿元,增长39.4%。“十大民生工程”投入700多亿元。

2.充分发挥财政调控经济职能,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当年争取中央投资145.7亿元,筹措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4.2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9万个。统筹12项涉企专项资金9.6亿元,支持“转型升级双千工程”项目670个,带动社会投资643亿元。筹措资本金49亿元,支持河南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等投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政府国外贷款扩大投资,年底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23亿美元,3 其中2010年新增2.1亿美元。

●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先后筹措资金22.8亿元,奖励补助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省财政对产业集聚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应上缴省级部分,以2009年为基数,超收部分全部返还市县,连续实行三年,鼓励各地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支持大招商工作。落实激励政策,对43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给予资金奖励,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4.8亿美元;对82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给予资金奖励,项目投资208.8亿元。支持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和河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环境。对富士康等重大项目给予财税政策支持。

●支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筹措3.1亿元,支持重点企业实施39项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筹措1.3亿元,支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公益性项目研究和省院合作、科技招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科研院所大型科学仪器购置等,促进产学研结合,优化自主创新环境。筹措专项资金,支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筹措9亿元,支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筹措1.5亿元,以贴息、补助方式支持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高成长性产业。筹措2.9亿元,扶持437户中小企业,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支持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帮助4000多户中小企业融资148亿元。筹措2亿元,扶持出口企业2183户。筹措21.4亿元,支持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8户。

●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筹措21.1亿元,支持全面建成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加强水环境监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重金属污染防治。筹措8.9亿元,确保退耕还林政策落实。筹措17.2亿元,支持林业生态省建设,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416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25万亩,补偿公益林1815万亩。

●支持强化要素保障。安排地质勘查基金9亿元,扶持136个地勘项目,强 4 化资源支撑。筹措21.3亿元,支持156万亩土地整治和28万亩灾毁地复耕,强化土地保障。

3.优先保障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大就业专项资金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43个县(市)。244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提高142.5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不低于145元和60元,515万人受益。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不低于2000元和1200元,48万人受益。继续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46万人受益。将艾滋病导致单亲家庭未成年人救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对艾滋病患者每人每月增发20元补助。针对物价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优抚对象发放临时补贴,对大中专院校学生食堂和家庭困难学生给予补助。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全年新增保障性住房1470万平方米。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将农村中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100元,使小学达到400元、初中达到600元;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年生均提高250元,使小学达到750元、初中达到1000元。对133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对191万城市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筹措34.5亿元,支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优化中小学布局、配置学校安保设施和落实教师培训计划及特岗计划,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师素质。全省筹措11亿元,支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基本实现“应入尽入”。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加快职业教育攻坚,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支持100个实训基地建设。将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中职免学费范围,全省近40万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现免费上中职。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将高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266万人次受益。筹措拨付18.8亿元,支持提高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和博士生补助标准,启动高校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加大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重点高校和特色优势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支持力度,推动高校提升教育质量。

●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参合(保)群众分别达到7651万人和979万人。帮助140万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同时提高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标准和住院支付比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6个市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顺利启动。支持实施了农村改水改厕、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平产)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按照人均不低于15元的标准筹措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农村卫生室、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支持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筹措4.4亿元,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为1万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为农民免费放映电影57万多场、送演出2107场,为1840个村通电视、广播。筹措2.8亿元,支持改善图书馆、文化馆(中心)、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加大重点文物单位和大遗址抢救保护,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支持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如期开工建设,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筹措1.9亿元,支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和有线电视网络集团等加快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实力。筹措3.1亿元,支持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16万人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3万人享受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等计划生育服务。支持成功举办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积极筹办全国农民运动会。筹措32.9亿元,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基层政法机关办案和装备经费保障水平。积极支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4.加大“三农”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大惠农补贴力度。兑现惠农补贴154.6亿元,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78亿元,1930万农户领到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9.7亿元,受益农户9.9万户,购置农机具13万台;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补贴18.4亿元;种植业和养殖业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1.3亿元,完成种植业投保935万亩,养殖业投保85万头,提高玉米、水稻、棉花保费补贴标准,开始小麦保险试点;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45.3亿元,销售补贴类家电994万台、汽车摩托车78万辆,销售量、6 销售额、补贴额均保持全国第一。

●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筹措14.5亿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51万亩。筹措6.7亿元支持46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筹措4.7亿元支持254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将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5亿元集中用于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中央超级产粮大省奖励资金2.1亿元集中用于支持农业科研、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气象服务等。针对异常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筹措1.5亿元支持小麦弱苗促壮和抗旱保丰收。对产粮大县奖励16.3亿元。

●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筹措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7亿元,支持以小麦生产为主的粮食类产业、以优质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及茶叶、花卉和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筹措5.1亿元支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防治重大畜禽疫病。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奖励。筹措4.4亿元支持重点油脂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油大县油料种植。筹措3亿元对292户县域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297亿元予以奖励,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补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筹措41.3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筹措2亿元支持村镇规划、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省级生态文明村建设。在信阳等市县启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对3332个项目拨付奖补资金1.1亿元。

5.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能力。分县测算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基本支出需求和标准财力,对标准财力小于基本支出需求的缺口部分给予全额弥补。选取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重点支出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确定人均支出标准,对财力不能满足人均支出标准的给予补助,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省对市县各类补助1606.9亿元,比上年增加215.6亿元。

●支持各类地区协调发展。筹措12.7亿元,支持实现1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筹措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1.3亿元、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7.6亿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资金3.8亿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1.4亿元。

6.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促进财政效能提高

●切实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制定河南省财政监督办法,建立财政“大监督”长效机制,促进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有机融合。组织力量开展对十项重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市县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行政和企事业单位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情况、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问题。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工程建设领域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小金库”专项治理范围由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扩大到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意见,把乡镇范围内实施的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强。提前告知市县各类补助指标1118.6亿元,市县预算编制完整性明显增强。着力提高财政支出均衡性,12月份支出占全年支出比重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全面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出台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对外有偿使用、政府公物仓、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产权纠纷调处等办法,并围绕重大项目开展资产运作。启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继续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农业综合开发条例起草工作。

7.认真办理人大政协建议与提案,促进财政改革发展

●把积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指导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的重要任务,把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同贯彻全省重大战略部署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提高办理质量,确保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良策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2010年共承办省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235件,其中主办件184件、会办件51件。主办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共93件,所提问题列入以后年度计划解决的共88件,因目前条件所限及其他原因无法解决或供有关部门参考的共3件,已解决和正在解决的占主办件总件数的98.4%。

2010年财政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一五”期间我省财政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五年来,财政工作始终注重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财政效能,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推改革、惠民生、促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财政实力持续增强。财政总收入累计8730.5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5377.1亿元,年均增长18.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5057.2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3182.4亿元,年均增长20.8%。一般预算支出累计11911.3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8060.9亿元,年均增长25.1%。人均一般预算支出由2005年的1190元增加到2010年的3500多元,由2005年相当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的60.7%提高到2010年的65%左右,为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惠农补贴持续增加。投入快速增长、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注重制度创新的民生保障机制日益健全。

●财税政策不断完善,财政调控经济作用持续强化。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由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农业基础、推动城乡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健全税费和财政资金支持体系,财政调控经济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县均一般预算支出规模由2005年的4.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亿元,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先有办法、后分配资金”的原则,全面建立完善资金分配制度,并广泛推行公开招标、专家评审、投资评审、竞争立项等机制,资金分配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普遍提高。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财政监督等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受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结构性矛盾制约,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人均财力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同时,支持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粮食生产以及缓解资金和土地等瓶颈制约,对财政的要求很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损失浪费、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 9 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启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进一步凸显科学发展,进一步凸显方式转变,进一步凸显民生改善,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着力支持调整结构,着力支持改革开放,着力支持改善民生,统筹运作各项资金,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基于上述总体要求,编制实施好2011年财政预算,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一)2011年全省经济财政形势

2011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收入方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全面实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打下基础。涉外企业统一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改革有望实施,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将带来政策性增收,但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调整增值税征收范围、继续对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会带来政策性减收,总的看政策性减收大于增收。同时,2010年财政收入的较高增幅,是在上年收入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预计2011年增幅将比2010年回落。

●支出方面。增支项目多、数额大,增支压力大于往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完成在建项目,加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地方财政配套保持一定规模。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增财力中用于教育的投入需要大幅度增加,可用于其他方面的投入相应减少。落实中央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大民生政策,以及缓解通货膨胀对民生的影响、全面推开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试点、落实调节收入分配政策、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2011年全省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

(二)2011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促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深化财税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依法理财和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1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

●积极稳妥,收支平衡。收入安排与生产总值等经济增长指标相适应,支出安排量力而行,确保收支平衡。

●集中财力,保证重点。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保证法定和重点支出增长。优先保证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足额安排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和福利支出。

●加强统筹,整合资金。统筹使用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预算收入和债券收入、地方财力和中央补助、部门预算和财政专项。对用途接近的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形成合力。

●明确责任,分级负担。中央明确要求地方配套的项目,根据受益范围合理确定省市县配套比例。配套资金优先从部门预算中调剂解决。

(四)2011年全省财政收入指导性计划

根据当前经济财政形势,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按11%安排,比全省生产总值预期增幅高1个百分点。上述目标是指导性计划,各市县应根据当地实际,妥善安排本级收入预算。

(五)2011年省级预算安排 1.省级一般预算收入

2011年省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97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减少10.2亿元,下降9.6%,扣除2010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与价款收入一次性增收因素后,按可比口径增长6.8%。

●税收收入46.8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增加5.3亿元,增长12.8%。主要税收项目:增值税7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增加0.6亿元,增长10%;营业税 11 10.5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增加1.4亿元,增长15.5%;企业所得税29.1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增加3.2亿元,增长12.5%。

●非税收入50.2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减少15.6亿元,下降23.7%。主要收入项目:专项收入28.7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减少16.6亿元,下降36.6%,主要是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减少16.4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6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增加1.1亿元,增长7.2%;罚没收入4亿元,与2010年完成数基本持平;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5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增加0.4亿元。

2.省级一般预算支出

2011年,省级一般预算收入97亿元,加上与中央和市县体制结算收入291.9亿元,减去调出资金1.9亿元,省级总财力387亿元,比2010年预算财力354亿元增加33亿元,增长9.3%,全部安排支出。其中:基本支出152.9亿元,比2010年增加21.3亿元,增长16.2%,基本支出占支出总额的39.5%;事业发展支出234.1亿元,比2010年增加11.7亿元,增长5.2%,事业发展支出占支出总额的60.5%。主要支出项目:

●教育支出54.5亿元,增加10.4亿元,增长23.6%。新增教育支出占省级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一。

●科技支出6.3亿元,增加5754万元,增长10%。●农林水事务支出21.1亿元,增加1.9亿元,增长1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3亿元,增加6235万元,增长10.9%。●医疗卫生支出17.3亿元,增加1.6亿元,增长10%。●人口与计划生育支出1亿元,增加931万元,增长10%。●节能环保支出4883万元,增加444万元,增长10%。●总预备费9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

2011年省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6.7%。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等法定支出预算增幅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为提高年初预算的完整性,按照财政部和省人大的要求,从2011年起把上级财政提前告知的转移支付补助数和上年结余结转资金列入年初预算。2011年省级一般预算支出预算总额为671.9亿元。

3.基金预算安排

2011年省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28.2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减少14.9亿元,下降10.3%。支出按“以收定支、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的原则安排。主要收入项目:

●车辆通行费68.3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减少7.4亿元。主要是2010年收入中含上年结转资金6.8亿元,基数较高。同时,对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通行费,形成减收。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21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减少15.3亿元。下降原因主要是2010年收入中有清理以前年度应缴未缴收入和征缴环节前移等一次性增收因素。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2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减少2.1亿元。主要是2010年土地交易量较大、征管和清欠力度较强,抬高了收入基数。

●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0.6亿元。经财政部批准,我省从2011年1月1日起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2011年预计收入21.1亿元,省与市县各分成50%。

●彩票公益金9.4亿元,与2010年完成数持平。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2.1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减少2302万元。主要是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3%从当年车辆通行费中提取,2011年车辆通行费预计下降。

为提高年初预算的完整性,将上年结余结转基金和从燃油税费改革调入的水利建设基金全部编入2011年基金支出预算。2011年省级基金支出预算总额为193.8亿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始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1年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5亿元。其中:省级企业应交利润3.2亿元,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收入1.3亿元,产权转让收入0.5亿元。支出预算按以收定支原则编制。主要用于支持省级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先导产业培育,优先安排省级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支出。

三、2011年财政工作重点

为圆满完成财政预算目标任务,2011年工作中,坚持“四个突出”,围绕八 13 项关键举措,着手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支持扩大消费。落实完善调节收入分配的各项政策措施。多渠道促进增加农民收入。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完善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居民即期消费。

●支持投资较快增长。积极争取中央公共投资和财政部代理发行政府债券。积极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强化政府性资产、资源、资本、资金整合运作,支持政府投融资平台体系建设,促使其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税费、以奖代补、贷款补贴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

●积极服务企业。继续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好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支持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集中力量支持推进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和六大高成长性行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四大先导产业加快发展。

●支持科技创新。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集中资金支持破解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技术瓶颈和先导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支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和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及科研机构、大学科研能力建设。

●支持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落实鼓励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财税政策。加大对开放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完善土地开发利用机制与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强化土地与人力资源保障。

●积极支持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扩大惠农补贴规模。继续通过奖励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扩大覆盖地区,推进筹建政策 14 性农业保险公司。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增加投入,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大力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积极整合、统筹相关项目资金,形成合力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落实畜禽疫病防控资金,支持千万吨奶业工程建设,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财政奖补比例提高到50%。着力支持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确保按时完成第二批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支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财政扶贫开发,加强财政扶贫政策与其他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衔接。

(四)促进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城乡建设。落实产业集聚区财政激励政策,促进产城互动。支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支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促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体系,支持综合交通体系、能源基地、水利设施、“数字河南”等建设。

(五)支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建设,促进循环经济、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和建筑节能。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发展新能源、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及重点地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生态综合治理。支持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支持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扩大林业三项补贴试点规模,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

(六)支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实施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惠民工程和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省图书馆新馆、省博物院二期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重点文物和大遗址保护力度。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集中扶持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中原数字出版基地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继续支持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和6个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

●支持文化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文化体制改革财税优惠政策,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

(七)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支持就业与社会保障。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鼓励创业的政策扶持范围,做好就业扶持和援助等工作。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应和优抚对象补助水平正常调整机制。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以上,支持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水平。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支持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促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支持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大幅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落实好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积极推进各类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

●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支持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解决“入园难”问题。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以更大力度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完善职教攻坚经费筹措机制,继续实施奖补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大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支持力度,逐步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帮助高校化解债务风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支持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多渠道补偿。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不低于25元。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继续支持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支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和应对物价上涨的作用。大力支持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稳定化肥、煤炭、成品油等供应,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及时通过临时补贴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等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油价补贴。

(八)加强财政管理

●加强收入征管。坚持依法治税,规范各类非税收入管理,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的目标。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落实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增值税改革试点以及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改革等政策。

●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公用经费定额维持上年水平。公务购车、接待、会议、出国等支出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各类论坛、庆典活动,除省委、省政府安排的活动外,单位举办的活动财政不安排资金。强化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加快支出进度。年初人代会批准的项目支出预算,9月底前全部下达完毕。上年结转资金本年全部完成支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超收收入安排当年支出、上级政府追加的可统筹安排财力引起预算变动等事项,报人大常委会审批。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改革。

●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加大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工作力度,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进行到哪里。加快推进预算公开和财政法制建设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社会各方面监督。

各位代表,201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 17 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立中原经济区财政支撑体系,努力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推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财政预算执行和预算草案通知的工作报告

一、XX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XX我镇财政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督,较好地完成了XX财政预算。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XX年共完成财政收入3720万元。

1、预算内收入2290万元,其中:

(1)国税全口径收入1582万元,比上年增长35%;

(2)地税全口径收入666万元,比上年增长31%;

(3)财政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契税收入142万元。

2、预算外收入1070万元;

3、上级补助收入190万元。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XX年财政总支出3419万元。

1、预算内支出2015万元;

①农业支出240万元;

②水利和气象支出11万元;

③计划生育支出19万元;

④教育支出1077万元;

⑤其他部门支出36万元;

⑥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232万元;

⑦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119万元;

⑧行政管理费支出237万元;

⑨转移支付支出344万元;

2、预算外支出1320万元

①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358万元;

②教育支出197万元;

③医疗卫生支出10万元;

④其他部门支出138万元;

⑤行政管理费支出304万元;

⑥文体广播支出97万元;

⑦其他支出216万元。

3、上解支出84万元。

(三)财政预算执行结果

XX财政可用财力3464万元,其中体制内支出基数补助2025万元,专项分成及补助190万元,预算外收入1070万元,预算外补助收入360万元,减去财政支出2419万元,当年净结余5万元,达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较好地完成了财政预算任务。

XX年,我们按照年初人代会的要求,努力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收支改革,逐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镇经济建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培植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XX年,我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6个,争取资金80万元,已到账51万元;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全力协作,当年完成税收收入1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万元,增幅 25%。

2、保压并举,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XX年我们坚决执行国家的财税和农民负担政策,下半年起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收取,认真执行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和黄桥老区优惠政策,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农业开发、农桥农路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低保和农村大病对象的扶持,按时足额发放了粮食直补、农资增资补贴和农村低保资金,让公共财政阳光惠及普通百姓。

3、顺应改革,提高公共财政服务水平。

认真做好市镇财政体制、镇财市管、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改革,镇财政各项收支全面列入市级监管之中,财政管理更加规范;逐步提高事业人员保障水平,事业人员补贴提高到1万和1.6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财政改革以后,财力上收,原来从镇财政留成中给予企业的扶持资金无法落实,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适当调整。

二、XX财政预算(草案)

XX我们将以上级提出的目标计划为指导,按照镇党委提出的XX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支管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确保当年收支平衡。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编制XX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

1、税收收入预算3050万元,其中:

(1)增值税全口径收入xx万元;

(2)地方工商税全口径收入550万元;

(3)契税收入100万元。

2、预算外收入预算1330万元,其中:

(1)部门收费收入183万元;

(2)部门实体上缴收入等100万元;

(3)学杂费补助及教育住房公积金补助收入258万元;

(4)镇本级非税收入460万元;

(5)捐赠收入20万元;

(6)其他收入169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3512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35万元,其中计生站支出146万元;

2、教育支出2770万元;

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万元,其中:文化站15万元;

4、社保和就业支出420万元,其中社保所支出32万元;

5、城乡社会事务支出460万元;

6、农林水事务支出378万元,其中农技站107万元,农经站42万元,农机站61万元,企管站31万元,水利站28万元,兽医站75万元,建管所34万元;

7、村级经费202万元;

8、其他支出352万元;

(三)预算平衡方案

1、可用财力3018万元(核定支出基数1078万元,加专项分成及补助210 万元,加预算外收入1630万元);

2、支出预算3512万元;

3、当年净结余 3万元,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三、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职能,为全面完成XX年的财政预算任务而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做好XX年的财政工作,全面完成XX年的财政预算,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XX年财政任务圆满实现,我们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财源建设,实现振兴财政的目标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农业园区和项目建设,把农业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转化为财政优势;

二是通过加大对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投入,为进园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力争早投产,早收益。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我镇工业发展意见,利用各级财政扶持政策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二)强化收入征管,坚持依法行政

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改革征管手段,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行为。加强财源建设,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调整好收入结构,增加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财政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强化部门收费收入的管理,加大政府非税收入组织力度,增强地方财政活力。

(三)努力控制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组织编制好部门预算,准确确定部门收支预算控制数,做到人员经费编实,公用经费从紧,项目经费从严;

二是严格按预算执行,编报单位必须及早组织预算收入,序时安排预算支出,不得无预算、超预算拨款,严格按先工资保险、后公用经费的顺序支付;

三是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统筹安排资金力保政府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四)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严格“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所有收入全额上划市财政专户杜绝坐收坐支行为;

加强对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管理;

强化会计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财政监督稽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不断提高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为我镇的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各位代表,XX,我镇的财政工作任务既繁重又艰巨,但我们深信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同心同德,真抓实干,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就一定能圆满完成。

第三篇:关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报告

关于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的报告

实施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神圣职责,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对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一年一度的首要工作任务。通过审计,全面监督财政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促进国家财政政策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不断规范财政管理、预算分配和税收征管行为,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人大审查、监督预算执行和政府加强预算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一、基本情况和经验做法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明确一个目标。一条主线即“预算执行”,抓住财政重要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沿着资金运动轨迹,一查到底,查明资金最终去向。一个目标即促进财政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规范预算管理秩序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人大审查、监督预算执行和政府加强预算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在审计过程中,按照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审计理念,实行“统一工作方案、统一安排项目、统一集中培训、统一调配力量、统一运用成果”的“五统一”原则进行项目审计。全面整合了审计力量,发挥了整体战斗力,审计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有条不紊地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方案出台后,审计组按照要求细化审计工作方案,制定独立的审计实施方案,对项目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再次细化审计内容和重点,明确审计的具体要求、步骤以及采用的方法,明确审计人员职责分工,使审计实施方案成为简单易懂、操作性强的审计工作指南,为提高审计效率打下了良好基础。

预算执行审计点多面广,涉及上百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数据。为保证审计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审计人员除了被审计单位的手工记账无法使用计算机审计外,对其余的都采用计算机审计。一方面充分使用AO系统、Excle等计算机软件辅助审计,运用AO查询分析功能及SQL查询语句,将其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经验相结合,得出查证结果;另一方面进入被审计单位内部业务管理数据网络,如在财政的“国库支付系统”中查询部门预算指标下达及拨付情况,检查被审计单位在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幅度缩短了现场审计工作时间,促进了审计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审计监督内容仍不全面。一是目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基本上还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事后监督,致使预算编制、调整不规范、不细化、违规预算等问题没有在事前被纠正。不利于及时纠正问题和防范财政资金损失浪费,不符合财政管理的根本要求。二是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国税部门税收征管情况一直未能纳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预算执行审计不能全面反映国税部门负责征收税收留成地方部分。由于国、地两家税务机关条块管理使工作协调、信息沟通存在不足,造成税收征管方面诸多的漏洞,也使审计监督内容不完整。

(二)审计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审计深度需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缺乏整体性、宏观性和前瞻性。揭露微观问题较多,提出宏观建议较少;侧重于就事论事较多,促进整改落实较少;侧重财政收支较多,关注经济效益较少。

(三)审计整改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从近年来审计的情况看,审计机关执法力度没有完全到位,对一些问题很难做到依法审计和处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四)审计环境不断变化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主动适应。随着财政“金财工程”、地税“金税工程”的实施,实现财会和业务信息化。这些都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审计部门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更新审计手段,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一是信息化要求必须改变传统审计方式。经济业务轨迹全部由电子数据来反映,数据采集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难题;二是信息化要求为审计人员必须利用计算机实施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特别是相关的审计软件,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三是信息化建设使得所有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不再是纸质的凭证、账簿及报表,而是保存在磁性介质上,数据表现形式虚拟化,而会计电算化软件版本各异,使得审计环境比传统手工模式下显得更为复杂;四是信息化使审计线索更复杂。传统审计的追踪审查已不适用,审计入手点更多的是靠判断和经验。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更新审计理念,将审计促发展作为审计目标,跳出就问题查问题的模式,从体制和管理层面分析问题,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建设性作用。

二是预算执行审计融合财政、地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审计、重点国有企业审计、政府投资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专业审计,扩大预算执行审计覆盖面,拓宽预算执行审计的领域和范围,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最大限度地发挥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效应,丰富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报告的内容。

三是灵活运用审计方式,特别是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应充分利用各种审计调查方式,口头交换反馈意见,节约审计报告征求意见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第四篇:关于义乌市2009财政预算执行

义乌市审计局

审计结果公告

义审公告„2010‟1号

义乌市审计局办公室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账务处理符合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

2009年,全市贯彻“保增长、惠民生、优结构”的要求,开展“四个年”活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积极发挥财税职能,力促经济转型保增长。全年为扶持企业减负3.85亿元;落实外贸扶持资金2766万元;拨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2254万元;安排科技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工业技改专项资金、创品牌及标准化战略奖励资金、种粮补贴四项资金7445万元。二是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力促民生改善保稳定。通过各种措施,规范税收执法,强化收入组织,全年共压缩行政经费支出2532万元;投入民生资金总计45.05亿元,占政府公共预算总支出的55.6%,同比增长9.8%。三是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力促公共财政迈新步。启动了新一轮国企改革,“市政府-国资局-国有企业”三级国资监管新架构基本建立,国资监管工作更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运行有效,完成356家单位资产清查,需办理产权登记的房产738宗、土地740宗,至2010年6月底已完成80%,公开拍租闲臵房产216个区块,租金1581万元,增幅达51%;积极落实强镇扩权试点工作,做好放权项目资金的转移支付和使用监督。四是强化财政科学监管,力促管理

让金收入明显减少,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经对近3年政府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与财政综合预算总收入(不含社保基金)总量及占比分析,政府公共预算可用财力总量逐年减少,从2007年920271万元减少到2009年的766551万元,减少了153720万元。与此同时,政府公共预算可用财力占财政综合预算总收入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76.2%下降到2009年的70.8%,下降了5.4%。

与此相反,为满足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改善民生的要求,需加大财政投入,保持一定规模的支出,政府公共预算支出刚性较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日渐增大,财政风险逐渐显现。2009全市实现政府公共预算收入760524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当年地方可用财力为766551万元(含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16000万元),政府公共预算支出809823万元(含负债支出18748万元),收支缺口动用历年结余弥补。

2.部分非税收入征收不到位。

(1)地下水开采使用,绝大多数未征收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按规定,开采使用地下水资源需征收水资源费(1.20元/ M)和污水处理费(0.80元/ M),目前我市除农村自用的一户一井外,部分工业企业、宾馆、饭店、浴室、洗车场等高耗水单位,受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取用地下水

333行调查走访发现,真正已投产的仅3家,有2家厂房已建成但仍还闲臵,未明确经营内容。10个项目实际投资额、产值、税收与其争取土地时立项申报数对比,实现程度分别为11%、17%和22%。

(2)矿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未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开采。2009年底,全市共有采矿权证的采石场8个,其中有3个采石场未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3个存在局部越界。二是到期采石场管理缺位。部分采石场采矿证到期前大量爆破,获取石料用于合同到期后生产,违反了合同“期满后三个月内允许清运矿产品”的约定,2009年12月底到期的升华采石场和 2010年3月底到期的山峰、东湖门、划洪坑等四家采石场均还在生产,造成矿产资源流失。

(3)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储量急剧下降。地下水作为战略储备资源,是地表水缺水年份的有益补充。近年来因过度开采,大多地下水井深度从原来的50米增加到目前的100米以上,在稠城、稠江、北苑、后宅一带,已形成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持续降落“漏斗区”,且漏斗范围呈逐步扩大趋势,极易造成地质灾害。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废弃井大量增多,污水回灌严重影响地下水质。市疾控中心2009年抽检的36份地下水质检测报告,22份“菌

(三)公共产品提供及服务绩效

1.部分公共设施利用率低,社会效益不明显。(1)农村完工公厕使用率低。抽查我市11个镇街12个村,2008年10月前完工的20座公厕,12座未开放使用,使用率仅为40%。

(2)场馆设施社会效益不明显。政府投资建设的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中心等大型场馆设施,空闲时间较长,使用率不高;部分场馆配套服务用房,改变用途,对外出租用于办公、经营;除少数的室外场馆外,其余均无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向市民免费开放,未能尽可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运动健身场所的需求,社会效益不明显。

2.部分农村建设工程管理欠规范。

扶贫工程资料不齐全、档案管理不规范。经抽审,上潘村、寺西村工程无档案记录,下宅村工程无决算报告,某镇2008年7个扶贫项目无档案资料,2009年10个扶贫项目资料不齐全。

部分农村文体设施缺少后续管理。在实施农村小康健身工程和创建示范村过程中,市财政以奖代补形式购建的文体设施,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农村文体设施损坏未能及时修复,既影响设施功能的发挥,也存在安全隐患。

0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以查促管,做到应收尽收;倡导勤俭节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压缩行政支出;加大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切实提高政府投资资金的绩效。

(二)规范管理,提高公共产权运营绩效

加强公共资产(资源)的管理,对政府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提高资产有效利用和经营收益,缓解财政资金不足,规范公共投入和支出行为,满足构筑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

一是建立政府资源性资产监管制度,提升资源性资产使用绩效。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开发、出让和使用等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的监管,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违规开采整治力度;进一步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建立科学用水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二是加强各部门、镇街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明晰产权,进一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明确责任,切实防范资产流失,发挥管理绩效。

三是完善制度,深化国资改革。抓紧办理资产划转变更登记,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融资监管制度。

(三)深化改革,提高公共产品服务绩效

建设服务型社会,要求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理念的更新,注重公共服务投入的整体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现实需求。

2的通知》、《义乌市社区财务管理办法》和《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和资产管理意见》等,进行规范管理;对“财政收支矛盾日渐突出”、“部分非税收入征收不到位”、“大部分工程勘察、设计未公开招投标”等三个方面涉及的问题,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调研,拟定整改措施。

第五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维护财经秩序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导语:今天上午,我县召开201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会议。明确重点、细化任务,确保如期、如质完成201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任务。

配音:会议指出,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预算执行审计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审计机关不能监督同级财政的现象,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加强预算管理、人大加强预算监督的重要依据,审计监督权威性大大增强。要通过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规范预算管理、维护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宏观性、建设性作用。副县长周利人在会上强调:各与会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参审人员必须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严格按审计程序操作,做到严谨细致。各单位要明确工作重点,增强审计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积极、主动与审计部门搞好配合,针对审计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政府资金安全,国家税收不流失。

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国土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下载关于河南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河南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龙湖镇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及2018年预算

    青龙湖镇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及2018年预算 情况的报告 2017年,按照区主管部门的任务和要求,围绕镇中心工作,把保持税收和财政收入稳增长、严格执行和落实好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作为......

    市级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市级预算执行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市级预算审批监......

    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审计机关的永恒主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在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促......

    关于惠民2016年度级财政预算执行

    关于惠民县2016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七条规定和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我局实施了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

    囊谦二一六年财政预算执行

    囊谦县二○一六年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和二○一七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年3月16日在囊谦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囊谦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

    2016年自治州财政预算执行

    2016年自治州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与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昌吉州财政局 二○一七年一月 目 录 一、2016年自治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1) 二、2016年自治州一......

    关于辉南县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

    关于辉南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0年12月28日在辉南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辉南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

    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报告

    一、2010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一)市财政局组织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预算收入执行情况2010年度全市财政收入 380156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