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党员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党员春节回乡调研报告怎么写?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
今年春节期间,我回乡过年,切身感受到家乡近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现就本人调研情况,综合整理如下:
基本情况
我的家乡分宜县,位于江西省西中部,袁河中游,东邻新余市渝水区,南连吉安市安福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北毗宜春市上高县。境内属低山丘陵地形。地势南北部略高,中部较低平。总面积1389平方公里,下辖6镇4乡1场1个办事处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127个行政村和11个居委会。总人口33万。
(一)家乡新事物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和深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乡镇村级公路升级改造全面完成;现在农民吃穿不愁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各村设立了农家书屋,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时不时有村民过来看书借书,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实用。
村支部宣传人员说,农家书屋给村民创造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常常几个人围在一起交流,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不再像以前农闲时没事干,整天东家长西家短、打麻将玩小钱。村里的文化休闲广场的建成,让群众有了锻炼、娱乐的好去处,既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更成为村民们过年时的欢乐之地。
(二)机关新气象
春节慰问活动开展以来,没有悬挂横幅,没有警车开路,没有随行众人围绕,更没有出现干部之间红包相送的现象。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群众深深感受到了机关干部的实在与温暖,朴实的清风随着节日的喜庆阵阵扑面而来。
以前,我们担心领导大老远来,吃不好喝不好,显得太寒酸,但现在中央有规定了,必须照办,大家也轻松。机关里一名负责后勤的人员说,现在有领导下来调研,不再去附近的饭馆,都在机关食堂就餐,既节省开支,又具有当地特色风味,一举多得啊!以前在接待和被接待上,耗时耗钱耗精力,机关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八项规定不仅群众拥护,体制内的公务员也觉得减负了,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实际工作上。
(三)群众新声音
亲戚家的孩子在分宜中学里读书,经过一看,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高高矗立,绿树成荫,一扫当初破旧落后的印象。不只教学条件改善了,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增强。学校老师编制是正式编制,去年已经两度提工资,实现与公务员的两相当。因为待遇好,所以老师们都愿意来到这个地方教书。去年中考,分宜中学就取得了优异成绩,孩子能在本地接受好的教育,大人外出打工也放心。留守在家的老人看着孩子,想起了孩子的爸妈,要是大人也能在本地工作就更好了。分宜县受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所限,就业机会少,创业环境差,造成了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借助新项目的落户契机,要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创办生态工业企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二、存在问题
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乡亲们对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出了忧虑,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守儿童成长有疏忽。村民们普遍认为,虽然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经济收入渠道单一,单靠种地获得的经济收入太有限,普遍感到没钱花。经调查,我村52户人家中,真正只靠种地谋生不在外地打工的仅有 9家,其余43户中至少有一人长年在外打工,打工者全都是青壮年劳力,村内多以老弱妇幼为主。经统计,我村有近20户人家的未成年子女为留守儿童,其父母长年在外,由爷爷奶奶抚养,这些孩子缺乏父爱、母爱,个别孩子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在外打工的父母也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无能为力,只得任其发展。
(二)土地经营承包有偏差。改革开放以来,最先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的便是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制度解放了生产力,适应了当时改革开放的大气候,深受农民拥护和爱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土地经营承包的一些弊端已日渐显现。首先是农民各自为战,土地被化整为零,不适应大机器生产,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其次是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耕作有一定的盲目性,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利润微薄,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时常跟风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常常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第三是土地经营权长期不变的政策在农村落实的不到位,甚至出现偏差。
前些年土地经营权承包30年不变,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又提出50年不变,还鼓励农村土地自由流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农户家里的人口大都会发生变化。按照政策规定,各村应根据各农户人口增减情况及时调整土地。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村子调整步伐滞后,使得一些农户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显失公平。据了解,我们村自1998年土地调整过一次后,至今十多年再无调整,有的家庭娶了媳妇有了小孩,但土地并无增加;而有的家庭老人离世,土地并无减少。
(三)村级组织管理有欠缺。目前,农村村一级自治组织人员不足,机构涣散。村里的支部书记、村主任忙于自己的事情,甚至一年连一次会都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甚至县一级党委、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不能及时传达至村民。同时包括文化活动在内的各项活动更是十分匮乏。
三、意见建议
当前的农村,虽然有上述种种问题,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不是主流。总体上,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各种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现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村级组织的建设。切实提高乡镇干部的待遇,加大乡镇一级的交流、提拔工作。绝大多数乡镇级干部属于天花板官员,几无晋升空间,工作缺乏动力。前些年,一些地方试行给连续多年任职乡镇的主要领导以副县级待遇的办法,建议再调研完善,可以借鉴试行。村一级干部是村民选举产生的,不属于公务员系列,待遇更低,建议一方面加大培训,提高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待遇,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医疗的投入。目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农村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地方的小学已经停办,建议政府进一步整合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新农合方面,建议适当提高村民缴费比例,对一些慢性病的农合费用也应予以适当报销,同时提高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
(三)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制度的落实。尽快出台一些具体措施,落实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好政策,尽快把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的手里,让富余人进入城市或在种田能手的农场工作,加快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
第二篇: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春节黄金周期间,我是在我的家乡河南省三门峡市度过的。这个春节对我来讲是不寻常的,一方面我是带着任务回家过年的,因为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要回基层进行宣传和调研,在扩大先进性活动的影响力的同时,也使得自己在认识深度和实践锤炼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我真真切切体验到了党的历史作用的伟大、党的政策的英明,因为无论是与当地财政干部的讨论交流,还是与城市下岗职工、种粮农民的接触,所见所闻都印证了一个相同的事实:人民的生活在不断的提高和改善,我们的社会在永不停息的前进。
一、当地紧跟党中央的步伐,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率先提出把握“三个关系”,搞好“五个创新”。“三个关系”,一是规定与创新的关系:各个单位必须按照中央的规定抓好落实,同时也要结合本单位工作的实际努力创新,显示出自己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亮点;二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教育要有丰富的载体,求真务实,千万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三是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五个创新”体现在:一要联系实际搞创新;二要在抓典型上有所创新;三要在实践上有创新;四要在促进工作上争取创新;五要在完善机制上努力创新。
为了践行“三个代表”对党员的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处,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五县二区数百个自然村派驻党员干部,推广“村情民意恳谈会”会议制度。具体来说,“村情民意恳谈会”按“干部表态、反馈情况、群众发言、干部答复”等程序进行。每次会上村民提出的问题,干部能当场解答的作出解答;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则记录在案,待研究解决。各级党员干部向群众承诺:无论什么事,群众都可以说;无论什么话,干部都要听;无论反映的问题有多难,都要认真去解决。同时对参加恳谈会的党员干部提出“五不准”的要求,即不准无故推迟或不召开,不准中途打断群众提出尖锐问题和意见,不准顶撞群众的指责和抱怨,不准推脱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不准因此增加农民负担。“村情民意恳谈会”会议制度,建立起了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定期对话机制,畅通了干部了解民意的渠道,也锻炼了党员干部解决复杂问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当地开展的这些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深入民心,触动了我也启发了我。在新的一年里,按照部里的实施方案,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进入第二阶段。我决心要把从地方带来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形成文字,积极向单位领导献言献策,促进我们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更大的实效。
二、党的政策好,关键在落实。2月7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农村的年味已越来越浓烈。我抽空到峡市附近的郊区走了走,发现农民们早早贴起了春联,挂起了红灯笼、中国结。不少别致的春联吸引了我,有 “一份补贴万分情,支农政策暖民心”,有“国家补贴安定团结,农民种田越种越甜”……这些内容可能都是农民们自编的,说出了农民兄弟的心里话。由于家不在农村,入户调研有一定困难,但我经过与年里来家走亲戚的老乡聊天交流,在网站等媒体上搜集资料,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亲民、富民政策在我们三门峡市充分落实到位。
峡市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落实较好,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两大重要政策。为了确保这两项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三门峡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安排,利用广播、报刊、电视、标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使农业税降点和直补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结合实际,周密制定方案,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按时向农民发放补贴通知书和纳税通知书,全市公示率和通知书发放率均达到100%。各级税改办、直补办联合办公,抽调精兵强将,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日,加强对基层执行政策的督促检查和明察暗访,及时化解矛盾,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XX年全省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峡市共减征农业税2575万元,其中正税2146万元,附加429万元,全市农民人均减负元;XX年省分配峡市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款1323万元,峡市实际向农民直接补贴1333万元,全市农民人均补贴元。这两项政策的实施,全市共减轻农民负担3908万元,农民人均负担由去年的31元降至12元,比上年减轻61%,比农村税费改革前减轻%。农民负担的大幅度减轻,有力地促进了峡市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峡市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工作扎实到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门峡市属黄河流域,按照《河南省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兑现实施方案》,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为每年补助粮食200斤/亩,改发现金补助140元/亩;补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这一工作的圆满完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严密的部署——四个“到位”,另一个是敬业的态度——四个“一竿子插到底”。
“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能否及时兑现到位,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同进也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各级财政部门主要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二是领导到位。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兑现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切实担当起了第一责任人;三是组织到位。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兑现工作由各级直补办负责,同时与林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沟通;四是经费到位。各县(市)区财政适当安排必要的经费,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个一竿子插到底”:即宣传发动、方案制定,信访处理,督促检查都要“四个一竿子插到底”。宣传发动的面要广,手段要多多样、灵活,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发放政策;制定方案要周密,落实方案要严密;各级直补办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加强对基层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在数据搜集和走访了解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党的这些惠农政策,“含金量”确实高;财政支农力度之大、落实之快,为多年来少有。XX年,党中央继续努力建立为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把国家的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将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度;继续更多的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买单”,通过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合作医疗、文化建设、社会救助等投入力度,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明显加快。相信在下一个春节,我会看到三门峡市乡村更加蒸蒸日上的景象,看到更多的农民走上康庄大道!三、三门峡市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心连心。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各级各部门争创“三好一强”领导班子,把发展经济、推进本职工作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将“先进性教育”与“温暖工程”、“三级联创”、“党员先锋工程”、“后进党支部整顿”等工作紧密结合,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山城风来满眼春,党员干部劲头不断高涨,群众建设峡市的动力不断增强,两股力量形成无坚不摧的合力,推动着峡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大年二十八那天,我有幸跟随市委宣传部一行到灵宝市(县级市)五亩乡白马村看望贫困群众。白马村有200户757口人,散居在距灵宝市50公里外的黄土旱塬上。XX年8月以来,市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引导群众发展苹果、烟叶、朝天椒、中药材等,增加农民收入;争取资金13万元修建的新校舍主体工程,迄今已基本竣工;组织群众铺设了进村的沙石路,初步解决了交通不便的老大难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扶工作队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为该村制定了一户一头牛、一户三只羊、一人五棵经济树的“一三五”发展计划,并个人捐资3000元资助村民栽植优质柿子树,同时还将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联系劳务输出等计划列入了XX年扶贫日程。这次探访中,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为群众送去了慰问金和棉被、面粉等慰问品,并代表大家向老人们拜年。另外还专门为该村15个贫困户送去了375公斤面粉、10件棉衣、10条棉被和750元现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出门迎接领导来访,党员同志们赶忙上前去扶住他,关切的询他的生活情况,嘱咐他有困难尽管说。彼时彼景,现在仍历历在目,党给群众的温暖不仅照亮了群众的心,也激励了我在今后求真务实,多为群众办实事。
笔者从《关于三门峡市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的决议》中了解到,XX年三门峡市财政加大了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市县两级筹集资金3000万元,修建道路273公里,解决了119个行政村行路难问题;筹集资金380万元,支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入资金300万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新的一年年初,三门峡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重点提出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即围绕发展牧、果、林、烟等支柱产业,建设瘦肉型猪、优质肉牛、肉羊、绿壳蛋鸡等畜牧生产加工基地;打造SOD苹果、“三门峡”牌烟叶等特色名牌产品;开拓25万亩优质烟叶、10万亩无公害蔬菜、4200万袋食用菌及万亩玫瑰药材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完善市县农产品检测服务网络,搞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和绿色食品生产;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到企”,突出抓好10个示范村、30个龙头企业等信息网点;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和集贸市场,发展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开拓国内外市场。政府的关注和扶持,给了群众新的曙光、新的动力!
振奋之余,我深深的懂得了:顺民意、得民心是党的政策实施的前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新的阶段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时刻注意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投身改革和建设的大潮。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追忆往昔,杨柳郁郁绕沟渠,今归来兮,雪花纷纷裹天地。”今年回东北老家过年,迎接我的再不是小时候凛冽刺骨的寒风,而是银白色天地间和暖的冬阳。这也恰似老家的现状,日子虽然还有些许不易,但是毕竟一天天好起来。回乡几天,漫步在倍感亲切的雪景里,踏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土地,感受到这方水土滋养出的质朴、善良、乐观和希望,这一切始终在无形中默默地感染我、激励我。
乡村公路
老家发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颈都在路。“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喊了不知多少年,连村头屋墙上的标语都已被岁月腐蚀得不再清晰,乡亲们始终望眼欲穿地期盼着。听说到去年,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村里领导们才终于在乡村道路建设上花些心思。村里那条夏天泥泞、冬天颠簸的土路终于真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条宽阔敞亮的水泥路也终于姗姗来迟。别看只是一条水泥路路,它给老家人们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变。自从修了水泥路,村里通了公共客车,人们出行方便了,货物运输也容易了,村里超市的老板再也不用自己开三轮车去乡里县里进货,公共汽车可以直接捎货上门;来往商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里进行买卖,乡亲们再也不用为手里有好东西卖不出去发愁了;另外,村里有些年轻人买了车,搞短距离载人载物运输等等。路修好之后,乡亲们致富的途径更加宽广了。
但与新建村路功能发挥不相适应的是村路管理养护方面的滞后。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现严重破损了。可是,乡村道路管养的主体责任与路政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谁来谁负责协调管理?谁来组织维修队伍?谁支付维修资金?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俗话说,“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养护”,真不知这条承载着乡亲们美好愿景的希望路能发挥多久作用?
乡村教育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农村老家培养出一个真正走出农村,脱离农业的孩子虽说要不上百年,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父亲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总是感叹:这些年,学校里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学,留在城市工作的学生十个手指数得过来。春节抽空回到十多年前自己就读的小学校园,发现变化很大,修了新围墙,盖了新校舍,换了新桌椅,配备了微机室,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环境优良,图书、文体器材、教学仪器等也都有相应的配套。可是越来越好的教学环境并没有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热情,目前初中毕业,高中没念几天就辍学在家的农村学生特别多,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
在全国高校都紧锣密鼓扩招的大潮中,老家的孩子们为何在升学的路上停止了脚步呢?仔细想想,这与农村教育长期被定位为城市教育的延伸,而没有立足乡村生活与乡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关系极大。除了为升学做准备,农村教育并没有发挥其他更多的功能。乡村教育的发展该何去何从?我想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上,立足乡村社会与乡土文明,除了为乡村孩子提供现代性价值中必不可少的发展机会,更应该给他们提供乡村社会的精神滋养,促进他们对乡村文明与乡土价值的内在理解,增进他们的乡土认同,厚实他们的乡土精神底气,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获得一种在与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又不失乡土精神资源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乡村教育也可以为浮躁的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增加一份源自乡村大地的质朴与宁静,为置身现代化之中的每个人提供一份乡土自然的清心与慰藉。
乡村的低碳生活
回老家过年最直接的体会是花费低,能耗少,而且任何物品物尽其用的程度远远高于城市。不浪费似乎就是父母一辈子生活的准则。拿拖布来说,他们还是不会去超市买现成的拖布,母亲都是将废弃衣物等剪成的布条儿钉到使用多年的t字形木棍上,这样自制的拖布虽然不及工厂制成品那么精致,却是十分好用的。还有,这次在老家吃到了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晒干菜”。东北秋末霜期快到的时候,自家菜园种的蔬菜一般都吃不完,母亲为了能让这些自家产的好东西免受霜冻,便早早地就把茄子、豆角、土豆等新鲜蔬菜或生或熟的切成条状、块状,晒干,装袋保存起来,待转年春天自家没有新鲜蔬菜的时候吃。节约无疑是父母生活内容的最佳诠释。比如用水,母亲经常是洗过衣服的水接着洗抹布,然后用来拖地,最后再用来冲洗院落,反正都是用到无法继续使用为止。春节期间,好些剩饭剩菜,母亲舍不得扔掉,于是就仔细分类、装袋,拎好远送去给养猪的邻居。
对于父母亲的生活方式,大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估计无法理解,从前我也不明白,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生活也并非如此拮据,还有必要这样吗?现在我懂了,父母这种传统的、甚至说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不是抠门,不是愚昧,而是健康的、可持续的,或者用时下时髦的话说,是低碳的。
后 记
春节返乡,真正深入到中国农村的最基层,虽说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却足以让我感受到这个小山村由里到外的变化和日复一日的进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党和政府的许多强农惠农政策都落到实处了。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业经营方式依旧粗放,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乡村教育的发展阻碍重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老家的发展。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正确引领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乡的面貌会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正月初五早晨,老家下了一场小雪,雪后的村落显得格外清亮。再过些日子,气温慢慢回升,冰河渐渐融化,又是一年春来早,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了,乡亲们的脸上都流淌着春天的笑意和喜悦。候鸟般回城的身影又都一个个背起行囊准备出发了。其实,在外闯荡的人们真的像风筝一样,飞得再高再远,线的另一端还是牢牢地系在老家的那块土地上。让更多的人知晓南岳,了解南岳,来岳观光许愿,带动南岳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在城里过年,感觉很无聊,空气不好,待在房间里也闷得慌,不如干脆到乡下走走。一则可以给乡里的亲戚们拜拜年;二则可以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三则可以对农村发展的情况做些调研和进一步的思考。由于所调研的村户都建立在熟人的基础上,这也就保证了调研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所调研的两个乡的背景资料(来自两个乡所在县的网站介绍),这里舍去具体的乡名,就用字母代替。
A乡位于靖远县城西南部,距县城47公里,境内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海拔1880—2240米,年平均降雨量240毫米,年均蒸发量1800毫米,无霜期165天,年平均日照2700小时,年平均气温℃,最大冻土深写写帮文秘助手。平均风速米/秒,最大风速22米/秒。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7—9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60%。这里气候干燥,风多雨少,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繁。A乡属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在地质构造上为秦、祁台块,广泛覆盖着第四纪期马兰黄土,质地均匀,有大孔隙,透水性强,易形成水土流失,属典型的干旱山区。
A乡现辖11个行政村,71个社,3296户,16005人,有劳动力9252人,耕地面积118976亩,人均亩,全为旱地,其中:梯田13000亩,坝地8000亩,坡地97976亩,有大牲畜5248头,羊10673只,猪3689头,鸡31296只,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4682亩,有水窖15000眼。粮食作物以春小麦、扁豆、豌豆、玉米、洋芋为主,是自给自足的自然型经济模式,经济作物以少量的板兰根等中药材种植为主。多年来,A乡由于受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的严重制约,农民经济收入低而不稳,粮食产量极低,人畜饮水困难。这些年全乡粮食总产量大约为368万公斤,人均产粮大约230公斤,人均纯收入大约为1000元,其中副业和其它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5%—80%左右。
A乡现有学校35所,其中小学31所,独立初中2所,戴帽初中2所,有教师220人,学生3730人(小学2438人,中学1039人,学前班253人)。有中心卫生院1处,卫生院门诊1处,医护人员5人,病床10张。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历届A乡党委、政府的主要发展思路是: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
B乡位于靖远县南部,东接高湾乡,西接若笠乡,南与会宁县搭界,北与乌兰镇毗邻,俗称靖远南川。所辖总面积455平方公里,辖9村54社,3935户21050人。
B乡交通通讯方便,靖天公路横贯南北,村村通公路、通电视。交通便利,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乡。
解放前设B乡公所,1949年9月解放后成立区公所;1958年成立B乡人民委员会;1966年建立B区革委会;1981年6月成立B乡人民公社管委会;1983年7月至今,称B乡人民政府。
B乡境内土地资源丰富,总耕地面积65706亩,以种植业为主,盛产小麦、糜谷,玉米、黄豆等多种粮食作物和西瓜、黑瓜籽、油菜、大蒜等诸多经济作物。B乡的西瓜品种优良,个大味甜,含糖量高,已得到国家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B乡籽瓜风味独特,瓤艳味美,香甜似蜜,是解毒、利尿、消渴、润肺之佳品。
近年来,B乡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成绩。建成“池三改”(沼气池带动,改厕、改圈、改厨)沼气池1131座,谱写了“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的农村生活新篇章。发展大棚早熟洋芋1500亩,舍饲养羊户780户,创建私营规模化肉牛养殖企业一个,开创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引进招商引资项目------白茨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工程,建成容量1500立方米的水库一座,为发展水产养殖和开发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投资环境。
B乡商品流通活跃,乡政府驻地B村于1988年建成B乡集贸市场,每月逢农历“一、四、七”开集,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秩序井然。
B乡坚持兴学重教,乡村各级坚持大办教育,改善办学条件,现有中学4所,小学25所,教职工316人,学生5600名,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村村有社火队,唱秦腔,看电影,放录像等文艺活动遍及村社。
B乡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境内有黑城子的唐宋代古城遗址,清代名将宋可进将军墓,宋可进将军府遗址,清代古建筑双龙寺等古遗址,解放前曾出土晋代黄金印一枚,薄入麻雀牌,印上安一金骆驼(王爵驼钮),印上刻有“晋归义羌王”数字,现存西安博物馆。
本次调研的主要方法是:选取A乡某村农家一户,B乡某村农家一户,通过典型访谈来分析问题。
先说说到A乡某村杨(姓氏虚拟)家调研的情况。
主人先陪我在二院子转了转。这里的农村家户院落一般有正院和二院子之分。正院主要住人及存放主要的东西,二院子主要有厕所、鸡舍、狗舍及存放一些柴草农具等。二院子位置在正院的大门前方。杨家二院子较大,大约有200平方米左右,二院子建一间房,比较简陋,主要是放些柴草及农具类,另建一个狗舍,养一条狗,其作用主要是来人提醒及防盗。
从二院子进门,就是杨家正院,院子大小也有200平方米左右,跟二院子面积大小差不多。院墙都是砖砌的。院内建三间房,也全是砖砌。一间房儿子住,一间房住老人,一间房是厨房,住老人的一间房相对比较大。三间房外皮都用瓷砖包了起来,看起来很漂亮。
老人住的房子里,有火炕,有沙发,有火炉子,有一个中等大小的柜子,较新,墙上挂着毛主席像。
在老人住的房子里,围着暖暖的火炉,我坐在炕沿边,一边喝着农村人炉火熬的罐罐茶,很香,一边和这家人聊了起来。
这是一家搬迁户,是从塬上搬到水川地区的。搬迁的原因是这些年天气变暖,雨水越来越少,旱地产量太低,养不住人,政府就下决心整村搬迁,并给每家每户补助建房款1万元,有的是建房前就给,有的是看农户建好房验收后再给钱。现在原村的人已经大部分都搬迁到这里,还有一部分以后可能都要搬迁过来。但有关系的,比如城里有人打招呼的,或跟乡里领导关系好的,可能就先搬迁,没有关系的,可能就要到后边才能挨上。
家里有5口人,老两口,儿子,两个男孙子。地有十几亩,家里的地是搬迁时政府白送的,给每家每户每个劳动力4亩左右,都是水浇地。这里的地原来都是荒滩,是政府用推土机推平整好,然后交给每家每户耕种。另外,浇水的水渠也是政府提前都整好的,农户直接使用就是。地平时主要由两个老人务,另帮看两个孙子,孙子都不到10岁。这里的地盐碱较大,产量低,平时主要种包谷、小麦、西红柿等,这些年主要种蔬菜。由于靠近公路边,销路较好,不像原来住的塬上,有东西也卖不出去。
儿子过年才回来,过完年就去城里打工。问儿子媳妇干啥?说前几年就跟儿子闹离婚,一直闹离婚闹了几年,现在人到哪儿去了,也找不见。据说媳妇人长的也比较漂亮,当时结婚时也未领结婚证。问为啥没有领?说是到乡上去领,人家要30元钱,就没有领,最后也没有人管这事。结婚后,小两口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姑娘,两个是儿子,最后闹离婚,姑娘媳妇领走,两个儿子留给男方。前些年,媳妇来过一次,只是远远地站在路边看了一下两个孩子,就走了,后来就再没有了消息。
家里平时政府每月给50元左右钱,说是享受低保的钱。说现在各家各户政府都每年给钱。问给各家各户的钱多少有没有区别。说有区别,有的家多,有的家少。问是否穷的人享受更多?说不一定,看关系,有家里条件好的,反而享受的多,有的不是。
虽然存在问题,但主人还是认为,现在国家总体对农民很好,要比以前好多了。农村人看病也报销百分之八十左右,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另外,家里原来有一个残疾人,是盲人,也是主人的弟弟,现在城里的养老院养老,这也减轻了家里人的负担。之所以能到城里养老院养老,也是托一个熟人找关系说了话。
目前,两个老人都快70了,农活也干不动了,还要看两个孙子,去年劳动时一个就晕倒在地里,差点过去。老人希望儿子今年不要去打工,留在家里种地,但儿子似乎没有这种想法。
问到村里搬迁户其他人的情况,说大部分都可以,也有很不错的。有的家里养几千只鸡,有的养羊也很多,这些家里都很不错。一般大部分家里都有摩托车等。但仍留在塬上还没有搬迁过来的,就日子较苦。
中午在主人家里吃放,主人很热情,端上来的是自己平时喜欢吃的农家饭,也有很多肉,说是自己家养的猪肉,放心吃,不是给城里人供的。我吃了几口肉,感觉很不错,与城里自己买的肉味道确实有区别。
下面说说到B乡刘(姓氏虚拟)家调研的情况。
刘家二院子也较大,大约有200平米左右,二院子有以前建的两间旧房,门框已破旧,一看此房,感觉让人回到了20年前。
正院大约也有200多平米,建有五间房,院墙和房子也都是砖砌。一间比较大的,是上房,住老人。其它房,都是原来子女住的,现在有的子女出嫁了,有的出外工作了,一个儿子另外建了一个新院,有的房就空闲下。
在主人家上房的墙上,挂着毛泽东像,是一个站像,毛主席看起来很威严,戴着帽子,穿着风衣,目光炯炯有神,像远方看去。据说大部分农村人家里上房或主房,墙上挂毛泽东像的很多。
家里平时就老两口常住,都快70了。三个姑娘都已出嫁,小儿子在外地一家信用社工作,是大专毕业多年后经过多次找关系才办成的。大儿子虽是农民,但已独立门户出去。大儿子平时在外打工,媳妇在家干农活,而大儿子的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由老人照看。有孙子两个,一个5岁左右,一个不到几个月。
家有地4亩左右,都是水浇地,平时主要两个老人务。家里原来也有一些旱地,在沟里,由于这些年天气变暖,雨水也少了,产量太低,就没有去耕种,也就撂荒了。整个村子的旱地都是这样,都基本撂荒了。另外,大儿子家也有水地10亩左右,由于大儿子在外打工,媳妇一个人顾不过来,地也就大部分承包了出去,每亩每年承包费200元左右。
问儿子出去打工是自己找的还是别人帮找的?说也是一个亲戚帮找的,就在这个亲戚所在的工程队干活,干的活也比较轻松,主要是给工地看管东西,一个月也能拿到三四千块钱。
问家里养没养鸡或猪之类的,这样可能收入会更多一些。说现在养这些不容易活,都是集体养殖,需要经常防疫等,这样就容易养活。一个一个养的,都不容易活,病也多,有些肉猪,吃平常的猪食也长不大,必须要喂养特殊的或有添加剂之类的饲料,才能长大。说到这里,老人感叹道,不知现在的鸡或猪,为什么不像以前好养,以前可是随便养就活,不知是为什么,不过,羊相对好养一些。
谈到村子土地及种植情况,说大部分人家都是每户10亩地左右,也有30多亩的。家里地多的,主要是前些年这些人家里姑娘比较多,姑娘出嫁后,家里地也就相对多了。另外,村里人种地大部分都是各样种一些,这些年种西瓜、洋芋、蔬菜的较多,一亩地纯收入最少也有1500元。问村子有没有种大棚的,说这个村没有,邻村有。
现在整个村子,大部分都是砖瓦房,基本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等,有的已经有了小汽车,价格有几万的,也有十几万的,不等,房子也多的都瓷砖包了,都很漂亮。
村里有三座庙,供的都是农村的土神。村里人一遇到事情,就到庙里求神烧香。另外,村里人大都注重看风水,家里去世了人,埋一个有风水的地方很重要,要请风水先生多次到山沟里勘察。有的家里为了找一个好地方,甚至两三年就提一次坟,这样三番五次不怕麻烦,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好地方,保佑家里有福。说有的家情况为什么好,主要是人家祖宗的坟风水好,是祖宗保佑人家的缘故。
谈话间,来了一个同村的人到这家聊天。来人也谈到自个家里有孩子四个,一个姑娘已经出嫁,三个儿子都已大学毕业工作,家里也只剩下两个老人务地。问以后咋办?说,走一步算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也想不了那么多,到时实在干不动了,再想办法。
下面根据调研情况谈一些思考。
中国农村发展成就很大,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能抹杀。和30年前或20年前相比,可以说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农村也有了巨大变化,这是党和政府的巨大功劳。
目前,中国农村又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转折点。下一步如何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指明了很好的方向。下面笔者再围绕调研情况谈一些具体思考,供理论研究者及有关实际部门参考。
第一,农村亟需培养或引进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劳动力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目前的留守老人及儿童,显然是不可能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体的。如何解决好农业劳动力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考虑在农村建立更多的养老院及幼儿园,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去向的问题。目前,我国有些乡村已经有很好的养老院及幼儿园,但有些乡村在发展规划方面比较欠缺,应补上这一课。二是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承包土地创业,建设现代农业。三是要鼓励或引导农民工回乡务农,尤其是青壮年,政府要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要让他们在现代农业上大有作为,不要都挤到城里。
第二,目前,农村进行土地集中恰逢其时。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和思路。这里的问题是如何建设家庭农场,需要政府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可考虑有计划推进土地集中。土地集中的形式可以是土地入股的形式,也可以是再承包的方式,或是转让的方式,具体可与农户商量。对一些主要靠留守老人及儿童务农的农户,政府要尽可能动员这些农户先进行土地集中。
第三,农村要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主要产业。土地集中后,农村的主要产业应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主。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国无粮不稳,没有粮食,社会稳定就是一个大问题。另外,建设现代农业,不是只注重农产品产量,而是更要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农业,要让全国人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第四,要重视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现代农业建设要以现代企业为主体,包括家庭农场,也要建成现代企业形式,以企业方式进行管理和运作。必要时,可考虑建设更多的国营农场。国营农场并不是没有效率,关键是规范管理。不要一听国营就摇头,就想到腐败等问题。要鼓励大学生或分配大学生到国营农场就业。在国营农场就业的大学生,可享受与在国家机关就业的大学生一样的待遇,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农村补贴。要将大学生培养成职业农民,这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主要精神。
第五,要有效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为了应付农产品流通风险,或者是市场风险,农户主要采取兼业化经营方式,就是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农户不得已的一种选择,也符合理性原则。现在建设现代农业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而且现代农业企业,由于是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虽然生产效率提高了,但市场风险也增大了,这就更需要采取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措施,否则,损失会更大。如何减少农产品市场风险,笔者建议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应积极实现生产、销售、消费一体化,也就是将农产品生产单位与农产品销售单位及农产品消费单位都固定挂钩,并且尽可能在利益上结为一体。这里要积极寻找一种有效的利润分配机制,实现三者风险共担、收益共享。通过一体化,总体会有利于农业生产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最终对三方都有好处。因为通过一体化及固定挂钩,也有利于保证农产品品质,有利于防止假冒伪劣农产品泛滥,这对消费者也是一件好事。
第六,要解决好农村人的信仰问题。目前,农村人信仰缺乏也是一个严重问题。除了信仰一些农村的土神以外,就是原来人们公社时期信仰的遗留,包括信仰毛泽东等。建设现代农业以及农村现代化,也要大力建设新文化,要积极开展农村新文化运动。要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要破除封建迷信。
第七,要更加注重公平制度建设,反对关系文化。中国的关系文化可谓根深蒂固,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关系文化,虽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帮助农村人找工作,有利于互助等,但也破坏了公平,总体看,是弊远大于利。国家应积极考虑建设更为完善的制度,要用硬制度的优势对抗软文化的不足。
第八,要加大诚信建设。也许是巧合,这里顺便说一下我调研快结束时遇到的一件不顺心事。我访谈完B乡农户,与几个人一起包车到山沟里去看看旱地的情况。进山里的路比较难走,曲曲折折,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包车走到路程一半司机就说车走不动了,实际可能是司机也不想走了,怕对车损耗大,让我们几个步行到山里面去看。我们就让车在原地等着,出来时再乘车原路返回,但出来时车子却不见了。当时同行的说,可能人家自己走了,我不相信,付了钱怎么能这样。大家一直步行几个小时,原路返回到村里,一直也未见车的影子,我才估计司机是真走了,想一种可能是人家又去找客户赚钱去了。当时气得我真想找司机论理,但估计到麻烦比较多,一想也就算了。一个是需要花时间找人,再一个,就是找着了人,为几百块钱打官司,实在划不来。同行的抱怨我不应先将钱给司机,到最后给就好。这件事也让我想到,目前,不仅是城市,农村诚信缺乏也很严重。中国发展,包括农村发展,要把诚信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不然,发展就是半截子,就没有后劲,而且是越往后,由诚信缺乏导致的交易成本问题就会越突出,发展阻力就会越大,发展也就会越迟缓。
第三篇:【最新】关于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最新】关于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关于春节回乡调研报告1 春节黄金周期间,我是在我的家乡河南省三门峡市度过的。这个春节对我来讲是不寻常的,一方面我是带着任务回家过年的,因为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要回基层进行宣传和调研,在扩大先进性活动的影响力的同时,也使得自己在认识深度和实践锤炼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我真真切切体验到了党的历史作用的伟大、党的政策的英明,因为无论是与当地财政干部的讨论交流,还是与城市下岗职工、种粮农民的接触,所见所闻都印证了一个相同的事实:人民的生活在不断的提高和改善,我们的社会在永不停息的前进。
一、当地紧跟党中央的步伐,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率先提出把握“三个关系”,搞好“五个创新”。“三个关系”,一是规定与创新的关系:各个单位必须按照中央的规定抓好落实,同时也要结合本单位工作的实际努力创新,显示出自己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亮点;二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教育要有丰富的载体,求真务实,千万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三是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五个创新”体现在:一要联系实际搞创新;二要在抓典型上有所创新;三要在实践上有创新;四要在促进工作上争取创新;五要在完善机制上努力创新。
为了践行“三个代表”对党员的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处,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五县二区数百个自然村派驻党员干部,推广“村情民意恳谈会”会议制度。具体来说,“村情民意恳谈会”按“干部表态、反馈情况、群众发言、干部答复”等程序进行。每次会上村民提出的问题,干部能当场解答的作出解答;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则记录在案,待研究解决。各级党员干部向群众承诺:无论什么事,群众都可以说;无论什么话,干部都要听;无论反映的问题有多难,都要认真去解决。同时对参加恳谈会的党员干部提出“五不准”的要求,即不准无故推迟或不召开,不准中途打断群众提出尖锐问题和意见,不准顶撞群众的指责和抱怨,不准推脱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不准因此增加农民负担。“村情民意恳谈会”会议制度,建立起了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定期对话机制,畅通了干部了解民意的渠道,也锻炼了党员干部解决复杂问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当地开展的这些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深入民心,触动了我也启发了我。在新的一年里,按照部里的实施方案,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进入第二阶段。我决心要把从地方带来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形成文字,积极向单位领导献言献策,促进我们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更大的实效。
二、党的政策好,关键在落实。2月7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农村的年味已越来越浓烈。我抽空到峡市附近的郊区走了走,发现农民们早早贴起了春联,挂起了红灯笼、中国结。不少别致的春联吸引了我,有 “一份补贴万分情,支农政策暖民心”,有“国家补贴安定团结,农民种田越种越甜”……这些内容可能都是农民们自编的,说出了农民兄弟的心里话。由于家不在农村,入户调研有一定困难,但我经过与年里来家走亲戚的老乡聊天交流,在网站等媒体上搜集资料,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亲民、富民政策在我们三门峡市充分落实到位。
峡市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落实较好,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两大重要政策。为了确保这两项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三门峡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安排,利用广播、报刊、电视、标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使农业税降点和直补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结合实际,周密制定方案,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按时向农民发放补贴通知书和纳税通知书,全市公示率和通知书发放率均达到100%。各级税改办、直补办联合办公,抽调精兵强将,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日,加强对基层执行政策的督促检查和明察暗访,及时化解矛盾,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XX年全省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峡市共减征农业税2575万元,其中正税2146万元,附加429万元,全市农民人均减负元;XX年省分配峡市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款1323万元,峡市实际向农民直接补贴1333万元,全市农民人均补贴元。这两项政策的实施,全市共减轻农民负担3908万元,农民人均负担由去年的31元降至12元,比上年减轻61%,比农村税费改革前减轻%。农民负担的大幅度减轻,有力地促进了峡市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峡市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工作扎实到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门峡市属黄河流域,按照《河南省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兑现实施方案》,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为每年补助粮食200斤/亩,改发现金补助140元/亩;补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这一工作的圆满完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严密的部署——四个“到位”,另一个是敬业的态度——四个“一竿子插到底”。
“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能否及时兑现到位,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同进也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各级财政部门主要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二是领导到位。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兑现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切实担当起了第一责任人;三是组织到位。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兑现工作由各级直补办负责,同时与林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沟通;四是经费到位。各县(市)区财政适当安排必要的经费,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个一竿子插到底”:即宣传发动、方案制定,信访处理,督促检查都要“四个一竿子插到底”。宣传发动的面要广,手段要多多样、灵活,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发放政策;制定方案要周密,落实方案要严密;各级直补办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加强对基层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在数据搜集和走访了解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党的这些惠农政策,“含金量”确实高;财政支农力度之大、落实之快,为多年来少有。XX年,党中央继续努力建立为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把国家的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将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度;继续更多的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买单”,通过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合作医疗、文化建设、社会救助等投入力度,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明显加快。相信在下一个春节,我会看到三门峡市乡村更加蒸蒸日上的景象,看到更多的农民走上康庄大道!三、三门峡市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心连心。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各级各部门争创“三好一强”领导班子,把发展经济、推进本职工作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将“先进性教育”与“温暖工程”、“三级联创”、“党员先锋工程”、“后进党支部整顿”等工作紧密结合,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山城风来满眼春,党员干部劲头不断高涨,群众建设峡市的动力不断增强,两股力量形成无坚不摧的合力,推动着峡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大年二十八那天,我有幸跟随市委宣传部一行到灵宝市(县级市)五亩乡白马村看望贫困群众。白马村有200户757口人,散居在距灵宝市50公里外的黄土旱塬上。XX年8月以来,市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引导群众发展苹果、烟叶、朝天椒、中药材等,增加农民收入;争取资金13万元修建的新校舍主体工程,迄今已基本竣工;组织群众铺设了进村的沙石路,初步解决了交通不便的老大难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扶工作队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为该村制定了一户一头牛、一户三只羊、一人五棵经济树的“一三五”发展计划,并个人捐资3000元资助村民栽植优质柿子树,同时还将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联系劳务输出等计划列入了XX年扶贫日程。这次探访中,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为群众送去了慰问金和棉被、面粉等慰问品,并代表大家向老人们拜年。另外还专门为该村15个贫困户送去了375公斤面粉、10件棉衣、10条棉被和750元现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出门迎接领导来访,党员同志们赶忙上前去扶住他,关切的询他的生活情况,嘱咐他有困难尽管说。彼时彼景,现在仍历历在目,党给群众的温暖不仅照亮了群众的心,也激励了我在今后求真务实,多为群众办实事。
笔者从《关于三门峡市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的决议》中了解到,XX年三门峡市财政加大了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市县两级筹集资金3000万元,修建道路273公里,解决了119个行政村行路难问题;筹集资金380万元,支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入资金300万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新的一年年初,三门峡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重点提出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即围绕发展牧、果、林、烟等支柱产业,建设瘦肉型猪、优质肉牛、肉羊、绿壳蛋鸡等畜牧生产加工基地;打造SOD苹果、“三门峡”牌烟叶等特色名牌产品;开拓25万亩优质烟叶、10万亩无公害蔬菜、4200万袋食用菌及万亩玫瑰药材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完善市县农产品检测服务网络,搞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和绿色食品生产;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到企”,突出抓好10个示范村、30个龙头企业等信息网点;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和集贸市场,发展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开拓国内外市场。政府的关注和扶持,给了群众新的曙光、新的动力!
振奋之余,我深深的懂得了:顺民意、得民心是党的政策实施的前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新的阶段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时刻注意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投身改革和建设的大潮。关于春节回乡调研报告2 风和又拂南山绿,春早更催万象新。XX年春节期间,我局干部职工,特别是老家在农村的干部职工,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访民情、问民生、听民意,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家乡近几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现就本局干部职工调研情况进行综合整理,报告如下:
一、家乡新事物
走在平坦的水泥路,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家乡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了新的一年。回乡欢度春节的干部纷纷感受到家乡发生的新变化,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干部职工普遍感到,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和深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乡镇村级公路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每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几乎都有文化休闲小广场,配套有标准的舞台、篮球场以及健身器材,而且都组建了本村的篮球队和文艺队。现在农民吃穿不愁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各个村里设立了农家书屋,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时不时有村民过来看书借书,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实用。村支部宣传人员说,农家书屋给村民创造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常常几个人围在一起交流,互相推荐,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不再像以前农闲时没事干,整天东家长西家短,打麻将玩小钱。村里的文化休闲广场的建成,让群众有了锻炼、娱乐的好去处,既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又给村里增添了更多的祥和气氛,更成为村民们过年时的欢乐之地。
二、家乡大变化
(一)道路通行状况。自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进村道路和村里街道由土路建成了水泥路面。村路入口,标语醒目,彩旗飘飘。村内道路,灯光明亮,清洁卫生,每条村巷都写有名称,树牌立字,井井有条,令人耳目一新;宣传标语贴近生产生活,时常更新。走在平坦宽阔的水泥道路上,再也不担心雨天走亲戚时满脚泥泞的烦扰,村里呈现了“路通、宽敞了,街绿、漂亮了,灯亮、热闹了”的新面貌。
(二)村容村貌状况。自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项活动以来,全县各村屯都设置了很多垃圾桶,各家各户实行“门前三包”政策,村干部带头、老百姓积极踊跃相互配合。现在村民们都知道以后自家垃圾不能随便在村里的偏僻处乱丢,或者再往绕村河里倒了。村民们很自觉地把生活垃圾归集到那几个大垃圾桶,然后由保洁员负责定时清运。
(三)文化设施建设。近几年,全县行政村修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里配套有农家书屋、棋牌室、青少年活动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并且把村篮球场、健身广场整合成村级文化休闲小广场。使村民开会有场地,学习有场所,健身有设施,娱乐有兴致。村里定期举办篮球赛、舞会、学习日等活动。特别是村干部利用各大假日,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赛事,更是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健身热潮和自信心。村民现在是“能上微机了、都爱读书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农民感觉村里好多方面和城里的差别不大了。
三、家乡建设现状面临的一些情况
(一)对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项活动的看法:虽然全区现在还在继续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项活动,如要持续保持,则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能兴起一时之风。还有些乡镇宣传力度不够,所以还存在许多群众的清洁意识比较淡薄,这不仅需领导干部带头,更需深入群众的心里去,积极做好发动群众真正地一起参与清洁乡村的专项行动来,用行动夯筑幸福家园。
(二)对于农村文体活动的看法:
1.专业人才数量少。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乡镇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还有许多行政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户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乡镇、村开运动会时,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2.年龄出现偏大或偏小两个极端、主动性弱。在农村,平时在家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青壮年男女几乎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外成家,所以导致村里出现年龄偏大或偏小两个极端。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推辞做不好,就是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积极性不高。
3.文体活动开展经常性差。有些村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舞狮,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关于春节回乡调研报告3 按照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关于组织开展机关干部春节回乡活动总体部署和要求,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具体组织,周密安排,并作了调研总动员。市场流通处积极组织,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政策基础上,充分利用春节返乡探亲的有利时机,于1月22—27日集中6天时间走进基层,深入农户开展调研锻炼。
本人此次以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镇沟头村、白龙居为重点,满怀热情地走进农家院落、猪场鸡舍,带着感情与农民群众拉家常、聊农情,仔细记下访谈中涉及“三农”工作的新成果新情况新问题。6天时间,共走访农户21家,访谈基层群众70余人,干部3人,较好地完成了调研任务。调研中,本人深切感受到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变化,了解了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
一、调研方法
一是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处里年轻同志较多,调研锻炼较少,为保证取得实效,处长李攀辉同志,亲自带领大家学习这次活动的通知文件,吃透精神,明确调研内容,调查方式,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是采取灵活调研方式。6天时间,刨去往返路上和探亲的时间,真正有用的时间不足3天,因此本人利用春节农村里上门拜年的习俗,扩大拜年的范围,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再到刚刚成家的青年。在调研中遇到新的问题,及时利用手机记事本记录下来,便于晚上整理。
二、调查中了解到的好现象
此次走访的两个村都靠近县城,交通便利,从实地走访来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公共设施日渐完备。以沟头村为例,村后就是岚济路,这条路是济宁、临沂到日照的大动脉,自1994年动工以来已经有18个年头,道路破损严重,XX年重新修葺完善,加宽加厚,双向三车道变为四车道,XX年又在道路中间加装醒目隔离带,保障了农民出行的便捷。人性化该村出村的道路与县城西环路重叠、与岚济路相交,往年这个十字路口由于岚济路方向来往车辆多,而路口只有一个减速提示灯,导致农民出行很危险,是事故多发地带。有鉴于此,县交管局从村民出行安全出发,及时更换了红黄绿三色灯,增添警示线和人行横道,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二)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白龙居由于处于县城规划地带,自从新农村建设以来,将原来的李家、吴家、胡家等9个白龙汪村合并,组建成新的白龙居,简化村两委,由原来的9个村支部、村委会变成1个村支部、村委会,村里不再划拨宅基地,而是统一规划,建设新楼房,使老百姓也能住进楼房,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集体供暖,有线数字电视等好福利好待遇。
(三)县城农贸市场、超市交易火爆。除夕当天,县城农贸市场依然是交易火爆,从各地运来的蔬菜水果,加上本地的蔬菜,鲜肉和水产品,供应不断。本人也有幸切实感受了一把火热。为了买些汤圆。目前,国家对流通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建设项目门槛,提高补助比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得县域农产品市场交易节节攀升。
(四)农民腰包逐渐鼓起来。沟头村是位于莒南县郊区的传统农业村,450余户人家,1000口人,人均耕地面积亩,除了土地以外,基本没有其他资源。因此,这个村35岁以上的家庭,几乎家家养一头母猪,养猪成了家庭一大主要经济来源,按照每年两窝猪,每窝出仔猪10头,一年净收入约有5000-9000元(生猪收购价波动大);同时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陆续有外来中小型企业落户该村,使得很多已婚妇女能够就近就业,村里青年人电动车到县城工作不到10分钟,工作便利,便于就近工作就近就业。这样,村民除了一年口粮地的务农收入外,或者依靠养猪增加经营性收入,或者到县城或是周边企业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夫妻分工协作,生活逐渐富裕,一些年轻人家庭大都添置了小轿车、空调、电脑这些“新鲜玩意”。
(五)强农惠农政策深入人心。莒南县是山东省贫困县,可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并没有滞后。XX年春季该县,特大干旱,小麦普遍减产,但是该县还是按照计划对种粮户给予补贴。XX年该县十字路镇低保户在原有900元的基础上,有望再加200元。新农村医疗保险全面覆盖,老百姓看病难进一步缓解。一到年关,村里给所有年龄到达70岁的老人、党员家庭(户籍在村内的)和军属送去了生活补贴。一位刘姓大爷看着村支部和村委会送来的200元钱和40斤大米说道,“这都是共产党领导好,感谢党、感谢政府!”广大农民反映,“现在种粮有补贴,看病有医保,养老有保障,农民很满意。”村干部反映,“这些年党的农村政策真让老百姓感觉到实惠了,农村干群关系和谐了,工作好做多了。”
三、“三农”问题仍然突出,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他们反映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梳理归纳如下:
(一)农民期盼补贴力度广度加大。一是希望养殖补贴力度增大。小猪崽看病,三副药一针30元,至少要打上3针,这样一年下来两窝猪少说也要花上1000-XX元,加上饲料钱,成为养殖户一笔不小的负担。他希望政府出台政策不仅要母猪补贴,还要对每个猪崽补贴,另外我国生猪价格波动性很大,政府往往养猪户亏损时没有补贴,而猪价涨了有干预政策,希望政策不要管涨不管跌。二是希望有蔬菜补贴。现在农户口粮地很少,很多农民逐渐由过去种粮转变到种菜上来。但是,国家对种粮有补贴,可是对种菜却没有,迫切希望政府在这方面也能有新的政策,在肥水等方面给予补贴,减轻他们的成本。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价格调整基金,便于对鲜活农产品受市场波动下,城市低收入阶层的补贴,相反鲜活农产品,受单位面积产出效益高,且品种繁多等客观因素制约,对于种植户的相关补贴政策却迟迟没有出台,农民普遍感到种植成本越来越高。
政策建议:一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生猪涨价是正常现象,应该尽量防止人为因素影响,加大对养殖户的支持力度,加强生猪疫病防疫,提高养殖户的抗御疾病的风险能力,及时启动生猪收储制度,确保养殖户利益不受损失。二是菜篮子工程是当前各级政府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民生工作,在努力保障农产品供应的同时,政府应该看到菜农利益的不稳定性。每年各地均会发生大量鲜活农产品积压滞销卖难的情况,且蔬菜类农产品所需的投资较粮食类农产品,成本更高,需要政府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加快补贴。鉴于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品种繁多,价格也不尽相同的实际,政府可以借鉴对粮食补贴的方式,对主要的大宗农产品开展补贴,然后逐步扩大到小品种。三是由于各地政府财政收支不同,从事鲜活农产品从业者的人员构成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分开来,对从业人员身份进行摸底,同时研究农药化肥价格、灌溉用水和柴油等因素,合理确定补贴金额。首先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中选取若干开展试点,从中汲取经验,逐步推广。四是改进价格调节基金使用办法。始设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目前基本上仍用于在价格过快上涨时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生活补助,鲜活农产品长期处于“裸生产”、“被波动”的尴尬境地。加快价格调节基金使用改革,一方面要在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时补助城市低收入群体,另一方面也要在农产品价格过度下跌时补贴农民。
(二)农民期盼喝上自来水。沟头村紧邻县城,可是这个村却迟迟喝不上,而且近期来看也是遥遥无期。通过座谈,原因很快清晰。一是这个村450余户,200多户为中年或老年,很多家庭因为要自己出钱,大都不愿意。二是投资方不赚钱。按照1方水3元。除了每天喝水做饭外,牲畜、洗澡等用水大项均可以用自己家井水,这样一个月下来用不了3方水,投资方几年下来也收不回成本。三是政府没有政策扶持。像这样大的工程,没有政府协调,单靠村委和投资方很难调动全村人的积极性,因此喝水难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
政策建议:XX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自来水进农户理应是这一政策落实到位的合理体现。对于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建设,政府须承担主体责任,出台相应政策,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同时通过公开招标吸引民间资源,合理融资,解决农民吃水难的现实。为了避免开发商盈利受损,可以将自来水公司的经营权年限延长,杜绝后顾之忧。另外通过宣传带动广大农民,踊跃参与家园建设,这才是解决之道。
(三)农村街道规划不当,参差不齐。盖的新房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变得杂乱无章,楼房盖得越来越好,可是相邻两户的路是越来越差。这家把门前路垫高30公分,前面那家为了防止雨水挤压到屋后,就把路垫到50公分,最终出现了两头高,中间低的情况,一到下雨下雪天,家家户户出行难,同时现在村两委不愿意得罪人,放任自流。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统,养殖生猪所带来的污水排放,经常在路面扩散、污染,致行人出行困难。
政策建议:一是街道作为出行的基本公共设施,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扶持,设置专项资金,每年有计划地为各镇、乡的各村打通主要干道。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对村内道路的建设力度。二是村支部要做好街道整治工作。农村自家的事情,还是应该靠自家人来张罗。支部应出面规划好排水管道,规定农户在建设自家庭院的同时,要把周围的沟渠一并建设好,下面排水通则上面出行通。通过投票成立街道整治工作小组,每半年开展道路清渣治理工作。对因建设新房而造成道路不整齐、排水不畅通的农户,要对其进行谈话,劝勉,对于拒不执行者可以考虑全村通报批评,而对于自觉遵守建设规定的农户,应该张贴光荣榜,评选为“三好家庭”称号等殊荣。三是宣传工作要跟进。我国古代有,“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说法,然而路是公用资源,只有所有人都有爱护保持的觉悟,才能越走越坦荡,因此政府要宣传动员大家齐努力,把村容村貌搞好。
四、收获与体会
6天的调查研究和实践锻炼,我感觉收获很大、体会很多,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必将终生受益。
(一)增长知识,为我所用。“不下去,不知道,一下去吓一跳,身为农业干部,面对那么多‘三农’常识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虽然出身农家,可自从初中以后,就再没与农田接触,没在扛起锄头,对农活的概念已经逐渐淡忘。通过调研,我第一次深入了解村两委直选、土地流转、农村合作医疗背后的复杂与艰辛。短短几天的调研,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让我更加了解农业农村实际。
(二)增强锻炼,提高水平。调研期间,白天晚上都有,时间较紧。通过走村串户,经常是从村南走到村北,又从村北绕道村西、村东,在一次次的走访中,锤炼了我的工作作风,在交流讨论中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相信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短短几天的春节回乡调研,贴近农民群众,大力践行“接地气”、“走转改”,对于年轻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办实事,避免眼高手低,锻炼成长影响深远,本人切身体会到部机关党委的用意之深、用心之苦。非常希望农业部机关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活动长期坚持,出成绩出佳绩。
第四篇:2018年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2018年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今年春节期间,我回乡过年,切身感受到家乡近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现就本人调研情况,综合整理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的家乡新干县,为吉安市下辖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在吉安市北部。东邻丰城县、乐安县,南接永丰县、峡江县,西毗新余县,北界樟树市。新干县是吉安市的“北大门”,全县辖7镇6乡和2个国有农林场,134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总面积1248平方公里,人口35万。
(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和深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乡镇村级公路升级改造全面完成;现在农民吃穿不愁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各村设立了农家书屋,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时不时有村民过来看书借书,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实用。农家书屋给村民创造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常常几个人围在一起交流,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不再像以前农闲时没事干,整天东家长西家短、打麻将玩小钱。村里的文化休闲广场的建成,让群众有了锻炼、娱乐的好去处,既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更成为村民们过年时的欢乐之地。
(二)教育条件进一步提升 亲戚家的孩子在县中学里读书,是一所老牌名校,是江西省重点中学。经过一看,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高高矗立,绿树成荫,一扫当初破旧落后的印象。不只教学条件改善了,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增强。待遇也提高了,老师们都愿意来到这个地方教书。同时还新建了小学,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孩子能在本地接受好的教育,大人外出打工也放心了。
二、存在问题
(一)土地经营承包有偏差。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这项制度解放了生产力,适应了当时改革开放的大气候,深受农民拥护和爱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土地经营承包的一些弊端已日渐显现。首先是农民各自为战,土地被化整为零,不适应大机器生产,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其次是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耕作有一定的盲目性,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利润微薄,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时常跟风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常常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第三是土地经营权长期不变的政策在农村落实的不到位。
(二)留守儿童成长中缺少关爱。村民们普遍认为,虽然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经济收入渠道单一,单靠种地获得的经济收入太有限,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村内多以老弱妇幼为主。很多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由爷爷奶奶抚养,这些孩子缺乏父爱、母爱,个别孩子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父母也是百般无奈,但迫于现实的压力,只能放任。
三、意见建议(一)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制度落实。尽快出台一些具体措施,落实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好政策,尽快把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的手里,让富余人进入城市或在种田能手的农场工作,加快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
(二)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医疗投入。目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农村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地方的小学已经停办,建议政府进一步整合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新农合方面,建议适当提高村民缴费比例,对一些慢性病的农合费用也应予以适当报销,同时提高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
第五篇:2018年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2018年春节回乡调研报
告
回乡调研就是指广大公务员利用春节回乡探亲访友的时机,采取走访座谈、结友交心、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调研工作。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8年春节回乡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年春节回乡调研报告一
今年过年,我们家人特别齐,兄妹亲戚都回去了,真是个团圆年。这次回乡过年,一改往年假期整天在家聊天、打牌的习惯,而是全家人一起来了个访亲出游,看了看家乡的变化。
家乡交通
老家在吉安县指阳乡,属于山区,发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颈都在路。前几年,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村干部才终于在乡村道路建设上花些心思。村里那条夏天泥泞、冬天颠簸的土路终于真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别看只是一条水泥路,它给老家人们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变,村里有些年轻人买了车,搞短距离载人载物运输等。路修好之后,乡亲们致富的途径更加宽广了。
但与新建村路功能发挥不相适应的是村路管理养护方面的滞后。1 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现严重破损了。可是,乡村道路管养的主体责任与路政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谁来谁负责协调管理?谁来组织维修队伍?谁支付维修资金?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俗话说,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养护,真不知这条承载着乡亲们美好愿景的希望路能发挥多久作用?
家乡文化生活
每年过年,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就在村上的小店里,麻将、扑克、骨牌样样有,往年特别多。今年,村干部倡议全体村民大年初一进行宗族集会拜年,并举办了一些拔河、扛菩萨等积极健康的过节方式。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多,年轻人回乡结婚特别集中,新式婚礼流行,强调节约、低碳的文明方式正在散播。
家乡教育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农村老家培养出一个真正走出农村,脱离农业的孩子虽说要不了上百年,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邻村黄老师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总是感叹:这些年,学校里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学,留在城市工作的学生十个手指数得过来。十多年前自己就读的小学校园已经被废弃。紧靠公路新建了一所村小,修了围墙,盖了新校舍,换了新桌椅,配备了微机室,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环境优良,图书、文体器材、教学仪器等也都有相应的配套。可是越来越好的教学环境并没有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热情,目前初中毕业,高中没念几天就辍学在家的农村学生特别多,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
家乡养老
平日里村里人口少,留守农村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小孩,春节人气空前旺盛,一改往常的冷清气象。在家驻守多年的
老人们这个时候是最开心的。但是,年过到了初七、八,农村青壮年又都回到了大城市,留下来的长辈、小孩子们,他们缺少温情关怀,精心呵护。他们的困境该怎么走出?
春节返乡,真正深入到中国农村的最基层,虽说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却足以让我感受到这个小山村由里到外的变化和日复一日的进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党和政府的许多强农惠农政策都落到实处了。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业经营方式依旧粗放,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乡村教育的发展阻碍重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老家的发展。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正确引领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乡的面貌会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年春节回乡调研报告二
我的老家在九江市庐山区新港镇,春节期间,我按照县直属工委转发的《关于开展全省机关党员干部2018年春节回乡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利用过年回家向13户亲朋拜年的机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和掌握了不少来自家乡的第一手信息。现将回乡调研的成果报告如下:
一、家乡的变化
首先,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这次春节回乡所见变化最明显的便是3 矗立起来的一栋栋新民居,由于新港镇附近大范围道路改建及工业园新建,许多村民经历了征地拆迁还房,新房为电梯房,普遍建在九江石化总厂-新港-806厂沿线,13户亲朋中有8户参与拆迁活动,现已搬入新居过春节。
第二,交通和网络有较大改善。新港与九江石化总厂周边地域已全面改造,处处都有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网络铺设范围广,家里13户亲朋分别位于新港和九江石化的不同地区,但家家都有宽带和wifi,与外界联系更密切了。
第三,经济增长、务工创业机会增多。在滨江东路建成了石化工业园(庐山区新港沿江工业基地),多家中大型企业落户于此,为周边百姓提供了大量岗位,许多原本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如今可以在家门口选择就业,家乡人民门口就业和三留守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私家车数量明显增多。
二、家乡存在的问题
第一,留守老人问题依然存在。奶奶家位于老新港集镇中心居民区,回家大扫除时发现,周边青壮年面孔罕见,仅剩老年人在家的情况居多。据了解,全镇80%以上的青壮劳力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包括在九江市内定居,但老人不舍离乡,宁愿与孩子两地分居也要守在老宅。三留守如今多变成了单留守,留守老人存在的起因有所变化,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有待提高。虽然近几年新港小学、新港中学、九江石化中学有的校址搬迁,有的校舍翻新,硬件水平有所提升,但4 是师资力量及教学水平距离市里的学校还有较大差距。据笔者接触发现,在镇村级学校读书的孩子,高中转到市里读书后,难适应教学节奏,加之原先初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高中与城里孩子相比,排名在班上处于中下游,导致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产生心理落差,进而更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恶性循环。笔者认为,乡镇学校在强调提升文化教育水平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第三,过于注重城镇化发展,忽视农村潜力,造成资源浪费。此次回家乡,仔细观察发现,闲置房屋、耕地增多,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等新型产业模式的覆盖面狭窄,新农村的新流于表面,旧农村的分散型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仍占主要地位,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发展新型城镇化并不意味着让农村凋敝,如何加大新型产业模式的宣传推广,引导更多的农民朋友参与进来,并做好闲置耕地的规划利用,是当前乡镇政府应当重视的问题。
二、调研工作总结的问题。
通过与调研对象的交谈了解到,大家认为2018年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本身的出发点很好,也确实起到了较大成效,明显感到乡镇干部更加务实,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吃请现象也看不见了,对于大多数干部,群众感到十分满意。但是也有反映问题的,还是有极少部分干部,尤其是领导,玩双重标准,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不善倾听,工作态度蛮横。大家希望今年能继续加大三严三实的开展力度,希望能在区级网站上增加乡镇干部的考评成绩公示及点赞模式,让百姓能为自己敬爱的干部点赞,同时也能对不实的考评结果进行监督举报。
大家对我省实施十三五规划的企盼主要有以下六点:
1、企盼能有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
2、企盼乡镇领导干部下基层能常态化,少宣讲,多倾听,少诉苦,多务实。
3、企盼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根源上解决三留守问题。
4、企盼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企盼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6、企盼加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在村里设立垃圾集中投放点,并定时有人清理。
农民创业已经成为了农民就业的一个趋势。本文将介绍县返乡农民创业就业调研报告。
县返乡农民创业就业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共计走访企业80余家,召开座谈会20余次,参加座谈企业代表共计260余人,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60余份,通过访、听、查、问等方式(走访创业户、走访相关农户、走访领导、走访项目实施点,听创业户汇报、听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听调研组干部意见,查看创业规模、查看相关部门实施项目情况、查看领导对创业的重视程度、填写问卷调查),充分听取和收集广大创业者的意见建议。
(一)外出务工人员情况:
外出农民工230928人(男129054人,占55.88%;女101874人,占44.12%)。文化程度:小学53313人,初中95941人,高中(职高)26473人,大专及以上20789人。年龄结构:31岁以下66016人,31岁至40岁53041人,41岁至50岁45748人,51岁以上20298人。从事工种:技工25317人、管理13315人、普工80810人。地区分布:广东省48584人、浙江省27706人、福建省15987人、上海市8467人、其他省20009人、省内县外19411人、县内9266人。截止目前,大约有5000余人在县内创业(其中微型企业464家,大约占9%),累计从业人员达46463人(企业10790人,个体35673人)。创业主要为养殖业(猪、牛、羊、鸡、豪猪、野鸡、兔子、鱼、蛇等)、种植业(茶叶、方竹笋、经果林、中药材、蔬菜等)、加工制造(食品加工、衣服和鞋来料加工、水泥制品、家具、电器等)。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特点
1、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数量逐年增加,发展特色产业(**乡种植食药材玉竹、**镇豪猪养殖、林下养鸡等)数量规模不断加大。
2、大学生返乡创业注入新活力,文化程度明显提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0%以上。
3、青年、妇女创业比重大年龄偏轻。50岁以下人员占了70%以上。2018年以来,全县共办理微型企业464户,注册资金4640万,带动就业2320人。
4、农民工创业经济实力有所提升,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镇**7 坝建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
5、企业联动发展,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新州镇丰利木材加工厂与木炭加工厂合作,实现废料合理利用。
6、搭建交流融资平台,成立青年创业协会。实现会员资源共享,组织会员外出培训,提高创业者的管理经验和经营能力。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作用和意义
1、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让荒芜的土地重现生机。在调研中了解,农村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业都是围绕我县产业发展,承包荒山、草坡,流转撂荒耕地,发展农产品的规模养殖、种植、加工、流通服务业,整合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规模化、特色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实体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给空巢家庭带来了阳光。在调研中了解,我县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业在城镇周边是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主,大量就近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离土离乡,改变了以往乡村十室九空的冷清现象,使老人有人照顾,小孩子有人看管,给空巢家庭带来了阳光雨露。一是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近半数办在小城镇和县城,除去投资于农业经营和谋生型的小企业,规模稍大的工商服务业绝大部分是办在小城镇和县城。这些企业带动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向小城镇集聚。二是发展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部分回乡农民工在城8 镇创办教育、医疗、文化、住宿、餐饮等商业服务业企业,发展房地产业,提供多方面的生产生活服务,直接投资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小城镇配套产业发展。许多投资于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的回乡创业者,是一半在外地创业,一半在家乡投资,他们在家乡投资的工商企业,具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企业的发展水平;他们投资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业,既适合当地的需要,又往往具有城市设施和产业的质量和品位。三是扩大小城镇人口和经济规模。
3、为民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富民强县激发活力。我县农民工在沿海地区进城就业务工,经受市场经济和工业化洗礼,积累了一定资金和人力资本,他们回乡创业,把资金和发达地区的市场观念、技术、管理带回家乡,一是成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工商服务业发展重要力量;二是成为招商引资,承接沿海劳动密集产业转移的主要力量;三是成为结合当地资源,开发特色产品,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力量;四是为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提供了一批较高素质人才。
二、返乡农民创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党政领导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公平对待,缺乏优惠政策
1、没有把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视同招商引资一样重要。县乡两级政府把改变当地经济不发达的希望过多寄托在引进外商和大企业上,并为之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小打小闹,交税少,发展慢,只能解决他们自己就业增收的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作用不大。甚至不相信农民工返乡创业能成功,没有把9 服务返乡创业摆上位置。有的支持只是停留在讲话、邀请上,缺少具体的政策措施。
2、政策上不公平。县政府让引进的大企业进工业园区、实行优惠政策或配套服务;而农民工返乡创业进不了园区,也得不到对园区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多项服务,这就形成与较大企业之间的不公平。农民工返乡创业有的吸收了城镇待业人员、失地农民,更多的是解决农村不能外出的40、50农民的就业。同样是解决困难群众就业的创业,在城市能得到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得不到这些政策。这又形成与城市创业的不公平。
3、扶持政策落实滞后。据调查,返乡创业得到政府支持的面偏小,比如扶持城镇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妇女创业贴息贷款政策、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有些是难以操作落实到位。
(二)服务机制不健全,部门指导不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1、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指导不力、服务不到位。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民工创业就业底数不清,对中央、省、市、县出台的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很多返乡农民工创业在选择项目时,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帮助予以论证。一些返乡创业项目兴办起来后,后续跟踪服务不够,当初承诺的各项政策落实缓慢、透明度不高。例如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贴息部分返还缓慢、部分养羊补贴、发展大鲵养殖饲养池补助未落实到位;对已成功申报如著名商标等的企业奖励政策未兑现。
2、各项审批办证程序复杂。虽已有一些部门进行了改革,例如10 商事制度改革,但还有很多部门未简化办事程序。我县目前还未完全实现一站式服务,创业人员办事要多头跑、来回跑,耽误过多时间。有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因办理手续程序复杂而半途而废。例如办理返乡农民工证需要4个单位盖章,程序繁琐,让办事人员多次跑,来回跑。
3、有些执法单位缺乏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执法态度较差。
4、办事难,三乱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未能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摆正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努力营造适合群众创业和企业发展的公共管理服务环境,还是采取管、卡、压的做法。办事难仍然是创业者面临的问题,对于一些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更是如此。有些人说返乡前受到热情对待,办厂时也有人服务,但是企业一旦落地,再想找政府部门办事,解决问题就十分困难。根据对返乡创业者反应,认为审批企业或立项难 政府部门乱收费、企业负担重,开办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手续复杂,程序繁多,辗转多个部门,差不多是环环收费。一些部门甚至去企业吃、拿、要。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加上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多数投资只有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一些政府部门的违规行为无疑加重了创业者的经济负担。
(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调查表明,近八成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发展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开业时主要靠自有资金,把打工中积累的有限资金集中用于租地建厂和设备投资,开业后缺少流动资金的情况比较突出。资金不足基本是依靠民间借贷,到银行贷款的不多。部分企业产品有市场,因融资难,无力扩大11 规模。90%的返乡创业者反映资金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造成返乡创业融资难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资金返流城市,供给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的供给渠道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一家。二是贷款利息高。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月息为 9.1厘,加上贷款申请过程发生的交际费用,月息实际超过1分,年利息超过12%。三是缺乏信用贷款,只有抵押贷款。初创企业抵押物缺乏。同时,小企业的设备不能抵押,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不能抵押;抵押折扣高,对抵押资产的评估只能达到资产价值的60%左右,再折半放贷;农业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差,不能抵押,土地不能抵押,贷款更加困难。四是信贷担保体系发育迟缓,担保机制难以适应。一方面是县的富民担保公司、就业局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发挥作用不好;另一方面是忽视对中小企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信用制度的建设。五是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扶持贷款极少。比如农行、农发行对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创业,支持基本没有。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布局。县内缺乏科学合理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发展布局,没有明确主导的发展目标,各自为阵。一是没有依据市场需求和突出我县产业特色,规划布局产业发展;二是凭经验跟着感觉走,搞重复建设,以致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往往是产业搞起来之日就是败下去之时,这在种植业养殖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五)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发展。一是政策因素用地难。由于城镇建设造成土地紧张,返乡农民创业用地审批困难,土地供应难以满12 足企业开办和发展所需,特别体现在一城三区范围内。二是土地流转过程中问题多。返乡创业人员中大多数从事种养殖业,需要大量土地进行规模种植,但在土地流转方面没有相关参考办法,大多数农民不愿流转土地,也存在因土地流转价格不确定而造成合同难以签订情况。三是水、电、路等设施不通畅。发展种养业的一般都在较为偏僻的地方,自然条件很丰富,但普遍存在水资源匮乏、电力和通讯设施差、交通设施跟不上的问题,直接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降低了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六)返乡创业者综合素质不高,创业培训工作力度不够。一是创业者缺乏相关的创业知识。返乡农民工大多数有创业意向,创业冲动,虽然在外出务工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与经验,但在工商、税务、金融、科技、管理、劳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市场分析能力、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意识,难于适应市场、驾驭市场,造成在创业道路上困难重重。二是创业培训覆盖不广,缺乏针对性。虽然有关部门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开展了创业培训,但存在短期培训的多,长期培训的少;培训内容趋同的多,有特色针对性强的少;培训初级人才的多,培训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少;培训以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多,注重实效的少。
(七)缺乏对创业就业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调研发现很多农民工,他们靠流转土地,大规模搞种养殖业和其他加工业,他们解决就业,创造税收,有些一个小微企业同时从事好几样产业发展,其创业很艰辛,意义非常之大,但是少有人去关注过他们,更多的却是一些服务13 部门打着服务的旗号去收这要那。党委政府缺乏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和表彰激励。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政策保障。一是把返乡创业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列入重要日程,引起各级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制定返乡创业专题规划,专项推进返乡创业工作,细化工作任务。二是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一至少召开两次会议,重点研究协调返乡农民创业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组建专门返乡农民工创业机构,落实人员编制、经费、办公场所等。指导农民工创业就业,对返乡农民工选择的行业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开展信息延伸。在重点村建设信息公开栏,在县有线电视台开辟用工信息专栏,结合六五普法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保障平台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鼓励、支持中介组织参与到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中来。五是继续运用好523农民工节这张品牌,扩大影响力,积极宣传和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
(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接地气。一是强化政府部门效能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完善真正的一站式服务,全部审批部门入驻政务大厅,并对各项审批事项和手续办理流程进行公示,切实解决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二是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加大对农民工返乡情况的长期跟踪监测,了解其所需所想所求,协助返乡农民创业项目申报及评估认证申请,开展经常性的返14 乡创业项目的跟踪调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传输相关信息至县有关部门。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组织好农村富余劳动就地转移和输出。三是要改进服务方式与手段,要抓好乡镇与县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与畅通,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效应。对有资金积累、有市场信息、有管理经验、有创业就业需求的返乡农民工实行特别的联系与服务,为他们创业就业提供方便。四是加强问责和公众监督。针对群众反映办事效率慢、服务态度差、乱收费等现象要严肃处理。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要进一步扩大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范围和金额。特别加大对发展中企业的资金扶持。二是设立创业基金,由县级财政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创业基金由财政部门管理,经贸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民企配合工作,鼓励创业成功人志愿加入创业基金。三是进一步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继续支持信用联社采用的信用证制度、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加强县富民担保公司支农贷款担保力度,金融机构出台相应便民措施,使国家出台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措施惠及返乡创业者,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所需。四是落实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三个十五万政策,养殖补贴、小额贴息等优惠政策及时兑现,鼓励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落实好黔微贷微型企业贷款项目,柜员信贷通贷款项目,由政府出资给我县微型企业提供1-2年会计记账服务,建立企业信用,诚信贷款。五是发挥青年创业协会15 与两家银行签订的保证金贷款协议的作用,帮助一定数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六是根据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合法运作的相关规定,制订相关激活民间资本的具体办法,推动民间资本合法运作,释放出民间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巨大潜力。
(四)大力发展市场主体,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一是认真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推行注册资金认缴制,实行先照后证改革,简化经营住所登记条件,着力推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工作。释放改革红利,大力发展市场主体,实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快速增长。二是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强化企业自身制度建设,合理规划。鼓励成立股份制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等,让企业做大做强。三是通过打破行业区域界限、优先安排用地用电用水、奖补贴息、税收优惠、优质服务等措施,因地制宜引进、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集聚效应,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五)完善创业基础平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创造良好环境。一是继续完善小城镇、工业园区、各类果业、养殖业基地以及商品流通等公共设施建设,建议在工业园区建立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园,集中建立简易厂房,可通过廉价租赁或限期免费使用等方式提供给初期创业者,以此解决土地征用和环境评估等问题。二是鼓励多种产业共同发展。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例如结合大数据黔北呼叫中心落地我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充分利用好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富有特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或观光农业;与时俱进大力发展16 现代物流业、人才、信息、技术、就业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结合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加快发展家政、维修、护理等社区服务业。三是完善土地使用制度和措施,将返乡农民工创业用地纳入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议制定适合我县的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切实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四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尽量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道路、用水、用电等问题。
(六)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实效。要优化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培训的资金、物力、师资等,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充分运用SYB、雨露计划、阳光工程、职工素质提升等培训平台,建立职业中学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学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聘请高校或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定期不定期地对创业者开展专题讲座和企业管理咨询诊断,现场答疑解惑。另一方面组织返乡创业农民工到先进地区的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委托锻炼等形式进行技能、法规、管理等知识培训,提高其经济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
(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创业热情。一是政治关心。对返乡创业就业中的优秀者,在安排两代表一委员给予倾斜。二是精神鼓励。每年定期表彰返乡创业典型,在荣誉上给予更多机会。如劳模评选、巾帼创业之星、最美创业女性等等,召开创业典型宣讲会。三是经济激励。对返乡农民工创办并安置农村劳动力达20人以上的企业,由县级财政一次性给予1000050000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奖励,对优秀劳动者和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先进个人一次性给予500010000元17 的奖励。四是协作发展。充分发挥创业协会、促经会等平台作用,鼓励成立合法化的社会团体,促进返乡创业人员与协会的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