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投资顾问合规要求与风险控制
投资顾问合规要求与风险控制
自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0]27号)以来, 为保障投资顾问业务合规开展,促进公司在合规基础上提高业务水平并深化服务。现将投资顾问业务的主要合规风险进行梳理,请相关部门、各营业部组织学习掌握。
风险编号
合规风险内容
风险等级
风险表现形式
TG01 投资顾问资格管理存 在合规风险隐患
高
资格管理不严格,存在无资格人员展业行为(如无资格人员进行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参与媒体证券节目等)。投资顾问私下从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投资顾问变更岗位、离职的,未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离职手续。中
未按规定办理投资顾问执业年检。
投资顾问未接受展业所需要的培训。
TG02 投资顾问违规执业或 执业活动存在合规风 险隐患
高
向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无合理依据(如无证券研究报告支持,或者未基于证券研究报告、理论模型以及分析方法形成投资分析意见)。未向客户充分提示潜在的投资风险。
未履行保密义务,向他人泄露客户的投资决策计划信息。
以个人名义向客户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
为客户提供或变相提供代客理财服务。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客户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
与客户私下约定投资收益分成。
中
依据公司或者其他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证券研究报告作出投资建议的,未向客户说明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人、发布日期。以软件工具、终端设备等为载体,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或者类似功能服务的,未遵守相关监管规则与制度要求(如未客观说明软件工具或终端设备的功能、进行虚假不实与误导性宣传、未揭示固有缺陷
2013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盘点报告
和使用风险、未说明数据信息来源、未对具有选择证券投资品种或者提示买卖时机功能的软件工具或终端设备说明其方法和局限)。
TG03 投资顾问独立性受到影响
高
投资顾问考核无合规性指标,考核结果与客户的资产状况直接挂钩。
TG04 投资顾问业务推广和 客户招揽活动不合规
高
进行业务推广与客户招揽时,对服务能力和过往业绩进行虚假、不实、误导性的营销宣传,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
中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行广告宣传,未提前5个工作日将广告宣传方案和时间安排向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媒体所在地证监局报备。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形式,进行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的,未提前5个工作日向举办地证监局报备。
TG05 未全面履行客户适当性管理职责
中
未认真或未全面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投资需求与风险偏好,未根据上述要素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未以书面或者电子文件形式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情况予以记载、保存。
TG06 协议签署环节不合规
高
投资顾问以本人名义与客户私下签署协议。投资顾问伪造协议,与客户私下签署。
投资顾问未向客户提供或未指导客户签署风险揭示书,未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
中
未向客户告知公司投资顾问业务基本信息(如公司名称地址业务资格等基本信息、投资顾问基本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基本风险提示等)
客户签订协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解除协议事宜的,仍继续履行合同并收取费用。
TG07 违反信息隔离墙规定
高
投资顾问主动向总部相关部门寻求项目内幕信息或敏感信息,违规传播,或据以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
未公平对待客户,存在为一方客户利益损害其他客户利益的违规行为。
TG08 参与媒体证券节目不合规
高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作出买入、卖出或者持有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中
参与媒体证券节目前,未根据制度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未按规定向监管机构报备投资顾问参与媒体证券节目情况。
TG09 投资者教育活动缺乏 中
无关于投资顾问客户的投资者教育活动计划。
统一的策划和要求
未执行投资者教育活动计划。投资者教育活动未予留痕。
TG10 客户投诉缺乏有效管理
中 未公示客户投诉途径或不畅通。
未及时稳妥解决客户投诉问题。客户投诉及处理过程结果未予留痕。
TG11 客户回访缺乏有效管理
高
未对投资顾问客户进行回访。
未按照公司规定的话述进行回访,回避关键回访字句。
未对回访记录进行留痕或留痕内容存在不合规事项。
根据以上合规内容的要求和风险级别的提示,结合公司《投资顾问合规及风险管理》。
第二篇:人力资源合规风险控制[范文模版]
人力资源合规风险控制
随着人力资源方面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企业的劳动纠纷频发、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国家将员工视为弱势群体并不断出台法律对员工权益加以保护,这不但加大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也使劳资双方关系颇为紧张,如何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控制相关法律风险,使企业做到长效经营成为了热点及难点。包括:
·如何正确使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如何处理员工利用企业管理的漏洞进行的恶意诉讼、集体诉讼等 ·如何避免因法律盲区与争议点而导致的纠纷裁判“不成文惯例” ·如何合规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如果能够在管理咨询中融入人力资源合规化风险控制,将极大地降低管理成本及用工成本,避免劳动关系双方不必要纠纷的发生,有利于促进企业稳定、和谐发展,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薪酬策略不符合战略要求,体现不出对人才的激励; ▲公司的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公司管理层缺乏绩效管理意识; ▲部门目标与员工目标为什么总达不到统一;
▲规章制度没有经过公示就实施,在劳动仲裁时被判无效; ▲ 财务报销流程混乱,差旅费以工资形式发放; ▲录用通知发放之后,公司还可否反悔;
▲不知道怎样与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企业淘汰落后业务线,非技术核心人才如何处理才能合规化; ▲从子公司调到总公司过程有何劳动风险;
▲员工异动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处理,导致报复性诉讼; ▲日常管理中不注意书面文件的保管;
▲管理者没有真正意识到人力资源方面违法违规的代价; ▲个别员工煽动其他员工集体抗议、罢工、甚至诉讼; ▲不了解“不成文的惯例”,没有相关人脉支持;
▲人员重新洗牌后,员工工作没有动力,没有职业归属感; ▲选择的劳动力供应商资质差,出现事故拒绝承担责任 ……
事前预防,规避风险
1.薪酬设计与绩效管理
绩效设计绩效管理流程,增强目标管理意识和过程监控力度 处理绩差员工劳动关系的法律风险防范对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流程追溯与证据收集工作的辅导 绩效管理全过程的技巧性处理
2.公司管理制度合规化
诊断企业合规现状,对企业合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找出公司合规管理基础的优势和不足,为构建公司的合规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基于对公司合规现状的诊断,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管理理念,进行可行性研究,使之既能够体现公司的管理风格又有效降低企业违规风险;
基于合规管理现状诊断结果以及合规化管理方案,重修公司不合规的管理制度及规则,搭建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从组织机制、制度等方面保证合规管理体系的运行并持续提供协助与辅导
3.公司管理行为合规化
4.用工风险管控与规避
5.企业变革过程合规化:包括企业产权变更、企业业务转型、企业管理方式变革等。
6.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合规风控意识:依托丰富的咨询顾问智力基础,运用教练技术工具结合操作实例帮助企业管理者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法律风险,使企业管理者看清现状、扫除盲点,熟识技巧,规避风险。
事后处理,降低损失
1.劳动争议的应对处理:私下和解,和解无效时可以采取反诉手段。
2.凝聚力再造培训:激发领导力,提升领导艺术;科学激励员工,保持积极心态;强化合作意识,打造高效团队;提升沟通技巧,构建良性沟通
前瞻性探索
运用中大咨询丰富的社会资源,为企业构建双赢的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保障。建立合理评估机制,确保科学的引入与管理劳动力供应商,以降低违法风险。
·传递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支持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 ·传递企业经营思路和绩效管理方法,统一员工认识;
·提升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的重视程度,便于合规化工作开展; ·劳动争议得到有效应对,避免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体现薪酬的内外公平性和自我公平性,激发员工积极主动性,吸引优秀人才; ·实现绩效管理过程及时监控、反馈以及充足的资源支持;
·有效控制薪酬成本支出,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用工和管理成本; ·有效避免职场欺诈与恶意诉讼案件的发生; ……
第三篇:内部控制合规风险
什么是合规风险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定义,“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从内涵上看,合规风险主要是强调银行因为各种自身原因主导性地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这种风险性质更严重、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合规风险与银行三大风险的关系
传统的银行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风险,合规风险是基于三大风险之上的更基本的风险。合规风险与银行三大风险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紧密联系。其不同之处是:合规风险简单地说是银行做了不该做的事(违法、违规、违德等)而招致的风险或损失,银行自身行为的主导性比较明显。而三大风险主要是基于客户信用、市场变化、员工操作等内外环境而形成的风险或损失,外部环境因素的偶然性、刺激性比较大。其联系之处在于:合规风险是其他三大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存在和表现的重要诱因,而三大风险的存在使得合规风险更趋复杂多变而难于禁控,且它们的结果基本相同,即都会给银行带来经济或名誉的损失。
过去,商业银行通常把合规风险视同于操作风险,多注重于在业务操作环节和操作人员上去设关卡,其结果并不奏效,操作风险仍然在银行内部人员中大量存在并不断变换手法。这就说明,简单地把合规风险等同于操作风险的认识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虽然大量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操作环节和操作人员身上,但其背后往往潜藏着操作环节的不合理和操作人员缺乏合规守法意识。而银行合规风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端于银行的制度决策层面和各级管理人员身上,往往带有制度缺陷和上层色彩。因此,就现实情况而言,银行即使防范了基层机构人员操作风险的发生也未必能防范制度或管理上合规风险的发生。所以,对合规风险一定要格外重视,因为它有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比一般操作风险要大很多。
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合规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其岗位手册也是一个相关制度和相应做法持续修订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这一合规风险管理的过程,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合规风险的界定,银行的合规特指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则或标准。传统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三大类风险有可能对银行资本造成损失,但合规风险主要判别在于银行经营过程是守法还是违法。近年来“曝光”的银行内部的一些案件,恰恰说明“合规文化”在我国银行业的肤浅或缺失,“合规文化”的管理理念还远远没有浸润到银行的日常管理和决策中。
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王华庆强调,当前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合规机制的建设,组建相对独立的合规部门。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管理套路,尽快建设透彻的“合规文化”,在运营管理的每个细节和环节上始终坚持以是否合规来判断和决策,进而逐步形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全新的“合规文化传统”。
国外商业银行大都设有合规部门,其职责包括合规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估与报告,及时发现并制止风险产生以及由此造成的破坏;梳理整合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合规培训、参与银行的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再造、为新产品提供合规支持。对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而言,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任重而道远。最明显的问题是没有单设的合规部门,或者其职能由审计部门、法律事务部或监察部门分担,而具体职能定位还只限于按照监管当局的要求进行的例行检查,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合规制度没有必要的准备。因此,商业银行培育“合规文化”,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2005年4月29日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高级文件,提出了银行合规管理与合规部门建设的10项指导原则,可以说这是为国际银行业的合规管理确立了一个标准。
合规是银行业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健全、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实施以风险为本监管的基础。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
1、树立主动合规意识,克服被动合规心理。合规是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基本内在需求,也是银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在银行员工中树立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意识、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让员工接触到每一笔业务时,就要想到必须进行合规风险的审查,倡导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以便及时整改。
第二,合规文化是由一整套的制度、方法和工具支持的,这需要银行加强规章制度的后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相应地在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的发生和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必要的惩戒措施。如果发现了合规风险而隐瞒不报,一旦被内审部门或外部监管者查实,隐瞒不报者一定要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而对于主动报告问题或隐患的,则可以视情况减轻处罚,甚至免责乃至给予奖励。
第三,要将绩效考核机制作为培育合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倡导合规经营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2、制定合规政策,组建合规部门。合规部门是支持、协助银行高级管理层做好合规风险管理的独立职能部门,一线业务部门对合规负有直接的责任,高级管理层对银行合规经营负有最终的责任。构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需要设立专职的合规部门,并且要确保合规部门不受干扰地发现、调查问题,让合规人员及时地参与到银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过程,使依法合规经营原则真正落实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乃至每一位员工。同时,要制定和核准一个符合商业银行自身特点且行之有效的合规政策,它是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摸索出一条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运行机制和治理操作风险的治本良策。但必须明确:切忌将合规部门的工作到位与否作为银行各业务部门和高级管理层推卸责任的借口,合规部门绝不能成为高级管理层和其他部门责任追究的“替罪羊”。
3、建立举报监督机制。要在员工中树起依法合规经营和控制合规风险的意识,必须建立举报监督机制,为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提供必要的渠道和途径,并建立有效的举报保护和激励机制。
4、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要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系统,重视早期预警,认真执行重大违约情况登记和风险提示制度。
5、将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在“流程银行”基础之上。要彻底打破以往承传多年的在稳定和封闭的市场环境中、在金融产品单一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部门银行”体制,打破各部门条块分割、各管一段的部门风险管理模式,有效避免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现象,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统一封闭流程,以既服务好客户、又控制好包括合规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为原则,优化和精简业务流程。
第四篇:证券公司投资顾问业务的合规问题及风险
证券公司投资顾问业务的合规问题
及风险
【摘 要】投资顾问业务是证券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投资顾问业务模式有助于稳定券商佣金收入,逐渐成为证券公司的一项主要业务。同时,对于投资顾问业务合规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投资顾问业务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在证券公司合规部门工作中经验,对证券公司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当中的合规风险做了揭示,以达到证券公司依法合规的开展业务,避免出现合规风险。
中国论文网 /5/view-5432003.htm
【关键词】证券公司;投资顾问;合规问题;风险
一、证券公司投资顾问业务概述
《投顾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约定,向客户提供涉及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议服务,辅助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经营活动。投资建议服务内容包括投资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以及理财规划建议等。”由此可见,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包含四大要素:首先,投资顾问业务的主体为证券公司或者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其次,投资顾问业务的形式以与客户签订协议为基础。第三,证券投资顾问的性质是有偿服务。第四,证券投资顾问的服务内容是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并辅助客户作出投资决策。证券投资顾问的上述四大要素是区别证券公司其他业务的关键。
二、合规风险点
(一)证券投资顾问人员的资格管理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是证券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其从事证券投资顾问的人员也不同于普通的证券从业人员的要求,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如下:
1、注册的要求
根据证券委员会关于发布《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证委发[1997]96号)第十三条规定,其明确了申请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必须具有从事证券业务两年以上的经历,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可见,投资顾问注册的要求比普通的证券从业人员注册要求要高。此外,根据《投顾暂行办法》第六条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证券投资顾问和证券分析师注册登记有关事宜的通知》(中证协发[2010]178号)(以下简称“《投顾注册通知》”)的第一条规定,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因此,证券公司投资顾问业务不是简单具备了证券从业资格的人员就
可以去从事投资顾问业务的,特别是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应当避免仅仅让仅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员工就直接从事投资顾问业务,必须依法合规的持“投顾”证上岗。
2、兼职问题
关于证券分析师兼职证券投资顾问的合规性问题。根据《投顾暂行办法》第六条明确了证券投资顾问不得同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因此明显可知证券分析师与投资顾问不得兼职,若两者混同,则很容易出现利益冲突,这也违背了《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制度指引》(中证协发[2010]203号)避免利益冲突的要求。
关于证券经纪人兼职证券投资顾问的合规性问题。《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9]2号)第十一条:“证券经纪人在执业过程中,可以根据证券公司的授权,从事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活动:
(一)向客户介绍证券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基本情况;
(二)向客户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及开户、交易、资金存取等业务流程;
(三)向客户介绍与
证券交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证监会规定、自律规则和证券公司的有关规定;
(四)向客户传递由证券公司统一提供的研究报告及与证券投资有关的信息;
(五)向客户传递由证券公司统一提供的证券类金融产品宣传推介材料及有关信息;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证监会规定证券经纪人可以从事的其他活动。”由此可知,证券经纪人的执业范围不能够超出上述六点的规定,因此可以排除证券经纪人从事证券公司非经纪的所有业务。即不可以兼职证券投资顾问,而且也不能够向利用证券公司的研究分析报告向客户提供投资操作建议。
3、变更、离职的要求
证券公司投资顾问人员在变更与离职时,也有特殊要求。根据《投顾注册通知》第五条的规定,证券投资顾问变更岗位,不再从事证券投资顾问的,所在证券公司应当在该事项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证券业协会办理申请注销有关人员的证券投资顾问注册登
记;证券投资顾问变更岗位从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或者证券分析师变更岗位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所在的证券公司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证券业协会申请注销有关人员的原注册登记,并为该人员办理新的注册登记。有关人员变更注册登记完成后,方可从事相关业务。
同时,《投顾注册通知》第六条的规定,证券投资顾问离职,其所在证券公司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中国证券业执业证书管理系统提交离职备案。证券业协会依据公司提交的该人员离职备案材料,办理注销该人员的证券投资顾问或者证券分析师注册登记。
从上述规定可知,从事投资顾问的人员在变更、离职投资顾问岗位时,证券公司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手续。这里特别注意证券公司办理投资顾问变更、注销手续的时间结点,变更登记是在证券投资顾问变更
岗位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同时,如果是分析师变更投资顾问,则必须先将证券分析师资格注销,然后重新向证券协会申请注册投资顾问,并且在注册登记完成之前不允许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而当投资顾问离职时,证券公司与证券投资顾问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10日内证券公司必须向中国证券协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这里的解除劳动合同之日的确认,可依照《劳动合同法》(主席令[2007]第65号)第三
十六、第三
十七、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证券公司与投资顾问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双方协商约定的日期为劳动合同解除的日期;(2)投资顾问提前30日书面通知证券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以30日后的日期为劳动合同解除的日期;(3)投资顾问有过错的,证券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证券公司通知投资顾问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为劳动合同解除的日期。因此,证券公司应当关注投资顾问变更和离职手续的管理,若
未按规定时间办理相关手续,则会产生合规风险导致被中国证券业协会纪律处分。
4、公司投资顾问制度的要求
根据《投顾暂行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制定证券投资顾问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证券投资顾问人员注册登记、岗位职责、执业行为的管理。同业也应当建立健全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制度、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覆盖业务推广、协议签订、服务提供、客户回访、投诉处理等业务环节。上述规定明确要求了证券公司内部管理制度里应包含专门规范证券投资顾问的管理制度,不能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混同,否则也属于违规。
5、培训的要求
根据《投顾暂行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证券投资顾问的职业操守、合规意识和专业服务能力。因此证券公司内部管理证券投资顾问的部门应当有专门针对
证券投资顾问的培训计划,以加强证券投资顾问的合规意识。虽然《投顾暂行办法》并没有具体要求培训的方式和时间长短,但《投顾暂行办法》把证券公司对证券投资顾问的培训作为一个合规要求。因此,对于证券公司来说最好的方式是证券公司在对证券投资顾问培训时做一个留痕即可规避该合规风险。
(二)投资顾问的执业活动
投资顾问业务由于是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涉及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议服务,辅助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因此具有特殊性,投资顾问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关注以下合规风险:
1、投资建议的依据
前文已经提到《投顾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证券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应当具有合理的依据。投资建议的依据包括证券研究报告或者基于证券研究报告、理论模型以及分析方法形成的投资分析意见等。由此可知,证券投资顾问的投资建议必需是证券研究报告
或者基于证券研究报告、理论模型以及分析方法形成的投资分析意见。但若出现证券研究不足以支持证券投资顾问服务需要的,证券投资顾问也不能发表自己独立的投资建议,根据《投顾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当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不能满足证券投资顾问的服务时,应当向其他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者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购买证券研究报告,提升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能力。但是若证券投资顾问仅能够发表证券研究报告的意见,则证券投资顾问的仅仅是证券分析师的传话筒而已。事实上,由于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服务需求不同,证券投资顾问所依据的证券研究报告观点会有差异,证券公司的券投资顾问人员就研究报告的同一问题向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的观点可以是不一致的。实际上《投顾暂行办法》里恰恰是鼓励证券投资顾问的投资建议与研究报告的观点不一致,在《投顾暂行办法》第十九条中就明确了鼓励证券投资顾问
向客户说明与其投资建议不一致的观点,作为辅助客户评估投资风险的参考,但前提是建立在证券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否则就有合规风险。
2、提示义务
若证券投资顾问在对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时,必需提示投资风险,否则就是违规行为。因为《投顾暂行办法》第十九条已经明确了证券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应当提示潜在的投资风险,禁止以任何方式向客户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因此避免该合规风险的方法便是与客户签订《证券投资顾问业务风险揭示书》,《投顾暂行办法》第十三条明确了证券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风险揭示书》的内容必须符合《证券投资顾问业务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的通知(中证协发[2010]200号)的有关内容,而且应以书面或者电子文件形式,由投资者签收确认,并由证券公司归入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档案保存。
3、以分成方式收取证券投资顾问
服务费用合规问题
《证券法》第171条规定,投资咨询机构不得与委托人约定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尽管该项规定是对投资咨询机构作出的,但是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从事同样的业务,应当遵循同样的规则。
《投顾暂行办法》第23条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与客户协商并书面约定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的安排,可以按照服务期限、客户资产规模收取服务费用,也可以采取差别佣金等其他方式收取服务费用。该项规定明确了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的基本要求。证券公司可以按照上述基本要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合理的证券投资顾问收费方式。
由上可知,《投顾暂行办法》要求证券公司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是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辅助客户作出
投资决策,不代理客户作出投资决策,也不接受客户全权委托管理客户资产。证券投资顾问服务采用收益分成的收费方式,可能会激发相关顾问服务人员为了获取分成收益,向客户提供不适当的、高风险的投资建议行为,一旦客户亏损,会导致大量纠纷。因此,合规的服务费用收取方式为按照服务期限、客户资产规模收取服务费用,也可以采取差别佣金等其他方式收取服务费用。同时,要注意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应当以公司账户收取。禁止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人员以个人名义向客户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
4、投资建议以软件工具、终端设备等为载体的要求
《投顾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明确了以软件工具、终端设备等为载体,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或者类似功能服务的,应当符合:(1)客观说明软件工具、终端设备的功能,不得对其功能进行虚假、不实、误导性宣传;(2)揭示软件
工具、终端设备的固有缺陷和使用风险,不得隐瞒或者有重大遗漏;(3)说明软件工具、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数据信息来源;(4)表示软件工具、终端设备具有选择证券投资品种或者提示买卖时机功能的,应当说明其方法和局限。若在运用软件工具、终端设备为载体提供投资建议服务时不按照上述规定即属于违规。
(三)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推广
证券投资顾问在进行业务推广时必须遵守监管部门的规定,避免出现违规行为,根据《投顾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合规风险点:
首先,在进行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行为,禁止对服务能力和过往业绩进行虚假、不实、误导性的营销宣传,禁止以任何方式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
其次,证券公司若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对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进行广告宣传,应当遵守《广告法》
(主席令[1994]第34号)和证券信息传播的有关规定,广告宣传内容不得存在虚假、不实、误导性信息以及其他违法违规情形。同时证券公司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将广告宣传方案和时间安排向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媒体所在地证监局报备。这里的证券信息传播的有关规定指《关于协同做好广播电视证券节目规范工作的通知》(证监办发[2010]78号)《关、于规范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的通知》(证监发[2006]104号)、《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证监机构字[2005]143号)、《关于加强证券期货信息传播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证监发[1997]17号),根据上述规定,特别注意参与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的证券公司和投资顾问必须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而且禁止与相关媒体、通讯服务机构及其他合作方进行咨询服务收入分成。禁止以夸大、虚报荐股业绩等方式(包括以推荐的个股市场表现代替推荐的证券组合的市场表现),进行
不实、诱导性的广告宣传及营销活动,或传播其他虚假、片面和误导性的信息。
第三,证券公司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形式,进行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的,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向举办地证监局报备。
因此,证券公司在业务推广时不得出现虚假宣传、或在通过公众媒体或讲座等形式宣传时、必需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向当地证监局报备,否则就会存在合规风险。
(四)参加公众媒体
《投顾暂行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鼓励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组织安排证券投资顾问人员,按照证券信息传播的有关规定,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客观、专业、审慎地对宏观经济、行业状况、证券市场变动情况发表评论意见,为公众投资者提供证券资讯服务,传播证券知识,揭示投资风险,引导理性投资。”由此可见,证券投资顾问是可以参加公众媒体 的,而且依法可以发表评论意见。但《投顾暂行办法》第三十一二条对证券投资顾问在参加公众媒体时作出了一定的限制,证券投资顾问不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作出买入、卖出或者持有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
(五)客户回访及投诉处理机制
1、客户回访
《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明确了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应当建立客户回访机制,明确客户回访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并指定专门人员独立实施。因此,证券公司应当关注以下合规风险:首先,证券公司内部没有相应的客户回访制度。其次,客户回访的人员是从事证券投资顾问的员工;第三,回访的内容不够具体,并且没有将回访的内容以书面或电子文件形式予以留存。
2、投诉处理机制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涉及证券公司的客户较多,一旦与客户发生纠纷,证券公司应当有相应的投诉处理机制并作
为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必备要求之一。《投顾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应当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客户投诉事项。”从这一条可以看出,在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时,遇到与客户之间的各种矛盾甚至纠纷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因此应该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处理,不能让事件扩大,尤其不能被新闻媒体报道,否则将对公司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而且缺乏投诉处理机制还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避免该合规风险的方式有:(1)公示客户投诉途径。(2)及时稳妥解决客户投诉问题。(3)客户投诉及处理过程结果予留痕。
三、违规可能面临的处罚
(一)刑事责任
《刑法》(主席令[1997]83号)第一百八十一条,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或者证券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证券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违反《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证券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八十三条、《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六条,《投顾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采取罚款、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责令清理违规业务、责令暂停新增客户、责令处分有
关人员等监管措施;情节严重的,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作出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三)自律组织的纪律处分
《投顾注册通知》第十条,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证券投资顾问、证券分析师违反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规定或者自律规范等规定的注册登记相关制度的,证券业协会将视情节采取行业内通报批评、注销相关人员注册登记等措施,并将有关处理情况通报中国证监会。
第五篇:合规经营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模版)
合规经营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公司合规风险管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实现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的合规,是指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业规范和自律规则、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以及社会公认并普遍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以下统称“法律、法规和准则”)
本制度所称的合规管理,是指公司建立合规组织架构、制定和执行合规制度,培育合规文化、防范和应对合规风险的行为。
本制度所称的合规风险,是指因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而使公司受到法律制裁、被采取监管措施、遭受财产损失或者声誉损失的风险。
第三条 合规风险管理是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合规管理应当覆盖公司所有业务、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第四条 公司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合规风险管理责任,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识别并积极主动防范化解合规风险,确保公司稳健运营。
第五条 公司设立合规总监,合规总监作为公司的合规负责人,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监督和检查。
合规总监分管法规风控部,独立履行合规管理职责。
公司设立法规风控部为公司合规管理部门,行使合规管理职能,同时行使风险监管职能。
法规风控部门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
第六条 公司各内部控制部门建立分工协作的关系,共同防范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第七条 合规人人有责,公司倡导和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并将合规文化建设作为公司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规从高层做起,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言行应与公司的宗旨和价值观念相一致。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公司倡导并推行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努力培育员工的合规意识,推行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促进公司内部合规风险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二章
合规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第八条 公司合规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管理框架和制度,切实防范合规风险、力求在公司形成内部约束到位、相互制衡有效、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管有机联系的长效机制,为公司持续规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九条 公司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风控合规管理覆盖公司所有业务、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在决策机制、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等全面体现合规管理要求;
(二)主动性:公司及其全体工作人员在其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中应当主动寻求合规支持,主动而且自觉地执行合规制度;
(三)独立性: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具有独立性,公司的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违反规定的职责和程序,直接向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下达指令或者干涉其工作;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分支机构应当支持和配合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的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阻挠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履行职责。
第三章
合规管理组织体系
第十条
公司建立与自身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合规管理组织体系。
董事会是公司合规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公司合规管理基本政策的审批、评估和监督实施。
经理层负责遵照本制度,在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的督导下,制定和传达具体的合规政策并监督执行,确保合规政策和程序得以遵守。
合规总监和管理合规总部负责督导和协助经理层有效管理合规风险,对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监督和检查,履行合规政策开发、审查、咨询、监督检查、培训教育等合规支持和合规控制职责。
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严格遵守并具体执行公司的合规管理政策和程序。
第四章
董事会的合规职责
第十一条 董事会履行以下合规职责;
(一)审议批准合规管理工作的基本政策,监督合规政策的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二)决定公司合规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
(三)聘任或者解聘合规总监,决定合规总监的薪酬、福利待遇和奖惩事项;
(四)保证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独立行使合规职权;
(五)对总裁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合规专项考核;
(六)对合规总监进行考核;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职责。
第十二条 因合规总监未能勤勉尽责,存在以下行为且情节严重、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董事会可对合规总监予以解聘;
(一)对已察觉或已出现的公司重大违规行为或重大合规风险不向董事会报告或报告不及时;
(二)向董事会报送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公司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出现重大风险、合规总监不能证明自己已依法履行职责的;
(四)董事会认定的其他没有履行合规总监职责的行为。
合规总监已勤勉尽责并按规定向董事会及时报告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免责。第十三条 在监管部门认为合规总监未能勤勉尽责,不符合合规总监任职条件且责令公司更换合规总监人选时,公司董事会应及时解聘合规总监、重新聘任新的合规总监。
第十四条 合规总监不能履行职务或者缺位时,公司董事会应当及时指定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人员或者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代为履行职务,代为履行职务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代为履行职务的人员不得在公司分管与合规管理职务相冲突的部门。
第五章
监事会的合规职责
第十五条 监事会履行以下合规职责:
(一)监督董事会的决策及决策流程是否合规;
(二)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规职责的履行情况;
(三)对重大合规风险负有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向董事会提出罢免的建议;
(四)在合规总监履职过程中出现本制度第十二条第一款情形时,向董事会提出罢免合规总监的建议;
(五)对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合规进行调查,并可要求公司合规总监和法控部协助;
(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职责。
第六章 经理层合规职责
第十六条 经理层负责遵照董事会制定的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在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的督导下,制定和传达具体的合规政策并监督执行,确保合规政策和程序得以遵守。经理层的合规职责分为高级管理人员的合规职责和各部门、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各部门”或“本部门”)负责人的合规职责。
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合规职责:
(一)根据董事会批准的合规政策,建立健全公司合规管理的组织架构、控制机制和制度;在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的督导下,制定和传达具体的合规政策并监督执行,对公司合规管理的有效性承担相应责任。
(二)为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支持;保障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享有履行职责所必要和充分的知情权、调查权,保障合规总监参加或者列席与其履行职责相关会议,调阅相关文件资料,获取必要信息;
(三)主动执行合规制度并作出表率,推进公司合规文化建设;
(四)及时、有效防范和应对合规风险,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合规风险隐患时,主动、及时向合规总监通报并积极妥善处理,落实责任追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
(五)签署公司向监管机构报送的中期合规报告、合规报告,并保证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六)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公司章程和董事会规定的其他合规职责。第十七条 各部门负责人的合规职责
(一)执行法律、法规和准则;监督管理本部门及工作人员执业行为的合规性,对本部门合规管理的有效性承担相应责任;
(二)自行或根据合规部门的督导,评估、制定、修改和完善本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
(三)对本部门合规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否健全、合理和有效,以及合规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并按规定向合规部门报告;
(四)发现本部门违法违规行为或合规风险隐患时,主动、及时向合规总监或合规部门报告,积极妥善处理,落实责任追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
(五)组织本部门员工的合规培训;
(六)监管机构或公司规定的其他合规职责。公司在各部门内设置合规管理岗位,合规管理岗位人员对本部门负责人负责,履行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合规政策和程序的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报告等职责。
合规管理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等具体事项由公司另行规定。
第七章 合规总监的合规职责
第十八条 公司设立合规总监岗位和专门的合规部门(管理合规总部),负责督导和协助经理层有效管理合规风险,对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监督和检查,履行合规政策开发、合规审查、咨询、监督检查、培训教育等合规支持和合规控制职责。
合规总监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由公司董事会聘任。第十九条 公司解聘合规总监应当有正当理由。
第二十条 合规总监不能履行职责或者缺位时,公司应及时制定高级管理人员代为履行职责,代为履行职责的人员不能分管与合规管理职责相冲突的部门,代为履行职责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公司在6个月内选聘具有任职条件的人员担任合规总监。
第二十一条 合规总监向董事会负责,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重大决策、新产品和新业务方案以及监管机构要求进行合规审查的申请材料和报告等进行合规审查,并出具合规审查意见;
(二)监督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准则的变化,及时评估、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
(三)采取有效措施,对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的合法合规性进行事中监督,并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公司规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四)组织实施公司信息隔离墙制度;
(五)及时向董事会报告发现公司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合规风险隐患,并及时向公司有关机构或不猛提出制止和处理意见,并督促整改;
(六)保持与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的联系沟通,主动配合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的工作,及时处理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要求调查的事项,配合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对公司的检查和调查,跟踪和评估监管意见和监管要求的落实情况;
(七)向公司董事会提交定期合规情况报告和临时合规情况报告;
(八)按照公司规定为高级管理人员、各部门和分支机构提供合规咨询、组织合规培训;
(九)处理涉及公司和员工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与举报;
(十)对总裁之外的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合规专项考核;
第二十二条 合规总监参加公司会议,在表决前应对会议表决的事项发表合规意见,但不参与表决;
第二十三条 合规总监可以兼任与合规管理职位不相冲突的职务和分管与合规管理职责不相冲突的部门,不得兼任与合规管理职责相冲突的职位,不得分管与合规管理职责相冲突的部门;
第二十四条 合规总监列席公司董事会,参加公司总裁办公会;
第二十五条 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合规总监有权调阅公司相应的文件资料,获取必要、充分的信息,公司其他部门和人员应予积极配合;、第二十六条 合规总监有权独立调查公司内部可能违反合规制度的事件,获取相关文件和记录,根据需要向管理层及员工了解情况,相关人员应予积极配合;
合规总监认为必要时,可以公司名义聘请外部专业机构或人员协助其工作。第二十七条 合规总监在行使合规职权时,应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时沟通。第二十八条 合规总监应当将出具的合规审查意见、提供的合规咨询意见、签署的公司文件等履行职责有关的文件、资料存档备查,并对履行职责情况作出记录。
第二十九条 合规总监每年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公司上合规报告。
对已察觉或已出现的公司重大违规行为或重大合规风险,合规总监应及时向董事长提交临时报告。
第三十条 合规总监向公司董事会提交的定期合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司合规管理的基本情况;
(二)合规总监履行职责情况;
(三)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合规风险的发现及整改情况;
(四)公司合规管理有效性的评估及整改情况;
(五)董事会要求或合规总监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内容。
第八章 合规部门
第三十一条 法规风控部对合规总监负责,合规总监根据合规工作需要决定法规风控部内部的岗位设置。
第三十二条 法规风控部在合规总监的领导下履行本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责。第三十三条 法规风控部享有以下权利:
(一)为履行合规管理职责,通过参加会议、查阅文件、与有关人员交谈、接受合规情况反映等方式获取必要的信息;
(二)对违规或者可能违规的人员和事件进行独立调查;
(三)向合规总监报告前项调查结果及处理建议,必要时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
(四)公司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四条 公司应为法规风控部配备足够的合规管理人员。
法规风控部负责人及合规管理人员的选聘应符合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并须得到合规总监同意。
合规管理人员应具有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资质和经验,具有法律、财会、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应具有把握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能力。
公司应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提高合规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第三十五条 公司应保证法规风控部行使合规管理职能所必需的费用。
第三十六条 公司支持和保障法规风控部和合规管理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并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合规管理人员不因正常履行职责遭受不公正待遇,确保合规管理人员不承担与其合规职责相冲突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七条 公司各部门应根据公司规定设立合规岗位,配置合规人员从事所在部门的合规管理工作。
第三十八条 公司各部门应主动进行日常的合规自查,向法规风控部提供合规风险信息或风险点,支持并配合法规风控部的风险监控和评估。
第三十九条 法规风控部对公司各部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合规检查。合规检查主要检查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和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以及业务部门合规开展业务情况和风险管理情况。
合规检查结束后,对于存在合规风险的部门,法规风控部下达合规建议或合规风险整改通知书,对于存在重大合规风险的部门,法规风控部可以对该部门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并将情况报送公司经营管理层。
收到合规建议的部门,应及时落实合规建议,并及时向法规风控部反馈落实情况。收到合规整改通知书的部门,须在合规整改通知书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整改完毕,并将整改情况及时报送法规风控部。
第九章 合规实施细则 第一节
办公行政合规管理
第四十条 法规风控部是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合规审核部门,负责对公司内不规章制度进行合规审核。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在公司领导审定之前,须先由法规风控部进行合规审核,然后再予以颁布。
第四十一条 法规风控部是公司公文的合规审核部门,负责对公司公文进行合规审核。以公司名义下发的公文在公司领导审批之前,须先由法规风控部进行合规审核,然后再予以正式发文。
以公司名义对外出具的函件,须先经法规风控部进行合规审核后方可对外出具。第四十二条 未经公司同意,公司各职能部门不得以部门名义对外出具公文。
经公司同意以部门名义对外出具公文,须经法规风控部进行合规审核后方可对外出具。第四十三条 公司及各部门向监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报送的财务报表、业务统计表等各类报表及其他纯业务性质的资料无须法规风控部和合规总监审核,但监管部门要求合规总监签字或出具意见的,须经法规风控部进行审核后报合规总监签字或出具意见。
第四十四条 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政府不么下达的重要文件,秘书档案室应将文件及时抄送法规风控部。
法规风控部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对公司印章的使用进行合规审核。
公司对外出具文件以及合同、协议、备忘录、函件等,须经法规风控部审核后方可用印。合规主管对各部门非合同用章的用印情况进行事后合规审核。第二节
财务合规管理
第四十五条 公司开立自有资金银行账户后,计划财务中心须及时将开户行、账号等情况报法规风控部备案。
第四十六条 法规风控部对5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公司大额自有资金对外划付业务(内部资金划拨业务除外)实施事后合规审查。
第四十七条 100万元(含)以上的公司大额自有资金对外划付(内部资金划拨业务除外)前,须由法规风控部进行合规审核后方可对外划付。
第四十八条 计划财务中心每月上旬汇总上月公司50万元(含)以上的大额自有资金划付明细报法规风控部,法规风控部根据检查的需要,可调取或查阅付款审批文件、划款凭证、银行对账单等相关材料。
第四十九条 公司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编制完成后,计划财务中心应及时抄送法规风控部。
第三节
投资顾问合规管理
第五十条 公司应通过办公场所、行业协会和公司网站公示下列基本信息,方便投资者或客户查询、监督。
(一)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投诉电话、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等;
(二)投资顾问的姓名及其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编码;
第五十一条 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应当具有合理的依据。投资建议的依据包括研究报告或者基于研究报告、理论模型以及分析方法形成的投资分析意见等。
第五十二条 投资顾问依据公司或者其他投资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作出投资建议的,应当向客户说明研究报告的发布人、发布日期。
第五十三条 投顾业务推广、协议签订、服务提供、客户回访、投诉处理等环节须实行留痕管理。
第五十四条 投资顾问协议书及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的时间、内容、方式和依据等信息,应当以书面或者电子文件形式予以记录留存。投顾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自协议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5年。
第五十五条 客服专员对所辖客户的基础服务工作及各项与投顾业务有关的客户服务工作,应当以书面或者电子文件形式予以记录留存。相关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自协议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5年。
第五十六条 投顾业务客户合规回访工作由客户服务部门独立实施,具体回访机制、程序和内容由公司另行制定。
第五十七条 投顾业务客户投诉工作根据《投顾业务管理制度》和《公共关系与接待接诉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实施。
第五十八条 公司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对投顾业务进行宣传,应当遵守信息传播的有关规定,宣传内容不得存在虚假、不实、误导性信息以及其他违法违规情形。
公司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将广告宣传方案和时间安排向公司住所地及媒体所在地的相关监管部门报备。
第五十九条 公司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形式,进行投顾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向举办地相关监管部门报备。
第六十条 开展投资顾问业务的禁止行为:
(一)以夸大、虚报推荐业绩等方式对服务能力和过往业绩进行不实、诱导性的广告宣传及营销活动或传播其他虚假、片面和误导性信息;
(二)以任何方式向客户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
(三)直接代客操作或与客户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
(四)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
(五)以个人名义向客户收取投顾服务费用;
(六)其他违反相关法规要求、有损客户合法利益的行为。第四节
发布研究报告合规管理
第六十一条 在公司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均应当将其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的资格证明文件原件(或复印件)放置在其工作场所明显处,以便于投资者或客户查验监督。
第六十二条 在公司从事研究的人员不得出租、出借、转让、涂改从业(执业)资格证书。
第六十三条 在公司员工中凡未取得投资咨询从业资格者,一律不得从事投资咨询业务,如有违反公司在三年内不受理该员工从事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申报,若对公司造成声誉或经济损失后果的,该员工还要承担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在公司从事研究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公司制度,必须遵守投资咨询也的职业道德、遵循守法合规、独立、客观、公平、公正、及时、审慎、准确的原则有效防范和控制利益冲突,建立“隔离墙”使研究报告不受外部干涉。审慎处理影响价格的敏感信息,公平对待利益相关者,不得优先提供个相关机构;必须以谨慎、诚实、信用和勤勉、尽责的态度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投资咨询服务,为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和树立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做出贡献。
第六十五条 在公司从事研究的人员,对客户、媒体和合作伙伴发送或发表投资咨询报告和评论文章,须经公司合规管理人员进行合规审查,在未进行合规审查前公司其他人员以及其他任何部门均不得审阅未披露的投资咨询报告和评论文章,撰写的投资咨询报告和评论文章,还应由所属总部领导和公司领导签字认可后方可发表或发送。
第六十六条 遵照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加强日常监管、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公司对外发布的有关投资咨询报告、评论文章,其信息资料来源必须合法合规,主要来自。。。行业协会规定信息公开刊登的相关杂志和财经网站等,均应当对发布的时间、方式、内容、对象和审阅过程做出留痕记录,同事书面报送给公司存档备查,相关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自发布之日起不得少于5年。第六十七条 在公司从事研究的人员向电视、报刊、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或社会公众提供投资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文章或投资咨询节目(栏目)等形式的咨询服务时,须先行填写《投资咨询报告和评论文章发送客户、媒体和合作伙伴等级审批表》报公司总裁书面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六十八条 研究人员发布研究报告应当符合下列内容与格式要求:
(一)标注研究报告字样
(二)注明“xxxxxxxxx优先有限公司”和相关业务资质;
(三)注明署名的研究人员的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四)注明研究报告发布时间;
(五)注明研究报告依据的信息来源;
(六)说明研究报告分析方法、依据和研究结论的局限性;
(七)提示投资风险。
六十九条 在公司从事研究的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就宏观经济、行业状况、市场发表评论或者意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必须经过公司同意,并由公司向行业监管机构进行媒体宣传备案后才能参与;
(二)公示公司的名称和业务资质、分析师姓名和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三)不得传播虚构、片面、不实和误导性信息;
(四)发表的意见与公司已发布的投资咨询报告和评论文章观点一致,并说明该投资咨询报告和评论文章的发布日期;
(五)不得对具体业务做出明示或者暗示保证投资收益的表述;
(六)不受公司其他部门和人员以及发行人、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特定客户等利益相关方的干涉和影响。
第七十条 在公司从事研究的人员向电视、报刊、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或社会公众提供投资分析文章须按以下规范要求写作:
(一)文章中引用上市公司信息,应从业务监管部门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中摘要;
(二)文章中不允许对上市公司没有公开披露的信息诸如业绩预增、资产注入、资产重组、资产置换以及外资购并等问题进行主观臆断和猜测;
(三)文章中不允许对上市公司公告进行夸大性、猜测性、随意联想性分析;
(四)文章中应注意采用上市公司最新的公告资料作为分析的依据,不允许采用过时的资料和数据,以免产生差错;
(五)文章中应注意上市公司的澄清公告,不允许因没看到澄清公告而使用被澄清的流言作为分析依据;
(六)文章中不允许使用“即将涨停”、“爆发性拉升行情”、“一触即发”、“拉升在望”、“反弹在即”等煽情性词语,应采用平实、严禁的词语。
第七十一条 在公司从事研究的人员,通过报刊、网络等公众媒体发表投资咨询报告和评论文章或投资咨询报告和评论文章摘要,应当说明该投资咨询报告和评论文章的首次发布日期。
第七十二条 在公司从事研究的人员在知悉本公司、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有关业务品种有利害关系时,不允许就该业务品种的走势或投资的可行性提出评价或建议;在预测业务品种的走势或对投资业务品种的可行性提出建议时,应明确表示在自己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的业务产品是否有利害关系。
第七十三条 研究人员制作和发布的研究报告不得受到公司其他部门和人员以及发行人、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特定客户等利益相关方面的干涉和影响。
第七十四条 研究人员不允许对与公司存在有承销保荐、财务顾问业务关系的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承诺、发布对其有利的研究报告。
第七十五条 发布研究报告禁止性行为:
(一)代理投资者从事买卖;
(二)为自己买卖业务产品;
(三)同时在其它投资机构执业;
(四)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
(五)因为客户持有的业务产品而提供不客观的投资分析或投资咨询;
(六)投资分析和投资咨询中含有虚假、夸大、片面和误导性的内容;
(七)参加媒体等机构举办的有关业务产品的“擂台赛”,模拟产品投资大赛获类似的栏目或节目。
第五节
合规审查
第七十六条 根据审查事项的内容、合规审查可以采取纸面或电子版留痕动态书面审理方式,或采取合规工作委员会会议讨论方式。
第七十七条 需要提供合规审查的文件和材料一般通过电子文档流转形式由公司办公室转法规风控部进行审核。经法规风控部同意,可以采用纸质流转形式。
第七十八条 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在研发阶段应保持与法规风控部的联系和沟通,并通过内部公函或邮件形式将相关资料提交法规风控部,法规风控部认为必要时可派员参加业务部门的相关讨论,听取业务部门的汇报。
第七十九条 因法律、法规和准则规定的不明确,法规风控部对相关问题的合规性难以做出判断的,应及时报告合规总监,就相关问题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沟通。
第八十条
经与法规风控部事先沟通、合规审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实行于宪审查。
第八十一条 各部门就提交审核的事项应事先进行内部论证,向合规审查机构和人员出具部门意见,并就该事项的背景材料、存在问题、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情况、内部讨论结果等予以充分说明。合规主管应发表初审意见。
第八十二条 各总部统一负责分管部门的合规审查工作,对合规审查事项统一出具明确意见,然后根据需要转公司或致函法规风控部进行审核。
第八十三条 对提交合规审查事项,业务主管部门没有明确意见或上报事项材料不充分的,法规风控部有权拒绝审查或要求相关部门提供补充材料。
第八十四条 对每一审查事项,法规风控部一般应用五个工作日进行合规审查工作。
根据提交文件的类型、内容的多少、问题复杂程度及上报监管部门时间要求等,法规风控部可以适当调整审查时间。
相关部门应与法规风控部沟通,及时提交相关审查文件和材料。提交审查文件和材料不及时的,应承担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
第八十五条 法规风控部合规审查分为具体承办人员初审、部门(分管)领导复审、合规总监审定三个阶段。
第八十六条 法规风控部应根据部门人员专业配备情况、审核事项的来源和重要程度安排相应的审核人员进行初审。重要事项的初审人员应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初审人员认为事项重大或疑难复杂的,可报请部门(分管)领导组织内部讨论,必要时征求外部专业机构或常年法律顾问的意见。
第八十七条 初审人员应根据审核结果出具初步审查意见或建议,意见应明确具体,有充分的法律和政策依据,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如需向监管部门呈送合规审查意见,还应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
第八十八条 法规风控部部门(分管)领导应按照要求对初审事项进行复审,复审意见应明确具体。
第八十九条 合规总监认为必要时,可以以公司名义聘请外部专业机构或人员协助开展合规审查工作。
第九十条 合规审查意见由法规风控部拟定,由合规总监签署确认。
第九十一条 在合规审查中发现合规风险隐患的,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制止和处理意见。相关部门应进行整改,向法规风控部提交整改报告和修订后的相关文件、材料。
第九十二条 需要提交相关监管部门的合规审查意见,合规总监应签署一式两份,一份交由法规风控部存档。
第九十三条 法规风控部应对审查文件和材料出具的合规审查意见和报告及时存档备查。
第十章
合规考核、合规问责与有效性评估
第九十四条 公司对各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应将合规专项考核纳入考核范围。合规专项考核占考核的相应权重。
第九十五条
总裁由公司董事会进行合规专项考核。公司董事会对总裁进行合规专项考核时,应听取合规总监的意见。
第九十六条 总裁之外的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由合规总监进行合规专项考核。合规总监对总裁之外的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合规专项考核时,应听取总裁意见。
第九十七条 合规总监由公司董事会进行考核,公司董事会对合规总监进行考核时,应听取总裁的意见。
第一百条
公司应对违法违规行为建立问责机制,明确问责对象、标准、程序、方式等。
第一百零一条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与合规管理相关的职责,对公司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及经营管理行为的合法合规性承担最终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及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性负首要责任;公司员工根据各自职责对其执业行为的合法合规性承担直接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法规风控部认为公司部门负责人未能有效履行合规职责时,应及时向合规总监报告,合规总监对部门负责人继续履职有异议的,应向公司总裁提出该部门负责人不得继续履职的建议。
第一百零三条 公司应制定合规有效性评估方案,定期对合规管理环境和合规管理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有效性评估。
第一百零四条 公司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对公司合规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及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对公司合规管理有效性的全面评估,每年不少于一次。
第十一章
合规风险管理的外部监管
第一百零五条 法规风控部负责组织学习监管部门发布的监管规则、意见等监管文件。
法规风控部应及时向监管部门咨询,准确理解和把握监管要求,并反馈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百零六条
公司在发生违法违规或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存在合规风险或者发现较大风险隐患时,合规总监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提交临时报告。
第一百零七条
合规总监及合规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监管部门的约谈沟通交流情况时,应如实介绍情况。
在监管部门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专项调查、立案稽查以及采取监管措施、作出行政处罚时,合规总监应给予协助配合,并应监管部门的要求,提供合规事项的专项说明。
第十二章
合规管理与风险防控预案
第一百零八条 建立风险防控预案的目的
任何企业都有可能面临各种无法预测或难以预测的各类风险(紧急突发事件),为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类风险造成的损失,公司就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以下防控要求,以保障全体员工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司良好秩序,确保高效、安全运转。
第一百零九条 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责任人 负责人:常务副总裁、各部门总经理
成员:各具体应急预案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应急配合人员 第一百一十条 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部门 各总部人事行政部门或技术支持部门
第一百一是一条 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由公司常务副总裁和各总部总经理全面负责指挥,各总部人事行政部门或技术支持部门负责具体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及应急处理实施工作,包括发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及相关工作。
(二)各部门应挑拨或指定应急处理协助配合人员,包括现场负责人、联络人员。
(三)处理人员应具备现场应急处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现场应急处理部门需配合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消防设备和医疗药品等,并进行经常的维修和补充,保证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应急处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档案,包括: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名单和联系电话、社会处理机构的联系方式、处理基本技能学些培训、演练记录、应急处理器材、设备目录及维修保养记录、事故应急处理记录等。
(五)工作原则:加强防控、快速反应、安全有序。第一百一十二条
紧急突发事件分类
(一)客户来访投诉
(二)媒体记者上门采访
(三)监管、工商、税务、社保、公安、政法等政府机构突击检查
(四)公司设备、设施突发故障
(五)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疾病、食物中毒)
(六)火警
(七)治安问题
(八)其它紧急突发情况
第一百一十三条
各类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客户来访投诉应急处理预案
1、接待流程:前台——投资顾问——客服经理——营销总监
2、投诉客户来访应特别重视,要安排专人在指定区域(会议室、贵宾室)热情接待
3、前台文员要懂得基本的客户接待礼仪,询问客户的基本情况,然后引导客户在休息室等待,微笑服务、泡茶,请客户稍等,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如汇报对象不在或联系不上应立即向更上一级汇报。
4、负责接待人员要及时受理客户问题,并做好安抚工作
5、如外省客户投诉根据客户情况安排食宿
6、对于情绪激动的来访投诉客户、保安要在会议室外守候
(二)媒体记者上门采访应急处理预案
1、接待流程:前台文员——营销总监——总部总经理和法律顾问接待,同时通知公司常务副总裁或董事长
2、由前台文员接待,原则上微笑服务,不回应媒体记者询问的所有关于公司内部、运作等方面问题
3、保安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和手段携带摄像器材对公司内部进行摄像或录音
4、营销总监接待,不对实质性问题进行回答,只对媒体人员的到访做接待和情况了解
5、营销总监根据实际情况汇报总部总经理,由总经理汇报公司常务副总裁或董事长进行协调处理
(三)监管、工商、税务、社保、公安、政法等政府机构突击检查应急处理预案
1、接待流程:前台接待——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总部总经理和法律顾问接待,同时通知公司常务副总裁或董事长
2、对监管、工商、税务、社保、公安、政法等政府机构来访应特别重视,各总部要安排专人在指定区域(会议室、贵宾室)热情接待
3、对于来访者,负责接待人员要及时了解清楚来访者的目的和需要配合的事情,尽快配合处理,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如汇报对象不在或联系不上应立即向更上一级汇报
(四)公司设备、设施突发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1、当办公区域内发生停电、停水事故时,各部人事行政部门应及时对故障原因进行断定,如果属于物业供电、供水事故,应迅速通知物业抢修,向公司员工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水、电恢复供应相关设备的防护工作;如属突发性设备故障引发,各总部人事行政部门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抢修,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化,并提供备用设备,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事后分析原因,并向公司领导汇报
2、设备故障紧急抢修:在无备用设备的情况下,个部人事行政部门要组织相关设备的技术人员及时对设施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诊断及抢修排障,尽快恢复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3、损失评估、设备补给,如事故造成损失的,还应由各部门负责统计因紧急突发事件而造成无法修复的设备明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据此将相关设备作报废处理,调整账务,核算损失,根据需要及时报相关部门对损坏的设备进行补给,以保证相关部门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五)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三种:一是重大传染病疫、二是群体性疾病、三是食物中毒
2、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各总部人事行政部门及各部门负责人必须迅速赶赴现场,立即将病人就近送往医院,并在有关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协调对病人的抢救、隔离治疗等救援工作
3、相对其他紧急突发事件而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以预防、防控为主
4、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疾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控:
(1)避免全体活动,避免出入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2)定期对办公场所进行消毒,储备常用防治药品(3)做好办公区域的卫生保洁,加强对垃圾和污染物的管理(4)人事行政部负责组织协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5、中毒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1)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2)保护好现场、封存剩余食品,将留样提供给医疗卫生部门检测(3)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报公司领导
(六)火警应急处理预案
1、任何人发现火警后都有义务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应迅速报告人事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接到火警报告后,部门 负责人及保安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利用现有消防设施灭火,并视情况决定是否拨打119报警
2、火警灾情较重时,部门负责人应报告公司领导及物业公司,并立即打开所有消防通道,电灯或应急灯,组织员工疏散
3、火警处理后,人事行政部门应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并向公司领导部门报告
(七)治安问题应急处理预案
1、任何人发现办公区域内有打架斗殴事件,都要立即通知保安人员或当事人部门负责人迅速到场劝阻、制止,无法制止的要立即拨打110报案
2、及时送被打伤的人员到就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或拨打急救电话120
3、发生重大打架事件,造成严重伤亡的,立即报公司领导及拨打110报案
4、事件处理完毕,人事行政部应分析原因,并向公司领导报告
(八)其它紧急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
对于那些没有预案控制的突发事件,可依据“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工作原则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