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研究(汇编)

时间:2019-05-13 18:2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研究》。

第一篇: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研究

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研究

一、引言

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对该问题处理不当极易损害刑事司法的公信力。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仅有刑法第六十四条、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及若干条司法解释作了简单的规定。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的处理较为混乱,一些法院的判决对涉案赃款、赃物没有处理或者处理不明确,造成在执行时对涉案赃款、赃物无法执行。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增加了“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第十六章对此问题予以细化。根据上述规定,笔者对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作如下梳理,对其中的模糊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二、立法理由及法条释义

根据有关人员的解释,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所以明确规定法院的判决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979年刑事诉讼法对涉案财物的返还、移送、没收等问题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作法不统一、不规范,有时甚至出现一些扯皮甚至违法处理的情况。因此,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被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如何处理作了规定。此后,随着实践的深入,该条规定在实践中仍存在问题,即由哪个机关作出决定、依据什么法律文书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仍然存在由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权属不明确而无法处理的问题。有些既不能判断属于赃款赃物,无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也不能判断属于被害人的财产予以返还;有些财产如何处理,各机关认识不一,相互争执扯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无法妥善处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而法院在判决书中也没有对该财产作出处理决定,导致大量的涉案财产搁置,无人问津,社会反映强烈。{1}因为上述理由,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加了该条规定。

那么,如何理解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呢?笔者认为,该规定有如下含义:第一,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对权属不明确的在案财物进行处理,对于公诉机关提起明确指控的,人民法院必须作出处理,不得因涉案财物的权属不明或者权属较为复杂而不作处理;第二,人民法院对涉案财物的处理决定要体现在判决书中,即无论是何种处理结果,必须在判决书中予以明确,不得通过口头裁定等方式处理;第三,需要处理的不仅有涉案财物本身,也包括这些财物的孳息,前者可称之为原生的违法所得,后者则称之为违法收益或者称之为派生的违法所得。一般认为,孳息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两种,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属性所产生的物,法定孳息则包括存款的利息、股票的红利等。另外,必须明确的是此处的孳息是指查封、扣押、冻结之后涉案财物所产生的孳息;第四,此处的处理,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即根据涉案财物的性质分别作出不同的处理,如经认定为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当作出返还被害人或者上缴国库等决定,对于经认定不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当作出发还物品持有人的决定,对于无法认定是否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也应当作出返还物品持有人的决定。

三、庭前审查与先行处理

对财物的保管和移送,司法实践中一般采用谁查封扣押谁保管、谁移送的原则。对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公安机关在移送审查起诉的时候,应当制作清单,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应当连同清单一并移送人民法院。公诉案件中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及其孳息,人民法院在庭审以前应审查人民检察院是否已经处理,对于没有处理的,应审查人民检察院是否在提起公诉时,移送财物及其孳息或者提交财产清单并在起诉书中有所涉及。对于涉案财物包含在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的事实范围内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与案件一并审理。对于涉案财物没有包含在起诉书的事实范围内的,由于我国法院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审理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负有真实发现的责任,故人民法院应与检察院进行沟通,建议检察院就涉案财物所涉及的事实补充起诉。{2}人民检察院坚持不予补充起诉的,人民法院在调查后仍无法查清权属的,应按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进行处理。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5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阶段的涉案财物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被告人财物及其孳息;二是检察院随案移送的财物及其孳息。根据学者研究,检察院移送的涉案财物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即实物移送、分别管理模式和单据移送、公安管理模式。{3}也就是说,不管人民检察院采用的是实物移送还是单据移送,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对于案件中的财物应该是知道的。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56条的规定,无论是在法院阶段产生的涉案财物,还是检察院随案移送的,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且权属明确的,可以确认属于特定被害人所有的,应当依法及时返还,以使被害人的权利得到及时救济。对于人民检察院附有财物清单,但因该财物权属明确,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先行返还相关人员的,人民法院不再处理。对于人民检察院附有财物清单,涉案财物包含在起诉书的事实范围内,且该涉案财物权属不明确(如诈骗类案件涉及多名被害人,但在案财物的总数与被害人被骗金额之间有差距,无法清偿被害人全部损失,此时涉案财物的权属就不明确),则应当在判决生效后,根据判决按比例返还各被害人,以平等地保障各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四、法庭调查与异议处理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64条的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涉案财物及其孳息,应当调查其权属情况,对于是否系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需要由公诉方举证证明。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应要求人民检察院举示证据证明涉案财物的权属和与案件的关联情况,提出处置意见并说明理由。对于涉案财物的权属问题,进行调查时要抓住其中的证据链条。{4}一般来说,证据链条完整的案件,涉案财物的权属都较为明确。涉案财物的具体法庭调查问题,由法院灵活掌握,可以参考刑事部分的法庭调查程序,但应掌握一条原则,即根据法庭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不能确认涉案财物是违法所得或者其他涉案财产的,应按照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进行处理。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确认呢?即调查涉案财物属性时应达到什么样的证明标准?笔者认为,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标准的规定,即证据确实、充分标准。{5}因为,涉案财物的处理不仅涉及被告人的财产权,也是刑事判决的一部分,一些涉案财物直接涉及被告人的罪名及罪行的严重性,属于案件事实的一部分,故应当依照刑事部分的证明标准。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64条第2款的规定,案外人有权对涉案财物提出权属异议,法院对于案外人的异议应当审查,并根据不同的情况依法处理。本条设置的案外人异议程序,是借鉴的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异议程序。对于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渠道、方式、期限,对案外人异议的处理程序,以及案外人以什么身份参加刑事诉讼,在法庭中如何举证、质证、认证等问题,《刑诉法解释》均没有具体规定,各地可以探索实践。{6}笔者认为,具体方式可以灵活掌握。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渠道、方式只要达到让法官知晓的目的即可,期限在判决作出前都可以。案外人提出异议的,应提供基本的证据材料或者线索。案外人的身份可以是证人、被害人,要具体分析。举证、质证、认证等可参照刑事诉讼法庭调查程序进行。当然,由于案外人异议程序更多的涉及的是财产的权属问题,与执行程序中的案外人异议程序较为类似,故在案外人异议程序中,可以设定比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低一些的证据标准,可以参照作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高度盖然性标准,{7}即证实涉案财物属于案外人的在案证据如果能够达到高度盖然性标准时,应作出有利于案外人的决定。

五、处理形式与处理内容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365条的规定,对于与本案有关的涉案财物,应当在判决书中写明相关信息及处理方式等。根据该条规定,法院对涉案财物的处理必须在判决书中写明,对于涉案财物较多,不宜在判决主文中详细列明的,可以附清单。对于涉案财物未随案移送的,应当写明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负责处理。对于无法查清涉案财物的权属,应作出返还物品持有人的决定。对于查明涉案财物与本案无关的,法院判决不作处理,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依法处理。根据《刑诉法解释》第139条的规定,对于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1997年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综上,对于尚未追缴到案的违法所得财物,应当依法判决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且判决书中继续追缴或责令退赔的金额或物品要具体明确。

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的时候,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总体来说,对于属于赃款赃物的,除了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对于被告人的合法财产,除了折抵罚金、没收财产、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外,剩余部分应当及时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返还被告人。具体来说,经过举证、质证、辩论等法庭审理程序,如果法院经审查能够确认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当在判决中明确予以没收或追缴。对没收或追缴的涉案财物,应当在判决书中写明名称、金额、数量、存放地点及其处理方法等,涉案财物较多的,可以附清单;法院经审查不能确认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作出返还物品持有人的决定。涉案财物未随案移送的,应当在判决书中写明,并写明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负责处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属于被告人合法所有的,应当在赔偿被害人损失、执行财产刑后及时返还被告人;财物未随案移送的,应当通知查封、扣押、冻结机关将赔偿被害人损失、执行财产刑的部分移送人民法院。

根据实践经验,对于确认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具体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返还被害人,没收并上缴国库以及交职能部门处理。其中,如果涉案财物属专管机关管理的财物,应依相关规定将赃物交由有关职能部门处理。交职能部门处理具体又包括三种情形:{8}第一,如果赃物是文物的,应按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没收、追缴文物的移交办法》的规定,“在结案后应立即全部无偿移交给接收部门”。第二,如果赃物是毒品的,应按国务院于1981年8月27日发布的《关于重申严禁鸦片、烟毒的通知》第五条的规定,各有关部门没收毒品后,应一律将毒品上缴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后统一上缴国家医药管理局依法处理。第三,如果赃物是武器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或者淫秽物品的,应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刑事涉案财物的处理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罪责大小以及利害关系人的切身利益。对涉案财物的妥善处理,对改善司法形象、树立司法权威以及增强司法公信力均有重要的意义。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前,有人就曾经建议法院对赃款赃物定性和行使最终处置权的原则。{9}这一建议虽未被采纳,但刑事诉讼法及《刑诉法解释》对于该问题给予重视,规定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对涉案财物应作出处理。财产是人类文明特有的标示。在法治社会,国家权力对于任何财产权利的限制必须要经过合法的程序。刑事诉讼法及《刑诉法解释》对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的详细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公民财产权利的重视与尊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9-270页。

{2}周维平:“法院对涉案财物的处理不能超出起诉书指控的事实范围”,载《人民司法·案例》2010年第18期。

{3}程建:“刑事诉讼涉案财物集中管理的实证调研和制度构想”,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年第2期。

{4}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课题组:“赃款赃物处理的法律实务问题研究”,载《法律适用》2010年第5期。

{5}李玉华:《刑事证明标准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5页。

{6}江必新主编:《的解释>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第326页。

{7}吴泽勇:“中国法上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

{8}曹云清:“涉案财物的管理与处置”,载《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9}胡学相:“我国赃款赃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处置原则初探”,载《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

【作者简介】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人民司法》2014年第1期 责任编辑:winema

第二篇:我国涉案财物有关问题的研究

法律专业(本)毕业论文

我国涉案财物有关问题的研究

作 者:胡光明 考籍号:044006200206

二O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我国涉案财物有关问题的研究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有一些关于涉案财物的收取、管理和处理的规定。但也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执行程序不健全、财物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规范好涉案财物管理制度,对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提高国家机关执法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涉案财物;收取;管理;处理;规范化执法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是我国法律对社会各类财产进行保护的总原则。在社会管理活动和市场交易中,公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合法收入,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认可,已经形成一种共识,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是法治国家一项基本制度保障。但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财物,或者利用不当财物去获取财物以及利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获取或转移财物,不但不应得到法律保护,反而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如违返《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财物达到一定标准,其犯罪嫌疑人应得到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处罚,还可以处以附加刑包括罚金和没收财产处罚。在理论和实践上与违法犯罪有关财物可以称为涉案财物。本文拟从涉案财物的界定、判断标准、收取、管理、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论述。

一、关于涉案财物的界定和判定标准

对涉案财物进行界定是一个前提性问题,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涉案财物可以分为司法机关办案的涉案财物和行政机关办案的涉案财物。由于各种法律性文件出发点不一样,对涉案财物内涵和处延把握标准不一致,故对涉案财物规定和界定各不相同。2010年11月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对涉案财物作出的界定:“指的是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 2 和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法扣押、查封、冻结、扣留、调取、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追缴、收缴等方式提取或者固定的与案件有关,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物品和文件。”包括

(一)违法犯罪所得及其孳息;

(二)用于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

(三)其他可以证明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情节轻重的物品和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涉案财物管理和处理制度》(桂工商发(2008)141号),对涉案财物规定的是:“本制度所称涉案财物是指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中,工商行政管机关依法采取查封、扣押(扣留)等强制措施或者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予以没收的钱款、票证、物品、工具等。”以上这些关于涉案财物的规定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但在实务办案中首先要判定是否为涉案财物、然后才能采取扣押、冻结等措施。现实中不管是刑事办案人员,还是行政办案人员对涉案财物认识比较模糊,很少能说清楚。①有的认为涉案财物是抓获犯罪嫌疑人时其身上的携带的财物;有的认为涉案财物是案件在案件侦查和调查时,查明与案件有关的财物;有的认为涉案财物是办案机关在案件调查中发现可以证明案件事头的物品和文件;还有的认为是否为涉案财物要由法院判决和认定。这样种种观点必定导致对涉案财物界定不清,追缴不一致情况发生。事实上除公安等少数部门对涉案财物管理有一个界定标准外,其他很多行政部门都没有出台相关涉案财物界定标准的规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应由有关立法机关对涉案财物界定标准出具一个专门性具全局指导性的法制文件。

与涉案财物界定紧密关联的是涉案物的判定标准。关于判定标准是指实务中办案人员对哪些财物可以确定为涉案财物?哪些财物不能确定为涉案财物?也就是确定与案件无关财物不是涉案财物。比如一案例,某人雇车偷牛,涉案牛价值6千元,而车价值20万元。犯罪所得与涉案财物所得相差悬殊。本案是否扣车还是扣牛?一种观点认为本案只能扣牛,不能扣车,理由很简单,就是一头牛价值与一部车相差太远,扣车对犯罪嫌疑人不公平。另一种观点,车和牛都应该扣,理由是车是用于犯罪工具。同样对违法所得的理解不同,也导致 3 判定标准不同。如被告人侯某向余某行贿后,余某将单位的2000万元公款存入侯某推荐的某证劵公司营业部。余某从证劵公司获得50余万元“佣金”,然后用50万元投资,赚取30余万元,对于30万元能否认定为违法所得存在不同观点。对涉案物判定随意性的存在,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方面虽然《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均有对涉案财物扣押、冻结等相关规定,但实践中的情况千变万化,个案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使得有些案件判定的没有具体依据。就主观方面而言,不懂得综合运用,导致判定不一,当然,也不排除利益驱动及监督不力导致的执法随意性。

二、当前涉案财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涉案财物的收取和管理,不仅关系到受害人的权利保护,还涉及犯罪嫌疑人的财产权利。尽管涉案财物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等法律规范中均有规定,但在实践中的操作还是比较混乱。

主要存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收取涉案财物的程序不规范。如在一些行政案件,对于暂扣标的较大,违法者又是外地人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处罚能顺利执行,往往采取未裁先收的手段。有的属于超范围,收取预交(暂扣)款。有些暂扣款由于证据单一,明知无法按法定程序处理,但是为了种种原因,还是责令当事人先预交款。有的扣押款项没有笔录,或者笔录不完整,缺乏扣押合法性,属于违规扣押。在刑事方面如收取取保候审金,司法机关往往存在不按标准,不按程序收取。

(二)涉案款项处理不及时。

1、对暂扣预交款项,暂扣物品处理不及时,该退还没有及时退还。根据有关规定,对预交款应在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处理结果,不作出处理决定的,办案机关应将被扣物退还当事人,否则就是违规扣押。

2、对刑事案件取得候审金退还不及时。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取保候审期不得超过12个月,有的在取保候审期满后,犯罪嫌疑人已被解除取保候审强制措施,但取保候审金未及时退还。

(三)涉案财物未按规定及时移交和处理。主要有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办 4 案部门未将扣押的财物及时移交有关集中保管部门,自行保管;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涉案财物,没有严格的保密措施。二是主管部门对移交财物未及时处置,该退还的没有及时退还,该上缴国库的没有及时上缴国库。

(四)行政收费和罚没款未及时上缴银行专户。一些单位或者有的基层单位位于边远地区,辖区内没有特定上缴的银行专户机构,平时解缴款项不方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项额不多,就将平时收取的行政事业收费,罚没款自行保管或以和人名义开设存单等达到一定数额后集中上缴到财政银行专户。这有涉嫌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罚没收入的行为,同违反《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

(五)执行程序不健全,缺乏公开透明度。程序公开是公认的执法原则,“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其实质是通过公开的机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司法腐败和行政权力滥用,实现法律公正。②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对扣押、冻结措施均采取“抑制”方式,除紧急情况下无证扣押等特殊情况外,均由法官批准,且执行完毕后仍要接受法官审查,尤其是特殊情况下无证扣押更要受到法官严格的事后审查。③目前我国刑事、行政扣押、冻结决定权都归办案司法、行政机关享有,法院无权对扣押、冻结的适用实施审查,使得扣押、冻结程序的公开和透明度不够,导致司法、行政机关在实施扣押、冻结过程中容易出现暗箱操作,以致不能有效的保障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也正是我国刑事、行政扣押、冻结程序的公开与透明度不够,从而使有效监督约束机制难以形成,导致有的行政、司法机关在实践中滥用扣押、冻结权,任意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④涉案财物坚持依法收取,管理规范有序,来源去向明晰,处理依法及时,法律手续完备,全面接受监督的管理原则”。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依法按程序收取涉案财物,对涉案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并指定不承担办案任务的人员负责本部门涉案财物的接收、保管、移交等管理工作,5 严禁办案人员自行保管涉案财物。涉案财物保管场所和保管措施应当适合被保管财物的特性,符合防水、防盗、防腐等安全要求。对不同的涉案财物应当分类或者分案保管。执法办案单位应完善涉案财物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台帐,对管理所有涉案财物逐一编号登记,载明案由、来源、保管状态、场所和去向、并将涉案财物纳入执法办案信息系统,按照侦查、监管、移送、案卷归档等办案程序及法定时限进行实时、动态、信息化管理。有关纪检、监察、审计、财政、法制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涉案财物管理进行监督,防患未然。

三、涉案财物收取的条件和程序和涉案财物的处理

(一)涉案财物收取的条件和程序,对涉案财物进行查封、扣押、调取、冻结必须遵循一定的条件和程序,这些条件必须是法定的;而不是随意性的。虽然现阶段相关法律、法规有一些涉及,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规范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

1、查封、扣押的条件和程序。

查封、扣押条件:在勘查、检查和搜查中发现的可以用以证明行政违法或者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应当查封或扣押;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和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对于勘验、检查和搜查中提取的物品或者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查封、扣押:

(1)经过现场调查、检验甄别,认为该物品或文件,可用于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或者行政违法的;(2)进行人身检查或搜查发现的作为证据的;(3)对场所、物品进行检查时发现的作为证据的;(4)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及违法犯罪所得赃款、赃物;(5)违法犯罪行为持有的管制刀具、武器,易燃易爆等违章物品或者危险品。

查封、扣押程序:可分为批准查封、扣押和执行查封、扣押。批准查封、扣押:非现场查封、扣押的,由办案部门负责人决定;现场查封、扣押的,由现场指挥人员决定,同时制作为有关文书。执行查封、扣押:制作《查封、扣押物品、文件清单》。对于不便提取的物品、文件、经拍照或录像后,可以查封、6 封存或者交持有人保管。有条件办案部门还通过信息录入,把调取证据执法办案信息录入信息系统或数据库。

2、调取的条件和程序

(1)调取条件:侦查或调查中,发现有关单位或个人持有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时,应当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取。

(2)调取程序:办案部门制作《呈请调取证据报告书》呈单位领导批准后,制作《调取证据通知书》,然后送达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取证据。

(二)涉案财物的处理

对所保管涉案财物根据案情调查的进展,需要对涉案财物进行分类处理,有的要随案移交,有的发还被害人,有的要上缴等,但需注意的是,办理刑事案件,未经人民法院判决没收的财物不得没收涉案财物。正确处理涉案财物也就是本文探讨核心所在。

1、涉案财物随案移送问题。涉案财物的移送与诉讼中诉讼证据之证明需要息息相关。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随案移送的物品(证)应当拍成照片;容易损坏,变质的物证、书证、应当用笔录、绘图、拍照、录像、制作模型等合法形式加以保全,然后将其清单,照片或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就法律本身而言,《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关于移送涉案财物的规定是明确的。但在现实中涉案物的移送仍存在相当多问题。如有的涉案财物价值小,保管困难,办案部门会立即移交;有的涉案财物罚没款巨大,且牵涉当地财政返成比例制度,办案部门想方设法不愿移交。如此问题得不到制度解决,使涉案物移交变得矛盾重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善意第三人和无争议被害人财物发还问题。

一是赃物原则适用善意取得。我国《物权法》106条规定善意取得制度,但对于赃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没有明确规定。而相关规定在不同时期所持立场不一致。笔者认为,赃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关键取决于所有权的保护与交易安全的利益衡量与价值判断,当前强调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但赃物的善意取得 7 满足如下基本条件:第一,善意人不知道所获财物是赃物。第二,取得之物为法律所允许流通。第三,必须支付合理对价。第四,物品已经交付给善意人。由上规定,对于无争议受害人的合法财产或第三人善意取得的财产,如果不是必须在法庭作为证据出示的,经原扣押人,调取决定人决定后,可先行发还被害人、善意第三人。

3、涉案财物退还原主和解除冻结问题

经过办案机关调查或侦查终结,认定与无案件无关的扣押财物,应退还原主。办案机关不得任何理由拖延退还,更不得再违法扣押。经查明冻结的存款、汇款、证劵和证劵交易结算资金,投资权益,股权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办案部应通知原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邮政部门解除冻结。

4、法院判决后涉案财物的处理问题

⑤增设庭审中涉案财物处理程序,提升到司法的公正性。针对实践中存在“重人身轻财产”问题,对一些涉案财物处理较为庞杂的案件,可以设置相对独立的财产处理程序,其他案件可以视情况增加涉案财物的庭审内容,此举将大大提高涉案财物的处理效率,提升司法公正性。同时法院判决后涉案财物的处理,要秉承《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条件和程序,办案部门应迅速作出处理,进行移交、发还、退还、没收、上缴国库,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

5、赃款赃物难以发还问题的处理

一是对于下落不明的被害人,应考虑发出公告,同时对公告期间,限定领款期间以及逾期无人领款如何处理事项作出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必要时也可以参照债务提存公证形式,把属于被害人的合法收入的涉案财物向被害人户籍所在地或住所地公证机构进行提存;司法机关也可以采取变通措施,方便被害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领取财产。二是对赃款赃物无法发还境外被害人的,可以构建涉案财物处理的国际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司法合作;对没有国际合作的国家,可以没收上缴国库。三是对价值不易保管或不宜保管的涉案财物难以发还的,8 应简化程序,作价或拍卖处理,把价款上缴国库或返还被害人。

6、建立完善的救济体系,有效保障公民权利问题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涉案财物采取强制措施的,势必给当事人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⑥法律应当赋予当事人相应的救济性程序权利,以便在合法权利遭受不法侵害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行政和司法救济。《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对行政机关对涉案财物采取强制措施不服的救济手段。刑事诉讼程序方面也应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采取的刑事扣押措施不服的,有权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一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复议申请后及时作出复议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进行复议时,应召集案件承办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及其聘请的律师到场,由案件承办人说明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依据和法律根据,被采取强制措施人及其聘请的律师可以对此进行反驳。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向法院申请刑事审查复议或诉讼。此外,建立对扣押、冻结款物发还、没收的异议程序和外部监督等救济机制。司法机关对于发还或者没收扣押、冻结和追缴款物有异议的相对人,应当听取其陈述,允许其发表意见,必要时可申请公开听证。另外,从近年来人民监督员制度推行的可行性来看,条件成熟时也可将对扣押、冻结款物的处理纳入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

结束语

本案通过对涉案财物有关问题探讨研究,其出发是基于执法规范化建设而进行的,由于现阶段执法环节涉案财物管理方面,法律规章等规定比较缺乏,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具体的细化管理办法和操作指南,给执法环节财物管理工作带来不便。特别是执法办案中产生大量的非涉案财物如何进行管理,没有具体规章制度可供参考。加之在传统的刑事诉讼观念中,人们多关注“人”的因素,如关注人身权控制的合理性,而忽略“物”的因素,因而在诉讼程序构建中,“物”的价值仅作为证据,而其本身的价值功能常被忽视。在市场经济日益 9 发达的今天,特别《物权法》出台之后,对财产的保护日益完善,而如果对涉案财物管理处理还停留于过去阶段,肯定不利于执法规范化建设,更不利于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只有通过进一步对涉案财物有关问题的探讨研究,找出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立法来加以完善,在执法行为中使其成熟,并通过执法监督手段得到落实。凡此总总,必将促进我国涉案财物管理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律权威和尊严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参考文献

①胡宝珍《刑事涉案财物追缴的法律问题调研》(《福建警察学院学报》(福州)2009年第5期)。

②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③⑥龚举文《论扣押、冻结款物强制措施的司法控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8期

④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

⑤上海法院网www.xiexiebang.com《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的现状审视与制度完善》

作者姓名:胡光明 考籍号:044006200206 专业:法律(本)

报考点:衡阳市蒸湘区自考办 联系地址:衡南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2011年8月15日

第三篇:关于刑事案件中涉案财物如何处置的分析

刑事案件中涉案财物如何处置

当前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侧重于对被追诉人生命权、自由权的保障,而在财产权的保障上则相对滞后。诚然,财产权的地位次于生命权、自由权,但它仍然是基本人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处置涉案财物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法治不断健全,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对财产权的重视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刑事案件中处置涉案财物存在问题的关注度也与日提高:

一、未经法院审判,部分扣押物品已被拍卖。《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工作规定》(以下简称《工作规定》)第32条规定:“扣押、冻结的款物,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或者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以外,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处理。”即未经人民法院宣判,任何部门、组织和个人不得拍卖被告人的涉案财物。这亦是无罪推定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中,刑事案件因诉讼周期太长,扣押物品不易保存,在审判前部分扣押物品已被拍卖。

二、拍卖物品不属于“易损毁、灭失、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工作规定》第26条规定:“对易损毁、灭失、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可以经检察长批准后及时委托有关部门拍卖、变卖。”但是在某些刑事案件中,拍卖品多为汽车等物品,并不属于“易损毁、灭失、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

三、大量拍卖物品被贱卖。我国刑法定罪量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涉案财产的价格,但是在某些刑事案件中,拍卖物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影响着定罪量刑,不能有效地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法律对上述问题已有规定,但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执法存在困难,笔者总结原因如下:

其一,执法机关不移送涉案财物的情况比较普遍。涉案财物一般情况下均应移送到人民法院。但是在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涉案财物的移送成了例外情况。由于办案经费紧张问题较为突出,一般情况下入库的罚没收入都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办案机关,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罚没收入越多,所得的办案经费也就相应的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办案机关为了本部门利益,就可能尽可能少地移送涉案财物,擅自将涉案财物处分。

其二,我国刑事诉讼周期太长,导致扣押物品存放困难且贬值较快。有人说许多刑事案件中拍卖的物品不属于《工作规定》第26条中的“易损毁、灭失、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但是究竟什么物品属于上述物品?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解释。

仅以车辆为例,由于更新快、降价快、有使用期限,如果闲置几年不使用,肯定就报废了。金华市公检法出台一份文件,专门针对此类案件里的车辆之类资产做出规定:车辆等贬值快的资产应及时、抓紧处理,尽可能地将资产保值。相关法律规定粗放,根据理解的不同,执法部门自主性也较强,正是这种灰色空间造成了上述问题。

其三,缺少财产鉴定的权威机构。涉案财产价格数额在定罪和适用量刑幅度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定数额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关键。我国目前缺少财产评估的权威机构,现实中总是存在涉。

妥善处置涉案财物的建议

第一,加强监管力度。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经费困难,造成地方“以收定支”、“以收补支”,即根据司法机关上缴地方财政钱款数额确定该机关经费的数额,或者用司法机关上缴的违法所得弥补该机关经费的不足。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为了弥补基建、购置车辆装备等费用的不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随意扩大违法所得认定和追缴的范围,争取多上缴钱款,以便地方财政按比例或全额返还。此外,还应着重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坐支现象的监管力度。

第二,改善保管场所的环境。《工作规定》第30条明确了对扣押物品应当设立符合防火、防盗、防潮、防尘等安全要求的专用保管场所,并配备必要的计量和存储设备。但是实践中,管理部门少有达到以上要求的保管场所。扣押物品大多是露天存放,损毁严重,贬值速度较快。国家应该加大对司法机关硬件设施的投入,确保各项硬件设施达到标准。

第三,成立或者委托稳定的专业鉴定机构。国家应成立或者指定专业的“价格评审委员会”,“价格评审委员会”应聘请不同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因鉴定、拍卖产生的相关费用应由国家承担。如对区、市认证中心鉴定价格有疑义的,均可由该委员会进行最终评定。对区认证中心鉴定有疑义,可要求市认证中心复核,市认证中心有权否定区认证中心的鉴定。

第四,改变旧观念,确立财产权和人身权同等重要的思想。财产权与生命权、自由权并列为人类的三项基本权利。然而,人们却普遍认为财产权不及生命权、自由权重要。没有财产权,个人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人权的其他内容将无法实现。面对实践中出现的侵犯被追诉人财产权的现象,必须重视对其保障。

在刑事司法活动中,正确认定和处理涉案财产意义重大,关系到公民的财产权利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虽然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涉案财产问题已经作出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以改革与完善。

本文章由河北牛皮癣医院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四篇:涉案财物管理制度

思经派出所涉案财物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派出所涉案财物管理,规范派出所的执法活动,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财产权益,根据《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试行)》、《四川省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为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收集违法犯罪证据,维护安全和管理秩序,派出所民警可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与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有关的违法犯罪人员的人身和随身财物进行检查、搜查。

第三条 违法犯罪嫌疑人财物保管实行集中保管和分散保管相结合、保管与办案相分离、依法及时处理的原则,严禁以扣代管。

第四条 严禁截留、挪用、借用、销毁、私分、调换、变卖、转移涉案财物。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犯罪嫌疑人财物,应当严格保密。

第五条 由两名以上民警具体负责违法犯罪嫌疑人财物的管理工作,不得由办案人员自行保管。

第六条 需要对案件有关的财物采取扣押、调取、收缴、抽样取证等法定措施的,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会同财物的持有人和见证人当场查点清楚,分别使用相应的法律文书,并在文书上详细注明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成色、纯度、颜色、新旧程度、来源等特征情况,由两名以上侦查员、持有人和见证人签名,并加盖办案单位印章,备注中应载明财物详细特征。

第七条 在对涉案人员的人身自由采取法定措施前,应当告知涉案人员可以将随身非涉案财物委托他人领回保管或者交由派出所代为保管。

第八条 涉案人员需要移送其他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执法机关处理的,其随身非涉案财物应当退还本人。

第九条 不得对违法犯罪嫌疑人随身非涉案物品扣押。

第十条 需要将案件移送其他公安机关办理或者本局案件主管部门办理的,应当将涉案财物连同清单等法律文书一并移送。

第十一条 办案人员确因侦查、调查、鉴定、质证等事由,需要调取涉案财物的,应当严格履行收付手续,保管人员应对调取和送还情况详细登记并签字。对于有毁损、短少、灭失、调换等情况的,及时上报。不得以“办案需要”为由调用涉案机动车和其他涉案物品。

第十二条 刑事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将涉案财物随案移送;对于不宜随案移送的涉案物品,应当依照本规定妥善保管并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依法返还涉案财物时,应当制作《呈请发还物品、文件报告书》,送法制部门审核,报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制作《发还物品、文件清单》,一式两份,由办案人、领取人分别签字,一份交领取人,一份附卷。返还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法律文书和当事人的领取手续存卷备查。

第十四条 对应当依法返还的涉案财物,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返还,不得无故拖延。对原主不明确的,返还时应当采取公告方式告知。

第十五条 处理、销毁物品、文件时应制作《呈请处理(或销毁)物品文件报告书》,经法制部门审核,报请分管领导审批后,制作《处理(或销毁)物品、文件清单》,然后实施处理或销毁,并由承办人、证明人签字确认。

第五篇:涉案财物_总结

******派出所

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为深入开展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解决公安机关在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派出所认真分析研究,因地制宜,全面推进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结合起来。耿湾派出所高度重视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充分认识涉案财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执法规范化建设,将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以及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筑牢思想防线,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涉案财物管理违法违规问题,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管理,促进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二是把强化业务学习培训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结合起来。为顺利开展好涉案财物专项治理排查清理工作,耿湾派出所召开涉案财物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并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了公安部党委《2011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全国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并对涉案财物的界定、种类、涉案财物案件的划分以及排查清理工作要领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在行动的第一阶段下发了《耿湾派出所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

方案》,为下一阶段涉案财务管理的建章立制提供了保障。

三是把提升业务工作能力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结合起来。耿湾派出所为坚持避免出现“为治理而治理”、“为排查而排查”的观念和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要求全体民警以求真务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涉案财物专项治理工作与执法质量、信访投诉等考核指标结合起来抓实抓好抓紧,着力发现并解决涉案财物管理中存在的制约公安工作的问题。

四是把“大走访”工作与涉案财务专项治理结合起来。涉案财务管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使该项行动取得实效,耿湾派出所结合大走访深入群众当中的便利条件,重点针对涉案财物问题对辖区进行了走访,充分听取他们对于公安机关在涉案财务管理方面的意见,认真核实,积极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了涉案物品管理制度。

下载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研究(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审理问题研究(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涉案财物管理制度

    涉案财物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管理,确保队伍不发生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涉案资金由####统一管理,涉案物品由各中队到####报备后,中队自行保存管理......

    涉案财物试题

    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所作的( B )时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A.赃物估价鉴定 B.精神病鉴定C......

    涉案财物管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涉案财物管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一、未移送的涉案财物属于被害人合法财产的,返还应在何时进行? 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涉案财物中属于被害人合法财产的,应当依法返还。公安......

    涉案财物管理系统

    涉案财物管理系统 一、系统简介 涉案财物管理系统是一套严格按照《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的规范》要求并结合多年从事涉案财物管理的业务专家之经验,利用射频技术、网络摄像......

    涉案财物管理情况汇报

    情况汇报 自3月底到年底,我所在分局部署下,开展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暨“审计整改年”活动。接到上级通知后,我所立即开会对全体民警进行了宣传动员,并根据实施方案步骤,按时......

    涉案财物管理规定

    上饶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涉案财物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

    涉案财物管理事迹材料

    涉案财物管理先进事迹材料 某派出所 某某 涉案财物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某某同志通过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深刻地认识到涉案财物管理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涉案财物管理心得体会

    涉案财物管理心得体会 所谓涉案财物,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刑事案件和履行行政职能过程中依法扣押、调取、抽样取证、追缴、收缴等方式提取的与案件有关联的财物。主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