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四川省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八项规定
刘健在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紧急视频会的讲话
紧急行动起来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迅速扭转当前我省化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被动局面
【发布时间:2014-05-07】
【来源:安监三处】 【阅读次数:445】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2014年5月6日)
同志们:
省局决定召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紧急视频会,这是今年第三次召开危险化学品安全方面的全省性会议。今年以来,我省化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连续发生,不到5个月时间发生6起事故,死亡6人,其中2起较大事故,分别死亡3人;较大事故起数已超过了省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1起)的100%。死亡人数已达到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达给我省控制指标(8人)的75%,严重超过了目标进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为什么今年我们会开得多,文件下发得多,但效果不好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各项规定、措施落实到基层、操作手层面没有,值得各位认真反思。下面我就进一步吸取事故教训,全面加强我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迅速扭转我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全国60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座谈会精神 4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天津召开全国危化品重点县安全攻坚工作片区座谈会。孙华山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监管三司司长王浩水主持会议,并作了加强和改进危化品安全监管的专题报告。会议解读了危化品重点县安全攻坚工作方案,上海化学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做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考察了天津临港经济区、天津渤化石化公司。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各省级安监局分管负责人、60个危化品重点县(我省的什邡市、五通桥区)所在的市(地)级安监局分管负责人、重点县人民政府及安监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孙华山局长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深刻认识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是开展攻坚工作是遏制危化品事故的有力措施;二是开展攻坚工作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政府安全监管能力“双提升”的迫切需要;三是开展攻坚工作是提高化工园区管理水平的有力推手;四是开展攻坚工作是推动全国危化品安全形势根本好转的重要举措。
(二)准确理解攻坚工作的目标任务。一是重点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全面实现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化工园区建立并运行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危险化学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50%以上,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力争杜绝重特大事故;二是加强化工园区规划建设,不断提升化工行业安全发展水平。各重点县要推动完善和实施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要统筹规划化工园区建设,严格园区企业准入,合理布局园区内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要强化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确保“优生”。要综合运用城镇规划、行政许可、环境治理、安全风险防控等措施,加快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进度,消除城镇危化品安全风险。三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危化品安全管理水平。一要督促企业严格按照“一岗一责”的要求,建立责任明晰、权责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二要进一步严格危化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分管技术负责人的培训、选用和管理。三要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要指导企业建立起以安全标准化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持续改进、持续提升,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四要全面强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尤其是对近期发生事故较多的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环节,督促危化品企业加强作业前的安全风险分析和现场确认、作业过程中的监督和防护,完善作业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作业审批。五要积极鼓励建立科学有效的预警预报体系机制,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四是着力提升地方政府危化品安全监管能力。重点县所在地的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市级政府分管负责人以及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要强化“红线”意识和安全发展理念,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推动攻坚工作。要强化危化品安监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补齐补强力量,加强素质与能力培训,建立危化品安全监管专家库,更好的适应本地安全监管实际需要。
(三)积极落实各项攻坚工作措施。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重点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对攻坚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并强化重点县党委对攻坚工作的领导统筹。二要强力推进各项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硬措施,积极推动攻坚工作。一是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经济处罚一律按上限处理;对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环节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一年内发生2次较大以上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发生较大事故或一年内2次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企业,要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向金融、银行、证券等部门通报,限制其融资。二是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重点县,总局一律向全国通报,省局要约谈重点县负责人;对发生重大以上事故的重点县,总局将会同省局派员进驻督导。三是加大工作交流力度。总局将组织开展重点省、市、县危化品安全监管互查活动,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要强化责任考核,建立有效的检查考核督促机制,确保攻坚工作如期开展、如期完成。四要对重点县的攻坚工作情况将向组织部门通报,供干部使用时参考。
二、充分认识当前我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
今年以来我省化工及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的事故的基本情况:
①1月26日早上4点,阿坝州茂县鑫新能源有限公司电石尾气气柜因当班布袋工误操作,将空气抽入系统,导致尾气氧含量超标达到爆炸极限,遇静电或颗粒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
②3月1日,攀枝花市天亿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亿公司),2号炉因炉底被烧穿引起高温炉料泄漏遇水发生爆炸,继而引起变压器冷却油燃烧,造成3名工人当场死亡,部分设备被烧坏的较大事故。
③ 3月4日,凉山州会东金川磷化工限责任公司黄磷生产车间当班工人对2号炉进行调试时,2号炉炉底发生黄磷炉料泄漏导致磷铁爆炸,爆炸冲击波携带高温气体冲上9.5米平台,造成7名工人不同程度烧伤。
④3月9日,凉山州西攀高速西昌往成都方向1km处,发生运输30吨黄磷翻车事故,造成黄磷燃烧,该事故所运黄磷为金川公司生产,而运输车辆、运输企业均为无资质,属于非法运输。
⑤4月29日下午17:50分许,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一水硫酸亚铁车间发生火灾事故,烧毁橡胶传送皮带、配套pp管道等设施设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幸无人员伤亡。⑥5月2日下午14:50分许,广元市天森煤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元天森公司)在对污水处理池排污管道进行检维修过程中,未按动火管理规定,擅自进行焊接作业时,引发池内集聚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这几起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出我省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节假日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作业规范(程)执行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标准规程执行不严格,生产现场管理混乱的现象十分突出。天亿公司“3.1”较大事故原因暴露出:一方面现场操作工人不认真执行安全标准规程,岗位操作记录存在弄虚作假的嫌疑。另一方面公司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未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生产现场管理混乱,对工人违章操作、违反操作规程、甚至弄虚作假疏于管理。广元天森公司“5.02”较大事故暴露出该企业检维修人员未执行检维修的动火作业规定,未办理动火作业票证,也未对作业现场进行动火分析就擅自施工,也没有人对此进行制止,节假日领导带班值班形同虚设。
二是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按照安全生产大检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去年我省制定印发了《四川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川安监[2013]128号),编制了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要求企业首先自查自纠,深入排查治理隐患,但一些企业并未按要求严格进行隐患排查,对隐患也未进行认真整改。天亿公司“3.01”事故反映出:首先,2#黄磷电炉测温热电偶长期失效未修复,公司对修复测温元器件事宜未引起足够重视;其次,电炉炉底、炉壁温度的检测方式为安排人员使用远红外线测温仪每2小时巡查一次,并记录巡查结果(炉底测温点5个,炉壁测温点4个);第三,事故发生前,2#电炉熔池、电流、电功率等重要参数已出现异常,但公司未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排查原因,对事故发生前一段时间内磷铁收集量大幅减少和电炉熔池区域下移未引起充分重视。
三是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安全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今年几起事故均暴露出,企业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冒险作业现象十分突出。广元天森公司“5.2”事故就是这方面的具体表现。
四是安全监管执法仍存在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对“三违”、非法违法生产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攀枝花“3.1”事故,去年安全生产大检查要求企业全面进行隐患排查,我们监管部门人员到企业检查,是否应该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有没有记录,有没有整改。凉山州“3.9”运输事故,会东金川公司居然违规将黄磷让没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车辆运输,平常对企业检查,查没查运输环节源头装车,企业对运输车辆有没有记录,《危化条例》等相关规定已有规定企业是否落实,检查没有。广元旺苍“5.2”事故,平常检查是否应当检查化工企业动火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等等。
三、坚守“红线”,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扭转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一)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八项”举措》
今年天亿化工“3.01”事故后,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依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刻吸取近期我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按照省安全监管局下发的《四川省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八项”举措》(川安监[2014]58号)规定。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务必要理解到位、落实到位。这里我再次强调:----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暂扣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企业,经济处罚一律按事故罚款上限处理。恢复生产前,必须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其生产现状进行安全专项评价,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恢复生产。
----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企业,一律暂停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达标创建工作,已达标的要取消其资格,并在今后一年内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方可重新申请达标创建工作。
----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企业和所在市(州)安全监管局,由省安全监管局对其进行述职约谈。
----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市(州),省安全监管局将组织对其开展不低于两次的暗查暗访,发现重大问题将在全省进行通报。省局将组织不低于两次对攀枝花、广元两市进行暗访检查,对所发现问题进行通报,必要时通报当地市政府分管领导。
----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或一年内连续发生2起以上事故的企业,省安全监管局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向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并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攀枝花、广元两市安监局要加快事故调查处理,并将情况报省局,省局将汇总有关情况向上述等部门通报。
----省安全监管局对全省21个市(州)危险化学品继续实施“零死亡事故”指标考核。
----对辖区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无论是否发生人员伤亡,均应及时向省安全监管局报送事故情况。
(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化工过程管理,督促企业在检维修施工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检维修历来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是事故多发、高发环节。乐山和邦化工公司2004年的“11.27” 较大事故是在对净化水站脱盐水槽进行维修作业时发生的;南充宏泰生化有限公司2011年的“4.23” 较大事故是在对甲烷化炉管道进行带压堵漏维修过程中发生的;本月5月2日广元天森公司的较大事故是在对污水处理池排污管道进行检维修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加强化工过程管理,督促企业在检维修施工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尤为重要。
一是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健全检维修制度。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检维修制度:建立检维修的组织机构,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明确化工装置和设备设施大修、中修、小修和装置(系统)停车检修的范围和时间要求,检维修计划的制定,检维修方案(范围、程序、进度、质量和安全措施等)的制定,作业前的风险分析,作业安全许可,作业安全条件的检查确认,检维修队伍的组织、指挥、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外来检维修施工队伍的管理,检维修台账管理以及安全规程制(修)订等。要建立并严格执行检维修作业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确保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
二是要严格执行“作业票”管理,规范检维修作业。检维修作业中,凡涉及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等危险作业的,有关企业都要严格执行AQ3021-2008~AQ3028-2008等国家相关作业安全规范的标准规定,对危险作业实施许可管理,按规定程序进行作业许可证的会签、审批和管理,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监护人、审批人的安全职责,保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各类危险作业和各种设备、设施检维修安全规程,确保安全隔绝、清洗、置换、通风、监测、用电、监护、抢救等安全措施的落实。三是要认真落实检维修作业前的风险分析。对化工装置进行检维修作业前,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按照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安监总管三〔2011〕93号)的规定,根据生产操作、工艺技术和设施设备的特点,及时组织对检维修作业活动和场所、设施、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内容要涵盖检维修作业过程、步骤、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工艺装置的开停车、作业环境特点以及作业人员情况等。要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等方面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消除或降低检维修作业风险。凡在检维修作业前未实施风险分析、未采取和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的,一律不得实施检维修作业。
四是要严格确认检维修作业的安全条件。所有化工装置的检维修作业必须按照“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的原则,严格检查确认以下主要安全条件:制定检维修方案,明确检维修项目安全负责人和安全技术措施;对检维修人员、监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和检修方案现场交底;对生产装置的工艺处理和设备的隔绝、清洗、置换等安全技术措施满足安全要求;用于检维修的设备、工(器)具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范的要求;检维修现场设立安全警示标志,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消防和行车通道畅通;应急救援器材、劳动保护用品、通信和照明设备等保证完好并满足安全要求;当生产装置出现异常情况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立即通知检维修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作业场所,异常情况排除且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作业;建立质量安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强对关键检维修作业的质量控制,防止致命质量隐患进入试压或生产运行等环节;严格执行交接验收手续,确保检维修后的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五是要加强对检维修现场的安全管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加强对检维修作业现场,特别是受限空间作业、边生产边施工、局部停工处理或特殊带压作业等高危作业现场的安全控制,严格控制检维修作业现场的人员数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检维修区域;杜绝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相互禁忌作业;减少立体交叉作业;控制节假日、夜间作业。同时,检维修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应选择安全的工作位置,做好撤离、疏散、救护等应急准备,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六是要强化对外来检维修施工队伍的管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对承包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来检维修施工队伍的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等过程的管理,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安全业绩好的施工队伍承担检维修任务。要建立对关键工种施工人员技术安全技能的鉴定确认机制,防止低素质和无专业技能的人员参与关键设备的检维修和安装、施工。要对进入企业的外来检维修施工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对其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作业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严格控制工程分包,严禁层层转包。与外来检维修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必须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三)强化源头管理,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批
各市(州)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和《四川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川安监[2012]111号)的规定,认真履职,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严格技术和安全标准,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水平。抓好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关,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进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抓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关、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号)规定,一要严格设计单位资质管理,按照《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AQ/T3033)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二要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和首次工业化设计的建设项目,必须在基础设计时开展危险与可操作分析;抓好竣工验收审查关,严格对照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内容进行符合性检查,凡有不符合项,一律不得通过验收。加大对建设项目执法检查力度,对凡未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擅自开工建设、投产的企业,要依法实施处罚,严禁越权违规审批危化品建设项目。通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夯实企业基础,从源头上把好准入关。
加强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的安全监管工作。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历来是化工企业事故高发环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试生产期间安全监管工作,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和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安全管理的通知》(川安监[2013]205号)的有关规定,切实抓好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的安全监管。加强对试生产企业试生产期间安全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试生产方案进行管理,不断研究解决试生产期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试生产安全。
(四)严肃事故查处,严格责任追究
总书记2013年7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常委会上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讲话中指出:“要严格事故调查,严肃责任追究。要审时度势,宽严有度,解决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近年来,我省有些地区存在着事故调查处理不严格,吸取事故教训不深刻,个别业主投资的企业发生多次事故、同类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要严格执行我省《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八项”举措》。既要让事故单位通过接受处罚吸取教训、付出代价,又要让责任人在接受处罚中受到教育、受到触动。
(五)加大暗访检查的力度,让违规违法企业付出代价。各市、县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内企业开展暗访专项检查活动。重点检查: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工艺装置开停车方案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动火和受限空间等安全作业规范的执行情况,检维修作业的风险分析情况,检维修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检维修施工单位资质及与外来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的情况,对检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企业危险岗位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等。要切实加大对“三违”、非法违法生产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依法予以处罚,并督促企业立即整改;发现重大问题和隐患,要下达立即停产指令,暂扣其安全许可证,限期整改,对期限内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提请当地人民政府关闭。各市(州)安全监管局要对各县(区、市)开展暗访检查的情况进行督查;省局也将对各地开展暗访检查的情况进行督查。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化工行业也与其他行业一样,企业停产、半停产较多,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收入会受到影响,导致化工生产企业职工思想波动,情绪不稳,从而影响到对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产生“三违”问题。各市(州)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企业除了对职工加强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教育外,还要加强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并从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加以关心、帮助,稳定职工情绪,凝聚共识,使其爱岗敬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氛围。
同志们,我省目前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化工及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按照本次紧急会议要求并结合各自实际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事故上升势头。我相信,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实现我省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稳定好转。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江苏省安监局危险化学品
江苏省安监局危险化学品 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17号)精神,巩固近年来开展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排查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程基本完成,危险化学品信息共享机制基本建立,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成果得到巩固。规范化工园区管理,推动化工企业入园进区。推动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防范遏制较大以上和有重大影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
二、治理任务
依法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管控职责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经营(含仓储经营)企业的安全风险。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依法严肃追究责任,淘汰关闭工艺技术落后安全保障能力差的企业。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规范应急处置要求,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救援基地。
三、组织领导
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安监局。办公室主任陈正邦,副主任赵利复,办公室成员凌培新、钱圣林、汪波、曹斌、苏斌、武奇、乔勇、孙友和、曾宪华、曹永荣、刘彦伟,抽调专门人员集中办公。
四、时间进度和工作安排
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从2017年1月开始,至2019年11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阶段(2017年1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细化措施,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二)整治阶段(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集中整治,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深化提升),组织实施综合治理工作,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按期完成。
(三)总结阶段(2019年11月),总结经验成果。
五、治理内容、工作措施及分工
(一)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
1﹒全面摸排风险。根据《江苏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务院安委会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的通知》(苏安办〔2016〕62号),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风险,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非煤矿矿山(含地质勘探)、石油(炼化、成品油管道除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由监管一处负责实施;有主管部门的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由监管二处负责协调指导;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由监管三处负责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2﹒重点排查重大危险源。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79号令修订)、《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认真组织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排查,全面摸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底数,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分级、安全评估,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非煤矿矿山(含地质勘探)、石油(炼化、成品油管道除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排查由监管一处负责实施;有主管部门的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由监管二处负责协调指导;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排查由监管三处负责实施;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系统由监管三处提出初步意见和需求,规划科技处负责指导协调开发,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3﹒突出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和现实管理状况,排查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风险和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意见。(非煤矿矿山(含地质勘探)、石油(炼化、成品油管道除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由监管一处负责实施;有主管部门的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由监管二处负责协调指导;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由监管三处负责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二)有效防范遏制较大以上和有重大影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
1﹒加强高危化学品管控。根据国家公布的高危化学品目录,排查制定高危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使用企业清单,加强高危化学品管理。排查制定硝酸铵、硝化棉、氰化钠等高危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清单。(硝酸铵、硝化棉、氰化钠等高危化学品在非煤矿矿山(含地质勘探)、石油(炼化、成品油管道除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废弃处置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管控由监管一处负责实施;硝酸铵、硝化棉、氰化钠等高危化学品在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的管控由监管三处负责实施,持续推进)
2﹒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控。督促有关企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监测监控设备设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管控。督促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安全监管部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信息共享机制。2017年12月底前,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完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专家会诊检查工作,并形成专家会诊检查隐患清单确保隐患整改到位。(非煤矿矿山(含地质勘探)、石油(炼化、成品油管道除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由监管一处负责实施;有主管部门的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由监管二处负责协调指导;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由监管三处负责实施;建立安全监管部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信息共享机制由规划科技处牵头,监管三处配合实施,2017年12月底完成)
3﹒加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的关闭力度。对存在下列问题的企业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未经安全许可,或者超越许可范围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经营、使用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与周边居民区和重要公用建筑设施防火间距、安全距离等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企业生产装置长期停车、装置重启存在不可控安全问题的;列入2016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红表的;其他经停产停业整顿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监管三处负责督办,2017年完成50%,2018年底前完成)
4﹒加强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及危险化学品罐区的风险管控。制定化工园区安全风险定量评估工作要求,各化工园区开展区域安全风险定量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加强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的应急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罐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监管三处负责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5﹒全面启动实施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程。配合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摸清全省城市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底数,推进城市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搬迁工作。(监管三处配合省经信委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完成)
6﹒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控。健全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等规定的危险货物包装、装卸、运输和管理要求,落实各部门、各企业和单位的责任,依法细化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准入门槛,加强监管,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企业建立装货前运输车辆、人员、罐体及单据等查验制度,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制度,严把装卸关,加强日常监管。(监管二处配合交通运输厅实施,监管三处配合相关工作,2017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7﹒巩固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成果。依照职责完成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任务,做好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验收销项工作,配合能源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市、县级油气输送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建立完善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监管三处配合省能源局实施,2017年9月底前完成)
(三)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管责任体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会同机构编制部门研究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报请政府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范围,明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具体内容,消除监管盲区。(人事培训处会同省编办实施,监管三处配合,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2﹒制定安监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按照国家、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要求,研究制定安监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政策法规处、监管三处负责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3﹒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部门联席会议运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能力。(监管三处负责实施,2017年6月底前完成)
4﹒强化危险化学品科研安全监管。制定企业危险化学品小试、中试、工业化试生产等科研活动的安全监管规章制度,明确相关实验室、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车间以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安全条件,指导地方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防范事故发生。(监管三处负责相关工作,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四)强化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的依法治理。
1﹒编制危险化学品地方标准建设规划。会同质监部门,根据我省危险化学品实际情况,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统筹协调,制定危险化学品地方安全标准建设规划。(监管三处提出初步意见,规划科技处会同省质监局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2﹒制定完善有关标准。开展《沿江化工企业安全技术规范》《化工企业动火作业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冶金煤气防护站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规划科技处配合省质监局实施,监管一处、三处配合相关工作,2018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9年深化提升)
(五)加强规划布局和准入条件等源头管控。
1﹒统筹规划编制。配合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督导地方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要求,在编制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消防专项规划时落实安全生产要求。(监管三处配合省发改委实施,持续推进)
2﹒规范产业布局。配合发展改革、经信等相关部门,督导地方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加强城市建设与危险化学品产业发展的规划衔接,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所需的防护距离要求。(监管三处配合省发改委、经信委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配合经信等部门,督导地方政府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要求,立即淘汰列入淘汰目录内的工艺技术落后、安全隐患大的落后产能。(监管三处配合省经信委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
4﹒加大减少落后化工产能力度。配合环境保护、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依职责分工对全省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发〔2016〕47号)“减化”工作要求,实行“一企一策”,明确关停、转移、升级和重组工作要求,对不符合当地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不具备安全环保条件的化工企业,坚决予以淘汰。(监管三处配合省经信委实施,持续推进)
5﹒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一律不批化工园区外化工企业(除化工重点监测点和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及油品质量升级、结构调整以外的改扩建项目),新建(含搬迁)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已经依法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化工园区。(监管三处负责相关工作,持续推进)
6﹒严格安全准入。配合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建设项目公众参与机制,建立“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部门联合审批机制,指导有条件地区制定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监管三处配合省发改委、经信委实施,持续推进)
7﹒规范清理化工园区。配合经济与信息化等部门,督导地方政府和化工园区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引进化工建设项目,禁止安全风险大、工艺设施落后、本质安全水平低的企业进入。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推动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在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建立安全、环保、应急救援一体化管理平台。按照核心控制区、关键控制区、一般控制区等设置不同的防护等级,采取相应的监控管理手段,2018年底前实现化工集中区或重点防控区域的封闭化管理。对化工集中区内危险化学品物流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倡利用物联网技术跟踪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压减和淘汰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低、安全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拆迁不到位、周边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化工园区,取消化工园区功能定位,园区内化工企业由当地政府限期关停搬转。(监管三处配合省经信委实施,2018年底前完成)
8﹒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的管理。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强化建设单位提供的从事危险化学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质材料审查。配合相关部门依法严肃追究因设计、施工质量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责任。(监管三处负责相关工作,2017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9﹒推进危险化学品集约化经营。提倡危险化学品集中经营、集中储存,推进仓储、配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监管三处负责相关工作,持续推进)
(六)依法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1﹒加强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省安委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定期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符合性审核,提高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主动性。(监管一处、二处、三处和执法监督处负责实施,持续推进)
2﹒严格作业现场管理。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危险化学品作业过程管理,特殊作业严格履行作业审批制度,落实专门监护人员管控作业风险,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推行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督促企业落实承包商管理制度,严格承包商资格审查,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和承包商考核评估,对承包商安全生产管理实行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非煤矿矿山(含地质勘探)、石油(炼化、成品油管道除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由监管一处负责实施;有主管部门的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由监管二处负责协调指导;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由监管三处负责实施,持续推进)
3﹒全面推行重点防控措施。涉及光气、液氯、液氨、硝酸铵、硝酸胍等物品且与周边安全距离不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的生产经营企业储存场所,一律停止使用。凡是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未设置紧急停车(紧急切断)功能的危险化学品罐区,一律停止使用。凡是未实现温度、压力、液位等信息的远程不间断采集检测,未设置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的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一律停止使用。(监管三处负责实施,持续推进)
4﹒认真落实“一书一签”要求。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进出口单位严格执行“一书一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要求,确保将危险特性和处置要求等安全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给下游企业、用户、使用人员以及应急处置人员。(监管三处、省化学品登记中心负责相关工作,持续推进)
5﹒推进科技强安。推动化工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新建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安全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加快现有企业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仪表系统改造升级,减少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大力推广应用风险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手段,提升安全科技保障能力。(监管三处牵头,规划科技处配合实施,持续推进)
6﹒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采取扶持措施,引导鼓励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创建二级标准化,选树一批典型标杆,创建一级标准化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标准化运行质量审计,形成安全标准化升降级机制,提高标准化运行质量。(规划科技处牵头,监管一处、二处、三处配合实施,持续推进)
7﹒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执法检查,加大事前执法力度,规范检查内容,完善检查标准,提高执法检查的专业性、精准性、有效性,依法严厉处罚危险化学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曝光力度。(执法监督处负责实施,监管一处、二处、三处配合,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2019年深化提升)
8﹒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加大对发生事故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的责任追究力度,依法严肃追究事故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推动企业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统计中心负责实施,监管一处、二处、三处配合,持续推进)
9﹒建立实施“黑名单”制度。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立危险化学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及时将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公示,定期在媒体曝光,并作为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率调整确定的重要依据。配合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充分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苏),进一步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执法监督处负责实施,监管一处、二处、三处配合,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七)大力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能力。
1﹒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会同省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以及检查设备设施配备标准,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实现专业监管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员75%,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人事培训处负责协调省编办、人社厅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规划科技处负责制定检查设备设施配备标准,监管一处、二处、三处配合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2﹒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助力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中介机构力量的培育,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持续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水平,增强监管效果。(规划科技处、监管三处负责相关工作,持续推进)
3﹒严格安全评价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管。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的日常监管,严格规范安全评价行为,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有不良记录的安全评价机构,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追究相关责任并在媒体曝光。(规划科技处负责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4﹒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防范较大以上和有重大影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鼓励化工企业借鉴采用国际安全标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鼓励化工企业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运用国际先进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辨识。(监管三处负责实施,持续推进)
(八)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1﹒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登记。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进口企业依法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严格审查登记资料,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监管三处、省化学品登记中心负责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2﹒建立全省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配合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含进口)、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企业大数据库,形成政府建设管理、企业申报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信息、部门分工监管的综合信息平台。鼓励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管理能力。推广运用危险化学品行业电子标签,探索实施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电子追踪标识制度,及时登记记录全流向、闭环化的危险化学品信息数据,基本实现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安全管理及信息共享。(规划科技处、监管三处配合省经信委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3﹒建设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依托省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和省化学品登记中心,设立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公布咨询电话,公开已登记的危险化学品相关信息,为社会公众、相关单位以及政府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咨询和应急处置技术支持服务。(规划科技处、监管三处牵头,省化学品登记中心负责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九)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工作。
1﹒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要求。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能力建设标准,规范危险化学品事故接处警和应急处置规程,探索建立专业现场指挥官制度,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推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应急处置。(应急中心负责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配合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加大危险化学品应急方面的投入,大力支持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演练和装备、器材、物质配备,探索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法。(财务处负责与省财政厅协调;规划科技处负责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统计中心负责应急演练和装备、器材、物资配备;政策法规处负责探索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法,持续推进)
3﹒强化危险化学品应急队伍建设。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强化应急救援能力,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专业队伍,符合建队标准的企业,应当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加强处置事故的车辆和特种消防器材研究和配备,提高处置能力。加强化工集中区专门消防站建设,配备与园区企业相适应的应急处置设备器材,培养熟悉园区化工企业情况和应急处置要求的救援队伍,形成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区域力量统一调度体系。(应急中心负责实施,监管三处配合,持续推进)
4﹒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完善省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基地能力建设方案,加强沿江、沿海、苏中等区域性省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优化应急力量布局和装备设施配备,强化水上应急力量建设,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与调运机制,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实训,强化环境应急监测及处理能力建设。(应急中心负责实施,持续推进)
5﹒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危险化学品相关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演练要求,积极推行使用应急处置卡。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演练,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企业应急预案与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相关预案衔接畅通。督导企业开展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实操演练和模拟推演。(应急中心负责实施,2017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深化提升)
(十)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1﹒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普及。建立定期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化工园区公众开放日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正面主动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与对危险化学品的科学认知水平。(办公室牵头,监管一处、二处、三处配合实施,持续推进)
2﹒加强化工行业管理人才培养。推动化工行业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化工安全网络教育,推动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学历教育,加强化工企业安全总监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人事培训处、监管三处负责实施,持续推进)
3﹒加快化工产业工人培养。推动化工企业通过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办学和学徒制等方式,加快产业工人培养,确保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达到岗位技能要求。(人事培训处、监管三处负责实施,持续推进)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处室、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文件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本处室、单位业务工作,大力推动综合治理工作任务全面开展。各相关处室、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综合治理工作。
(二)落实治理任务。各处室、单位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规定的治理内容、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要求,细化完善具体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关键点,明晰时间表、路线图、任务清单、保障措施,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积极攻坚克难,严格质量把关,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及时总结通报。各处室、单位要及时了解综合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掌握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省局将对综合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研判,及时通报综合治理进展情况,宣传推广经验做法。
第三篇:安监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安监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20xx年,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省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现危险化学品领域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形式的进一步稳定好转。
一、强化源头管理,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一)严格行政许可条件和程序,加强现场核查。组织专家对企业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估、论证,提出整改意见、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和要求,督促企业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对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省局现场核查率分别不少于30%和40%,市、县(市、区)安全监管局现场审查率要达到100%。
(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8号令。落实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管制度,按照主动、便利、效能的原则,指导督促企业健全完善审查、备案、许可手续程序,依法查处未按规定申报审批的违规问题。重点监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三许可一备案”执行情况,主动向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汇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许可中存在的问题,争取政府领导支持,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
(三)严格执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烟花爆竹生产和批发经营企业数量控制问题的批复》。按全省控制指标的企业布点,全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控制在196家以内,批发经营企业数量控制在114家以内,并逐年有所减少。
(四)从严审批涉及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和采用“十五种危险化工工艺”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涉及光气等吸入性剧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不再批准设立生产过程中涉及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企业。确保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采用“十五种危险化工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按要求安装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新建项目和安全改造所用涉及安全的管线、板材、零部件、元器件、仪器仪表等,须采用质量可靠、安全保证的产品。对全省119家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改造进行跟踪评价考核,年底前未完成自动化控制改造的企业,一律视为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其他化工企业实施停产整改。
(五)改造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内部布局不符合标准规范、生产储存设施落后陈旧、安全保障水平低的,须通过提升技术含量、设备更新,实现工艺技术先进、装置安全可靠、dcs和安全联锁控制、重大危险源电子监控等,现有剧毒化学品生产系统应实现管线封闭连续生产。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应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每年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报送企业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纳入监管范围。各地要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现状进行排查、评审,对达不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应立即指导和督促企业开展改造提升;对排查出的属于淘汰工艺和设备的、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者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的,提请发证机关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提请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六)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域建设。各地要主动向政府领导汇报,加快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的编制、论证和审查工作,确定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域的。新设立企业、新建项目未入园区或集中区域的,不予办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手续。原则上不再受理没有划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地区提出的安全审查申请。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域外现有的化工生产企业,不得进行扩大规模、增加生产品种等扩能改造建设,只允许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进行改善安全条件、治理事故隐患等相关技术改造。涉及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工工艺的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须依法自建专职消防队。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区域,严禁新建剧毒化学品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与企业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在安全防护距离内不得建有任何建(构)筑物。
二、严格安全监管,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一)突出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加强上海世博会、夏季高温、恶劣气候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节后复产验收等重点时段安全监管工作,落实重点监控措施,组织开展安全专项督查检查,着力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突出加强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生产工艺及产品的危险特性,对企业实行分级管理,把监管的重心放在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等恶性事故的企业。省局继续实行对省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各市、县安全监管局要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开展重点企业定期安全检查,并将生产过程中或事故状态下产生有毒气体的企业、剧毒化学品企业、易燃易爆化学品企业列为定期检查的范围,对现有3家液氯、2家光气、2家氰化钠、25家合成氨等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重点监管。
(三)规范安全监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安全监管部门“一企一档”制度,实现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等基础工作台帐管理。完善安全监管工作统计报表制度,严格基础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加强信息报送工作,通过“金安”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立的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加快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月报制度,市级安全监管部门每季度要对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化学制药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情况,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分析,并将分析情况报送我局(危险化学品监管处)。做好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四)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掌握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情况,督促指导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开展重大危险源辩识申报、建立档案、落实监控管理责任、安装警示标志、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器材,并对安全设施的完好、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情况应有连续记录,存档管理。健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监督企业做好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预案、应急信息等基础工作,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单位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并与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及队伍建立联动机制,中小型企业应就近与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签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服务协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工作。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帮助和指导化工园区建设,提高化工园区整体布局、内部功能分区设置、项目建设的安全水平。以化工园区安全发展为载体,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改造现有生产线,及时更换安全系数低、技术参数落后、已近老化的装置、管线、监控元器件等,提高安保能力。推进地方政府或化工园区主管部门设置区域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园区消防站,逐步配备化工事故应急救援装备,组建化工专门应急小分队,实现化工园区内应急资源共享。
(六)继续做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严格落实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人监管制度、季报和年报制度、信息填报逐级审核制度。完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和备案工作,加强颁证后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一期项目实施工作。监督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台帐管理和产销报表制度,保存完整的原始凭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卫生、药监等相关部门开展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完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络员工作会,及时通报情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经营和使用剧毒化学品企业、有固定储存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化工或医药生产的企业都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稳步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年内争取完成危险化学品二级达标企业50家、三级达标企业50家。力争年底前,使用危险化工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化学制药企业,涉及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等企业都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
(二)全省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都应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对全省不超过10家生产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试点;对批发经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强制性实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员工统一着全棉工作服或防静电工作服,有药工序岗位穿防静电鞋。
四、深入排查治理隐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一)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持续改进机制。监督企业完善定期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岗位、车间、工厂、公司分级隐患排查制度,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以及操作工和生产班组的日常检查。建立企业定期专家排查隐患制度,督促企业聘请专家,定期对企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解决企业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基础薄弱、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不全面深入等问题。实施政府分级挂牌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制度,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各地政府及其安委会实行挂牌督办,限期进行治理。通过企业自查、专家排查和政府检查相结合的隐患排查机制,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
(二)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保障安全投入,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加强教育培训,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行全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开展经常性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活动,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开展反“三超一改”(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改变工房用途)活动,增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自觉性,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班组建设和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强化岗位培训。对进入受限空间、装置开停车、动火拆卸设备管道、登高、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要采取有效手段严格执行有关安全作业规程,并在作业前开展危险辨识;要认真组织教育培训,严格落实监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强化应急演练,防止危险作业环节事故的发生,杜绝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四)深入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各地要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严把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许可准入关,督促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购买、销售、运输、储存、废弃处置的安全保障条件,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鼓励剧毒化学品经营单位不设储存场所,直接购销发运,减少重大危险源数量。鼓励支持成品油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埋地双层储罐,提高加油站本质安全水平。发现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存在内外部安全间距不足、安全设施配备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须立即采取措施整改,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以中小化工生产企业和化工集中区外的生产企业为重点,加大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对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尤其是安全距离、自动化控制水平等不符合要求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化工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要限期整改;有条件搬迁的,督促落实搬迁计划,尽快实施搬迁;无法整改或搬迁的,提请地方政府依法实施关闭。
五、强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一)严厉查处危险化学品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已关闭企业、已注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和危险化学品转产、退出企业的核查工作,核查关闭、注销、转产和退出企业是否停止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关键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是否拆除,涉及危险化学品行政许可是否办理撤销手续。对企业关闭前后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对比照片等影像资料和相关材料进行建档。对未经安全许可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要联合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坚决予以取缔,并依法实施处罚。
(二)从严查处烟花爆竹违法违生产经营行为。查处的重点:一是超限量生产、储存;二是超定员生产;三是超许可范围生产、储存;四是擅自改变工(库)房用途,特别是在危险等级低的工房从事危险等级高的工序作业;五是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烟花爆竹或违规采购、销售含氯酸钾的烟花爆竹产品;六是8种危险工序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七是违规在同一厂库区边改造边生产;八是分包、转包、租赁工(库)房或生产线组织生产、储存。九是违法假冒、借用他人商标、品牌组织生产。十是违法采购、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花爆竹。
(三)始终保持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的高压态势。继续落实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的烟花爆竹“打非”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积极作用,对重点户和重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完善举报制度,加强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储存、销售、运输烟花爆竹行为,依法从重从快追究不法分子和组织者的责任,严肃处理事故相关责任人。严格按照企业关闭验收标准逐家组织验收,拆除已决定关闭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每个工房,严防死灰复燃。
第四篇: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
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中毒、爆炸事故,并减少其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有毒品、腐蚀品等。
第三条:本规定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保管、领用、运输、处置等方面管理程序和职责分工。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危险化学品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有关单位。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总厂生产管理部负责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运输、废物处置的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组织或参与调查重大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环境污染事故。
第六条:总厂武装保卫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保管人员的培训。监督剧毒化学品的发放以及剧毒化学品、废弃易燃品的处理和销毁。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理。
第七条:总厂物资采购中心负责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保管、发放。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负责本部门内的管理。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
第八条:危险化学的采购必须从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者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供应商中进行采购。
第九条: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必须委托有资质证书的承运方运输,并在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安全责任。
第十条: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进入厂区。
第四章 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和处置
第十一条: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管理
(一)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应符合防火、防毒、防盗要求,库房要保持通风、干燥、凉爽,温度应保持32℃以下。
(二)库房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三)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中应安装相应等级的防爆电器照明,不准安装其它电器设备。
(四)化学危险品应分类、分库存放,存放地点、数量要适宜,并在每种物品上标有物品名称、燃爆特性。对一些剧毒物品还应专柜贮存、特殊管理。
(五)剧毒品管理应执行“五双制”,即:双把锁、双人取、双人用、双本帐、双人管。
(五)危险化学品库的管理人员工作结束后,在离开仓库前应全面进行检查,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六)危险化学品库房重地严禁烟火, 库房周围不得堆放杂物,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七)在危险化学品场所动火作业时,应办理动火申请经武装保卫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施工。
第十二条:入库验收
(一)要认真审查证件检查实物,查证品种、规格、数量是否相符,包装是否完整、封口是否密封、袋装的是否受潮、桶装的是否渗漏等,对无质量保证书(合格证)或证件与实物不符的、超过或接近有效期的应拒绝验收入库。
(二)根据物品的自然属性,定期检查是否变质、变色、变形、溶化、风化、混浊、沉淀、挥发、结块等。
(三)验收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听候处理。第十四条:贮存保管:
(一)按类分库、分区存放,不得混存;桶装、瓶装物品应立放;堆放应采用小堆码放,垛间留有2米以上安全通道,注意通风。
(二)相互禁忌物品不能在同一库房、料架上存放
(三)。有毒品应采用密封柜储存,防止接触人体和进入口中,储存期为一年左右,灭火应用黄砂。
(四)加强货物入库验收和平时检查,对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质、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化学品,应定期进行测温。
第十五条:发放管理:
(一)发放危险化学品,实行专人负责制。车间领用危险化学品,需持领用单位领导签字的领料单(一式四份),方可领用。
(二)车间领用剧毒品、强腐蚀品时,其领料单必须经使用班组长、车间主任和武装保卫部签字,审批手续不全者不得发料。
(三)对腐蚀品应检查其密封性,地面保持干燥,操作时应戴防护用具,周围不能堆放可燃物,应隔离存放。
第十六条:危险化学品使用:各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的需要,严格控制领取数量,随用随领,不准超量,对剩余的剧毒化学品必须及时清退,不准私自保存更不准转送他人。
第十七条: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按危险化学品的特性,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品,不得任意抛弃,避免污染环境或人员接触中毒。
第五章 考 核
第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的,总厂生产管理部将按总厂《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考核。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92)津一机床总厂15号《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化工用品及毒品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本规定解释权属总厂生产管理部。
二O一O年七月六日
第五篇:2010年市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坚持预防为主,开展以控制事故为目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突出安全生产专家检查,突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深化危化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构建危化品安全
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全市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主要目标
不突破全市危化品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减少一般事故和有影响的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实现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安全监管工作措施,切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一)切实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建立约谈制度
把企业主要负责人定期向安监部门报告其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企业主动接受安监部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督促企业定期总结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形成企业与安监互动的良性工作机制。对存在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依法组织生产经营等情形的,安监部门要按照《江苏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约谈制度(试行)》(苏安监〔2010〕15号)的规定,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约谈,督促其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约谈资料存入“一企一档”。通过实行安全生产定期报告和约谈两项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二)继续深化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企业聘请专家检查制度
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适时应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统计上报。进一步落实化工生产企业聘请专家进行安全检查制度,检查频次不少于省安监局苏安监〔2008〕63号指导意见的规定要求,全面开展作业场所隐患排查治理,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机制。建立安监部门对企业两项制度实施情况的督查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和专家检查制度发挥实效。各地可以探索在同行业或一定区域内企业间设立安全生产理事组等方式,开展理事组内企业间的互查、互助、互联,健全安全检查机制,建立企业自律、自治的自主管理模式。以预防事故为重点,突出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适时组织开展重点排查治理行动。
(三)完成高危工艺改造,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
按照2009年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监局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的要求,完成高危工艺生产装置和危险性较大储存设施的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督促企业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规范管理。继续开展企业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和培训,规范从业人员的资质条件,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在限期内要调整到位。以规范危险作业、外包作业和维修作业为抓手,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安全作业标准,加强对动火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环节以及维修作业、试开车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作业票证制度,减少危险作业环节事故的发生。
(四)扎实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引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要求,规范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鼓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开展星级达标工作和“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2010年,涉及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和危险工艺生产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达标。
(五)开展危化品重大危险源新一轮申报,提升危化品企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开展新一轮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备案工作。按照国家安监总局17号令的规范,指导企业全面修订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6月底以前完成预案的备案工作,并逐步实施电子备案。完善企业重大危险源以及关键装置和重点区域的针对性应急处置措施,建立事故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和责任制。加强职工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教育,在重点作业岗位,推行岗位安全操作卡、岗位事故应急卡等简易安全提示卡,确保职工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方法,掌握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自救互救方法。
二、进一步深化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切实提高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一)继续深入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9号)要求,在政府的领导下,在化治办的统一协调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新一轮的化工企业专项整治。
(二)继续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化工企业
以中小化工生产企业和化工集中区外的生产企业为重点,加大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对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尤其是安全距离、自动化控制水平等不符合要求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化工生产企业,能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要求调整的,必须限期整改;有条件搬迁的,督促落实搬迁计划,尽快实施搬迁;无法整改的,及时提请地方政府依法实施关闭。严格执行省政府的规定,化工集中区外企业不得进行改变生产品种和扩大生产规模等的扩能改造,涉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须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三)继续加强化工集中区安全监管工作
督促化工集中区主管部门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集中区消防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推进化工集中区专门消防站建设;逐步实行对化工集中区内企业实施集中监控,提高区域安全防范能力;开展化工集中区的区域性综合安全评估工作,提高区域安全可靠性。提请地方政府和化工集中区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化工企业分布特点,逐步建立化工事故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组建化工专门应急小分队,实现应急资源共享。
三、进一步规范危化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切实履行安全监管工作职责
(一)规范危化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
结合近年来危化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规则,完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要求,做到公正透明。进一步改进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审查和发证程序,完善许可证发证审批运行系统,做好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备案等审查发证工作。提高行政服务窗口的办事效率,窗口随机测评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二)从严把好危化品生产经营准入关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专项整治的要求,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化工建设项目的准入规定,严格危化品建设项目各环节的安全审批,严禁建设项目未批先建和不遵守规定程序;进一步严格生产经营单位许可条件,不符合领证条件的一律不予发证,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一律不予发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建设项目审批中有关部门的职责,理顺安监部门的安全审查事项,以及建设项目安全审批中的各环节。规范安监部门安全审查的内容和条件。
(三)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24号令,规范对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的内容和频次,依法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及时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逾期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对未批先建项目、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一经发现,从严查处。严格许可证管理,定期公告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领证企业名单,及时办理逾期未换领许可证企业以及实施关闭、转产企业的许可证注销手续。
四、进一步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一)规范危化品安全监管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安监部门“一企一档”、“一源一档”、“一患一档”、“一证一档”和监管工作基本台帐、许可证管理台帐等基础资料,做到资料完整、账账相符,完善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月度统计报表制度,规范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检查、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日常监管工作。
(二)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组织开展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交流,学习和借鉴外地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益做法和经验;配合做好“环沪护城河”有关治理工作,为上海世博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三)提高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效率与效果
充分发挥危化品安全专家的专业技术特长,市、县两级安监部门组织安全生产专家检查的频次要有具体要求,在安全检查督查、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政策制定、行政许可审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全面落实《扬州市安全生产专家工作制度》和省局的相关工作要求,加强专家队伍管理,建立监督退出机制,提高专家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基层危化品安监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监管业务学习和交流,提高监管水平,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监管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