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12〕26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全科医生培养规律,坚持中西医并重与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立足基本省情,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坚持制度创新,试点先行,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实践、注重质量。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培养模式,统一培养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和资格考试,切实提高全科医生培养质量。立足当前,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满足现阶段基层对全科医生的需要。
2.创新机制、服务健康。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3.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卫生工作基础,建立适应不同地域的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不搞“一刀切”。
—1—
4.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对涉及首诊在基层、全科医生执业和激励的改革措施,可在试点基础上,及时总结并逐步推广。强化政策措施的衔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全科医生制度稳步实施。
(三)总体目标。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到2012年,全省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1名全科医生;到2015年,每万名农村居民有1名全科医生;到2020年,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规范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四)规范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自2020年起,全科医生培养全部采用“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2020年前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为主,适当采用“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方式。
参加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人员主要从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收,培训期间由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在卫生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指导下进行管理。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统一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培养,培养结束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全科医生规范培养合格证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教育部门为主管理。
(五)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社区实践平台逐科轮转。在临床培养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并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在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经培养基地按照国家标准组织考核,达到病种、病例数和临床基本能力、基本公共卫生实
—2— 践能力及职业素质要求并取得规定学分者,可取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规范化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由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具体完善落实。
(六)改革高校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所属高等医学院校要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初级全科医生培养新模式。深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改革,实施早临床、多临床教学计划,探索集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诊疗能力。
(七)完善全科医生继续教育。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加强全科医生经常性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对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作为全科医生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的重要因素。
三、健全全科医生培训管理制度
(八)规范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管理。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人员是培养基地住院医师的一部分,培养期间享受培养基地住院医师待遇,由培养基地统一购买“五险一金”,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培养期间连续计算工龄,其中,具有研究生身份的执行国家现行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由工作单位选派的在岗学员,人事工资关系不变,薪级工资、岗位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照常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由派出单位结合培训基地的考核成绩和评定意见发放。规范化培训期间不收取培训(学)费,多于标准学分和超过规定时间的培养费用由个人承担,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厅、财政厅另行制定。
(九)建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制度。具有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后,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卫生部制定的相关规定,授予临床医学(全科方向)
—3— 相应专业学位。
(十)统一全科医生的执业准入条件。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参加培养人员在导师指导下可从事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等临床工作和参加医院值班,并可按规定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
四、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
(十一)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2012年以前,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年的转岗培训。转岗培训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转岗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结束通过省级卫生和中医药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根据需求,艰苦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基层在岗医生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可延续到2015年。
(十二)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开展5年制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省属相关医学院校要适当增加定向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实习时间。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合格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
2020年以前,对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采用“3+2”模式,即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接受2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五、建立全科医生执业准入制度
(十三)严格执业准入管理。凡在全科医疗岗位上工作的临床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医师证书。
(十四)统一执业准入要求。2020年前过渡期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1.经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省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4—
2.经过城市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获得省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3.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合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执业注册程序按国家相关规定办理;
4.基层在岗医生通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符合条件后参加相应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合格可按程序注册。
六、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
(十五)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在卫生部批准的医生多点执业试点城市,取得中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全科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超过3个县域地点申请执业。全科医生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院)全职或兼职工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独立开办个体诊所或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制诊所。按照“自愿、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的原则,鼓励全科医生牵头组建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
(十六)政府为全科医生提供服务平台。对到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包括大医院专科医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平台。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充分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区域性医学检查、检验中心及独立医学实验室,规范并促进社会零售药店发展,为全科医生执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十七)建立全科医生契约服务制度。2012年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要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服务责任落实到全科医生个人。参保人员可在本县(市、区)医保定点服务机构或全科医生范围内自主选择签约医生,期满后可续约或另选签约医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参保人员的自主选择,与定点服务机构或医生签订协议,确保全科医生
—5— 与居民服务协议的落实。每名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人数控制在2000人以内,其中签约服务的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不低于签约居民总数的10%。
(十八)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2012年起,在成都、南充两地试点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机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和扩大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试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厅制定双向转诊的政策措施,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挂钩。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到2015年,全省基本建立起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
(十九)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卫生、财政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对全科医生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定期公布并与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
七、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
(二十)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严格执行城市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的规定,卫生厅负责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院年度目标考核、医院评优创先、医院等级评审和复查、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等工作有机衔接,合力推进,逐步形成对口支援工作长效机制。对口支援内容应包括人员派驻、临床诊疗、技术支援、进修培训、巡回医疗、远程会诊、管理输出、重点学科、科研教育等。县级以上医院要通过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要制定管理办法,支持医院医生(包括退休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私人诊所等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并可获得合理报酬。对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支援服务
—6— 两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全科医生可按有关规定申报、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免予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派出地政府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全科医生,在原工资待遇和按国家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基础上给予适当补助,省级财政在安排转移支付时给予支持。对志愿到基层长期服务的全科医生由当地政府给予一次性安家费,并将全科医生及其家庭纳入当地县级城市保障性住房供应范围,不受户籍限制,符合保障条件的优先供应相应的保障性住房。同时,在乡镇建设全科医生周转住房。
进一步充实艰苦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尽快填补全科医生空缺岗位,适度增加全科医生数量。在编制和核准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限额内,可通过“公开直接考核+服务期制度+学费补偿机制”的方式招聘补充符合岗位要求、自愿在招聘单位工作6周年(含见习期)、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全科医生到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民族地区放宽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年服务期满后方可向县级及以上事业单位流动。
全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设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同时,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服务连续满3年及以上的,按照《四川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奖补暂行办法》的规定给予学费奖补。编制和岗位空出后可通过直接考核招聘的方式聘为服务单位正式工作人员。
其他在基层服务的全科医生,可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登记备案,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服务合同和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在编制和核定岗位总量以及专业技术岗位空缺内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在乡镇、社区具有2年以上服务工作经历的全科医生。
(二十一)实施特聘全科医生任乡镇卫生院院长项目。公开选聘
—7— 经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担任院长(副院长),由卫生厅组织管理,具体实施办法由卫生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另行制定。
(二十二)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具体标准和保障范围由各地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签约人群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在充分考虑居民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可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服务费标准。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和服务费标准要与医保门诊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相结合。
(二十三)规范全科医生其他诊疗收费。全科医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全科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也可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等服务费用。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可按医保规定支付。逐步调整诊疗服务收费标准,合理体现全科医生技术劳务价值。
(二十四)合理确定全科医生劳动报酬。全科医生(含特设岗位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他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和与居民签订的服务协议获得报酬,也可通过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获得报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全科医生等承担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绩效考核要充分考虑全科医生的签约居民数量和构成、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以及居民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等因素。
(二十五)完善鼓励全科医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对到艰苦边远地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按国家
—8— 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对在人口稀少、艰苦边远地区独立执业的全科医生,地方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省级财政在安排转移支付时要予以适当倾斜。
(二十六)拓宽全科医生职业发展路径。地方要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特设岗位,招聘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按有关规定参加全国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可实行省定合格标准,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卫生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可实行单独划线,取得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仅限于同级同类医疗卫生机构有效。经过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可提前一年申请晋升中级职称,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到全科主治医师岗位。要将签约居民数量、接诊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作为全科医生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基层单位全科医生职称晋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放宽外语要求,不对论文作硬性规定。全科医生参加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期间,其福利待遇按在职在岗人员标准发放。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流动。专科医生培养基地招收学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有基层执业经验的全科医生。
同时,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全科医生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取得、岗位管理和工资福利等有关政策支持。
八、保障措施
(二十七)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以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和中医医院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到2012年,每个市(州)至少建成1所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各级财政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和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必要支持。发挥四川省全科医师培训中心作用,使其承担起全省全科医
—9— 生规范化培养的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督导评估等职能。
(二十八)合理规划全科医生的培养使用。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卫生厅统筹全省全科医生需求数量,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商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县(市、区)为单位公布全科医生岗位需求计划。以医生岗位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在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时要与医生岗位需求计划做好衔接。
(二十九)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学)会作用。加强相关行业协(学)会能力建设,在行业自律和制订全科医生培养内容、标准、流程及全科医师资格考试等方面充分依托行业协(学)会,发挥其优势和积极作用。
九、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
(三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精神,尽快制定本地的实施方案。省卫生、中医药、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法制等部门要依据现行法规政策,制定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三十一)认真开展试点推广。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对现行医生培养制度、医生执业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对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地方先行试点,积极探索。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逐步推广。要强化政策措施的衔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全科医生制度稳步实施。
(三十二)做好舆论宣传引导。通过健康教育、舆论宣传等方式培养居民的预防保健观念,引导居民转变传统就医观念和习惯,增强全社会的家庭医生契约服务意识,为实施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七月六日
—10—
第二篇:甘肃省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实施方案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件
甘政发〔2012〕46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甘肃省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主要路径,遵循全科医生培养规律,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完善符合省情的全科医生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健康需求。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到2012年,力争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到2020年,初步建立与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训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面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和能力,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突出整体设计,坚持分步实施,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着眼长远目标,兼顾当前需要,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突出培养质量,注重服务能力,统一全科医生的培养和管理;健全激励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三、主要任务
(一)逐步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1.完善培养模式。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培养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2.创新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社区实践平台逐科(平台)轮转。在临床培养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并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在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具体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3.明确执业准入条件。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阶段,培训对象在导师指导下可从事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等临床工作和参加医院值班。(省卫生厅负责)
4.完善临床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增加医患沟通、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公共卫生工作等内容。(省教育厅负责)
5.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从2012年起,逐步扩大全科方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并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培养。(省教育厅负责)
6.统一学位授予标准。具有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历者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通过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并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或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等两种途径,申请相关医学硕士学位或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具体按照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执行。(省教育厅负责)
7.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做好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并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与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挂钩。(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
(二)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1.大力实施转岗培训。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从事医疗工作1年以上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年的转岗培训。培训结束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省卫生厅负责)
2.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对已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比例由省卫生厅严格控制。(省卫生厅负责)
3.加强考试认定。对我省已参加“中西部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的医师,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者颁发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证。(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
4.提升学历层次。基层在岗医生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符合条件并参加相应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合格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省卫生厅负责)
5.鼓励对口支援。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建立健全县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医院医生(包括退休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省卫生厅负责)
(三)进一步完善全科医生人事管理和财政补偿政策。
1.已被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录用的取得本科以上临床医学(含中医学)学历人员,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工龄计入档案,并与以后的工龄连续计算,人事档案由培训基地委托有资质的人事代理机构管理。由工作单位选派的在职在编人员,规范化培训期间人事工资关系不变。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培训期间享受培养基地住院医师待遇,财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助。规范化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得向个人收取培训(学)费,多于标准学分和超过规定时间费用由个人承担。具体管理办法按照《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2.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经费及人员管理继续按照卫生部和我省规定执行。(省卫生厅负责)
3.对已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由工作单位选派参加培训的,技能培训期间人事工资关系不变,人事档案由本单位保管,培训期满后返回原单位工作。(省卫生厅负责)
(四)不断创新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1.制定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制度。要求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师特别是副高级职称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注册1个或多个执业地点,开展全职或兼职工作。鼓励组建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师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省卫生厅负责)
2.推行全科医生向居民提供契约服务。全科医师可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允许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后,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在充分考虑居民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可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服务费标准。具体标准和保障范围由省发展改革委、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确定。(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
3.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机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全科医师首诊试点并逐步推行。(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
4.合理确定全科医生的劳动报酬。全科医生中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除此以外其他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和与居民签订的服务协议获得报酬,也可通过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获得报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全科医生等承担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绩效考核要充分考虑全科医生的签约居民数量和构成、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以及居民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等因素。并将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
5.建立全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补贴政策。对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全科医生,除按国家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外,对在人口稀少、艰苦边远地区独立执业的全科医生,地方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省级财政在安排转移支付时要予以适当倾斜。(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负责)
6.完善全科医生职称晋升和双向流动政策。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可提前1年参加全国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到全科主治医师岗位。基层单位全科医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放宽外语要求,不对论文作硬性规定。鼓励全科医生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双向流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招收学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有基层执业经验的全科医生。具体办法由省人社厅和省卫生厅制定。(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政府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抓紧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部门要尽快组织修订完善现行制度规范,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二)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为临床培训基地,以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师培训实训网络。制定全科医学师资标准,依托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建设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政府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必要支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以设立奖学金、基金等形式为全科医生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三)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学)会作用。加强相关行业协(学)会能力建设,在行业自律和制定全科医生培养内容、标准、流程及全科医师资格考试等方面充分依托行业协(学)会,发挥其优势和积极作用。
主题词:卫生 全科医生 制度 通知
主送: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抄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第三篇:全科医生制度[定稿]
全科医生制度
(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二)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
(三)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
(四)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情况,协助转诊。
(五)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六)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监测与处理。开展社区
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
医生制度
1、责任医生必须服从全科团队负责人的日常工作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及临时性工作。
2、运用适中的中西药及技术承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3、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人提供出诊等上门服务,针对老年人开展护理工作。
4、定期开展健康及健康促进活动,举办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5、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妇幼保健工作。
6、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衽分类管理。
7、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指导。
8、每年在辖区内进行社区普查,根据主要健康总是制定预防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篇:全科医生制度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现就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健康因素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也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要求。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有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方针,使医疗卫生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
(二)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是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的基本途径;医疗卫生人才是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多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为基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
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三)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也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有利于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二、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四)指导思想。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居民健康需求变化趋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全科医生培养规律,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制度创新,试点先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五)基本原则。坚持突出实践、注重质量,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培养模式,统一培养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和资格考试,切实提高全科医生培养质量。坚持创新机制、服务健康,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既着眼
长远,加强总体设计,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又立足当前,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满足现阶段基层对全科医生的需要。
(六)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七)规范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方式由各省(区、市)确定。
参加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人员主要从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收,培训期间由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在卫生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指导下进行管理。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统一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培养,培养结束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教育部门为主管理。
(八)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
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社区实践平台逐科(平台)轮转。在临床培养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并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在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经培养基地按照国家标准组织考核,达到病种、病例数和临床基本能力、基本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要求并取得规定学分者,可取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规范化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由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九)规范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管理。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是培养基地住院医师的一部分,培养期间享受培养基地住院医师待遇,财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助,其中,具有研究生身份的,执行国家现行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由工作单位选派的,人事工资关系不变。规范化培养期间不收取培训(学)费,多于标准学分和超过规定时间的培养费用由个人承担。具体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制定。
(十)统一全科医生的执业准入条件。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参加培养人员在导师指导下可从事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等临床工作和参加医院值班,并可按规定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
(十一)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具有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后,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授予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相应专业学位。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学
位委员会、卫生部制定。
(十二)完善临床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要以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同时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着重强化医患沟通、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十三)改革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2012年起,新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科方向)要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要求进行培养。要适应全科医生岗位需求,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十四)加强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加强全科医生经常性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对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作为全科医生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的重要因素。
四、近期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为解决当前基层急需全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近期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力争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十五)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2年的转岗培训。转岗培训
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培训结束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十六)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适当增加为基层定向培养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实习时间。对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但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比例。
(十七)提升基层在岗医生的学历层次。鼓励基层在岗医生通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符合条件后参加相应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合格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十八)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严格执行城市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卫生部门要做好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县级以上医院要通过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要制定管理办法,支持医院医生(包括退休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私人诊所等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并可获得合理报酬。
五、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
(十九)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
生一般注册1个执业地点,也可以根据需要多点注册执业。全科医生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院)全职或兼职工作,也可以独立开办个体诊所或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制诊所。鼓励组建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医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规范私人诊所雇佣人员的劳动关系管理。
(二十)政府为全科医生提供服务平台。对到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包括大医院专科医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平台。要充分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区域性医学检查、检验中心,鼓励和规范社会零售药店发展,为全科医生执业提供条件。
(二十一)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要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服务责任落实到全科医生个人。参保人员可在本县(市、区)医保定点服务机构或全科医生范围内自主选择签约医生,期满后可续约或另选签约医生。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参保人员的自主选择与定点服务机构或医生签订协议,确保全科医生与居民服务协议的落实。随着全科医生制度的完善,逐步将每名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人数控制在2000人左右,其中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要有一定比例。
(二十二)积极探索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机
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全科医生首诊试点并逐步推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要制定鼓励双向转诊的政策措施,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挂钩。
(二十三)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卫生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对全科医生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定期公布并与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
六、建立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
(二十四)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具体标准和保障范围由各地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签约人群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在充分考虑居民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可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服务费标准。各地确定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和服务费标准要与医保门诊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相结合。
(二十五)规范全科医生其他诊疗收费。全科医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全科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也可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等服务费用。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可按医
保规定支付。逐步调整诊疗服务收费标准,合理体现全科医生技术劳务价值。
(二十六)合理确定全科医生的劳动报酬。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他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和与居民签订的服务协议获得报酬,也可通过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获得报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全科医生等承担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绩效考核要充分考虑全科医生的签约居民数量和构成、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以及居民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等因素。
(二十七)完善鼓励全科医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对到艰苦边远地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按国家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对在人口稀少、艰苦边远地区独立执业的全科医生,地方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在安排转移支付时要予以适当倾斜。
(二十八)拓宽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鼓励地方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特设岗位,招聘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经过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可提前一年申请职称晋升,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到全科主治医师岗位。要将签约居民数量、接诊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作为全科医生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基层单位全科医生职称晋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放宽外语要求,不对论文作硬性规定。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动
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流动。专科医生培养基地招收学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有基层执业经验的全科医生。
七、相关保障措施
(二十九)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推动修订执业医师法和相关法规,提高医生执业资格准入条件,明确全科医生的执业范围和权利责任,保障全科医生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医生多点执业的管理办法,明确自由执业者的职业发展政策,引导医院医生到基层提供服务,鼓励退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三十)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政府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和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必要支持;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补助。卫生部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制定临床培养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师资标准,依托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建设区域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重点支持基层实践基地师资的培训。
(三十一)合理规划全科医生的培养使用。国家统一规划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每年公布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名单及招生名额,招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统筹本省(区、市)全科医生需求数量,以县(区)为单位公布全科医生岗位。以医生岗
位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卫生部要制定全国医生岗位需求计划,教育部在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时要与医生岗位需求计划做好衔接。
(三十二)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学)会作用。加强相关行业协(学)会能力建设,在行业自律和制订全科医生培养内容、标准、流程及全科医师资格考试等方面充分依托行业协(学)会,发挥其优势和积极作用。
八、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
(三十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精神,尽快制定本省(区、市)的实施方案。卫生、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中医药、法制等部门要尽快组织修订完善现行法规政策,制定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三十四)认真开展试点推广。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对现行医生培养制度、医生执业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对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地方先行试点,积极探索。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逐步推广。要强化政策措施的衔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全科医生制度稳步实施。
(三十五)做好舆论宣传引导。通过健康教育、舆论宣传等方式培养居民的预防保健观念,引导居民转变传统就医观念和习惯,增强全社会的契约意识,为实施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国务院
二○一一年七月一日
第五篇:建立我国全科医生制度的研究探索
建立我国全科医生制度的研究探索
全科医生是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临床技能全面、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保健人才,富有独立工作能力,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1],是看病防病的多面手, 更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 年6 月22 号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2],提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这项决定对于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都有重大意义。研究全科制度改革对于实现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推进我国卫生信息化改革至关重要。
1、我国全科医生制度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意义
我国全科医生制度走过很长的历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从20世纪80 年底末到90年代初,是全科医生引进和了解阶段,1998 年世界家庭医生协会把全科医生的概念引进我国;从90年代末到1996年底,是我国全科医生研究的摸索阶段;1996年底国家卫生工作会议,我国全科医学进入了政府全面负责的阶段。2011年6月22号,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对于我国全科医学工作是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全科制度建立的决定是中国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件大事,对于实现我国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促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缓解慢性病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3]
2、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全科医学概念,经过20多年发展,初步建立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资格准入制度,全科医生队伍也不断扩大发展。但相对欧美国家,中国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诸多关键问题。
2.1 全科医生人才匮乏,人事制度还不完善,工作环境及待遇差
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全科医生比例仅为5%左右[4],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目前的人事制度规定,基层卫生机构原则上不设正高职称,晋升很难,这给社区全科医生的未来发展形成了很大的瓶颈。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一般地处郊区,交通不便,工资待遇没有大医院好,以上都使人才难留,全科医生的缺口很难填补。
2.2 缺少配套的法律法规
全科制度初步提出和实施,还没有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指导全科医学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工作的漏洞,医生的职责权限不明,以及患者的权利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等问题。
2.3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不完善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刚刚起步,多以在职人员转岗培训为主,人员质量难以保证。此外,继续医学教育流于形式,全科医生地位低、收入低,全科职业缺乏吸引力。参照国外全科医生发展的经验,建议抓住医改契机,加快全科医生制度建设。
3、全科医生制度的优点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3.1全科医生制度的优点
国内外调查研究表明, 90 % 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基层得到有效诊治。全科医生制度的好处, 一是居民看病更方便,小病看全科医生, 大病通过全科医生预约转诊, 省去了到大医院排队等候的烦恼。二是居民看病更便宜, 可以降低小病的医疗费用,大病在急性期治疗稳定后, 可以转由全科医生进行康复治疗, 节省了医疗费用。三是医疗资源配置更合理,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3.2全科医生制度推行的必要性
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的契约式服务关系, 一是有利于落实预防为主方针, 改善居民健康。全科医生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 可以提供连续的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二是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医患关系,改善医患矛盾。全科医生与居民的关系更加亲近和密切, 有利于形成全科医生的自我道德约束机制。三是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居民定期自主选择全科医生的竞争机制促进全科医生主动对居民的健康和花费进行管理。
4、全科医生制度的设计及实施措施
4.1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总体设计
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总体设计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三个统一、两种 途径”。“一种模式”即逐步规范全科医生培养“5 + 3”模式, 前5 年是临床医 学本科教育, 后3 年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三个统一”即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 统一全科医生执业准入条件, 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两种途径”即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路径。4.2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措施
全科医生制度是一项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 实施起来会面临很多困难, 为此, 要开展一系列工作, 包括及时推动执业医师法和相关法规的修订, 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配套文件和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改革执业方式、创新激励政策;各省(区市)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 细化操作步骤和路线图; 加大财政投入, 支持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以及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养等。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处于起步阶段,全科医生的数量严重不足。全科医生制度即家庭医生制度依靠医疗保障体系,实施社区守门人战略,构建双向转诊体系,开通信息网络服务资源[5]。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是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从实施的要点和目前国内的现状可以看出,全科医生人才的培养和制度、法规的规范是全科医生制度建立的关键环节。4.2.1 建立规范化全科医师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人才缺乏。因此,一方面教学培养要切实贯彻政策,根据我国教育先转换建立完善的全科医生高等教育培养体制,借鉴欧美经验,结合国情完善中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以医学毕业生为主体,逐步建立以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为核心的“5 + 3”
培养模式,即“5 年临床本科教育+ 3 年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为最终培养模式,加快高质量、专业化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立足当前,继续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全科转岗培训,但必须从形式、内容和要求上规范各地转岗培训,实行统一考核,确保转岗培训人员的质量。此外,还应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力度,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有实力的高校整合教学资源,并帮助下级院校建立全科医学专业,借鉴澳美英等国的教育体制完善自身[6]。此外,学校和医院实现产学研 一体化,浙江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挂靠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建立,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提供了丰富经验[7],值得学习和参考。工作人员的培训要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立社区卫生合作项目,取长补短,借鉴先进经验,加快我国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步伐。
4.2.2 完善全科医生资格认证和注册制度
目前,中国各地在全科医生执业注册和资格认证执行中存在较大差距,应根据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 号)中的新要求[8],及时梳理全科医生执业注册方面的政策,尽快统一完善全科医生资格认证和注册制度,尤其要做好培养模式转换过渡阶段的全科资格认证和注册工作。
4.2.3 提高全科医生行业吸引力
健全全科医学职称体系,明晰全科医生职业发展路径,并积极落实全科医生晋级等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结合基层综合医改,制定和落实全科医生在薪酬、社会保障、职称评定、岗位编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全科医生的收入水平和岗位吸引力。积极探索推行全科医生首诊制、签约服务等政策,明确全科医生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科医生社会地位[9]。4.2.4 人员固定和激励机制随着制度的建立
国家卫生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配合人事部和各地人事局要马上建立相 关人员编制制度,同时制定合理配套的薪酬制度,安排好福利、住房公积金和各种保险的发放和缴纳,把人员固定下来。构建新的激励机制,应用新的人力资源理论建立绩效考核制,放权和集权并用,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同时,为全科医生建立合理有效职称评定制度,通过考试、科研评定和推选,鼓励终身学习,有所回报,最终摸索出一套可行的人事制度。4.2.4 建立完善法规和配套措施在制度法规的配套方面
首先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生法律和规定,保护患者隐私权,对全科医生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限制其权利和保护病人权益。
从2009 中国医改,中国卫生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拐点,也解开了新的篇章,在后医改时代,伴随着卫生信息化,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到今年6 月22 号温总理宣布全科医学制度的建立;从1998 年全科医生的概念引入中国,1996 年5 月《全科医学杂志》发布和2002 年《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的[10]建立》。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增加投入[11],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全科医生在中国卫生体系中扮演着重大的角色,中国也形成了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和综合性以及专科医院三个层次的中国卫生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栋,冯泽永. 对高等医科院校全科医生培养的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1): 736-737.
[2] 国务院办公厅: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EB /OL]. [2011-06-26]. [3]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Medicine in China [EB/OL].[2011-06-29].
[4]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2011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5] 鲍勇,杜学礼,张安,等. 基于健康管理的中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0,8(7): 909-911.
[6] 杜兆辉,储霄英,毛秀珍. 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现况与展望[J]. 中华全科医学,2010,8(7): 909-911.
[7] 刘宇婷,杜亚平. 关于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的思考[J]. 中华全科医学,2010,8(5): 537-538.
[8]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EB /OL].[2011 - 07 - 07].
[9] 马亚楠,刘洁,何钦成. 社区首诊制实施途径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 1532 - 1533.
[10] 杨秉辉,祝墡珠. 全科医学导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7-28.
[11] 刘怡佳. 论我国推行全科医生制度的经济意义[J]. 中国卫生经济,2005,9(24):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