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学篇目02-稳中求进 扩大内需——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与亮点
稳中求进 扩大内需——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与亮点
2011年12月15日07: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①总基调
为何要稳中求进
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为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
“‘又好又快’是我们长期追求的发展状态。欧债危机的演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可小觑。确定‘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
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都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明年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在外需面临下滑风险的同时,国内受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下,投资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认为,明年经济增速下行的风险加大,在增长方面应当“稳”字当头。
所谓“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物价压力回落之后,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平稳的经济环境、平稳的政策环境就很重要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对记者说。他分析认为,通常只有在经济回落的通道中,才会产生转型的内生动力和改革的共识,在一个平稳的环境也容易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包括利率、汇率的调整,资源要素价格的调整,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整。
所谓“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求进’,中央强调的其实是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白重恩说,“当前‘求进’的核心是扩大内需,切实提高最终消费在国民经济的比重。”
“明年把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放在首要地位,就是说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支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要巩固今年抑制通胀的成果。这个变化是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所提出来的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决策。”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
他分析认为,当前的宏观调控顺序调整为“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由于今年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所以在宏观调控上,不得不把抑制通胀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地位,相应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所放松。随着今年下半年和明年通胀的压力有所缓解,应当适时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也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够实现既抑制通胀又保持稳定增长这样一个双重目标。
“转变发展方式,是要解决经济运行中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要调整经济结构里重大的扭曲关系。如果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上有突破,我们不仅能够在明年保持物价稳定,而且能够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还能为整个‘十二五’和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郑新立强调。
②扩大内需
为何是战略基点
长期支持我国高增长的外贸今后对经济拉动将减弱,中国经济的增长必将主要靠内需来拉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有分析认为,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剔除价格因素后我国投资需求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3.5%左右,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差不多一倍。在国际社会,经济增长10个点中消费需求会占6到7个点,而我国与此相反。另外,在2003年到2007年间我国平均经济增长率是10.6%,这里面有2.6%是出口贡献的。
“‘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国际市场波动对本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的影响太大。要摆脱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就需要发展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制度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这不是短期的政策能解决的,需要长期通过制度的变化来解决。”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说。
“发展方式转变最重要的就是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如果‘十二五’期间能使居民消费率提高10个百分点,即由现在的34%提高到44%,那就意味着我们每年能新增一两万亿元的商品销售。”郑新立说。
去年,我国的投资率上升到48.6%的历史最高水平,比前年又提高了1.1个百分点,而且最终消费率第一次低于投资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七点几。这意味着,去年我们生产的产品里面有将近一半是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老百姓消费比投资的还要少,这种结构处在极度扭曲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由于欧美弱增长对我国出口的带动还将回落,长期支持我国高增长的外贸,今后对经济拉动作用将减弱,中国经济的增长最终必然要靠内需。“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我国的消费潜力非常大。中央提出‘稳中求进’,最可靠的途径是增加消费,因为消费增长有别于投资的最大优点是平稳。投资可能大起大落,消费真正激发起来的话,就能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巴曙松对记者说。
在扩大消费方面,减税措施明年会发挥比较好的效果。中小企业和居民税负减轻,能够为消费提供一定的支撑。此外,我国可以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途径扩大居民的最终消费。文化、休闲、汽车等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合理控制的前提下,居民的住房需求也应该得到更好满足。
白重恩认为,明年财政支出规模可以适当扩大,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更加重视民生投入的效果。在民生支出上,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效果,比如教育支出,更应该考虑的是公平,重视农村、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是否可以持续,要考虑到我国今后将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只有民生领域投入的规模和效益提高了,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减少了老百姓的社会负担,增强其对未来的安定感,扩大消费才能具有基础。
③实体经济
战略意义何在
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经济增长才能平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只有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经济增长才能平稳。”巴曙松说,实体经济的投资主体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房地产调控后持续回落,基础设施也不可能再大规模扩张,因此就是要扶持制造业发展,提高竞争力,通过创新也好,通过税收的扶持也好,通过结构性减税也好。这也属于“稳中求进”中“稳”的部分。
“实体经济盈利空间受到挤压,是我国宏观经济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明年一定要通过降低中小企业税费、理顺能源资源价格机制等方面,真正让做实业的企业有奔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产业‘空心化’。”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
今年中小企业经营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实体经济经营环境恶化。不少资金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但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实际上也没有取得很好的业绩,真正的盈利是通过委托贷款等形式,做新兴产业实际上只保留了一个壳。
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个体经营投资总额出现大幅度下滑。今年1—9月投资总额同比回落了16%左右,部分中小企业停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原因在于:一是总量性货币政策收缩导致资金投放偏向性效应加剧,使缺少资本金、抵押品和资信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二是资源性原材料和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压缩了部分没有转型的中小企业的利润,使其内源性资金来源更为紧张;三是大量资金流向泡沫领域。
分析认为,经济泡沫的持续和数量性货币政策的调控,直接导致中国金融资源虚拟化,监管套利诱发影子银行大行其道,中国金融资源的错配与金融价格的扭曲快速恶化,资金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大幅度弱化。经济出现明显分化——虚拟经济大量侵蚀实体经济的利润,上游垄断性基础产业大量侵蚀下游生产性产业利润,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环境和财务绩效等方面发生分化。
因此孙立坚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不在于货币政策收紧和成本上涨,而在于经济泡沫和金融扭曲导致的套利收益远远大于正常经营的收益,导致中小企业资金搬家到泡沫领域。今后,金融机构应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号召,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今后,金融机构应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号召,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今后,金融机构应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号召,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
④宏观政策
如何预调微调
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
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具体实施上,应当更侧重于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通过财政政策引导信贷的投向,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把整个社会资金包括银行的资金,引导到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方向上来,引导到转变发展方式所需要的行业上来。”郑新立说。
他认为,这样既消化了银行过剩的流动性,有利于缓解通胀的压力,同时又把这些资金集中使用到转变发展方式所需要的方向上来,具体来说,就是把资金引导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海外投资上来。
“对明年的通胀压力,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孙立坚说,当前,央行通过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释放一定的流动性,然后有通胀则发行较大规模的央票来回收流动性。“我认为,这种办法是非常可取的。表面上看,这种技术性操作对流动性规模的改变不大,但实际上给今后货币政策的操作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因为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到了一个难以上调的高度。明年在货币政策方面,我们还是要以稳为主,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更不能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专家认为,采取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还有一定的空间,但当前最好不要采取降息的措施。当前我国负利率的状况还没有改变,如果降息的话,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金融扭曲和资金错配。
汤敏认为,明年的通胀压力仍然不小,要在防通胀与稳增长之间取得平衡,实际上有一定的难度。今年最后几个月CPI虽然有比较显著的下滑,但这其中有季节性因素,也有统计上翘尾因素逐步减小的原因。因此,物价调控的基础还很不牢固。今后国际粮价可能继续走高,大宗商品价格也可能继续攀升,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会上涨,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国调控通胀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还客观存在,明年货币政策绝对不能放松。
货币政策不能放松,但是对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还是要网开一面。因此,货币政策必须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表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比今年还需要有一定的调整。比如,针对经济增速可能出现下滑的态势,要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尤其对中小企业的税费一定要减免和规范,在流转税方面还可以出台一些减免的措施。财政资金的投入一定要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向更好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比如,财政资金可以更多地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对这些行业的企业进一步减免税收。
对于地方债务问题,专家分析认为,中央在清理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同时,不能对地方债务采取完全“封死”的做法,而是要采取疏导的办法。目前我国地方债务规模并不算大,只要处理得当,风险完全可控。明年可在四省份试点自行发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使得地方政府既能够获得正常的融资渠道,也可保证融资方式和规模更加公开透明。
“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跟外部经济的互动非常密切,要灵活地针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及时做调整。2012年不确定因素比较多,走向不一样,我们内部的调整也就不一样。”巴曙松说。比如欧美会不会再次大规模启动量化宽松?如果不启动,经济继续回落,国内扩大内需的力度还要加码;如果量化宽松,导致流动性泛滥,热钱流入,就是另外的问题了,准备金率下调的空间就不大了,还得对冲。
(人民网记者邓建胜、李丽辉、沈寅、刘先云、熊建、林丽鹂、马冰一集体采写)
第二篇:稳中求进 扩大内需(解读中央经济工业会议要点与亮点)
稳中求进 扩大内需(特别策划)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与亮点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① 基调 为何要稳中求进
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为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
‚‘又好又快’是我们长期追求的发展状态。欧债危机的演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可小觑。确定‘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
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都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明年经济增
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
他分析认为,当前的宏观调控顺序调整为‚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由于今年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所以在宏观调控上,不得不把抑制通胀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地位,相应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所放松。随着今年下半年和明年通胀的压力有所缓解,应当适时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也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够实现既抑制通胀又保持稳定增长这样一个双重目标。
‚转变发展方式,是要解决经济运行中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要调整经济结构里重大的扭曲关系。如果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上有突破,我们不仅能够在明年保持物价稳定,而且能够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还能为整个‘十二五’和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郑新立强调。
②扩大内需 为何是战略基点
长期支持我国高增长的外贸今后对经济拉动将减弱,中国经济的增长必将主要靠内需来拉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有分析认为,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剔除价格因素后我国投资需求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3.5%左右,真正激发起来的话,就能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巴曙松对记者说。
在扩大消费方面,减税措施明年会发挥比较好的效果。中小企业和居民税负减轻,能够为消费提供一定的支撑。此外,我国可以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途径扩大居民的最终消费。文化、休闲、汽车等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合理控制的前提下,居民的住房需求也应该得到更好满足。
白重恩认为,明年财政支出规模可以适当扩大,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更加重视民生投入的效果。在民生支出上,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效果,比如教育支出,更应该考虑的是公平,重视农村、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是否可以持续,要考虑到我国今后将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只有民生领域投入的规模和效益提高了,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减少了老百姓的社会负担,增强其对未来的安定感,扩大消费才能具有基础。
③实体经济 战略意义何在
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经济增长才能平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只有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经济增长才能平稳。‛巴曙松说,实体经济的投资主体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
金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大幅度弱化。经济出现明显分化——虚拟经济大量侵蚀实体经济的利润,上游垄断性基础产业大量侵蚀下游生产性产业利润,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环境和财务绩效等方面发生分化。
因此孙立坚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不在于货币政策收紧和成本上涨,而在于经济泡沫和金融扭曲导致的套利收益远远大于正常经营的收益,导致中小企业资金搬家到泡沫领域。今后,金融机构应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号召,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
④宏观政策 如何预调微调
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臵。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
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具体实施上,应当更侧重于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通过财政政策引导信贷
统计上翘尾因素逐步减小的原因。因此,物价调控的基础还很不牢固。今后国际粮价可能继续走高,大宗商品价格也可能继续攀升,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会上涨,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国调控通胀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还客观存在,明年货币政策绝对不能放松。
货币政策不能放松,但是对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还是要网开一面。因此,货币政策必须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表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比今年还需要有一定的调整。比如,针对经济增速可能出现下滑的态势,要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尤其对中小企业的税费一定要减免和规范,在流转税方面还可以出台一些减免的措施。财政资金的投入一定要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向更好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比如,财政资金可以更多地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对这些行业的企业进一步减免税收。
对于地方债务问题,专家分析认为,中央在清理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同时,不能对地方债务采取完全‚封死‛的做法,而是要采取疏导的办法。目前我国地方债务规模并不算大,只要处理得当,风险完全可控。明年可在四省份试点自行发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使得地方政府既能够获得正常的融资渠道,也可保证融资方式和规模更加公开透明。
‚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跟外部经济的互动非常密切,要灵活地针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及时做调整。2012年不确定因
第三篇: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3年经济工作继续稳中求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好攻坚战 开拓新空间
在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期待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重要会议。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会议新风扑面,求真务实,方针明确,部署有力,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机遇,战胜挑战,关键在于打好改革攻坚战,为发展再献“红利”。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多年实践证明,哪个领域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哪个领域的发展就能充满活力,各类生产要素就能发挥出最大效能
2013年正向我们走来。在世界经济已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的大背景下,这一年将是充满风险挑战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把握机遇,战胜挑战,关键还在于打好改革攻坚战,为发展再献“红利”。
总书记曾在深圳郑重强调改革,指出“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表达了继续推动改革的鲜明态度与坚定信心。联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市场化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一同部署,联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明年的主要任务之一,联系李克强副总理提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联系社会舆论热烈探讨的改革话题,都表明改革将继续成为新时期的重大主题。
国务院发布了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取消了煤价双轨制和煤炭铁路运力分配,煤炭离彻底市场化又近了一步。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重大改革举措是煤电产业链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同时也拉开了能源价格改革的大幕。
电煤改革是一个样本,它表明,改革就是要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就是要理顺价格体系,就是要使市场交易透明化,但同时也会触及部分企业和中间商的不当得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越来越多触及现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阻力较大。可以说,今后的改革,面对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对这一点,中央有着清醒的判断,明确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其勇气,就表现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必须迎
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其智慧,就表现在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并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力争重要领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多年实践证明,哪个领域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哪个领域的发展就能充满活力,各类生产要素就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形象地说,就是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重点领域,重点突破,在改革的关键环节上攻坚克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最近一个时期的经济数据显示,虽然我国经济运行已逐渐企稳回升,但是就业形势很严峻,这促使我们更加要推动下一步改革。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我们还要拿出当年改革先行者的勇气和智慧,进一步形成共识、形成合力,更好地谋划和推进改革,为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得好,会风好是一个鲜明特色,是与会同志的共同感受,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求真务实,狠抓作风转变的坚定决心。会议富有成果,贯彻会议精神更要真抓实干。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拿出精气神来,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各级党委要议大事、抓大事,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科学化水平,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第四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一文梳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附全文)
2017-12-20 19:19
来源: 新华视点、新华社 10117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会议认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扩大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会议指出,今后3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会议指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
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会议指出,促进贸易平衡,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
会议指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全文如下(来自新华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年均增长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求平衡。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对外开放深入发展,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
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我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会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会议指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要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扩大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会议确定,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会议指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保护产权政策,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新区规划。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五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精简负面清单,抓紧完善外资相关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贸易平衡,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
六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继续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做好民生工作,要突出问题导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找准突出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周密谋划、用心操作。七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八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实施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深入实施“水十条”,全面实施“土十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会议强调,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力有序做好经济工作。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良好环境,深化国企国资、财政金融等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务求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发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要完善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监督、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令行禁止。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培养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实际问题。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干部大胆创新探索撑腰鼓劲。要确保换届工作稳妥有序、风清气正,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会议号召,全党全国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经济工作明年开好局、起好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院领导同志,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央管理的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军队及武警部队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第五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中国经
济稳中求进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12月15日 07:11 东方早报
综合新华社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了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五项主要任务,并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具体部署。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稳”字当头,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表明了中央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会议还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表明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抑制各种投机活动将成为调控主线。
胡锦涛温家宝讲话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就会议日期而言,是最近10年来最晚的一次,显示了中央对决策的格外审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了会议。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
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具体部署。
经济大方向无太大变化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会议强调,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稳字当头。”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李长安昨日分析说,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就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难题。不过,强调稳并不是就不改革,就不发展。
李长安特别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他认为,这意味着以往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型。
财新网昨日引述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的分析报道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大方向没有太大变化,但具体举措上会有较大区别,主要是因为整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稳增长”防止风险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
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调结构,就是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抓改革,就是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促和谐,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财新网昨日引述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的话分析说,这说明在通胀下行趋势确立、经济增长放缓预期不断加强之际,政策的重点已经明确从“控通胀”、“保增长”向“稳增长”转移。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从“保增长”到“稳增长”,主要是强调经济平滑下行,重点在防止风险和波动,而非采取大规模主动刺激计划。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
要增强大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上来,正确把握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同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 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 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要做到四个“牢牢把握”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政策基调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18个字道出了2012年经济工作的六大目标任务。
货币政策稳健之中有微调
对于备受关注的明年货币政策走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仍然需要保持稳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虽然目前不断走高的物价已经有所回落,但其在历史上仍属于较高位置,目前货币政策还不具备转向的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也提出,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之所以强调预调微调,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正变得更为复杂,此时宏观政策需要提前应对,需要根据实际状况作出细微调整。”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
种种迹象表明,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已有所显现,与以往每到年底银根就有所收紧不同,今年10月份起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已有所反弹;曾于今年连续六次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也于不久前首次下调。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如何微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货币和信贷政策都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做到有扶有控。“央行日前召开会议提出要‘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这实际上是央行对货币政策如何微调的一个诠释,那就是信贷投放虽保持一定程度增量,但一定是定向宽松,是对有利于结构调整的行业和领域进行支持,而绝不是全面宽松。”郭田勇说。
2012年货币政策新看点:稳健中凸显灵活性预见性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的例会也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长和物价总体趋稳,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受欧债危机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较为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政策留有余地兼顾不确定性。央行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由此可以看到,今年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预见性会甚于2011年。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预计,今年稳健货币政策弹性空间较大。
央行称,今年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措施的逆周期调节功能,保持合理的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总规模。同时,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要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盛宏清认为,货币政策需要在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上进行“微组合”。首先,适量增加信贷投放规模,2012年新增信贷可能扩展至约8万亿元,信贷增速在16%的水平。同时,今年全年广义货币(M2)增速在11.5%至14%的水平。
其二,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有下调1个百分点的空间。究其原因,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大幅减少,仅约6330亿元。另一方面,中国的资产价格、汇差、利差、降息预期对热钱逐渐失去吸引力,而且主权债务危机将逐渐削弱中国的贸易顺差,因此,从外汇占款层面提供基础货币供应的能力大为削弱。
其三,上半年可能调降基准利率0.25至0.5个百分点。
其四,企业债券发行的闸门可能放开,以顺势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扩展。此外,积极财政支出政策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可与“货币政策微调组合拳”相配合。
“稳增长”成为2012年的政策首要目标。值得关注的是,会议一如既往地运用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表述,但我们认为,此“稳健”非彼“稳健”。
在国内外经济走势下行风险加大,通胀已不是当前经济生活的最主要矛盾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转向成为必然。
展望201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质为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2012年,货币政策定向宽松重点领域为基建、保障房等领域。投资仍是重点领域,政府主导的铁路、公路、市政等基建项目属于国计民生项目,在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长期重要作用,因此,预计此类项目在资本金、信贷、直接融资等方面得到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