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申论热点扩大内需全面解读

时间:2019-05-13 18:3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申论热点扩大内需全面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申论热点扩大内需全面解读》。

第一篇:2012申论热点扩大内需全面解读

投资,消费和出口

扩大内需

【政策导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十七大报告》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今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必然会使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又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概念解析】

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新闻回放】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四川发行180亿债券 用于保民生扩内需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核定四川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18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将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住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工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其他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与配套等,其中优先安排属于中央项目地方配套缺口部分。省本级将委托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项目实施,通过四川发展的投融资平台运作进行融资,吸引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从而放大债券资金的乘数效应。市(州)也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利用地方政府债券的特殊性整合相关资源,吸引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到能够产生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的项目,发挥对社会投资的吸附、撬动作用。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

扩大内需尤其要大力开发农村消费。要扩大农村消费,一是农村消费观念要改变;二是消费环境也需要改变;三是消费政策也需要进行调整。目前国家采取“超市下乡”和“家电下乡”的办法非常有效。家电下乡补贴范围,由各地根据需要自主从中选择两个品种,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四年。对全国推广和增加品种后的政策效果,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测算认为,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实施四年,预计累计实现销售6亿台(件),拉动国内消费约16000亿元。

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扩大内需

单纯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无法持久,必须通过产业提升,使普通劳动者收入持续增长才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增长。只有让老百姓花钱,以消费拉动GDP持续增长才是当前最合理的措施。目前消费不够的根本原因是收入不够,尤其是普通劳动者和专业人士的收入没有得到应有增长,提高普通劳动者和专业人士收入,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增加就业。而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在于产业升级。现代制造业应该尽量向研发和市场两端延伸,大力发展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构建新兴支柱产业。

消费券:一种新的公共政策尝试

2009年初,在我国一些地方出现由地方政府向普通公民发放消费券的现象。杭州市政府将面向长三角等地市民发放杭州旅游券,总金额达4000万元,以拉动旅游消费。广州南湖国旅、西部假期携手深圳航空等企业,面向广州55岁以上的长者派送每张价值100元的旅游消费券,首批消费券数量为20万张,合计总值达2000万元,希望拉动4亿元的旅游消费,以及多达17个亿的相关产业增收。南京向市民发放了乡村旅游券,价值总计2000万元,惠及20万户家庭,每户100元。苏州市旅游局带着50万张旅游优惠券赶赴北京,举办面向全国的苏州旅游推介会。北京是苏州面向全国发放旅游消费券的第一站,紧接着还将前往大连、上海及在长三角主要城市向游客和当地市民发放。【全面解读】

角度一: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美裁定对我国生产铜版纸等征收双反关税,美对中输油钢管加征反倾销税 规模创纪录,美裁定对华金属丝网托盘征最高437%关税,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关税限制;欧盟继续对我国皮鞋征反倾销税,欧盟对中国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欧盟对我葡萄糖酸钠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铝合金轮毂遭遇欧盟反倾销,阿根廷对原产中国电扇展开反倾销调查,阿根廷对中国轧链采取反倾销措施,阿根廷对中国不锈钢餐具采取反倾销措施,阿根廷中国电加热器启动反倾销调查,阿对中国自行车橡胶轮胎实施反倾销,阿根廷对我鞋类产品实施反倾销。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最严重冲击,就是全球经济疲弱引发的全球贸易萎缩及消费不振,无法再给中国出口拉动型经济提供外部需求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继续促进出口外,启动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依靠内部潜力和动力,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靠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角度二: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促进居民消费

内需包括国内消费与投资。从各地已出台的扩大内需措施看,不少地方仍然偏重于扩大投资、上新项目,而对扩大消费着力不多。我国投资率长期偏高,以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危机来临时充当了“强心针”。虽然2009年以来国内消费有相当好的表现,但与政府的强力刺激政策有很大关系。一旦投资增速减缓,本来就过低的消费率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内需的增长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就会受到阻碍。所以,拉动内需的根本还在于拉动消费。把居民消费需求当作最终需求,用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眼前举措,更主要的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角度三:内需不足实际是有效供给不足

我国目前所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不是绝对的,是需求总量不足而潜在需求巨大,供给总量过剩而有效供给不足。也就是市场急需的产品缺乏,而所能提供的产品大多数与市场需求不符合。一方面我国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需求疲软的艰难处境,军工产业尤为明显;而另一方面许多的外国产品和外资投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却在不断扩大,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跟不上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绝大多数的需求无法实现。

角度四:促进就业是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

充分就业是扩大内需之本。消费取决于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又与城乡居民的就业情况密切相关。只有实现充分就业,广大城乡居民才有收入,才有钱花、敢花钱。从这个角度讲,保就业才能扩内需,保就业方能保经济增长。反过来,保经济增长不能脱离居民就业扩大和收入实际增长这个目标。在我国,GDP每一个分点的增长可以带动约1千万人的就业扩大。通过扩大内需而确保经济的增长也是为了国内就业不要出现滑坡而影响社会稳定。

角度五: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是内需难以扩大的深层原因

内需难以扩大、消费不足,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直接相关。目前在初次分配中存在“三个集中”的倾向,即: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从劳方和资方角度看,财富不断向资方手中集中;从普通行业和垄断行业角度看,财富不断向垄断行业集中。这导致劳动者难以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蛋糕。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相对收入水平不断下降,这是难以扩大消费的深层次背景。

角度六:社会保障水平低严重制约消费的扩大

我国在社会保险、基本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老百姓的存款总额相当高,一方面中国人是有存款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正是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没有让人民具有安全感。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等价格大幅上涨,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不是人们不想花钱,不想消费,而是人们担心一旦真需要钱应急时,还只有靠自己。所以在风险与压力面前,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增加个人储蓄来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倾向,还降低了人们的即期消费支出。

角度七:消费环境对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

消费品市场的监管不力,市场竞争无序,假冒伪劣商品很多,产品质量低劣,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而,即使消费者想消费而且有能力消费,也不敢贸然进行消费。比如房地产市场不规范,房价高,房地产的流通不畅,导致消费者要么没有能力去购买,要么担心“挨宰”而不敢购买。

角度八:扩大内需与勤俭节约并不矛盾

扩大内需,简而言之就是增加国内消费,它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扩大内需与提倡勤俭节约并不矛盾。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无论生产消费还是生活消费的对象都是资源。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勤俭节约的合理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容置疑。因此,无论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都必须提倡节俭。有限的资源只有节俭使用,才能有助于消费的满足。【问题汇总】

通过以上多角度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在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方面面临的严峻问题有:

第一,投资与消费没有处于协调的发展状态,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国一直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投资率,而同期消费率却明显偏低,高投资,低消费特征明显。这必然导致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国内消费不了,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不断攀升。

第二,就业形势严峻,严重影响城乡居民增收,尤其是影响了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给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带来越来越大的阻力,内需增长的转变在居民收入,尤其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形势下非常艰难。

第三,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有些行业不仅工资很高,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也很高,企业年金也已建立,有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加起来超过工资收入,很不合理。

第四,经济结构的调整缓慢,有效供给不足,出口、投资、消费不协调。绝大部分企业仍以粗放型生产方式为主,产品走低端路线。

第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力度不大。部分百姓没有完善的社保、医保等保障,生活困难,消费水平有限,不敢大胆消费。

第六,市场的消费环境不安全,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解决对策】

从1998年以来,国家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采取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城镇消费需求等扩大内需的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所以扩大内需成为这段时期内全国和各地经济的重中之重。关于扩大内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培育消费热点,既需要扩大消费需求,也需要改善供给。改善供给,当前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淘汰落后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过剩产能。加强质量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培育消费热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居民收入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购买力就会相对萎缩;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利于消费热点的形成,也不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因而,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未来支出预期。同时,有关财政和信贷政策也应予以积极的支持配合。

二是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所以,必须大力改革分配体制,解决国家、企业、个人如何分配的问题,下决心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居民收入提高了,其消费水平才能相应提高。

三是调整投资力度

在扩大内需方面,我国偏重于扩大投资,投资率长期偏高,从而导致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国内消费不了,就要到国际市场寻找出路,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不断攀升。所以应调整投资力度,但也不要就此停止投资,要保持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另外,要探索投资的新路子,比如扩大民间投资等。

四是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决定消费,而要增收首要的就是居民要充分就业。因此,在政策、资源等方面应更多地向扩大就业倾斜:一是千方百计支持中小企业。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吸纳了75%的就业人口。二是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和失业者的培训力度,劳动技能提高了,就业、再就业的机会必定增加。另外,应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负担,增加居民收入,特别要辅之以政策和制度,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使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适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降低消费税税率,减少应税品种,减轻消费负担。

五是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保障有效供给,压缩过剩的无效供给

从产业结构上讲就是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的产业格局。从产品结构上讲要大力研发生产能促进消费升级换代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产品消费和工业产品消费的比重,冲破消费水平阶段性滞障,创造新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升级的实现。

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力度

通过财政政策给予医疗服务、住房供给、教育普及、养老保障更多扶持,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引进市场力量包括民间资本来弥补优质医疗、住房、教育、养老设施的不足。只有各种社会保障的环境得到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得到提高,并解除居民对生命周期的消极预期时,居民的消费意愿才会充分释放。

七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要建立和完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诚信水平,打击市场欺诈活动,扫除消费风险,保障消费安全。消费环境直接影响消费者消费,对消费热点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消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培育消费热点要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使自然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和循环利用,使人们能够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享受消费的乐趣。因此,健全法制、公平分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性工作。

八是引导居民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引导城乡居民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以形成国民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当然,这并非倡导享乐主义和盲目的超前消费,因为那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样是有害的。正确的消费观念应该是:既重视物质消费,又重视精神文化消费;既重视即期消费,又重视远期消费;既扩大消费,又不铺张浪费。一句话,消费应该是活跃的、可持续的。

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是为了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只有增强需求拉动,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才能摆脱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我国今后将出台更多扩大内需的政策,这既具有长远的重要性,又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第二篇:申论热点解读:酒后驾车

申论热点解读:

酒后驾车诱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在我国当今,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酒后驾车已成为道路交通的“杀手”。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医学角度分析酒的成分、吸收、转化和酒的毒性作用对驾车的影响;从各个不同侧面分析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根源,从防治上筑牢教育、监督、处罚三道防线,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确保人们出行交通安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驾驶机动车去请客、陪客、参加集体活动饮酒繁多,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根据近年世界卫生组织交通事故调查显示,道路交通事故中大约有50%~60%与酒后驾车有关。据我国公安部2005年1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显示,1996年至2004年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见,酒后驾车危害大,严重威胁人们出行生命安全,加大公安交警工作压力,破坏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因此,笔者搜索国内外相关的资料,参考交通安全书刊和相关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书籍,深入调查研究,从各个不同侧面分析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及机理,提出防治酒后驾车的对策措施。原因分析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足以起到震慑酒后驾车的作用,对交通肇事罪的制度设计过分偏重对行为后果的惩罚,阻碍了其预防作用的发挥。违法成本太低,是酒后驾车屡禁不绝的最根本原因。

第一,我国对于酒后驾车的处罚规定过轻,同时对酒后驾车的判定标准起点过高,是造成目前酒后驾车,并且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相比瑞典为0.02%,德国为0.03%,日本为0.05%,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显然放得有些宽。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车者和醉酒驾车者的处罚较轻,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而在国外,比如美国,酒后驾车一经查实,即上铐逮捕,并列入个人档案记录。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0.1%,则以醉酒驾车论处。除了罚款之外,还可判处坐牢。有的州将醉酒驾车视为“蓄意谋杀”定罪。在瑞典、澳大利亚、日本、丹麦、法国、瑞士等国,对于酒后驾车一般都是终身吊销驾照,甚至判处监禁。第二,驾驶者在思想方面认识不足。

一是对酒后驾驶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驾驶人饮酒后判断操作能力降低。对声、光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触觉会比平时迟钝,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行车的距离和速度,不能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不能正确地处置突发情况。

二是安全意识不强,并自恃酒量大、驾驶技术高超,认为少喝点酒不碍事,往往酒后驾车来炫耀自己,常常酿成大祸。

三是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以前饮酒驾车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也没有被交警抓到和处罚过,于是便酒后驾车,往往酿成车祸。

对策分析

应从以下方面保障交通安全:

第一,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我们社会酒后驾车、酒后伤人事件的过分容忍,酒后驾车肇事的犯罪成本始终高不起来,一些人甚至还有“酒驾怕什么,用钱就能搞定”的想法,才不断制造着比车祸本身更严重、更弥散的社会负效应。

第二,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交管部门要加大对查处力度,形成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在日常执勤执法中,加大对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查纠力度,充分利用酒精测试仪等科技装备,对发现酒后的驾驶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让每个驾驶员都不敢碰酒后驾驶的高压线。同时加强主要公路沿线的巡逻管控力度,打击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确保道路的畅通及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

第三,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国民交通安全道德意识,使市民和司机意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增强自觉守法意识。

三、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国家作用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多达数万起。醉酒驾驶“猛于虎”一点都不夸张。公共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而交通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法律尤其是刑事法律固然应当倡导宽容精神,但并不意味着矫枉过正以致“宽大无边”。

交通安全管理,国家作为主体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只有从整体上、各个方面配合管理和防范才会收到效果。交通安全的管理是一个国家行为,在管理中国家应当起到的作用和制定的相应对策如下:

第一,完善法制,加大处罚力度。不让惨祸发生需要“硬约束”来保障。按照我国目前《交通安全法》和《刑法》规定,酒后驾车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后果,司机将会被以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样的处罚力度显得太轻。要解决违法成本太低这个问题,就要完善我国的交通安全法制,甚至提高到刑事层次上,国家《刑法》对酒后驾驶需深入探讨、完善。

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令行禁止。我国各地交通执法部门应严格检查酒后驾驶,加强检查常态化;同时执法部门在处罚时坚持做到一视同仁方面也还有待改进。

第三,借鉴外国经验。巴西实行的“零容忍”法令规定,若发现酒后驾车,一律罚款500美元左右,并吊销驾照一年。若血液中酒精浓度超标,还面临6个月至3年监禁。我国的相关法律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办法,加大处罚力度,使得驾驶者在喝酒前一定要掂量后果。而对于公职人员酒后驾车的,则从重处罚,对其行为进行公示,甚至免职。

第四,推行公众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力度,特别是酒后驾车、酒后伤人给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后果,使公民及广大司机深刻认识到酒后驾车、酒后伤人对生命健康的践踏。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民参与交通安全管理与监督的权利,依靠群众的智慧,形成诚信驾驶的社会氛围,体现社会公平和对对生命的无限尊重。

必须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将教育引导与严加处罚结合起来,引导国民遵守交通安全,对酒后驾车、酒后伤人事件严刑处罚,最终通过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促使国民养成遵守交通安全的习惯

南京制定六项措施

南京交管部门,针对酒后驾驶,与其它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六项措施:

一是会同市文明办、市廉政办把酒后驾车、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与全市文明单位评比和单位、个人评先评优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醉酒驾驶的,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协调保监会、银监会等部门,与车辆保险费率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凡酒后驾车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车的,提高车辆保险费率,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

三是对酒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同桌劝驾驶人饮酒或同车明知驾驶人酒后驾车不及时主动劝阻制止的,通报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予以内部处理,媒体公开曝光并视情追究连带责任。

四是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以及“黑名单”驾驶人等重点人群,宾馆、饭店、酒吧等重点场所以及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督促提醒驾驶人严禁酒后驾驶。

五是设立禁酒举报热线,对举报查实的,视情予以适当奖励。

六是定期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

对策建议

一是继续严格查处酒后驾驶行为。在现行法律法规范围内和公安部专项整治活动部署下,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将不间断地开展酒后驾驶整治,对酒后驾驶的,做到“四个一律”。对酒后驾驶者,要一视同仁,从严处罚,绝不允许开口子,绝不搞下不为例。公安民警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不处罚、从轻处罚或者为酒后驾驶违法人说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除

了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检查之外,要形成全面覆盖的检查网。改进查处方式方法,创新查缉手段,应用新式测定血液酒精含量的科技装备,提高查缉效率,减少因查处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拥堵。

二是不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平台宣传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在重点区域,如酒店和娱乐场所门口悬挂酒后驾驶危害性宣传标语,在酒店餐桌上放置不酒后驾驶的提示卡,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道路交通安全,使更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到抵制酒后驾驶行动中来。最终在全社会形成“饮酒不驾车、驾车不饮酒”的社会公德和反对酒后开车的社会氛围。

三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会同文明办等单位把酒后驾驶、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纳入文明城市测评和单位内部管理考核,与全市文明单位评比和单位、个人评先评优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醉酒驾驶的,实行“一票否决”。协调保监会、银监会等部门,与车辆保险费率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驶的,提高车辆保险费率,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

四是加强立法调研。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修订酒后驾驶的认定标准,细化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加大对酒后驾驶交通违法的惩戒力度。一是酒后驾车判定标准要降低;二是酒后驾驶并肇事本身定罪要重;三是处罚要重,加大罚款力度,坐牢期限,引入终身禁驾制度;四是实行责任倒查制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连带责任。五是加强社会监督。建立酒后驾车群众举报程序,情况属实的要给予一定奖励;发挥家庭、社区在监督中的作用;可实行在重点场所设立监督员或信息员,或督促服务人员对酒后驾车的驾驶人进行劝阻或及时向交警部门报告驾驶人饮酒信息。

六大力提倡正规的代驾服务等业务,以解决酒后代驾业务的需要。国家要规范汽车代驾行业的合同条款,对服务双方进行权益保护。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扩大内需顾名思义为扩大某经济体内部的需求。所谓内需是指国内需求,通俗一点讲就是让国内老百姓肯消费,敢花钱。它具体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我们通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然而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国际市场风险的加剧,都使得外贸出口难度加大,加之我国处于由温饱向小康社会的过渡时期,国内消费潜力巨大,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这些都客观上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扩大内需也就是扩大国内的消费。而消费指的是消费主体在市场中的经济行为。消费主体通常是指居民、厂商和政府。所以相应的消费主要有居民消费、厂家消费和政府消费。所谓居民消费主要是居民对吃、穿、住、行、乐等基本需求的实现;所谓厂商消费主要包括厂商生产性消费及职工个人生活福利性消费。所谓政府消费是指各级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这次扩大内需的重点,关注的是居民消费。居民消费中又主要包括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农村居民收入低,影响到消费水平。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相对于同期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来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增长缓慢,而农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因此,要想扩大内需,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陈旧,影响消费预期。长期的自然经济,弱质农业的土壤培养了农民相对保守陈旧的观念,形成以了“盖房、买地、娶媳妇”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消费模式,养成了捂紧钱罐子的消费习惯,消费预期心里和预期收支趋紧,即期消费观念不强,导致农村消费领域不宽,消费层次不高。与此同时,农村的盲目性、愚味性消费却依然存在,有些农民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性消费日趋严重,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这种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费加重了农民的隐形负担,形成了农村生产、收入、消费不协调的怪圈。因此,要切实引导农民树立正确消费观,拓宽消费领域和层次。

农村消费环境恶劣,影响消费增长。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存在购物难、监管难、维权难三大难题。由于很大部分农民在购物时贪图便宜,加之购销渠道混乱,市场监管力量薄弱,导致许多伪劣产品乘机而入。又由于维权网络不健全、投诉渠道不畅、维权成本高,不少农民在购买到伪劣商品之后,只能自认倒霉,吃哑巴亏,这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使伪劣商品堂而皇之地渗透到农村各个角落。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村,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应该切实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维护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解读《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

解读《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

在‚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扬帆起航的重要时点上,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撰写的《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面世了。该书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要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回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读后催人奋进,给人以共鸣和力量。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在上世纪末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现在,这个跨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我们要实现的全面小康将是什么样的图景?如期实现这个目标具有哪些条件,面临哪些严峻挑战?该书都给我们作了详实而生动的回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只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通常很容易从经济视角去理解‚小康‛,认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

年翻一番,就实现全面小康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经济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了,就算不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此,该书分别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维度,勾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新图景。

需要指出的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我们既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又要适应变化,主动应对,‚将机遇和挑战化为现实,将风险和挑战化为动力,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是《建议》最鲜明的特色。《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在于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该书分别以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奏响全面发展‚协奏曲‛、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合作共赢谱新篇、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为题,以鲜活素材、生动案例,阐释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创新是发展的动源。‚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国家兴衰的经验所得、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该书阐明了创新对我国发展的关键意义。创新发展的核心是科技

我国同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实力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如果科技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对于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该书强调,要让基础研究‚强起来‛,企业创新‚动起来‛,转化渠道‚通起来‛,政府之手‚活起来‛,生动表述了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书中还用大量案例说明,‚互联网+‛对经济带来的化学反应,‚中国制造2025‛对发展高端制造的引领作用,以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撑作用。

协调是发展的节律。我国发展不协调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关系上。实践证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跑不快也跑不远。该书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入手,提出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即区域协调‚大合唱‛、城市农村‚比翼飞‛、两个文明‚两手硬‛、军民融合‚道路宽‛。该书还专门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了深入剖析,提出要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关心的‚就业、住房、医疗、社保、教育‛五件事,加快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中央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挂钩‛,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住得下、留得住、过得好。这些阐释抓住了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也回答了百姓关心的话题。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人们的心头之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小

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该书从功能定位谋划好、低碳循环可持续、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治理出重拳等方面,诠释了实现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和重点任务。

开放是发展的大势。坚持开放发展,才能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扩大开放需要谋划大棋局,推进‚一带一路‛是这个棋局中的关键一招。要坚持共商共建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让‘一带一路’动起来,让开放全局活起来‛,谱写对外开放新篇章。

共享是发展的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享发展,就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在共建中共享。该书围绕事关群众福祉的民生话题,对今后五年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健康等方面的新举措,从百姓视角作了解答。书中还就今后五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路线图和实施方案,以及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背景、政策效果和保障措施等,作了入细入微的说明。

全面小康关键在党。要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抵达全面小康的彼岸,就必须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这艘巨轮定好向、掌好舵。该书从提高领导干部专业化水平、运用法治推动发展、提高

阐明了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的着力点和主要任务。

第五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面深化改革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面深化改革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背景链接

全面深化改革正式启动已然3年多,夯基垒台和立柱架梁的工作成效显著,从上到下对改革落实的期待愈发强烈。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上,总书记特别强调了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一把手在状态,改革才能在场,随着“施工高峰期”全面到来,主要领导必须进入改革落地的工地,激发基层改革活力,将顶层设计转化成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综合分析

不久前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专家列出了很多改革遇到的困难。比如,实践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谁来协调?落实改革设计的细化方案谁来定?改革如果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谁来拍板?说来说去,很多都离不开一把手的作用。正如总书记强调的,对于主要领导来说,思路、调研、推进、落实都要抓到手上,判断具体事项要有改革担当,要亲自做好实化细化工作,还要统筹安排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缺少谋划改革的“全视角”、没有担当责任的“铁肩膀”、拿不住具体落实的“绣花针”,抑或是学不会“弹钢琴”的改革艺术,就很可能游离于具体改革之外。

[解决措施] 这样的要求,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本身的特点。改革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艰巨事业,决不是上面定好文件照章批转就能完成,也不可能有一种顶层设计穷尽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媒体报道过“改革落实无限循环”的例子:某地方落实一个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的改革文件,题目居然用了三四个转发,从省里一直转到最基层。改革不是“N次方文件”,如果都把任务当球踢,以表面文章代替具体落实,那么耽误的是中央的改革安排,伤害的是基层的积极性。

一、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改革落实问题,关键在于“一把手抓”和“抓一把手”。全面深化改革是直接面对问题、面对任务、面对挑战的,从来没有“离场改革”能够成功。实际上,在老百姓眼里,“改革千难万难,一把手肯抓肯干就不难”,主要负责同志是改革发力的“关键少数”,抓和不抓大不一样、虚抓和实抓大不一样。

二、改革的航船行进至此,中国人需要更清新的畅快呼吸、更稳定的民生保障、更公正的社会环境、更开放的世界格局、更从容的“出去看看”、更出彩的人生机会,而这需要少一些文件中的落实、印章里的转发,多一些“撸起袖子”的一把手。说到底,全面深化改革是抓出来的、干出来的,是一级压一级落实出来的。

三、涉及13亿多人民美好生活的改革从来不是轻松的,置身于其中的一把手们,其职责从来就是具体的、现实的。最重要的改革者不是别人,就是身处领导岗位的你们。以在场的姿态服务于改革发展、服务于民生改善,才能始终听到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前进律动。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有计划性的学习,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下载2012申论热点扩大内需全面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申论热点扩大内需全面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热点七扩大内需(共五则范文)

    热点七扩大内需 时事点击 2012年,刺激消费的政策力度有望再加大。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商务部内贸工作会与会人士处获悉,国务院牵头多部委组成的流通专题调研组,将从2011......

    申论最新热点

    西南旱情 一、 事件背景阐述 “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西南5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

    2012申论热点

    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最新热点汇总 2012年公考申论热点:寻求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食品安全令人心焦!为了对付这一顽疾,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多个政府部门连续多年英勇战斗,立......

    申论热点整理

    温家宝: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居民收入比重 中新网9月13日电 世界经济论坛第四届新领军者年会(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13日下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

    申论热点(本站推荐)

    “为什么当村官?”魏华伟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框说,“这个话题,年年都有人问。选择文楼是因为这里充满挑战和考验。” 他在2008年9月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去到了河南省上蔡县文楼......

    申论热点

    一篇曾经在国考中获得88分的高分申论范文 【华图 - 公务员考试试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

    2013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近年来,随着汽车拥有量的迅速提升、出行服务质量的不断改善,开车回家已成为许多白领首选。春节回家路途较长,油费较高,一个人驾车也很辛苦。加上从去年开始的长假......

    《申论》热点及模版

    一、经济1.手机资费调整 2.政府出手相关措施,抑制房价 3.土地供应将做改革,土地招标限制户型价位4.油价上涨(可列出租车价格上调) 5.(消费税提高,个税起点调整至1600)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