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和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全文)
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和公务用车管理
办法(全文)
2017-12-1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全文约7300字,共八章40条。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推进办公用房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集约使用,保障正常办公,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办法自2017年12月5日起施行。其他有关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的规定,凡与该办法不一致的,按照该办法执行。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全文约3600字,共六章31条。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有效保障公务活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办法自2017年12月5日起施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1月6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推进办公用房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集约使用,保障正常办公,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规划、权属、配置、使用、维修、处置等管理工作。
本办法所称党政机关,是指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本办法所称办公用房,是指党政机关占有、使用或者可以确认属于机关资产的,为保障党政机关正常运行需要设置的基本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室、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
第三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依法合规,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党内有关制度规定,强化监督管理;
(二)科学规划,统筹机关办公和公共服务需求,优化布局和功能;
(三)规范配置,科学制定标准,严格审核程序,合理保障需求;
(四)有效利用,统筹调剂余缺,及时依规处置,避免闲置浪费;
(五)厉行节约,注重庄重朴素、经济适用,节约能源资源。
第四条 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规划、统一权属、统一配置、统一处置。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有关管理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工作。
中央和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由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规划、权属、调剂、使用监管、处置、维修等,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建设项目审批、建设标准制定以及投资安排等,财政部负责预算安排、指导开展资产管理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权属、使用、维修等有关管理工作,由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委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的职责分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前款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相关机构承担办公用房管理职责。
各级党政机关是办公用房的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占有、使用办公用房的内部管理和日常维护。
第二章 权属管理
第五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动产权利(以下统称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至本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名下。
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权属应当登记在行政主管部门名下。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办公用房权属的登记主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等特殊情况的,经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核准,可以将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在使用单位名下。
因历史资料缺失、权属不清等问题无法登记的,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办公用房权属备案,使用单位不得自行处置。
第六条 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查盘点制度。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办公用房资产管理分台账,资产信息发生变更的,及时调整更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资产管理总台账,定期组织清查盘点,确保总台账信息与使用单位分台账信息账账相符,与办公用房实际状况账实相符,与权属证书信息账证相符。
第七条 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统计报告制度。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系统,定期统计汇总办公用房管理情况,报上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并送同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信息数据库,并纳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共享共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统筹推进本地区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上下一体、互联互通、动态管理。
第八条 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档案管理制度。使用单位应当加强本单位办公用房档案管理,及时归集权属、建设、维修等原始档案,并移交产权单位。产权单位应当加强办公用房档案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确保档案完整。
第三章 配置管理
第九条 县级以上机关事务管理、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结合人员编制情况、办公与业务需要等,编制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配置保障规划,优化办公用房布局,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集中或者相对集中办公,共用配套附属设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时,应当统筹安排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用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的驻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有效保障上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用地需求。
第十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配置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从严核定面积。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制定和完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并实行标准动态调整。
第十一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配置方式包括调剂、置换、租用和建设。
第十二条 使用单位需要配置办公用房的,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优先整合现有办公用房资源调剂解决。
第十三条 采取置换方式配置办公用房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执行新建办公用房各项标准,确保符合办公用房各类功能要求,并按规定组织资产评估,置换所得超出面积标准的办公用房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统一调剂,置换所得收益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定管理。
置换旧房的,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置换新房的,应当严格履行建设审批程序。不得以置换名义量身打造办公用房,不得以未使用政府预算建设资金、资产整合等名义规避审批。
第十四条 无法调剂或者置换解决办公用房的,可以面向市场租用,但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需租用办公用房的,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核准后,报财政部门审核安排预算;或者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统筹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需求,制定租用方案,报财政部门审核安排预算后,统一租赁并统筹安排使用。
任何单位不得以变相补偿方式租用由企业等单位提供的办公用房。
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制定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租金标准,并实行标准动态调整。
第十五条 无法调剂、置换、租用办公用房,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等特殊情况的,可以采取建设方式解决,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从严控制,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购置。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由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申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审批。
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审批,申报前应当由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出具必要性审查意见。
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厅(局)级及以上单位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申报前应当由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出具必要性审查意见;厅(局)级以下单位的项目由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备案。
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由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审批权限分别负责审批,其中由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的项目,申报前应当由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出具必要性审查意见。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审批;地方其他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
县级党政机关直属单位和乡(镇)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以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委托市级人民政府审批。
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第十六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配置所需资金,应当通过政府预算安排,不得接受任何形式赞助或者捐款,不得搞任何形式集资或者摊派,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借款,不得让施工单位垫资,严禁挪用各类专项资金。
土地收益和资产转让收益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定管理,不得直接用于办公用房配置。涉及新增资产的,应当向财政部门申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
第十七条 新配置办公用房的党政机关,应当在搬入新办公用房后1个月内,将超出核定面积的原有办公用房腾退移交同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统一调剂使用,不得继续占用或者自行处置,不得自行安排其他单位使用。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与使用单位签订办公用房使用协议,核发办公用房分配使用凭证。
办公用房分配使用凭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办理使用单位法人登记、集体户籍、大中修项目施工许可等,不得用于出租、出借、经营。
第十九条 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核定面积内合理安排使用办公用房,不得擅自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不得调整给其他单位使用。办公用房安排使用情况应当按年度通过政务内网、公示栏等平台进行内部公示;领导干部办公用房配备情况应当按年度报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备案,严禁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
领导干部在不同单位同时任职的,应当在主要任职单位安排1处办公用房;主要任职单位与兼职单位相距较远且经常到兼职单位工作的,经严格审批后,可以由兼职单位再安排1处小于标准面积的办公用房,并在免去兼任职务后2个月内腾退兼职单位安排的办公用房。
工作人员调离或者退休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办理调离或者退休手续后1个月内收回其办公用房。
第二十条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办公室具备条件的,应当采用大开间等形式,提高办公用房利用率。
会议室、接待室等服务用房,可以采取可拆卸式隔断设计,提高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批复中已经明确和机关一并建设办公用房的事业单位,按照面积标准核定后可以继续无偿使用机关办公用房。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已经占用的机关办公用房,按照面积标准核定后可以继续无偿使用。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已经占用的机关办公用房,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腾退;确有困难的,经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批准,可以继续有偿使用,租金收益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定管理。事业单位已经新建、购置办公用房或者租用其他房屋办公的,应当在6个月内将原有办公用房腾退移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团组织,原则上不得占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
第二十二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单位机构、编制调整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重新核定其办公用房面积。超出面积标准的,使用单位应当在6个月内将超出部分的办公用房腾退移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
党政机关转为企业的,应当在办理企业工商注册后6个月内将原有办公用房腾退移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转企单位确有困难的,经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批准,可以继续有偿使用,租金收益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定管理;新建、购置或者租用办公用房的,应当在6个月内将原有办公用房腾退移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
党政机关撤销的,应当在6个月内将原有办公用房腾退移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
第二十三条 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物业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办公用房物业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统一物业管理服务。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经济、适度的原则,制定本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物业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费用定额。
第二十四条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试行办公用房租金制,逐步推进办公用房经费预算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相结合。
第五章 维修管理
第二十五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包括日常维修和大中修。中央和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标准由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制定,并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第二十六条 使用单位负责办公用房的日常检查和维修,所需资金通过部门预算安排。
第二十七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因使用时间较长、设施设备老化、功能不全、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需要大中修的,使用单位向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结合办公用房建筑年代、历史维修记录、老化损坏程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水平和使用单位的实际需求,统筹安排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报财政部门审核安排预算。
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由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审批。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委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厅(局)级及以上单位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审批情况应当报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备案。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的审批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第六章
处置利用管理
第二十八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有下列情形之一闲置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采取调剂使用、转换用途、置换、出租、拍卖、拆除等方式及时处置利用:
(一)同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总量满足使用需求,仍有余量的;
(二)因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房屋结构等原因,不适合继续作为办公用房使用的;
(三)因城乡规划调整等需要拆迁的;
(四)经专业机构鉴定属于危房,且无加固改造价值的;
(五)其他原因导致办公用房闲置的。
处置利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涉及权属、用途等变更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九条
同一区域内闲置办公用房具备条件的,应当加强跨系统、跨层级调剂使用。
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之间调剂使用的,由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提出意见,经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调剂使用情况报财政部备案。
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与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之间调剂使用的,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审核提出意见,经归口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批准后实施。
地方同级或者上下级党政机关之间,以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之间调剂使用的,参照前两款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具备条件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可以商有关部门将闲置办公用房转为便民服务、社区活动等公益场所,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置换为其他符合国家政策和需要的资产。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招租,租金收益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定管理。党政机关如有需要,应当及时收回出租的办公用房,统筹调剂使用。使用单位不得擅自出租办公用房。
第三十一条
闲置办公用房无法通过调剂使用、转换用途、置换、出租等方式处置利用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报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依法公开拍卖,拍卖收益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定管理。
第七章
监督问责
第三十二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内部使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问题。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有关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办公用房监管,严格履行相关管理程序,对使用单位的办公用房违规管理使用问题及时按照规定移交有关部门和单位查处。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有关部门移送的办公用房管理案件线索,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
第三十三条
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巡检考核制度。
县级以上机关事务管理、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本级党政机关(含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办公用房使用情况以及下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情况进行专项联合巡检,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问题。
办公用房专项巡检应当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政府绩效考核以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相结合,巡检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管理监督、选拔任用的依据。
第三十四条
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信息公开制度。除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需要保密的内容和事项外,办公用房建设、使用、维修、处置利用、运行费用支出等情况,应当在政府门户网站等公共平台定期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五条
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管理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违规审批项目或者安排投资计划、预算的;
(二)不按照规定履行调剂、置换、租用、建设等审批程序的;
(三)为使用单位超标准配置办公用房的;
(四)不按照规定处置办公用房的;
(五)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统计报送中瞒报、漏报的;
(六)对发现的违规问题不及时处理的;
(七)有其他违反办公用房管理规定情形的。
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擅自将办公用房权属登记至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名下,或者不配合办理权属登记的;
(二)未经批准建设或者大中修办公用房的;
(三)不按规定腾退移交办公用房的;
(四)未经批准租用、借用办公用房的;
(五)擅自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或者处置办公用房的;
(六)擅自安排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使用机关办公用房的;
(七)为工作人员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或者未经批准配备两处以上办公用房的;
(八)有其他违反办公用房管理规定情形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党政机关本级的技术业务用房以及机关办公区内的技术业务用房,权属统一登记至本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名下,从严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途,原则上不得调整用作办公用房。
党政机关本级的技术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以及机关办公区内的技术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项目申报前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出具土地、人防等审查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和完善各类技术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合理区分办公用房和技术业务用房。
第三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三十八条
各民主党派机关办公用房管理适用本办法。
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7年12月5日起施行。其他有关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有效保障公务活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配备的用于定向保障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包括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以及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
机要通信用车是指用于传递、运送机要文件和涉密载体的机动车辆。
应急保障用车是指用于处理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或者其他紧急公务的机动车辆。
执法执勤用车是指中央批准的执法执勤部门(系统)用于一线执法执勤公务的机动车辆。
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是指固定搭载专业技术设备、用于执行特殊工作任务的机动车辆。
第四条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定向保障、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制度规范、分级分类管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本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根据职责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管理;指导监督下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第二章
编制和标准管理
第六条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车辆编制根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工作需要等因素确定。
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和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编制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编制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并送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党政机关配备公务用车应当严格执行以下标准:
(一)机要通信用车配备价格12万元以内、排气量1.6升(含)以下的轿车或者其他小型客车。
(二)应急保障用车和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配备价格18万元以内、排气量1.8升(含)以下的轿车或者其他小型客车。确因情况特殊,可以适当配备价格25万元以内、排气量3.0升(含)以下的其他小型客车、中型客车或者价格45万元以内的大型客车。
(三)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价格12万元以内、排气量1.6升(含)以下的轿车或者其他小型客车,因工作需要可以配备价格18万元以内、排气量1.8升(含)以下的轿车或者其他小型客车。确因情况特殊,可以适当配备价格25万元以内、排气量3.0升(含)以下的其他小型客车、中型客车或者价格45万元以内的大型客车。
(四)特种专业技术用车配备标准由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保障工作需要、厉行节约的原则确定。
公务用车配备新能源轿车的,价格不得超过18万元。
上述配备标准应当根据公务保障需要、汽车行业技术发展、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
第八条
严格控制执法执勤用车的配备范围、编制和标准。执法执勤用车配备应当严格限定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
第三章
配备和经费管理
第九条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根据公务用车配备更新标准和现状,编制年度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
第十条
财政部门根据年度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统筹安排购置经费,列入公务用车主管部门预算。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会同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制定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定额标准,统筹安排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列入党政机关部门预算。
第十二条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统一组织实施公务用车集中采购。
第十三条
党政机关应当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
第十四条
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确因工作需要超出规定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的,必须报省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批准。
党政机关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确因工作需要,按照程序报批后,可以适当配备国产越野车。越野车不得作为领导干部固定用车。
第十五条
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产权注册登记所有人应当为本机关法人,不得将公务用车登记在下属单位、企业或者个人名下。
第四章
使用和处置管理
第十六条
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
第十七条
党政机关应当推进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建设。各地区应当结合实际,将各类公务用车纳入平台集中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统筹调度、高效使用,鼓励通过社会化专业机构提高平台管理运行效率。
第十八条
党政机关应当推进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和其他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公务用车应当统一标识。
第十九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公务用车管理台账,加强相关证照档案的保存和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加强监督,降低运行成本。
严格公务用车使用时间、事由、地点、里程、油耗、费用等信息登记和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回单位或者其他指定地点停放制度,节假日期间除工作需要外应当封存停驶。
实行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政府集中采购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健全公务用车油耗、运行费用单车核算和年度绩效评价制度。
第二十一条
党政机关应当减少公务用车长途行驶,工作人员到外地办理公务,除特殊情况外,应当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外事接待、会议和集体活动用车主要通过社会租赁方式解决。
第二十二条
公务用车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可以更新;达到更新年限仍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因安全等原因确需提前更新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公务用车按照规定更新后,可以采取拍卖、厂家回收、报废等方式规范处置旧车。处置收入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定管理。
第五章
监督问责
第二十三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统计汇总本地区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统计汇总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
第二十四条
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各项规定,将公务用车配备更新、使用、处置和经费预算执行等情况纳入内部审计、政务公开和政务诚信建设范围,接受社会监督。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使用、处置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通报或者公示相关情况。
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务用车经费预算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督促整改违规问题,并将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与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交换公务用车注册登记信息、使用状态等情况。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有关部门移送的公务用车管理问题线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第二十五条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违规核定公务用车编制的;
(二)违规审批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的;
(三)违规审批未到年限更新公务用车的;
(四)违规安排公务用车经费预算的;
(五)有其他未按规定履行管理监督职责行为的。
第二十六条
党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的;
(二)违反规定将公务用车登记在下属单位、企业或者个人名下的;
(三)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或者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
(四)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或者擅自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车辆的;
(五)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的;
(六)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的;
(七)在车辆维修等费用中虚列名目或者夹带其他费用,为非本单位车辆报销运行维护费用的;
(八)违规处置公务用车的;
(九)有其他违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行为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802—2014《机动车类型
术语和定义》界定。
第二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二十九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公务用车由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各民主党派机关公务用车管理适用本办法。
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按照本办法的原则管理。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7年12月5日起施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1月6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保证车辆及人员安全,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能耗,控制费用,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所属办公用车和集团租用的高管人员个人产权的办公车辆。
第三条 本办法对分公司车辆管理只作原则性规定,子公司依据此办法制定本单位车辆管理办法。
第二章 驾驶员管理
第四条 驾驶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遵守省、市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本公司相关制度,文明驾车、安全行车,严禁疲劳驾驶、酒后驾车。
第五条 驾驶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单位各项制度,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衣着得体,仪容整洁;要注意树立企业员工形象。对于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从综合部(综合办)统一管理、以及未经主管人员安排而擅自出车的,给予必要的教育和处罚,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的,聘用职工予以行政处分或辞退,临时工予以辞退。
第六条 驾驶员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和其它行车手续。第七条 驾驶员必须熟练掌握车辆的技术性能和车辆保养手册,要注意车辆的保养与维护,经常检查车辆的主要机件,每天利用适当时间擦洗车辆,保持车内外的清洁。
第八条 长途公出前,司机必须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检查证件是否齐全、工具是否齐全、备胎是否完好、车辆本身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九条 车辆停放时,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地点,车位要摆放端正,司机离开车辆时,要检查车的门窗是否锁好。
第十条 未经车管人员批准,司机不得将自己所驾车辆随便交给他人驾驶或练习驾驶,严禁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驾驶。擅自将车辆交予他人驾驶未造成安全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罚款50--1000元;擅自将车辆交予他人驾驶造成安全事故的,公司将解除其劳动合同并进行经济处罚。
第十一条 在行车票据报销时,司机应做到实事求是,如有伪造、报假单据者,一经查出,按原单据数额给予5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做辞退处理。
第十二条 高管车辆的司机由其自行聘用,属个人行为;其司机不作为本企业员工,司机的人身保险、三项统筹公司不予负责,但必须遵守此办法,集团每年以包干形式支付司机管理费2万元。(此条款仅适用于2004年—2008年)第十三条 全年安全行车,无交通事故的司机可列入先优模评选的候选人。
第三章 车辆日常管理
第十四条 集团租用的高管人员个人产权的办公车辆原则上由个人调配使用,但当集团重大活动用车时,上述车辆应无条件服从集团命令,听候调遣。
第十五条 集团所属办公用车由综合部(综合办)统一调配使用,实行派车单制度,一律实行定人定车责任制,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调用。
第十六条 用车部门在规定区域内(如市、镇内)半个工作日以内用车,申请人应填写《车辆使用申请单》上的有关信息,请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报综合部(综合办)车管员审批。
第十七条 车管员依据《车辆使用申请单》送达先后顺序、公务轻重缓急程度、待命车辆数量等情况开出《派车单》,驾驶员按照《派车单》核定的时间、行程和目的地出车,无派车单不准出车。
第十八条 各部门用车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休息日、节假日期间用车或长途出差应提前1—3天向综合部(综合办)申请,由综合部(综合办)做好备案,并根据工作情况给予调配。第十九条 带车人员有监督驾驶员违反操作规程、违反交通规则、特别是超速行驶的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带车人承担正常非包赔损失总额5%的责任,驾驶员按交通规定承担责任。
第二十条 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无论有无驾驶执照禁止自行驾驶公务车辆;不得以公务用车名义,带车出入娱乐场所,违者给予驾驶员50—100元罚款,带车人给予200—500元罚款。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必须确保公司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用车,实行公务车值班制度,坚决杜绝公车私用。
第二十二条 职工因病急诊、重病住院和女职工生产住院必须用车的,经批准可以免费用车。经批准的其他非因公个人用车,一律收费并事先收取押金。在规定区域内(如市内、镇内)半个工作日以内的个人用车100元,一个工作日的200元。事先交纳押金500元。
第二十三条 集团公司所有车辆原则上不得外借、外租其他单位,如确因特殊原因需要外借、外租,集团车辆需经总经理同意,综合部登记;分公司车辆需经分公司经理同意,综合办登记。
综合部设车管员,具体负责驾驶员日常管理、教育、考核和重大活动车辆安排。第二十四条 集团配给各单位的车辆的保险由集团财务部统一办理;高管个人产权的车辆保险由个人办理。
第二十五条 通勤班车要严格按照固定路线、固定站点、固定时间行驶及停车。到站时,驾驶员将车停稳后,再打开车门,组织员工有秩序上车,等员工坐好站稳后,再关门起车;严禁到站急刹车和出站突然起车。
第二十六条 集团所有办公车辆在未运行状态下,必须停放在公司指定的停车位臵。
第二十七条 车辆燃油、车辆档案、车辆费用台账由综合部(科)管理。
第四章 车辆维修与保养
第二十八条 集团所有办公车辆要定点维修保养。哈尔滨市的车辆维修保养厂由集团综合部牵头,财务部参与共同选定,分公司车辆的维修保养厂由分公司综合办牵头,财务科参与共同选定。
第二十九条 分公司车辆到集团或集团车辆到分公司维修保养时都要到指定厂家维修、保养。
第三十条 车辆维修保养前,司机需填写《车辆维修保养申请单》报综合部(科)车管员,经综合部(科)车管员检查,初步确定维修保养部位、核定费用后报综合部(科)负责人审核,常务副总批准。第三十一条 车辆维修保养过程中,车管员或综合部(科)指定人员与司机一道监督车辆维修保养过程;综合部(科)负责人应随时抽查车辆维修保养过程。
第三十二条 车辆维修保养结束后,司机与车管员(或综合部指定人员)只负责在《维修保养确认单》上签字确认,车辆维修保养费用结算由综合部(科)与财务部(科)共同负责。
第三十三条 集团所属车辆每行驶5000公里后,进行一次检查及保养,以维持机件寿命,确保行车安全。
第五章 车辆费用管理
第三十四条 集团每年以包干形式支付高管人员公务用车包干使用费7万元,购车贷款利息1万元,租库费7200元(此条在2004年—2008年间有效)。
第三十五条 集团所属车辆办照费、车辆附加费、养路费、停车费、保险费、租库费等费用凭据报销。
第三十六条集团所有公务车辆(含个人产权车辆)用油实行'统一管理、定点加油、分车核算、定时公布'制度。由综合部按车建立燃油台帐,据实登记加油数量。
第三十七条 集团所有公务车辆配有一张单独的中国石油公司的IC加油卡,加油卡由综合部统一办理,到指定加油站使用。集团车辆(含个人产权车辆、销售总公司、外贸总公司、原料总公司公务车辆)在哈尔滨市区内必须使用此卡,违反本规定所发生的油费不予报销。
第三十八条 集团高管人员个人产权车辆燃油费每个月在集团所支付高管人员公务用车包干使用费中扣除;销售总公司、原料总公司、外贸总公司公务用车的燃油费每个月经集团财务部划分到各公司费用当中,此三个单位的公务车管理由所在单位综合办负责把关。
第三十九条 集团综合部在燃油统计时,每月20日由车管员将加油卡加油量与异地票据加油量相加即为本车每月所发生的燃油数量合计,如实填写《集团车辆里程数与燃油量统计表》,经驾驶员签字确认后,由综合部经理签字后汇总上报到集团财务部。
第四十条 综合部(综合办)每月将公务车辆公里数与燃油量进行审核公开。如发现有套取燃油弄虚做假的或串卡加油的,一是按规定进行行政罚款,二是批评教育直至解除聘任合同。
第四十一条 车辆出差道桥费、燃油费由驾驶员先行垫付。出差结束,驾驶员应及时填写《公务用车费用报销明细表》,经主管领导签字确认,然后转综合部门审核、财务部门报销。
第四十二条 高管车辆费用由综合部审核,财务部复核,总经理审批,财务部门报销。第四十三条 高管车辆因公务行驶10万公里(含10万公里)以内,维修保养费用为0.25元/公里;行驶10万公里以上,超过部分的维修保养费用按0.30元/公里;维修保养包括换机油和换轮胎。
第六章 行车及出差补助
第四十四条 除特种车辆和高管人员个人产权车辆以外,集团其它办公车辆的驾驶员补助标准为8元/百公里。(驾驶员不得私自更换里程表,违反本规定视其驾驶里程为零,此项补助不予发放;如急需更换,应提前向综合部申请)
第四十五条驾驶员长途公出住宿费按住宿时的实际标准凭据实报实销。
第四十六条驾驶员长途公出伙食补助标准为10元/天。第四十七条驾驶员长途公出期间通讯费补助标准为10元/天。
第七章 车辆肇事处理(责任、处理程序、赔偿)第四十八条 肇事发生后迅速以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并在二天内填写汽车肇事报告表,若车辆有较大损害,人员有严重伤亡时,相关单位可通知集团总部协助处理。
第四十九条 行车肇事责任判明后,如当事双方愿意成立和解,应当场查明损害赔偿,依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责任属于对方车辆或行人的过失,我方当事人有索赔之权力。
(二)肇事责任属于公司驾驶员的过失,其赔偿款项由保险公司负担,但若肇事赔偿金额超过保险金额时,其超过金额须当事司机负担,并视情节给予相关责任人50—1000元罚款。
(三)肇事责任属于我方驾驶员与对方驾驶员或第三者共同过失的,按各方应负责任之比率分担,其损害赔偿照本款第(二)条办理。
(四)肇事后对方车辆逃逸能制止而未制止,或对方车号能注意而未注意,致使肇事责任无从判明或追究者,所造成的损害赔偿,由肇事驾驶员负责,按本款第(二)条办理。
第八章 车辆档案管理
第五十条 各单位车管员负责车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除大修事项及时登记外,其余事项每季度登记一次。
第五十一条 车辆档案内容应包括:车牌号、车型、生产日期、购入日期、车辆保险、行驶里程、燃油量、车辆日常保养维修情况等。
第五十二条 车辆登记证由综合部统一保管,车辆的牌照、手续、行车执照等一切证件由驾驶员本人妥善保管,车辆档案中留存复印件,由于丢失而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由司机自己承担。
第五十三条 所属车辆每年的临检、年检、换照和交通事故处理等,由综合部(办)统一记录办理。第五十四条 车管员建立车辆使用台帐,详细记录车辆使用情况。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特种车辆管理由分公司自行制定。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由综合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重庆职业学院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为加强对学院公务用车的管理,确保车辆安全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以及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驾驶人员基本要求
第一条 学院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必须按准驾车型驾驶车辆。正式上岗的驾驶员必须有三年以上(含三年)驾龄。按规定驾驶证审验不合格者或未按期审验者,不准继续驾驶车辆。
第二条
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服从领导调配。遵守法规校纪,遵守劳动纪律。
第三条
驾驶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法》及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驾车;同时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无证和酒后驾车,严禁疲劳驾驶,严禁装运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严禁带故障上路,严禁私自将车交无证人员驾驶。
第四条 随领导和有关负责人参加公务活动时,负责支付过桥费、过路费、停车费、加油费等费用,应主动承担生活服务工作,不得索要钱物和纪念品,不得插话传话,不得泄露领导谈话内容。
第五条 定期保养车辆,保持车容整洁。
第六条
保证信息畅通,做到随叫随到,按时、按地点按线路出车,不得无故提前或滞后。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正点出车,驾驶员要主动告知车辆调度人员,以便应急安排。任务结束返回后及时告知调度人员。
第七条 遵守学院各项纪律,礼貌待人,服从安排。第八条 上班时间驾驶员未被派车的,应随时在办公室等候出车,不准随便离开,不在上班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项。有要事 1 确需离开办公室时,要告知车辆调度人员去向和所需时间,经党政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可离开。
第九条 驾驶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学习和车辆月检(每月至少一次),因公不能参加的事后必须补学和补检,由车班班长负责组织落实。
第十条
恪守保密守则。
第二章 车辆管理工作规范
第十一条
学院公务用车由党政办公室统一管理,主要用于院领导公务用车、学院重大活动用车、学院礼仪接待用车。在满足以上用车的前提下,党政办公室可对学院各部门或个人市内公务用车予以协调安排。
第十二条
除学院主要领导固定用车外,其它机动车辆由党政办公室车辆调度人员负责统一安排。有特殊情况需用车时,在确无法联系党政办公室车辆调度人员的情况下,可直接联系党政办公室主任直接派车。其他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直接调度。驾驶员不得私自答应出车。党政办公室主任直接派车的,驾驶员应告知车辆调度人员。
第十三条 除院领导外,其它部门或个人因公务要用车的,须按规定程序申请派车。派车流程如下:
(一)填写派车单,写清出车时间、地点、事由,并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二)提前一天(下午5:00前)交党政办公室车辆调度人员,以便党政办公室对第二天车辆调度进行安排。确有紧急事件需用车,应请示党政办公室主任,如确实情况特殊,将根据出车要求进行车辆协调;
(三)每天上午党政办公室车辆调度人员将当天出车安排通知相应驾驶员,出车前驾驶员须到党政办公室领取自己的派车单。由 2 党政办公室主任直接派车的,第二天补交派车单,并按规定填写派车单中相关内容;
(四)出车后,驾驶员须在派车单中填写用车里程、过路费、停车费等,并交由用车人员签字确认;
(五)市内出车任务完成后第二天将派车单交车辆调度人员,市外出车任务完成后三天内将派车单交车辆调度人员,车辆调度人员以派车单为依据对各项表格进行汇总。
第十四条 车辆使用实行出车填单制度。出车单将作为驾驶员考核、车辆运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驾驶员接出车任务后认真填写各项内容,不得任意涂改。出车任务结束后,用车人应核实派车单内容并马上签字,派车单内容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减少用车部门用车次数,情节严重者,将取消用车部门用车资格,并追究经济赔偿。
第十五条
车辆加油一律到指定油库凭卡加油。加油卡不得转借他人使用,如有违反,从严处罚。长途出车在外加油,回校后三天内必须凭正式发票和派车单、出车单报销,寒暑假除外。党政办公室每月5日前汇总有效派车单和出车单并核算上月耗油量,建立车辆耗油表。
第十六条 出车前后检查车况。出车前后要例行检查车辆的水、电、油及其它性能是否正常,行车中要随时观察仪表盘上的各种指标是否正常,以确保行车安全。
第十七条
车辆实施定期维护和保养。常规保养由驾驶员完成,驾驶员要爱护车辆,自觉维护、保养好车辆,使车况处于良好状态。驾驶员如发现无力排除的故障,应及时报告。
第十八条
车辆维修原则上固定在指定维修站进行,特殊情况下经党政办公室主任同意后也可安排到指定地点维修。
第十九条 车辆维修实行审批制度。具体程序如下:
(一)车辆维修须事先由驾驶员提出书面申请,经党政办公室审核后填写《车辆维修通知单》交特约维修站,由特约维修站确定 3 是否修理或提出修理的方案和预算,经党政办公室主任批准后送修;
(二)维修金额在1000元以内的,由党政办公室主任审批;维修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报分管院领导审批。费用由驾驶员自行结帐后回校报销,超过1000元,用支票形式结算;
(三)车辆在外行驶途中发生故障时,可视实际情况进行修理,驾驶员应党政办公室主任联系,请求批示。事后凭派车单或出车单、正式发票、机件旧件报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维修经费支出。凡属未经许可的检修费用概不报销。
第二十一条
车辆维修实行驾驶员候车监修制度。车辆隐蔽部位维修,驾驶员必须监修。更换机件须将旧件收回。车辆完成维修、保养作业后,驾驶员应向维修单位索取维修保养项目清单、工时材料结账清单并认真审核,经试车确认无质量问题后签字验收。
第二十二条
车辆维修后在一周内报账,报账时须有《车辆维修通知单》和《车辆维修用料明细表》。如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损坏严重应向保险公司索赔的,驾驶员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并协调相关部门办理索赔手续。
第二十三条
院领导相对固定使用的车辆所产生的费用,由党政办公室每月向院领导报送帐目清单,其余车辆向党政办主任报送帐目清单。
第二十四条
驾驶员因个人公差或事假,其所保管的车辆的一切证件及钥匙应交由党政办公室暂存。
第二十五条
严禁驾驶员私自出车。未经批准私自出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一切损失和后果由驾驶员负责。
第二十六条
驾驶员公务出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员、用车人必须保护事故现场,及时向交巡警和党政办公室报告,做好善后工作。
第二十七条
车辆丢失的,按照学院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驾驶员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一经查实,第一次扣发出车津贴100元,第二次扣发出车津贴200元,第三次扣发出车津贴300元,依次类推(按计算):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出车;
(二)被发现或举报服务态度不好、不文明驾车;
(三)被发现或举报因插话、传话、泄密造成不良后果;
(四)虚报出车任务,故意涂改派车单;
(五)虚报油料、停车、过桥过路等费用;
(六)被发现或举报车辆车容、车貌不整洁,车内应配备物品不齐全;
(七)被发现或举报未经批准将自己保管的车辆交给其他驾驶员驾驶,未造成不良后果的。若造成不良后果按学院相关规定办理;
(八)出车后未将车辆停放在学院内指定地点或未经批准在外停车;
(九)被举报或发现私自将车辆加油卡交由其它车辆使用的。第二十九条 驾驶员出车补助为0.35元/公里,以每月党政办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公室凭有效派车单汇总公里数为依据。
第三十条
驾驶员全年内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年终发给安全奖1000元。
第三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相关管理办法不再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院授权党政办公室解释。
第四篇: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一、公务用车范围
1.党委领导公务用车;
2.党委大型活动专项用车;
3.党委接待来访客人用车;
4.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公务用车。
二、公务用车使用规则与规程
1.办公室要做好为党委领导用车和各类公务用车的服务工作,领导提前预定的用车,要保证百分之百的到位率;临时性用车,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保证车辆到位率。
2.党委大型活动专项用车,需由主办单位提出书面用车申请并经主办单位主管校领导审批后,由办公室负责协调落实。
3.学校党委接待来访客人用车,接待人员要根据来访者的有关情况安排好车辆,接待工作结束后填写《党委办公室公务用车登记表》。
4.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用车,用车后填写《党委办公室公务用车登记表》。
5.每月进行一次公务用车的审核、结算工作。经审批人和用车人对用车情况审核无误后,党委办公室与学校运输服务中心、校长办公室等单位结算用车费用。
第五篇: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做到维护保养经常化、车辆使用合理化,确保行车安全,更好地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公务用车管理
1.公务用车统一由办公室管理和调配使用;各用车部门要相互体谅,服从安排,共同维护学校公务用车管理秩序。
2.公务用车禁止私用,公务用车不得借给他人使用。
3.办公室要及时做好车辆维修、年审、换证等用车准备工作,以满足学校公务用车需要。
二、公务用车使用范围
㈠ 一类用车范围
1.学校领导外出工作用车。
2.教育局领导或检查组来学校视察、检查用车。
3.接待上级有关人员、兄弟学校领导、外事活动、聘请外单位专家以及需接待的重要客人用车。
4.财务到银行办理现金业务用车。
5.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体活动用车。
6.配合学校宣传和招生工作应急用车。
㈡ 二类用车范围
1.副校级以上领导外出工作用车。
2.受公司领导委托外出工作用车。
3.协作单位工作用车。
4.购置批量物品及批量设备运送、维修用车。
㈢ 派车标准
1.3-4人以内派小轿车。
2.5-8人派格瑞斯面包车。
3.8-19人酌情派丰田中巴。
三、公务用车申请程序
1.申请用车,必须填写《公务用车申请表》,内容包括:申请人及人数、部门、事由、目的地、用车时间、领导签字。市内用车需提前一天、市外用车需提前三天、组织大型活动需提前一周提交《公务用车申请表》,由办公室统一安排车辆。
2.紧急公务用车直接联系办公室协调。
四、公务用车使用管理
1.公务用车的安排调度应遵循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
2.正职校领导安排相对固定公务车及司机,副职校领导安排相对固定公务车,公务外出由学校办公室安排公务车及司机。
3.各部门接待重要客人的用车,须由学校领导审核批准,并在《公务用车申请表》上签字后,交办公室安排车辆。
4.办公室安排车辆时填写《公务用车派出单》,注明司机姓名、随行人数、目的地、用车时间、派车人签字等,公务用车由专职驾驶
员负责管理和驾驶。公务用车派出后,司机应要求用车人签字并将《公务用车派出单》交回办公室备案。
五、驾驶员安全行车要求
1.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好本职工作。
2.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守操作规程,驾驶车辆严禁“三超一越”(三超:超载、超速、超长、宽、高;一越:越过实线超车或行驶)。
3.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驶,驾车时不得吸烟、饮食、闲谈、使用手机。
4.严禁“病”车上路行驶,不得将车乱停乱放。
5.不得将车辆交由他人驾驶。
六、车辆保养维修
1.驾驶员要爱护车辆,保持外观良好、内饰清洁。
2.驾驶员出车前必须检查方向系统、刹车、车灯、喇叭、雨刮等是否正常,机油、冷却水、电池液、轮胎气压是否足够,所载货物是否紧固。
3.行驶中应注意各部件总体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按规范停车检查,没检修好不得继续行驶。
4.完成出车任务后,须对车辆各部件进行检查,为下次出车做准备。
5.公务用车实行定点维修及保养制度,所有公务用车都必须到学校定点厂家维修保养(离开沈阳行政区域发生故障的车辆除外,但须经分管车辆的办公室领导同意方能修理);
6.车辆维修保养、年审,包括购置配件、美容等,必须由定点厂家出具《维修保养预算单》,并经校领导审核批准后再实施。
7.与定点厂发生的费用由指定人员统一结账。
七、加油管理
1.公务用车实行定点加油制度。
2.驾驶员统一使用办公室提供的加油卡到定点单位加油。
3.驾驶员如发现加油卡丢失,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挂失。否则,造成后果由该当班驾驶员承担。
4.公务用车原则上用油卡加油,特殊情况须报办公室批准。
5.办公室要定期对耗油量与行驶路程进行对比检查。
八、事故处理
1.车辆因公务行驶违反交通规则的,如属个人过失,其罚款由驾驶员自行承担,如属车辆本身不可抗力造成的罚款由学校负责。
2.未经办公室许可擅自使用公车,其事故责任完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且当事人须接受学校的处理。
3.车辆行驶途中遇不可抗力发生车祸,应及时向交警和保险部门报案,并即时与办公室联系,由办公室派人前往现场协助处理。
4.车祸后的有关保险理赔工作,由当事人配合办公室处理。
九、保险及年检办理
1.车辆各类保险由办公室统一负责办理。
2.车辆年检由办公室与车辆驾驶人负责。
十、附 则
1.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车辆由办公室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
2.本办法自校领导审核签字之日起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