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考申论热点: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时间:2019-05-13 17:1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国考申论热点: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国考申论热点: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第一篇:2017国考申论热点: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2017国考申论热点: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唯有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

【背景链接】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抓好了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重要基础。全党同志都要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贡献。

综合分析 【标准表述】 [论述]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

解决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中出现的问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锲而不舍把这项党的建设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习近平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习近平

[内涵:正确认识政治生态] 关键词: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作风是政治生态的核心,政治生态是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基础。

政治生态是一个政治组织或系统内,个体与整体、成员与组织、局部与全部的生存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的总和,它反映一个政治组织或系统的政治环境,也影响到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党的政治生态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关乎党的生命。

党内政治生态包括:

一是政治立场,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备的政治本色、理想信念、政治主张、党性要求、行动纲领、实现路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等等。政治立场是政治生态之根;二是政治纪律,包括政治目标、政治章程、政治原则、政治规矩、规章制度、准则条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程序规则、议事规范、工作惯例、奖惩规定等。政治纪律是政治生态之本;三是政治作风,包括政党及其成员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组织和个人形象等。政治作风是政治生态之要。这三个方面是政治生态的核心。

[原因分析]近年来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反映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治生态严重恶化。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同在,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外和体制内挂钩,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形成了“共腐关系圈”。这表面看是官场风气败坏,一部分官员搞小圈子,结利益联盟,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等,深层次是官商同盟圈、官场利益同盟圈代替了正常的政治生态圈,“劣币驱逐良币”逆淘汰式的潜规则代替了正常的干部选拔规则,政治生态在局部长期恶化出现了溃败。

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几条鱼病了,影响的不只是一个小环境,而是会上升到破坏规则的层面。山西的“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的贿选案、广东茂名的腐败窝案等,都证明了政治生态受污染的危害。

对规则的伤害,最终会传导给全社会。“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万物尽秋气,一室难为春”的挑战,是每个干部都需要面对的。实际上,政治生态的污染,不仅是因为腐败分子坏了一锅汤,也和党内生活的庸俗化密切相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内其实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是形式主义,把公开的规则架空,让制度的权威蒙尘,形成了对党内政治生态的挑战。

[不良政治生态的十大现象] 一是“淡忘症”现象。少数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淡忘、激情意志淡漠、学习精神淡化,存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封建观念、颓废思想、消极现象、侥幸心理等问题。

二是“打假球”现象。少数干部习惯于在领导面前搞假大空,对群众开“空头支票”,做表面文章、搞虚假政绩;谈问题不讲真话,说原因不讲实话;做假动作,出场不出球,出工不出力;对中央要求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把真经念假、好经念歪;遇到问题“低头走”“弯弯绕”,遇到矛盾“和稀泥”“打太极”,遇到困难当“鸵鸟”、做“缩头乌龟”;借口“不能作为”来转移关注、掩饰无能。

三是“磨洋工”现象。少数干部做事拖沓、效率低下,消极怠工、变相抵触,群众事情不求不应、不推不动、不催不办,好事拖黄、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没本事不会干,没心思不想干,没环境不能干,没好处不肯干,没责任不愿干,存在怠政、懒政、庸政现象;四是“小圈子”现象。少数干部喜好拉山头、树山旗、立山门、当把头,而另一些人热衷于寻靠山、拜码头、投帮主、找老大、攀高枝,串小门、喝小酒、打小牌、传小话,搞人身依附。一些基层单位人际关系存在划线拉圈、选边站队现象,帮派多、线条复杂,一些人搞“潜规则”、织“关系网”,不是忠诚于组织而是效忠于个人,不是为了群众福祉而是为了团伙利益。

五是“沙化”现象。有的基层组织政治生活不严肃、不认真、不正常、不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形同虚设;批评与自我批评搞形式,整改监督回头看走过场;民主生活会“辣味”不够、“甜味”十足;“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运用不够,怕得罪人;少数干部存在好人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倾向,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大嘴巴”口无遮拦,“长舌妇”搬弄是非,热衷于打探小道消息,沉迷于传播不良手机信息。

六是“逆淘汰”现象。少数单位存在能干的不如会看的、敢干的不如敢送的现象;投机挑战忠诚,实干败给空谈;搞利益输送的八面玲珑、到处吃香,埋头苦干的无人问津、到处碰壁。能干的被排挤,无能的被重用,清正的被孤立,“劣币驱逐良币”。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风气没有形成。

七是“等等看”现象。一些人习惯于观风向、看动静,持观望心理,看看反腐能搞多大,看看规定是不是一阵风,看看政策能挺多久,看看“打老虎”会不会扫到自己;在“红绿灯”前磨蹭,红灯不走绿灯也不走;借口“守住底线”裹足不前,借口“不碰红线”退而不进,贻误良机。

八是“挖坑”现象。少数干部“歪嘴和尚念经”,误读、曲解中央精神,或出台的政策侵害群众利益、有伤民心,或吊高胃口煽动民粹主义误导群众预期、挑起群众不满,个别干部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过度反应、失当行为,引发了矛盾,撕裂了党群感情。

九是“胡作为”现象。一些人胡作非为、任性蛮干,决策缺乏科学性、论证缺乏专业性、实施缺乏可操作性,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扔下一堆烂摊子,自以为无人问责。

十是“稻草人”现象。少数干部对《准则》《处分条例》《问责条例》不上心、不自查,不知道底线、界线、红线在哪里。少数基层单位对规章制度重制订、轻落实,说在嘴上、停在纸上、挂在墙上,吓不倒人、管不住人。少数领导干部主体责任不主动、监督责任不到位、领导责任不落实,不念“紧箍咒”,不舞“金箍棒”。处理问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缺乏正风肃纪、惩前毖后的效果。

对策措施 [参考对策] 第一,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第二,要激浊扬清,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第三,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做起,从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做起,从高级干部做起,对党绝对忠诚,模范遵守党章,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夙兴夜寐为党和人民工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都不破坏党的制度和规矩。

第四,要继承创新,传承和发扬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同时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功能作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文章素材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示例] 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绿色政治生态 2.维护良好政治生态需要净化“朋友圈” [精彩开头示例]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总书记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要从净化领导干部的“朋友圈”开始,逐步打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精彩结尾示例] 1.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生活,让党内政治生态“天蓝水净”,必须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只有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党内政治生态一定会充满激浊扬清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最为有力的贡献。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锻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彰显制度和规则的力量,把每一名党员都摆进去,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让每一个人清爽呼吸、干净办事。

第二篇:国考申论热点

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

2014年以来,中国部分地区人口聚集的地方总是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从今年开始.中国公安大学新增公安情报学反恐怖专业方向,面向全国进行招生.如果将反恐专业作为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问题,你又该怎样作答?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频道为广大考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和分析.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你对反恐专业的看法!

背景材料:

近年来,境内外恐怖势力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为落实中央和公安部领导关于加强反恐工作的指示精神,学校开展反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公安大学2014年新增公安情报学反恐怖专业方向,计划面向全国招收80人。公安大学也成为全国公安系统院校里第一家开设反恐专业的高校。

公安大学反恐专业的课程将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理论方面将包括恐怖组织研究、反恐国际合作、反恐情报、风险评估等;而实践方面则包括网络犯罪侦查、针对具体涉恐案件如何指挥、布置战术等。

中国公安大学新增反恐专业,你怎么看?

在反恐行动中,各国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抵抗和预防,比如说新加坡:人身上预置自保程序;美国:安全部设立应急预案!

中国公安大学新增反恐专业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更是体现了国家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培养这种人才有助于发现恐怖主义活动的敌情线索,在恐怖案件的预谋阶段捕捉信息,能更好的打击恐怖分子!

我们都知道恐怖主义对于一个国家以及整个整个民族都是危害极大的,不但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更加严重威胁着整个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因此进行反恐是每一个人应该坚定的信念和义务!

于普通人来讲,反恐是一种预警、反恐更是需要我们身体里生根的一种意识,一种让我们免于灾难的潜意识。它需要科学指导、需要训练,当然,也需要我们避免把它盲目扩大。恐怖,它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恐怖,它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害怕。只要我们不断的研发和创建各种反恐组织,团结协作,一定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稳定和世界和平!

第三篇:2014国考申论热点政治财政预算公开(范文模版)

2014国考申论热点政治财政预算公开

导语:2013年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开启。继广东、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国家发改委等多个中央部委近期也向社会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虽然公开的项目有所增加,但从整体看,大多数预算报告按功能分类,内容粗疏,普通公众难以看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5月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个指出,要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应制定预算公开的文本格式和标准,进一步细化支出帐目,对预算的监督问责。

【背景链接】

一、政策背景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推动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和公务接待、公务车购置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公开,让人民群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政府工作,更加有效地监督政府行为。

建立公开预算体制

2013年5月6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决定建立公开预算体制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推动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优化支出状况,更多向民生倾斜。

李克强说,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财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性作用,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财政收支、优化支出状况,更多向民生倾斜。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2013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提出了当前要重点推进9个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其中第二项是“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这是政府推进这方面工作的一个新举措,社会期待着政府信息公开,尤其是财政信息公开的实质性进展。

二、落实情况

2013年4月18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近80多家政府部门纷纷向社会公开了各自2013年的部门预算。自2010年首次公开部门预算起,今年是中央各部门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的第四个年头。部门预算与三公经费预算一并公开更便于社会监督,内容从类到项进一步细化

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有很多新变化:一是今年中央各部门在公开部门预算的同时,一并公开了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二是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内容更加详细,专门增加公开了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公开的内容更加全面。这次公开预算,不仅把所有经费晒在百姓面前,更为地方财政预算公开、三公消费公开起到了“上行下效”的引导作用。

但是,在不少地方、部门、单位出现的问题是,预算公开或“内容粗枝大叶”,民众看之,如坠五里云雾之中;或“项目数额巨大”,支出表述模糊,且与日常工作内容重复;或三公预算“藏头露尾”,自己看不清,别人看不懂,纯属一本“糊涂账”;或在“其他支出”中大做文章,暗藏玄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预算公布,确乃“积极响应”了中央号召,但糊弄了上级,迷惑了民众,让人不得不怀疑如此公布的“用意”。

【百姓怎么看】

观点一树立执政为民的信念才能把财政预算公开做好

和讯网网友:如果我们有关部门能真正做到“执政为公”“为政于民”,就会把“为公”“为民”当做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是责任,就会心中“无私”,为国为民而想;因为是责任,就会心中“无鬼”,为国为民而做。如把责任装实于心,即使没有预算公布统一的“格式标准”,自己也会想出一个使民众看得清、读得懂的“格式标准”来;如果别无他想,也不会将“受到舆论积极评价”的“三公预算”在网上公布了又拆下来,用“简版”替代。

观点二预算公开要细化

新华网网友:预算公开的目的在于让公众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从而更好地监督政府。尽管财政预算公开细化的过程永无止境,公众也从来不奢望部门预算公开能够像一步到位地“细致到桌椅板凳”。但如果公开的财政预算,公众根本就不知道该从何处展开监督,那么公开部门预算的意义大概只能相当于聊胜于无。

观点三财政预算公开不能走形式主义

新华网网友:“三公”公开本质上是让政府部门履行责任,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如何不让“三公”公开在实际中走偏,变成应付领导和舆论的“形式主义”,最终需要“三公”彻底而详细的公开。推进预算和决算公开,“三公”公开已经先行一步,接下来,继续推进“三公”预算和决算公开,完全可以成为预算民主改革的一个切入点、突破口。

观点四公开“三公经费”实现公众监督权

网易网网友: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信息,也是实现公众监督权的需要。虽然人民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有些部门或个人,仍然会利用管理的便利,违背公众利益和人民要求,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于优先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某些地方,这类问题还十分严重。以公务接待为名的大吃大喝,以出国考察学习为名的游山玩水,以公务需要为名的豪华轿车和豪华办公大楼,人们并不陌生。如果将这些支出的明细账目都放到阳光下,让人们评说,接受人们的监督质询,那么,这样不合理的支出一定会大大减少。

【专家怎么说】

公众只有通过完整、详细的经济分类信息才能了解自己作为纳税人的钱是怎么被花掉的,有多少用在自己身上了,有多少用在行政机关人员身上了,只有这样,才能判断每一笔钱该不该花、花费的规模和结构是否适当。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温娇秀

我国目前财政预算科目管理中,对于“其他支出”的界定确实比较模糊,但是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对于“其他支出”也按照经济分类进行了界定,包括预备费、预留、补充全国社保基金、未划分的项目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其他支出等,“现实中鲜有部门公开这些信息,公众的疑惑很多。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温娇秀

财政信息公开什么,透明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最终要看公众能否通过了解更多的信息,对滥用公款、三公消费、形象工程、贪污腐败等不良倾向产生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这是财政信息公开成效最好的检验标准,以此为目标,才能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作秀式公开,使我国的财政透明度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预算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构建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水平。“未来,政府收入都要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现在相对独立而又统筹协调衔接的公共收支预算、资本预算、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中。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当前应当从预算分配、预算编制改革、预算执行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快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在预算分配方面,应以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为取向,建立和完善与国家宏观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政府施政目标紧密结合的预算分配决策机制;深化预算编制改革方面,应积极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从公众知情权延伸到质询权、建议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在预算执行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国库收支的单一账户管理,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行政府集中统一采购为主的机制优化;在预算绩效方面,需要建立全流程的财政收支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如果要进一步推进预算的透明公开,预算的编制要更加注重精细化和科学化,要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

——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王振宇

【政府怎么办】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摘要)

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要在继续做好财政预算决算和部门预算决算公开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三公”经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财政审计信息公开力度。

一是着力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在2012年工作基础上,2013年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总额和分项数额增长的中央部门,要细化说明增长的原因。细化中央部门2014年预算编制,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购置费和运行费。各省(区、市)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并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二是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公开。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要在2012年按款级科目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公开至项级科目。

三是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公开。在继续做好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公开工作的基础上,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主动公开整改情况,进一步提升中央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公开的透明度和全面性。(财政部、审计署分别牵头落实)

[建立公开预算体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决定,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削减、合并一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形成资源税费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方案。

[财政预算公开]

2013年4月18日,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中央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各自2013年的部门预算,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全面启动,一并亮相的还有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这是中央各部门自2010年首次公开部门预算以来,连续第四年推进部门预算公开。

[权威论述]

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财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性作用,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财政收支、优化支出状况,更多向民生倾斜。

——李克强

公开透明是最有效反腐剂。政府要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信息,要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预算公开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花了什么钱办了什么事。政府阳光运行地方多了,腐败就少了藏身之地。

——李克强

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把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逐步做到所有政府开支都要事先编制预算,让人民能有效进行监督。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李克强

要及时主动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信息,向人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深化细化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

——李克强

结语:政府信息公开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必要举措之一,其最终目的在于让社会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财政信息公开什么,透明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最终要看公众能否通过了解更多的信息,对滥用公款、三公消费、形象工程、贪污腐败等不良倾向产生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这是财政信息公开成效最好的检验标准,以此为目标,才能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作秀式公开,使我国的财政透明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四篇:「党课讲稿」怎么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

根据上级关于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的部署要求,今天我以“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题,举办一期专题党课,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勉。这个问题,我们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以及到县(市、区)局检查调研时都反复进行强调,现在与大家再作一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接下来,我想着重从四个方面谈谈当前如何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一、全面回顾我国历史发展中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宝贵经验

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逐步形成了阶级和国家,公共权力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现象也随之产生。这个阶段在我国大约出现于“五帝”时代后期。随后,在我国漫长封建社会中,贪污腐败问题始终伴随政治发展始终。历代王朝为维护统治、安定社会,均采取了强有力措施以遏制腐败势头蔓延。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个太平盛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君圣臣贤、官清吏廉。其中,有些做法对我们新时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同样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一)注重思想教育,积极倡导廉政。

历代明君贤相,都十分重视官吏的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以此营造廉洁的社会风气。被赞誉为“春秋第一人”的郑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子产说过:“德者,国家之基”;“敬德必胜,失德必败”。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意思就是说为政者要坚守正道,树立榜样,才能引领良好的风气。为利于道德教化,开明君主也积极率先垂范,对高层宫员进行反贪倡廉教育。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注重道德教化,并以身作则。他患有气疾,不适合住在潮湿的地方,但他却在隋朝比较阴潮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他多次对太子和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告诫大家若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来填肚子,肚子饱了,自己也没命了。因此,贞观年间统治阶层一般都能做到洁身自好、清廉自重、勤俭自持,涌现出魏徵、马周、王珪等一批清官,并带动全社会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风气。

(二)注重法制建设,加强行为约束。

纵观中国历史,古代封建王朝在对官员进行德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反腐败的立法工作,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官员行为,使反腐败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早在尧舜禹时期,司法官皋陶就制定了“昏、墨、贼”三项死刑罪名,其中的“墨”就是指“贪以败官、贪得无厌、败坏官纪”。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其中《杂法》规定的六禁之一“金禁”就是惩罚受贿行为的规定。秦朝秦律规定,官吏要清正廉洁,“审悉毋私”,即官吏不得利用职权鱼肉人民,谋取非法利益,也不能利用职务便利进行商业活动。如官吏利用为其配备的马匹和差役而进行贸易牟利,要处以流放重刑。隋唐时期,反贪立法主要体现在《开皇律》及《唐律疏议》中,《唐律疏议》以国家大法形式,把有关惩治贪污犯罪的规定作为法律固定下来,划分了官吏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界限,为惩贪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此外,古代封建王朝还创立了一些具体廉政制度,如官员回避制度、轮调制度等,较为有效地防止官员的徇私舞弊或徇私枉法。

(三)注重监督执纪,构建监察体制。

加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制度建设也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正风肃纪、巩固统治的一条重要举措。他们精心制定了一套完备而又严密的监察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改善了吏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曾出现的“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所谓“太平盛世”与监察制度完善密不可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二者共同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在防范官员腐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耳目,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责就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从封建社会多年的吏治实践来看,这一初创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的监察制度,成了历朝统治者整饬吏治、整肃纲纪的一道政治防御工程,对稳固统治秩序和保障社会安定都有着积极意义。

(四)注重奖惩并重,形成鲜明导向。

我国历朝历代对腐败官吏,都注重奖与惩并用,对清廉守正的官吏表彰重用,对贪腐奸邪官吏苛以重刑。秦律中就规定贪与盗同罪,而对于“清廉毋谤”的官员“必有大赏”。汉代对官吏的贪污行为处罚很严,上至丞相九卿,下至郡县小吏,“赃至十金,则至重罪”,要处以终身禁锢,对于居官清廉有政绩者,则给予物质和精神上奖励。唐宋时期对贪官贪赃枉法的刑事责任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严重者处以“绞刑”,而对“清谨勤公”,考评在中上者,皆加官晋级。到了明初,朱元璋提倡重典治吏,仅对贪官使用的重刑就有削足、去指、枭首等,对贪赃受贿官吏一律严惩不贷;同时对清廉自守、政绩斐然的官员,如济宁府方克勤,朱元璋称赞他“善治民,赐宴仪曹”,并召入朝中做官,加以重用。历史上各王朝鲜明的奖惩制度,对官场政治生态确实起到了惩恶扬善的正面导向作用,使封建王朝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了政通人和,蒸蒸日上的活力和景象。

我国古代的吏治和反腐倡廉思想,是先人留下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其中许多的廉政主张和肃贪措施,客观上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民普遍愿望,对促进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过积极作用,在今天仍给我们巨大的启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治吏惩贪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全过程,但封建王朝的官吏腐败却屡禁不止,形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一个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中国封建社会治贪而又亡于贪的教训说明,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从严于法纪开始,不断完善廉政制度,且需长期不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确保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功,才能保证国家政权稳固、长治久安。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

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讲的政治生态,主要是指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政治发展环境,它是政治生活状态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全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内政治生态是否良好,对全体党员干部、其他社会组织以及整个国家政治系统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把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2013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党内政治生态问题,他要求:改进工作作风,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的从政环境。2014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从严治党不到位。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提出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要靠全党上下不懈努力;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要立“明规矩”、破“潜规则”,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等等。简单来讲,衡量政治生态是否“山清水秀”,就是看一个地区或部门是否做到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些论述和要求,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引和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

一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部署。由于党在我国各项事业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党的自身状况、建设水平对其他方面工作具有更大影响。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战略性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不竭动力;能够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进行;能够促进依法治国有序开展,党员干部带头遵法守法,司法公正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弘扬。而一旦政治生态出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能不再成为众心所向的奋斗目标,贫困人口脱贫不再被作为必须攻克的难关;全面深化改革可能偏离正确方向,甚至沦为少数人攫取利益的手段;全面依法治国可能变为空谈,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可能被形形色色“潜规则”把持,社会公平正义被肆意践踏;这样的状况不仅使“四个全面”难以维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也将名存实亡。由此可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十分重大。

二是顺应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世界格局正在深度调整,全方位综合实力竞争正在全面展开,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对我们党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智慧定力构成了严峻考验。从国内来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还存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难题。国家发展,关键在党。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着力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克服和消除党的建设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倾向,才能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抵御各种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和考验,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三是解决当前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强决心和有力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为党和国家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证。但从严治党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党内政治生态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习总书记强调的“七个有之”,即党内一些干部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开展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三、充分认清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严峻挑战

政治生态是一个政党、集团或者个人成长发展的政治环境。它和自然环境一样,山清水秀、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人们就能健康成长;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才能形成一个风清气正、廉洁自律的干事创业环境,才能让我们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不仅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落实,更为严重的是,将逐渐滋生和蔓延庸俗、腐朽进而病态的“官场文化”,而这些正是腐败行为赖以生存的土壤。

由此可见,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以上率下,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中央前后接续、持之以恒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全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从狠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等“四风”腐败问题,到“打虎拍蝇”力度有增无减,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让人们看到了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的决心和行动,全党全社会为之一振,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又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出台了《准则》《条例》,近期,不到三年间,又对《条例》进行了再次修订,在改善党内民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内监督等方面出重拳、下猛药,将净化政治生态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党的政治生态被严重污染。为此,有人总结了不良政治生态的种种表现:比如,“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能力不如关系”的庸俗关系学;“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机钻营心态;“干的不如看的”论资排辈状况;“做事不如作秀”的形式主义作风;“摆平就是水平”的权谋哲学;“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不怕犯事只怕出事”的无所作为风气,等等。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因此,当前强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针对性。总体而言,政治生态恶化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表现。

一是政治方向的扭曲。

中央要求我们要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党中央的方向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党中央的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指南,而我们的各级党组织有没有按党章的要求去做呢?我想,或多或少都还存在着偏离党中央方向的事情发生。如果方向发生了偏离,对党的决议执行就不会步调一致,必然造成实际上的同党离心离德,这是政治方向扭曲产生的必然结果。

二是政治立场的扭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扭曲,政治立场也随之扭曲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一个党组织的整体,本应该为人民做事情、对事业做贡献,就会变成只想着打个人的小算盘,老百姓的冷暖疾苦完全不放在心上,必然导致其所在党组织的政治立场发生偏移。

三是政治规矩的扭曲。

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恶化,必然表现在政治规矩的扭曲。如果政治生态恶化了,跑关系、走后门、钻营取巧、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现象自然就会多了起来。民主集中制方面,就会出现要么只有集中没有民主,要么只有民主没有集中,各说各话、各行其是的现象。就会出现纪律松弛的问题,问题多了,必然导致其所在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纪律整体松散,纪律散了,队伍也就散了,战斗力自然无从谈起。

四、深入贯彻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实践要求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对目前本系统政治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深刻总结反思,必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指针,科学把握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把政治生态打扫得更清洁一些,把从政环境整治得更健康一些,形成政治体系内外的良性循环。结合单位实际,就是要努力实现“组织清廉、干部清正、政治清明”三个目标。组织清廉,就是要做到办事用权依法依规,政策执行公开透明、行政执法公正廉明;干部清正,就是要做到官清吏廉,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政治清明,就是一个单位或部门要做到选人用人公平、评先评优公道,杜绝“庙小妖风大,人少妖怪多”的歪风邪气,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构建良好和谐的同志关系。要实现上述“三个目标”,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突出“举旗铸魂”,切实树牢理想信念。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基。历经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无数共产党人能够在顺境时不骄躁、在逆境时不消沉,靠的就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现在,我们有的干部口口声声“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际上对党章党规党纪和中央精神知之甚少,平时借着工作忙、事务多等各种借口,不深入学习,即使学也只是做表面文章,一知半解。我们要针对问题找突破,把学习形式搞得再灵活一些、再生动一些、再贴近工作一些。前一段,党委坚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深抓实“三会一课”落地,取得了一些成效,希望今年党建工作有所突破。比如,围绕党建品牌创建等活动,丰富党建载体,强化教育实效,大力构建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突出“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头雁效应。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净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净化政治生态搞得好不好,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息息相关。领导干部立身正、讲原则、拒腐蚀、守纪律,就会带出比较好的政治环境,正气可以压倒邪气,党员干部也会心情舒畅,士气高涨。反之,如果领导干部容忍官场文化庸俗化,甚至自己也融入其中,必然导致潜规则大行其道,必然导致政治生态腐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肩负起管党治党建设党的主体责任、政治责任;带头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遵党纪守规矩;带头弘扬正气,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带头搞好团结、倡导和弘扬廉洁精神,带领带动全体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干好本职工作。

三是突出“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认真贯彻《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突出强调讲政治、严明政治纪律。强化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关键在做,要落实在行动上。一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自觉划出政治红线和行为底线。要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把上级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忠诚教育,打牢看齐核心、维护核心、服务核心的思想基础,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三是要落实好党内各项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更要正确对待批评。

四是突出“从严从实”,严格落实党内监督。

我们有的党员干部把信任与监督对立起来,认为党组织的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这些认识既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也不利于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法国近代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领导干部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这是今后的常态。一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严格按制度规矩办事,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做法和认识。建立制度重在执行,不去执行就是“一纸空文”。二是要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基层联系点加强党建工作指导,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促全面”,努力提升全系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三是要健全科学决策机制,不断拓展“三重一大”制度的广度和深度,认真落实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制度。四是要深化防控廉政风险、述职述廉述党建、经济责任审计、巡视巡察、督查等工作,形成对权力运行结果制约监督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集中治理“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过程中,我们要狠抓几个典型,从严从重处理,好好地震慑一下这些“害群之马”。

五是突出“强基固本”,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党的基层组织就是推动建设的最基础单元。党建工作做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要看党支部建得强不强,活动开展得实不实。一是要大力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作用。传达学习好党的会议、文件精神,让普通党员及时了解党中央的最新决策部署。多开展以支部为单位的党员活动,让普通党员更多地参与其中。不能上级推一推,才动一动;不推不动就成了“一潭死水”。各党支部要主动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二是党支部书记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全面履行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三是典型示范引领。要深入挖掘身边人的典型事迹,以先进事迹感染人、触动人、教育人,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下步,要结合重点工作,适时的、阶段性地搞一搞评选表彰,做得好的要表扬,做得不好的要批评,时时刻刻发挥党的引领带动作用。

同志们,一个地区或部门的政治生态,由每名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作风点滴汇聚而成,能够在一言一行中让人民群众、让身边的人实实在在感受到。因此,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全面而非片面的,是行动而非口头的,是具体而非抽象的,是务实而非务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座每名党员干部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为人诚实守信、为官清正廉洁、处事公道正派、干事争创一流,时时刻刻彰显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系统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推动XX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XX持续凝聚正能量、增添新动力!

第五篇: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热点: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热点: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三支一扶考试申论热点,无论是在选择题中还是申论材料里都有可能设考点。为了帮助三支一扶考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动态,丰富时政知识,华图三支一扶为您整理国内外时政热点。

背景链接

【背景链接】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抓好了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重要基础。全党同志都要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贡献。

综合分析

【标准表述】

[论述]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

解决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中出现的问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锲而不舍把这项党的建设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习近平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

——习近平

[内涵:正确认识政治生态] 关键词: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作风是政治生态的核心,政治生态是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基础。

政治生态是一个政治组织或系统内,个体与整体、成员与组织、局部与全部的生存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的总和,它反映一个政治组织或系统的政治环境,也影响到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党的政治生态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关乎党的生命。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党内政治生态包括:

一是政治立场,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备的政治本色、理想信念、政治主张、党性要求、行动纲领、实现路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等等。政治立场是政治生态之根;二是政治纪律,包括政治目标、政治章程、政治原则、政治规矩、规章制度、准则条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程序规则、议事规范、工作惯例、奖惩规定等。政治纪律是政治生态之本;三是政治作风,包括政党及其成员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组织和个人形象等。政治作风是政治生态之要。这三个方面是政治生态的核心。

[原因分析]近年来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反映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治生态严重恶化。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同在,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外和体制内挂钩,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形成了“共腐关系圈”。这表面看是官场风气败坏,一部分官员搞小圈子,结利益联盟,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等,深层次是官商同盟圈、官场利益同盟圈代替了正常的政治生态圈,“劣币驱逐良币”逆淘汰式的潜规则代替了正常的干部选拔规则,政治生态在局部长期恶化出现了溃败。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几条鱼病了,影响的不只是一个小环境,而是会上升到破坏规则的层面。山西的“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的贿选案、广东茂名的腐败窝案等,都证明了政治生态受污染的危害。

对规则的伤害,最终会传导给全社会。“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万物尽秋气,一室难为春”的挑战,是每个干部都需要面对的。实际上,政治生态的污染,不仅是因为腐败分子坏了一锅汤,也和党内生活的庸俗化密切相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内其实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是形式主义,把公开的规则架空,让制度的权威蒙尘,形成了对党内政治生态的挑战。

[不良政治生态的十大现象] 一是“淡忘症”现象。少数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淡忘、激情意志淡漠、学习精神淡化,存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封建观念、颓废思想、消极现象、侥幸心理等问题。

二是“打假球”现象。少数干部习惯于在领导面前搞假大空,对群众开“空头支票”,做表面文章、搞虚假政绩;谈问题不讲真话,说原因不讲实话;做假动作,出场不出球,出工不出力;对中央要求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把真经念假、好经念歪;遇到问题“低头走”“弯弯绕”,遇到矛盾“和稀泥”“打太极”,遇到困难当“鸵鸟”、做“缩头乌龟”;借口“不能作为”来转移关注、掩饰无能。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三是“磨洋工”现象。少数干部做事拖沓、效率低下,消极怠工、变相抵触,群众事情不求不应、不推不动、不催不办,好事拖黄、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没本事不会干,没心思不想干,没环境不能干,没好处不肯干,没责任不愿干,存在怠政、懒政、庸政现象;四是“小圈子”现象。少数干部喜好拉山头、树山旗、立山门、当把头,而另一些人热衷于寻靠山、拜码头、投帮主、找老大、攀高枝,串小门、喝小酒、打小牌、传小话,搞人身依附。一些基层单位人际关系存在划线拉圈、选边站队现象,帮派多、线条复杂,一些人搞“潜规则”、织“关系网”,不是忠诚于组织而是效忠于个人,不是为了群众福祉而是为了团伙利益。

五是“沙化”现象。有的基层组织政治生活不严肃、不认真、不正常、不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形同虚设;批评与自我批评搞形式,整改监督回头看走过场;民主生活会“辣味”不够、“甜味”十足;“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运用不够,怕得罪人;少数干部存在好人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倾向,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大嘴巴”口无遮拦,“长舌妇”搬弄是非,热衷于打探小道消息,沉迷于传播不良手机信息。

六是“逆淘汰”现象。少数单位存在能干的不如会看的、敢干的不如敢送的现象;投机挑战忠诚,实干败给空谈;搞利益输送的八面玲珑、到处吃香,埋头苦干的无人问津、到处碰壁。能干的被排挤,无能的被重用,清正的被孤立,“劣币驱逐良币”。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风气没有形成。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七是“等等看”现象。一些人习惯于观风向、看动静,持观望心理,看看反腐能搞多大,看看规定是不是一阵风,看看政策能挺多久,看看“打老虎”会不会扫到自己;在“红绿灯”前磨蹭,红灯不走绿灯也不走;借口“守住底线”裹足不前,借口“不碰红线”退而不进,贻误良机。

八是“挖坑”现象。少数干部“歪嘴和尚念经”,误读、曲解中央精神,或出台的政策侵害群众利益、有伤民心,或吊高胃口煽动民粹主义误导群众预期、挑起群众不满,个别干部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过度反应、失当行为,引发了矛盾,撕裂了党群感情。

九是“胡作为”现象。一些人胡作非为、任性蛮干,决策缺乏科学性、论证缺乏专业性、实施缺乏可操作性,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扔下一堆烂摊子,自以为无人问责。

十是“稻草人”现象。少数干部对《准则》《处分条例》《问责条例》不上心、不自查,不知道底线、界线、红线在哪里。少数基层单位对规章制度重制订、轻落实,说在嘴上、停在纸上、挂在墙上,吓不倒人、管不住人。少数领导干部主体责任不主动、监督责任不到位、领导责任不落实,不念“紧箍咒”,不舞“金箍棒”。处理问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缺乏正风肃纪、惩前毖后的效果。

对策措施

[参考对策] 教育总结: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第一,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第二,要激浊扬清,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第三,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做起,从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做起,从高级干部做起,对党绝对忠诚,模范遵守党章,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夙兴夜寐为党和人民工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都不破坏党的制度和规矩。

第四,要继承创新,传承和发扬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同时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功能作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文章素材

【文章素材】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精彩标题示例] 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绿色政治生态

2.维护良好政治生态需要净化“朋友圈”

[精彩开头示例]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总书记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要从净化领导干部的“朋友圈”开始,逐步打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精彩结尾示例] 1.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生活,让党内政治生态“天蓝水净”,必须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只有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党内政治生态一定会充满激浊扬清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最为有力的贡献。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锻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彰显制度和规则的力量,把每一名党员都摆进去,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染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让每一个人清爽呼吸、干净办事。

原文链接:http://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下载2017国考申论热点: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国考申论热点: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国考申论热点:农村环境保护与政治

    2018国考申论热点:农村环境保护与政治 |背景链接*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国已有很多村庄参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但农村垃圾治理和......

    2009国考申论热点六

    热点现象切入点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1.现状: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

    2014国考申论热点:反垄断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国考申论热点范文 反垄断法 文章来源:http://changsha.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公平竞争与真正繁荣 在《反垄断法》制定之时,就有意见认为,该......

    2013国考申论热点第一期

    2013年国考申论热点:最美女孩 【背景材料】 15岁的小姑娘梁春霞现在被许多网友称为“岷县最美女孩”。因为在甘肃岷县特大雹洪灾害中,她和同学在即将被山洪冲走的危难关头,她选......

    2016国考申论热点:防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参加选调生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最新热点问题,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预祝广大考生能在选调生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背景链接】 据中央......

    2021年构建全县良好政治生态调研报告

    2021年构建全县良好政治生态调研报告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纵观我县政治生态......

    把握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着力点

    制度体系 上下层级 行为主体 权力运行 把握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着力点(刷新见解) 孔德明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18日07 版)习近平同志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

    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五篇]

    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作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