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及2010年预测
专供信息 注意保存 未经允许 请勿引用
经济预测分析
第 49 期
国家信息中心
2009年10月27日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及2010年预测
内容摘要: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但也出现了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自主投资增长动力不足、投资效益下降、银行不良资产潜在风险增大等问题。2010年,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应优化投资结构,结合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促进民间投资的力度。
— 1 —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迅速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鼓励设备投资的增值税转型等多项政策,直接和间接地扩大投资。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在保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自主投资增长动力不足、银行不良资产潜在风险增大等问题。2010年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会有所回落,要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发挥好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的作用, 结合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促进民间投资的力度。
一、投资需求增长仍将是扩内需主要动力
扩大投资是我国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去年年底以来,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国家迅速出台了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元的计划,其中中央财政新增投资11800亿元。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国家已先后下达了四批共3800亿中央投资,配合地方政府投资和大量信贷资金投放,有力地带动了地方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激发了房地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
1、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加快,投资成为“保增长”的主要引擎
在政府投资带动下,我国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先呈现逐月加速增长,然后出现高位平稳增长态势。1-2月、1-3月、1-4月、1-5— 2 —
月、1-6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6.5%、28.6%、30.5%、32.9%和33.6%,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平均每月加快2个百分点左右。7-9月份,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处于平稳增长,增速稳定在33%左右。1-9月,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3176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最高;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城镇投资实际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约20个百分点。国有投资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1-9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投资57410亿元,同比增长38.8%,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9.5%提高到32.8%。
投资高增长成为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初步测算,上半年投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而同期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仅为3.8个百分点,国外需求(净出口)则下拉GDP增长2.9个百分点。
2、投资结构有所优化,农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得到加强
今年以来,国家加大对农业和交通、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文化等服务业等发展相对滞后的领域的投资,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供给能力和吸纳就业明显扩大。
在国家继续加大对农村饮水、沼气、电网、公路和水库等领域投资的影响下,第一产业投资在上年高增长54.5%的基础上继续加
— 3 —
快,1-9月增长64.8%,连续5年同期增速高于第二、第三产业。随着投资增长的不断加快,第一产业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5%提高到1.8%。第一产业投资加快、比重提高表明中央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大,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有利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第三产业投资增幅7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由于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大力向基础设施、安居工程、医疗、教育、环保等社会发展领域倾斜,第三产业投资明显提速。1-9月增长38.1%,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3535亿元,增长87.5%,教育投资增长42.4%,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投资增长72.9%,环保事业投资增长60.4%,增幅同比分别提高52.3、36.1、43.5和21.4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城镇投资增速。这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控意图。
3、地方投资不断升温,中西部投资较快
本轮投资大幅增长,首先是从加大中央政府投资开始的,但随着国家各项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实,投资增长的动力也开始由中央向地方转换。从2008年10月到今年3月,中央投资增长高于地方投资,进入2009年4月份之后,地方投资项目开始发力,增速逐月加快并超过中央投资项目,而中央投资项目则开始减速。1-9月份,中央项目投资增长18.9%,地方项目投资增长34.9%。随着地方投资项目的加速,地方项目占全部投资项目比重也随之提高,2005年以— 4 —
来一直在90%左右,到今年9月份,这一比重则达到了历史最高的91.2%,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对总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高。
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1-9月份,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8.3%,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6.2%提高到27.2%。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8.9%,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2.7%提高到23.7%。
4、社会投资有所启动,房地产投资逐月加快
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允许企业将新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税款实施抵扣,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同时,今年前9个月我国金融机构投放的信贷资金创出天量,新增8.66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5万亿。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1-9月份,我国非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9.5%,同比加快了6个百分点左右,非国有经济投资加快表明企业投资信心在恢复。
非国有经济投资者投资信心恢复突出表现在房地产投资上。受货币政策宽松、信贷增加和通胀预期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销售火爆、价格飙升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月加快。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月增长1%、1-3月增长4.1%、1-4月增长4.9%、1-5月增长6.8%、1-6月增长9.9%,1-7月增长11.6%,1-8月增长14、7%,1-9月增长17.7%,累计投资增长速度平均每月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8月当月增长35%,9月当月增长37.1%,— 5 —
均超过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
5、货币政策效果显著,投资资金来源充裕
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保增长,金融部门加大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投放,我国投资资金到位情况良好,资金来源充裕。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9月份,城镇投资到位资金152772亿元,同比增长39.4%,增幅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77.7%,增幅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48%,增幅同比提高33.5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33.1%,增幅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13.1%,增幅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可见,在企业效益下滑等因素影响企业自有资金和外资下降的情况下,国家预算内资金和银行贷款的高增长成为投资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1-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38990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国内贷款8190亿元,增长47.2%;利用外资359亿元,下降26.2%;企业自筹资金12787亿元,增长14.5%;其他资金17654亿元,增长62.4%。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0269亿元,增长52%;个人按揭贷款5345亿元,增长107.7%。在房地产投资增长中,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是主要因素。
二、投资领域需要关注的几大问题
1、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有些行业仍在重复建设
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从低端到高端、从内需到— 6 —
外需、从传统行业到新兴行业产能均不同程度面临过剩问题。一是外需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难以解决。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出口呈现急剧下滑趋势,导致大部分为外需服务的生产能力出现过剩,其中不仅包括纺织、鞋帽、箱包等低端产能,而且还包括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等高端产能。二是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产能已经过剩,但在建和新建项目仍有较大的规模。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6.6亿吨左右,目前实际需求为4.7亿吨左右,1.9亿吨左右产能出现闲臵。水泥行业总产能达到17-18亿吨,而市场需求量大约为14亿吨,存在3-4亿吨过剩产能。三是部分新兴行业也显露产能过剩迹象。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求市场尚未充分建立。但是在本轮大规模投资的刺激下,部分新兴行业由于新建项目快速增长,产品需求相对滞后,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迹象。同时,部分投资项目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管理不规范、项目趋同化倾向突出等问题,重复建设有所显露。
2、投资增长主要依赖政策拉动,支撑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特征。在政府大规模投资和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下,出现了国进民退和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争利的局面,部分国有资本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挤出了社会投资。如国有企业在各地土地拍卖中频频成为“地王”,中粮收购蒙牛,国有亏损企业山东钢铁收购民营盈利企业日照钢铁公
— 7 —
司,民营航空公司基本退出航空运输领域等。社会投资由于受到市场信心、国外需求、融资约束、市场准入限制等影响,增长乏力,尚未出现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
3、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隐含系统性金融风险
地方配套资金不足,资金到位率偏低。尽管政府投资在短期是扩大内需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项目资金配套能力较弱。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方面面临的困境是,一方面财政实力有限,配套资金不足,影响中央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银行盲目授信、资金运用不透明、信贷资金财政化等各种问题不断集聚和突现,给地方财政、银行风险和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
地方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供给而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贷款,然后再将贷款转贷给企业或项目,使债务信贷化。今年新增贷款的增量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据人民银行的调研,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60%,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到1.3%,特别是县级平台几乎没有盈利。政府投融资平台总体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较低,透明度较低,银行对平台及地方政府的整体债务水平难以准确评估,信贷资金监管难度较大,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潜藏着系统性金融风险。— 8 —
4、投资效益进一步下降
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增长,一定会出现投资回报递减的现象,也就是说投资效率下降。增量资本产出率是反映投资效率的主要指标,这个指标的意义就是每增加1块钱的国民生产总值,需要投资多少钱。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印度这些国家每增加1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需要投资1到2元。我国从1995至2009年15年内平均增量资本产出率是4,也就是说我国每增加1元的国民生产总值需要投资4元。预计2009年我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将达到创纪录的9.5,不仅大大高于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1998和1999年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增量资本产出率水平。目前,我国的投资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持,投资效率过低意味着银行信贷回收前景堪忧,金融系统风险加大。
图:增量资本产出率
10.09.08.07.06.05.04.03.02.01.00.******009
— 9 —
三、2010年投资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和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1、政府刺激投资的政策仍将推动投资增长
首先,按照4万亿投资计划,2010年还有将近6000亿元的中央政府财政投资,将带动全社会投资增加约2万亿元。其次,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与规划已经出台,将进一步优化民间资本投资的环境,拓宽投资的领域,降低投资的成本,使民间资本增长快于上年。再次,钢铁、石化、轻工、装备制造和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新能源发展规划等先后出台和实施,将对相关产业投资起到刺激作用。第四,调整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政策效应会在2010年持续显现。国务院在2009年5月27日下发的《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商品住房、邮政、信息产业、钾肥等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该政策的贯彻落实将使相关项目投资显著增加,促进投资增长。
2、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能力提高
2009年年初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除了经济不景气而外,与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有关。但自4、5月份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好转和开发商信心的提升,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持续升温甚至出现了— 10 —
“井喷式”行情。这将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项目资金配套能力,促进投资增长。
3、施工和新开工项目较多,资金来源充裕
目前施工和新开工项目较多,计划投资额较大,这些项目按时完工仍需要大量投资,因此,未来投资将保持惯性增长。2009年1-9月份,累计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6万亿元,同比增长37.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2169亿元,同比增长83%。到位资金充裕,1-9月份,到位资金超过投资完成额约2万亿,而去年同期和全年到位资金超过投资完成额分别仅为1万亿和8000亿元。
4、消费结构升级是投资高增长的重要基础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会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型升级的趋势将愈加明显。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以上。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扩大消费政策效应的显现,住房、汽车等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并未停止。汽车、住房等消费持续旺盛,不仅使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投资增长加快,也带动了机电、化工、冶金、建材、交通运输等一大批相关产业投资的增长。
5、利用外资和出口恢复增长会带动投资
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出现
— 11 —
了积极变化,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但主要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产能过剩,开工率不高,贸易保护升级,世界经济复苏过程曲折缓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份最新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1.1%,2010年将恢复至增长3.1%左右。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将使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利用外资下降的局面有所改观,出口恢复增长也有利于出口行业的投资增长。
但2010年政府投资增量将有所放缓,新增信贷规模不可能再出现2009年的增长水平,政策推动投资增长的效应会有所减弱。产能过剩矛盾凸现也会抑制投资增长。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31%左右,考虑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四、投资领域宏观调控的重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发展公共卫生和基础教育等,都需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保持较快的投资增长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特别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手段。但如果不通过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结构性调整来释放出民间自主性投资,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国进民退等问题,难以实现增长动力由“政策刺激的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切换,难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难以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因此,要— 12 —
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
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在铁路、通信、航空、石油化工等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与社会发展领域引入竞争,尽快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领域。扩大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范围,对民间投资投向国家鼓励的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公益性事业和进行自主研发的,要在税收、融资、土地等方面给与支持。拓宽民间投资的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切实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2、发挥好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的作用
明确政府公共投资范围,进一步把公共投资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并加强对发展新兴产业的引导。建立健全公共投资正常增长机制。有效地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引导企业围绕主业和发展实体经济进行投资,加大对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国有房地产企业应从竞争性房地产领域逐步退出,更多地承担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要明确按一定比例用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设。
3、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围绕企业兼并重组中遇到的税收分成、社会保障、债务等难点
— 13 —
重点问题,研究制定财税、金融、资产处臵、人员安臵等方面的政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发挥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并购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臵效率。
4、改进和加强投资管理与调控
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围绕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过度扩张,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联动联控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把好用地批准、环境影响评价、信贷审批、产业政策审核等各个关口,对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违规占用土地、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新上和在建项目要制定更加严格和可操作的处罚措施。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
(执笔:祝宝良)
编辑部地址:北京三里河路58号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68557122,68557123 传真:68558210 电子邮箱:gxfx@mx.cei.gov.cn — 14 —
第二篇: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测分析
大圩镇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测与分析
2012年,经过对全镇工程建设项目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全镇固定资产投资的进展情况,梳理出能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项目10个,全年计划投资额3.07亿元。
1、新开工项目分析。2012年开工项目有投资6300万的东大洋混凝土公司,投资8500万的华粮米业。投资1400万的大圩镇金碑水厂人饮工程。3个项目共投入1.62亿。
2、其他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对2012年其他续建建设项目和一些常规性项目进行初步预测。(1)南广高铁、梧贵高速后续投入6000万元;(2)蓝志胶合板厂厂房建设和技改投入1500万元;(3)危房改造项目投入1950万元;(4)贵港市城区烟草监督大圩分所办公楼二期投入500万元;
(5)18个村级卫生所建设项目投入480万元;(6)村村通公路项目1200万元;(7)孔家精米厂二期投入1070万元。以上项目合计金额1.45亿元。
3、其他不确定性的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一是西气东输项目;二是投资7600万元的顺昌仓储;三是全镇的私人建房;四是速丰桉种植;五是每年的财政一事一议项目投入。
第三篇: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 徐策 原创 | 2010-09-14 09:36 | 投票编辑推荐
标签: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预测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课题组;8月31日)
文章作者:课题组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步放缓态势,基本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下半年,投资增速将继续稳步回落,但由于企业投资信心回升、“新非公36条”及其细则出台、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以及金融环境仍然比较宽松等因素的支持,投资不会出现大幅回落。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存在多重两难问题,投资调控仍然十分复杂,政策不宜有大的调整,要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促进投资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多重因素,我国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稳步回落,预测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775亿元,增长21.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301亿元,增长22.2%,房地产投资完成46492.5亿元,增长26.8%。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187.4亿元,同比增长25%,较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8.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上半年投资实际增长21.7%,较一季度回落1.5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15.3个百分点,回落态势更为明显。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8047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从高位回落,导致投资贡献率由去年94.6%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59.1%,符合宏观调控预期。但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比2000-2007年各年同期平均增速25.41%高0.09个百分点,这说明当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处于较高水平。
上半年,六大高载能行业完成投资14634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同比回落9.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同比分别增长34.2%和9.4%,比一季度放缓7.8和12.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1%,比一季度放缓3.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3%,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尽管高载能行业投资有所回落,但投资的重工业化倾向仍然较为明显。重化工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连年上升。上半年重化工业投资为22.3%,高于2004-2007年同期均值20.8%的水平,2008-2010年同期重化工业投资比重保持在22.8%左右,尽管今年上半年该比重有所降低,但投资的重工业化倾向仍然显著。
进入2010年以来,房地产投资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较1-5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当前房地产投资增速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比2004-2007年同期均值高17.1个百分点。房地产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有所下降,由1-2月份的27.5%下降至上半年的24.2%,但与2004-2007年同期平均值一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的贡献率为32.1%,远高于2004-2007年同期平均值22%的水平。因此,从目前看,房地产仍是拉动投资的重要力量。
上半年,地方项目投资90604亿元,增速为26.7%,较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且低于2003-2007年同期均值7.06个百分点。从地方项目投资占比看,地方项目占比由年初的90.6%上升至上半年的92.4%,高于2003-2007年同期均值88.4%的水平,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向地方项目倾斜的趋势仍然明显。
上半年,内资企业投资62261亿元,同比增长27.6%;港澳台商投资2270亿元,增长14.7%;外商投资2539亿元,增长2.3%。内资企业增长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内资企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2.83%,高于2003-2007年的同期平均值89.24%。尽管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增速均连续回升,但其恢复速度及规模均较小,所以内资企业是支持投资高位运行的重要力量。
内资企业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且占比不断下降,而民间投资占比不断上升,由年初的51.38%上升至上半年的55.55%。与去年同期相比高2.1个百分点,并且高于2003-2007年同期均值2.5个百分点。这表明,当前我国民间投资正处于“接棒”政府投资的过程之中,投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遇到多重“两难”问题
2010年是国民经济运行最为复杂的一年,宏观经济面临多重两难选择,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同样存在多重两难选择问题。
首先,房地产行业作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与抑制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两难选择”。
为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在一系列刺激政策和优惠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制度、体制以及政策等多重因素,房地产价格出现新一轮的疯狂飙升,资产泡沫风险不断聚集。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将造成泡沫破灭,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而且,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新国十条)发布。新国十条发布后,住房交易量急剧下滑,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与此同时,股票市场以地产股和银行股引领大幅下跌。尽管房地产投资仍然保持高位,但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已经发生了改变。
随着房地产新政的效果不断显现,房地产投资将很有可能出现下滑。而这将导致两个主要后果,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对整个投资的贡献率较高,房地产投资下滑将直接下拉投资增长;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具有相当长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势必影响这些行业的投资,进而间接地下拉投资增速;第二,房地产市场趋冷,土地流标现象开始再现,势必导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减少,使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能力有所下降,巨大的融资缺口难以得到有效弥合,这不仅将会下拉投资增速,还增大了出现“烂尾工程”和银行坏账率提高等金融风险。
其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与实现投资平稳增长之间也存在“两难选择”。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由于重化工项目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拉动投资的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各个地方纷纷上马此类项目。这使得当前投资中耗能高污染重的重工业项目较多,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大,不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效益的优化和改善,更不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6%,但完成“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仍然十分艰巨,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载能行业加快增长,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上升3.2%,大大增加了后三个季度的工作压力。国务院要求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实现。政策发布实施后,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0%左右六大高载能行业投资放缓,带动城镇投资出现下滑。在政策作用下,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1.25%,节能减排压力有所缓解。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投资的高耗能、高排放具有一定的阶段必然性。因此,“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以投资放缓为代价的。显然,稳定投资增长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之间也存在“两难选择”。
第三,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与保障地方政府投资平稳运行之间的“两难选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缓解地方政府资金不足的有效手段,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日益加大;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管理缺失等。商业银行截至今年6月末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7.66万亿元,存在严重偿还风险的贷款占比23%,意味着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约在 1.5万亿元。2010年6月,中央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短期看,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影响地方项目投资的增速。这也是地方政府投资调控的“两难选择”。
第四,地方政府“大干快上”与中央政府“调整投资结构”之间的“两难选择”。
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仍然较高,在制定规划时,或是强调自身正处于高投资、高积累的发展阶段,或是依托“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新型战略产业试点以及“地方发展规划”等平台大幅提高投资率。另外,当前新兴能源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高潮,有些地方政府不顾发展条件“大干快上”,“占领新型战略产业制高点”,很有可能产生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而实际上并没有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引进和发展的仍然是较为落后的产业环节,增大了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显然,地方政府在贯彻中央精神和规划自身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之间存在着“两难选择”。存在这种两难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各地区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的确有所不同,因此,中央与地方在目标上出现不一致在所难免;第二,地方政府科学的政绩观尚未完全确立,投资对于拉动GDP增长的效果极为明显,更容易显示政绩;第三,当前国民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确保经济增长仍然是众多矛盾的主要方面,很多地方政府希望借此时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未来发展条件和环境,或者通过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争取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下半年以及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总体而言,在多项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下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由于仍有不少有利于投资增长的积极因素,投资增速下降幅度不会太大,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
不利于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第一,中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政策逐步发挥作用,使政府投资项目逐渐减少;第二,房地产新政效果进一步显现对下半年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投资形成抑制;第三,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等围绕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的一系列政策将对相关投资形成抑制作用;第四,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将限制地方投资增速。
有利于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第一,企业利润快速回升,带动企业投资信心不断恢复;第二,为保障四万亿投资计划项目的顺利进行,要求投资保持一定的速度;第三,利息率与房地产投资资本金比例等关键性政策尚未调整,总体上投资资金环境仍然宽松;第四,“新非公36条”及其细则的出台,拓宽了民间资本投资领域,为投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第五,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也将为今年投资增长作出贡献。
促进投资平稳运行的对策建议
下半年,要全面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由侧重短期宏观调控逐步转换到侧重中长期宏观管理,更加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促进投资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首先,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促进投资平稳健康发展。尽快建立起鼓励民间投资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进一步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在间接融资方面,应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银行,同时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业务的融资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应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内源性融资,进而向社会定向募集股份和发行债券,支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规范民营企业相关税法,做到民营企业与国企、外企在税种和税率上具有相同待遇,坚决打击垄断势力对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的限制。
其次,扩大服务业投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工业投资快速发展的格局不可持续,而且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格限制和约束。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还必须通过投资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业率提高以及民生的改善。我们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树立科学政绩观,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差别实施投资调控。扩大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就业率提高、节能减排等指标在干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弱化GDP指标的权重,促使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根据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有区别地进行投资调控。
第四,稳定房地产价格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适度的投资规模,扩大房地产供给。决不能简单压制房地产投资,其结果不但不能降低房价,相反还将进一步推高房价。应注重房地产投资的结构,鼓励满足“刚性需求”的中小户型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执笔:徐策)
第四篇:2月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12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促进我县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使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一、投资运行的基本特点
1、投资总量增加。1-2月,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5255万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77 %。其中: 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 万元, 同比 %;农村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 万元,同比 %;房地产开发投资 万元,同比增长 %。
2、施工项目规模扩大。1-2月份,全区5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55个,其中计划总投资五千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施工项目21个;本年新开工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 万元。施工项目的增加为我县投资增长奠定了基础,新开工项目的及时启动对全县投资增长起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3、工业投资大幅增长。1-2月份,全县工业投资累计完成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达到 %,成为拉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5、开发区投资中坚地位凸现,截止2月底,县经济开发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3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1.82%,成为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中坚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1、与其他县区比较仍然存在差距。
2、投资总量较序时进度仍有差距。截止2月底,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完成14.53亿元,同比去年同期虽然增幅较高,但只占全年目标任务146亿元的9.95%,较序时进度完成量差距很大。
3、重大项目开工速度偏慢。目前全县19个重点项目,目前开工项目数只有10个,开工率不足55%。部分项目只拉了一个围墙,如:重大项目进展速度缓慢,成为延缓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4、部分乡镇投资贡献度不足。比较典型的为濠城镇,截止2月底,濠城镇固定资产完成量只有一个华克农副产品收购站项目的200万元,占濠城镇全面目标任务的0.67%。投资项目少,投资贡献度不足,是该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几点建议
1、突出重点,加快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进度 对已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如期竣工;对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要积极协调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促其尽快动
工,防止重大投资项目出现断档的现象;对部分进展缓慢的重点项目,要实行责任到人,月度监督,及时有效的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尽快落实开工
2、做好储备,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库充实工作。项目储备工作是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前提,当前要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要求,筛选一批低能耗、低污染、潜力大、前景好的项目充实入重点项目库,为投资项目做好储备。
3、优化环境,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优化县域软环境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最优良的服务工作。并创新招商方式加大县域优势的宣传力度,吸引外地资金来我县投资,广泛调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新兴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为我县“十二五”期间新一轮的大发展创造条件
第五篇: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济南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以下简称“可行性分析”)管理,规范可行性分析工作程序,提高可行性分析工作质量,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可行性分析包括项目总论、产品市场需求分析、组织机构及实施进度、结论和建议和审批等环节。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时代集团公司各济南产业(不适用于老试金)。
第二章
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第四条
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一)规范的原则。可行性分析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科学决策,规范管理。
(二)严格程序的原则。可行性分析要遵循
“先调研后论证,先论证再决策”的程序要求,依照规定程序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工作。
(三)分级管理的原则。可行性分析根据产业不同类型(需安装固定资产和更新改造固定资产)的性质实行分级管理,严格按管理权限开展可行性分析工作。
(四)集体决策的原则。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由产业领导办公会集体讨论的方式通过。
第五条
固定资产投资实行归口管理,遵循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受益部门为可行性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三章
可行性分析
第六条
可行性分析的目的:通过对拟购置引进或更新改造建项目相关的自然、社会、技术、经济资料的调查分析与预测分析,提出并选择可能的投资方案,论证投资的必要性、技术的适用性、条件的可能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及投资的风险性,为投资决策提供全面、系统、客观的依据。
第七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按照研究深度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第八条
总投资≥5万元(待定)的固定资产投资或更新改造项目必须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并上报集团董事长审批。
第九条
购置引进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实施部门为主组织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单位为主体组织编制,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可向专职部门或专业人员咨询。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参照购置引进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内容可适当简化,要重点说明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内容。
第十条
可行性分析报告要按有关规定要按购置引进或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提纲)编制(见附件),下列项目必须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总投资≥50(待定)万元的固定资产购置引进项目;
(二)总投资≥100(待定)万元的非安装(更新改造)项目。
第十一条
各产业实施部门是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体,应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质量负责。
第十二条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产品市场需求分析、投资与财务评价、竞争力及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实施进度、QHSE评价等。具体内容依照《购置引进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大纲》、《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大纲》编制。
第十三条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质量要求
(一)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章制度。
(二)市场调查分析客观公正,基础资料真实齐全。
(三)参数选择科学合理,计算方法规范正确。
(四)内容全面、结构完整、格式规范。附图、附表、附件齐全。
(五)如实反映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第四章
可行性分析审核评估
第十四条
审核评估的目的:审计中心从市场、技术、工程和经济等角度,对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审核评估(必要时获得外部专家的协助),为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十五条
项目评估的分级管理
(一)一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5万元的,原则上由产业审计部进行审核评估,审计中心复审,董事长审批。
(二)更新改造类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由审计部和审计中心共同审核评估,产业规划部门委托审核评估,特殊情况由外部专家协助,董事长审批。
第十六条
承担项目评估的特殊说明
承担编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部门或人员,不能参与同一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评估。
第十七条
产业审计部或审计中心接到需审核评估的分析报告后,应及时指定审核评估负责人,必要时可成立项目组,提出审核评估方案,并于3个工作日(待定)内完成审核评估,出具审核意见报董事长审批。
第十八条
可行性分析审核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市场预测;QHSE评价;施工方的资质和方案;外部协作配合条件和配套项目;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财务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对项目综合研究后的总体评价等。
第十九条
审核评估报告的质量要求
(一)符合产业政策、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企业产业定位。
(二)调查研究客观公正,基础资料真实齐全。
(三)内容全面,论据充分,结论明确。
(四)明确项目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建议解决方案。
第五章 可行性分析审批
第二十条
可行性分析审批的一般程序
(一)归口管理部门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分析报告。
(二)根据投资金额,确定报送审核评估部门。
(三)产业审计部审核评估后,形成审核意见,报审计中心复审。
(四)审计中心根据审核评估要点,必要时获得专家的协助,形成复审意见。
(五)报送集团董事长审批。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批复内容一般包括:
(一)固定资产投资名称和金额;
(二)主要内容及工艺技术;
(三)资金来源;
(四)设备材料采购及施工单位选择等招标规定;
(五)建设周期要求;
(六)管理及运营要求等。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济南财务中心负责解释。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1、购置引进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大纲
2、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大纲
3、综合效益测算明细表
(一)4、综合效益测算明细表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