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

时间:2019-05-13 18:1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

第一篇: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

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

----关于济南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情况的调查

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是保障住房制度改革取得成功,将新兴的房地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一项重要政策。实施十几年来,对增加商品房有效供给,降低商品房价格,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在商品房市场高速膨胀的态势下,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越来越来突出,成为制约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自2005年9月起,济南市制定实施了《济南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实施细则》,从源头和过程上规范商品房预售款的使用,维护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济南市房地产业的诚信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在良性的轨道上发展,并被作为“济南模式”加以推广。济南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具体作法是:

一、建立担保公司、开发商和商业银行利益相关互相制衡的监管机制

济南市为商品房预售款的数额和用途设臵监管,委托担保公司对预售款的使用情况实施监管,由担保公司赔偿因监管不力给购房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商品房取得预售许 1 可证前,担保公司、开发商和商业银行共同签订《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协议书》。担保公司向购房者提供《预售款监管责任担保书》作为违约赔偿依据。开发商在商业银行设立预售款监管专用账户,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向担保公司提出重点监管资金的用款计划和拨付申请,凭担保公司出具的《预售款使用核准通知书》到银行办理用款手续。商业银行提供预售款专款专户的金融服务,并根据工程造价和施工进度证明核定一般监管资金的额度和用途。

2、全过程监督商品房预售款的使用,保障预购人的合法权益

开发商应将商品房预售款全部存入银行监管专用账户,并将商品房开发项目工程施工合同建设投资上限的120%作为重点监管资金。重点监管资金只能用作本项目建设必需的建筑材料、设备,支付本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款、法定税费等用款事项,不得挪作他用。担保公司除核实重点监管资金外,还应定期查验预售款专用账户资金情况,监督商品房预售款缴存和使用。如发现违规拨付的行为,及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商品房预售款监管专用账户资金缴存和拨付情况进行审计。担保公司须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并缴纳注册资金10%的担保保 2 证金,在开发商未按规定使用预售款造成购房人损失时,优先予以偿付。

3、变监管资金为监管市场,建设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监管到位

济南市成立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中心,为担保公司联合办公提供场所,并负责实施商品房预售监管的日常工作。作为全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招标确立担保公司,审查担保公司的监管资质。接受商品房预售款使用监督过程中的各项备案,受理购房人对商品房预售款违法使用的投诉,依法查处商品房开发企业违法使用商品房预售款的行为。定期对相关商业银行、担保公司进行信用评定。责成因不履行监管责任或监管不力给预购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银行和担保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对预售款每季度的收支结余情况、可疑付款情况和不同意使用预售款情况进行动态汇总,并采取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的方式,对责任三方进行监督检查。

到目前为止,济南市已对9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预售款进行了监管,监管面达到100%。只有11家企业预售款使用不当被限期整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一监管制度的成功实施带给我们几点启示。

一、政府管理要向微观领域延伸,能够触及到社会的最深层次,关注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1、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愿景。房屋是人的栖息场所,也是承载家庭的包容体,在群众心目中既是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对未来希望的美好寄托。政府管理的目标就要尽力实现群众买到房买好房的愿望。目前,全国各主要城市商品房预售比例普遍在8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达到90%以上,城市居民购买商品房主要是通过购买预售房的方式。预售款监管政策中设定的将施工合同建设投资上限的120%作为重点监管资金,从审批程序和用途上进行严格监管,为缴纳预售款的群众最终能拿到实物房产提供了基本保障。

2、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政府的责任。商品房预售具有锁定价格的作用,能够消解购房者对不确定前景的担忧。但是,也存在着购房者掏了钱却迟迟住不上房子的问题,辛辛苦苦积攒多年的买房钱反成了开发商手中任意支配的“筹码”。预售款监管制度规定,商品房预售款只能根据工程进度,用于支付本项目建设必需的建筑材料、设备、施工进度款和法定税费等,在客观上敦促开发商合理地调度资金,通过加快工程进度来节约成本,从一年多 的运行来看,许多商品房项目做到了提前验收交付购房人使用。施工单位不用垫付资金,有充足的资金和精力专注于房屋建设,也使商品房质量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3、为群众构筑好抵御风险的托底线。购房者大多法律意识淡薄,交易知识匮乏,风险防范和处理能力不足。由于国家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央行不断提高房贷门槛,房地产开发企业挪用商品房预售款现象普遍存在,席卷预售款逃匿导致“烂尾楼”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意味着购房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毕生的积蓄却血本无归。通过预售款监管为群众构筑了两道安全防线,其一是预售款的使用要经过担保公司和商业银行两个利益制约方的严格审核,其二是一旦发生监管失灵导致购房人预售款损失的,由担保公司按照监管协议的约定,优先从担保保证金中予以赔偿,从而确保了购房人的预售款资金安全。

4、解决群众“维权难”的问题。从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实力和交易地位来看,开发商财雄势大居于强势,而广大购房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一些房地产商在预售宣传时,许诺所预售房屋有优美的环境,完美的配套设施,周全的物业管理,如果实际情况与宣传出入很大,购房者中途改变了购房意愿,预售款应无条件退还给购房者。但实际情 况是,开发商往往借口资金紧张,一拖再拖甚至不予退款。预售款监管制度规定,担保公司应向购房人提供担保合同,告知购房人的权利和监管者的义务,建设主管部门公布举报电话,从商品房预售和预售款监管等制度环节,用行政手段支持购房人正当合理的维权要求。

5、增强政府廉洁勤政的公信力。城市商品房价格攀升过快,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以及政府监管制度缺位,造成了商品房预售款的违规使用,引起购房群众的普遍困惑和强烈不满。如果群众的怨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政府不在行政管理下功夫钻研和实践,这种只廉不勤的行为在群众眼里也是腐败。为实施预售款监管制度,建设主管部门详细研究了商品房预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做法,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创新监管方式,使得这一政府规章具有了可操作性,并根据实施的情况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大幅度提高了行政服务质量和监管效能,获得了购房者、开发商、担保公司和商业银行的普遍赞誉。

二、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要从点滴做起,从每个环节做起,逐步扩大信用体系的覆盖面

1、优先推动市场主体的诚信自律建设。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市场主体的诚信自律来规范其经 6 济行为,有利于维系和谐稳定的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这一“柔性约束”的方法也更符合维护企业信誉、服务企业发展的主旨。预售款监管制度就充分体现了自律为先的原则,商品房在进入市场预售之前,三方要共同签署监管协议等多项承诺文书,确立监管关系并向社会承诺自律责任。担保公司承诺监管不力要赔偿购房者损失,银行承诺无核准通知书不擅自拨付重点监管资金,开发商承诺预售款只用于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当中。诚信道德臵于社会和政府的监督之下,企业信用意识和履约意识明显增强。

2、发挥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涉及面广、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市场的力量难以自发完成,特别是在信用发展的初期,政府的推动成为构建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动力。同时,政府作为信用主体的率先垂范,为各市场主体树立起信用表率。监管制度实施以前,开发商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要经过土地、规划、建设等多个部门的审查,群众拿不到所购的商品房时,既怪开发商不讲诚信也埋怨政府不作为,甚至采取过激行为集体维权向政府讨要说法。政府的决策信用和行政信用直接关系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预售款监管制度中主动引入诚信管理的原则,引导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参 7 与,对推动诚信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信用建设要坚持逐步完善和不断创新。济南市的GDP水平表明,社会还未能达到高度信用化阶段,各种体制配套改革还在进行中,因此,信用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大胆探索、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预售款监管制度在运用诚信产品、推动诚信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对负责监管的担保公司设臵了诚信门槛,规定注册资本金等必须达到相关标准。与相关的房地产资质管理挂钩,对于不讲诚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降低直至取消资质。根据各方的诚信水平给予一定的奖惩,在担保费用方面,3A企业按50%缴纳,2A企业按70%缴纳,对开发商违规使用预售款给予不多于3万元的罚款。

4、积极补充特殊领域的信用管理。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信誉和信任成为市场主体融资、经济交往的前提。房地产业为广大群众的生活提供最大宗不动产,是商业银行贷款的较大业务领域,其信用档案建设尤其重要。市建设主管部门在建筑市场城信体系的基础上,设立了商品房预售款城信管理系统,同时规范了与其他相关信用系统的衔接方式。定期对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进行信用 8 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公布。另外,担保公司的不予付款记录、银行的可疑付款记录、开发商的违规付款记录等都将被记载,如实地反映三方的履约能力和监管任务完成情况。相关信用报告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其他领域一经使用,将会为诚实守信的企业产生信用效益。

5、建立信用保障机制惩治失信行为。诚信社会首先是一个法治社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失信违法的行为受到法律法规的惩处,诚实守信的道德风气才能真正建立起来的。只有建立在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下的信用,才是真正意义的信用。预售款监管制度对各类违规行为都有严格的审查和惩治规定,一旦发现立即提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期进行整改。通过定期和随机的信用巡查程序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对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造成预售款违规使用的担保公司,停止其预售资金监管担保业务,对擅自拨付预售资金的商业银行,取消其预售资金监管银行资格,对违规使用预售款的开发商,暂停其商品房预售,记入不良信用档案,并按规定予以处罚,严重者要降低直到取消资质。

三、维护市场秩序应着力于市场重点节点的监管,丰富市场监管主体,合理地控制风险水平。

1、坚持有限政府的原则。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应树立适度有效干预的思想,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其在市场监管方面的职能,为企业和个人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预售款监管制度制定之初,对各地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厦门的房地产交易中心是政府事业单位,广州的预售款监督管理小组是政府常设临时机构,从市场角度看,政府部门不是经济主体,不具备民事责任资格,不应该直接参与市场行为,承担资金监管的直接风险和无限责任。而是委托具有独立市场地位的“第三方”实施直接监管,政府只对参与的监管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督,从而对商品房预售款实施间接监管。

2、探索市场化监管的有效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其行为也更纷繁复杂,单靠政府部门监管,无论是从人员配备上,还是从财政负担上都是不现实的,将现行的一些不宜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则会充分发挥他们社会化监管的作用。从各地预售款监管的经验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具有资金管理的优势,律师事务所具有法律服务的优势,而担保公司具有项目管理和担保赔偿的优势。济南市在推行担保公司监管制的同时,切实加强了对担保公司的监督,比如担保公司 10 公开向社会招标确定,推行多家担保企业联保制,规定担保额已超过一定数量的企业暂停新担保业务等。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通过担保公司为购房者提供“保本底线”的做法,在维护购房者权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突出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监管效能。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对于保护居民住房消费积极性,改善居民居住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给开发企业却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不仅大笔预售款资金不能随意调度,每使用一笔还要找担保公司审批,直接影响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房地产市场。市建设主管部门积极采纳开发企业的合理建议,组织多家担保公司成立监管中心,快捷地办理用款手续,并允许开房商向担保公司申请一定额度的备用金,以支付经常性、小款开支。预售款既是为购房者监管也是为开发商自身监管,促使开发企业合理地规划资金使用,从加强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监管效果表明,部分开发项目工期大大缩短,企业信誉大幅增长,商品房销售和资金回笼速度加快。

4、将监管放在许可同等重要的位置。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实施以来,因为与许可制度相关的监管制度不配套,形成了“审批之后管理难,混乱之后整治难”的怪圈。不 11 仅是消费者的纠纷层出不究,也殃及位于房地产产业链条上的其他企业,严重阻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例如,因预售款被挪用或不能及时拨付,导致大量欠付施工单位的工程款,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而又造成农民工工资的严重拖欠,引发群体上访事件。实施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制度后,开发商有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行为的,一律不给办商品房预售证,使过去遗留的建设领域清欠问题得以较快解决。施工单位工程款能够正常开支,工期大大提前,据匡算,可节约成本占工程总造价的3.7%,农民工工资按月正常发放,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5、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灵敏度。目前商业银行衡量和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的手段和能力明显不足,对多头开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资金大量抽走,银行也难以察觉。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不能及时收回,进而波及购房者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也得不到及时偿还,使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避免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转化为全局性的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市场监管要强化动态实时的特性,做到早发现、早行动、早规范。商品房预售款受到监管,使银行可以通过结算权利,控制房地产企业对预售资金的违规使用,从而降低、化解了银行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银行对开发商 12 有了制约能力,资金安全系数增加,银行的盈利能力明显提高,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预售款监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综合防范制度。

第二篇: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确立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省委李源潮书记指出,重视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类型、产生原因和特点分析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运行的现状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基本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保证,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就必须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新区成立以来信访统计情况来看,我区群众到区集访共计307批5290人次,到市集访99批2490人次,到省集访21批643人次,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众集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的经济补偿款问题,土地被征用农民安置、就业问题,经济纠纷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问题,法院判决案件执行等问题;重组、改制及破产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基层干部的廉政建设和作风问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突出和激烈的形式是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五多特点:一是发生数量多,具有复杂性。表现在:导致矛盾纠纷的因素越来越多,涉及人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矛盾纠纷触及的层次越来越深,不平等主体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二是串联行为多,具有延展性。表现在:因同样因素或性质引发的矛盾纠纷易产生连锁反映,处置不慎易产生共鸣,从而引发群体性、区域性事件。三是重复上访多,具有反复性。一些人对已产生的矛盾纠纷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反复上访,越级上访,特别是个案的重复访、缠访对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四是激烈方式多,具有尖锐性。为达个人目的,有些矛盾纠纷当事人往往采取过激行为,堵桥堵路堵门甚至极个别还采取自杀进行威胁,酿成严重后果,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五是策划预谋多,具有对抗性。随着公民组织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维权手段不断翻新。群体性、区域性矛盾纠纷往往有组织策划者和骨干,而且各人分工明确。从产生的原因来分析,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少数干部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不重视。有的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不接触群众,不参加接待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无所知;有的干部缺乏政治敏锐性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应备素质,思想上麻痹大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重视、不认真处理、以致小事酿成大事,有的基层干部自身形象欠佳、群众不信任,直接影响了干群关系;有的干部在接待群众时,态度傲慢、表态随便,缺乏责任感,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二是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不健全、方法不适应。目前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维护治安和稳定的基层组织不健全,运转不正常,效率不高,有的农村基层组织受宗族、帮派、宗教势力干扰,形不成领导核心,难以适应团结带领群众、维护政治稳定的要求。三是部分群众合理利益落实不到位。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因为政策法规不配套、执行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导致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影响了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四是少数人对政府有抵触情绪。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因个人原因,有组织地煽动、操纵,利用宗族、家族势力给政府施压,将群体性利益矛盾激化成群体性事件。五是少数村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不公开,从而引起群众不满、产生矛盾。

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把握的原则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逆的原则和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基本要求。根据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还应当把握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从战略上,要强调把握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的统一。在制定改革方案、实施重大决策时,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可能暂时给部分群众利益带来的损害,尽量避免和减少这种损害。在具体工作上,要经常全面排查隐患,针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突出问题、敏感地区和重点人员,逐一进行化解。

2、力争主动原则。一旦发现~苗头,党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迅速赶赴第一线做疏导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3、关心群众利益原则。各级党政组织、有关部门必须十分重视关心群众疾苦,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首要环节,凡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必高度重视。如果不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地拖、哄、压,甚至推让,只能激化矛盾,即使哄得群众一时平息下去,过后还要爆发。

4、教育疏导原则。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帮助广大群众认清改革中出现一些困难的必然性和暂时性,引导群众自觉地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渡难关。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发生了群体性事件,都不能把群众当做对立面,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宣~律政策,消除群众的对立情绪,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5、民主法制原则。要扩大基层民主,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依法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在农村大力推行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对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慎用警力。即使出现某些过激行为,也不能简单地使用强制手段压服群众,要

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矛盾和纠纷。同时,要依法坚决打击群体事件中极少数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对策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加快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富裕一方、稳定一方。我们在战略上,要以发展为目标,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在战术上,要始终把稳定放在首位,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维护社会稳定。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不稳定因素大力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突出位置上来统筹考虑。要积极制定鼓励扩大就业的各项政策,以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围绕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公经济等领域,大力拓展门槛低、投入少、容量大的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全面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四项补贴、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就业内容和就业形式的创新,大力发展小企业和各种非正规就业。要积极探索政府出资购买就业岗位,鼓励企业雇佣下岗失业人员。对弱势群体和社保对象采取缓解困难的特殊帮扶政策。要完善和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失业保险制度,切实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规范管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各项程序,确保低保金足额、按时发放。要加大对低保对象就业、子女上学、医疗等方面政策扶持力度。要继续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帮扶困难户的制度,加大对困难职工农户的扶贫力度。

(二)完善基层民主、密切干群联系,改善干群关系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决不允许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伤害人民群众感情,切实树立良好公仆形象,不断增强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亲合力。要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使群众知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注重引导群众运用法制手段解决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要建立健全对农民负担问题的监督机制,把农民负担制度化、公开化、规范化。制发监督卡和专用收据,公布负担的数量和征收办法,开展审计监督和执法检查。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村级财务管理等,都应向村民公开,确保他们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

(三)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大调解机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依法调解、有情化解是我区大调解机制的活力所在。要大力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在各镇街普遍建立镇街、事业单位、村(居)、百人以上的企业、村民小组、农户等六级调解组织,真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范围的各级调解组织网络。要建立完善信息预警机制和社会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继续坚持领导每日信访接待制度、首问负责跟踪督办制度和及时协调会办制度。各基层调解组织要立足基层,坚持原则,依法调处,最大限度地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努力提高人民内部矛盾的自我消化能力,坚决防止矛盾激化和引发治安、刑事案件。区、镇街调解中心要充分发挥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主渠道作用,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特别对历史遗留问题个案的重复访、缠访,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坚决杜绝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努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区各政法部门应当以化解涉法矛盾纠纷为己任,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切实解决好各类民事、经济、行政纠纷。要切实加强各级调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排查问题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努力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就能得到早发现、早钝化、早化解。

(四)创新思想工作方法,有情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给群众释疑解惑,理顺情绪。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下岗分流、再就业、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要引导群众客观地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全面看待改革,既看到改革的光明前景,又看到改革的艰巨复杂,克服惧怕改革的心理和消极应付的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信心。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抓好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按级办事的自觉性,尤其是可能给部分群体利益带来损失的事件,更要将推行的依据、目的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政策的优惠、便民措施等向群众公开,以透明求公平公正,以公开求理解支持。在时效上,把握时机,抓好政策制度的宣传。政府每出台一个重大的决策或开展一项重大的活动,应在活动前和活动执行中重视宣传,借助各种途径和媒介,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活动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个人目的的实现途径,使居民群众心里明白,有数,就不会再有不满情绪,即使有一时想不通,工作也好做一些。三是在载体上,通过报刊、电视、告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直接向群众宣传。采取走村到户和召开相关人员会议的方式,面对面把政府的政策传达给群众,听取群众的呼声,做好调解工作。

四、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社会稳定工作的领导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到人心的向背、事业的兴衰、政权的存亡的大问题。因此,各级党政领导都要明确党政一把手为处理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要坚持领导干部亲自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把党政领导和主管领导及时亲临现场处置事件,定为纪律,形成制度,始终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工作领导体系,定期召开稳定工作形势分析会,准确把握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要认真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要把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作为领导工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对因部门和单位工作失误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要严肃追究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三篇: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确立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省委李源潮书记指出,重视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类型、产生原因和特点分析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运行的现状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基本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保证,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就必须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新区成立以来信访统计情况来看,我区群众到区集访共计307批5290人次,到市集访99批2490人次,到省集访21批643人次,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众集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的经济补偿款问题,土地被征用农民安置、就业问题,经济纠纷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问题,法院判决案件执行等问题;重组、改制及破产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基层干部的廉政建设和作风问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突出和激烈的形式是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五多特点:一是发生数量多,具有复杂性。表现在:导致矛盾纠纷的因素越来越多,涉及人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矛盾纠纷触及的层次越来越深,不平等主体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二是串联行为多,具有延展性。表现在:因同样因素或性质引发的矛盾纠纷易产生连锁反映,处置不慎易产生共鸣,从而引发群体性、区域性事件。三是重复上访多,具有反复性。一些人对已产生的矛盾纠纷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反复上访,越级上访,特别是个案的重复访、缠访对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四是激烈方式多,具有尖锐性。为达个人目的,有些矛盾纠纷当事人往往采取过激行为,堵桥堵路堵门甚至极个别还采取自杀进行威胁,酿成严重后果,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五是策划预谋多,具有对抗性。随着公民组织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维权手段不断翻新。群体性、区域性矛盾纠纷往往有组织策划者和骨干,而且各人分工明确。从产生的原因来分析,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少数干部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不重视。有的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不接触群众,不参加接待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无所知;有的干部缺乏政治敏锐性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应备素质,思想上麻痹大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重视、不认真处理、以致小事酿成大事,有的基层干部自身形象欠佳、群众不信任,直接影响了干群关系;有的干部在接待群众时,态度傲慢、表态随便,缺乏责任感,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二是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不健全、方法不适应。目前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维护治安和稳定的基层组织不健全,运转不正常,效率不高,有的农村基层组织受宗族、帮派、宗教势力干扰,形不成领导核心,难以适应团结带领群众、维护政治稳定的要求。三是部分群众合理利益落实不到位。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因为政策法规不配套、执行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导致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影响了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四是少数人对政府有抵触情绪。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因个人原因,有组织地煽动、操纵,利用宗族、家族势力给政府施压,将群体性利益矛盾激化成群体性事件。五是少数村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不公开,从而引起群众不满、产生矛盾。

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把握的原则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逆的原则和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基本要求。根据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还应当把握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从战略上,要强调把握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的统一。在制定改革方案、实施重大决策时,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可能暂时给部分群众利益带来的损害,尽量避免和减少这种损害。在具体工作上,要经常全面排查隐患,针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突出问题、敏感地区和重点人员,逐一进行化解。

2、力争主动原则。一旦发现闹事苗头,党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迅速赶赴第一线做疏导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3、关心群众利益原则。各级党政组织、有关部门必须十分重视关心群众疾苦,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首要环节,凡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必高度重视。如果不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地拖、哄、压,甚至推让,只能激化矛盾,即使哄得群众一时平息下去,过后还要爆发。

4、教育疏导原则。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帮助广大群众认清改革中出现一些困难的必然性和暂时性,引导群众自觉地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渡难关。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发生了群体性事件,都不能把群众当做对立面,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

作,宣讲法律政策,消除群众的对立情绪,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5、民主法制原则。要扩大基层民主,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依法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在农村大力推行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对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慎用警力。即使出现某些过激行为,也不能简单地使用强制手段压服群众,要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矛盾和纠纷。同时,要依法坚决打击群体事件中极少数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对策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加快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富裕一方、稳定一方。我们在战略上,要以发展为目标,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在战术上,要始终把稳定放在首位,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维护社会稳定。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不稳定因素大力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突出位置上来统筹考虑。要积极制定鼓励扩大就业的各项政策,以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围绕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公经济等领域,大力拓展门槛低、投入少、容量大的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全面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四项补贴、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就业内容和就业形式的创新,大力发展小企业和各种非正规就业。要积极探索政府出资购买就业岗位,鼓励企业雇佣下岗失业人员。对弱势群体和社保对象采取缓解困难的特殊帮扶政策。要完善和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失业保险制度,切实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规范管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各项程序,确保低保金足额、按时发放。要加大对低保对象就业、子女上学、医疗等方面政策扶持力度。要继续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帮扶困难户的制度,加大对困难职工农户的扶贫力度。

(二)完善基层民主、密切干群联系,改善干群关系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决不允许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伤害人民群众感情,切实树立良好公仆形象,不断增强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亲合力。要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使群众知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注重引导群众运用法制手段解决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要建立健全对农民负担问题的监督机制,把农民负担制度化、公开化、规范化。制发监督卡和专用收据,公布负担的数量和征收办法,开展审计监督和执法检查。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村级财务管理等,都应向村民公开,确保他们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

(三)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大调解机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依法调解、有情化解是我区大调解机制的活力所在。要大力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在各镇街普遍建立镇街、事业单位、村(居)、百人以上的企业、村民小组、农户等六级调解组织,真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范围的各级调解组织网络。要建立完善信息预警机制和社会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继续坚持领导每日信访接待制度、首问负责跟踪督办制度和及时协调会办制度。各基层调解组织要立足基层,坚持原则,依法调处,最大限度地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努力提高人民内部矛盾的自我消化能力,坚决防止矛盾激化和引发治安、刑事案件。区、镇街调解中心要充分发挥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主渠道作用,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特别对历史遗留问题个案的重复访、缠访,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坚决杜绝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努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区各政法部门应当以化解涉法矛盾纠纷为己任,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切实解决好各类民事、经济、行政纠纷。要切实加强各级调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排查问题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努力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就能得到早发现、早钝化、早化解。

(四)创新思想工作方法,有情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给群众释疑解惑,理顺情绪。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下岗分流、再就业、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要引导群众客观地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全面看待改革,既看到改革的光明前景,又看到改革的艰巨复杂,克服惧怕改革的心理和消极应付的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信心。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抓好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按级办事的自觉性,尤其是可能给部分群体利益带来损失的事件,更要将推行的依据、目的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政策的优惠、便民措施等向群众公开,以透明求公平公正,以公开求理解支持。在时效上,把握时机,抓好政策制度的宣传。政府每出台一个重大的决策或开展一项重大的活动,应在活动前和活动执行中重视宣传,借助各种途径和媒介,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活动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个人目的的实现途径,使居民群众心里明白,有数,就不会再有不满情绪,即使有一时想不通,工作也好做一些。三是在载体上,通过报刊、电视、告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直接向群众宣传。采取走村到户和召开相关人员会议的方式,面对面把政府的政策传达给群众,听取群众的呼声,做好调解工作。

四、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社会稳定工作的领导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到人心的向背、事业的兴衰、政权的存亡的大问题。因此,各级党政领导都要明确党政一把手为处理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要坚持领导干部亲自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把党政领导和主管领导及时亲临现场处置事件,定为纪律,形成制度,始终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工作领导体系,定期召开稳定工作形势分析会,准确把握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要认真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要把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作为领导工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对因部门和单位工作失误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要严肃追究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确立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省委李源潮书记指出,重视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类型、产生原因和特点分析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运行的现状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基本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保证,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就必须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新区成立以来信访统计情况来看,我区群众到区集访共计307批5290人次,到市集访99批2490人次,到省集访21批643人次,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众集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的经济补偿款问题,土地被征用农民安置、就业问题,经济纠纷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问题,法院判决案件执行等问题;重组、改制及破产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基层干部的廉政建设和作风问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突出和激烈的形式是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五多特点:一是发生数量多,具有复杂性。表现在:导致矛盾纠纷的因素越来越多,涉及人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矛盾纠纷触及的层次越来越深,不平等主体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二是串联行为多,具有延展性。表现在:因同样因素或性质引发的矛盾纠纷易产生连锁反映,处置不慎易产生共鸣,从而引发群体性、区域性事件。三是重复上访多,具有反复性。一些人对已产生的矛盾纠纷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反复上访,越级上访,特别是个案的重复访、缠访对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四是激烈方式多,具有尖锐性。为达个人目的,有些矛盾纠纷当事人往往采取过激行为,堵桥堵路堵门甚至极个别还采取自杀进行威胁,酿成严重后果,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五是策划预谋多,具有对抗性。随着公民组织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维权手段不断翻新。群体性、区域性矛盾纠纷往往有组织策划者和骨干,而且各人分工明确。从产生的原因来分析,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少数干部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不重视。有的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不接触群众,不参加接待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无所知;有的干部缺乏政治敏锐性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应备素质,思想上麻痹大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重视、不认真处理、以致小事酿成大事,有的基层干部自身形象欠佳、群众不信任,直接影响了干群关系;有的干部在接待群众时,态度傲慢、表态随便,缺乏责任感,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二是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不健全、方法不适应。目前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维护治安和稳定的基层组织不健全,运转不正常,效率不高,有的农村基层组织受宗族、帮派、宗教势力干扰,形不成领导核心,难以适应团结带领群众、维护政治稳定的要求。三是部分群众合理利益落实不到位。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因为政策法规不配套、执行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导致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影响了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四是少数人对政府有抵触情绪。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因个人原因,有组织地煽动、操纵,利用宗族、家族势力给政府施压,将群体性利益矛盾激化成群体性事件。五是少数村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不公开,从而引起群众不满、产生矛盾。

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把握的原则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逆的原则和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基本要求。根据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还应当把握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从战略上,要强调把握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的统一。在制定改革方案、实施重大决策时,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可能暂时给部分群众利益带来的损害,尽量避免和减少这种损害。在具体工作上,要经常全面排查隐患,针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突出问题、敏感地区和重点人员,逐一进行化解。

2、力争主动原则。一旦发现闹事苗头,党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迅速赶赴第一线做疏导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

第五篇: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第一位推进会讲话

点击查看更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研讨发言材料

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第一位推进会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对下步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悟,重点抓好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要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第一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打造“XX干部”名片作为战略举措抓严、抓细、抓实,为走出一条绿色崛起之路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为此,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激发创造力。思想政治建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开关”。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坚定信念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推进发展,在理念和行动上回答好九个问题。一是如何践行党员标准,始终做到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二是如何在本区域本单位推进改革发展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三是如何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部署?四是如何在落实市委“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新目标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五是如何在打赢全县“三年全面脱贫、整体位次前移”的硬仗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六是如何打破传统思维和僵化体制约束,创新招商引资的方法?七是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能拿出哪些实招?八是跳出XX看XX,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九是如何能让本区域本单位的工作有新变化、干部有新作为、发展有新局面?回答好了这九个问题,我们思想的大门就打开了,干部的定位也就弄清了,加快发展的目标也就明确了。

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凝聚向心力。我们当前正在进行“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大家普遍认为“十四五”时期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就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两大功能,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一是强化党建责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建立月例会制度,定期研究经济工作,开展党建述职评议,通过亮成绩清单、晒问题清单、列任务清单,推动各级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二是强化组织基础。以“一带三创”为抓手,深入开展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深入实施集体经济空壳村“破零行动”,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要突出党建的引领作用,搭建“党建+”服务平台,统筹推进机关、社区和非公经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三是强化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围绕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党建云、微信群等新平台作用,不断提高党员素质。严把党员“入口关”,健全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大力选树先进典型,不断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战斗力。要以提素质、优结构、改作风、增团结为重点,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思想正、作风硬、工作实、群众赞”的XX干部标准,继续实行“两挂钩、两不挂、两票决”干部选任模式,创新干部选拔、任用、交流等机制,打破常规、打破资历用干部,把大量干部放到基层一线、招商一线、建设一线、综治维稳一线去锻炼、去培养、去实现人生价值。各级党员干部要争做“五个模范”:一要争做一线冲锋的模范。以一线为家,以一线为重,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要争做一心为民的模范。各级党员干部都要有热情、有能力和群众坐在一起、说到一块、打成一片,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让群众真正从内心点赞。三要争做一体同心的模范。XX干部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团结是基础,协作是内涵。要发扬团队作战精神,自觉讲政治、讲团结、讲大局,做到同心同德、同向同力。四要争做一贯创新的模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形成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五要争做一身正气的模范。以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精神境界,塑造“XX干部”良好形象。

四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全面增强执行力。“知之不难,行之不易。”近年来,我们倾力打造“XX干部”名片,在干部作风转变、能力提升上下了一番苦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干部缺乏政治定力,不信组织信传言,挑拨关系不团结;个别干部缺乏进取意识,占位子、混日子,舒舒服服领票子;个别干部缺乏担当精神,绕着转、躲着走,手里掌权不担责。这些干部的状态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绿色崛起的要求格格不入。“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今后,我们要把作风建设作为打造“XX干部”名片的“牛鼻子”,弘扬正能量,锤炼硬作风,提升执行力,在全县树立“重落实、抓过程、看结果”的工作导向,形成“马上就办、不打折扣”的工作状态,真正使全县干部把作风体现在实干上,能力体现在落实上。要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旗帜鲜明地给那些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事者无忧,让有为者有位。要切实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让不称职、不作为、没成绩的干部挪位走人,让连续三年排在末位或者连续两年工作退步的单位“一把手”让位下课。

五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升约束力。全面履行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大力支持纪委深化“三转”。要抓住“关键少数”,强化监督管理“一把手”,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要深化完善纪委常委包联乡镇和县直纪检监察派驻机构联组工作机制,确保压力传导不递减、责任落实无缝隙。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一准则、两条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准确运用“四种形态”,把对干部的严管厚爱体现在抓早抓小上,体现在抓日常管理上。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四风”,加强对扶贫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时间节点的监督检查。要推动巡察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巡察全覆盖。要坚持“零容忍、无禁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让XX既有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又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今天,我们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要把XX光荣传统和宝贵精神传承到加快发展、绿色崛起的宏伟实践中,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整体位次前移的历史性目标而努力奋斗!

点击查看更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研讨发言材料

下载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课讲稿: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政法队伍建设首位

    党课讲稿: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政法队伍建设首位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利用一天时间召开这次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借这个机会,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就如何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谈......

    维护群众利益工作情况 定稿

    维护群众利益工作的调研近年来,靖西县信发铝矿工业拉动了我县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铝厂工业与周边村民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就2010年7月份......

    把三大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把三大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安全、稳定、经营这三大重点工作决定着中国铁路现代化的进程。处在加快发展黄金机遇期的中国铁路,能否牢牢把握和充分利用好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实......

    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王兆宇《 人民日报 》( 2011年08月01日07 版)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

    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谭献民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推动事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出......

    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合集五篇)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主渠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桥头堡”,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丰城市的信访工作压力很大,任务相当艰巨。全市围绕确保社会稳定这个中心,把......

    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声音) 《 人民日报 》( 2011年03月25日11 版) 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像他那样为政,一辈子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是要像他那样做人,一辈子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浅谈始终把烟农利益放在心上

    浅谈“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今年国家局提出开展“235”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作为烟叶生产技术指导部门,如何用实际行动,想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