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所得税重点核查提纲
企业所得税重点核查提纲
一、各地前期核查工作情况验收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和核定征收管理等情况核查的通知‣(豫国税函„2011‟38号)共计下发了1434户(次)企业作为重点核查对象,包括852户(次)税收优惠、539户(次)核定征收以及43户(次)资产损失,并要求对重点核查对象逐户进行核查落实,逐户落实核查成效,逐户落实处理意见。
核查组应听取当地关于前期核查工作情况的汇报,根据38号文件下发的重点核查企业名单以及当地提供的•企业所得税核查情况统计表‣、•企业所得税重点核查情况明细表‣,随机抽选4户企业核查情况进行验收,查看各地是否按照文件要求开展核查工作,对违反政策规定造成少缴税款的,是否及时追征入库;对政策执行不规范或落实不到位的,是否已予以纠正。有疑义的,形成书面文字向省局报告。
二、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
(一)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管理 1.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9]255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豫国税发[2009]141号)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综合征管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备案和资产损失审批模块应用工作的通知‣(豫国税函[2010]303号)等
2.核查重点
(1)企业申报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备案,包括纳税人减免税主体资格是否符合规定,申请减免税的原因和理由是否符合税法及相关政策规定,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程序、权限、时限,备案资料是否完整、合规等。
(2)主管税务机关是否建立了优惠政策管理台帐,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项目的备案或审批是否录入了ctais。
3.核查方式
通过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统计,2010年度全省共计5866户企业申报享受税收优惠59.78万元(详见分析监控系统所得税汇算清缴查询模块•企业所得税年度税收优惠情况统计表‣)。
通过检查各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台帐,同企业申报情况、ctais所得税优惠备案登记模块等数据相比对,随机抽查不少于2户企业优惠备案资料,查看是否存在未按照规定备案直接享受税收优惠或备案事项同申报事项不一致的情况;是否存在未按照税法规定的条件、标准、时限进行税收优惠备案的情况等。
(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 1.政策依据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3号)等
2.核查重点
主要核查2010年度企业相关财务指标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
(1)高新收入方面,2010年度企业高新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2)研发费用方面,2010年度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一是研发费用财务核算是否合规。企业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等文件的规定设臵专帐核算研发费用,并按要求分研发项目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二是研发费用归集是否准确。研发费用归集的项目是否符合•工作指引‣的规定,归集金额是否准确。重点核实是否存在机器设备、建筑工程等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项目一次性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况;应计入直接投入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是否为同企业研发相关的设备、资产折旧;是否存在生产成本、研发支出混淆计算的情况;其它费用是否超过研发费用发生额的10%,超过部分不得计入研发费总额;委托研发费用是否按照80%计入研发费用。
3.核查方式
根据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统计,2010年度,全省190户企业申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减免企业所得税11.51亿元(详见分析监控系统所得税汇算清缴查询模块•企业所得税年度税收优惠情况统计表‣)。
核查组应随机抽取不少于2户优惠税额1000万元以下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郑州、洛阳应检查不少于4户)2010年度税收优惠备案情况进行核查。原则上应采取资料审核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是核查备案资料是否完整、齐全,手续是否完备,企业相关财务指标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标准;二是至少选择1户实地查看其研发费用科目设臵、财务核算流程、研发项目开展和研发费用归集情况,是否存在帐实不符、虚报资料的情况。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执行情况 1.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
•河南省科技厅 财政厅 国家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河南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认定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豫科[2009]101号)等
2.核查重点
(1)申报享受优惠的研发活动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的范围。
(2)企业研发费用核算是否规范,对研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并按照税法规定分项目归集核算研发支出。
(3)企业申报的研发费用归集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将不符合条件的费用支出归集计算入加计扣除的范围。如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场所等建筑物的折旧,企业研发人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等。
3.核查方式
根据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统计,2010年度,全省300户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加计扣除额20.19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5.04亿元(详见分析监控系统所得税汇算清缴查询模块•企业所得税年度税收优惠情况统计表‣)。
核查组应随机抽取不小于2户申报优惠税额1000万元以下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其中,郑州、洛阳应检查不小于4户)2010年度税收优惠备案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方式比照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核查,原则上采取资料审核为主,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四)过渡期、执行至期满优惠政策和其他类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
1.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转发†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豫国税发[2008]83号)等
2.核查重点
(1)申报享受的税收优惠是否属于税法规定的优惠项目,是否存在有不属于过渡期或执行至到期的政策违规让企业享受的情况。(2)申报享受其他类税收优惠政策的,包括在税收优惠各项目中以“其他”名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是否存在不符合税法规定条件而随意填报优惠的情况。
3.核查方式
根据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统计,2010年度,全省302户企业申报享受过渡期税收优惠,减免企业所得税10.1亿元;987户企业申报享受“其他”类税收优惠,优惠税额8.13亿元(详见分析监控系统所得税汇算清缴查询模块•企业所得税年度税收优惠情况统计表‣)。
核查组应随机抽取不小于2户申报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各项目中“其他”优惠的企业开展核查,可结合当地前期自行核查的验收工作一并开展,原则上采取资料审核的方式,检查组认为有必要的,可要求主管税务机关协助进行实地核查。
(五)不征税收入政策执行情况 1.政策依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
2.核查重点
(1)企业申报的不征税收入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是否存在将不符合条件的收入申报为不征税收入的情况。
(2)企业取得的不征税收入及其发生的支出是否单独进行核算,是否存在不征税收入同应税收入核算混淆的情况。
(3)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是否计算折旧、摊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核查方式
据统计,2010年度,全省共计309户企业申报不征税收入59.88亿元,调整对应的成本费用43.52亿元(详见附表1:不征税收入申报情况明细表,电子文档放于FTP:所得税处/2011核查/核查方案文件夹,请自行下载)。
核查组应随机抽取不少于1户申报不征税收入的企业,可结合当地前期自行核查的验收工作一并开展,重点抽选申报不征税收入而未对其对应的成本费用予以调整的企业,采取资料审核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是否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对应成本、费用是否单独核算予以核查。原则上采取资料审核的方式,要求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相关资料予以审核。检查组认为有必要的,可要求主管税务机关协助进行实地核查。
三、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
(一)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豫国税发[2010]119号)等
(二)核查重点
1.是否存在违规扩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的情况,是否将不得进行核定征收的企业实行核定征收管理。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的规定,对特定纳税人(特殊行业、特定类型和一定规模以上的纳税人)不适用核定征收,主要包括:汇总纳税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企业(目前规定的有房地产开发企业)。
2.是否有实行核定征收的企业享受除免税收入以外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情况。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的规定,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一项或几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不包括仅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免税收入优惠政策的企业)不适用核定征收办法。3.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进行企业核定征收方式鉴定。•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调查表‣等鉴定文书和相关资料是否完整,填报是否准确,时间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时限,是否存在“一刀切”搞核定征收等情况。
(三)核查方式
1.特殊行业违规实行核定征收、核定征收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情况,采取各地自查、按时反馈的方式核查。
通过ctais后台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我省仍有117户特定纳税人按照核定征收的方式管理,包括9户非银行金融机构、19户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60户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以及29户房地产开发企业(详见附表2:特殊行业核定征收情况表,电子文档放于FTP:所得税处/2011核查/核查方案文件夹,请自行下载)。根据分析监控系统统计,40户核定征收企业申报享受免税收入以外的税收优惠,减免所得税69.28万元(详见分析监控系统所得税汇算清缴查询模块•企业所得税年度税收优惠情况统计表‣)。
对上述企业由各省辖市自行核查,要求逐户核查,逐户落实,逐户反馈结果,并形成说明材料,交由核查组审核确认后转报省局。
2.核定征收鉴定方面,各检查组应随机抽取不少于1户核定征收企业,原则上采取资料审核的方式,查看其征收方式鉴定文书及相关资料,核查其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标准进行征收方式鉴定。
第二篇:自查提纲--企业所得税
自 查 提 纲
——企业所得税
自查各项应税收入是否全部按税法规定缴税,各项成本费用是否按照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税前列支。具体自查项目应至少涵盖以下问题:
一、收入方面
(一)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从境外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所得是否未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税计税。
(三)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限售股),在解禁之后出售股份取得的收入是否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四)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是否存在未按所得税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计税的问题。
(五)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延迟实现应税收入或调整企业利润。
(六)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或权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七)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
(八)是否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九)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的货币及非货币资产,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十)是否存在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未按地区差补缴企业所得税。
二、成本费用方面
(一)是否存在利用虚开发票或虚列人工费等虚增成本。
(二)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凭证,列支成本费用。
(三)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支,未进行纳税调整。
(四)内资企业的工资费用是否按计税工资的标准计算扣除;是否存在工效挂钩的工资基数不报税务机关备案确认,提取数大于实发数。
(五)是否存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六)是否存在计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是否存在计提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年金等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七)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
(八)是否存在超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计提折旧时固定资产残值率低于税法规定的残值率或电子类设备折旧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未进行纳税调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部分,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九)是否存在超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
(十)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技术开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享受税收优惠。
(十一)专项基金是否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
(十二)是否存在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进行税前扣除。
(十三)是否存在扩大计提范围,多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准备金,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四)是否存在从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五)企业从关联方借款金额超过注册资金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是否在税前扣除。
(十六)是否存在已作损失处理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收回的,未作纳税调整;是否存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补偿的部分,未作纳税调整。
(十七)是否存在开办费摊销期限与税法不一致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八)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九)是否存在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无批复文件,或不按批准的比例和数额扣除,或提取后不上交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二十)是否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视同经营性租赁,多摊费用,未作纳税调整。
三、关联交易方面
是否存在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未作纳税调整。
第三篇:建筑业企业所得税自查重点
建筑业企业所得税自查重点
建筑业企业所得税自查重点:
1、有否不按规定的结算方式及时结转工程结算收入。
2、有否虚记或重记外购材料业务,导致虚增材料数量和成本。
3、有否违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将不属于材料成本的费用、支出或损失挤入材料成本,虚增材料成本。
4、有否将材料成本部分费用提前挤入生产成本(如将采购保管费等直接列入“管理费用”或“辅助生产”等)。
5、有否不按规定归集和核算加工改制材料的成本。
6、有否不按规定的方法正确核算发出材料的数量和成本。
7、有否虚构工程成本项目的“材料量”、“人工费”、“机械施工费”以及其他直接和间接费用。
8、工资费用等工程成本有否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列支。
9、是否按规定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对工程成本与期间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10、是否工程结算收入与工程结算成本不对应,有否将当期未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未完工程成本提前结算成本。
11、有否重复列支税金。
12、有否出现税金串户,将个人所得税等项目挤入税前列支,挤占利润的现象。
13、“坏账损失”、“业务接待费”等期间费用有否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列支。
14、投资收益中属于税后利润的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和股息收益(股息、红利),在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接受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有否计算补缴企业所得税。
15、有否将应作为“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在税前一次扣除。
16、有否将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在税前扣除。
17、有否将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的财物损失在税前扣除。
18、有否将税收滞纳金、罚款在税前扣除。
19、有否将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各种赞助支出在税前扣除。
20、发票的真伪及户头和内容是否填写正确。
21、销售废料是否开具发票。
22、末是否存在暂列成本情况。
23、销售转让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是否按照适用税率开
具增值税发票。
第四篇:重点核查工作总结
清理规范乡村财务
重点核查阶段工作总结
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全市清理规范乡村财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方案》(汝纪【2009】9号)的统一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清理乡村财务,全面推行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经过近几个月的努力,清财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清理规范农村“三资”,摸清了各居(村)集体家底,共核实集体资产总值2071万元,为各居(村)代管资金1602万元。为切实做好工作,同时为今后财务工作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现将重点核查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广泛宣传。
全市清理规范乡村财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会议后,我办事处工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实行领导联系点和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并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政策,统一思想。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会,传达全市会议精神,统一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方案;二是召开辖区村干部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农村“三资”清理规范工作;三是召开村民或村民代表会,统一群众思想,为清查盘点做好准备;
四是召开培训会,对村干部和村组会计进行业务培训,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2、严格程序,认真清理。清产核资是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中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各居(村)加强对每一个程序的检查指导,重点把住了“三关”:首先是清查登记关。按照统计表要求,对集体的每一项资产分门别类做好登记,确保不漏不错;其次是群众参与关。在清理过程中,充分吸纳村民代表参加,资产评估和重估多方听取群众意见,体现了阳光操作,杜绝了闭门造车现象;第三是公示公开关。每个村在清查登记结束后,都在本村醒目的地方将清产核资情况进行上墙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进行记录,并做好解释和整改工作,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3、政府大力支持,硬件建设到位。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作保障,我办事处克服困难,挤出资金保证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经费投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专门的档案室,配齐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设施;统一安装了农村财务软件,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图,都制牌上墙。对“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所需资金实行实报实销,充分保障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三资”清理工作结束后, “三资”委托
代理服务中心认真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档案管理规范。做到了村级档案与办事处“三资”管理中心的档案数据一致、标准一致。
4、规范运作,成效显著。办事处 “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一边进行清产核资,一边根据各村具体情况,依程序处置集体资产和资源,有效杜绝了过去暗箱操作、人情发包、低价发包的不合理现象,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起到了使集体资产和资源保值、增值的作用,深受群众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二、今后方向
1、严格管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定要加强财务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2、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通过培训和业务交流等各种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使之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今后我们要依托信息化,规范基础管理,强化各项监督,深化服务内涵,扎扎实实把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第五篇:重点核查工作总结
清理规范乡村财务 重点核查阶段工作总结
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全市清理规范乡村财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方案》(汝纪【2009】9号)的统一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清理乡村财务,全面推行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经过近几个月的努力,清财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清理规范农村“三资”,摸清了各居(村)集体家底,共核实集体资产总值2071万元,为各居(村)代管资金1602万元。为切实做好工作,同时为今后财务工作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现将重点核查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广泛宣传。
全市清理规范乡村财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会议后,我办事处工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实行领导联系点和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并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政策,统一思想。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会,传达全市会议精神,统一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方案;二是召开辖区村干部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农村“三资”清理规范工作;三是召开村民或村民代表会,统一群众思想,为清查盘点做好准备;四是召开培训会,对村干部和村组会计进行业务培训,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2、严格程序,认真清理。清产核资是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中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各居(村)加强对每一个程序的检查指导,重点把住了“三关”:首先是清查登记关。按照统计表要求,对集体的每一项资产分门别类做好登记,确保不漏不错;其次是群众参与关。在清理过程中,充分吸纳村民代表参加,资产评估和重估多方听取群众意见,体现了阳光操作,杜绝了闭门造车现象;第三是公示公开关。每个村在清查登记结束后,都在本村醒目的地方将清产核资情况进行上墙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进行记录,并做好解释和整改工作,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3、政府大力支持,硬件建设到位。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作保障,我办事处克服困难,挤出资金保证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经费投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专门的档案室,配齐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设施;统一安装了农村财务软件,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图,都制牌上墙。对“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所需资金实行实报实销,充分保障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三资”清理工作结束后, “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认真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档案管理规范。做到了村级档案与办事处“三资”管理中心的档案数据一致、标准一致。
4、规范运作,成效显著。办事处 “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一边进行清产核资,一边根据各村具体情况,依程序处置集体资产和资源,有效杜绝了过去暗箱操作、人情发包、低价发包的不合理现象,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起到了使集体资产和资源保值、增值的作用,深受群众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二、今后方向
1、严格管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定要加强财务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2、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通过培训和业务交流等各种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使之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今后我们要依托信息化,规范基础管理,强化各项监督,深化服务内涵,扎扎实实把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