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3 17:3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应急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应急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篇:应急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应急队伍建设方案

为充分发挥基层应急队伍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政办发〔2010〕15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应急队伍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培训教育,改善技术装备,落实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急队伍。

二、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组建并加强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各村、各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三、建设任务

(一)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镇政府要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医

2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平时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镇安监站加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指导和督促落实。

6.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村、各单位组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主要任务是在突发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加强地震灾害的先期处置,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做好现场道路引导、后勤保障、秩序维护和受灾群众疏散转移、安置安抚及自救互救等处置工作;建立完善军地联络和区域联动机制,逐步形成社会基础广泛、协调统一的地震灾害救助力量。

7.推进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建设。各村、各单位要组建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机具、运输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护、应急抢修和交通运输保障能力。镇安监站、水管所和派出所要加强对基层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的指导和督促落实。

8.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卫生院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核与辐射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理,以及相应的培训、演练任务。

9.加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建设。畜牧兽医站、卫生院、派出所等有关站所要建立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具体承担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所需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疫苗、药品、试剂和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提高队伍的应急能力。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方案,对本辖区综合性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详细规划,确定数量和规模,分阶段组织实施,建立人员队伍档案,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镇上研究制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和具体推进措施,不断加强对应急队伍建设的督促指导,确保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二)健全运行机制,发挥整体作用。各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要立即集结到位,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应急管理机构安排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村、各单位要健全修订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综合性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及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要探索建立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发挥应急队伍的整体作用。

第二篇:应急队伍建设

二里镇中心小学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置学校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确保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推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习水县教育局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情况如下:

一、责任分工明确

l、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何荣

副组长:黄付全 任星强 宋虹锋 向闪 成 员:各办公室主任 政务员 班主任

2、职责;

A、负责本校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 B、组建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C、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D、发生事故时,由指挥小组副组长以上人员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E、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F、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G、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组 长:组织指挥全校的应急救援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组 员: 1负责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工作。2负责道路管制、治安警戒工作。3负责学校事故报警及学生疏散工作。4负责食堂事故报警工作。5负责一至三年级学生的疏散及人数清点工作。6负责四到六年级学生的疏散及人数清点工作。7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救护和护送转院工作。

二、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及分工

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均负有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校各类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1、通信联络队(负责各队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络通信任务)负责人:吴会

汤富春

2、学生管理队(负责学生的疏散、集合、人数清点、情绪安抚、与家长联系、身体状况登记)

负责人:宋虹锋 任钊 向闪

1、消防抢救队(负责灭火、关闭总电闸、抢救被困人员)负责人:王小龙

王卫东

曾利星

4、医疗救护队(负责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护,安排入院)负责人:武世发

汪婷

杜念念

刘勇

四、重大事故的处置

1、险情报告:最早发现险情者立即向保安室、学校办公室报警,指挥小组做出避险及疏散决定后,广播室发出相关警报,保安室向消防部门报警。

2、人员疏散:因学校是未成年人密集地,无论发生什么险情,都要把学生的疏散转移工作放在首位,并特别保证不发生人员踩踏事故。到达疏散集中地后要立即清点人数,并将缺到人员的大概位置告知消防抢救队负责人。

A、教学楼疏散:学生的疏散集合点为操场(如发生水灾,则改为教学楼二楼以上楼层,二楼以上楼层原班学生由教师组织在本班聚集,其他位置的学生有教师组织按照安全通道指示向二楼以上楼层转移),集合方式为二列纵队。一般情况下下楼梯时,班任在队伍前,每班的科任教师在队伍后。

B、发生灾情时,由宋虹峰、曹大胜、任钊和班主任负责组织好学生,学生的疏散集合点为操场。

3、紧急避险:

A、火灾避险:火灾一旦发生,必须组织学生尽量远离火源。教学楼火灾紧急避险地为操场。

B、地震避险:地震一旦发生,不能立即组织学生逃离,应就近躲避砸下来的物体,并打开便于逃离的门,待震动停止后立即组织学生疏散。在教师的学生用书包或手护头蹲于课桌下;在走廊的学生迅速跑入就近教室或卫生间靠角落站立;在一楼的学生要迅速向运动场跑。德育主任通知本级部教师,所有教职员工在接到通知后,必须争取在10分钟内赶到学校抢救物资和设备。

4、医疗救护:学生集中后,指挥小组成员迅速在操场集中,指挥抢险工作;消防抢救队队员在操场北部集中,各年级组报告受困人员情况,先救被困人员,再救物资。医疗救护地点设于操场东部,在紧急疏散时,医务室工作人员必须带上外伤救护药品和器具。

七、有关规定: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每年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调整。消防、抢救器材要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疏散演习、一次消防培训。对全校师生、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建立完善各项安全制度。无论发生什么险情,教职工都要迅速奔向学生活动或上课地点进行管理、救助。救援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合理组织队伍,所有教职工要相互兼顾。

二里镇中心小学 2017年2月

第三篇:应急队伍建设

一、关于全市应急队伍建设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的统一部署,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切实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特别是7月27日全省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推进会后,我市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加快推进全市应急队伍建设。

(一)统筹规划全市应急队伍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我市制定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全市应急队伍体系建设作了统一规划,提出用两年时间,全面建成市级及基层应急队伍体系的目标。具体建设内容为:一是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二是全面加强市、县(区)防汛抗旱、危险化学品(矿山)、气象和地质灾害、公共卫生、水上搜救、公用事业保障、森林消防、重大动物疫情、突发事件信息员等重点领域的专业应急队伍建设;三是重点企业单独建立或联合建立相应行业和领域的专项应急队伍;四是进一步规范应急志愿服务,壮大应急志愿者队伍。

(二)进一步细化应急队伍建设目标责任。为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组建工作,市政府下发了《全省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推进会精神及我市贯彻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应急队伍建设的责任单位、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一是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县(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分别由市、县(区)政府负责组建,具体由市、县(区)应急办和消防支(大)队牵头,会相关部门落实,今年10月底前完成挂牌组建工作。二是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应急救援队分别由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负责组建,今年11月底前完成挂牌组建工作。三是市、县(区)专业应急救援队由各主管部门牵头,涉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协助工作,2011年6月底前完成挂牌组建工作。四是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共青团、红十字会、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的作用,从广大青年中招募具有一技之长或相关经验的志愿者,逐步壮大志愿者应急队伍。五是建立企业专项应急队伍。经济信息化、环保、安监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引导、指导和督促重点企业单独建立或联合建立相应行业和领域的专项应急队伍。

(三)研究落实应急队伍建设保障措施。为保障应急队伍的建设、管理和运行,市政府明确了应急队伍建设的基本政策,要求相关部门细化内容,出台专项配套措施。一是加快制定装备建设标准和装备配备。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福泉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建设标准》,统计装备设备缺配情况,将按照标准逐步配齐配足,进一步提升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装备水平;督促县(区)严格执行《江苏省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标准(试行)》,加快制定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及各专业应急队伍的建设标准,推进应急队伍装备的标准化建设。二是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费。市政府明确要求将各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从2011年起正常纳入本级财政预算;2010年应急队伍筹建(装备添置)和工作经费,由市、县(区)财政部门会有关部门测算后提出具体方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后追加列支,确保应急队伍基地建设、装备配备、应急演练、应急救援、教育培训等费用。三是积极研究相关保障政策。市政府已责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公安交巡警等有关部门,对应急救援队员医疗、工伤、抚恤、保险等保障措施,应急车辆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免交过桥过路费,以及应急车辆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轻微违规免予处罚等制定政策规定并推动落实;同时,明确我市应急队伍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抢险救援时所造成的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的损坏、损耗及所付出的人力资源,由突发事件所在地政府或单位给予必要的补偿。四是完善应急队伍运行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应急队伍管理、指挥、调用、协作、培训、演练等制度,建立应急队伍和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的工作机制。

(四)重点推进综合性应急队伍建设。我市将市级、县(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列为今年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一是筹备建设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市政府多次召集市应急办、公安消防、财政等部门会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建设问题,力求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及早挂牌成立。目前,已初步制订了《福泉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组建方案》、《福泉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及专家分部门构成》、《福泉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装备配备标准》和《福泉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联动单位装备配备标准》,从领导机构、队伍组成、工作职责、队伍管理、调用指挥、工作保障及装备配备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量化标准,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挂牌组建工作。二是推进县(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建设。各县(区)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江苏省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标准(试行)》,加快推进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建设。目前,泗阳县、宿豫区已基本完成相关筹备工作;沭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初步制订了组建方案,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三是积极督促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应急救援队建设。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已初步制订了综合应急救援队建设方案。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组建工作也已经启动。

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做好市级应急队伍组建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县(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督查、指导和协调,确保全市应急队伍建设如期完成挂牌组建工作。同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应急队伍装备水平,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各级应急队伍的作战能力。

二、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为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下面,根据这次督查工作要求,我重点就应急管理组织体制、应急值守工作、信息管理和报送机制、突发事件评估分析、预警分析研判制度、应急平台建设等作简要汇报。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制。今年2月份,我市下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福泉市应急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明确了市应急委的工作职责、工作机构,以及办事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要求。在3月份机构改革中,在市政府办公室内设机构中新增应急协调处,并规定应急协调处和总值班室的业务工作由市应急办管理,承担应急办的工作职能。各县(区)、乡镇(街道)也均成立了应急管理委员会,设立应急办或应急协调科为办事机构,明确专(兼)职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制逐步完善。

(二)不断强化应急值守等基础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应急办事机构、重点部门和单位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制定了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交接班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应急协调处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坚持做好日常值班、节假日值守、重大活动或敏感时期的应急工作。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接收、报送和管理工作,遇有较大级以上或敏感性突发事件,由基层政府和单位逐层上报市委、市政府,能做到信息及时上报、及时组织处置。同时,市政府经常组织对各县区、各部门日常和节假日值班工作进行抽查,通报人员在岗和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应急值守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三)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和报送机制。在信息报送和管理工作方面,我市建立和完善了五项机制:一是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制定印发了《福泉市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信息报送范围、内容、方式和具体要求。对县区、部门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管理工作信息,以《专报信息》形式报送相关市领导阅批;对发生的较大级以上或敏感性突发事件信息,经相关市领导审阅同意后上报省政府。二是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市政府对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信息报送情况及采用情况,实行每月一通报、季度阶段通报、总结通报。三是建立信息汇总机制。坚持每月对县区、部门信息报送情况及批示情况进行汇总、建档,将各类突发事件相关内容及处置情况以《福泉市突发事件大事记》形式记录并分送相关市领导。四是建立信息考核机制。市政府办公室修订了《福泉市政务信息工作分档考核评比奖励办法》,把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管理工作信息纳入政务信息一并考核。五是建立政府办公室系统内部信息处理机制。制定了《福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突发事件信息处理办法》,明确政府办公室内部工作人员处理信息的方式、要求及责任等,进一步规范办公室内部处理突发事件信息的工作程序。

(四)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针对近年来突发事件发生情况,积极开展总结评估工作,采取总结、半年分析、个案剖析等方式,对突发事件发生和处置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分析预测突发事件发生趋势,并提出应对工作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一是坚持做好突发事件总结评估。自2007年以来,我市连续三年开展突发事件总结评估工作,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行业的专家,对全年突发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析,结合本地实际和外围环境,研究突发事件发生趋势和应对策略,并形成工作报告。二是积极开展半年突发事件总结分析。各级政府应急办事机构、各专业应急处置办公室坚持每年作中期总结评估报告,对当年上半年突发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对下半年突发事件发生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开展对突发事件典型案例评估分析。采取单位自评、交叉互评、专家点评等方式,对一些突发事件典型案例进行评估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对水平和处置能力。

(五)加强突发事件预警分析研判工作。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原则,利用现有应急力量和监测平台,不断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工作。一是加大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改和管理力度。每年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各类风险隐患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控制和消除措施,确保风险隐患处于可控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目前,市各有关部门已完成企业安全隐患、地质灾害隐患、河湖堤坝风险隐患、环境重点污染源、重要传染病传染源等风险隐患的调查、建档工作,建立了部分领域的风险隐患数据库。二是加强对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工作。目前,我市设立了医疗救治、疫情处置、防暴、化学危险品、机械、压力容器、计算机、刑侦、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食品安全、环境处置等专家库,建立了专家咨询制度。今年5、6月份,我市发生市区恒佳花园小区地裂、宿豫区陆桥小区地下水沉降、宿豫区来龙镇地表水变黄等异常情况,市地震局及时联系省地震局有关专家到现场研判分析,排除地震前兆的可能,迅速消除了部分居民恐慌心理。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整合、充实各类专家,进一步完善专家联系、咨询、会商制度,切实发挥专家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三是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市、县区政府建立了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对各类风险隐患的预警信息,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应急防范工作;对涉及广大群众安全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予以发布。同时在城市公共场所、繁华街道、交通要道口等场所设立电子屏幕,不断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准确发布各类预警信息。

(六)着力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一是建立了省市政府值班室应急平台互联互通系统。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市财政拨款40多万元,建设省市政府值班室视频会议系统、IP电话通信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2009年底建成了省市政府总值班室视频会议系统、IP电话通信系统,今年8月初完成了省市值班室图像监控系统建设,初步实现市政府总值班室与省应急平台的业务系统连通。二是做好市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应急平台筹建工作。目前,我市在即将建设的市档案综合楼中,规划1000平方米面积用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设资金已经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列入2011财政预算。三是推进部门应急平台建设。加强市公安局、环保局、水务局、卫生局、地震局等部门监测系统的改造升级,加大对重要领域、隐患环节、异常情况、易发事故的监测力度,提高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和联动处置能力。

2010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目标,创新应急管理模式,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市应急管理水平。

一、2010年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一)创新应急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根据市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精神,为整合资源,提高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市政府办公厅应急管理办公室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合署办公,组成新建制的市政府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公安局,由公安局一名副局长兼任应急办主任。应急办新组建后,重新修订了《应急办职能职责》、《应急办工作人员职能职责》、《x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程序》等规章制度,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职能职责,有序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三区及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按照各自实际设立应急办,明确了分管领导,配备了专兼职人员。现应急管理委员会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指挥部下设3个综合办公室(即综合、新闻和气象办公室)、24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包括防汛抗旱、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农业灾害、动物疫情等,指挥长分别由各分管副市长担任)、2个应急协调领导小组(民用航空和铁路运输突发事件)、1支综合救援队伍,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二)规范信息报告制度,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省对信息工作的要求,应急办切实加强应急信息工作,建立规范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机制:一是制定《应急工作手册》,从接警到善后处理各项程序都做出了明确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报告流程、应急分级响应流程、应急处置流程、市直有关部门应急工作职责及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分级标准等内容,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二是根据自治区政府在满洲里召开的全区应急信息报告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的通知》,要求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区人民政府、市府有关部门必须在1小时内向市政府报告,一般性突发事件也要在事发后24小时内书面报告市政府应急办。三是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充分利用公安局信息情报资源,按事件类型和级别,建立了重大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组,利用短信或电话在第一时间上报政府有关领导,为减少损失消除影响、快速有效处置各类应急事件提供支持。今年共报出安全生产事故信息5条,交通事故信息9条,气象预警3条,群体性上访事件15条,有害化学品泄漏1条,协同有关部门排除道路安全隐患1起。共编发应急信息21期。四是实行了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的实绩考核内容,以“一案三制”为核心,以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为重点,对各区、各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特别是应急救援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三)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队伍建设是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的精神。一是组建成立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由公安、消防、安监、地震、环保、土地、建设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主要承担除火灾扑救任务外还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次生灾害、建筑坍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等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要求各区在街道、乡镇组织义务救援队伍,主要吸收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团市委组织各类志愿者组织建立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二是根据我市化工企业布局相对集中的实际,在四个工业园区建立4个特勤消防站,定员、定岗、配备救援设备,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救援保障。三是补充和完善应急救援专家组成员,修订应急救援专家管理办法,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逐步形成我市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

(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应急预案的全覆盖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2009底我市下发了通知,今年交通、气象、林业、水务、卫生、银行、铁路、机场等30个市直部门和有关企业重新修订了应急预案,各区、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厂矿、学校等基层单位都编制相关预案。今年政府批准实施应急预案2个。目前我市共有市级预案92个,其中总体预案1个,区总体应急预案3个,专项应急预案24个,部门应急预案48个,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应急预案20个,保障方案6个,覆盖全市的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

(五)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一是市民政、地震、安监、教育、公安、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广泛开展社区减灾、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学校师生紧急疏散、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二是认真组织应急业务培训。积极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应急管理培训班,努力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今年由市安监局组织开展一期应急知识专题培训,培训班邀请我国知名应急专家讲授,市各委办局、各大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应急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三是组织编写《X市市民应急知识手册》,汇集各种预防灾害、自救互救方面的知识,提高市民自防、自救、自保的能力。四是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实战演练。10月31日,在机场举办了大型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公安、消防、武警、机场、供水、供电、医疗救护等单位积极配合,演练取得圆满成功。一些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也经常开展自救、避险等演练活动。

(六)、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调研,积极组织筹建应急管理和指挥调度平台

为学习先进地区应急管理经验,提高我市应急管理水平,6月中旬,由市政府和新组建的应急办相关同志组成考察组,对山东聊城、日照,江苏南京、扬州,安徽的合肥的应急工作进行了考察,提出我市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9月,市应急办对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应急办正积极筹划建设两个“平台”,一是依托政府内网建设“应急管理工作平台”;二是在公安局110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市政府“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现已形成初步建设方案。

二、存在的问题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正积极向前推进,努力探索适合实际的工作管理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上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方位、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建立,部门之间、条块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应急救援的基础条件薄弱,救援资金、物资和装备不足,应急救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经验尚需积累。应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的专业知识培训;应急救援队伍演练、应急宣传教育相对滞后,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较低,亟待建立规范、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长效机制。

三、2011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1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将进一步以“一案三制”(机制、体制和法制)为核心,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着力建设“应急管理工作平台”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和物资保障体系,努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省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估工作,修订完善总体预案,加强预案间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制定预案管理办法,规范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执行工作,指导基层组织和单位编制修订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制定应急演练指南,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预案演练,以锻炼队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水平。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

按照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和职能部门及专业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机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作用,建立各成员单位间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完善应急决策机制,推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例会制度;加强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特别是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要充实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理顺工作关系,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落实。

(三)完善信息报告机制和共享机制

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加强信息筛选审核,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信息不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各区、各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统一应急信息报告口径;健立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情分析,健全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制度。按照及时主动、公开透明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加快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平台”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建设

依托政府专网建设“应急管理工作平台”实现市政府应急办与各区应急办以及公安、消防、气象、卫生等承担应急任务的部门联网运行,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在公安现有的110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基础上,搭建市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应急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图像监控、基础数据库共享、实时信息接报和移动指挥等系统,形成贯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应急平台的全市应急管理枢纽平台,实现值守应急、信息汇总、事态跟踪、决策会商和调度指挥等功能。

(五)加强应急综合和专业救援队伍建设 根据《关于应急救援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以公安消防队伍以及其他优势专业队伍为依托,组建全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三区政府相应成立应急救援大队。针对我市产业特点,按照“企业投入与政府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我市特勤消防站的建设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实现各类应急队伍及救援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机制,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制定紧急情况下社会物资、运输工具等的征用和补偿办法。

(六)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按照“能安置、能生活、能保障、能指挥”的要求,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避难场所,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人防工程、公园广场、空旷绿地,通过改造和功能拓展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对已确定的公园、休闲广场、绿地等避难场所,设立醒目标识,并逐步建设完善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厕所等配套设施,同时在较宽阔的避难场所设立应急棚宿区和应急停机坪。

(七)建立应急信息资源库,加大应急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力度

建立《市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信息库》、《市应急救援专家信息库》和《市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各区人民政府、民政、安监、建委、环保、水务、农牧、林业、地震、消防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做好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应急物资储备及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数据的统计工作。拓宽应急管理培训途径,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应急管理知识的培训;编印《市公众应急知识手册》和《市应急管理工作手册》;加大应急管理法规和避险逃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在电视台、报纸、政府网络等媒体开辟《应急管理与避险逃生知识》栏目,广泛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规政策和应急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技能。

(八)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督查考核机制

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应急管理考核工作以市政府《关于依法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主要内容,结合日常督查掌握的情况,重点考核应急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加强督查和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措施,切实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第四篇:应急队伍建设

对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08-02 楚雄支队(查阅次数: 435次)

多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从全国现状看,各地普遍组建了公安现役消防、森林消防、安全生产、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环境保护和人民防空等综合协调机构。但各项应急救援实行分部门管理,相关部门都从自身专业角度对灾害事故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不健全,应急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效能不强、出动缓慢,专业性的应急救援队伍缺乏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亟需解决的内容。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矛盾,提高区域应急救援能力来满足日常的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结合笔者所在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经验,谈谈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仅有的2个彝族自治州之一,这里流传着悠久的火文化。彝州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火灾、抢险救援、社会救助等各类救援工作日益增多,但楚雄彝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人民群众安全用火的意识,使得火灾在彝州大地在接警出动中的比例逐年下降,与之对应的是各类应急救援出动却逐年大幅度上升,消防部队接出警各类灾害事故的组成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2005年至2009年楚雄消防部队接处警的的历史统计数据来看,火灾在各类灾害事故的比例由74℅下降到31.2℅,而除火灾之外的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却占由原来的21℅上升到66.7℅。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所发生的灾害事故来看,彝州特殊的地理、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水上救助、道路交通事故、矿难等综合性灾害事故逐年增多,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这已经成为提升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地方党委

政府的必然之举。

二、科学谋划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出色完成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保障。结合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现实,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建立一支科学、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就是要在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高效、适用的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的满足特殊应急救援任务需要的专业救援队伍。

(一)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救援体系应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整合资源,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以楚雄州为例,按照“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支队伍”的模式,到2010年6月份,完成楚雄州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大队、分队和应急补充力量的建设和组建,建成全州“统一指挥、责任明确、结构完善、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符合州情”的综合应

急救援体系。

1.建立应急救援中心。建立楚雄州应急救援中心,承担应急救援职责的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同时,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州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公安、安监、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担任副

指挥长。

2.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在州消防支队建立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对全州所有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统一调度,具备救援指挥、信息研判,以及实现联结各县市抢险救援分队有线、无线通信,传输救援现场实时图像信息的功能。

3.组建多层次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州消防部队挂牌成立楚雄州应急救援支队,各县市分别依托当地消防部队建立应急救援大队;按照突发事件类别,依托系统、行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组织体系保持原有管理体制不变;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责任较重的企业事业等基层单位,组织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共青团组织及各类志愿者组织,建立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库,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应急救援专家组。逐步形成州有州应急救援支队、县(市)有应急救援大队、乡(镇)有应急救援分队的应急处置力量体系,构成机动性、专业性兼顾,平战结合、集中与分散适度,覆盖全州、上下衔接、统一指挥、功能齐全的灾害

应急救援力量网络。

(二)突出抓好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

结合楚雄州实际,着力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逐步承担起各类日常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和重特大灾害事故的突击与攻坚任务。

1.规划建设楚雄州应急救援中心和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基地。2010年,启动楚雄州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三年内完成州应急救援中心的各项建设。坚持规模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设施与本区域灾害特点和危险源情况相符合的原则,全面推进州应急救援综合性训练基地建设,争取2012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2.加强专业救援队训练。州应急救援中心组建的7支事故处置小组,进一步强化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隧道及危险化学品泄漏、建(构)筑物坍塌、交通事故、山岳和水域等灭火救援专业训练。重点开展破拆、侦检、防化、堵漏、洗消、救生等应急救援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战术训练,加强对各类抢险救援装备器材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操作应用的训练,制定处置本类灾害事故的综合战斗编程、处置程序和技、战术方法,增强应急处置和攻坚能力。

3.深化专业训练。全面强化专业化训练,加强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训练。依托楚雄州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基地,开展特种业务训练和协同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重点开展力量集结、战斗编成、通信联络、组织指挥、现场处置、安全防护等业务训练以及特殊灾害处置的战法研究和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和实战

化演练。

4.健全预案体系。根据国家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安排,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要按照“瞄准实战、规范实用、体系完整、管理科学”的原则,严格执行《楚雄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8个州级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当发生灾害事故时,按照启动预案审批权限立即启动相关预案,调派处置力量,实施快速处

置。

三、科学实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科学实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就是解决思想认识不适应、人员素质不适应、装备建设不适应、训练水平不适应、指挥和技术战术不适应的“五个不适应”的问题,确保各级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一)加强引导,解决思想认识不适应的问题

提高思想认识,是高效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重点解决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单位,甚至消防部队官兵思想认识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的问题。应提请各级人民政府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纳入“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内容,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硬件投入、机制建设、软件管理

等纳入“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

(二)深入开展打造消防铁军工作,解决人员、训练和技战术不适应的问题

各级消防部队应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贯彻按纲施训、科技强警、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方针,以提升部队战斗力为目标,以《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和《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为依据,以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打造公安消防铁军工作会议暨灭火救援攻坚组建设现场会”精神为契机,以普通中队灭火救援攻坚组和特勤中队灭火救援尖刀班建设为载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合理统筹、科学规划,立足实战、科学施训,敢打必胜、永争第一,全力打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英勇顽强的楚雄消防铁军。

(三)着力加强战勤保障力度,解决装备建设不适应的问题

着力加强战勤保障力度,是各类应急救援处置的基础保障,应优先配齐配强应急救援支队装备。在充分利用现有装备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各类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重点配备与处置现代灾害事故救援相匹配的抢险救援车、压缩空气泡沫车、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车、举高喷射车等综合性应急救援车辆和器材装备,增配防化救援、破拆排烟、生命搜救和反恐处突方面的专用装备及器材、药剂。县级应急救援大队按照《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配齐能适应本区域常见、多发灾害事故处置的必备装备器材,确保应急救援遂行任务的完成。着眼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装备保障和跨区域机动救援需要,建立州、县二级装备物资储

备机制。

总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消防部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的必然结果,消防部队只有充分发挥装备精良、应急救援素质过硬的拳头尖刀作用,在地方各级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才能出色地完成各类应急救援任务。今后,还需在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探索符合楚雄彝州州情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新路子。

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几点浅见

2011-08-22 玉溪支队(查阅次数: 42次)

摘 要:本文从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现状、存在不足和改进措施等几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当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掣肘当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推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综合性应急救援 队伍 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以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展迅速,但面对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要求,依然有很多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下面以红塔区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对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体会和思考。

一、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现状

(一)依靠政府支持,奠定政策基础

2010年,在大队的多次汇报、协调下,地方党委政府对全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日益重视,于当年4月份相继出台了《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红塔区综合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红塔区应急救援大队的通知》和《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立应急救援分队的批复》,从“四个方面”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相关事项做了明确。一是明确成立全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由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区政府分管应急和消防工作的副区长担任,成员由消防、安监、医疗、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环保、气象、公安等多部门组成,并依托全区11个部门成立11支应急救援队伍,真正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类灾害事故的预防以及发生灾害事故后的指挥机制等纳入法制轨道;二是明确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成立应急救援大(分)队,在挂牌成立应急救援大队时安排应急装备、救援器材、工作启动等不少于30万元的经费保障;三是明确了政府及主管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能、权限、责任和义务,界定了社会抢险救援的对象、范围和各种社会抢险救援队伍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社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四是明确了全区综合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若因工作变动等原因需要调整时,由相应人员自行接替,避免了人员变更带来工作的脱节,保证了人员的衔接和工作的连续性。

(二)应急救援指挥机制初步确立

为实行扁平化指挥,提高应急救援效能,红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明确了区综合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在区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红塔区综合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公安消防大队,由消防大队大队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应急救援队的日常管理和训练工作。在一线指挥权归属问题上,当公安消防部队和社会其他应急救援联动部门协同处置灾情时,由政府领导统一指挥或授权指挥;当公安消防部队与公安机关其他警种联合处置时,由公安机关领导统一指挥或授权指挥;当公安消防部队独立处置时,由公安消防部队现场最高指挥员指挥。在灾害事故救援中,消防部队主要负责现场处置,与公安机关其他警种及社会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密切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从而明析了政府统一领导下的指挥机构、指挥平台、日常办事机构的建立和各自的职责任务。

(三)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初步建立

在2010应急救援工作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大队联系红塔区实际,制定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从队伍建设、工作职能、队伍组成、管理办法、应急响应、实战演练、教育培训、宣传发动、联席会议、经费保障等方面对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为方便落实,又将各个阶段目标和任务分解。一是完成应急救援大队挂牌任务;二是已组建政府专职消防队和志愿队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级政府完成应急救援分队挂牌任务;三是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力量。依托各行业建立配有专业救援器材、具备专业救援技能应急救援队伍;四是广泛成立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红塔区一个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1支应急救援分队,11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共计128人应运而生,至2011年上半年,共成立200余支志愿者

应急救援队共计8000余人。

(四)联动机制略显成效

《玉溪市红塔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区应急救援队由区政府根据Ⅳ级响应需要统一调度,除了将矿山、医疗、安监、民政、交通运输、地震、环保、建设、市政、通信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纳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之外,将应急物资储备单位和应急设备制造企业纳入应急救援体系,将应急志愿者队伍纳入应急社会动员体系,统一由政府调度,各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管理由本单位负责,训练工作由消防大队和各单位协调解决,结合当地常见灾害事故,各应急救援单位每年开展一次由政府牵头的联合作战演习,从而从政策面上对应急工作运行协调体系建设中的日常管理、应急响应、联勤、联动、联战机制等作

了规范。

(五)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红塔区政府从多层次多方位给应急救援工作予以坚强的保障。一是完善预案保障。《红塔区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应急响应程序、处置力量、物资装备保障,确保了人员物资的落实;二是针对区域内特殊灾害事故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区政府把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上给予支撑,财力上给予保障。在2009年配齐了红塔一中队攻坚组器材的基础上又于2010年11月配齐了红塔二中队攻坚组器材。2011年,市政府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年初政府消防工作责任状,要求按标准开展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划拨专项资金30万),2月划拨专款配齐了两个中队地震救援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3月,在大队的多方努力下,购买一辆举高喷射消防车和1辆曲臂等高车(共计478万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得到解决,两个中队铁军中队器材装备也在集中采购之中,应急救援工作在经费上得到了有力保障;三是确立了推动政府建立应急物资征用和紧急调用制度,《红塔区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指出,各成员单位及时协调社会相关单位储备灭火、地震救援、重大环境污染等灾害事故所需的应急装备和物资,险情一旦发生,各应急成员单位无偿、全力提供救援所

需的救援物资。

二、掣肘当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认识上有偏差

应该说各级政府在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运行、经费的保障上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由于应急救援工作起步晚、时间短,尚属于起步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各级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的认识不统一,有的认为救援工作不能产生多少GDP,更多的是部队的事情,等、靠、依赖思想严重,有的甚至有抵触思想,导致工作工作停留在文件上,满足于挂了牌,建了队伍,出了钱,买了装备就万事大吉,工作上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

(二)应急救援指挥机制不完善

建队之初虽然成立了应急指挥机构,明确了指挥权归属、指挥职责和权限,但没有建立专门的应急指挥中心,没有专门的值班人员,加之专业人员的变更、流失,这样就好比人没有了眼睛,灾情一旦发生,就必然导致信息反馈的失真,从而使指挥决策的冗长缓慢,各种救援力量陷入零敲碎打、各自为战之中,不能第一时间调集有效力量到达现场,不能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控制灾情。从而

影响整个灾情的处置。

(三)联动机制不健全

指导文件还过于粗放,比如在管理和训练等问题上仅规定了各应急救援力量由各单位自行管理,训练工作由消防队协调解决。救援力量组织多、范围广,协调困难,加之人员、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建队挂牌轰轰烈烈、装备采买羞羞搭搭,联议联训冷冷清清的局面时有发生,工作热情逐级递减,联议、联训、联勤、联战机制及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战斗力缺失

依托消防队成立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正规、训练科学,反应快速高效,能以最快速度集结,最快速度先期低达现场迅速准确地处置灾情,但往往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更多应急力量的运行由于缺泛应有的装备、统一的组织、科学的指导,训练不经常,业务技能生疏,纸上谈兵、形同虚设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

三、推动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搞好综合性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意义

应急救援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绝不是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当提高对应急救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应急救援工作摆到事关经济发展、事关民民心向背的高度,要把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当作是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实事来抓,把推动应急救援工作发展放到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层面上,注重打基础、抓长远。作为消防部队就是要做好推动和宣传工作,让各级政府、各种应急救援力量、人民群众提高对应急救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提高应急救援准入资格,各级政府应制定应急救援准入标准,各级应急救援力量成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避免滥竽充数,名不符实的现象产生,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应急救援队伍整体战斗力的提高。

(二)规范应急救援队伍运行机制

1、成立统一的应急响应指挥平台

当前,各级政府尚未成立专门的应急指挥中心,为实现灾情信息的准确接收,指挥调度的统一、快速和高效,应急指挥中心的建立迫在眉睫。应急指挥中心还应安排具备专业技能的接警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完成对各种灾情信息的甄别、粼选、指挥协调和调度工作,当然,是实行集中接警还是仿效110、119、120一样实行多台合一,还请各位同仁和专家学者作进一步的探讨论证,这儿只作一个

抛砖引玉,不作更多赘述。

2、规范联动机制

就各应急力量之间的联动能力上看,还在低层次上徘徊,究其根本,是没有一个强制性、具体化的规范作为指导,由此,应推动政府出台强制性的规范措施,对联议内容超前谋划,对联训单位、成员、时间作硬性规定,对联勤、联战力量统一部署,并将成员单位是否参与各种联动纳入年终责任制考评,奖优罚劣,推

动和促进工作的开展。

3、建立应急保障长效机制

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经费来源、领导机构的构成、职责分工等虽然纳入了法制轨道,但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加之跟踪问效、考核机制的不配套,应急救援保障体系还不成熟,需要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分解,将各应急救力量的人员组成、职责任务、装备标准、经费保障等作进一步的明确,出台配套的跟踪问效和考评机制。从而夯实应急救援保障基础,建立应急救援保障长效机制。

浅析如何依托公安消防部队推进县级综

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2010-06-11 昆明支队(查阅次数: 182次)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应急救援队伍的不同点,剖析我国当前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如何依托公安消防部队推进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 公安消防 社会救援 体系建设

一、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含义

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是指依托于一支专业队伍而组建或者由一批来自于各种社会组织当中的某一类专业人士综合组织在一起,当遇到各种突发疑难事件而相应的专业队伍又无法单独有效完成时,其主动或被指派参与到救援工作当中的一支

社会性救援力量。

二、国外应急救援队伍的发展状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能源的广泛使用,火灾、水灾、冰冻、地震、泥石流、化危品泄漏等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事件、人为灾害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许多工业发达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都建立了包括紧急救援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应急队伍、资源保障等方面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如美国在70年代末就设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全国有2600名专门人员,设10个分区,在每个城市按面积和人口密度设有大量的能承担救生、防灭火和其它灾害抢险救援任务的消防站,还设有直属的28个城市抢险救援队,分布于不同州的各类城市。德国是建立民防专业队较早的国家,全国除约6万人专门从事民防工作外,还有约150万消防救护和医疗救护、技术救援志愿人员,这支庞大的民防队伍均接受过一定专业技术训练,并按地区组成抢救队、消防队、维修队、卫生队、空中救护队。法国的民防专业队伍主要由一支近20万人的志愿消防队和一支由8万预备役人员组成的民事安全部队组成,民事安全部队现编成22个机动纵队、308个收容大队和108个民防连,分散在各防务区、大区和省,执行民事安全任务,战时可扩编到30多万人。现如今,这一类发达国家消防部门的职能也由传统的单一模式向多功能立体化方向发展,不仅仅承担灭火、垮塌等工作,已更多的承担起了救护、防化、爆炸、交通事故乃至恐怖袭击以及空难救援等抢险救援任务,灭火出动平均仅占这些国家消防队年出动总数的10%左右,其余90%左右都是应急救援。

三、我国应急救援队伍的发展状况

我国现有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上建立起来的,缺乏统一规划,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对各类突发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援实行的是一种“分而治之”行业垂直领导体系,主要分散在公安消防、森林消防、抗洪救援、地震救援、水上搜救、铁路救援、民航救援、危险化学品救援和矿山救援等十多个行业或部门,导致应急救援整体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相对薄弱已是必然。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应急救援人员50余万,这些人员中真正具有专业救援能力的不足20万人,其中,公安消防(13.2万人)就占到了66%。这种传统的应急管理模式在抵御城市灾害风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日益增多、错综复杂、种类繁多的突发事件和现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已逐渐显

现出其不适应、不协调之处。

四、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观察我国应急救援队伍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当前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

(一)多支行业专业队伍力量并存,互不隶属,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导致遇险求助不便、接警出动迟缓、联动响应滞后、综合指挥不力等;

(二)信息难以互享,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政府统一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指挥中心,但各应急救援职能部门均已建立了各自的应急指挥平台,如110、119、l20、122、999以及石油、石化、矿山、港航等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各自独立、分兵把守、自成体系,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三)应急救援机制不完善,以嵩明为例,目前,全县仅有11人的现役消防官兵,救援力量薄弱,根本无法应对日益繁杂的各类突发事件,不存在矿山救护队等其他应急救援队伍。

五、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自然灾害的高发性。云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欧亚、太平洋和印度三大地址板块碰撞汇聚地带,地壳变动剧烈,新构造运动强力,活动断裂发育,地震与地质构造关系复杂。主要的地震带有小江地震带(而嵩明地区就处于此地震带)、通海——石屏地震带、中甸——大理地震带、澜沧——耿马地震带、大关——马边地震带、南华——楚雄地震带和腾冲——龙陵地震区以及思茅——普洱地震区。云南的地震活动具有强度大、频繁性强、分布广、类型多、震灾重等特点,是我国大陆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占中国大陆面积4%的云南,地震释放的能量却占中国大陆地震能量释放的20%。在20世纪的100年中,我省共发生5.0—5.9级地震215次,平均每年有两次多,6.0—6.9级地震57次,平均3年发生两次,而7级以上地震共发生7组13次,平均每8年有一次7级以上地震,特别是发生于1970年1月5日的通海7.8级地震,有15621人再地震中遇难,2678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多亿(折合成1989年的比价)。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人民所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致灾因素大量增加,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各类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据统计(2008年数据),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我国

公共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三)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是针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机构设置过多、职责分工过细、协调配合不力的实际问题,提出的一项带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第一条第三款规定,到2010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基本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专业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财政投入,认真组织实施。

(四)应急救援队伍是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应急队伍救援能力不仅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直接体现一级政府的执

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六、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为何要依托公安消防部队

(一)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第四条第一款把公安消防部队明确规定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骨干力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条第一款规定,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各县级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相关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处置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中规定,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

援队伍。

(二)公安消防部队的本身职责决定其具有可依托性。消防部队一直担负着灭火、抢险救援任务,其参与应急救援的能力和基础具有其它救援部门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其作为一支现役部队,具有纪律严明、作风顽强、运行成本低、使用效率高等优势,同时又是由地方政府直接领导、可以直接调动指挥的专业队伍;其次,公安消防部队体系完备、组织完善、分布广泛、布点密集且24小时战备值勤,遇到应急任务时,能够保证随时快速出动,处置突发事件;第三是消防部队已长期承担灭火、抢险救援任务,拥有一大批训练有素、从事灭火救援工作的专业人员,配备了相对先进、齐全的抢险救援装备器材,具有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其“拳头”作用和地位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因此,充分发挥其现有优势,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以消防队伍为主体,其它专业救援队伍为补充的专业化综合救援队伍,应当成为我国现代应急救援体系发展的最佳选

择。

(三)世界各国均以消防队伍为主承担应急救援任务。从世界各国情况看,虽然国情、体制不同,应急救援力量的组建形式和管理体制也不一样,但以消防队伍为主承担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任务,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与发展的共有模式。如欧洲各国都把消防队伍作为承担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医疗急救和民防“四位一体”职能的应急救援力量;美国消防队伍承担了所有危及公共安全的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和人员遇险的应急救援职能;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均把消防队伍作为政府综合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这样的体制模式和成熟做法很值得借鉴。

七、关于如何依托县级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思

(一)整合现有资源,合力利用,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机制。打破传统“分而治之”的单线作战模式,有效地把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起来,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2002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公安部牵头协调15个部门组成的“城市应急处置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就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整合社会救援资源建立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给予的高度重视。①要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积极对现有的各种应急救援力量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建立一支由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立足现有资源,对现有各种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整合利用,集中人、财、物资源建好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队;以预案建设为基础,形成“以消防部队为主体、以专业救援力量为补充、以其他公共救援力量为基础”的多层次组合体;建立统一的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真正将应急救援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联动作战能力。②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设立相应特服号码,以快速的信息通讯网络、完整的基础信息数据、先进的指挥系统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智囊团为基础,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以及不同警种、救援力量之间的“统一接警,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准确、有序、高效应对各种社会突发事件,促使抢险救援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整合信息资源,尽快打造一体化、系统化的政府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依托公安机关ll0、ll9、122三大报警平台,进一步实现“三台合一”接处警调度指挥系统,整合相关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系统,建立集中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综合协同、资源共享、科学处置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形成综合性、多元化、全

方位的预警信息网络体系。

(三)大力加强人才储备,建立专家组。县委、政府应大力帮助和支持县级公安消防部门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主要吸收诸如石油化工专家、化学专家、气象专家、交通事故处置专家、自然灾害防范方面专家、医生以及其它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而又适合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来的经验丰富的人员等,形成强大而有效的“智囊团”,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大力加强、充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及抢险救援的器材装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中规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对于能够有效承担起如此众多、繁杂的任务,在一个县来讲,以嵩明县为例,公安消防部队才是最有基础和能力的,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公安消防部队的器材设备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需。最明显的例子,发生于2010年4月25日19时10分,位于昆曲路(昆明前往曲靖方向)38公里处的一起交通事故,由于嵩明公安消防大队器材的落后性,导致为救一名被困驾驶人员大队共用时间7个半小时(并且还是在昆明特勤二中队的帮助下),仅仅为救一人就花费了如此长的时间,假如当晚被困人员不止一人,结果会怎样,谁都不敢去想。因此,在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同时应大力加强和充实器材装备,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实现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目标。

(五)研究制定健全有效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明确公安消防部队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从汶川特大地震以及玉树地震的实际救援效果看,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救援装备,也没有接受过救援方面的专业训练,救援成效并不大明显。其次,国家地震救援队虽然专业,但由于人员较少,只能对局部受灾区域实施救援。而拥有13万余人的消防部队,由于平时就承担了各种抢险救援任务,经常性的都在开展抢险救援训练,具有丰富的抢险救援经验,在屡次地震救援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是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不仅仅只是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后就完事,而进一步从制度上加以明确和保障其主体地位,才能在大灾大难中切实发挥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效果。

(六)制定完善的组织指挥预案。应结合实际,以确保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为目的,坚持科学组织、快速集结、合理分工、有效处置的原则,由政府召集涉及的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等参与,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切实可行性,保证在处置各类疑难灾害事故中,有思路、有步骤、有组织、有秩序,思想和行动都有充足的准备。预案中应明确公安消防部队的“牵头”作用,同时明确其他各组成人员的任务职责。

(七)加强多部门协同作战演练训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更多的需要多支力量的协同参战。所以,当地政府应大力帮助和支持公安消防部队适时的开展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演练训练,并将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时,公安消防部门也要积极与政府、部门的其他抢险救援力量多沟通、多交流,掌握自身所需的资料数据,防止“临时抱佛脚”,查缺补漏、及时总结,切实提高部队灭火救灾、抢险救援战斗力。

(八)当地政府应为公安消防部队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应急保障系统: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制定出救灾用的道路利用方案和灾区交通管理方案,以确保灾害时

救灾抢险用道路的畅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4、《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7、《中国应急救援》;

8、云南文化信息资源网 佚名《云南——地震多发区》。

第五篇:XX县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XX县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化应急机构改革,充分发挥XX县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的通知》(X办发〔2020〕X号)和《XX市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施方案》(X政办发〔2020〕X号)等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控大事故、防大灾难为核心目标,按照“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军民融合、强化基层力量、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战斗能力”总体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加强XX县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治理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

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提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兼顾政府财力和人力,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面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三、目标任务

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县、乡(镇)、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各乡(镇)要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乡(镇)、村(社区)完成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全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积极推进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加大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育、评选力度,加强救援队伍装备配备与培训演练,提升综合救援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XX县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确保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投入抢险救援,最大限度抢救生命。二是依托XX公司组建应急救援力量,建立1支县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参与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任务。三是依托县消防救援大队、民兵综合救援连等应急救援力量,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地方与军队武警相结合、防汛与抗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1支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伍,做好险情处置、人员转移和抗旱供水等工作,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四是以县消防救援大队和社会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为依托,打造1支覆盖全县的县级水上搜救队。坚持“一专多能”建队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逐步向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转型升级。

(二)全力建设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以消防救援大队(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森林消防队伍、县林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民兵应急队伍为依托,建立“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水旱灾害、地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水上事故(含险情)、城乡村火灾事故、突发环境事件、旅游安全事件等事故灾难,以及参与配合做好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类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要根据本辖区突发事件特点和应对处置需要,制定县、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细化队伍职责,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加强与各行业专业队伍联动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接受同级应急管理委员会的调度指挥。

(三)重点建设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各乡(镇)要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队伍人员配备实行专兼职结合,按户籍人口比例队伍人数为20~30人。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本级应急救援队建设主体,要结合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党政机构和各事业单位职能优化,整合乡(镇)机关事业干部、警务人员、医务人员、专职消防、民兵、派出所协勤等应急力量,实现“多位一体”。

乡(镇)应急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研究制定辖区应对突发事件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审定辖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协调辖区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负责日常应急相关宣传、督导、险情预警发布、信息报送等工作。

乡(镇)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职责:在防范和应对水旱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城乡村火灾事故、突发环境事件、旅游安全事件及社会安全类、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就近优势,承担事故灾害事件救援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工作,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做好事故灾害的事前预防工作。

乡(镇)应急管理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综合应急救援队由分管领导任队长。县级有关部门要做好指导乡(镇)应急救援队建设工作。

(四)加快建设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

各村(社区)根据实际组建应急救援工作组(应急救援响应队),按户籍人口比例队伍人数为10~30人,队员主要由村委干部、村小组长及志愿者等组成,队员分布于各自然屯(村民小组、城镇小区),将应急救援力量延伸到“最末梢”,做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最大限度实现救早、救小、救初期。村(居)委会是本级应急救援队建设主体,负责建设和日常管理;乡(镇)负责综合管理、业务指导工作。

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职责:负责辖区巡逻巡查、突发事件初期处置、院前急救、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居民逃生演练等工作。

村(社区)应急救援工作队(组)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村(居)委员会主任任队(组)长。

五、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

(一)明确组织领导责任。

深化思想认识,乡(镇)党委、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是推进本区域应急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装备。要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方案,明确措施,有序推进。县应急委、安委会、减灾委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机制,要把应急队伍建设纳入突发事件应对综合考核内容,促进应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完善应急救援队伍运行机制。

各应急救援队伍组成采取平时人员分散,战时快速集结措施,在当地党委、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乡(镇)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建立健全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及救援设备装备花名册,便于实现统一调度、快速运送集结、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队伍开展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建立健全军地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军地应急救援队伍在应急救援、培训、演练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形成军地联合力量,共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三)加大应急救援队伍保障力度。

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乡(镇)、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经费由县财政安排预算予以保障。二是县应急委要统筹好乡(镇)级应急物资仓库建设,建立和完善应急装备物资统一调配等制度。三是各乡(镇)要坚持“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基地建设,为应急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和演练提供保障。四是各级各部门要为应急救援队伍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提供安保、医疗、通信和电力等保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

(四)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

加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应急力量贴近基层、分布广泛、反应迅速、服务多样的优势和专长,引导其有序参与基层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共青团和红十字会应积极发挥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应急志愿者组建单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时应接受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

附件:XX县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细则(试行)

附件

XX县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细则(试行)

项目

主要内容

具体实施办法

检查方式

备注

1.组织机构

★1.1成立领导机构及队伍

乡(镇)(街道):各乡(镇)要成立乡(镇)应急管理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组建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由乡(镇)分管领导任队长。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可分设若干个分队,分别为防汛抗旱(含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分别由水利、林业、应急部门领导任分队长。

村:各村成立应急救援工作组,由村党组织书记或

村委会主任任组长,根据村屯分布可分设若干小

组,明确各小组组长及负责片区。

社区:各社区成立应急救援响应组,由社区党组织

书记或居委会主任任组长,根据实际可分设若干小

组,明确各小组组长及负责片区。

查阅文件、队员档案及相关台账。

★1.2明确骨干成员

乡(镇):乡(镇)应急救援队伍骨干成员人数按乡(镇)人口比例确定:1.户籍人口3万(含)以下的,队伍人数不少于20人;2.户籍人口3万-5万(含),队伍人数不少于25人;3.户籍人口5万以上,队伍人数不少于30人。

村:各村应急救援工作组队伍人数按村人口比例确定:1.户籍人口2000(含)以下,队伍人数不少于10人;2.户籍人口2000-4000(含),队伍人数不少于20人;3.户籍人口4000以上,队伍人数不少于30人。

社区:各社区应急救援响应组队伍人数按社区人口比例确定:1.户籍人口2000(含)以下,队伍人数不少于10人;2.户籍人口2000-4000(含),队伍人数不少于20人;3.户籍人口4000以上,队伍人数不少于30人。

查阅文件、队员档案及相关台账。

2.规章制度

2.1建立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预防性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应急值守制度、训练和演练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查询文件、实地访谈。

3.队员管理

★3.1配备管理人员

指定一名队长、若干副队长和至少一名联络员。

查询文件、实地访谈。

★3.2建立队员档案

每位正式队员要有完整的队员档案,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技能证书、工作表现等资料。

查阅档案、实地访谈。

3.3落实工作责任

明确队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岗位队员的责任、义务和要求。

查阅档案、实地访谈。

3.4开展队员考核

制定队员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对队员表现进行考核,并有综合评价结果。

查阅档案。

4.救援技能

4.1配备灭火救援人员

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灭火救援经验或相关资格证

书的骨干队员。

查阅档案、实地访谈。

4.2配备森林消防人员

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森林消防经验或相关资格证

书的骨干队员。

查阅档案、实地访谈。

4.3配备水上救援人员

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水上救援经验或相关资格证书的骨干队员。

查阅档案、实地访谈。

4.4配备绳索救援、破拆救援

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相应救援经验或相关资格证书的骨干队员。

查阅档案、实地访谈。

4.5紧急救护等专业人

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相应救援经验或相关资格证书的骨干队员。

查阅档案、实地访谈。

5.场地保障

5.1具备办公营房

县级应急队伍必须具有相对固定的营房或办公场所,值班室、会议室、办公室、器材室等功能分区符合工作需要。

现场查看。

5.2具备训练基地

县级应急队伍必须具有相对固定的训练基地,且配备的技能、体能训练设备设施符合日常训练演练需要。

现场查看。

6.装备器材

6.1配备救援车辆

县级应急队伍必须至少配备1辆应急保障车;至少配备1辆消防车。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6.2配备灭火抢险装备

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接力水泵、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枪、灭火弹等灭火装备;配备铁锹、扫把等森林灭火器材;配备一定数量的防火服、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6.3配备水域救援装备

配备冲锋舟、橡皮艇等至少各1辆;配备一定数量的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配备一定数量的潜水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6.4配备绳索救援装备

配备救援绳索、缓降器、抛头抢等救援装备;配备一定数量的山地单兵套装。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6.5配备大型机械装备

县级应急队伍配备挖掘机、推土机、发电机、自卸车、大型排水泵等。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6.6配备应急通信装备

配备一定数量的对讲机、电话、传真机等。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6.7配备其它应急装备

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照明、小型排水泵、手持扩音

器、防护服、防护手套等装备器材。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7.教育培训

7.1参加部门培训

队长、副队长应当经县级及以上应急管理部门培

训。

查阅资料。

7.2制订培训计划

各级应急救援队伍每年编制队员培训计划。

查阅资料。

7.3实施培训计划

新队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骨干队员必须每年轮训

一次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

查阅资料。

8.训练演练

8.1制订训练计划

每月制订训练计划。

查阅资料。

★8.2开展日常训练

组织经常性训练,包括个人体能和救援技能训练;

每月训练时间不少于5天。

查阅资料。

8.3开展应急演练

每半年开展不少于1次应急演练。

查阅资料。

9.应急值守

★9.1开通值班电话

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布。

现场查看。

9.2落实值班人员

制订周期值班表,落实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备勤

人员。

现场查看、查阅资料。

9.3记录值班情况

完整记录值班情况、交接班情况,并按要求报送出

勤信息。

查阅资料。

10.工作台账

★10.1建立工作台账

按要求建立救护工作日志(出勤日志)、技术装备检查维护登记簿、学习训练情况和考核登记簿、事故处理登记簿、会议记录簿、安全技术工作登记簿等相关台账。

查阅资料。

检查结果

说明

1.此表适用于乡(镇)、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自查自改、自建自评,以及应急管理部门对应急救援队伍检查和评估验收。

2.规范化建设评估,标“★”为关键项,共有7项。

3.不涉及或不适用项目,视为合理缺项。

下载应急队伍建设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应急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应急队伍建设

    广元市黄冈学校应急队伍建设 护校队 队长:谯新隆 队员:赵勇王建峰向岚洪王永杰 杨娟胡茹月张凤娇 护校巡查安排 星期一:赵勇杨娟 星期二:王建峰胡茹月 星期三:向岚洪张凤娇 星期......

    应急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项城市建设委员会应急队伍建设调查报告根据上级要求,我委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做好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多种措施......

    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Xxx工程 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汇报一、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进展情况 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为加强本项目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促进应急管理规范化,保证应急救援的及时和可靠,使应急救......

    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街道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编制和完善应急预案,坚持信息报送制度,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和制度建设,开展宣传和业务培训,......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灵石两渡镇中学 2011-9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镇中心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为......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狼城岗镇南韦小学 2010-8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镇中心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贺庄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创新发展并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建设一支结......

    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2017---2018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以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根据上级要求,从我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