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实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办综[2006]79号 【发布日期】2006-11-02 【生效日期】2006-11-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哈政办综[2006]79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哈尔滨市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一月二日
哈尔滨市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实施方案
为切实有效制止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企业合法利益,针对国家发改委价检司在我市涉企的9个部门收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乱收费问题,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减轻企业负担,规范涉企收费行为,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检查范围及内容
(一)检查范围
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和有关单位2005年以来发生的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性的涉企收费(具体被检单位名单见附件),重大的乱收费行为可追溯到上一年度。
(二)检查内容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自定标准收费的。
2.违反国家收费政策规定增加收费频次、分解项目收费、重复收费、扩大范围收费、延长时限收费的。
3.国家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仍继续收费的。
4.违反规定以保证金、抵押金、集资、捐助、赞助等形式变相收费的。
5.不执行国家优惠政策或者减免政策规定多收费的。
6.转移政府行政职能,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收取费用的。
7.利用职权强行服务并收取费用的。
8.不按照规定提供服务而收取费用的。
9.其他违反国家收费管理规定的收费行为。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06年11月20日前)。由市物价局、财政局、改善办、减负办和纠风办组成联合检查组负责先行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负责组织召开全市涉企收费检查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涉企收费检查相关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11月21日至12月31日)。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和有关单位可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的收费依据,对照本部门和单位涉企收费项目自查存在的问题,并向市涉企收费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传真0451―84686910,电子邮箱:liukuxx@126.com)上报其涉企收费情况和自查表。各区、县(市)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检查方案,并责成物价等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的涉企收费检查工作。
(三)重点检查阶段(2007年1月1日至8月31日前)。由联合检查组负责组织检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后,按照价格行政执法程序对全市涉企收费部门、单位进行重点检查,适时抽查各区、县(市)的涉企收费检查工作情况,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实施经济处罚。
(四)整改总结阶段(2007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各被检单位应在联合检查组的指导、督促下,切实做好整改、建制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增强收费自律能力。各区、县(市)政府要认真总结涉企收费检查情况,分析收费产生的原因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建议,形成涉企收费检查总结报告后,于2007年10月20日前上报市涉企收费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组织领导
成立哈尔滨市涉企收费检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市涉企收费检查的全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物价局,负责全市涉企收费检查的日常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各区、县(市)政府和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及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涉企乱收费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认真配合涉企收费检查工作,克服走过场现象,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剖析、整改;对拒不配合的单位,由联合检查组负责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联合检查组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确保检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突出重点,依法行政。此次涉企收费检查以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问题为重点,按照“职权法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的要求,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切实提高检查办案质量和水平。检查人员要准确理解国家有关涉企收费政策,耐心听取被检单位的意见,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努力排除阻力和干扰,保证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公布相关举报投诉电话,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有关涉企收费政策和涉企收费检查的重要意义,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检查中发现的涉企乱收费行为除责令公告退还外,还要依据《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予以经济处罚;对情节恶劣、性质严重的乱收费典型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
附件:哈尔滨市涉企收费被检单位名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办综[2005]48号 【发布日期】2005-08-12 【生效日期】2005-08-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哈政办综[2005]4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现将《哈尔滨市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八月十二日
哈尔滨市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2 1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发[2005]4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和省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实行打防并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惩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对商业欺诈行为的强大威慑力。
进一步完善打击商业欺诈的联合执法监督体系,倡导诚信兴商、守法经营的社会风尚,提高企业、消费者自主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和企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反商业欺诈长效管理机制。
三、工作重点与分工
(一)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规范广告市场秩序,严禁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和纂改审批内容发布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广告;严禁在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广告中使用任何人包括社会公众人物形象和以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作证明;严禁在食品、保健食品广告中宣传疗效和在药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中夸大功能,以及在医疗服务广告中宣传保证治愈;严禁处方药和禁止发布广告的药品在大众传播媒体发布广告;严禁在互联网及相关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和不实信息。
此项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市新闻出版局、广电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卫生局配合。市工商局负责组织专项检查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工作,依法查处虚假广告,对发布未经审批广告的媒体,依法停止其广告发布业务;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情节严重的媒体,依法停止其广告发布业务,直至取消广告发布资格;会同有关部门规范广告发布工作并建立广告监管工作制度。市新闻出版局、广电局要加强对报刊出版单位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刊登、发布广告行为的管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依法做好对保健食品、药品广告的审查工作,对纂改审批内容或发布虚假广告情节严重的,要撤销广告批准文号,并在一年内不予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市卫生局要做好对食品广告证明的审查以及化妆品标签、标识宣传内容的监管工作,配合工商部门整治医疗机构非法发布医疗广告行为。
(二)打击非法行医,保证群众看病安全。严厉打击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市居民社区存在的严重扰乱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和社会治安,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打击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无行医资格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对情节严重造成后果、触犯刑律的,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和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打击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以及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和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
此项工作由市卫生局牵头,工商局、科技局、公安局、监察局配合。市卫生局负责组织专项检查和打击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行医资格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聘请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和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打击非法性病诊疗活动;工商、公安部门配合对非法行医机构及人员进行查处。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人口计生委负责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行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以及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和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市科技局负责对医学科研机构的监管。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公安局负责对医学科研机构非法开展医疗服务行为的查处。
(三)打击商贸活动中的欺诈行为。打击企业不规范促销、虚假宣传或夸大特许经营品牌效应、骗取加盟费的行为;打击仿冒欺诈、商业贿赂、违法有奖销售行为;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打击消费储值欺诈行为;打击服务业违规经营行为;打击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此项工作由市商务局牵头,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委配合。市商务局、工商局负责加强对商业和服务业促销活动的监督检查,查处虚假促销、以次充好等行为;督促美容美发业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加强对店内产品质量的监管,适时发布质量检测结果。对不合格产品要坚决清除出市场,并查清生产源头和进货渠道;开展特许经营摸底调查,确定重点监控地区和企业,查处特许人披露信息不完整、不规范和没有风险提示或故意夸大投资回报的行为。加强对特许经营展会活动的管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展会骗取加盟费。市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要对对外贸易经营活动实行联合监管,建立监管记录,加强信息沟通和复核。市商务局、劳动和保障局、建委、工商局要按职责分工,加强对境外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严厉查处对外经济合作活动中发布虚假信息、欺骗劳务人员和施工单位、投资者的行为;查处无资质、超范围经营行为;查处建筑企业境外承包工程中的欺诈行为和违反外汇、海关管理规定的行为。
四、实施步骤
专项行动为期一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5年7月20日至2005年7月30日)。建立工作机制,印发行动方案,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全面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5年8月至2006年5月)。按照行动方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步骤组织实施。
(三)总结检查阶段(2006年6月)。组织督察组,检查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验收。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维护稳定、规范秩序、促进发展的高度,履行职责,制订方案,抓好落实。市商务局、卫生局、工商局要切实负起牵头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具体行动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对涉嫌犯罪的欺诈行为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情节严重的案件要依法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公安机关要加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查控,防止其卷款潜逃。同时,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检察机关要对各地、各部门开展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监督,对拒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违法违规审批、问题严重的地区和部门,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二)依法行政,加强监管。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分析各类商业欺诈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出台规范性文件,提出制定、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建议,为打击商业欺诈行为提供依据。行政执法和行业管理部门要研究建立完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联合监管。对有过商业欺诈行为的企业、个人和医疗机构,要列入“黑名单”,密切跟踪其欺诈行为的变化动向,发现问题依法查处。
(三)加强舆论监督,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普及防骗常识,曝光典型案例,提高群众识别防骗能力。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提高行业整体诚信意识,引导企业树立诚信守法的商业伦理,加强信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办综[2005]29号 【发布日期】2005-06-06 【生效日期】2005-06-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哈政办综[2005]29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哈尔滨市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六月六日
哈尔滨市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市消防安全环境根本好转,按照全市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寸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汲取“5・22”重大火灾事故的沉痛教训,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实现“减少一般火灾,控制重大火灾,遏止特大火灾”的工作目标,为创建“平安哈尔滨”提供消防安全保障,确保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范围和内容
(一)排查范围
1.居民住宅小区、城镇棚户区、高层住宅楼等有居住功能的建筑物。
2.小歌厅、小舞厅、小餐厅、小网吧、小商店和小游艺厅等“六小单位”。
3.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或经审核验收不合格违法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
4.纳入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范围内的人员密集公众聚集场所,特别是各区、县(市)政府实施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5.医院、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精神病院等弱势群体的居住、活动场所。
(二)排查内容
1.居民社区消防硬件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消防设施建设是否完备;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是否到位;平面布局、防火分隔是否合理有效;消防水源是否充足;电气线路及设施是否老化,是否存在隐患。
2.居民楼道及共用空间的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居民楼道及共用空间内是否存放易燃、可燃堆积物;疏散通道日常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落实;社区消防安全巡查制度是否健全。
3.各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运行情况。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防火检查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工作运行情况;疏散预案和初期火灾扑救预案的制订和演练情况。
4.实施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改情况。各区、县(市)政府与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行业或系统行政主管部门,行业或系统行政主管部门与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改责任书的签订情况;火灾隐患整改措施制订、整改火灾隐患责任人、投入资金、整改时限落实情况。
5.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控制中心、电气焊工等特殊岗位人员消防安全培训情况;重点防火部位责任人岗位消防安全状况掌握情况;人员密集场所员工引导群众疏散、消防设施和器材使用、初起火灾扑救等消防技能的掌握情况;社区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建立执行情况。
三、实施步骤
(一)自查整改阶段(6月10日完成)
各区、县(市)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和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加强自检自查自改工作,明确整治底数,逐单位逐项整改火灾隐患。同时,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召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挂牌督办火灾隐患单位、社区管理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会议,明确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资金。对自查整改不落实、整改措施不到位的单位,依法给予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行政或纪律处分。
(二)集中整治阶段(6月11日至25日)
各区、县(市)政府要组织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分工对照本方案规定的排查范围和内容开展集中检查和整治工作。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区、县(市)整治阶段工作进行联合大检查和督查。同时,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要按各自职责分工,对整治范围内单位逐一进行排查,对存在下列情形的,按有关规定从严查处:
1.居民住宅物业管理单位未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在住宅楼内出现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消防器材丢失或损坏、堵塞疏散通道和疏散设施损毁等消防违法行为的;
2.社区消防组织未建立或不健全,未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工作措施的;
3.对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未落实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未落实整改资金,无法保证在年底之前销案的;
4.纳入治理范围内的单位(场所)不具备使用或者开业条件,或虽经消防安全检查或验收合格,目前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
5.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消防设施存在问题,封堵或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影响疏散、逃生和火灾施救的;
6.未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不力,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的;
7.在重新排查过程中,发现前一阶段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中排查过的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反弹现象,没有落实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无法保证安全的。
(三)督查验收阶段(6月26日至30日)
由各级政府负责组织督查验收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集中整治工作。市政府将组成督查组,采取区域检查和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区、县(市)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督查,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单位,一律予以停产停业整顿,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以对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贝才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开展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各级领导要亲自挂率,亲自组织、部署和督促,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成立市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张桂华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卢国惠副秘书长担任,成员由市建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文化局、广电局、卫生局、商务局、旅游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察局,市公安消防支队等部门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市消防安全大排查全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消防支队,主任由市公安局副局长肖文东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市消防支队支队长李世阳同志担任,负责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全市消防安全大排查具体工作。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本行业特点,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抓好本地区、本部门的排查整治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严格奖惩措施
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按分管战线具体负责;各行业、各系统行政主管部门要承担对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承担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法人代表人或主要责任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必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各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监督管理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实行情况实施监督,依照违法必究的原则,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公安派出所等基层行政管理机构,必须对本辖区的消防安全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决消除工作死角和盲区。
要明确奖惩和责任追究,对没有及时发现所辖区域内非法经营的公众聚集场所或消防安全不合格单位的,要承担失职责任;对消防安全不合格单位发生火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失职、渎职责任。对在火灾隐患整改工作中,措施得力,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划拨专门资金予以奖励;对发生问题和事故的,将严格按照公安部、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公发[2O04]4号)和省政府关于消防安全责任制有关规定,严肃追究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刑事责任。
各地区要积极探索利用“经济杠杆“来制约消防安全管理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机制,使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单位、个人不能在消防安全无保障的环境中获取经济利益。要建立奖惩机制和考核制度,将消防安全质量实行定期考核和抽查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与各单位、个人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挂钩,对表现好的人员实行奖励。在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的同时,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新的火灾隐患的产生,引导全社会向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消防安全管理与社会群众利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三)加大整改力度,消除火灾隐患
各区、县(市)政府要立即行动,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在本地区开展针对性强、措施得力的消防安全大检查。切实做到6个结合,即检查与贯彻上级部署相结合、检查与整改处罚相结合、检查与落实整改措施相结合、检查与责任追究相结合、分区域检查与交叉互查相结合、政府推动与行业部门自查相结合。
各地区要对消防安全条件差的居民区、单位的办公区、人员密集区、特别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宿舍,以及实行住宿管理的中小学校和企业的职工住宅等确定的整治重点内容,进行一次彻底的消防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特别要坚持开展不间断的夜间防火检查,将夜间值班、值宿、重点部位看护、火源电源管理、消防设施管理等夜间防火措施落到实处,及时堵塞漏洞,确保消防安全。同时,加大火灾隐患整改力度,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
各级公安机关和消防机构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必须依法从严查处,对违规场所该责令当场改正的要责令当场改正,该责令限期改正的要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期复查,该责令停产停业的要立即责令停产停业,该查封的要坚决立即查封。特别是针对公众聚集场所和建筑工程存在的隐患,在规定的期限内不申报补办相应消防审批手续或经申报审批不合格的,要坚决责令停产停业,并处罚款;不管什么部门批准营业的公众聚集场所,只要消防安全存在重大问题,就要坚决停业整改;对已登记注册但因审批手续不全或者达不到现行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的公共娱乐场所,在规定期限内不补办相关审批手续或者经整改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立即书面通知工商行政管理和文化部门,由工商行政管理和文化部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吊销其营业执照(许可证照)。
(四)加强宣教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各新闻媒体应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开辟固定的消防宣传专栏,普及消防知识、曝光火灾隐患、反思火灾事故、开展消防安全讨论、无偿播(刊)发消防公益广告,教育广大群众讨刻注意消防安全。
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社区物业管理单位,要采取多种宣传手段,提高人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丰富消防安全知识,使之能够随时发现身边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关心身边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社区管理水平。要组织向辖区居民印发《居民防火守则》,在社区内广泛设立消防宣传栏和消防公益广告牌,开展火场逃生训练等消防活动,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各村民委员会要组织在村屯的醒目位置粉刷消防宣传标语,向村民印发《村民防火公约》。
各地区要进一步深化“小手拉大手・消防进学校”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中、小学生消防常识必读》的学习和学生自救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自防自救能力。同时,督促各商业场所、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地下建筑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对本单位职工及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特别是对特殊工种人员要进行重点培训与岗位特点相结合的防灭火技能。通过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培训手段,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抵御火灾的能力。
(五)认真总结工作,及时反馈信息
各区、县(市)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要认真总结各阶段主要工作,将自查整改、集中整治、督查验收阶段工作总结分别于6月1O日、6月25日、6月30日前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总体情况于7月5日前上报。同时,要将重要情况和突出问题及一些针对本地区特色采取的好经验和好做法随时上报市安全委员会和市公安消防支队,为市政府掌握消防排查进展情况,安排、部署有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城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城市
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的通知
哈政发[20O5]6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中直、省属在哈单位:
现将《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六月九日
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工作,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4]7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2004年5月13日国家《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购买经市政府批准面向社会销售的经济适用住房,均实行申请、审批和公示制度。
第三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分为家庭申请人和单身申请人。家庭申请人是指夫妇双方组成的家庭以及离异(或丧偶)带子女的单亲家庭;单身申请人是指达到法定晚婚年龄以上的未婚人员以及离异(或丧偶)不带子女的人员。
第四条凡具有本市市区城镇常住户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一)年收入在4万元(含4万元)以下的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
(二)企业退休的建国前入伍的老军人;
(三)市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工程或危棚房改造涉及的被拆迁居民家庭;
(四)现住房面积低于本市住房面积控制标准70%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本市住房面积控制标准按《哈尔滨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贯彻<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住房面积控制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哈房改组字[1994]第2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住房困难户是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上一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0%或现住房建筑面积低于50平方米的申请人。上一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以市政府统计数据为准。
第六条单身及单亲家庭申请人的年收入按一人年收入计算,其他家庭申请人的年收入按夫妇双方的年收入之和计算。申请人的年收入是指下列所得:(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纳部分;
(三)劳务报酬等其它所得。
申请人年收入按本条前款所列项目上一年的实际发生数核定。
第七条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只准购买一套经济适用住房。单身申请人、三口人(含三口人)以下的家庭申请人,可购买建筑面积7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三口人以上的家庭申请人,可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最大不得超过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第八条申请人实际购房建筑面积在规定面积以内的,按市物价局批准的价格购买;超面积部分需按建筑面积销售价格的8%补交差价,由市房产住宅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时代市政府收缴。超面积部分将在《房屋所有权证》中标注,房屋再上市交易时,该部分面积不再补交土地出让金。
第九条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需到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对象审批窗口,由申请人领取《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
第十条申请人应如实填写《审批表》,到所在工作单位核准盖章。没有工作单位的,由其所在街道办事处核准盖章。
对出具虚假证明的核准盖章单位,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审批表》经相关单位审核、盖章后,申请人应持以下证件到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对象审批窗口办理审批手续:
(一)本市居民常住户口; 二)身份证;
(三)现住房的产权证明;
(四)审核盖章后的《审批表》;
(五)市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工程和危棚房改造涉及的被拆迁居民家庭,需提供《住宅房屋货币拆迁补偿协议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需提供级别、职称证明;
(六)企业退休的建国前入伍的老军人需提供《企业退休建国前老军人荣誉证》或其他证明。
第十二条申报材料初审合格的,将对申请人及其配偶姓名、核准盖章单位及可购经济适用住房面积等情况,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公示栏和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满后,对情况属实的予以批准。
对于申请人弄虚作假、虚报家庭人口数、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情况的,经查实,即取消其购房资格,并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两年内不准再次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对于骗购经济适用住房的,予以收回或由购房人按市场价补足购房款;对于伪造购房所需相关证件而触犯法律的,交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申请人持身份证和经核准的《审批表》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企业购房,买卖双方在网上签订《哈尔滨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书》,并按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合同备案。申请人在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时,须提供《审批表》。
对于开发企业擅自向未取得审批资咨的购房人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的,由市房产住宅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开发企业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由开发企业补缴同地段经济适用住房与商品房价格差;将违规行为记入企业诚信档案,5年内不准从事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
第十四条《审批表》从批准之日起,有效期为2年。超期的需重新申请办理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审批手续。
第十五条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已满5年(含5年)的,可按市场价格出售。购房人需按照出售时房屋座落宗地基准地价的10%缴纳差价,由市房产住宅行政主管部门代市政府收取。
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未满5年的,只可出售给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申请人,出售单价不得高于出售时同地段经济适用住房的单价,不得按市场价格出售。
以市场价格出售已购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其他政策性保障住房。
第十六条本规定由市房产住宅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的通知》(哈政办综[2002]52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办发〔2007〕5号 【发布日期】2007-04-27 【生效日期】2007-04-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哈政办发〔2007〕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有关单位:?
《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业经2007年4月19日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十一五”期间我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环发〔2006〕49号,以下简称《规划》)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环保局省发改委“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黑政发〔2007〕81号,以下简称《计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规划》和《计划》为依据,以科学测算、合理分配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以实施集中处理工程为重点,坚持完成“十一五”减排总目标与完成减排目标相结合,控制“增量”与削减“存量”相结合,集中处理与点源治理相结合,部门协作,市、区、县(市)联动,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加大投入,抢前抓早,确保减排任务如期完成,为经济发展争取环境容量空间,努力实现我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量减排目标 ?
(一)总体目标 ?
按照省给我市下达的“十一五”期间削减指标:化学需氧量14230吨、二氧化硫3234吨(其中非电力企业减排711吨为我市实际应完成指标、电力企业减排2523吨由省负责)、烟尘4809吨,氨氮和工业粉尘增减平衡,保持在2005年的排放水平(该指标量为抵减掉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带来的增量后的净削减量),结合《规划》和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的增量因素,到“十一五”时期末,通过采取减排措施完成的减排量分别为:?
1.化学需氧量减排42175吨。其中10个集中污水处理工程,减排39500吨;31个水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2675吨。?
2.非电力二氧化硫减排3166吨。其中6个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工程,减排2081吨;211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1085吨。?
3.烟尘减排16296吨。其中6个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工程,减排14360吨;211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1936吨。?
4.氨氮减排3679吨。其中10个集中污水处理工程,减排3430吨;31个水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249吨。?
5.工业粉尘减排2060吨。其中2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2060吨。?
(二)目标 ?
1.2007年减排目标?
(1)化学需氧量减排6533吨。其中1个集中污水处理厂工程,减排4800吨;16个水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1733吨。?
(2)非电力二氧化硫减排1577吨。其中3个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工程,减排755吨;108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822吨。?
(3)烟尘减排4131吨。其中3个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工程,减排3420吨;108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711吨。?
(4)氨氮减排712吨。其中1个集中污水处理厂工程,减排540吨;16个水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172吨。?
(5)工业粉尘减排100吨。其中1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100吨。?
2.2008减排目标?
(1)化学需氧量减排12409吨。其中4个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减排11900吨;11个水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509吨。?
(2)非电力二氧化硫减排768吨。其中2个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工程,减排510吨;83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258吨。?
(3)烟尘减排6625吨。其中2个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工程,减排5500吨;83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1125吨。?
(4)氨氮减排1072吨。其中4个集中污水处理厂工程,减排1040吨;11个水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32吨。?
(5)工业粉尘减排1960吨。其中1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1960吨。?
3.2009年减排目标?
(1)化学需氧量减排23233吨。其中5个集中污水处理厂工程,减排22800吨;4个水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433吨。?
(2)非电力二氧化硫减排821吨。其中1个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工程,减排816吨;20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5吨。?
(3)烟尘减排5540吨。其中1个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工程,减排5440吨;20个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100吨。?
(4)氨氮减排1895吨。其中5个集中污水处理厂工程,减排1850吨;4个水污染源治理项目,减排45吨。?
三、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
(一)重点实施污染集中控制工程削减总量 ?
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文昌三期等10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其中2007年完成马家沟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线工程,2008年完成文昌三期、阿城、双城污水处理和太平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等工程,2009年完成何家沟群力、何家沟平房、信义沟、呼兰、松北区松浦等污水处理工程。此项任务由市发改委负责协调推进。其中文昌三期污水处理工程由哈供排水集团负责,马家沟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线工程、何家沟群力、何家沟平房、信义沟污水处理工程由市建委负责,太平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由清华同方(哈尔滨)水务有限公司负责,松北、呼兰、阿城、双城污水处理工程由所在地政府负责。?
推动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建设工程。重点推动道里集中供热续建等6个热网工程建设。其中2007年完成原马家沟机场开发区、哈热改扩建、道里集中供热续建等城市集中供热重点工程,2008年完成西南部、滨江热电等重点集中供热工程,2009年完成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工程。此项工作由市供热办负责协调推进。其中原马家沟机场开发区集中供热工程由哈尔滨哈投供热有限公司负责,哈热改扩建供热工程由哈热电厂供热公司负责,道里集中供热续建工程由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负责,滨江热电集中供热工程由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西南部集中供热工程由哈尔滨阳光热电有限公司负责,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工程由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负责。?
(二)大力推进污染源治理项目降低总量 ?
加强水污染源治理项目。主要通过新建或改造污水治理设施,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措施降低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其中2007年完成华尔化工有限公司中水回用等16个项目,2008年完成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等11个项目,2009年完成哈啤有限公司废水治理等4个项目。此项任务由市环保局、市发改委负责。各区、县(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所属企业的水污染源治理项目。?
完成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主要通过更新和改造除尘脱硫设施、实施专用型煤炉改造、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减排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其中2007年完成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锅炉改造等109个治理项目,2008年完成亚泰集团哈尔滨水泥有限公司粉尘治理等84个治理项目,2009年完成20个非工业点源治理项目。此项任务由市环保局负责。各区、县(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所属企业的大气污染源治理项目。?
(三)严格建设项目把关控制消化总量 ?
按照环保准入标准,严格有效控制新项目污染增量。必须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绝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各区、县(市)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得引进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建设项目。各级发改、环保、国土、建设、工商、规划部门要实行部门联动,协同把好准入关,对国家明令限制、淘汰、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新建项目一律不得引进、不予审批。对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得到批准的建设项目,发改、规划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国土部门不得批准用地,金融机构不予贷款,电力机构不得供电,建设部门不得核发开工许可证,工商部门不予办理工商登记。?
对改、扩建项目要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对不能通过“以新带老”、“以大带小”实现“增产减污”的改、扩建项目和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无法通过区域平衡等替代措施削减污染总量的项目,各级环保部门不予审批、发改委不予立项或核准。所有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
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控制工程建设步伐。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加快污染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实现统一供热、供气,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其中宾县开发区、双城开发区要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其他县(市)工业园区要力争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此项工作由有关区、县(市)政府负责。?
(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腾出总量?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根据国家、省相关产业政策要求,依法强制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关闭国家明令淘汰的湿法纤维板生产工艺、印刷行业铅排铅印工艺、窑径小于2.2米的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窑径小于2.5米的干法中空窑和直径小于1.83米的水泥粉磨设备。此项工作涉及市属企业的由市经委负责,涉及区、县(市)属企业的由各区、县(市)政府负责。调整工业结构等措施推进节能降耗减排。2007年实现工业节能25万吨标准煤,2008年实现工业节能30万吨标准煤。此项工作由市经委负责。?
关停污染严重企业和小型火力发电机组。坚决关停污染严重的“15小”、“新5小”企业。此项工作由各区、县(市)政府负责。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对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运行满20年、单机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按照设计寿命服役期满、单机20万千瓦以下的各类机组分期分批实施关停。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负责。?
搬迁城区工业企业。限期搬迁改造中国酿酒厂、正阳河调味品厂等一批工业企业。此项工作涉及市属企业的由市经委负责,涉及区、县(市)属企业的由各区、县(市)政府负责。积极推进表面处理、再生纸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限期将城区的小型电镀、造纸等企业搬入工业园区,实行污染集中治理。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
四、保障措施 ?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考核 ?
为切实加强对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效廉任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世华任副组长,市发改委、经委、建委、国资委、监察局、环保局、财政局、统计局、城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供热办、工商局、水务局、城管局、广电局、哈报业集团、电业局、供排水集团和各区、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哈尔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总量减排工作的日常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市政府将把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实行污染物减排责任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对履行职责不力、减排任务未能按期完成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对有关区、县(市)实行“区域限批”。各区、县(市)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责任考核体系,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强化考核,确保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位。?
(二)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管 ?
环保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严格监测规范和制度,确定国家、省、市控重点污染源名单并向社会公布。按照国家要求,在2008年年底前实现对所有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的自动在线监控。依法强化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或生产的项目,要依法责令停止建设或生产;对试生产的企业,要重点检查污染防治设施同步运行情况,对不正常运行的,要依法责令停止试生产,并限期改正。对存在严重越权和降档审批的区、县(市),要上收其环评审批权。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污染严重或超总量排污的单位要实施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治,供排水、电业等部门应配合采取生产断水、断电措施;对拒不履行污染治理责任的企业,可依法实施行政代执行;对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故、危及人的生命和生产安全的,可采取临时封堵排污口、封存产生污染的设施、停产整顿等应急措施。各级监察和环保部门要对下一级政府和同级相关部门的环保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治理投入 ?
市财政、发改、环保等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性贷款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污染治理项目的投入力度。各区、县(市)政府要突出抓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工程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加快配套管网建设。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企业要积极争取和吸引国内外、社会和民间资本,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取BOT等运作模式,努力开辟多元化的环保项目建设投融资渠道。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