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海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滨海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已阅读次:941
发布日期:2008-9-30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和食品工作责任状要求,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县政府赋予我局的粮食、油料、蔬菜生产环节质量安全工作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分管负责人纪检组长王理权专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各乡镇农业生产中心和局属各单位、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合力。二是强化了技术培训。以农民培训工程为支撑,组织专家逐村进行了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直接受训人员达4.8万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村干群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自觉性和技术水平。并在国家级无公害白首乌标准化示范区、省级有机大米标准化示范区树立大型标牌,载明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随时提醒农户按标生产。三是强化了投入品管理。我局印发了《关于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材料,张贴到各个农资经营户店堂的显著位置。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分两期对全县600多个农资经营户进行了农业法规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培训,提高了全县农资经营者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经常性地开展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从严查处产、销、用违禁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行为。1-9月份,共组织农资专项检查24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230户次,查处销售违禁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案件4起,杜绝了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种高毒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四是强化了“三品”基地建设。我县种植业 “三品”产地已达60个,面积90.87万亩,大规模的认证认定已经完成。今年上半年,我局在搞好到期“三品”续报换证的同时,又申报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我局还积极指导滨海县江南春米业公司在有机大米基地、盐城爱生首乌科技公司在绿色首乌基地、江苏震洲粮油工业公司在绿色油菜籽基地,建立规范的农事操作记录档案,把生产记录(特别是投入品使用记录)作为规范农户质量安全责任和追溯的主要依据。我局还把推广农村沼气,作为“三品”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上半年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000处,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效果。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警钟。我们农业部门一定要从三鹿奶粉事件中吸取深刻教训,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作风、最严格的纪律、最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农产品“从田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突出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监管。一是严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关口,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组织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违法行为,解决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的问题。二是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档案,推行统一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对农产品生产企业、“三品”基地实行强制推行。三是推行“三品”基地农产品上市前自检,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把“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在结合起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监控。
二、强化例行监测,完善应急机制。一是联合工商等部门,强化县城和主要集镇大型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蔬菜,不准上市销售,劝其就地销毁,并及时追溯源头,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二是加强获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市场管理,规范使用标识,杜绝以次充好行为。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应急工作,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
三、创新管理方式,构建长效机制。一是结合目前正在组织开展的“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现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从产地环境、生产档案、包装标识、市场准入、例行检测、信息发布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建立和完善入手,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二是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的作用,采用人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引导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消费。三是积极争取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和县政府的支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尽快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无专门机构和人员、无配套硬件设施、无专项工作经费的问题,不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基础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城乡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业厅的精心指导下,我市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过不懈努力,农产品生产源头污染情况得到根本好转,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部组织的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检中,蔬菜合格率排名位居全国37个城市中上游水平。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财政投资力度大,检测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市成立了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编制30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种植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三品”认证工作等。2005年,经市政府专题研究,市财政拨款2650万元用于市检测中心建设,其中1550万元建成了3000平米的办公用房问题;1000万元用于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的购置,目前1000平方米的检测实验室已装修完成,已购进监测仪器50台(套);100万元用于6台专用检测车辆和35台农残速测仪的购置。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在做好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建设的同时,会同市编办积极开展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现状的调研工作,建立完善各涉农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经市编办2005年第36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下发了《关于成立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通知》,人员编制为10—15人。目前我市15个区县正在积极筹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已设立了5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覆盖全市的农产品检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二、措施得力,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进展顺利。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成立后,我市加快了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步伐。2005年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全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农业部门先后到市场准入工作较好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起草市场准入办法,并征求食安委、工商、法制、商贸、卫生、质检等部门意见。2005年12月10日,《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试点阶段,从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在我市2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15个重点超市实施蔬菜类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为过渡阶段,从2006年7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蔬菜、水果、猪肉产品的市场准入;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行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的市场准入。目前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各检测点累计共检测蔬菜样品1000份,超标15个样品,对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均作了退市处理。
三、狠抓宣传培训工作。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活动”、“农产品市场准入宣传周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把宣传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方面结合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的规范化管理,加大了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准入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加快了农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三是积极开展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农残检测、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等培训工作。据统计,从2004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场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及农民共计5万人次。制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5个,先后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点300余个,面积达到3万多亩。
四、加快认定认证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截止目前,全市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8个,面积1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地35个,面积12.9万亩;无公害水果产地9个,面积2.1万亩;无公害畜产品产地4个。认证无公害产品22个,其中蔬菜15个,水果7个。在加快认定认证步伐的基础上,通过改良、改种及转移等措施,加大污染严重的蔬菜基地的治理力度。“污水莲菜”、“毒韭菜”等现象已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新方法生产的韭菜、叶菜类6000亩无公害蔬菜通过了无公害基地认定。
五、积极开展市场检查活动,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春节前夕,市农业局组织6个检查组,从2006年1月10日—20日分三个阶段,对全市10个区县所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重点超市的蔬菜、水果、肉品、禽蛋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宣传及大检查活动。1月10日,在市农产品交易中心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大检查活动的启动仪式。进一步强化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放心果、放心肉”。
尽管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地认定规模不大、标准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检验监测所需仪器设备资金缺口很大、检测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信心、也有能力
做好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随着各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检测设备的陆续到位,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将会全面提高。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安排和部署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资打假工作。
一、突出重点,狠抓环节,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我县作为农业大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商品率在全省粮食主产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四点工作:一要在控制面源污染上下功夫。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依法建立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和田间档案记录制度,重点做好对禁用农药、兽药、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工作,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二要在保障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目前,由于我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低、检验检测手段落后、质量认证认可体系尚不健全。因此,进一步建立完善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构建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网络。抓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定点屠宰场以及农贸市场速检机构建设,严格制度,切实把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关口。三要在做大产业品牌上下功夫。无公害、绿色和
度,严厉查处在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商业欺诈和虚假宣传。二要强化农资质量检查。在备春耕生产阶段,农业执法部门要全面加强对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的监督检查,扩大农资产品的抽样检测范围,提高农资产品质量预警和防范能力。继续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整治工作,对已公告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高毒、高残留等禁用药物,要继续加大清缴和查处力度,严防流入农业生产领域。防止出现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质量问题而导致农业生产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现象;防止出现农资质量问题导致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要强化大要案查处力度。对农民投诉举报案件,要集中力量、逐一排查,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对于农民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要及时成立专案组,限期查办,一查到底。必要时,农业执法部门要主动联合工商、质检、公安等共同调查处理,彻底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依法严惩违法违规犯罪分子。四要强化长效机制建设。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在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农资企业、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切实加快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分类指导、督促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索票索证、进销台帐等制度,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三、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抓出实效 春耕生产在即,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资打假工作对
业法律法规和高效农业种植模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资打假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也是我们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更是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部署,履职尽责,狠抓落实,为保障全县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局
2001年5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在区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
一、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结合春耕生产,2011年3月22日我局与市农业局执法大队、土肥、种子、植保等科室一行20多人对我区农资市场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组对亚华农资市场、康王乡、三荷 乡、西塘镇的所有农资经营户逐一进行了检查。检查种子生产经营户16户,抽查水稻品种8个,其中1户经营的2个水稻品种未建立经营档案,也未开据销售票据,这对维护经营者、消费者权益存在很大缺陷。所有经营门市部委托代销证书、证照、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书等齐全,并能亮证照经营,符合规定要求,但是个别门市粘贴有未经审定品种的宣传资料。检查农药批发、零售经营单位21户,初查1370多个农药品种,抽查12个品种,其中,1个品种标签不合格(10公斤),现场进行了处理,3个品种生产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不符,即威海韩孚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的兰博80%,18包,山东汉克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早疫晚疫44包,山东松冈3%阿维菌素68包,100g/包。存在的问题是同一农药有很多商品名称,如有效成份为阿维菌素的农药,名称有害极灭、虫满光、阿维虫清等;在弥渡县寅街镇供销社景泉农资经营部有安徽省安庆农化工公司生产的10%草甘磷铵盐标识不清,农药的生产日期没有标注在药瓶上,药瓶的下面没有绿色环线的除草剂标志。检查中没有发现过期农药、甲胺磷等高剧毒农药。
二、继续推进“三品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
近几年,我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下简称三品)认证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农业部提出的“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全区农业工作重点,逐步健市、区、基地三级认证管理队伍,扩大认证范围,提高认证等次,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品牌打造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已完成三品认证基地18个,认证品种27个,认证企业10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8家),呈现出认证总量迅速扩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明显增强的特点:
1、认证总量迅速扩大,认证档次不断提高。2008年我县三品认证农产品9个,2009年达到15个(包括杏坪的紫红薯和柴庄西瓜),10年又增加了刘申元公司的粮食认证和汇生源公司的肉猪认证。
2、认证产品结构优化,认证范围不断扩大。我县认证涵盖范围明显扩大,认证产品中地方名特优产品日益增多,由过去单一的蔬菜、杂粮产品逐步扩大到林果业、畜禽业和养殖业。
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明显增强。通过三品认证工作,助推了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涌现出了汇生源公司、盘龙有限责任公司、兴源公司、亿升、欧珂公司、明月公司、农贸等一些龙头企业,打造了汇生源产业园、马台产业园、社川河产业园(杏坪)三个精品产业园区。
4、认证管理队伍不断壮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通过三品认证工作的开展,我县认证机构逐步健全,每家认证企业至少配备1名内检员,通过国家培训持证上岗,保证生产加工规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贯彻执行,使我县认证三品质量稳定可靠,在历次抽检、暗检中100%合格。
二、存在问题
在正视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重认证、轻管理现象客观存在。通过我们年检发现,个别企业基地管理松散、生产档案记录不完整、标志使用不规范,甚至存在超范围用标现象。重认证轻管理的现象客观存在。
2、认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部分企业没有把认证作为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契机,不注重认证标识的使用和品牌的打造,有认证无产品、有产品无市场,攀比认证、加分认证的现象存在。
3、生产基地规模小、档次低,示范作用不明显。该问题有企业思想认识、综合实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引导、经济背景等社会原因,近两年在一系列惠农项目的助推下有所改观,但较我市其他兄弟县还有一定的差距。
4、矿区污染、交通便利带来新问题。西柞高速贯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给我们三品认证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造成我县农产品三品认证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安全意识不强,市场监管难度大;(2)认证检测能力不强:(3)认证经费没保障。
三、建议和对策
为促进我市的“三品”认证工作由数量型向质效型转变,借鉴其它县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我县三品认证工作方案,发展认证与提高质效并重。
1、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程序,落实责任,明确扶持资金用途,建立跟踪制度,专款专用,奖惩分明。
2、扩大奖励范围。把新认证产品、保持认证有机食品、续展认证绿色食品、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都纳入奖励范围,从而在发展新认证的同时,鼓励现有认证保持连续性,更利于认证企业生产加工水平的提升、产品品牌的打造。
2、严格奖励条件。细化奖励申报条件,把评定重点放在企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能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由“认证就奖”向优中选优、注重质效转变,集中有限资金扶持优势品牌,做大做强我县“三品”认证企业,力争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出现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叫的响、做的强的“三品”认证企业,促进我县“三品”认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4、调整与当前认证政策不相适应内容。自09年开始,我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开始推行产品、产地一体化认证,绿色食品续展认证需进行环境监测,有机食品需逐年进行保持认证,所以把保持认证有机食品、续展认证绿色食品、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纳入每年的奖励范围,既节约了资金,又使奖励办法更易于操作、更科学。
(二)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重心,推动三品认证工作快速发展。
一是三品基地建设与特色品牌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相结合,力争用1-2年时间每个镇都建成1个有规模、上档次、品牌响、特色靓的三品基地。
二是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三品认证成为引导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组织三品规模开发,抓好大型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产品认证步伐,扩大总量规模。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成为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认证农产品品牌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带动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四是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调动农户发展三品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
(三)切实加强监管,保障三品健康发展。为了保障三品健康发展,需要把加强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规范运作,严格管理,确保质量,提高水平。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保证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公正性和规范性。二是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全面落实企业年检、质量抽检等监管措施,加强对获证产品的质量和标志管理,确保认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规范、有序地发展。三是切实加强农产品认证工作体系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实践证明,开展三品认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三品概念深入人心,三品认证数量甚至成为评价一个地方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展以三品认证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于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产者素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需要生产者有较好的素质,我们要加大对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宣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传播标准意识、科技意识、信息意识、产品包装意识、品牌效应意识等先进理念,更新生产者的观念。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知道甄别兽药、农药和饲料的真伪优劣,引导生产者从事无公害生产。
二要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认证步伐,打响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要依靠科技,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新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提高科技的项献率,依靠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四要建立健全检测体系,实行全程监控。要实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监控,必须依靠精、准、快的检测手段来完成。政府部门要在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资源,发挥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现有检测机构作用的同时,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的投入,切实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建立一个高效、经济、面向社会的检测机构,实现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避免无人管或重复检测和重复建设。
五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追溯体系和反映灵敏的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每天上市的农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公布在醒目的位置。对药残超标的农产品实行销毁处理,促使商家重视其进货渠道的安全性,通过市场催生安全,通过餐桌反制农田,促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第五篇: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自查报告专题
双峰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责任重大,2012年以来,我局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局为契机,大力推进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完善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以主导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的,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日常监督检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逐步健全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县农业局进行资源整合,将
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股室合并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局﹙双政办发?2011?42号﹚,乡镇农技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双编?2012?2号﹚,并明确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主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工作,县乡两级都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县财政安排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局财政预算专项工作经费20万元。
2、职责明确,工作到位。在三定方案中,县、乡农产
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都明确了职责: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部门主要开展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划并组织实施,全县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组织和实施,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信息发布,承担农产品认证的相关工作等;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主要承担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检查、农产品生产档案建立、农业标准化知识普及、基地和市场农产品快速检测、农民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收集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配合上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臵,做好村监督员和组协管员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工作等。按照各自职责,县、乡两级监管部门年初都制定了全年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例行检测,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资打假行动,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建立生产经营档案等相关工作。
3、强化监管,责任到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各乡镇与县政府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责任状,乡镇再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和工作任务明确到监管站的每个人,各生产基地与县农业局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各级监管者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
4、加强宣传,培训到位。我局制定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方案,在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在全
县范围内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电视等媒体和宣传车、横幅、标牌等工具,加大对农产品安全方面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问答》、《减少农药残留 吃上放心蔬菜》和《市场上的问题水果及有效防范措施》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制作宣传标牌8块;悬挂横幅10条;发送手机短信5万条;在全县17个乡镇主要公路干线,县城主要街道、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等人口集中区域巡回宣传5天;在《农业科技》小报上刊登介绍农产品质量知识的文章5篇,免费发放到全县农户,计50余万份;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培训,今年2月28日在县农业局会议室举办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站长培训班,主要内容为监管工作职责、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等,3月1日-3月25日组织6个乡镇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6名工作人员参加省推广总站在怀化举办的检测人员培训班。
5、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局、乡镇监管站、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都制定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如各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生产档案规范制度、产品检测制度、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宣传培训制度等等,通过规章制度规
范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规范监管行为和监管责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专项整治出成效
1、开展农产品产地污染专项检查整治。组织调查监测
全县种植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状况,特别是对三品认证基地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2、开展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专项检查整治。加强农药
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坚决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行为,全面开展了以甲胺磷等违禁农药兽药为重点的监督检查,严历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甲胺磷等五种禁用农药的行为。
3、进行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狠抓食品添加剂、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检查,从源头上保障“三品”质量安全,重点检查获证单位是否使用禁(限)用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关准则,蔬菜、水果采收是否符合农药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要求,投入品贮存是否有专人管理和适宜场所。检查必须包装的“三品”是否经包装后上市销售,产品或包装上是否标注标志和发证机构名称,标称“三品”的产品其证书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等。
4、农产品生产基地、超市、农贸市场整治。组织对农
产品生产基地、超市、城关地区农贸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开展
抽查监测,坚决依法查处批发市场销售不合格农产品行为。全县出动执法人员126人次,检查农资市场和企业110家次,查处案件18起,涉及总货值金额25.1万元。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1、成立领导小组。县政府成立了“双峰县农业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黄为同志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财政局局长、质监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局、农技推广中心、果蔬局、相关乡镇分管农产品质量监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农业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股股长为副主任,负责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成立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小组,以基地为重点加强技术指导,狠抓各项技术落实。基地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专门负责解决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组织体系。
2、制定实施方案。围绕我县主导产业水稻、蔬菜、水果为重点,制定我县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全县共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25个,其中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个,名贵水果开发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
3、加强农业标准化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标准化队伍建篇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报告
清水县农业局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自查报告
为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我县的贯彻实施,切实改进全县食品安全状况,根据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通知(市人大办发
[2012]34号)和天水市农业局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自查自纠的通知(天农发[2012]155号)精神,清水县农业局按照《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检查重点,对照《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农业部门的工作职责,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自查自纠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书记及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和相关责任单位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监管工作,并将监管工作分解到人,目标责任到人,确保监管工作有序推进。
(二)深入舆论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我县把舆论报道宣传工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的重点来抓。首先,利用进村入户送科技下乡契机,广泛在种植户中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及“三品”认证知识等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种植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在田间操作尽可能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无公害化等;其次,利用在县城、乡镇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咨询站,对前来咨询的广大农民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介绍,发放相关资料,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第三,利用电视、报纸、黑板报、宣传栏等多项手段广泛宣传,在全县营造出全民参与的氛围。
(三)周密组织实施,有序推进工作。
县农业局以粮食、蔬菜等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销售为重点环节,以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为重点领域,集中打击生产销售禁用农药行为,严肃查处违法案件,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等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的监测,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用药和农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建立和健全“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18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正在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正在逐步健全。
2、农业标准化工作落实情况
近一年来,县农业局组织县农技站、县经作站等相关单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地乡镇,通过召开田间示范现场会、印发技术资料、悬挂横幅标语、电视播报等形式,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以点带面,树立典型,增加农民标准化生产意识,激发农民种植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性。并通过各种渠道,整合项目资金,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投入,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3、“三品一标” 农产品认证情况。
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的宣传、示范和推广,加强非禁限用药的作用指导,加大精准施药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二是规范生产过程管理,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试点;三是大力整顿农药市场,配套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严厉查处农药生产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和其它隐性成份的不法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四是加大对“三品一标”(种植业)生产单位及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农业种植基地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
在品牌认证上,在2009年获得大白菜、线麻籽、马铃薯等产品产地认证的基础上,去年向省农产品认证办公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申报菜豆、长豇豆2个无公害蔬菜的认证,总认证面积16500亩。完成了900公顷半夏产地的复查换
证工作,现在正着手准备大白菜等到期无公害农产品的复查换证。目前,我县共认证半夏、大白菜、线麻子、架豆、马铃薯、长虹豆六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品和产地,总认证面积9300公顷,年生产量达25.75万吨,涉及永清、红堡、白沙、秦亭、山门、白驼、松树、草川、陇东、黄门、王河等11乡镇100余村,涉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销售人员15000余人次。
4、专项整治进展情况(1)种植业专项整治。重点是开展农业生产环节的用肥用药检查,加大对种植业生产环节的农业投入品指导,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在蔬菜无公害农残检测上,农业局经作站专门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至6月间,从超市、农贸市场、蔬菜基地抽检蔬菜样品累计达到200余种,合格率在95-100%之间。
(2)农资打假专项整治。为了切实搞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我们以“天水市2012年农业科技下乡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在我县举办为契机,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积极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结合各乡镇的逢集日,深入到乡镇、村组、农户,设立固定咨询点,散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特点和识别方法,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提高科学使用农资的能力,维护了群众自身权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三农服务热线,在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农资经营和用药知识,切实提高了经营门店规范经营、群众科学用药的知识。同时,为经营比较规范、门店比较大的农资经营店统一制作了销售台账,要求经
营人员严格按照台账做好销售记录,为农资经营规范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至目前,通过上门宣传、在宣传周期间宣传,共印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科技及科普类书籍1000多册,咨询群众2000人次,报送各类信息6条。累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门店100多个,查处证照不全的经营门店38个,不规范的经营门店10个,品种多、乱、杂的经营门店3个,整改经营不规范、品种多乱杂门店7个,确保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5、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6月份,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在温沟设施蔬菜示范区、泰山庙塬蔬菜基地、朝东超市、西关蔬菜批发市场等处例行抽检蔬菜20余种,当场进行检测,合格率96%。其中叶菜类有甘蓝、芹菜、油麦菜、菠菜、香菜、油白菜、茼蒿、生菜8类12个样品;果菜类有西红柿、黄瓜、辣椒、西葫芦4类7个样品;还有樱桃番茄一个品种,对于检测超标的樱桃番茄、油麦菜、黄瓜三个品种我们及时进行了追溯调查,生产基地出问题的我们对种植农户进行了通报告知,查看生产记录,着重在出问题的环节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和跟踪监测,在超市和农贸市场出问题的我们第一时间通知经营户,对同类产品严格执行下架处理,扩大检测范围,规范进货渠道,把县区检测的重点放到这次抽检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人。通过以上工作,尽量严格杜绝农残超标的蔬菜商品流入市场,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6、农产品产地准出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在生产基地将初步建立产地证明,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做到产品上市有源可溯。同时,把好农产品质量篇三:滨海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滨海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已阅读次:941发布日期:2008-9-30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和食品工作责任状要求,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县政府赋予我局的粮食、油料、蔬菜生产环节质量安全工作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分管负责人纪检组长王理权专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各乡镇农业生产中心和局属各单位、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合力。二是强化了技术培训。以农民培训工程为支撑,组织专家逐村进行了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直接受训人员达4.8万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村干群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自觉性和技术水平。并在国家级无公害白首乌标准化示范区、省级有机大米标准化示范区树立大型标牌,载明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随时提醒农户按标生产。三是强化了投入品管理。我局印发了《关于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材料,张贴到各个农资经营户店堂的显著位置。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分两期对全县600多个农资经营户进行了农业法规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培训,提高了全县农资经营者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经常性地开展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从严查处产、销、用违禁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行为。1-9月份,共组织农资专项检查24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230户次,查处销售违禁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案件4起,杜绝了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种高毒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四是强化了“三品”基地建设。我县种植业 “三品”产地已达60个,面积90.87万亩,大规模的认证认定已经完成。今年上半年,我局在搞好到期“三品”续报换证的同时,又申报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我局还积极指导滨海县江南春米业公司在有机大米基地、盐城爱生首乌科技公司在绿色首乌基地、江苏震洲粮油工业公司在绿色油菜籽基地,建立规范的农事操作记录档案,把生产记录(特别是投入品使用记录)作为规范农户质量安全责任和追溯的主要依据。我局还把推广农村沼气,作为“三品”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上半年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000处,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效果。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警钟。我们农业部门一定要从三鹿奶粉事件中吸取深刻教训,要站在政(转载于: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自查报告)治和全局的高度,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作风、最严格的纪律、最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农产品“从田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突出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监管。一是严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关口,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组织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违法行为,解决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的问题。二是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档案,推行统一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对农产品生产企业、“三品”基地实行强制推行。三是推行“三品”基地农产品上市前自检,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把“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在结合起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监控。
二、强化例行监测,完善应急机制。一是联合工商等部门,强化县城和主要集镇大型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蔬菜,不准上市销售,劝其就地销毁,并及时追溯源头,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二是加强获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市场管理,规范使用标识,杜绝以次充好行为。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应急工作,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
三、创新管理方式,构建长效机制。一是结合目前正在组织开展的“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现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从产地环境、生产档案、包装标识、市场准入、例行检测、信息发布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建立和完善入手,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二是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的作用,采用人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引导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