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3 18:1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篇: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内容摘要]:1945年,日本作为战败国无条件投降,当日本人带着无尽耻辱和不甘撤离马鞍山钢铁厂时,有日本专家断言:“不出十年,马鞍山钢铁厂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美的牧马场。”几年前,中日夏令营较量后,有日本教育界专家说:“十年、二十年后,打跨中国人的不是军事、不是经济,而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这话犹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我认为: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该是素质教育PK传统教育的时候了!本文谈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 美育

素质教育第一次提出到现在已历时20多年,但我们深入学校、课堂、学生和家庭时仍会发现,学校的课堂形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家长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成长空间等实质性变化不大,分数本位、考试中心、教师权威仍然强有力地主宰着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面对新世纪,我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能不能赢得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有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资金,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人的素质问题 一.美育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润滑剂。一提起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人们就认为他们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你打倒我,就是我打倒你,以至于搞素质教育就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谈分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素质教育就是针对应试教育把应付升学考试作为惟一目的而提出来的,它强调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它们的指导思想不同。但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应排斥应试能力的培养,如果我们摒弃应试教育中把考试当作惟一目标的错误的指导思想,不过分追求分数,而仅仅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应试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把美育渗入教学实践中,知识便带上美丽的衣服,吸引学生去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经常做实验,使知识学得活,没有因沉重学习负担而导致厌学情绪。所以美育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的沟通起来,可以说美育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润滑剂,突破点、纽带。

美育是中小学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宗旨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更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是精神文明范畴,美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美的因素无所不在。语文教学中有文字美、结构美、语句美等;数学教学中有形式美、数字美、对称美等;体育中有动作美、造型美、体型美等;音乐中有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美术中有构图美、造型美、色彩美、线条美„„总之美育是培养学生辨是非、识善恶、懂美丑的能力的一种专门教育。因此,我们应加强美育,让美育在各学科中交织、渗透、强化,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和完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似乎在打开人对世界的看法,经过长期的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之中,突然感到不良的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之一。”也就是把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德,使人们在效法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接受道德教育,可以收妻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这是孔子关于教育的三种境界。“知之者”,是从道理上使受教育者认识、懂得为何这么做;“好之者”,则是使受教育者把它当成一种爱好,习惯于这么做;“乐之者”,则是使受教育者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这么做。三者相比,后一种自然是最高的境界,而美育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雷锋为人民做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他以此为乐,以此为美,以此为荣。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得好:“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感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的道德尊严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道德信念。这些都说明,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道德行为提供内在的情感动力。

由于美育有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在德育中运用美育,可以使德育的抽象理论,变成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使道德的理性说教,转华成为情感的感染,使强制性的他律成为自由的自律,这种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寓教于乐的美育方法,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的情感 的因素,欣赏美、感受美。可以缓解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极情绪,可以激发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的情绪。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成为进步的动力,所以可能说美育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道德教育应该追求的境界是:一个是美,一个是爱,爱与美让人欣赏纯洁,向往高尚。三.实施美育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提高人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智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能力,解决一个“真”的问题。美育对于智育的实施,也有着不可忽略的独特作用。通过美育,能够以美导真。人们通过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可以在愉悦精神的同进,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社会,获得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同时,审美需要和审美修养可以推动人们的科学研究,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事例都证明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之一,就在他们善于在教学中贯彻美育的原则,以美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审美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他们步入科学的殿堂。记得有一位化学教师,在讲化学课的时候,他没有先讲化学原理和公式,而是把一颗晶莹美丽的金刚石摆在了学生的面前。学生一下子就被这颗美丽的宝石吸引住了。大家瞪着双眼静听老师的讲解.老师问学生:“当你看到这块宝石的时候,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大家不约而同的回答:“太美了!”老师又问:“你们知道这块宝石叫什么名字吗?它为什么这么美丽吗?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呢?”老师讲解了金刚石的构成元素,列出了它的化学公式.这样,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而且也得到了审美享受,并由此产生了对化学的兴趣.学生们更爱上化学课.因为学起来不枯燥,不费力气.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是从美的欣赏开始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去探究科学的奥秘.美育可以促进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智能的开发.美感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既然创造力是一种求异、创新、创美的能力,就必然离不开美感.美感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具体的心里感受,是一种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等多种心里因素的综合心理过程.美感中的审美感知为创造活动奠定了丰富的感性基础,否则,创造活动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审美感知还为创造活动练就了一双会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他们以敏锐的审美感知去发现和筛选新奇的和美的事物.审美想象更是为创造新的、美的科学概念和理论,去创造美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因此,美育在培养人的创造力方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四.美育能够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发展

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教育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它冲破了以往各种不同的教育间的鸿沟,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比,美育是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角度,通过审美实践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启发人的自觉性,提高对于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同时又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辨别真善美和恶丑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未来,并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我们要提倡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美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篇: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1)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2.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3.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

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

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

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1.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2.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培养想象力。

(3)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

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第三篇: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在阐述美育、素质教育定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美育的特 点及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 进而讨论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美育

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 ?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 “遗 传素质。

《辞海》写道: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

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 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 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

”①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

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 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 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 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②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 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 确解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

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 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 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一、美育和素质教育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 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 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人才为目的的教育。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有只关注考试得分的多少,忽视内在素质提高的倾向。哲人曾经说过: “

知识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

确实,一个技术高超而道德素质败坏的人不仅不能帮助社会进步,有 时候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人的素质 构成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素质提供了人发展的生理基础,而后天的 素质教育能够影响先天的素质,发展先天的潜能,使人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提高和完善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 心理素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指出: “

实施素质教育 ,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

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

二、美育的特点

首先它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化而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是 以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其次,美感教育还 是非常愉快的,不仅用不着强制和勉强,而且是心甘情愿的,乐而忘 返的。其三美育是不可抗拒的,使人不得不然的,是动于内,从内心 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美育的过程包含着对个人创造性的激励,而 且是通过愉悦来激励。也反映了美育对成就全面发展中的人的作用。

美育旨在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促进情感的表现和升华。具有陶冶 性情或泄导身心的作用。美育作为一种自由的教育,其自身是既遵循 客观规律又超越客观规律的,它要达到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最 高的精神境界。它能调节身心的矛盾,使之臻和谐。

三、美育在素质中的作用

美育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 发展的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目的乃在于培养人,具体来说,美 育使人精神上获得解放与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 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美育教育的目的,最后还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所谓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质生 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 娱乐。就是要培养人们对于美的热爱,从而感到生活的乐趣,提高生 活的情趣,培养对生活的崇高目标。

(一)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列宁说过: “ 没有 „

人的情感 ‟

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

爱因斯坦也说过: “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他的情感、思想和 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

。康德认为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 梁。革命导师毛泽东为我们制定的标准是 “

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 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人的行动总

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审 美教育活动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艺术的审美活动尤其如此。美育通 过 “

寓教于乐 ” 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净化,从而情操得到陶冶。

(二)美育能够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发展

如上所述,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 教育过程中。对德育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施素质教育的关 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 育,它冲破了以往各种不同的教育间的鸿沟,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 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 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三)美育具有激发思维能力的功能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互 相启发、互相作用、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 是指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美育是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 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级的感觉、知觉、表象发展为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直觉。审美直觉具有直观性和感 性形象性等一般直觉的特征,同时,它又是积淀有高度理智的高级意 识活动。爱因斯坦终生热爱音乐,在他看来演奏小提琴远比解开一道 科学难题更有价值和意义。他就是在理性和感性相互完美交融的时代 中,完成了相对论。舒伯特从莱斯塔勃的诗歌中产生《小夜曲》的创 作灵感。这都是美育的功劳。

(四)美育能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

从美育特征上看,美育在调整人的身心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 作用。它通过调节人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 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 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 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五)美育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它包含人的自主意

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 会要依靠人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知识 经济的挑战。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 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 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 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美学教育的任务是把美学理论渗入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之 中,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其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开 设专题讲座,如行为美,外在美和内在美等;可贯穿于各学科教育中,如语文的语言美,数学的线条美等;可寓于美术课中,山水画的意境 美、色泽美,人物画的形体美、动作美等;也可推广到班主任工作中,教室的环境美,学生的心灵美都可对班级管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学校美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 和支持。只有各方面相互配合,各项工作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学生美 的思想,美的素质,使学生具备美的衣着,美的言行,美的心灵,美 的情操。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改善德育和美育的 薄弱状况,为造就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的德智体美等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美学原理》

第四篇:试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试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在阐述美育、素质教育定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美育的特点及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进而讨论了美育的各种积极作用及其在现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美育 素质教育美育和素质教育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审美从人类开始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的时候就开始了。美育实际上一直在不自觉的进行着,并逐渐成为自觉的劳动,可以说美的思想是人的最基本的思想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美的思想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有只关注考试得分的多少,忽视内在素质提高的倾向。哲人曾经说过:“知识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确实,一个技术高超而道德素质败坏的人不仅不能帮助社会进步,有时候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人的素质构成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素质提供了人发展的生理基础,而后天的素质教育能够影响先天的素质,发展先天的潜能,使人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提高和完善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美育的特点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美育过程中存在专职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如美术和音乐。但我们千万不可将美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同起来,美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几堂音乐、美术课能够完成的。音乐和美术只是我们引导审美教育的手 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这些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具有节奏、平衡和有机结合的完备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类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会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美育的作用

4.1 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康德认为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革命导师毛泽东为我们制定的标准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活动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艺术的审美活动尤其如此。美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净化,从而情操得到陶冶。4.2 美育能够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发展

如上所述,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教育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它冲破了以往各种不同的教育间的鸿沟,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4.3 美育具有激发思维能力的功能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互相启发、互相作用、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指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美育是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级的感觉、知觉、表象发展为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直觉。审美直觉具有直观性和感性形象性等一般直觉的特征,同时,它又是积淀有高度理智的高级意识活动。爱因斯坦终生热爱音乐,在他看来演奏小提琴远比解开一道科学难题更有价值和意义。他就是在理性和感性相互完美交融的时代中,完成了相对论。舒伯特从莱斯塔勃的诗歌中产生《小夜曲》的创作灵感。这都是美育的功劳。4.4 美育能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

从美育特征上看,美育在调整人的身心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通过调 2 节人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4.5 美育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它包含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要依靠人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5 当前美育中存在的问题 5.1 对美育重视不够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应试教育仍然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流畅地运转,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坚决克服这种错误倾向。一要消除智育即升学率为学校工作重点的想法,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二是要确立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理念,把四育融为一个整体,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融合与渗透、相互促进与发展的要求。尤其要注重美育在德智体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5.2 对美育存在错误理解

对美育存在的错误理解很多,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艺术就是美,从而把美育和艺术教育等同起来,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结果,持此观点的人们就歪曲了美育的意义,美育就变成诸如书法、美术、音乐课等孤立、单一的任务。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品,集中体现了人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就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悲剧美等等,开展美育工作需要将艺术教育与之区分开来。5.3 美育途径单一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指出:实施美育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学校是进行系统、全面的美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有责任对青少年从小进行美育教育,为提高下一代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造未来美好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这是我们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单一的途径。进行美育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中的良好环境、和谐气氛及家庭成员的内在美、形象美的展现,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因此,良好的家庭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庭中的美育能够巩固学校美育的成果。家庭和学校都只是美育的小环境,只有社会是大环境。学生总有脱离家庭、学校的一天,但作为社会成员,他一生都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更广泛地影响人的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中弘扬真、善、美,鞭挞、惩治假、丑、恶,利用多种社会活动、多种宣传、多种艺术形式对学生实施美育,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对人产生影响,美育活动的减少与美育效果的减弱就意味着丑与恶的滋长与蔓延。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通过美育,使我们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去改造客观世界。因而,我们说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社会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加强美育,就是要使人们更广泛地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同样,美育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作岭.试论素质教育中美育的特征与功能.松辽学刊 [J],2001(8)[2] 张琪、刘玉刚.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J],2001(4)

[3] 蒋冰海.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福州师专学报 [J],2000(2)[4] 熊晓红.谈美育与素质教育.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J],2001(9)[5] 耿时晓、王丽.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2001(1)

第五篇: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育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育

刘维丽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本文在对美育、素质教育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美育的特点及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讨论了美育的积极作用及其在现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1.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德育中含有多方面的美育因素。例如,德育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等公德教育是与美育的心灵美、行为美的要求完全一致的。用爱国主义、先进集体、英雄人物事迹去教育学生,以鼓舞和提高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用祖国辽阔疆土、名胜古迹、灿烂文化教育学生,使学生不仅欣赏祖国美丽的山川,提高文化素质、丰富精神生活,也使其对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更加热爱,从而学习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用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文学家、科学家及其成就,帮助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的志向,从而勤奋学习,改变我们以往干巴巴的说教、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讲与练结合等形式,用树典型、创情境、激情感等生动的办法,使教育手段艺术化。美育和德育,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实施德育同时能产生美育效果,实施美育同时也能产生德育效果。

2.美育与智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美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不仅酷爱音乐,而且倾慕文字,他把文艺审美与科学完善地结合起来,以至有人称他为“科学艺术家”。不仅爱因斯坦如此,许多科学家也是这样。例如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量子论”发现者普郎克,我国当代数学家华罗庚,地质学家李四光、物理学家钱学森等等,都十分重视美育,都对艺术有

较强的爱好。美育对自然科学家的智力与技能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科学家同样如此,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青少年时代就喜欢文艺体育、酷爱音乐、美术;列宁喜爱音乐,不仅喜欢无产阶段的战斗歌曲,也很喜欢欣赏古典名曲;毛泽东同志不仅热爱体育,还长于书法,爱看戏剧,又是饮誉中外的大诗人。

美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实学生的知识。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获得丰富形象的社会历史知识。例如学生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可以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道德、宗教、家庭、婚姻等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历史课本难以代替的。又如学生通过欣赏自然美,阅读游记散文等,可以获得大量生动的天文、地理、生物、物化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具体、更丰富、更全面、也更深刻。

3.美育与体育目标—致,互为作用。

体育首先具有锻炼身体、强健筋骨等社会实用功能,但是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它的欣赏价值也愈来愈高。更有很多体育项目只要运动员的动作姿势正确就是美。如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高台跳水等,已经把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很难辨别它究竟是体育还是艺术了。它们实际是兼取体育与美育之长,是两者完美融合的结晶。例如艺术体操,它既是—种体育竞赛项目,又是—种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它将体操、舞蹈、音乐、美术融为一体,既有跑、跳、走、跃、平衡、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又吸收了舞蹈有表演技术和节奏的韵律,美术造型,加上优美的音乐伴奏,使人体造型美、舞蹈美、音乐美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体育运动员的毅力、意志、力量、技巧、速度、风格等,也体现了运动员的精神风格美。这些都构成了现代体育、美育的重要内容,也足以说明了体育与美育是目标一致,互为作用的。

4.美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紧密联系,彼此交融。

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关系十分密切,彼此交融。通过对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培养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掌握基本的劳动和职业技术知识、技能,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提出具体的审美要求,充分揭示劳动所包含的审美因素,明确劳动的美学意义,使学生领悟到:劳动不但创造了社会财富,美化了人类生活和环境,净化了人的心灵,使劳 2

动者得到了愉快的感受,而且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得以施展,这样必然提高劳动意义的认识,端正劳动态度,不断改进劳动产品的质量,提高劳动效益。

(二)美育的自身特点

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纯洁人心的,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功能的活动。具体地说是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美育过程中存在专职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如美术和音乐。但我们千万不可将美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同起来,美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几堂音乐、美术课能够完成的。音乐和美术只是我们引导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这些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具有节奏、平衡和有机结合的完备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类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会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

1.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康德认为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革命导师毛泽东为我们制定的标准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活动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艺术的审美活动尤其如此。美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净化,从而情操得到陶冶。2.美育具有激发思维能力的功能

如上所述,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教育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它冲破了以往各种不同的教育间的鸿沟,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 3

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3.美育能够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发展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互相启发、互相作用、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指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美育是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级的感觉、知觉、表象发展为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直觉。审美直觉具有直观性和感性、形象性等一般直觉的特征,同时,它又是积淀有高度理智的高级意识活动。爱因斯坦终生热爱音乐,在他看来演奏小提琴远比解开一道科学难题更有价值和意义。他就是在理性和感性相互完美交融的时代中,完成了相对论。舒伯特从莱斯塔勃的诗歌中产生《小夜曲》的创作灵感。这都是美育的功劳。

(三)美育的作用

1.以美辅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能促进人的理想形成,能激发爱国热情、培养高尚道德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美育是在以个人爱好的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它具有更高程度的个体自发性和更积极的主动性,在审美活动中人们会认识美的个性。美育能激发每个人的个性,并帮助他完善与发展。美育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称之为感情陶冶工作。教育人总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美育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起到了教育引导作用。像《刘胡兰》、《董存瑞》、《李四光》、《甲午海战》、《创业》等,对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形成、崇高理想的树立均产生重要影响。这些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以它的人物美、思想美、行为美、精神美、事业美鼓舞着学生奋发向上,接受它的影响和引导,从而增强了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分辨能力,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政治思想和道德理想水平。

2.以美益智,开发学生内在潜能

国外科学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已证明人的左右两部大脑的功能是不同的,只有把左右两个半脑的功能全部开发出来,智力开发才算全面。目前,中小学课程只有很 4

少的几门课程涉及右半脑所辖直觉思维,擅长于创造等右脑半球的特殊功能却被人忽视,而美育正是开发人的右脑,美育有利于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使人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

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苦学、厌学为乐学,提高智育效果。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欣赏,又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发展,主动获得有深刻哲理的思想,获得表达和创造的技巧,获得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实践操作力,促进学生智能结构的完善,从而达到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目的。

3.以美健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人们的审美追求,决定着对形体美、动作美的需求,这是学生主动发展提高体育活动的动机、持久性的源泉,美育能促进体育的发展。体育是健与美的结合,它可以使人体魄强健、精神愉悦,还可以锻炼意志,增强毅力。而体育活动中,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中的武术、花样滑冰、游泳、跳水、艺术体操、团体体操等处处蕴含力量美、体型美、动态美、造型美,处处渗透着美育因素,也正是这些美育因素驱动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4.以美育人,培养创新性人才

未来的社会需要创新性人才,在21世纪人才培养中,美育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是面向全体,提高受教育者审美素养的普及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构成科学的创新的动力。美育和创新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审美的感情实质就是对创造的追求。”而从对创造力有重大影响的动机因素、智力因素、个性因素三大因素来看,无一不与审美修养有关。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丰富的美感修养,可以强化人们探求未知的动机,富有创造性右脑半球的幻想、联想、直觉悟性在于得到文学艺术长期熏陶,爱美天性、高尚情操、敏锐感觉、兴趣爱好、保护童真、丰富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均需要用美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实现。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重视美育,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当前美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美育重视不够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应试教育仍然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流畅地运转,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坚决克服这种错误倾向。一要消除智育(即升学率)为学校工作重点的想法,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二是要确立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理念,把四育融为一个整体,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融合与渗透、相互促进与发展的要求。尤其要注重美育在德智体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对美育存在错误理解

对美育存在的错误理解很多,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艺术就是美,从而把美育和艺术教育等同起来,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结果,持此观点的人们就歪曲了美育的意义,美育就变成诸如书法、美术、音乐课等孤立、单一的任务。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品,集中体现了人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就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悲剧美等等,开展美育工作需要将艺术教育与之区分开来。3.美育途径单一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指出:实施美育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全面的美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有责任对青少年从小进行美育,为提高下一代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造未来美好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这是我们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单一的途径。进行美育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美、形象美的展现,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因此,良好的家庭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庭中的美育能够巩固学校美育的成果。家庭和学校都只是美育的小环境,只有社会是大环境。学生总有脱离家庭、学校的一天,为社会成员,他一生都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更广泛地影响人的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中弘扬真、善、美,鞭挞、惩治假、丑、恶,利用多种社会活动、多种宣传、多种艺术形式对学生实施美育,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对人产生影响,美育活动的减少与美育效果的减弱就意味着丑与恶的滋长与蔓延。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按照美 6 的规律来进行的。通过美育,我们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去改造客观世界。

如上所述,我们说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社会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加强美育,就是要使人们更广泛地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同样,美育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美育的这一特殊地位和作用是由美育的本质决定的。美育虽然主要表现为美的形式和情感教育,但却同时推动着认识的深化和道德的完善,在现代文化人格的培育过程中,美育的这种综合协凋作用是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下载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模版]

    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昌图平安中心小学谢立深 学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可以寓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认知与情感是缺一......

    美术课在美育中的作用

    美术课在美育中的作用 吐鲁番市第一中学 乔梁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

    浅谈音乐在美育中的作用

    浅 谈 音 乐 在 美 育 中 的 作 用 音乐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教学生唱会几支歌么?是给学生经简单的识谱以及简单的“乐理”么?是教会学生能在某件乐器上得到一些初级练习技......

    浅谈美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美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现代小学美育教育的特质是多层面、多功能的素质教育。党的教育方针要求的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可见美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层......

    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贵州·岑巩田 婷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一,班主任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每一......

    阅读材料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将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都积极投入了这场改革.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感到: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

    有关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教育论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德育在这场变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