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危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南
河南省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
主体责任指南 总则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提高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加强安全管理的自觉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危险化学品企业更好的履行主体责任工作,依据《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编制本指南。2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总体原则和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及有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经营企业。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化学品企业
依法设立,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或者其所属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独立核算单位。3.2 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3.3隐患
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3.4 重大事故隐患
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4 要求
4.1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指南的要求,自觉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2 企业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4.3企业应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5 管理要素 5.1机构与责任
1)企业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具备相对独立职能,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2%(不足50人的企业至少配备1人),要具备化工或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有从事化工生产相关工作两年以上经历,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2)企业应当按照《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3)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并与其职务、岗位职责相匹配。
4)企业应当建立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企业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干部要轮流带班,生产车间也要建立由管理人员参加的车间值班制度)。
5)企业应当取得相应安全许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安全标准化达标验收,具备依法生产经营资格。
6)企业应明确规定所有安全生产行为的执行程序,参照体系认证的有关做法,建立相关程序体系,编制程序文件。5.2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企业应当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至少包含:安全生产例会,工艺管理,开停车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管理,公用工程管理,施工与检维修(特别是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破土作业、盲板抽堵作业等)安全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变更管理,巡检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干部值班,事故管理,厂区交通安全,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重大危险源,关键装臵与重点部位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承包商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奖惩等制度,装臵停产(用)、半停产(用)安全处臵及管理规定,装臵恢复生产(使用)安全处臵指南等。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至少每三年评审和修订一次,出现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发生变化或企业发生重大变更等情况时,应及时予以修订。5.3 培训教育
1)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应当符合《关于规范河南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基本条件的意见》(豫安监管危化[2009]162号)的要求。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按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应当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
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再培训或复审。
4)企业安全培训应当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以及安全标准化的要求。5.4 生产设施与工艺安全
1)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严格履行“三同时”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2)企业不得使用国家命令禁止使用或强制淘汰的生产工艺或设备。
3)企业电气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防爆电气应当符合防爆及防爆等级要求。
4)采用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企业,应完成危险化工工艺生产装臵的自动化控制改造。
5)工艺安全信息应当包含于企业的技术手册、操作规程、培训材料或其它工艺文件中;企业应定期进行工艺危害分析;工艺安全管理应当符合AQ/T 3034-2010《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的要求。
6)企业安全设施的设臵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7)企业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建立安全设施台账,并落实到专人进行管理;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弃臵不用。
8)安全设施应当按规定进行检修、校验,消除超期未检或失效现象。
9)企业购买的特种设备应当是有资质厂家的产品;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档案;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登记、检测。
10)企业的厂房、库房等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当符合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11)危险化学品生产装臵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5.5 作业安全
1)企业应当对危险性作业(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抽堵盲板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等)实施许可管理。
2)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及运输、装卸安全管理规定,规范作业行为,减少事故发生。
3)企业应当对承担工程建设、检维修、维护保养的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查、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同时对承包商所属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并要求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4)企业应当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查管理;应当对现场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
5)企业应当在生产场所、作业场所、厂内道路设臵符合国家规定的、足够数量的警示标志。5.6 职业危害防治与劳动防护
职业危害防治与劳动保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5.7 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
1)企业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要求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日常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和综合性检查)。
2)企业应当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做到隐患整改的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应当建立动员、鼓励从业人员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制度。
3)对检查出的重大隐患,企业应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采取应急防范措施,按照规定实行整改。
4)企业安全检查的主管部门应当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效果确认。
5)企业要定期聘请本行业专家开展安全检查,对存在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每季度至少应聘请专家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其他的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6)针对专家查出的问题和隐患,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整改,并建立隐患整改档案。5.8 安全投入
1)企业应依据《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及当地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
2)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3)企业应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的有关规定,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4)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安全生产责任险。5.9 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与事故应急救援
1)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
2)生产企业应按照GB/T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15258-200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正确编制并向用户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在产品包装上拴挂或粘贴化学品安全标签,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企业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
3)企业应当按照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编制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企业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及《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豫安委[2009]15号)的要求,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5)企业应当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6)生产企业必须向用户提供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应当设立24 h应急咨询服务固定电话,有专业人员值班并负责相关应急咨询。没有条件设立应急咨询服务电话的,应委托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机构作为应急咨询服务代理。
7)企业应当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或与其它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并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8)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应当建立应急通讯网络,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
9)企业应当对本单位的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器材达到相应的水平。
10)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组织演练,根据演练情况不断修改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当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组织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保护事故现场。
12)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及《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臵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1号)的规定及时、准确、完整的进行事故报告,严禁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13)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县级人民政府委托企业负责组织调查的,企业应按规定组织调查,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4)事故调查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企业应当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5.10 重大危险源管理
1)企业应当按照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及时进行性重大危险源辨识。
2)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
3)企业应当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申报登记和建档,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4)企业应当及时完成重大危险源数据和视频实时监控、自动化监测报警技术改造,实施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实时有效检测监控。
5)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控应当符合AQ 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 3036-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臵规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6)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应当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管理状况,包括实时检测监控情况,按规定要求及时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7)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每年向生产、储存场所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履行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情况。5.11 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文件执行情况
1)认真执行国家、地方、部门、行业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2)认真宣贯上级关于安全方面的文件、指示精神。
第二篇:危化品主体责任指南
河南省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
主体责任指南 总则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提高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加强安全管理的自觉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危险化学品企业更好的履行主体责任工作,依据《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编制本指南。2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总体原则和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及有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经营企业。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化学品企业
依法设立,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或者其所属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独立核算单位。
3.2 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3.3隐患
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3.4 重大事故隐患
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4 要求
4.1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指南的要求,自觉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2 企业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4.3企业应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5 管理要素 5.1机构与责任
1)企业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具备相对独立职能,专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2%(不足50人的企业至少配备1人),要具备化工或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有从事化工生产相关工作两年以上经历,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2)企业应当按照《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3)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并与其职务、岗位职责相匹配。
4)企业应当建立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企业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干部要轮流带班,生产车间也要建立由管理人员参加的车间值班制度)。
5)企业应当取得相应安全许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安全标准化达标验收,具备依法生产经营资格。
6)企业应明确规定所有安全生产行为的执行程序,参照体系认证的有关做法,建立相关程序体系,编制程序文件。5.2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企业应当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至少包含:安全生产例会,工艺管
理,开停车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管理,公用工程管理,施工与检维修(特别是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破土作业、盲板抽堵作业等)安全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变更管理,巡检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干部值班,事故管理,厂区交通安全,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重大危险源,关键装臵与重点部位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承包商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奖惩等制度,装臵停产(用)、半停产(用)安全处臵及管理规定,装臵恢复生产(使用)安全处臵指南等。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至少每三年评审和修订一次,出现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发生变化或企业发生重大变更等情况时,应及时予以修订。
5.3 培训教育
1)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应当符合《关于规范河南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基本条件的意见》(豫安监管危化[2009]162号)的要求。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按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应当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
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
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再培训或复审。
4)企业安全培训应当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以及安全标准化的要求。
5.4 生产设施与工艺安全
1)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严格履行“三同时”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2)企业不得使用国家命令禁止使用或强制淘汰的生产工艺或设备。
3)企业电气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防爆电气应当符合防爆及防爆等级要求。
4)采用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企业,应完成危险化工工艺生产装臵的自动化控制改造。
5)工艺安全信息应当包含于企业的技术手册、操作规程、培训材料或其它工艺文件中;企业应定期进行工艺危害分析;工艺安全管理应当符合AQ/T 3034-2010《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的要求。
6)企业安全设施的设臵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7)企业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建立安全设施台账,并落实到专人进行管理;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弃臵不用。
8)安全设施应当按规定进行检修、校验,消除超期未检或失效现象。
9)企业购买的特种设备应当是有资质厂家的产品;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档案;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登记、检测。
10)企业的厂房、库房等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当符合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11)危险化学品生产装臵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5.5 作业安全
1)企业应当对危险性作业(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抽堵盲板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等)实施许可管理。
2)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及运输、装卸安全管理规定,规范作业行为,减少事故发生。
3)企业应当对承担工程建设、检维修、维护保养的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查、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同时对承包商所属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并要求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4)企业应当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查管理;应当对现场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
5)企业应当在生产场所、作业场所、厂内道路设臵符合国家规定的、足够数量的警示标志。
5.6 职业危害防治与劳动防护
职业危害防治与劳动保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5.7 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
1)企业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要求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日常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和综合性检查)。
2)企业应当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做到隐患整改的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应当建立动员、鼓励从业人员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制度。
3)对检查出的重大隐患,企业应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采取应急防范措施,按照规定实行整改。
4)企业安全检查的主管部门应当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效果确认。
5)企业要定期聘请本行业专家开展安全检查,对存在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每季度至少应聘请专家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其他的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
6)针对专家查出的问题和隐患,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整改,并建立隐患整改档案。
5.8 安全投入
1)企业应依据《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及当地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
2)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3)企业应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的有关规定,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4)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安全生产责任险。5.9 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与事故应急救援
1)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
2)生产企业应按照GB/T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15258-200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正确编制并向用户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在产品包装上拴挂或粘贴化学品安全标签,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企业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
3)企业应当按照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编制本单位的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
4)企业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及《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豫安委[2009]15号)的要求,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5)企业应当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6)生产企业必须向用户提供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应当设立24 h应急咨询服务固定电话,有专业人员值班并负责相关应急咨询。没有条件设立应急咨询服务电话的,应委托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机构作为应急咨询服务代理。
7)企业应当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或与其它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并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8)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应当建立应急通讯网络,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
9)企业应当对本单位的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器材达到相应的水平。
10)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组织演练,根据演练情况不断修改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当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
案,积极组织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保护事故现场。
12)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及《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臵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1号)的规定及时、准确、完整的进行事故报告,严禁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13)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县级人民政府委托企业负责组织调查的,企业应按规定组织调查,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4)事故调查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企业应当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5.10 重大危险源管理
1)企业应当按照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及时进行性重大危险源辨识。
2)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
3)企业应当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申报登记和建档,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4)企业应当及时完成重大危险源数据和视频实时监控、自动化监测报警技术改造,实施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实时有效检测监控。
5)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控应当符合AQ 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 3036-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臵规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6)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应当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管理状况,包括实时检测监控情况,按规定要求及时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7)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每年向生产、储存场所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履行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情况。
5.11 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文件执行情况 1)认真执行国家、地方、部门、行业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2)认真宣贯上级关于安全方面的文件、指示精神。
第三篇:浅谈落实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
浅谈落实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
危化品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既有危化品生产企业生产行业风险程度高、安全系数低等客观因素,也有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不认真、不到位等主观原因,结合近年来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实践,笔者对落实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浅析如下:
一、“以人为本”把握主体责任落实关键
在导致危化品安全生产事故的多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为再先进工艺设备,要靠人来操作,再健全的管理制度要靠人来执行。要把握“人的因素”这一关键,落实企业各层各级人员责任。一要明确职责。《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从业人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直接掌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法定代表人必须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企业安全生产要亲自抓,负主责;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要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的落实,其他领导及企业各有关部门要依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和“一岗双责”的要求管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一线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发生。二要强化考核。要严格危化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人员的考核,全面提升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履职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要加强一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岗位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切实做好企业“三级教育”工作,通过教育培训和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使从业人员掌握有关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掌握安全技能,从事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要经过专业性技术教育,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三要完善制度。危化品生产企业风险程度高,各车间、岗位生产工艺流程千变万化,要结合实际制定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强,程序简明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强化制度的约束力量,将各种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有效置于制度的框架内,强化以制度促管理,以制度促规范,进一步增强企业各层各级各类人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二、“保障经费”破解主体责任落实难题
化工产品和生产方法的多样性、装置规模的大型化、生产工艺的高参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以及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腐蚀性的物质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决定了危化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事故后果严重、设备损耗大,必须以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制度为切入点,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改善企业安全基础条件和安全状况,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一要明确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下发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危险品生产企业以本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一)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按照4%提取;(二)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三)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四)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0.2%提取,各企业必须按照标准足额提取。二要加强安全费用的使用和管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规定了安全费用的具体使用范围。包括六个方面: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以及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在此范围内,安全费用应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监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三要严格财务监督。企业要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按规定使用。财务会计报告中要披露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要主动接受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要突出重点,确保重大危险源及高危行业实时监控系统和高危行业自动化系统等企业技术改造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三、“政府推动”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执行
安全生产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落实。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各自安全生产工作
职责,加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打折,形成安全生产齐抓共管良好局面。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要高度重视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调控手段,实行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要加大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研究和探索安全信用等级评估,实施工伤保险浮动率制、安全生产风险抵押浮动率制等措施,调动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安全防范意识,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二要营造安全发展环境。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努力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自律意识,提高安全素质,让员工真正确立安全就是财富,安全就是幸福的观点,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齐心协力确保安全的氛围。要规范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积极做好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培植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促进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整体水平的提升。要完善考核奖励制度,政府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在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及在推广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经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和个人,实行专项奖励。三要强化安全监管。一方面企业要自觉接受政府的依法监管、行业部门的有效指导和社会的广泛监督,保证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危化品生产企业实施强有力的监管,要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各阶段、各管理环节工作目标,对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实行目标管理;从严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活动,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企业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过一系列的监管活动,从外部给企业压力和推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落实。
第四篇: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各位工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安全就是质量安全就是效益,在开始今天的演讲之前我想引用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始终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当今国家大力发展的阶段,在众多铁路工程施工火热的时期,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家的进步,看到了百姓生活的兴旺,但是在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的时候,回头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落下了什么,目前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截止2013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单位数总共七万余个,建筑业从业人员数为3852.47万人,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同时也是高空作业、流动性强、高危险、事故多发的行业,因此建筑施工行业也被列入我国高危行业,据统计,2001至2008年我国建筑行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60起,其中,死亡590人,受伤483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数量持续增长,反映出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我做了一个统计在研究了17个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我们发现,他们都经历了事故的,上升期、高发期、稳定期、下降期这一过程。中国目前处于上升期。
还记得公司叶总监在我们梁场上过一堂课,她曾经形象的做了一个比喻,当把人的生命比作是“1”时,生活就是在“1”后面加“0”,后面加的“0”越多,说明事业越成功、家庭越幸福。倘若人的生命不存在了,后面加再多的“0”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个工地出了伤亡事故,伤了人、死了人,这个工地就要停产整顿,伤员要进行治疗,死者要进行善后处理,事故原因需要调查分析处理,职工的情绪需教育稳定……这一切的一切会给工程带来多大影响?会使经济受到多大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从历年的资料得知,发生事故的单位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同样,如果一个工程出了质量事故,需要采取补救措施,或需要推倒重来,如果倒塌,更会造成人员伤亡,所发生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
在前期梁场大力推行实施的精细化管理中,通过班子领导的悉心教育,同事们的耐心请教,我发现其实安全生产工作和精细化的联系
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把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避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才能避免失误远离事故。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益求精,务求实效。精,是解决事物的根本,是精细化管理的自然结果;细.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经途径。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这件大事就是无数“小事”、“细节”的集合体,没有“小事”和“细节”的安全,就不会有安全生产这个大事整体的安全,因此,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必须坚持“严格管理是核心,精细管理是基础”的管理理念,关口前移,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切实把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做好,做实。
下面让我们看几组照片。
看了这些照片大家可能心里面早已被深深的震撼了,同样我也早已陷入了深思中,这些事故本可以避免,事故的缘故最终还是因为作业人员麻痹大意,根本不把安全当做一回事,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那今天在坐的都是我们管理人员,在现场施工的时候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呢?在这我有4个期望,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和根本,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只有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必须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强化思想认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狠抓落实,严格履行职责,坚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到生产经营的第一个岗位,建设务实高效的技术保障、综合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防微杜渐,常备不懈,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第五篇: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监管服务职能,促进企业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预防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现对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如下几点意见。
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一个企业,安全生产是首要的任务,是各项工作的保障,抓安全就是抓经济效益,应当把发展经济建立在安全生产可靠保障的基础上。企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企业负责人为单位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对分工分线的安全工作负责,落实生产过程中领导干部轮流带班制度;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企业安全班组队伍的建设;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在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并确保有效实施。
二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等重大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自救互救常识和技能,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企业用工要及时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组织职工参加岗前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要经过考核后,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
三是坚持日常检查与节日排查相结合,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重点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三超”组织生产。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审批、监管责任。企业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生产和使
用。企业应经常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对举报者予以奖励。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
四是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及时进行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主动报市安监局备案。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并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五是分散工伤风险,依法办理工伤保险。企业和职工应当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根据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应当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六是明确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置、责任追究和行政处罚有关规定。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和根本,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只有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必须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强化思想认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狠抓落实,严格履行职责,坚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到生产经营的第一个岗位,建设务实高效的技术保障、综合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防微杜渐,常备不懈,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