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升旗仪式-明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做“四有”老师
明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做“四有”老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总书记说,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就会耐得住寂寞,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祖国富强做出卓越的贡献。
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心里有杆秤,家长的心里也有杆秤,领导、同事的眼中同样有杆秤。我们能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留下足迹,在学校发展的征途中洒下汗水,我们的人生就有了永恒的价值,我们的工作就获得了伟大意义。我们既是教育的筑梦人,也是自己的追梦人,学生的圆梦人,我们要为学生成长,个人成功,学校发展尽心尽力,无私奉献!
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有静水流深的水源。教师好好学习,学生才会天天向上。作为教师就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钻研上,有渊博的知识支撑的教师,课堂上才会从容、自信。
教育是一项“仁者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谁关心学生,学生才尊敬谁,只有爱学 生的人才可以教育学生。课前五分钟候课,走进教室,对学生关切询问,温馨提示,耐心沟通,让课堂充满快乐的阳光。
尊敬的各位老师,教师既要身怀传承文明的使命,又要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教学生做人的道理。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高尚和奉献,选择了职业教育,就是选择了教育报国,育人成才,富我百姓。让我们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明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做“四有”老师,共享幸福教育人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颂师德正师风铸师魂
颂师德 正师风 铸师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则国兴。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业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自己能有幸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倍感庆幸!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间,在教师这个行业已度过了八个年头。这八年来,我深刻体会到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是“真、善、美”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无私无畏,无欲无求,从不言弃,居平凡可安详,赴潮流能浩荡;纳琐屑于胸中,化万物以时日;先结冰而冷却,后沸腾而涌动;遇不平则咆哮,处池塘则坦然。当然在这期间,我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应有尽有,但却让我更加明确了身为一名教师的使命和义务。
仍然清楚地记得,江泽民同志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胡锦涛同志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他的一席话,蕴含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包涵了一名合格教师的内涵:即师德、师风、师魂。他的一席话充分反映了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理想和愿望,也是教师个体和群体需要一生为之奋斗的从教境界。
静坐沉思,回忆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生涯,感慨颇多,尤其在师德、师风和师魂方面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我认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重视师德教育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一、师以德为高,德高则可为人范。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规定了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有位名人说过,老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有道是“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育人先育师,育师先育德”。由此可见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习惯是所有发展与成功的基础。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成“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师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时时刻刻让“爱”永驻心间。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的全部意义都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师爱超越了亲子之爱,友人之爱。这种爱是神圣的,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终生不悔,爱教学工作孜孜不倦,爱学生如爱自己的子女。为人师者能把“爱”字写好了,师德也就合格了。每一位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二、师以风为力,风正则扬帆竞发。俗话说“风正一帆顺”。良好的师风要求教师应该勇于创新,奋发进取。首先,我认为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常言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想做人师的教师算不上一个好教师。所以教师要用毕生的精力去挑战自我,在高效课堂里,在学生喜欢里,在自我发展里,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其次,教师要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一股求真、求进、求异、求美之风,创造出教育的神话,要敢于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尊重科学,尊重教育,尊重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努力探索教育的真谛,不懈地追求教育理念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人格魅力的提升,努力使自己成为人师,并向名师,向大师奋进。再次,教师要以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式,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最后,教师要用心在工作中不断地创造美,让学校处处充满美的感召力。
三、师以魂为上,有魂则自成人师。俗话说“国无魂不立,军无魂不强”。教师没有师魂,教育就没有了生命力。师魂是师德、师风的根本归宿和灵魂。铸师魂就是要建立起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人生信仰。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首先,我个人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视名利如粪土,要时时刻刻鞭策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把自己选定的人生目标坚持到底,这也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因为教育需要执着和无悔。其次,每一位教师都要从教室、学校走出来,彻底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多角度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通过学习实践,感悟思考,确定自己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走,从而坚定自己教书育人的意志和信心。第三,要以名师为范,拜名师为师,在榜样的引领下,逐步走向从师的崇高境界。只有矢志不渝,孜孜以求,有所作为的教师,才能把师魂之烛点燃。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祖国的教育事业是无限的。身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将继续用全面发展的师魂塑造人,用无私奉献的师德陶冶人,用高风亮节的师表鼓舞人。我要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满腔的热血,谱写出无愧的颂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的青春之歌!
第三篇:重师德 正师风 铸师魂
重师德 正师风 铸师魂
——学习孔子如何做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
红河州财经学校 会计组 刁玉霞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所提倡的许多教育理念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他的言行,包括他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整理之后,编写成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2千多年,更有宋人赵普半部可治天下之说。时至今日,世界各地还有孔子学院,学习孔子的“礼”“义”“仁”“孝”。
孔子在三十岁就开始从事教育事业,在长达五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兢兢业业,为人师表。他一生,收教学生三千多人,培养出贤人有七十二人之多,在二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是十分了不起的,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一生漫长的教育工作中,孔子不断地总结教育经验,得出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向孔子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
一、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自古就有“学在官府”的规矩,而孔子创办私学,打破历史陈规,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他的学生中,既有像子路这样的将军,也有像公冶长这样的囚犯,既有像南宫适、司马牛这样的贵族,也有像颜回这样的庶民。他招收学生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不分年龄,只要虚心向学,他一律谆谆进行教育。现今,我们的教育思想也正是“一切为了孩子”。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贫富有悬殊、个性有差异、智力也有差别,但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们一起看世界,“眼睛向下”,放下架子,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专职演讲,学习孔子的“大爱与博爱”,怀有一颗善良的仁爱之心,以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一视同仁地去关注每个孩子,去细心呵护每一颗纯洁的心灵,给每个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教师身教胜于言教。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事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事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欲授其业先正其身,我认为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即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塑性很强,他们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着教师的言谈举止、学识能力等,并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既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让学生佩服。
三、因材施教 孔子的学生众多,而且每人的资质、秉性各异,怎样才能把他们都教育成材呢?《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做主张呢?”当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有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孔子之所以能把他的学生教育成材,得益于他平时常与学生亲近,“听其言而观其行”,通过观察和交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我们职业教育更应该学习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由浅入深,因人而宜,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始发奋学习,自觉学习了传统的“礼、乐、射、御、书、书”六艺,自学成才,拜能者为师,不耻下问,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曾为了搞清楚周礼中的一个问题,不远千里,请教于老子,直到弄懂为止。孔子这种乐学、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学习。人们常说:“当师的,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或者更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像孔子一样,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教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孔子还主张教师应以教为乐,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矢志不渝,终身从事教学工作。孔子从30几岁办学开始,直到73岁病逝,即使是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他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穷尽一生心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爱岗敬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教师更应该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第四篇: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
“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主题活动计划
发表日期:2008年9月30日
【编辑录入:大龙】
江阴商业职业高级中学
年轻而充满朝气活力的江阴商校坐落在江阴经济开发区。几年来,江阴商校这棵小树茁壮成长,现已枝繁叶茂,花开几度。这几年来的迅速发展,成为江阴职教界的一个奇迹。学校抢抓机遇、努力不懈、务实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全校师生员工上下同心,团结拼搏,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特色阶段迈进。但是,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为了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共铸江阴商校的辉煌明天,特制订学校“三师”主题活动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意见》和师德规范为依据,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和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教育法律、法则为准绳,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榜样教育和信念教育为主要形式,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努力争做“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锋与榜样,全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商校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通过广泛开展“三师”教育活动,力争在以下五方面取得实效:
1、广大教师牢固确立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
2、广大教师实现“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广大教师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廉洁意识、责任意识、“学生第一”意识明显增强。
4、形成与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5、师德高尚、行为规范、敬业乐业的教师数量大幅度增加。
三、工作要求
在“三师”教育活动中,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活动,以德治教,杜绝一切违背师德标准的现象发生。
1、加强师德建设的培训工作。
建立师德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师德考核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行为准则》、《师德规范标准》等法律法规,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文件,深入开展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并结合听讲座、观看“英雄教师”殷雪梅和其他师德标兵的录像,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2、加大师德建设的工作力度。
加大师德工作力度,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工作能力。抓典型、树形象,开展“以德树己、以德育人”的竞赛活动,举办师德论坛,增强广大教师“争排头,创一流”的思想意识。
3、端正师德建设的教育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体教师唱响职业道德的主旋律——爱,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爱国、爱民、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观念,定期开展师德标准形象的讨论活动,树立本校教师师德形象。与此同时,继续开展“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活动,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先进的事迹激励人,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
4、开展师德建设的有益活动。
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敬业教育,切实抓好广大教师的学历进修与业务进修,进一步落实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培养工作,开展教师业务素质大比武活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模式,加强师生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师生之间的结对帮扶活动。
5、解决师德建设的突出问题。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广大教师应杜绝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杜绝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的行为,杜绝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的行为,杜绝在科研、招生、考试、职称评定、成果评审等工作中弄虚作假或其他违纪行为。
四、实施步骤与活动形式
我校“三师”教育系列活动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于2010年底结束,共二年半时间,分为四个阶段:
1、动员启动阶段。从2008年9月初开始,到12月底结束。学校制定出详细的“三师”教育系列活动计划,多形式、多渠道在广大教师中宣传,使广大教师明确“三师”教育系列活动的工作目标、指导思想、具体要求和实施步骤,形成浓浓的“三师”教育活动氛围,活动形式有:
(1)全体教师讨论通过学校“三师”教育系列活动计划;(2)集中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
2、对照检查阶段。从2009年1月初开始,到12月底结束。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揭示我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有关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分析现状,找准主要矛盾,重点解决我校在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活动形式有:(1)集中全体教师学习道德规范;
(2)组织全校教师观看江阴市师德标兵报告录像片;(3)每位教师撰写师德师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材料;(4)开展师德师风方面的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的活动。
3、整改提高阶段。从2010年1月初开始,到7月底结束。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根据每位教师的分析材料和评议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师德师风建设同学校的日常工作、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依靠良好的工作机制,促进师德师风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活动有:
(1)每位教师撰写师德师风建设的整改方案;(2)各部组织并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
(3)观看有关师德师风建设和先进模范教师的录像片;(4)学校组织师德师风论坛活动;
(5)学校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征文活动;(6)每位教师撰写阶段思想和工作总结。
4、验收总结阶段。从2010年9月初开始,到12月底结束。认真总结师德师风建设的成功经验及不足之处,大力宣传表彰正面典型,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主要活动有:(1)组织每位教师“回头看”;
(2)组织召开各部之间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交流会;(3)民主评议师德高尚教师;
(4)总结“三师“教育活动的成果,表彰先进典型。
五、保障措施
1、健全领导机制,落实责任。学校成立“三师”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朱自力校长任组长,钱荣、钱熠熠、张书元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各部部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抓动员、抓部署、抓落实。
2、强化督促检查。学校成立“三师”教育活动监督小组,钱荣任组长,顾红霞、胡国芹任副组长,各处室、各部有关人员为成员,设立师德师风投诉电话和师德信箱,督查各阶段工作有序开展,发现问题,督促解决。
3、重过程、求实效。注重“三师”教育活动的过程,要求每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作好笔记,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制定出师德行为规范的近期、中期目标。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工作自查,相互讨论交流,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求得实效。
4、建制度、严考核。学校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并在各阶段中由家长和学生对教师进行师德民主测评,公开考核结果。对家长、学生不满意的教师,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一年内不能晋级评优;对为师不良,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学校将及时作出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第五篇:崇师德铸师魂正师风
崇师德铸师魂正师风
——浅谈加强师德建设是教育之根本 新村逸夫小学:豆拉本
为人师表,不仅要有高深的学问,还要有正直的思想,时时处处做表率,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教师所特有的品格——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一、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设一支既有渊博专业又有高尚道德品质,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流的师资队伍,对于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是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1.加强师德建设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责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塑造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面临四项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所谓“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就是说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各类课程都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师要深入发掘,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2.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需要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3.加强师德建设是缔造校魂的基石
师德高尚,方可以为人之范,方可以担当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教学之道就是让学生在学校的熏陶、教化、养成之中成人,在学习、思考、实践之中学会做人,成为具有高素质、高品位、高尚灵魂、高度负责任的人。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学校的校魂缔造必依赖于“师魂”之弘扬。育人的关键在教师。古人云:“德,资之帅也”。即师德在教师诸多职业素质中是起着统帅作用的。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养成健全人格的过程,是实现人格在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统一、平衡。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自己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二、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我国历来有注重师德的传统。古人十分重视师德,汉代学者杨雄就讲过:“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综合素质中,应当更加强调师德。良好的师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追求是多种多样的,但至少是两大类:一是为己,二是为他;或者说是一为物质的,二为精神的。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对精神的追求,是追求神圣;对物质的追求,是追求平凡。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所追求的就是一种甘当蜡烛,甘为人梯,甘为铺路石的精神,表现为对名利的淡泊,对事业的追求。古人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就应该具有春蚕与蜡炬精神。2.忠于事业,热爱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保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教师直接面对的是学生,要做到尽量地关怀,用自己的真心和诚心来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要能够不厌其烦,谆谆教导,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是在被关心着,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当你在课堂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极大的热情来传授知识时,你会感受到学生的呼应。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能够影响学生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陶行知先生早就对教师提出过严格要求:“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3.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学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和与人合作。具体来说,一是要教好书,上好课,以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要热爱和安心教育事业,潜心钻研学问,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堂课,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真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的专业人才。二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既是师德中特别重要的内容,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在言行举止方面加强修养,注意约束自己,做到“美其言,慎其行”。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而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努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不但自身要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能力无私地传授给学生。要教育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既要打好人文基础,又要打好科技素质基础。4.求真务实,不断创新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与创造者,既要传承人类的优秀文化,又要不断地探索和攀登新的知识领域,所以教师教学生就是要教学生求真向善。因此教师必须有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还要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学术精神。过去讲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十桶水,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教师十桶水也不能满足学生,所以教师应变成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永葆青春活力,不断与时代同进。
总之,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作为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在教知识的同时也教学生如何做人。在更多追求物质享受和经济效率的现代社会,保持一份平常心,苦心经营自己的精神家园,美化道德修养,优化教育思想,追求高尚的教师人格更显尤为重要。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学习新课改的思想精髓,认真学习转变教育理念,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并灵活运用知识到实际问题,为教育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愿每一条春蚕都吐出亮丽的茧丝,愿每一支红烛都闪耀出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