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下)(90分)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下)(90分)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裁执分离”原则是指同一机关不能既行使裁决权又行使()。A.监督权 B.参与权 C.执行权 D.处罚权
2.根据信赖保护原则,只有当行政主体因为()需要或行政行为违法时,才能改变过去的某种行政行为。A.公共利益 B.私人利益 C.经济利益 D.政治利益
3.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遵循适当原则,在适当中追求对当事人的()损害。A.最大 B.最小 C.适中 D.无 4.城管执法是将行政处罚权相对()的结果。A.分散 B.集中 C.减轻 D.加强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政府信息中要求主动公开的重点内容包括()。A.政府财政预算 B.公共资源配置
C.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 D.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2.以下哪些选项是关于行政监督的法律法规?()A.《行政监察法》 B.《行政处罚法》 C.《公务员法》 D.《公务员处分条例》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行政处罚法》规定,当行政处罚达到一定程度时,当事人具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正确 错误
2.公共企事业单位不属于行政部门,所以不需要实行信息公开。正确 错误
3.本讲认为,法院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的法院判决才具有权威。正确 错误
4.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处罚,给与何种处罚的权限。正确 错误
第二篇: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下) 80分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
府(下)80分
一、单选(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裁执分离”原则是指同一机关不能既行使裁决权又行使()。A.监督权B.参与权C.执行权
D.处罚权 2.本讲认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从根本上要依靠()。A.权治B.人治C.德治
D.法治
二、多选(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1.我国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方式包括()。
A.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B.政协民主监督
C.司法监督
D.政府内部监督
三、判断(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行政处罚法》规定,当行政处罚达到一定程度时,当事人具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正确
错误
2.公共企事业单位不属于行政部门,所以不需要实行信息公开。
正确
错误
第三篇: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2014-11-24 15:07 8062ubky | 分类:时事政治 | 浏览3550次 分享到:
2014-11-24 15:27
知识大富翁,挑战赢iPhone!
提问者采纳
热心网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以学习和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第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既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也是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进一步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行政的本质是职权法定,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职能。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部门职责履行、重点工作推进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考核评估,加强行政问责,健全纠错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使职权法定、边界清晰、主体明确、运行公开。
第二,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决定》指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一是要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健全决策透明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实行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和水平;二是要重视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监督作用,积极发挥审查把关监督作用,积极发挥参谋助手法律顾问作用,积极发挥政府重大法律事务审查把关作用,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支持;三是建立督查机制,健全责任倒查机制,既要按照责任、标准和期限的要求,保证各项决策的落实,又要对未按要求贯彻落实政府决定及决策,进行追责,予以行政问责,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执行力。
第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决定》指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完善行政执法体制,以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为目标;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定具体执法细则,规范裁量标准和操作流程;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为路径,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逐步推行行政执法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
第四,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决定》指出,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加强党内的监督,健全党内的各种监督措施,包括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廉政档案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提高权力监督机构的地位,重点确立人大法制监督的核心,突出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部门和履行司法监督职能的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强行政监控整体效能,构建严密完备的权力监控网络机制。
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王诚安
分享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并从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等6个方面提出重要任务和具体举措。深刻领会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任务,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决定性意义。
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目标凝聚力量,目标指明方向。适应中国社会的新常态,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部署,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落实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成为一项重点任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这一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的确立,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政府行政机关的根本要求,反映了现代政府的主要特征,规划了建设法治政府的正确轨道。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既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又要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证政府工作在法制轨道上高效率地运行,推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政府是执法主体,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把党中央的重大部署真正落实到政府行政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从根本上转变那些已经不能适应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决定》提出,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因此,必须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决定》提出,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些有力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带头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切实领导、督促、支持本地方、本部门严格依法办事。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公正执法是法治社会的核心理念,文明执法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决定》提出,要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在实践中,就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梳理各部门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现在时有发生的暴力执法、钓鱼执法之类的现象,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破坏了干群、党群关系,引起群众不满。因此,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用法治引领改革发展破障闯关、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执法理念文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就是要执法制度文明,各项执法制度体现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执法行为文明,执法的方式方法和过程,符合法定要求,举止文明,态度公允,用语规范;就是要执法形象文明,执法者要仪容整洁,待人和蔼,执法威严,有礼有节。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共产党人坚守为民、务实、清廉的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为了防止和杜绝权力的腐败和蜕变,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权力。《决定》提出,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贯彻落实这些重要举措,就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腐败。任何行政执法机关都不得向下级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下达收费和罚款指标,都不得设“小金库”。近日,李克强尖锐指出:“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廉’和‘勤’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做不到‘廉’是腐败,做不到‘勤’也是变相腐败。”“我们一些政府部门发生的腐败案件、窝案,基本都与审批有关,画个圈就给钱,几乎成了‘潜规则’!”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源自法授。认真解决权力运行中的“潜规则”,才能用建设“廉价政府”(马克思)的实效,进一步取信于民。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基本保证和前提条件。这就要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努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畅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决定》总结我国多年来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强调指出: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这些措施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建设法治政府十分紧要。现在这方面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政务公开方面,有的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现象,有的公开内容不全面、程序不规范,有的不能妥善处理信息公开与保守秘密的关系,政府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政务服务方面,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服务中心运行缺乏明确规范,公开办理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等。高度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大推进政务公开力度,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政务服务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健全政务信息发布制度以及评议会、听证会等,以公开促进政务服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保障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四篇: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章新生
2005年第3期 ——民主法制
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总结了近年来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经验,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提出了“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地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推进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我们要以积极而认真的态度,切实贯彻落实好《实施纲要》,努力推进政府法制建设。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第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建设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各级地方政府作为执政机关,要按照《决定》精神,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所要解决的,是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法性操作问题;所要规范的,是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所要明确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进而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既防止行政权的缺失,保障政府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又防止行政权的滥用,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建设法治政府,是适应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新形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完备的法制来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利益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调整。特别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也要求我们按照国际的通行规则办事。建设法治政府,要依法界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政府应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更好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三,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建设法治政府,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的基本途径。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各级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促进和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建设和谐湖北,维护社会稳定。
二、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近年来,我省各级行政机关不断转变和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完善在行政过程中执行国家各项法律、地方各项法规、规定和相关制度的方式,加大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力度,依法行政的水平得到了提高。
(一)结合贯彻落实《实施纲要》,认真学习、积极宣传行政许可法,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施行,是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2004年以来,我省以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创新。各级政府部门纷纷举办讲座和培训班,开展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培训;积极组织新闻单位广泛宣传,效果明显。省政府对现行有效的12645件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保留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定的700项行政许可事项,同时将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及其实施主体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二)按照《实施纲要》要求,完善立法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定,从制度上健全立法工作程序。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工作中,我们扩大立法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公布法规规章草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我们还采取座谈会、研讨会、协调会、专家咨询论证会等形式,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不断推进立法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立法质量。
(三)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促进政府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显著标志。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从体制上大胆革新。我省已在武汉、襄樊、宜昌、黄石等地,实行相对集中处罚权的改革,从体制上解决多头执法、执法缺位、执法机构膨胀等执法扰民问题,对全省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现在,又有10多个市县正在着手进行执法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
针对过去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不落实的问题,我们探索建立把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挂钩的新制度,以增强各级领导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并即将出台《湖北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为规范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省政府制定了《湖北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已于2004年5月1日实施。《规定》明确规定,要建立报备登记、审查意见反馈、审查发现问题的处理等各项制度,积极督促各地各部门按要求将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事前审查试点工作正在全省铺开。
(四)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依法防范和化解各种矛盾,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环节。行政复议是政府内部层级监督的重要法律制度。在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行政机关不合法、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予以纠正,对合法的行政行为予以维持,并主动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既有效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又积极支持行政机关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执法水平。
三、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
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是一项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若干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
(一)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实施行政许可法。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行政机关不再通过行政管理方式解决问题。强化间接管理和事后监督,切实转变管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遵守信赖保护原则,维护政府信用。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二)努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行政机关制定各项制度,要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维护法制统一,遵循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度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要建立公开征求意见和听证制度、成本效益分析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争议协调制度、定期清理制度等。
(三)进一步理顺执法体制。要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清理和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明晰职责权限,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积极推进综合执法试点,继续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提高执法的整体水平。
(四)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不仅要纠正错案,而且要惩戒责任人。畅通行政争议的解决渠道,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信访事项。规范行政裁决制度,充分发挥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在解决民事纠纷中的作用,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解决纠纷方式。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舆论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认真实行行政复议制度,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
(五)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提高法律素养,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运用法律观念来思考研究情况、分析问题,依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善于调解人民内部矛盾和处理其他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政府法制机构一定要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依法行政方面当好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充分发挥作用。■
(作者系湖北省政府法制办主任)
第五篇: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04年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省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和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提高我省依法行政水平,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保障和促进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行政立法工作,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依据
一是我省共制定地方性法规86件,政府规章71件。这些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涉及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实施行政管理工作和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行政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二是规范行政机关抽象行政行为,保证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一致性。我省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加强了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工作,不少地方和部门还制定了专门的程序和制度,对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发布予以规范,提高了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质量,保障了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三是切实做好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的立、改、废工作,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全省共清理地方性法规213件,政府规章323件,其他政策措施688963件。通过清理,废止地方性法规11件,废止政府规章47件,废止其他政策措施4543件,履行了我国的入世承诺,进一步改善了我省的投资环境和法制环境。四是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清理、修改、废止与行政许可法不相适应的行政许可事项。省人民政府对省级53个部门和单位上报的行政审批事项1800多项进行逐项清理和审查后,向社会公布取消了175项行政审批事项。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在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人员执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的同时,各级政府法制机构会同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对近6万余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行政法律知识和行政管理业务知识的培训,系统地学习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以及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从而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二是积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为促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累经验。为了理顺体制,精简机构,减少人员,提高效率,避免多头执法、多层执法、交叉执法、重复处罚等问题,省人民政府根据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定,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推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三是建章立制,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以及行政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遵守法定程序,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政务公开,方便老百姓办事等,我省一些地方和部门积极建章立制,规范本地方、本部门的行政管理行为。
如在行政管理方面,建立了行政执法目标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责任分解制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等;在政务公开方面,建立了公示、质询、查档、听证和承诺等制度;在方便老百姓办事方面,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办事时限制、电子政务窗口、“一站式”服务,行政流程告知等制度;在廉政方面,制定了各种措施和禁令等。
三、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建设。1999年省人民政府相继制定颁布了《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规定》、《贵州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和《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证管理办法》,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基本原则、监督范围、持证上岗和亮证执法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工作实际,也制定了有关制度。二是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包括对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监督检查。三是认真执行政府规章备案制度,保证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省人民政府对发布的规章严格按要求及时向国务院和省人大常委会备案;同时,对报到省人民政府备案的政府规章认真进行审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监督纠正,保证了发布的政府规章在实体和程序上的合法性。5年来,省人民政府共向国务院和省人大常委会报备案的政府规章共有71件。四是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法颁布后,我省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行政复议法,加强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建立相关工作制度,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职责,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我省各地各部门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2600余件,经过审查,立案受理的10475件。五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赔偿法,做好行政赔偿工作。
四、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了全省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
根据国家“三五”和“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全国人大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决定的精神,我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省委、省政府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省工作的五年规划,对“三五”、“四五”普法工作和依法治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将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省人民政府举办了依法行政专题讲座,邀请我国著名行政法学专家、学者给省政府、各地州市政府及省政府工作部门领导讲授法制课。各地各部门对重要行政执法岗位上的人员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工作需要进行了重点培训。全省公务员参加了依法行政的法律知识考试,其成绩作为考核公务员工作的依据。各地各部门还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普法宣传教育,我省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增强。
五、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了政府法制机构建设。省委、省政府已经将省政府法制办公室明确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工作机构,市、自治州和地区行署政府法制机构明确为正县级,并适当增加了人员编制。县级政府及其他部门法制机构也有所加强,人员有所增加。大多数政府和工作部门都明确由主要领导或负责常务工作的领导分管法制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参谋助手作用。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通过法制教育、职业教育,规范工作程序,完善责任制度等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了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重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政府法制建设和推进依法行政中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http://news.sina.com.cn/o/2004-08-28/***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