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查对应法规以及产生的效应
自查对应法规以及产生的效应
5月3日,CFDA发布《总局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2016年第94号)》,对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十种行为说“不”,并要求企业对这十种行为自查与整改。那么,这十种需要自查的行为对应哪些法规?又将产生怎样的效应? 自查行为一
为他人违法经营药品提供场所、资质证明文件、票据等条件。对应GSP法规
第一百七十五条:非本企业在职人员不得在营业场所内从事药品销售相关活动。
第六十一条:企业的采购活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确定供货单位的合法资格;
(二)确定所购入药品的合法性;
(三)核实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的合法资格;
(四)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第六十四条:企业应当核实、留存供货单位销售人员以下资料:
(一)加盖供货单位公章原印章的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二)加盖供货单位公章原印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或者签名的授权书,授权书应当载明被授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授权销售的品种、地域、期限;
(三)供货单位及供货品种相关资料。预计影响
本次自查要求药品批发企业在2016年5月31日前能主动查找问题,报告本企业所有挂靠人员名单、过票单位名单,并能主动清退所有挂靠人员。挂靠人员未来阳光化的道路主要是成为药品批发企业的正式员工。结合营改增税费改革来看,员工的工资支出和福利费是不可抵扣的项目。此项政策主要影响的还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及相关税负,以及以往挂靠人员的个人所得税。
自查行为二
从个人或者无《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进药品。对应GSP法规
第六十二条:对首营企业的审核,应当查验加盖其公章原印章的以下资料,确认真实、有效:
(一)《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上一年度企业年度报告公示情况;
(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或者《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四)相关印章、随货同行单(票)样式;
(五)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
(六)《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第六十三条:采购首营品种应当审核药品的合法性,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公章原印章的药品生产或者进口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并予以审核,审核无误的方可采购。以上资料应当归入药品质量档案。预计影响
影响应结合“两票制”来看。“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此自查可谓“两票制”的执行以及药品回溯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也意味着药品的流通环节将越来越清晰。
自查行为三
向无合法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药品,向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疫苗,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从事无证经营仍为其提供药品。对应GSP法规
第九十一条:企业应当将药品销售给合法的购货单位,并对购货单位的证明文件、采购人员及提货人员的身份证明进行核实,保证药品销售流向真实、合法。预计影响
此项规定更多是受疫苗事件的影响所要求的。着眼于“两票制”而言,流通环节越清晰,意味着渠道的信息也越来越清晰,药品营销以往靠信息不对称而获得的优势势必减少。整个医药行业的分工也会越来越明确。自查行为四
伪造药品采购来源,虚构药品销售流向,篡改计算机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数据,隐瞒真实药品购销存记录、票据、凭证、数据等,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完整、不真实,经营行为无法追溯。对应GSP法规
第七十三条: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核实运输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随货同行单(票)和采购记录核对药品,做到票、账、货相符。随货同行单(票)应当包括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内容,并加盖供货单位药品出库专用章原印章。
第七十四条:冷藏、冷冻药品到货时,应当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记录。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应当拒收。预计影响
此项自查从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避免疫苗事件事情的再次发生,以及推动药品回溯系统的建立。4月28日,CFDA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提及,药品追溯体系是食品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自查主要是对药品流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控做出要求。自查行为五、十
(五)购销药品时,证(许可证书)、票(发票、随货同行票据)、账(实物账、财务账)、货(药品实物)、款(货款)不能相互对应一致;药品未入库,设立账外账,药品未纳入企业质量体系管理,使用银行个人账户进行业务往来等情形。
(十)向药品零售企业、诊所销售药品未做到开具销售发票且随货同行。对应GSP法规
第七十三条: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核实运输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随货同行单(票)和采购记录核对药品,做到票、账、货相符。随货同行单(票)应当包括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内容,并加盖供货单位药品出库专用章原印章。
第一百条:药品出库时,应当附加盖企业药品出库专用章原印章的随货同行单(票)。企业按照本规范第六十九条规定直调药品的,直调药品出库时,由供货单位开具两份随货同行单(票),分别发往直调企业和购货单位。随货同行单(票)的内容应当符合本规范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的要求,还应当标明直调企业名称。
第一百五十六条: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按采购记录,对照供货单位的随货同行单(票)核实药品实物,做到票、账、货相符。预计影响
货票同行是为了禁止走票的行为。营改增之后相关企业要注意:逃营业税和逃增值税之间的刑罚,例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自查行为六
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入非法渠道,或者进行现金交易。对应GSP法规
第九十五条:销售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及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一百三十二条:企业应当为销售特殊管理的药品、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冷藏药品的人员接受相应培训提供条件,使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预计影响
要加强药品安全,特别是对特殊管理药品的安全的监控。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对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品种实施特殊监管措施。自查行为七、八
在核准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药品;未按规定对药品储存、运输、进行温湿度监测。对应GSP法规
相关《设施与设备》、《采购》、《收货与验收》与《储存与养护》的章节。预计影响
重申在药品采购、储存、养护、销售、退货、运输等环节中,药品流通对药品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管理和监督工作要求。自查行为九
擅自改变注册地址、经营方式、经营范围销售药品。对应GSP法规
第七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当与其经营范围和规模相适应,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应的计算机系统等。
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当具有与其药品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库房。
第九十二条:企业应当严格审核购货单位的生产范围、经营范围或者诊疗范围,并按照相应的范围销售药品。
第一百二十五条:企业负责人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负责企业日常管理,负责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确保企业按照本规范要求经营药品。预计影响
由于GSP的相关规则的基础是其药品经营范围、经营方式,这项自查的目的也是为了规范药品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
第二篇:问候产生激励效应
问候产生激励效应。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过程,能够让受激励的人处于一种被上级、被他人认同、关怀的兴奋状态之中。金钱并不是激励人的唯一手段,精神激励有时能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一般说来,上级对下级的一个眼色、一个招呼、一声赞许,都能在他们心目中激起感激的涟漪、感恩的情怀。尊重对方的人格,关心对方的生存状态,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
一个高明的领导,必是一个亲民的领导,他拥有权利,但并不把权力作当作武器,强迫下级接受他的领导,他拥有财富,但并不是金钱,而是智慧、良知、人格魅力。胡锦涛总书记向艾滋病人伸出关爱的手,温家宝总理在井下同矿工吃盒饭,他们对下级,对百姓,对特困群体的关爱,发乎于内心、出于真情,平凡之中透射伟大的人格,小事中涌动撼人的力量。学会平等对待下级、亲切对待群众,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品质,学会从细节入手,善用激励法,是领导干部做好员式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
领导干部,请多一些充满人情味的问候,多一些真情的笑脸。常言道,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个问候、一张笑脸,一个赞许的眼神,看似小事,却传递着领导的关爱,加深着上级对下级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它产生的是一种激励效应。
然而,有一些领导干部,不大懂得得运用激励法则,他们以我为核心,崇尚权力、迷信管制,不善于刚柔相济、恩威并施,非常吝啬笑容,对下级少有关怀和赞许。结果是,上下级关系弄得关系很紧张,员工们普遍感动郁闷,工作效率低下,甚至,还有一些人一升官就变脸,拿起架子,绷起面子,与下级对面相遇,也视而不见,下级若先招呼他,必先以职务尊称之,否则就似理非理,将下级置于尴尬的境地。
第三篇:社会保障体系法规自查
关于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相关法律法规
贯彻实施情况的自查报告
县人大:
根据光人常办00号文件通知精神,我们对贯彻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了自查,总的感到:我们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做了积极工作,按照职能分工,履行工作职责,取得了明显效果,维护了社会稳定,具体有如下几点:
1、城市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省、市《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格政策,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所需低保金足额列入财政监督管理,建立低保资金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低保资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低保档案材料齐全、规范,实行信息化管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街道居委会指导、检查和抽查低保工作落实情况,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查处、纠正,杜绝了低保资金滞留、截留等违纪现象发生。截止00年底,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5571户,7629人,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433.18万元,全年无一差错。为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真正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到实事求是,动态管理,应保尽保,进一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期,又对全县低保进行一次全面核查,清理整顿,重点解决“保人不保户,一户保一人”,“人情保”、“压力保”的问题;低保对象分类不合理,没按家庭实际收入情况进行分类施保问题;低保对象入户调查不经常,管理措施不到位,入保长期不变成为福利问题;初审、审核及审批不规范,手续、档案资料不全等问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多年未变,低保金普遍低的问题等。通过清理整顿,达到档案资料齐全,监管机制完善,进出渠道畅通,分类施保合理,资金发入及时,服务便捷高效。
2、五保供养力度加大。为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权益,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意见”,对五保供养对象的范围、标准、资金、管理、敬老院建设等均作出了详细规定,并组织人员对全县五保对象进行重新调查核实,建档立卡。截止00年底,全县有五保供养对象5576户,5875名,并对五保对象全部换发了新证,567.34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全部发放到五保对象手中,并实行社会化发放。乡镇敬老院建设已发展到了25所,集中供养人数较上年增加了30人。为确保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近期开展了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一次性调查,从5月15日开始,6月底全部结束,目前已召开了全县性会议,成立了组织,制定了方案,培训了人员,入户调查率达100%,不少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加大了乡镇光荣敬老院建设,制定了00县农村敬老院建设总体规划,2006年在2005年已建成的25所的基础上,再改、扩、新建光荣敬老院15所,计划投入资金774万元,可解决入住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和孤、老、残等重点优抚对象650名,力争实现市政府下达的五保集中供养率22%的目标要求,切实维护其五保对象的合法权益。
3、生产救灾效益显著。为切实保证灾民生活安排,在进一步澄清春荒期间困难群众家庭底数和需救济情况的基础上,制定《00县春荒灾民救助方案》。同时,采取社会捐助,互助互济和政府救济相结合的办法,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一是继续落实救灾工作层层负责制,全面落实好各项救灾政策。3月份,在2006年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具体安排部署春季救灾工作,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民政救灾工作责任书,明确各项救灾职责、任务。二是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继续大力组织引导群众生产自救、社会捐助和群众互助互济活动,增强灾民救助能力。期间,共投入自救劳力6万人,总收入2520万元。其中,劳力输出4.8万人次、收入2064万元;其它投入劳力1.2万人次、收入456万元。群众互助互济现金2万元,粮食3.2万公斤,其它物资折1.8万元,组织帮工0.6万个工日。较好地帮助灾民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三是严格管理使用好各级救灾款物。2006年春上级拨付我县春荒救济资金45万元,共救济9423户20890人,其中残疾、五保户6969、7865人,救灾款发放采取乡镇、办事处根据需救户下达救济指标到村,由各村民组评定救济户,经群众评议、公布救济金额后,由村将实救户报经乡镇、办事处审核批准,填写救济发放花名册,统一印制灾民救助卡,救助卡由村发放到救济户,救济户凭救济卡到乡镇民政所领取。救灾款物发放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充分发挥好救灾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农村特困及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启动。农村特困户救助按照00省人民政府予政[2005]28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意见”及省市要求,对农村特困户救助对象的确定,坚持户主申请或村民小组提名,村名代表会议评议,张榜公布,由乡人民政府审批,民政局审核。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农村特困户6542户,13933人,及时按标准发放救助资金,并对农村特困户全部颁发了《00省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按照予民[2005]03号“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通知”及信救办[200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000县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将全面启动。
5、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一是认真落实优抚政策,从2003年起已在全县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率机制,纳入财政预算。对优抚对象凡政策规定予以提高标准的部分金额都予以兑现,全县优抚定补对象的定补款及时、准确、足额地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共为338名伤残军人换发了新证,对抗美援助和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军人,积极做好稳定工作,还为800多名抗日老战士发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二是着力抓好双拥工作。县成立了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方案,各乡镇均建立了乡镇“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和“村级义务帮工队”等组织,带助优抚对象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初步统计,截止目前,全县共为烈军属和特困优抚对象办好事、办实事达5000余件。“双节”等重大节日县四大家领导都到驻地驻军和优抚对象家中走访慰问,及时解决难题,义务兵年优待金400—900元不等部分得到落实。三是积极做好退伍安置,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探索安置工作新路子,并积极同劳动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交流中心,以及县内各企业、南方开放地区企业用人单位联系,推荐军地两用人才,扩大安置就业渠道,落实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军地两用人才开发启用率达90%以上。对需要安置的城镇退伍军人及时制定安置分配意见,确保及时安置。对过去已经安置而未有上岗的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到所在安置单位检查督促,确保退伍军人第一次就业。为拓宽退役士兵谋求就业门路,县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领导小组出台了光退字[2005]3号《00县复员退役军人安置领导小组关于开展退役士兵就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把退役士兵分期分批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制定规划,长期坚持,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用一技之长,拓宽就业渠道,谋求就业发展平台。今年三月份,我们与东方技校联系组织了近300名退伍军人进行技能培训,同时,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截止目前,共为2003需要安置的23名退役士兵办理自谋职业手续,减轻了政府的安置压力。
总之,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弱势群体基本权益方面,民政部门履行了职责,做了一些积极工作。但是,由于我县属苏区贫困县,经济不够发达,基础工业薄弱,在用于低保、农村特困救助、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救灾救济方面的资金欠缺,仍不能满足弱势群体的生活需要。农村税费改革后,部分农村义务兵优待金还有部分未得到落实,建议列入财政预算,直接拨付。
00县民政局 00年5月24日
第四篇:浅析如何引导体育锻炼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浅析如何引导体育锻炼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有关研究显示,1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组调查,大学中有心理问题或需要引起关注的人数占46.7%。社会和家长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压力、竞争的无序化、同学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僵化、强制性学习、对专业缺乏兴趣等,均可使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影响心理健康。体育运动是人们进行心理渲泄、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况、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各类高校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体系,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来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健康的意识也不断增加,对心理健康在人的整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也有进一步的认识。因此,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休育锻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展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科学地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效应,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体育锻炼可以影响运动者的情绪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人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发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如:看到良好的设施环境感到高兴、愉悦,配合默契感到欣慰、激动、兴奋等。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人的需要和愿望时,人们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例如,失去比赛的悲痛,对比赛中的不公平表示愤怒,和出现失误的悔恨、内疚等等。
为了比赛的顺利进行,保持兴奋状态,我们常常会科学、有选择的进行体育运动,从而诱发积极的、肯定的情绪。
首先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很重要。对于个体来说,参加体育锻炼能否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关键在于其是否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悦。运动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活动参与者不能从体育锻炼中体验愉悦,个体就很难持久地坚持下去,体育锻炼就很难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中体验到的愉快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应。对于那些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锻炼者来说,愉悦感是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体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十分有利的。此外,有氧练习、封闭式运动、没有人际竞争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娱乐性游泳、慢跑等项目与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和慌乱等有关。个体在没有竞争性的情景中练习有助于降低应激水平,能使个体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第二控制科学的运动负荷。即控制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活动强度是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人体的最大吸氧量与心率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体育锻炼的大、中、小强度与耗氧量密切相关,耗氧量又与最大吸氧量存在一定的百分比关系,因此,人们一般用心率指标作为评价运动强度的依据。运动心理学规定:体育活动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90%;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5%~75%;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左右。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
活动持续时间是指:(1)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长短;(2)参加体育活动方案的时间长短。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和活动的强度有关,两者之间呈反比。体育活动的强度越大,持续时间应相应减少,而强度越小,持续时间则应延长。大多数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每次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在20~30min之间,对情绪的调节是积极有效的。研究还认为,参加8~10周的体育活动是取得心理效果最适宜的持续时间。
活动频率是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体育活动能否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与活动频率密切相关。多数实验结果表明,每周活动2~4次,对于降低抑郁、应激水平较为显著。当然,在选择科学的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个体差异,才能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那就是与个性特点、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相结合。
第三设置相应的情境和目标。可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意识增加任务的难度,让个体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有效消除自卑挫折感,从而养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自卑性格比较内倾的人来说,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创设相对易于完成的情境,使其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感。同时在集体练习中增加互动的机会,有效发展个体的协作能力,使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在体育活动中设置合理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有效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使个体在一步步实现目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二、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身体形象,提高身体自尊。
无论是从对性别的、年龄的研究看结果都是一致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锻炼者的自信心。如:在锻炼的场地中增加镜子,每天对镜子进行一定时间的强度和锻炼,锻炼后观察自己身体部位的变化。当锻炼达到一定效果时,请同伴、同学来评价你的锻炼效果。体育锻炼通过提高自信、自尊水平,能够使个体提高积极的自我概念。
三、长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使认知能力增强。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例如,射击运动要求全身心投入。人们通过感觉获得内外部世界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知。例如,听觉对艺术体操至关重要。体育锻炼可以使人脑内的核糖核酸增加,从而增加乙酰胆碱酶的活性。这些物质的变化都对记忆力有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产生积极心理效应我们可以适当的改善锻炼者周围环境,使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从而引导锻炼着提高认知能力。如,注意力集中、听觉,视觉,各个感官系统更敏感、记忆力提高、思维活跃等等。
第五篇: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产生的效应及建议
由于受当前紧缩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正规金融的贷款难度加大,为弥补资金不足,致使民间借贷进一步活跃,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效果,一定程度上对正规金融业务形成了冲击,影响了金融市场稳定。因此,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规范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及货币政策产生的效应
民间借贷是游
离于国家货币政策调控之外的融资活动,其发展往往与正规金融呈负相关,尤其是本轮货币政策调控,这种负相关表现更加明显。因此,客观分析民间融资对经济、金融和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效应显得非常重要。
(一)民间借贷产生的正面效应
1、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促进居民消费以及成长型企业克服资金困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客观上支持了中小产业经济起步发展。
2、优化了资金合理配置,解决紧缩货币政策高度统一给农业产业化经济链带来的资金供给不足问题。紧缩货币政策是解决信贷总量投放过剩问题,高度统一性非常强,造成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经济链资金需求不足。而民间借贷以其简便、快捷为农业产业化经济链提供了资金支持,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加快了地方政府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步伐。“草根银行”的出现,既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抑制民间借贷,拓宽农产品流通,加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供了有利的金融支持,又为紧缩货币政策实施带来了良好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对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性非常高,以此实现正规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经济链资金需求的有效供给。
(二)民间借贷产生的负面效应
1、弱化了金融宏观调控力度,影响宏观调控的效果。民间借贷资金来源多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从而出现国家控制银行信贷过剩与民间分流资金的矛盾,极大地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2、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效果,降低了公众对利率政策的敏感度。在当前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较低、居民存款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民间融资活动容易出现以高出储蓄利率几倍的利率吸收民间资金而非法放贷,这将对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对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定价形成冲击。同时,民间借贷利率定价方式随意性较大,降低了社会公众对利率政策的敏感度。
3、增加了现金管理和货币政策制定的难度。民间借贷具有利率高、期限短、单笔金额小、风险分散、手续简便的特点,而且形式具有多样性。这便使很大一部分资金长期游离于金融机构之外,中央银行难以掌握其数量、投向、分布和运行情况,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很难将其准确纳入其中,对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民间借贷多是通过现金形式运转,给金融机构预测与保持合理的现金库存带来一定难度,也给现金管理带来一定压力,增加银行经营成本。
4、分流了大量资金,给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带来较大压力。民间借贷日益频繁,资金流动的规模逐步扩大,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增长造成了较大影响,给当地信用社组织资金带来很大困难,造成吸存难度增大,可用资金不足。
此外,民间借贷相当一部分投向了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的高耗能、高污染、房地产企业,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不协调因素和问题。
二、规范民间借贷的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民间融资,加强规范引导。一是提供法律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来源匮乏,民间融资作为一种信用补偿形式,有其积极的一方面,应该为民间借贷提供法律方面的支持,给正常的民间融资以“合法身份”,打击民间“高利贷”行为,鼓励和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二是改变目前民间借贷放任自流的现状。政府部门对民间借贷应采取“疏”的办法加以引导规范,从法律上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三是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风险教育,让群众了解民间融资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四是政府设立民间借贷管理机构或咨询机构,为借贷双方提供法律服务。
2、加快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和担保体系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一是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金互助社等小金融机构组建,满足中小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资金需求。二是基层国有商业银行要切实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功能,在保障银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对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及时给予信贷支持;对符合贷款要求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要简化贷款手续,加快贷款投放进度。农村信用社要创新信贷营销体制,对个体私营企业在信用评级基础上,进行综合授信,加大对农村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三是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和贷款担保基金,为金融机构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提高金融机构加在信贷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