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申报说明
代扣代缴-工资薪金所得-正常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申报说明
一、申报准备
完成《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A表)》填制。具体填表方法请参见相关申报说明。
二、填报报表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三、填报说明
(一)表头栏目填报
税款所属期:个人取得所得的月份的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扣缴义务人名称:实际支付个人所得税的单位的法定名称全称
扣缴义务人所属行业:选择“一般行业”或“特定行业月份申报”,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特定行业,是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行业。
扣缴义务人编码:扣缴义务人纳税人识别号
(二)申报表基础信息栏目填报 序号(1):顺位序号 姓名(2):纳税人姓名。
身份证件类型(3):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填写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等证件名称。
身份证件号码(4):与身份证件类型填报内容相对应的身份证件号码。
(三)申报表计税申报栏目填报 所得项目(5):工资、薪金所得
所得期间(6):扣缴义务人支付所得的时间
收入额(7):纳税人取得的全部收入额(含税),其中包含免税所得、税前扣除项目、减除费用、准予扣除的捐赠额。企业补差给个人的生育生活津贴、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以及个人年金缴费部分均应计入收入额。年金单位缴费部分不计入收入额。
免税所得(8):税法第四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所得,包括远洋运输船员的伙食费、企业补差给个人的生育生活津贴部分、工伤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费(9):填写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费(10):填写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金(11):填写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失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12):填写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
财产原值(13):一般不填。
允许扣除的税费(14):填写允许税前扣除的个人年金缴费部分。
其他(15):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可以在税前扣除的费用。合计(16):第16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第12列+第13列+第14列+第15列。
减除费用(17):填写3500或4800。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18):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19):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19列=第7列-第8列-第16列-第17列-第18列。
税率%(20):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速算扣除数(21):根据适用税率填写。
应纳税额(22):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22列=第19列×第20列-第21列。
减免税额(23):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包括符合规定的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劳动所得定额减征个人所得税税额。此项有填报的,需同时填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应扣缴税额(24):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24列=第22列-第23列
已扣缴税额(25):扣缴义务人当期实际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一般不填。
应补(退)税额(26):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26列=第24列-第25列。一般与第24列相同。
备注(27):一般不填。
(四)签署盖章栏目填报
相关人员、扣缴义务人、代理机构(人)填报相关内容,签名或盖章。
四、客户端申报
第一步:点击左侧 “报表填写”中的“扣缴所得税报告表”,在主界面单击“正常工资薪金”或点击报表后的【填写】进入报表操作,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您可以选择【添加】或【导入】两种方式录入人员数据,如下图所示:(软件中其他报表的填写方式和本表一致,下面将具体说明【添加】操作)
第三步:点击【添加】,按照员工收入情况如实录入数据,如下图所示:
第二篇: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申报说明
代扣代缴-其他所得-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申报说明
一、申报准备
完成《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A表)》填制。具体填表方法请参见相关申报说明。
二、填报报表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三、填报说明
(一)表头栏目填报
税款所属期:个人取得所得的月份的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扣缴义务人名称:实际支付个人所得税的单位的法定名称全称
扣缴义务人所属行业:选择“一般行业”或“特定行业月份申报”,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特定行业,是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行业。
扣缴义务人编码:扣缴义务人纳税人识别号
(二)申报表基础信息栏目填报 序号(1):顺位序号
姓名(2):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身份证件类型(3):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填写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等证件名称。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如果税务机关已赋予18位纳税人识别号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如果税务机关未赋予的,填写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名称。
身份证件号码(4):与身份证件类型填报内容相对应的身份证件号码。
(三)申报表计税申报栏目填报 所得项目(5):其他所得
所得期间(6):扣缴义务人支付所得的时间
收入额(7):纳税人取得的全部收入额(含税收入额或税前收入额)。
免税所得(8):一般不填。税前扣除项目(9-16):一般不填。减除费用(17):不填。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18):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19):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19列=第7列-第8列-第16列-第17列-第18列
税率%(20):20%。速算扣除数(21):不填。
应纳税额(22):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22列=第19列×第20列-第21列
减免税额(23):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一般不填。应扣缴税额(24):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24列=第22列-第23列
已扣缴税额(25):扣缴义务人当期实际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一般不填。
应补(退)税额(26):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26列=第24列-第25列。一般与第24列相同。
备注(27):一般无需填写。
(四)签署盖章栏目填报
相关人员、扣缴义务人、代理机构(人)填报相关内容,签名或盖章。
四、客户端申报
第一步:点击左侧 “报表填写”中的“扣缴所得税报告表”,在“管理表单”下选择“其他所得”,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您可以选择【添加】或【导入】两种方式录入人员数据,操作方法和正常工资薪金相同,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点击【添加】,按照员工收入情况如实录入数据,如下图所示:
第三篇: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工资薪金所得填写说明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工资薪金所得填写说明
1、工资薪金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月3500元)的收入额计算,包含“年工资所得”和“年业绩津贴所得”。
(1)年工资所得查询:在计财处网站点击“财务查询”登录 “财务网上综合服务平台”,点击“财务查询系统”,然后点击“我的工资” “年份”输入“2014”,查询获得数据:
年工资所得=年岗位工资+年薪级工资+年地补+年教护龄津贴+年教护10%+年岗位津贴+年博士津贴+年住房公积金补贴+年单位公积金-年公积金25% 年公积金25%=(年岗位工资+年薪级工资+年地补+年保留补+年教护龄津贴+年教护10%+年价格补贴+年养老补贴+年住房公积金补贴+年岗位津贴)×25%(2)在计财处网站点击“财务查询”登录 “财务网上综合服务平台”,点击“财务查询系统”,然后点击“个人工资”中的“其他发放”,获得数据:
年业绩津贴所得=业绩津贴―津贴扣公积金 职工年业绩津贴所得也可在本单位查询。
2、应纳税所得额=年所得额—减除费用(每月3500元,按12个月计算)
3、应纳税额=年工资所得税+年津贴所得税
4、任职受雇单位税务代码是690100087
5、任职受雇单位所属“普通高等教育”
第四篇:如何计算缴纳公务员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如何计算缴纳公务员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公务员“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有些单位盲目地将公务员的工资、薪金总额全部作为计算缴纳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基数,致使本来工资水平就很低的公务员又因此多缴纳了一部分个人所得税,殊不知,我国对公务员“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是有特殊优惠政策的,现将相关政策规定及其计算方法归纳如下:
一、相关政策
(一)减免税优惠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七项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及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规定: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规定: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8号)规定: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规定:对个人按《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等9部委令第162号)规定取得的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60号)规定:党员个人通过党组织交纳的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允许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55号)规定:个人通过扣缴单位统一或直接通过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向灾区的捐赠,凭政府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捐赠凭据、扣缴单位记载的个人捐赠明细表等,允许扣缴单位代扣代缴或个人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据实扣除。
8、《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级专家延长离休退休期间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7号)规定:高级专家延长离休退休期间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取得的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发放的工资、薪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视同离休、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征税政策。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活补助费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55号)规定:对从超出国家规定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或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等一并列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计算方法
1、月份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以每月收入额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结合上述各项规定,除高级专家延长离休退休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工资、薪金、津贴、补贴等收入及离休、退休人员的工资外,一般在职公务员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应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确定工资薪金总额。目前,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生活性补贴、工作性津贴及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五部分组成。除此之外,对个别职工还有按国家和当地政府统一规定发放的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生育保险性津贴补贴、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及奖金等,这些都应列入公务员工资薪金总额,即:首先应确定出公务员各项工资薪金应发总金额。
第二步:剔除各项免税的补贴、津贴。根据上述规定,公务员工资总额中的生活性补贴、工作性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生育保险性津贴补贴、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等及在规定比例内缴存(扣缴)的住房公积金都应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从所得总额中剔除。
第三步:确定工资表以外福利和工会等部门发放给职工应计入计税所得额的应税所得。根据上述规定,公务员如有从超出国家规定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取得的各种补贴、补助应列入工资薪金所得额之内。此外,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等也应列入工资薪金所得总数之内。
第四步:计算应缴纳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例如:某位科长2008年10月份领取职务工资510元,级别工资847元,生活性补贴和工作性津贴950元,艰苦边远地区津贴75元,独生子女补贴10元,一般性奖金200元。此外,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取得人人有份的福利用品金额300元,从应领取的工资中扣缴住房公积金360元,通过非营利组织向地震灾区捐款100元,则该科长的工资总额为:
510+847+950+75+10+200=2592元
计税所得为:
2592―950―75―10―360-100+300=1397元 因该科长10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为1397元,不足2000元的扣除费用额,故该科长10月份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按目前一些机关掌握的计算方法,该科长则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592-2000)10%-25=34.20元。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有的国家机关还没有完全执行新的公务员工资政策,对这些单位的公务员工资薪金中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而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职工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等亦不能征收个人所得税。
2、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方法是:先将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纳税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再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例如:某机关公务员王某年终获得一次性奖金8000元,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超过当月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扣除的费用标准,则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
①、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即8000÷12=666.67元,根据国税发[1994]89号文件给出的《税率表》(下同)找出含税所得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
②、按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8000×10%-25=775元。
再如:某机关公务员李某年终获得一次性奖金8000元,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比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扣除的费用标准还少600元,则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
①、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即(8000-600)÷12=616.67元,找出含税所得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 ②、按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8000-600)×10%-25=715元。
第五篇:其他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申报说明
代扣代缴-财产转让所得-其他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申报说明
一、申报准备
完成《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A表)》填制。具体填表方法请参见相关申报说明。
二、填报报表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三、填报说明
(一)表头栏目填报
税款所属期:个人取得所得的月份的第一日至最后一日。扣缴义务人名称:实际支付个人所得税的单位的法定名称全称。
扣缴义务人所属行业:选择“一般行业”或“特定行业月份申报”,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特定行业,是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行业。
扣缴义务人编码:扣缴义务人纳税人识别号。
(二)申报表基础信息栏目填报 序号(1):顺位序号。
姓名(2):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身份证件类型(3):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 名称。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填写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等证件名称。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如果税务机关已赋予18位纳税人识别号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如果税务机关未赋予的,填写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名称。
身份证件号码(4):与身份证件类型填报内容相对应的身份证件号码。
(三)申报表计税申报栏目填报 所得项目(5):财产转让所得。
所得期间(6):扣缴义务人支付所得的时间。收入额(7):纳税人取得的全部收入额(含税)。免税所得(8):不填。基本养老保险费(9):不填。基本医疗保险费(10):不填。失业保险费(11):不填。住房公积金(12):不填。
财产原值(13):有价证券,为买入价以及买入时按照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建筑物,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土地使用权,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他有关费用;机器设备、车船,为购进价格、运输 费、安装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其他财产,参照以上方法确定。未提供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填写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财产原值。
允许扣除的税费(14):填写按照税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其他(15):一般不填。
合计(16):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16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第12列+第13列+第14列+第15列。
减除费用(17):不填。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18):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19):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19列=第7列-第8列-第16列-第17列-第18列。
税率%(20):20%。速算扣除数(21):不填。
应纳税额(22):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22列=第19列×第20列-第21列。
减免税额(23):一般不填。
应扣缴税额(24):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24列=第22列-第23列。
已扣缴税额(25):扣缴义务人当期实际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一般不填。应补(退)税额(26):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26列=第24列-第25列。一般与第24列相同。
备注(27):一般无需填写。
(四)签署盖章栏目填报
相关人员、扣缴义务人、代理机构(人)填报相关内容,签名或盖章。
四、客户端申报
第一步:点击左侧 “报表填写”中的“扣缴所得税报告表”,在“管理表单”下选择“财产转让所得”中的“其他财产转让所得”,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您可以选择【添加】或【导入】两种方式录入人员数据,操作方法和正常工资薪金相同,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点击【添加】,按照员工收入情况如实录入数据,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