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试析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向大众性和普及性方向发展,民办高校由于建校历史短还存在着文化底蕴薄弱、机构相对不健全、制度相对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民办高校辅导员不仅担负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教育工作,更是在激烈竞争条件下促进民办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因此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分析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出发,提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探究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只有冷静分析影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因素,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探索建设途径,规范各种制度、健全相应体制、增强团队意识、稳定辅导员队伍,才能逐步建设一支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特色的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 综合素质; 管理
The Analysis of Headteacher Team's Construc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Abstract: Currently,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popularity and integration.Due to the short builting history, private universities was still exist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 culture, imperfect structure, defective system and so on.Under the fierce competition, private college tutors not only bear the education work,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al on the colleges’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So the higher school should put the headteacher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n an important palce, and regard it as a main content of teachers’ construction.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this thesis present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building a high-quality contingent.Then it explores out the suggestions of headteachers' construction.Private universities should calmly analysis the headteachers' construction factors, define the construction goal, consummate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corresponding team consciousness ,only do these , can they build a high-level headteacher team.Key words: private university, headteacher;overall ability, management 目 录
一、引言 1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 2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3
(一)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3
(二)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方向................................3
(三)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规章制度....................................4
(四)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6 结 语 7 参考文献 9
一、引 言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部分,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教育部2006年7月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组建辅导员工作队伍,如何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水平,是当前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近年来,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相对其它院校学生特点更加突出,学生工作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展,学生党建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咨询等一系列工作都转由学生工作系统来承担,学生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了。民办高校学生具有当代大学生的一般共性,但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个性。他们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特长突出,入学成绩低,学习基础较差,注重个性的张扬,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人身与财产安全及情感等,还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向他们传授就业知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学生教育的效果。
当今的民办高校的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安全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网络上瘾等引发的事端时有发生,辅导员是最接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教育工作者,能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避免和化解矛盾,而且用先进的思想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维护民办高校和谐、安全、稳定、持久健康发展,因而要提高民办教育的办学质量,必须首先重视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上的重大作用,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
随着民办高校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其辅导员队伍也日益壮大。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在长期的实践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相比统招高校来讲,作为新生事物的民办高校,其辅导员工作有与其它院校辅导员不一样的状态,存在着特殊性。
1、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不稳定性
民办高校对于辅导员大多实行聘任制,造成了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短暂性。考研或转岗常常成为辅导员的选择,这导致了辅导员成了“临时性职业”。
2、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存在不明确性
辅导员工作涵盖了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文体、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为了做好各种学生工作,他们需要在校内各部门之间奔波,有些辅导员感觉扛着教师的“牌子”干着学生“保姆”的活儿,这使得他们感到精力分散,疲于奔命,难以继续学习提升自己,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认真调研,系统分析。
3、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量大,辅导员配备不齐,结构欠合理
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连年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增加辅导员的人数,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不少学校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优秀学生留校做辅导员工作,这显然会导致队伍阅历不深,缺乏工作经验的情况。
4、辅导员学历结构不合理
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基本都是本科学历,学历提高有压力,有部分辅导员不够安心,大量日常事务性管理致使辅导员用于自身提高的时间不够,这会导致部分辅导员自觉减少用于学生工作的时间,而用于考研或另寻出路。
5、民办高校辅导员学术造诣上较为薄弱
多数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依靠的主要是做学生时的一些不成体系的体会和感触,还处于经验管理的状态,缺乏理论高度,更谈不上进行理论研究了,难以达到居高临下、驾熟就轻、胸有成竹的境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辅导员队伍评价激励机制上还存在不健全的方面
辅导员面对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学生,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因此需要占用大量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无暇去进行教学和科研。另外职称、待遇等相比较低,“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由于缺乏全面、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民办高校要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民办高校将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中,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认为辅导员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作人员,更甚者有些教师将维持课堂纪律也归于辅导员工作范围之内。因此,只有取得校领导的重视,才有可能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为民办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为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贡献力量。
2、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目标和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还指出,“必须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
相关研究表明,建设辅导员队伍首先理顺机构,健全制度;其次,加大投入,配足辅导员数量;针对自身特色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1)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强、师德高尚的队伍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品德、端正的品行、优良的工作作风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
古人云:“修身,齐家,平天下。”修身,即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将“修身”摆在第一位,足见“德”在古人心目中的份量。在毛主席曾经就读的湖南省第一师范,就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立校之本。江泽民书记也讲“以德治国”。可见,教育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古今仁人志士的共同话题。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授业”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教师的示范进行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特别在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这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2)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队伍
大学生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知识面广、获取信息强的特点。因此,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也应相对加强。教师的无知会误人子弟,而误人子弟是为人之师的最大忌讳,是教师最不道德之处。作为高校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队伍,战斗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相对也最了解学生,其知识的储备容量应该更大,知识面更广。“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因此,辅导员在面对学生讲话或是个别谈话都应做好准备。在注重业务知识拓展的前提下,还要加强自身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善于搜索相关信息能力,这样才能更有条件接近和深入学生,赢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3)培养一支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
要使辅导员队伍纪律严格,必须使辅导员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端正工作作风为学生起到表率和模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学生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才更有说服力。除此之外,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必须理解、关心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切实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3、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规章制度
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短,辅导员工作制度还需不断健全、机制要不断完善。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实现辅导员职能的基本保障。
(1)制定辅导员选拔制度
民办高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给辅导员工作增加了难度,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聘用选拔上做好辅导员入口关是建设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有利保证。在选拔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择优原则,深入了解、全面考核、认真研究、坚持标准。要把政治素养高、综合素质好、热爱辅导员工作且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选拔到队伍中来。要考虑性别、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促使队伍结构呈现最优化状态。只有坚持选拔的高起点,高标准,才能真正把政治素养高、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心理品质好、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强的教师选拔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才能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2)制定辅导员培养制度
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学习和培训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支队伍紧跟社会发展形式,适应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应制定辅导员培养规划,建立辅导员上岗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对新选聘的辅导员,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要有计划的组织辅导员参加考察和进修学习,鼓励他们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要将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是否有辅导员工作经历,并将此纳入规章制度中。根据工作需要及本人的条件和志向,可将专职辅导员向校内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岗位推荐,以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稳定辅导员队伍。(3)制定辅导员考核制度
建立辅导员工作考评制度,形成有效的奖罚激励体系,不仅是辅导员晋升的依据,也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更是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只有职责明确,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针对民办高校,对辅导员的考评由学生工作部门、学生共同参与。考评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目的,以做好、做实学生管理工作为准则,以竞争和激励为手段,以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标准,以政治思想素质、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及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坚持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坚持阶段性与总结性考评相结合为考评方法,各部门按照相应的考评内容并根据一定比例,每月定期的给辅导员打分、考核。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罚、晋级等挂钩。对工作不称职的辅导员要及时调离辅导员工作岗位。要单列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并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按照一定比例评选,统一表彰。要树立一批优秀辅导员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4)制定辅导员晋级、职务聘任制度
辅导员即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民办高校为了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应制定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应设立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根据辅导员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年限确定相应的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行政级别,享受相应待遇,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稳定辅导员队伍。
4、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本质力量”。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因此,综合素质是实现民办高校辅导员职能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全面良好的素质才能确保辅导员的工作顺利进行。
(1)提高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决定着人才发展的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人才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扎实的思想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理论修养,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
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民办高校辅导员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要对本职工作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要有无怨无悔、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有高昂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工作愿望,还要有做学生良师益友的工作激情。辅导员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以什么心态对待学生,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那么辅导员对待学生必须以一个“爱”字开头。别林斯基曾提出“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学生的信任是教育活动的保障。”因此,辅导员有了爱心就会产生工作热情和激情,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就会正确地、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就会创造性的为学生服务。“魅力是一个人的人品、学识、才能、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坚定的政治信仰、扎实的理论基础、渊博的学识、精湛的育人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友善慈爱的态度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民办高校因工作对象、管理模式等不同于国办高校,工作压力、工作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完善人格修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辅导员应该学习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就业知识、信息和渠道,培养民办高校的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就业心态。民办高校虽然发展迅速,但人们受观念的影响,对民办高校仍存在一定偏见。作为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情绪稳定、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关系融洽,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一个辅导员的成熟表现。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并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4)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首先,辅导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不仅是辅导员做好工作的需要,更是赢得学生拥护的需要。其次,还应具备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路,尽快发现问题的所在,制定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此,辅导员之间应经常进行交流学习,提高预防突发事件的意识和积极探索处理事件的方法。再者,辅导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不仅能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还要善于在宏观上管理集体,起到协调和指导作用。结 论
总之,民办高校辅导员不仅担负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教育工作,更是在激烈竞争条件下促进民办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目前,由于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其信誉度、师资、生源质量、制度建设、内涵发展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通过改革、发展以培育出优质的毕业生,民办高校才能取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而维护民办高校的稳定是保证民办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辅导员队伍本身就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民办高校改革和发展,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阐述“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说明辅导员队伍本身就是一支维护民办高校稳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辅导员队伍只有在建设过程中,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才会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才会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途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引起学校的进一步重视,冷静分析影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因素,探讨建设的途径,促使民办高校进一步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及在辅导员的选聘、配备、培养、管理、考核、职称待遇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选聘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奉献精神强,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关心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 字表达能力的优秀人才担任辅导员工作。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同时也能促进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如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提升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各种能力等。通过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能进一步规范各种制度、健全相应体制、增强团队意识、稳定辅导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建设一支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特色的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向大众性和普及性方向发展。办学教育模式也正从单一的国办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国办与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模式。民办高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发展与壮大起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及胡锦涛总书记分别与2005年1月和12月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建设一支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2006年4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会议。后来2006年7月,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等,都进一步强调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性。目前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而民办高校在建校历史短、文化底蕴薄弱、机构相对不健全、制度相对不完善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更应该进一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因此,努力建设一支适合民办高校特色的辅导员队伍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孔读云,.“双师型”辅导员制度的实践内涵——民办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个案[J].消费导刊,2010,(1).[2]王港,魏敏,.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与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10,(5).[3]孙育,.做好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几点思考[J].发展,2010,(5).[4]余仕良,.构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体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5]朱海林,.新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浅析[J].湘潮(下半月),2010,(2).[6]陈少鸿,黄国富,.民办高校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7]张明蕊,董鑫,.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几点体会[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8]李春霞,.浅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激励对策[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周合群,洪骏,.民办高校辅导员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5).[10]李冰峰,.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11]王港,.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探析[J].管理观察,2009,(13).[12]陈志杰,.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究[J].市场论坛,2009,(7).
第二篇: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受团组织的委托,担负着用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和教育少年儿童的重任。当前矿区各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基本都有班主任兼任,且都担任着重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在抓好班级管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投入精力主动组织开展少先队活动,对于辅导员来说,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模棱两可,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滞后,少先队工作的空间、时间、活动资金受到限制,辅导员的地位、待遇等问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种状况,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少先队工作,提升少先队教育水平,推动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关键势在必行。现就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严格选拔,源头把关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高素质的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工作。因此,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完善辅导员聘任制度,严把“入口关”,切实将那些热爱少年儿童、热爱少先队工作、作风正派、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和优秀青年选拔到少先队辅导员岗位上来。对于各类辅导员坚持每学年聘任一次。新学年伊始,面向全体教师通报设岗情况、部署竞聘定员实施意见,原任或拟任辅导员根据要求撰写竞聘报告,确定时间召开辅导员(班主任)竞聘上岗现场会,竞聘会上个人宣读竞聘报告,由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及原任辅导员组成的评委会,对所有参聘人员的报告并结合该同志工作实绩,分定性和定量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优胜劣汰,由学校和矿团委审议通过定员定岗,并联合下文、颁发聘书予以认定,从而调动了广大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的责任心,进而强化了队伍,为少先队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一个优秀辅导员,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组织活动能力,而且还需要相当广博的学识,甚至在某些活动项目上要有过硬的本领。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立足实际需要,面向未来需求,以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提高少先队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为重点,采取年级段递进培训和辅导员资格层面培训相结合,注重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为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打好坚实基础。建立辅导员培训档案。学校始终重视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把其列入了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同时建立健全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计划和个人培训档案,每学期或每学年对辅导员的培训次数、培训内容以及培训作业、取得成果均记录个人档案,作为推优树先的考核依据。这样做既能促使辅导员自觉学习、进步,又便于了解辅导员的成长情况,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也是我校少先队工作档案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丰富培训内容。近几年我们遵循少先队辅导员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辅导员或拟聘任辅导员进行以辅导员基本素质要求、少先队工作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少先队工作基本方法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而对于在职中队辅导员进行以学习少先队工作新理论、掌握少先队工作新方法和新技能,提高少先队教育及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少先队工作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对于富有少先队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资深辅导员,采取主题研讨进行工作创新,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团队素质教育活动,并鼓励他们参加函授或刊授学习,开阔视野,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对于学校大队辅导员则支持其到名校、重点校参观、实地考查,以求用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活动来丰富和推进我校少先队工作。拓宽培训渠道。在辅导员的培训渠道上,我们没有拘于形式。采取以会代训、开展活动、交流学习等方式,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为提高辅导员信息报道水平,聘请矿宣传科编辑进行知识讲座;为提高中队辅导员队活动设计水平,组织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设计竞赛,并组织了优秀中队队活动观摩;为提高辅导员理论研究水平,组织开展“辅导员新世纪读书榜”、举办辅导员读书班、开展读书研讨会、举行读书竞赛评选以及少先队科研大比武等活动,来丰富辅导员的知识。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组织举办了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为提高辅导员个人素质和基本技能,每学年都要组织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和元旦书画展评等技术比武活动,切磋技艺。为开阔视野,提高辅导员的组织能力和组织水平,每年暑假都要组织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学生干部进行夏令营活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文明坚持让大队辅导员每学年外出培训一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创新性少先队活动,力求引领和提升我校少先队工作新局面,近几年分别赴北京、威海、济南、泰安、肥城参加了各类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这些培训方式使辅导员学到各种技能,获得多种信息,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三、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少先队辅导员能否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缺乏制度的约束和鞭策是不行的。少先队辅导员的业绩如何体现,也需要一个科学、公正的考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以往辅导员工作中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一是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体系,确保少先队工作落到实处。目标管理体系即岗位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首先我们制定明确了各级各类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然后按照少先大队工作思路各中队拟定学期中队工作计划,最后对各中队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再进一步完善充实少先大队整体工作措施,从而使各中队辅导员工作重点突出,工作目标明确。具体工作中,少先大队注重加强“布置检查和总结、使用和培养、数量和质量、考核与奖惩”四个环节的管理。这样做既有效地解决以往工作中出现的人员不到位、目标不明确、责任不到人、工作推诿扯皮的现象,又调动和激励了广大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体工作得以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制度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只有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更好地实现工作目标。首先我们通过培训学习让全体辅导员明确了从事辅导员工作应具备的政治理论条件,达到人人熟知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和日常工作要求是什么;其次将各项要求形成制度,做到人手一册,比如:《辅导员必备素质要求》、《辅导员工作实施细则》、《辅导员工作考核标准》、《文明中队考核细则》等,对照标准和细则,对每位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实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月度津贴相挂钩,辅导员月度津贴实施浮动,按月度个人得分情况,奖优罚劣。三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考核体系,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制度的落实。要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把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必须加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体系,抓好落实。我们主要采用了政教处检查督导、少先队大中队干部检查考核、学生群体评议反馈三大体系,增加辅导员工作的透明度,接收来自多渠道的督导促进。我们的做法是:学校少先大队抽调各中队优秀学生干部,成立了一日值日班长和红领巾值日值班队伍,每天分固定岗和流动岗检查督导各中队全方位工作;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不定期抽查各级部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月度辅导员工作例会上中队辅导员要汇报工作的布置和落实情况。在动态管理上采取一天一检查一记录,一周一考核公布,一月一汇总一兑现辅导员月度津贴,并颁发月度竞赛流动红旗;在静态管理上采取每学期组织一次辅导员互评、少先队员评教活动,评教结果分定量、定性、满意率三项予以认定,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辅导员教师本人。每学期工作业绩考核情况,少先大队都将记录备档,既要作为推优树先的条件,还要作为每学年辅导员竞聘上岗的重要依据。
四、落实待遇,提高地位 多年来,我们特别重视对少先队辅导员的培养教育,也十分关心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问题,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问题是广大辅导员特别关心的问题,处理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但理解、尊重、依靠、关心、信任广大辅导员,在政治上给予关心,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而且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有利条件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辅导员的付出给予充分认可,体现劳而有为。一是重视发现、大力宣传优秀辅导员的事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有效载体,宣传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增加辅导员工作的透明度和优秀辅导员的知名度。多年来,凡是受到上级组织表彰奖励的各级各类辅导员,我们都要及时拍摄录像在矿闭路电视予以报道,拍摄照片在宣传栏予以张贴,撰写稿件在校红领巾广播站对其工作业绩予以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辅导员个人的知名度,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荣誉感,体验少先队工作的成功感,有力地调动了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抓好辅导员待遇的落实。学校大队辅导员是按照副教导主任的条件进行配备、管理和使用的,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定期参加校务会,每周兼自然课4节,目的是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展少先队工作;中队辅导员由班主任兼任,除班主任费外,还享有一定的津贴费;在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申请学科带头人时,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实绩均纳入了测评依据;辅导员节假日组织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我们创造条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了适当的工作补贴;对于少先队辅导员撰写的少先队工作文章和理论研究成果在各级报刊、新闻单位发表或获奖,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负责或辅导的集体、个人获各级教育部门共同表彰奖励,均与同一级别的教学论文和成果同等对待,受到上级团组织表彰的优秀辅导员或先进个人,与同一级别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享受同等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三是注重优秀辅导员的表彰奖励,关心优秀辅导员的成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选树工作典型,并定期进行表彰。对他们做到了既有有精神上的鼓励,又要有物质上的奖赏,让其有为就有名,有为就有利,力求有为还有位,为从事少先队工作的辅导员创设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当工作先进是件好事,所以人人都想当。多年来,我们搞这项工作时特别慎重,处理不好会起反作用,不但会打击辅导员个人积极性,还会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工作的不健康发展。每每有机会选典树标,我们既发扬民主,又要结合工作实绩,还要高度集中,确实将推出的人选具有先进性、代表性。对推出的各类典型既要表彰,进行物质上的奖励,还要进行跟踪培养。迄今为止,我校小学部中层管理人员都有过中队辅导员工作的经历,且都受到过公司“优秀辅导员”的荣誉表彰,获公司级“优秀辅导员”荣誉表彰的中队辅导员,现在已经有六人分别担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以及学科带头人,小学部现有党员10人,其中9人是在从事中队辅导员工作时光荣加入党组织的。综观他们的成长过程,关键是少先队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同等的发展空间。
五、加强联系 优化环境 重视第二课堂、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第二课堂辅导员、校外辅导员是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队伍具有强大的潜力,是少先队组织新鲜血液的注入者,是少先队工作社化的生力军。因此,在巩固学校大中队辅导员队伍的基础上,一直在创造条件不断壮大这支辅导员队伍,调动家长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积极性成立了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网络,整合社会教育力量,共同参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培养。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我们已经拥有第二课堂辅导员20人,校外辅导员16人。同时正着手完善各中队、雏鹰假日小队的志愿辅导员配备工作,创设良好教育氛围,形成巨大合力,增强少先队工作的力度和活 力,推动学校少先队工作再上新台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领导是提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关键,学校领导对少先队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决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首先按照团队工作的需要并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学校团队工作领导小组,并经学校校务委员会研究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然后按照“政治稳定、业务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总要求,完善优化少先队辅导员,体现教育与管理、教书与育人、培养与考核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有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建立健全了组织队伍,少先队工作的开展就如鱼得水,人员配置、制度建设、金支持、时间供给、空间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为少先队工作搭建出一座宽裕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少先队全方位工作也有大幅度提高,得到了上级有关组织的认可和表彰,先后荣获山东省雏鹰行动示范化学校、泰安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泰安市“十佳”道德教育示范学校;,连续7年获公司级团队工作红旗单位,2000年公司少先队素质教育现场会在我校成功召开,2001年少先队素质教育活动被评为为矿十件新风之一,2003年成功组织承办了集团公司第五届鼓号操大赛,02-03年中学生通讯社、齐鲁少年小记者站在我校相应建立,现任大队辅导员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在新的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它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绝非急功近利能见效的,这需要我们长远规划,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继承以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积累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经验、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战斗集体。使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真正成为党和人民可信赖的教育队伍,成为是少年儿童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第三篇:如何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
三门峡市第六小学 刘琦
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历来是少先队工作的关键。这几年的少先队工作更让我感觉到建立一支合格而又稳定的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促进少先队工作蓬勃发展的有力保证。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并且直接影响了少先队组织教育效果。因此,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当前十分迫切的问题,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一个优秀辅导员,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组织活动能力,而且还需要相当广博的学识,甚至在某些活动项目上要有过硬的本领。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要立足实际需要,面向未来需求,以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提高少先队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注重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为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打好坚实基础。
二、建章立制,严格管理。
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少先队辅导员能否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缺乏制度的约束和鞭策是不行的。少先队辅导员的业绩如何体现,也需要一个科学、公正的考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以往辅导员工作中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
三、落实待遇,提高地位。
大部分大队辅导员兼任主科教学,我认为还要享有一定的津贴费,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在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申请学科带头人时,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实绩要纳入测评依据。受到上级表彰的优秀辅导员或先进个人,与同一级别的优秀教师享受同等奖励待遇。
在新的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它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这些对策还需要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党和人民可信赖的教育队伍,成为少年儿童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第四篇: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受团组织的委托,担负着用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和教育少年儿童的重任。当前矿区各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基本都有班主任兼任,且都担任着重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在抓好班级管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投入精力主动组织开展少先队活动,对于辅导员来说,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少先队
活动的开展模棱两可,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滞后,少先队工作的空间、时间、活动资金受到限制,辅导员的地位、待遇等问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种状况,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少先队工作,提升少先队教育水平,推动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关键势在必行。现就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严格选拔,源头把关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高素质的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工作。因此,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完善辅导员聘任制度,严把“入口关”,切实将那些热爱少年儿童、热爱少先队工作、作风正派、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和优秀青年选拔到少先队辅导员岗位上来。对于各类辅导员坚持每学年聘任一次。新学年伊始,面向全体教师通报设岗情况、部署竞聘定员实施意见,原任或拟任辅导员根据要求撰写竞聘报告,确定时间召开辅导员(班主任)竞聘上岗现场会,竞聘会上个人宣读竞聘报告,由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及原任辅导员组成的评委会,对所有参聘人员的报告并结合该同志工作实绩,分定性和定量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优胜劣汰,由学校和矿团委审议通过定员定岗,并联合下文、颁发聘书予以认定,从而调动了广大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的责任心,进而强化了队伍,为少先队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培训,提升素质一个优秀辅导员,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组织活动能力,而且还需要相当广博的学识,甚至在某些活动项目上要有过硬的本领。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立足实际需要,面向未来需求,以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提高少先队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为重点,采取年级段递进培训和辅导员资格层面培训相结合,注重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为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打好坚实基础。建立辅导员培训档案。学校始终重视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把其列入了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同时建立健全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计划和个人培训档案,每学期或每学年对辅导员的培训次数、培训内容以及培训作业、取得成果均记录个人档案,作为推优树先的考核依据。这样做既能促使辅导员自觉学习、进步,又便于了解辅导员的成长情况,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也是我校少先队工作档案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丰富培训内容。近几年我们遵循少先队辅导员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辅导员或拟聘任辅导员进行以辅导员基本素质要求、少先队工作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少先队工作基本方法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而对于在职中队辅导员进行以学习少先队工作新理论、掌握少先队工作新方法和新技能,提高少先队教育及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少先队工作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对于富有少先队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资深辅导员,采取主题研讨进行工作创新,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团队素质教育活动,并鼓励他们参加函授或刊授学习,开阔视野,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对于学校大队辅导员则支持其到名校、重点校参观、实地考查,以求用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活动来丰富和推进我校少先队工作。拓宽培训渠道。在辅导员的培训渠道上,我们没有拘于形式。采取以会代训、开展活动、交流学习等方式,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为提高辅导员信息报道水平,聘请矿宣传科编辑进行知识讲座;为提高中队辅导员队活动设计水平,组织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设计竞赛,并组织了优秀中队队活动观摩;为提高辅导员理论研究水平,组织开展“辅导员新世纪读书榜”、举办辅导员读书班、开展读书研讨会、举行读书竞赛评选以及少先队科研大比武等活动,来丰富辅导员的知识。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组织举办了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为提高辅导员个人素质和基本技能,每学年都要组织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和元旦书画展评等技术比武活动,切磋技艺。为开阔视野,提高辅导员的组织能力和组织水平,每年暑假都要组织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学生干部进行夏令营活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文明坚持让大队辅导员每学年外出培训一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创新性少先队活动,力求引领和提升我校少先队工作新局面,近几年分别赴北京、威海、济南、泰安、肥城参加了各类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这些培训方式使辅导员学到各种技能,获得多种信息,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三、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少先队辅导员能否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缺乏制度的约束和鞭策是不行的。少先队辅导员的业绩如何体现,也需要一个科学、公正的考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以往辅导员工作中干与不干、
第五篇: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2012-2013学年潼湖镇赤岗小学
兼
职
辅
导
员
队
伍
建
设
情
况
潼湖镇赤岗小学
二○一二年九月十日
潼湖镇赤岗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
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按照中央和省、市文明办的有关要求,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校乡村少年宫认真贯彻落实《乡村学校少年宫使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组建辅导员队伍、整合社会资源、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积极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依托学校,组建校外兼职辅导员队伍。根据少年宫活动需要,在寒暑假期间有针对性地举办少年宫辅导员培训班。并鼓励校外辅导员参与社会上举办的艺术类、特长类培训班。通过多种方式对辅导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 “一专多能”,基本满足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活动的需要。
二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先后向区书法协会、美术协会、音乐协会、体育协会等社会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招募有特长的志愿者10名,开展面向农村未成年人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少年宫活动水平。同时,积极返聘“五老”人员担任辅导员。鼓励乡村学校少年宫就近就便,聘请具有专长的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老退伍军人和民间艺人担任少年宫辅导员,并给予一定的报酬,发挥他们的余热,较好地解决了少年宫师资缺乏问题。
三是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坚持把辅导员工作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将辅导员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与教师
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发挥运转补助资金的帮扶作用,给校外志愿者辅导员发放一定的交通费、餐费、工作补贴等,充分调动校外志愿者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潼湖赤岗小学乡村少年宫
2012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