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康乐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制度
康乐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制度
2012-09-26 10:54:14 来源:县双联办 作者:县双联办 浏览:314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县委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确保双联行动取得实效,根据《临夏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制度》和《中共康乐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工作方案》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的联村单位是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参与联系贫困村的省、州、县、乡四级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省、州驻康单位。联户干部是指以上单位中除教师、医务人员和私营企业职工之外的所有干部职工。本制度主要规范双联行动领导小组职责分工、单位联村工作、干部联户工作、协调制度、基础档案管理。
第三条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领导机构是康乐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康乐县扶贫办),具体负责开展双联行动的日常工作。各乡镇、各联村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指导本乡镇、本单位的双联行动。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县领导小组职责
(一)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双联行动协调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研究决定全县双联行动贯彻意见。
(二)研究决定全县双联行动的主要工作措施、重要工作制度和重大工作事项,为形成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奠定基础。
(三)研究分配联村联户任务,分年度制订推进工作的阶段性计划和步骤,统筹安排和合理调整党政企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的总体任务和阶段性任务,为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做好规划部署。
(四)综合协调省、州、县、乡党委联村联户工作,为形成步调一致、运转顺畅、快捷高效的工作局面提供保障。组织对全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督导和检查,落实“三个防止”、“十个不准”的纪律规定,推进工作健康有序有效进行。
(五)定期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全体会议或组长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组织考核各乡镇、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奖励办法,确定奖励单位。
第五条
县双联办职责
(一)围绕为民富民“一个目标”,突出务实和创新“两项要求”,打造形象提升、能力锻造、德政民心“三大工程”开展工作。把握全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正确导向,针对存在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具体对策措施。
(二)贯彻落实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县双联行动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承办以领导小组名义召开的各项会议、文件;组织召开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调度会、推进会、总结会等重要会议,及时了解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展情况。
(三)做好协调服务及督促检查工作,协调州委、各乡镇、各单位双联办及联村单位的工作。督促检查州委、州双联行动领导小组及县双联行动领导小组重要决策部署、重大事项安排的落实,搞好对联村单位、联户干部的督促、考核等工作。
(四)制定和完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方案、工作制度、管理措施、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办法等,保障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顺利开展。
(五)建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台帐,对各级联村单位开展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记实、统计、上报,形成比较详尽的工作档案。
(六)及时总结推广各级联村单位在实践中的新创造、新思路、新做法,及时发现推广各级干部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纠正单位和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开展专题宣传,把握舆论导向,引导工作发展方向,防止消极负面影响。
(七)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及兄弟县市办公室的沟通协调,学习、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六条
乡镇双联办职责
(一)协助县双联办和乡镇党委做好联村单位、联户干部的管理、调度、督查、考核等工作。
(二)加强对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协调管理,不定期召开本乡镇双联行动调度会、推进会,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掌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展情况,并报送县双联办。
(三)加强与本乡镇联村单位的联系衔接,督促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四)建立健全本乡镇及辖区内贫困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台帐等基础档案,对各级单位开展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统计、汇总、上报。
第七条
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职责
(一)联村单位要全面、深入了解所联系贫困村基本情况,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照“三三三三八”目标任务(宣传强农惠农富农,民族宗教,省、州、县发展思路三项政策;建立帮扶、增收、工作三个台账;掌握村情社情民情三种情况;注重法制宣传、劳务技能、科技推广三项培训,抓好提升特色产业、解决民生问题、调处矛盾纠纷、劝返失学儿童、村容村貌整治、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优秀干部、推广先进典型八项工作),2 “八个全覆盖”(小额信贷、融资担保服务、贫困家庭劳动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输转、乡村公路建设、公共卫生室及文化活动室、村“两委”办公场所、商贸综合服务社全覆盖)、“五件实事”(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危房改造、土地合理流转、关心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0-3岁儿童捐赠营养包),结合单位自身实际,因村制宜、综合施策,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
(二)各联村单位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职能机构和联户干部具体抓,立足所联系村实际,每年至少为贫困村办一件实事、帮助联系村解决一个实际困难。
(三)联户干部要按照分期分批的原则,轮流驻村,制定和实施联户脱贫计划。经常深入所联系的特困户,及时掌握情况,沟通信息,为联系对象克服生产生活困难、尽快脱贫致富提供指导和帮助,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第三章
单位联村工作
第八条
省、州、县、乡四级联村单位,要从农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出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弄虚作假的形象工程,扎扎实实为联系村办实事,办好事,为联系村发展多做贡献。
第九条
结合贫困村、特困户实际,落实“八个全覆盖”的要求,着力提升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联系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加强节水、节肥、良种技术、粮食的加工转化等农业科技的开发和推广;加强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扶持发展肉牛、育苗、中药材、劳务、旅游等富民产业;注重抗逆性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推广和特色农产品、优质畜牧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第十条
帮助联系村加强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建设,改善联系村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联系村抓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防汛排涝工程;加强道路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搞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搞好村内巷道的硬化、绿化、亮化和“一池三改”工程;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帮助联系村改变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第十一条
帮助联系村协调、引进和争取一批发展项目。在不增加村级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争取引进一些诸如资源开发、来料加工型项目和畜牧养殖、苗木花卉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要帮助联系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劳务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帮助有条件的村庄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集观赏、游乐、餐饮于一体的旅游业和服务业项目,增强联系村经济发展活力。
第十二条
帮助联系村制订小康发展规划,制订联村单位五年工作规划,积极为联系村做好发展经济的协调服务工作。联村单位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为联系村发展经济、引进项目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为联系村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第十三条
帮助联系村加强和完善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制度、任期目标责任制度、支部委员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及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规范完善“两委”工作,提高村班子的号召力,增强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十四条 联村单位要通过组织、宣传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及“和谐家庭”“和谐村镇”创建活动,适时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促使村民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农村新风貌。
第四章 干部联户工作
第十五条
联户干部要全面了解联系户的实际情况,尽力帮助所联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第十六条
要积极协调,帮助联系户着重解决看病难、上学难、生活难等实际问题。
第十七条 要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对联系户进行走访慰问,了解联系户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地给予物质帮扶和精神安抚,确保所联户生活无饥寒、居住无危房、矛盾无激化。
第十八条
帮助贫困户制订脱贫致富计划,积极帮助联系户寻找致富门路,提供致富信息,提高收入水平,加快贫困农民增收脱贫步伐。
第十九条 在逐步改善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所联户改善生活环境,搞好庭院美化绿化,提升文明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 协调制度
第二十条
县、乡(镇)双联办负责统筹协调省、州、县、乡联村单位的工作,做到联村单位工作不重复、不单干、不分散。
第二十一条
县、乡(镇)双联办设立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系工作,各级双联办与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联村单位建立联络员制度,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系机制。
第二十二条
各级双联办要协调发改、财政、扶贫、水电、建设、民政、交通等职能部门,对在贫困村实施的项目、投入的资金依照区域发展规划适度进行统筹,既要确保联村单位为贫困村办实事,又要防止项目建设、资金投入背离区域发展规划。
第二十三条
各级双联办要协调发改、财政、扶贫、水电、建设、民政、交通等职能部门,在安排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危房改造、扶贫项目等方面,与联系贫困村的单位所实施的项目进行对接,避免重复安排,同时兼顾项目、资金比较薄弱联村单位的联系村项目、资金的 4 安排,统筹做到大体平衡,防止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在部分区域过度集中,在贫困村和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十四条
各级双联办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联村资源的集约利用,协调相关单位以县、乡镇或村为单元,建立不同层次的协调工作组,建立牵头单位制度,使各级联村单位在一定行政区域内,形成推动发展的工作合力。
第六章
基础档案建管
第二十五条
基础档案是反映双联行动基础工作规范化程度的重要方面,也是双联行动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支撑。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基础档案建管工作,切实把基础档案建管工作纳入双联行动的全过程,纳入双联行动考核范围,努力为全县双联行动的开展建立真实可靠、完整系统的档案资料。
第二十六条
基础档案保存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资料。本县、本乡镇、本单位成立双联行动领导机构的文件;上级、本县、本乡镇、本单位和所属下级单位开展双联行动的意见、实施办法、实施方案和计划、总结、工作制度,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工作日志、情况简报、信息交流材料;本县、本乡镇、本单位开展双联行动的综合性或专题性调研报告、调查表、村情台账、民情台账、增收台账、联心卡等;本县、本乡镇、本单位开展双联行动的联户花名册、典型经验材料、进度统计表等;上级领导来本县、本乡镇、本单位指导双联行动时的题词、讲话及领导批示等;本县、本乡镇、本单位开展双联行动考核评价、表彰奖励、宣传报道方面的资料;本县、本乡镇、本单位开展双联行动中产生的照片、录像、录音、电子文件等;其它有重要保存、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制度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联户干部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端正全县联户干部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各项任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联户干部要认真学习并潜心研究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重点围绕省、市、区确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政策宣讲提纲》、《惠农政策一本通》等,不断提高政策理论和业务工作水平,增强做好农村工作、服务农民群众的本领,突出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项主要任务,确保联户工作取得实效。
二、联户干部要按照县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本单位的统一部署,根据“周访、月驻、季蹲点”的要求,每周通过电话沟通、走访入户等形式联系农户不少于1次,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1天,每季度到联系村蹲点不少于3天。
三、联户干部要认真记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手册》,每1个月小结一次个人联户工作,每季度至少撰写1篇心得体会或联户感言,每半年撰写一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要及时主动向本单位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真正做到带着感情、怀着爱心常下去、真下去、办实事、破难题、求实效,坚持做到全年联系不断线、不达小康不脱钩,达到“联村联户联民心、为民富民惠民生”的效果。
四、联户干部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载体,认真倾听联系户的意见、建议,找准其存在问题的结症和根源,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措施,尽最大努力为联系户提供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五、联户干部要严格执行省委提出的“三个防止”、“八个不准”(即: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和土特产,不准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包办代替基层组织的正常工作,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有违当地风俗习惯的事情,不准干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搞层层陪同和迎送)的工作要求,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六、区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单位将采取调查走访、随机暗访、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多种形式,对联户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提出评鉴意见。对不按规定联户蹲点、消极应付、完不成工作任务的联户干部,情节较轻者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年终考核时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第三篇:民政局干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制度
民政局干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顺利开展,经民政局务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党员领导干部要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
第二条联村联户干部要对自己所承包的责任村和责任户里的情况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三条联村联户干部下乡下村期间,既要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又要行动听从指挥,严格遵守和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政策,自觉维护和遵守党的纪律。
第四条联村联户干部下村期间要注重个人形象,注重工作方法,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尊重乡村干部的指导。
第五条联村联户干部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要积极主动上报各类信息和统计报表等材料。否则责任自负。
第六条联村联户干部在下村期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做出处置。对于影响全村发展和建设等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反映不得积压不报,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第七条联村联户干部对自己所包的村和户要坚持一包到底,责任到底的原则,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联村联户干部对自己联系的村和户要自觉接受任何组织的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出现问题的责任自负。
2、联村联户干部对自己联系的村和户要经受住任何考验,如有特殊问题或重大特大突出性事件发生时,联系干部要在第一时间在场进行引导、疏导、救助。
3、联系干部要积极配合和正面回答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进行塘塞,否则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4、联系干部要主动进行上下沟通,并以书面材料将具体情况向本单位或县联村联户行动协调领导小组进行反馈。对阶段性作出工作汇报。
第八条联系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法律和党的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九条联村联户干部要根据自己所联系的村和户里的具体情况,主动安排自己的工作,要做到村里、户里的工作要推进,单位的具体工作不能误,要统筹安排好自己的具体工作任务,不能随意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对工作造成影响。
第十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未定事宜另行安排。
二○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第四篇:XXX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制度
XX“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制度 为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XX“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纪律制度。
1.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和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积极全面完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2.联系贫困户的干部按照年入户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坚持做到“三走进、三下沉、三主动”,即走进村里、走进家里、走进地里,沉下心思谈心交心结民心、沉下身子排忧解难暖民心、沉下力气真心帮扶安民心,主动访民情、主动交朋友、主动帮民富,以实际行动展示新时期干部的良好形象。
3.联户干部要自觉遵守纪律规定,做到“五必到、五必访、十不准”,即做到村里有重要会议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重要活动必到,局机关安排工作必到,重要节日必到;群众婚丧嫁娶必访,思想有情绪波动必访,生活有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邻里发生纠纷必访;不准向基层群众提任何不合理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物品和土特产,不准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包办代替村社的正常工作,不准干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利用工作便利优亲厚友,不准参加酗酒、赌博等有损党员干部形
象的活动,不准要求村社派车接送。
4.XX双联办公室要制定工作细则,健全工作机制,按“六抓”的基本要求,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联村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
5.在工作中,帮扶干部要廉洁干事,不准收受任何礼品,不许在农户家免费吃喝,按每餐10元标准向农户支付伙食费。
6.联户帮扶干部要认真书写学习笔记,个人心得体会。
7.联户帮扶干部要结合实际,制定扶贫计划、帮扶措施、帮扶承诺,认真填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干部工作日志。
8.XX双联行动办公室要落实月小结、季分析、半年报告、总结制度,及时向县委双联办报告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9.XX双联行动办公室要严格按照县委提出的“三个防止”和“八个不准”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勤考核。
第五篇:中学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麻家集中学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发展规划(2012年——2020年)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完善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阶段。是我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战略部署的关键阶段,“十二五”规划是确保未来五年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意见(方案)精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结合《渭源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工作思路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规划期从2012年至2020年。
一、基本情况
麻家集镇位于渭源县西部山区,属丘陵沟壑区,辖区面积90.52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复杂,坡陡沟深。海拔高度1800—2300米。属温凉半干旱农业气候区。田麻公路沿沟贯穿全境,距离县城80公里,属纯山区乡镇,经济发展历来以农业为主。无农贸集市。
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170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9000人,占总人口的55%。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02元。
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麻家集镇是典型的山区乡镇,主要经济收入以种养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东西跨度大,人口较少,座落分布零散,资源匮乏,没有正规的商贸交易中心,且离临洮与会川两个经济商贸发达的交易中心较近,交通较为便利,是庄田麻路的穿越地,资源外流严重,难以形成合力,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力发展落后,经济总体发展缓慢。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处全县中下水平,与其他发展较快的乡镇相比,其区位、交通、经济都处于落后状态。制约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是自然因素制约,生产力发展落后;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基本无特色优势;四是分布零散,交通阻塞,难以形成商贸交易中心。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以整村推进为抓手,结合我乡“适宜区发展果产业、局部发展畜牧产业、全面发展旱作农业”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条件,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整乡率先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我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严格按照县委“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布局,结合我乡实际做好规划,通过规划引导全乡建设向新型、节能、可持续方向发展。
2.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双联”工作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地域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3.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根据我乡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和可操作的特点。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4.坚持全员参与,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5.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推动全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三)发展目标
通过8年努力,力争使全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城乡农民收入差距,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起和谐文明幸福的乡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期目标:到2020年底,力争实现“三通三覆盖”的目标,即:村村通网线,社社通田间路,村村通砂化路;通信设备实现全覆盖,村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村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使全乡基本实现信息畅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远期目标:到2020年底,全乡“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助农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基层基础更加牢固,群众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四、规划布局
根据地理条件和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建设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产业
1.建设养殖区:根据局部发展畜牧业的总体思路,以个体户养殖为基点,辐射全乡其他基地,由养殖大户牵头,联合成立养殖、销售为一体的牛产业发展的经济合作组织。
2.旱作农业区:按照全乡“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布局,在全乡大范围内发展旱作农业,改变以往的耕种模式,实现全乡年年地膜全覆盖,调整由大规模种植小麦向种植全膜玉米、洋芋转型,保证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
(二)小康住宅区: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动员各村零散座落户到新村建房,集中连片建成村容整洁,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水、电、路等设施配套齐全的标准化住宅小区,将坐落较远的村社整村整社搬迁至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的集聚区,使全乡一般以上的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三)公共服务区:对原有旧市场实施改造,建成占地50亩,上宅下店式门店100套,配合建成公共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商贸经济交易中心一处;建成基础条件良好、设施齐全的乡级养老院1处,为保障全乡村60岁岁以上“三无”群众的养老生活打好基础。
(四)文化卫生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健身设施、幼儿园、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对小学、中学的资金支持力度,改善校园面貌,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成果,政府要积极引导,加强参保力度,加强医疗保健,提高救助水平,基本解决农民家庭看病难的问题。对于一些特殊群体,要组织卫生队对他们进行定期医疗服务,让每一位群众都看得起病,能够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到 2015 年,每个村都要建立文化活动场所、卫生所和阅览室。
(六)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前一阶段的成果,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调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定期举办干部培训班 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对广大青少年的引导教育,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争取把提高党的建设与各项工作紧密有效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认真学习体会上级会议精神,坚决贯彻执 行党的方针政策,争取建立起一批基层战斗堡垒,推动各项事业 稳步前进。
五、主要任务
(一)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畜牧养殖。依据全乡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以养殖为主,集饲养、贩运为一体,用养殖业带动农业发展。按照分户饲养,分户管理,统一销售的产供销模式,扩大饲养规模,改良品种,增加饲养量,鼓励发展养猪、鸡、兔等其他养殖业。
——马铃薯产业。按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推行标准生产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广良种种植,以提高品质和产量,增加最大收益率为总目标,大力推广间作套种马铃薯,培育发展马铃薯仓储贩运等龙头企业。
(二)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根本,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道路建设。坚持标准,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主干道后支道,逐步推进,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通村道路建设。配套基础排水渠及涵洞。
——水利建设。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大力开展小沟道治理,修建排洪渠。实施劣质梯田改造工程,发展集雨水窖等防旱设施。——能源建设。大力推广农村新能源工程,建设农村沼气,配发太阳灶,并配套建设太阳能路灯。
——小康住宅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实施,动员各村有建房意愿的农户到新村建房,逐步取消零散居住户,建设集中连片、整洁美观的新农村,改善居住条件。
——各村整治绿化。全面推行“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整治脏、乱、差现象,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启动实施“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植树绿化工程,绿化、美化村庄,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实现全乡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三)以加强教育培训为抓手,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全乡17000人中,有将近50%的人口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数劳动力没有经过系统地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劳动力素质低,直接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以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三产服务者为基本目标,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坚持突出重点、分类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抓住农业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和有特色、有市场、能形成规模的职业技能专业进行培训;在培训对象上,重点抓好农村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抓好农村未升学的高、初中毕业生的实用技术培训,使100%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培训方法上,分类施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阶段性培训与系统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订单”培训,建立输出基地,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劳动力由无序转移向有序转移,临时性转移向长期性转移的转变,真正使劳务经济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力争培养一批“致富能人”和“技术能人”,每村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个,户均劳务输出1人。
(四)以加强公益事业为载体,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加强教育事业建设。重视适龄儿童的入学教育,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在校生巩固率达到100%,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而失学。
——加强村卫生所建设。每村争取新建村卫生所1处60平方米,配备一名合格的医生,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不能让一个农民因贫看不起病。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每村争取新建村级文化舞台1座,新建农家书屋、小超市各1处,新建文化广场1处,并配套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
(五)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加强民主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以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和塑造新风貌为实践平台,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能力建设,使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着力培育和打造亲民、为民、富民的好班子。
—— 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双培双带”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把农村经济发展能手和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每村每年至少发展3名党员。同时,积极培养合格的继任人选,巩固和发展“五好”村党支部,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
——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每村新建村部1处,配备先进办公设施。——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加大群众参与村级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村民的选举权和村民代表议会制度,村民代表参与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抓好村务和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定期向村民公开村级财务情况,全面落实“一事一议”制度,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利用电视、宣传栏、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媒体传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推崇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重点打击歪风邪气,坚决杜绝赌博、吸毒、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培育农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