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析从法条角度分析我国土地储备机构性质的定位(范文模版)
浅析我国土地储备机构性质的定位
从法条角度分析我国土地储备机构性质的定位 作者:黄胜
摘要:我国自1996年建立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以来,土地储备制度在各地纷纷得以建立和发展,但是,各地政府对土地储备机构的设置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对其性质的认识也比较不统一,本文从较典型的几个地方政府规章的具体规定入手,通过法条分析各自的特征,总结出我国现行的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然后分析这种性质的定位会导致的法律上问题,最后,总结将来国家正式确立土地储备制度时所应采取的对土地储备机构性质的定位。关键词:土地储备 土地储备机构 土地收购 公共性 市场主体
一、现状的介绍―――我国实践中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对土地机构的性质基本描述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land banking)是政府通过合法方式预先获取土地,进行整理和持有,适时投放到市场,以实现调控土地市场需求,保障公共目标的实现和城市有序发展的目标。[1] 从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诞生以来,我国的土地储备机构已经达到现今的1600多家。[2] 特别是从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以内部通报的形式转发了《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并向全国推广杭州和青岛两市开展土地储备的经验,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积极性。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至今各个省市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土地储备机构。由于上海、杭州和武汉三地的土地储备制度实行的较早并且也比较成熟,本文将根据1999年3月1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7号发布,2000年8月7修正的《杭州市土地储备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杭州规定》)2002年.07.月10日实施的《武汉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武汉规定》)和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以下简称《上海规定》)中的相关规定来分析实践中的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实践中土地储备机构的名称各不相同,例如,杭 1
州市是土地储备中心,武汉市是土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上海市是上海地产有限(集团)公司,厦门市是厦门土地开发总公司。[3]
(一)杭州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的基本定位。根据《杭州规定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工作章程》(试行)[4] 第二条规定:“市土地储备中心是受市政府委托,在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管下,代表政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出让前期准备工作的指定运作机构。”第三条规定:“市土地储备中心为相当正处级全民所有制非盈利性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隶属于杭州市土地管理局领导。”在后来的《杭州规定》第四条更加明确地规定:“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受市政府委托在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指导和监管下,代表政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和出让的前期准备工作。”由此可见,杭州市在给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定位于事业单位法人,既不同于机关法人,也不同于公司企业法人。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是全拔款的事业单位,其职能是接受政府委托行使征用、征购、收购、回收土地等职权,并进行土地出让的前期准备等工作。
(二)武汉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基本定位。《武汉规定》第五条规定:“市人民政府设立市土地资产经营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决定土地储备供应中的重大事项。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土地储备工作监督管理。市计划、经济、建设、财政、物价、规划、房产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土地储备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规定:“市土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具体承担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区范围内土地储备供应的日常工作。”由此可见,武汉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是定位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其是在现有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中设一个处级办公室,市政府将其设置为市规划土地管理局的二级机构,县处级单位,它仅在市征地拆迁事务部的基础上增加土地整理储备功能。
(三)上海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基本定位。《上海规定》第五条规定:“市土地储备中心是市政府设立的土地储备机构,在本市区域范围内实施土地储备,负责储备地块的前期开发,承办储备地块按计划供应的前期准备工作。”虽然在规定中没有提及上海地产集团,实践中的土地储备的运行是由上海地产集团和上海市土地储备中心来完成的。[5] 从地产集团的网站中可以得知:“两者是两块牌子、两个独立法人、一套班子管理运作。市土地储备中心是市政府设立的土地储备机构,地产集团是市政府土地储备运作载体。实际工作中,土地储备中心专门从事土地收购储备和滩涂资源投资管理,土地的市场运作和承担投融资功能通过地产集团进行。储备地块在进行 2
必要的基础性建设后,按照土地供应计划交付公开出让。”[6] 可见,上海市土地储备机构采取的是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但是同时又有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参与,但是,可以说在土地储备上还是以政府的行政机关为主导的一种模式。
(四)小结。从表面上来看,前述三者的组织形式有的是采用事业单位法人,有的是属于行政机关下属的一个部门,而有的是采用公司企业法人的形式,但是,从本质上看,它们应该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控制土地,实现城市的总体规划为目的,代表政府进行土地的收购、储备、运营和管理,并与行政机关具有行政隶属性关系的一个职能操作组织形式。
二、尴尬的角色及其引起的法律问题
仅仅根据上述的基本规定不能完全认清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必须根据其他的相关的规定和具体实践操作来分析。
(一)土地储备机构是否是一个行政主体。土地储备机构是否是一个行政主体直接关系到其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职权并且承担相应的义务,更重要的是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参加行政诉讼。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行政法规明确授权的组织。目前,我国对土地储备制度的规定现在仅仅限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的法规、规章当中,法律和行政法规根本就没有关于土地储备制度的规定,土地储备机构没有得到授权而变成行政主体;同时,除了上海的操作之外,各地在设置土地储备机构时,并没有把其设立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机关,往往是把其定位在事业单位法人,或者是行政机关的下属的一个机构。因此,根据实践中的情形来看,我国的土地储备机构并没有取得行政主体的地位,而是受各地政府委托的行使职权或者是以其所隶属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职权。[7] 但从上海的实践来看,由于其土地储备制度秉承的理念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其土地储备中心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关,其目的更加便利于储备机构有充分的职权来主导土地储备的运作。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大多数土地储备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是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和承担责任,其必须以被代理机关或者其所隶属的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行为,另外,在面临行政诉讼时是没有诉讼主体资格的。
(二)土地储备机构是否是一个市场主体。土地储备机构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但是那些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储备机构是否就必然是一个市场主体呢?如果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则其可以自主经营,受到外界的干预会比 3
较少。但是,观察我国实践中的土地储备机构,发现其受到如下限制,首先,从机构设置来看,以杭州为例,其定位是一个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其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并且从机构的设置模式来看,其受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的监督和领导,[8] 其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从供地模式来看,《上海规定》第十五条:“土地储备机构应当按照土地供应计划的要求,做好储备地块交付供地的前期准备工作。”[9]《武汉规定》第四条:“土地储备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和土地市场供需状况,统一规划、统一储备整理、统一供应。”可见,土地储备机构是必须根据政府的供地计划来出让土地,其并不是完全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进行的,公益性的定位使得其自主的交易权受到严格的控制。第三,从运作所需的启动资金来看,土地储备机构在设立之初其资金一般来自财政拨款;在成立之后,主要是通过的政府担保和土地使用权抵押向银行贷款,获取营运资金。例如,《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工作章程(试行)》第六条 由市财政拨款2000万元人民币作为市土地储备中心的注册资金。上海地产有限公司集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亿元,其中,啯资授权经营37亿元,国资经营公司出资4亿元,大盛资产出资1亿元,政府充当了投资者和贷款保证人的角色。[10]第四,从出让金的去向来看,土地出让之后,其中的大部分上缴国家,对土地储备机构的运营需求资金主要是预留。《上海规定》第十六条规定:“(资金管理)储备地块出让所得的价款中,属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部分,由受让人支付给土地管理部门;属于土地前期开发费用的部分,由受让人支付给土地储备机构,并在扣除土地储备的成本开支和管理费后,纳入土地储备专项资金。土地储备专项资金的设立、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房地资源局另行规定。或者由财政部门在核定后返还。”《杭州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市土地储备中心的资本金由市财政拨款,土地储备中心运作后的增值资金也逐步充实资本金。”第三十六条规定:“储备土地经市土地管理部门出让后,土地出让金全额上缴财政。”可见,政府是土地出让金的管理者和收益人,土地储备机构并没有很大的自主权。
(三)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土地储备机构既不能简单划入行政主体的范畴,也不能简单划入市场主体的范畴,并且实践中的规定也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位。性质定位的不明确使得在处理一系列的法律关系时出现了很多的法律问题,下文现逐一分析。
(1)土地储备机构是否是储备土地的使用权人?根据《上海规定》第十二条:“(储备地块的权属证明)土地储 4
备机构围垦滩涂成陆并经验收合格后,或者与有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储备协议后,或者取得储备地块的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并拆除该地块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后,可以向市房地资源局申请土地登记,领取土地储备的房地产权证。储备地块交付供应时,土地储备的房地产权证应当由市房地资源局收回。”《杭州规定》第十二条:“„„土地收购的一般程序:
(八)权属变更。市土地储备中心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约定支付收购定金后,原土地使用权人与市土地储备中心共同向市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九)交付土地。根据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原土地使用权人向市土地储备中心交付被收购的土地和地上建筑物;被收购的土地使用权一经交付,即纳入土地储备。”根据上述两者的规定,储备的土地在进行产权登记时,都登记在土地储备机构的名下,根据民法上登记的公信公示原则,土地储备机构得到了登记上所记载的土地的权利,然而,实际情形是,土地储备机构仅仅是代理者,其并没有与一般登记者所享有的权利一样,如果第三人因为信赖土地储备机构所享有的权利而与之交易,后来政府予以否定,第三人的救济的途径是怎么样的?是通过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中谁是诉讼主体?且法院如何判定谁来承担违约责任?(2)土地储备的临时利用的问题。《杭州规定》第十九条:“
(二)土地利用。原土地使用权人交付土地后,储备土地预出让或招标、拍卖前,市土地储备中心可以依法将储备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连同地上建筑物出租、抵押、临时改变用途。”另外,根据《杭州规定》第三十五条:“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收购资金可以通过收购土地的抵押贷款筹措。”问题是土地储备机构不是土地的使用权人,其是没有权力去处分土地的,如果贷款不能偿还,银行能否强制取得土地的使用权是有疑问的,因为,目前来看,土地储备机构是政府的代理人,且收益归政府所有,土地储备机构仅有的注册资本是无法承担巨大的债务责任的。《上海规定》第十三条:“(储备地块的临时利用)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土地储备机构可以在土地储备期间,临时利用储备地块。储备地块的临时利用不得影响市容环境,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市和区(县)土地储备机构不得兼营除临时利用储备土地以外的其他经营性业务。”如前所述,土地储备机构并不是真正的权利人,其获得处分权利的基础是政府的委托。权利的不明确使得土地产生的纠纷的解决的复杂性问题。
(3)在担保贷款方面,以武汉土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为例,当其向商业银行贷款时,一般先由财政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同银行协商,并向银行出具一个“承诺书”,银行相信政府的信用,就为其办理贷款;我国《担保法》规定政 5
府及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不能作为保证人。
(4)土地储备机构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受托与委托的关系,受托人必须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受托行为,其法律后果也应当由委托人承担.其结果土地储备机构的独立法人资格实质上毫无法律意义.诸如土地储备机构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间的贷款合同,土地公债的偿还,收购款的支付等,一旦发生土地储备机构违约,则违约责任的承担就会出现主体混乱的局面。从实践来看,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的拨款,或者是由受让人支付前期的开发费用,其他收益全部上缴国家,实质上土地储备机构承担责任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这样对债权人的保护来看是很不合理的。
(5)诉讼主体问题 在代理制的机制下,如果发生了纠纷,是通过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来解决?是以土地储备机构为被告还是以政府为被告?
三、对三地区土地储备制度性质定位的简要评价
通过上述的分析,杭州市的土地储备中心的性质是事业单位法人,其是受市政府的委托,代表市政府行使职权,可见,其扮演的是“代理人”的角色,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其行政职权和市场上的自由裁量权,失去了其独立性,中介机构本应对政府一定限制的功能就消失了,导致的问题是“土地储备中心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土地收益,确保土地的增值,实行‘不饱和’供地政策,始终对开发商进行所谓的‘饥饿’疗法。导致杭州的房价的飞涨,其房价一度高居全国第一。”[11] 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是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政府行政的非专业性必然导致低效率,行政的绝对指导性必然否定了市场性在土地储备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把土地储备机构设置在政府机关里是不利于保护交易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导致寻租行为的发生,基于对政府职权的一种牵制,设置一个第三方的主体是必要的。在上海市,土地储备中心专门从事土地收购储备和滩涂资源投资管理,土地的市场运作和承担投融资功能通过地产集团进行。[12] 这种设置吸收了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优点,但是,这种设置容易导致混淆,且两者之间的职能是不可能很容易地区分,提高交易方当事人的交易成本,当出现纠纷时,纠纷的对方当事人的确定也是成问题的。
四、总结:土地储备机构性质的准确定位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土地储备机构应当具有两个特性:行政职权性和市场性,职权性是为了保证公共利 6
益的实现,而市场性则是为了提高交易主体的专业性,从而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同时,市场性所要求的平等性对交易对方当事人的保护是很有利的。这两个特性就决定了土地储备机构既不能设在政府机关中,也不能是一个完全市场化操作的企业法人。国家将来在对土地储备机构性质定位时,必须改变过去的行政委托方式,由法律、行政法规明确授权:土地储备机构便有了行政主体的资格,即以自己名义独立行使职权与承担责任的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民事主体的资格,即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交易和承担责任;另外,土地储备机构也获得了诉讼主体的资格。[13] 这种授权本质上是对储备机构权力的授予和限制,划定其行使权力的范围,其好处就是,利用土地储备机构的独立性可以改变过去政府的绝对权力,可以对政府权力产生一定的牵制;同时,土地储备机构的专业性必然会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减少交易的成本。因此,这种被授权的机构应当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法人的投资者只能是国家;并且该法人的行使职权和市场交易行为应受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其应该按照政府的规划和计划来进行储备和交易。注释:
[1] 杨遴杰《中国城市土地储备的功能与模式研究》P5 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2002 [2] 杨遴杰 陈祁晖 李刚 高永 陶晓龙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发展状况分析 》 载于《经济地理》第四期 2005年7月
[3]2001年《厦门市国有土地储备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市人民政府授权厦门市土地开发总司作为政府国有土地储备的专门机构,行使储备土地的职能,并承担相应的具体工作。”
[4]其是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在1998年5月6日通过,是杭州是土地储备办法实行以前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失效。
[5]根据上海地产集团与上海市土地储备中心的网站介绍,上海地产集团成立于2002年,是一个企业法人;而根据《上海规定》第5条可知土地储备中心是一个上海市政府设立的行政机关。上海采用的是一种复合的形式来组织土地储备的运行。
[7]《杭州规定》第四条予以明确 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受市政府委托在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指导和监管下,代表政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和出让的前期准备工作。
[8]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由政府设立,成员由土地、财政、计划、规划等部门组成,任务是协调收购、储备、出让政策。摘自 张凤和 《浅议城市土地集团制度中的难点与对策》,《中国房地产》2002年第9期,第15页 [9]上海规定第四条:“(管理部门)市土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核批准本市土地储备计划,协调解决土地储备中的重大问题。”土地储备的供应计划是有比较严格的程序来决定的 例如第八条:“(储备计划)本市的土地储备计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及明后年的土地供应计划相衔接。市房地资源局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在每年第四季度组织编制下年度的土地储备计划,经市土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分解下达。”
[11]引自 赵艳华等:《土地收购储备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载于《城市土地》,2005年第1期p47.[12] 上海市在刚刚起步实施土地储备制度时,遵循的市场化的操作原则,由于政府加入的力量过于少,使得原来的操作并不成功;因此,在改革之后,引进了政府主导型模式,加强了土地储备机构在收购中的强制性和优先性。
[13] 在诉讼主体资格方面,遇到的问题将是交易对方当事人诉讼时必然会遇到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的选择,笔者认为,以行为中平等性与否来区分不同的案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魏雪2011级经济学基地班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整个国家人口的七成多。“三农”问题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安全关系重大。农民现在是我国国民的主体,没有农业的发达,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我们整个国家就谈不上发达,谈不上富裕,谈不上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要切实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将在探讨“三农”问题的影响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运用供给、需求和价格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分别分析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三农”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农业;农村;农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整个国家人口的七成多。“三农”问题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安全关系重大。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三农”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将日益严重;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不足,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问题将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三农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基层政权的稳定。我国现在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已沦为我国社会的底层,由“三农”问题引起的我国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腐化,以激起众怒,影响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社会的治安稳定。“三农”问题也影响到农民权利的实现,不符合国际社会对人权的要求,农民工工资拖欠,社会福利无法共享,将影响农民创造力的发挥。农民是我国国民的主体,没有农业的发达,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我们整个国家就谈不上发达,谈不上富裕,谈不上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要切实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产生并不是由“三农”自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国家倾斜的发展战略政策偏差所引起的。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也不能靠其自身。建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在新世纪出台了九个关注“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致力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下面,我将就“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分别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其原因及解决办法。农业
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供给不足和农产品竞争力两个方面。
粮食供给方面,我国的国产粮食供给不足。首先,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城市用地增多、不合理使用土地造成土地退化等原因,耕地减少,耕作面积下降;其次,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生产季节性明显,在一定的科技水平下,产出有限;其次,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程度大,需求弹性小,需求量不会因收入的增减而有大幅度变化,收益相对较少且相对稳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最后,农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产品差别,农产品市场是
完全竞争市场,难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利润,农民获利空间不大,因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会大幅度提高反而会使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打工等生活方式。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供给问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粮食供给不足,首先要加大政府投资,发展农业科技;其次,实现农产品这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运行;再次,由供给定律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从这一点出发,政府可以采取价格政策,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益。农产品竞争力方面,国内农产品由于政府调控价格,市场化运营不明显,竞争力不明显。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国际竞争方面。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我国出口农产品必须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才能立足世界。目前,我国出口农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价格上竞争力比较低。我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含量低,从而造成单位面积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且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加之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不高,造成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国家对农业改革方面投资不足,地方政府不规范收费等形成较高的成本外支出,造成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不高。对此,应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进一步对外开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村
农村问题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农村环境问题两方面。
非农产业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一驾马车,在某种程度上,非农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方面。而如今非农产业面临着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规模偏小、布局分散、技术水平不高、粗放经营、市场服务水平有限等问题。非农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所面对的市场一般来说都是垄断竞争市场,获利远高于农业,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协调发展。为促进非农产业更好地发展,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使其适应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现有非农产业的产业化经营。
农村环境问题关系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问题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人居环境问题,以及政治环境的可持续性。由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可知,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开采能增加的效益已寥寥无几,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土地质量而不是盲目扩大土地面积。治理农业污染,增加土壤肥力,以提高单产。工业污染主要是源于非农产业,而非农产业之所以排放污染物,是源于净化处理成本太高,不利于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此,应加强污物排放的立法工作及政府监管,促进环境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比如,建沼气池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农村也逐步出现了民主发展倒退、停顿等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增强民主政治意识,才能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农民
农民问题主要在于农民各项权利得不到保障。主要是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发言权。
农民的生存权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拥有和使用土地的权利遭到侵犯,获得其他生产资料的权利不全,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尤其出现了“同工不同酬,同伤不同赔”等现象。为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土地征用政策,保障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劳动者报酬方面,实行最低工资法,将农民工的工资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并制定完善劳动法,以保障农民权利。
农民的发展权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城乡由于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性,且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城市少了三年。文盲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文盲中,女性占七成。教育经费方面,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城市是农村的1.86倍,最高的北京与最低的湖北相差10倍;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城市是农村的1.92倍,最高的北京与最低的贵州相差7倍。预算内生均公用教育经费小学最低的仅5元,初中仅14元。升学率方面:小学升初中农村比率为91%,城市为100%;升入高中的学生数城乡比为19:1,升入大学(二本以上)的学生数城乡比为35:1.农民子女受教育权利的不到保障,意味着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竞争力均比较低下。由边际效应递减规律,长此以往,农民受教育水平将维持原状甚至会下降。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投资,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医疗方面,城市人口住院平均花费7000元/人,农村为2000元/人;
农民每年的人均医疗支出为200元。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还应该加强新型医疗合作的推广,运用好福利经济学,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从而推动公益医疗的发展。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公共品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在着较大差异。应该实行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弥补还能够改进的空间,实现帕累托最优。
农民的发言权主要表现在农民代表在人大代表中占比不高。为此,应扩大农民代表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增强广大农民的发言权。
参考资料: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
2、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资料
第三篇:从企业角度分析我国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课程论文
从企业角度分析我国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
——2009级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夏敬哲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避免企业生产和人才体系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非常关注的焦点,本文站在企业的角度,以一个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思考角度分析人才流失问题,对于人才流失的影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于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国内企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企业人才流失薪酬忠诚度
人才在一个企业当中是最重要的资源,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对于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才的流失问题。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但是过度的人才流失就会对企业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因素、企业自身的因素和人才个人的因素。人才流失严重时,企业自身是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所以本文站在企业的角度,以一个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思考角度分析人才流失问题。
一、人才流失对于企业的影响分析
1.人才流失会造成技术的流失或商业机密的泄露。
企业所流失的人才,大部分是中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掌握区域客户信息和人脉的销售人员等,这些人员在企业中处于比较关键的职位,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比较重要,同时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也比较大,这些人才离开企业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和他们所掌握的客户信息、人脉关系都很可能随之流失,一些商业机密也很大程度上会被泄露,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史相当不利的。
2.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一方面,人才的流失会造成企业先期为之付出的招聘、培训开发等成本的损失;另一方面,人才流失后企业要保证生产的继续,必然要招聘新员工以弥补人才流失的职位空缺,这样无形就造成了人力资源重置成本的增加。
3.人才流失会影响企业职员士气,降低工作效率。
一方面是员工在离职前的消极工作阶段,必然降低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员工的流失对于该员工工作范围内的旧同事都会造成心理的波动,影响其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
4.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难度。
从企业流失的人才大部分会选择去同行业的其他的企业,这些人才在离开企业的同时也将其在本企业时所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信息等资源带到了竞争对手手中,这无疑会增加竞争对手的实力,加大本企业竞争的难度。
二、从企业角度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
1.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员工缺乏凝聚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这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会使员工工作没有目标,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克服困难的共同信念,缺乏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开始创业到逐步成长起来的过程中积累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无形的精神财富的总称,它表现于企业的每个车间,每个工序,每个管理者的素质,每个员工的行为……,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最重要的无形形象。
在这个商品经济的时代,没有人不会对更高的薪酬和更优越的福利所打动。当本企业付出高额的招聘,培训开发等各种成本之后,再加上当前付给员工的高于同行业平均薪酬的待遇,实际在该员工身上付出的成本已经远远高于当前企业付给员工的薪酬,而员工面对更高的薪酬和更优越的福利诱惑时,他要对比的却仅仅是当前企业付给自己薪酬和提供的福利。在这个决定该员工是否会离开本企业的时候起决定作用的将会是员工对于本企业的感情,这份感情源于工作环境给他的影响,源于该企业文化对他的影响,如果平时工作过程中,虽然有着企业付给的高工资和提供的优越福利,却没有很好的和同事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会,观念中没有一个给其坚定发展自身的方向和前途,没有令其乐于工作其中的企业文化的概念,那么,当想挖取人才的公司给予一个比目前该员工在本企业拥有的更高的薪酬、更优越的福利时,该员工的流失或者说叛逃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如果本企业平时很注重对于员工企业文化的灌输,有一个人本的管理环境,使每个员工乐意工作其中,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自己在企业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面对高薪诱惑时,他会把平时企业给予自己的所有优越待遇都考虑进去,把这个融汇着自己和同事共同努力成果的团队精神考虑进去,把自己在这个企业所拥有的来之不易的人际关系考虑进去,从而从自身建立起隔离外界高薪诱惑的屏障。
2.薪酬体系的不健全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待遇低会使得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在商品经济时代,一般员工在乎的仍然是自己薪酬水平的高低,因为他们的工作首先要解决平时的生活费用、供养孩子上学的费用、赡养老人的费用等问题,没有合理的薪酬水平会使得员工心理严重不平衡,当有更高的薪酬水平的工作机会时,就会直接导致员工的离职;薪酬体系的不健全还体现在薪酬在企业内部分配的不公平性,同样工作性质的岗位如果因为人为的或者制度的不健全而导致薪酬不同,会造成员工心理的极度不平衡,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如果因为薪酬体系的不健全而被简单的归纳到一个薪酬级别上,也会造成员工心理的不平衡,这都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不满,增加员工的离职倾向
3.管理者素质低下导致企业内工作团队没有凝聚力。
管理者在一个公司、一个团队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关键的,团队管理者负有向员工传播企业文化,价值观,培养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的重要使命,高素质的管理者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现不同员工的才能并将其安排的合理的岗位上,善于发掘其潜能。而管理者素质的低下,会导致员工工作没有目标,不
能很好的和同事配合,积极性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员工工作没有成就感,没有团队的荣誉感,渐渐对企业失去兴趣,离职倾向增加。
三、从企业角度分析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1.企业要重视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培养。
在企业做到合理对待员工,从物质方面优待称职员工的基础上,再用稳定并具有强烈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培养,使其从根本上依赖这个与其自身一起进步,一起成长的团队和工作环境,从心里不会考虑到离开公司,使本企业确定要精心培养的员工都是高度忠诚的优秀人才,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骄傲,一个企业所有者的骄傲。
一个新员工加入之后,企业应当用通过培训、领导以身作则、团队建设等方式,让其很快的体会到本企业的文化,使其自然的融入到企业文化的氛围当中,从精神层面成为企业的成员。
2.打造优秀的管理人员队伍
在一个团队当中,管理人员和团队的领导对于员工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关键岗位的管理者要具备应有的管理能力和个人修养,使他们的管理能力与管理幅度相匹配。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是一个成功企业在管理上成功的表现。只有保证这些,管理者才能在被管理的员工中树立威信,管理者才能够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形成极强的凝聚作用,成为带领团队获得成果不断进步的核心,使每个员工都珍惜来之不易的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进步并取得成绩的团队。
3.完善企业招聘标准和流程
人才被其他企业挖走后,企业管理者往往会将原因归结为该员工的道德问题。人才的流失表面看是流失员工的道德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与招聘环节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企业不可能左右社会上每个人的个人道德品质,但是作为企业用人,一个企业是可以有选择的引进的,这就是招聘环节。招聘过程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人才流失率高低,关系到花在每名员工身上的引进成本是否会随员工的流失而一去不复返。
完善企业的招聘标准和流程,可以降低人才流失率。招聘的目标是招到合适的人才,而不是一味的招高级人才。招聘过程不单单要看重求职者的工作能力,更要看重求职者的个人价值观是否与本企业的价值观相符合,其工作的个人目标是否与本企业一致,尤其是看重他的个人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的意识。一个人工作能力再强,如果进入到一个团队,不能很好的很大家很好的沟通、融合,结果将导致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的下降。另外将人才引进后还根据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将其安排的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招聘环节做得好可以有效的降低人才流失率。
4.重视培训环节,完善培训内容。
首先要加大培训预算和培训力度。不少企业在节省成本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就是不能在短期使企业产生效益的培训预算,这点在民营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不重视培训在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归属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从长期看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培养后备人才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诸多作用,只看到短期利益而放弃培训投入。
培训的内容的设计要把包括企业价值观、发展愿景、人才观等在内的企业文
化纳入其中,不能单单是技能和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培训需求分析,不能盲目的为员工安排培训,而将本应提高员工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的愿望变成了一种负担。不合理的培训安排会使员工产生抵制心理,不利于员工长期在企业服务。
5.完善薪酬制度,增加激励效果。
一要使企业整体的薪酬水平跟得上公司发展的步伐,随着企业利润的不断上升,也要相应的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使员工看到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相对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自己有一定的优越感。
二要使得薪酬体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在一些关键岗位上要有所倾斜,要有比较细的薪酬标准,体现薪酬与个人能力和岗位重要性的相关性。使薪酬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于自身在企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在此基础上要做到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做到薪资信息的透明化,使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能力很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薪资在企业内部所处的等级,在公平的基础上,员工将会产生积极追求进步的动力。
三在薪酬上突出对团队的激励,是否对团队进行激励决定着一个企业更看重个人的作用还是团队的作用,也决定着员工是否会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是防止员工流失的一个关键因素。
四要注重精神激励的作用。在激励措施上不能一味的使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尤其是对于知识型员工,他们更看重荣誉和职业发展,单纯的物质激励对于他们起不到像一线职工的激励作用。
6.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加强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设计符合不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工作岗位上做到人岗匹配;在员工发展上,要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学习发展的机会,接受培训的机会,工作轮换的机会以及公平的职位晋升的机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的个人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使每个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发展的未来和方向,增加对企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双重信心,进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付强.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商业文化(文化版),2009,04:19.[2]朱砚茹.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224.[3]王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人才流失的矛盾与思考[J].商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2:138-139.[4]纪长青.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成因及对策[J].天津经济,2009,10:45-46.[5]史永进.浅谈我国中心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9,02:302-303.
第四篇: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同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 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提到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此,供给侧正式提上我国深化改革的日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侧重点将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偏移。这一重大转向有望迎来中国经济实质性突破和转折。本文将从中国经济现状、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原理、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及措施等方面分析我国的供给侧改革。
一、经济发展原有动力已逐步失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问题。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促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计划经济体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转化带来的制度红利;廉价劳动力、高消耗低产出等粗放式生产形成的成本优势;加入全球化(WTO)带来的国际分工与外部市场;后发优势带来低成本学习与模仿的技术进步。然而这些动力已逐步失效,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疲软,全球需求断崖式下跌,国内经济发展的成本系统性上升,劳动力供给萎缩,工资持续上涨;环境污染严重,治污成本迅速上升;金融体系结构性缺陷导致的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些问题都在不断加重要素成本负担。2015年以来,央行已5次降息降准,采取了大量的货币政策,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超过2万亿,但经济颓势难改。
1、有些行业产品出现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即供过于求,价格机制失灵。如钢材、煤炭、建材等,出现了价格持续下降和产能过剩现象。首先是工业品价格连续45个月下降。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初,煤炭价格下降到140元每吨,仅7分钱一斤; 钢材价格降到2000元每吨,8月份继续降到1800元每吨,每斤钢材仅0.9元。有的媒体评论“钢材卖出了白菜价”。其次是产能过剩现象严重。房地产业、钢材和煤炭等行业出现了许多库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国际经济低迷,出口受阻的因素;也有国内需求不足因素。
2、服务业产品存在供给侧不足问题。虽然总体上消费、物流、医疗、健康等服务行业的比重在增长,然而出国旅游热和购物热现象也在持续升温。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次预计将实现16%的增长,首次突破1.2亿,出境消费将达1.1万亿元,其中购物仍是出境游最大消费,最热门出境目的地包括日本、韩国、泰国、香港、台湾、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意大利等,半数以上都是著名的“购物胜地”。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天猫国际一些国外知名卖场开场一两个小时就突破1000万元。在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地的品牌实体店、免税店,挤满了来自中国的“国际扫客”,名牌手表、名牌衣服等很多热门商品被抢断货,很多商家不得不对中国游客限购。近两年美国、日本、英国、泰国等多国纷纷对华放宽签证政策,出境旅游和消费越来越热,每年实现两位数增幅。百姓手中有钱,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出国旅游是极为正常的现象。然而,出国狂购是不正常现象,折射出消费者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的信心不足。这种供需错配,内需外流的现象体现了仅仅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
二、供给侧的经济学原理
供给经济学,诞生于19世纪初,代表人物有萨伊、罗伯特•孟德尔、阿瑟•拉弗、万尼斯基、诺尔曼•图尔和保罗•罗伯茨。重要理论包括萨伊定律、巴萨效应(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和拉弗曲线。供给学派相信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供给管理,反对凯恩斯主义刺激总需求的政策。供给学派的学者相信,减税可以激发人们更加勤奋地工作和刺激企业多投资,增加有效供给,从而可以增加就业量,促进经济增长。虽然税率降低,但政府税收因税基扩大反而可能增加。为保证减税效果,供给学派在货币政策上主张稳定币值,极力反对通货膨胀。(1)萨伊定律
诞生于19世纪初的“萨依定律”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只要市场是有效的,企业家是理性的,就不会创造“无效供给”(产能过剩)。萨伊的逻辑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与其他生产者进行交换,以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来消费,要想换回自己需要的产品,就要使自己生产的产品满足别人的需求,只要市场上有供给,就自动存在一种相应的需求。因此,处在社会分工体系的各个生产者,都既是供给者,同时也是需求者。定律强调市场能够自动出清,生产只是手段,消费才是目的。(2)巴萨效应
1964年被首次提出的巴萨效应(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指,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的现象。当贸易产品部门(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提高。国内无论哪个产业,工资水平都有平均化的趋势,所以尽管非贸易部门(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并不大,但是其他行业工资也会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上涨。(3)拉弗曲线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拉弗曲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该曲线表明,政府税收额随着税率的升高呈倒 U型变化,当税率为0时,政
府税收额为0,随着税率的升高,政府税收额一开始是增加的,但当税率升高到一定值时,高税率削弱人们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从而削弱税基,导致税收额下降.当税率为100%时,生产活动停止,政府税收额为0。
其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在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决定税收的因素,不仅要看税率的高低,也要看征税的基础即经济主体收入的大小。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当税收达到100%时,企业只有微利甚至无利,就会造成无人愿意投资和工作,政府税收也将降为零。
供给学派的学者相信,减税可以激发人们更加勤奋地工作和刺激企业多投资,增加有效供给,从而可以增加就业量,促进经济增长。虽然税率降低,但政府税收因税基扩大反而可能增加。为保证减税效果,供给学派在货币政策上主张稳定币值,极力反对通货膨胀。
三、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论述的最先提出,可以追溯到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习近平同时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就是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政府的权力,意在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供给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具体的说,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不是扩张经济总量,而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是从生产端着手,通过解放生产力,合理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的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实现产业的创新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水平。
四、我国供给侧改革措施及意义
针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可以有三大举措:
1、“去库存、补短板”: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升级将成为消化过剩产能,保障原材料产业稳步发展的投资亮点。经过多年来的刚性投资和建设,我国大中城市及城市群的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基本饱和,近两年进入了转型期,因此出现了煤炭、钢材和房地产等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然而,与城市相比,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因为城乡差异的存在,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据统计,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伴随城市化扩大出现了诸多城市病,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交通、环境、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按照“十三五”期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的构想,大力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网络、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村镇规划等,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将有可能成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和今后五年国家调控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亮点。广大农村地区在三农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期间,已经得到诸多实惠,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农村小型超市网络基本形成。但是与城市便捷的基础设施相比,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系统显得非常脆弱和滞后,急需升级换代。各级政府有序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更新升级的好处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各种工程建设将很快消化掉现在煤炭、钢材等原料工业的大量库存,并盘活和带动这些产业的稳定发展。第二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将逐步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和互补发展效应,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三为各种产业群的布局提供更多选择,为房地产业的合理开发布局提供新的空间,为人口合理流向城郊和适宜居住的乡村提供了基础,缓解城市压力。第四通过融资模式,2、“降成本、补短板”:逐步打造中国的质量意识,挽回流失消费者群体
最近10多年来,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从而带动了国外旅游热,人们走出国门后发现了境外成熟的购物体系,奢侈品消费随之开始,从而形成境外购物热。现代网络技术和物流体系的发展更加剧了国外购物热的趋势,从而导致国内潜在消费者的流失。
有效防止消费者流失的途径就是,引进诸如美国的“奥特莱斯”等欧美日直销连锁企业落户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或者旅游地区,确保这类企业的进货渠道、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母公司一致,仅仅是把连锁店的地点设置在中国,相当于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在中国开设的连锁店一样,从而变国外购物热为国内购物热,推动服务业继续向前发展。在国外购物,由于审美观等原因,国人所购买的高档消费品中,相当一部分国外品牌商品是中国工厂加工生产的,等于消费者买了很多出口转内销的“中国制造”商品。如果类似的购物商业城就设在国内,一是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从而达到价格的优势;二是出国旅游者可以专注于欣赏当地的自然风景和特色文化,无需花钱花时间大包小包从千万里之外运回来;三是各级政府的税收将实现新的来源;四是这些企业的引入将新增就业机会,解决就业压力;五是把“狼”引进来,产生鲶鱼效应,倒逼国内销售业学习国外销售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和销售理念,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六是促进国内企业学习如何构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体系。
3、“去产能、补短板”: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环境治理,支持环保产业。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导致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大举措之一,要在部分产能过剩的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律和环保法律法规,继续淘汰部分落后的、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产业,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其次,要培育和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快环境的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元投融资模式,鼓励和扶持一批专业环境治理的研究机构和环保公司。这类环保企业的作用一是可以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促进环境服务业有效发展,还国人一个空气清新、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变过去的环境破坏性GDP为今后的建设性绿色GDP,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税收点;四是盘活社会闲散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染治理,使其投入国家和社会的实体建设,而不是陷入虚拟经济的炒作中。
四、持续扩大减税力度,并辅之以相应规模的国债发行来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 税收作为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是由政府在国民收入中征收相应部分,再由政府决定其使用方式。合理的税负是保证政府正常运转、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民生基础设施的必要手段。但如果税负过高,就造成了各生产要素报酬过度偏离其贡献,严重抑制了各要素的投入积极性。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高度复杂,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传统的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调控手段的边际效能已经很低,处于供给老化阶段的行业越来越多,新供给形成虽已初现端倪,但是距离能够支撑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还有相当距离,高税负的供给约束作用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放松供给约束,让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促进新供给尽快形成规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合理扩大减税规模,大力解除供给约束,充分释放生产要素的供给热情,这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必然选择。应当考虑在未来数年内持续扩大减税力度,并辅之以相应规模的国债发行来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
今后在减税政策的制定中,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仅在一些小税种上减税,还可以考虑从企业负担最重的所得税、增值税等大税种入手,实施全面、普遍、大力度的减税措施,不仅对企业减税,而且要对居民减税,才能真正降低企业成本,启动居民消费。
第五篇: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题目 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学院 政法学院 专业班级 11法学 学 生 刘焕军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 丁鹏
年11月25日
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2 引言......................................................3 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4 2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 2.1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不完善..........................................5 2.2宣传力度不足....................................................6 2.3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6 3对于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法律建议....................7
3.1完善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7 3.2加强野生动物管理执法力度.......................................8 3.3加强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宣传...............................8 3.4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9 结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摘 要
野生动物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资源之一,它具有科学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游乐观赏价值、文化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过于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环境的恶化,大量野生丧失了它们的栖息地,同时乱捕滥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了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在法律方面的相关的对策。
关键字:野生动物 现状 管理和保护 法律法规
Abstract
Wild animals resources is reserved for the most valuable wealth of human nature.It is also one of necessary resources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it has scientific value, medicin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ornamental value, cultural value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value.So wild animals protection is to protect human oneself.Bu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 is too pursui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 a large number of wild lose their habitat, and disorderly, and the hunt is the survival of wild animals are facing all kinds of threats.This article from the legal Ang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ild animals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wild animals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the legal aspects of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Wild animals
The status quo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引 言
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管理与保护野生动物的事业的发展是当今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我国野生动物的管理与发展对策,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关键。
野生动物是那些生存在自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自然自由状态,虽经短期驯养但未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有价值的野生动物。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约占世界的6.5%,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陆生脊椎推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这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鳄、黑颈鹤、黄腹角雉、褐马鸡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熊、猕猴、马鹿、麝、狍子、野猪、黄羊、环颈雉、雁鸭类经济动物400多种。全世界鹤类共15种,我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我国就有46种;野生鸡类276种,我国有56种。美国、原苏联、欧洲都没有灵长类动物,我国就有16种之多。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
但是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还有一些外来的濒危动物,也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由于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我国野生动物管理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不完善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于2004年8月28日颁布,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仅在总则部分第二条中规定了该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范围即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很明显,此处的野生动物并不包括所有的野生动物,是保护范围过于狭窄。目前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指生存于野外的非家养动物,但其中的生存并没有区分是出生在野外还是出生后生活在野外,还有就是如果在野外取得野生动物种源后带回家里饲养的动物属不属于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定义没有明确必然会导致平时的一些执法活动无所适从。
我国目前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实行等级保护制,现行法律规定,受保护的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而绝大多数野生动物被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并要求相应制定四个方面的名录。对普通野生动物的保护,该法强调的是行政许可和收费,对那些大量的尚未发现有利用价值或不起眼的小动物,该法根本未予保护,同时该法忽视了对那些所谓的“有害动物的保护,它们对维护生态平衡也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既然是《野生动物保护法》就应该涵盖所有的野生动物。等级保护制对重点野生动物的保护本身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从动物的食物链来看,普通动物是这个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毁掉动物世界的食物链,同样也会危及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并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2.2 宣传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一部分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成为人们的装饰品,成为高档服饰,野生动物的肉、蛋也成了食客盘中的“美味”,认为野味“时尚”、“药补不如食补”、祛病有营养、对健康有利、可以强身健体等传统消费观念的片面认识,因消费需求,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市场需求。虽然先进的宣传已经使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但由于少数非法猎捕者、经营者文化素养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加上一些人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嗜好,有以食野味“提升身价”的落后观念,造成了非法食用野生动物行为难以根治的局面。
2.3 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野生动物都有它们天然的栖息地,保证着它们的生息繁衍,如果这些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动物的自然存续就面临危机,即使没有人捕食,也难以生存。保护野生动物,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傅芸生说:“每年我们都会接到不少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电话,这说明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提高,但且不说那些蓄意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就是想保护的人认识也有待提高,比如人工投喂野生动物、人为建设野生动物园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态功能,这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保护观念,保护野生动物就应该让它们自由生活在天然栖息地中。”
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和人为开发活动的干扰。大规模改造森林造成树种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森林完整意义上的生态功能,不适于动物生存,也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一种破坏,还有就是对湖泊、湿地的破坏,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野生动物渐渐的绝迹。
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对动物栖息地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强调不够。关注动物栖息地保护和动物的生存权,包括动物福利与伦理等内容,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动物保护法几乎没有这些内容,在立法上存在了很大的漏洞。对于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法律建议
3.1 完善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
由上文可以看出,我国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缺陷。为了保护、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针对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当及时的完善法律体系,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加以建立、修改与完善,同时及时的为野生动物管理保护做出合理的对策。
3.2 加强野生动物管理执法力度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这样的法定刑偏低,不足以威慑犯罪分子。有些犯罪分子捕杀野生动物的数量惊人,手段极其残忍,还有的犯罪分子疯狂捕杀珍稀的濒危动物,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资源,其行为须严厉惩处,仅用有期徒刑这样的刑种来惩治,在情节恶劣的情况下,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所以,我国刑法在惩治该类犯罪行为时,应规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和死刑,以警醒世人。
同时,应该明确森林公安机关的独立执法地位。要保护好野生动物必须有一支高效、有力的执法队伍,为了使森林公安机关能够更加公正、高效执法,有必要明确森林公安机关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刑事、行政执法地位,明确森林公安的财政经费来源,明确森林公安民警的行政编制或公安专项编制,明确森林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等。3.3 加强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宣传
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的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增强全民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改变人们食用野生动物的不文明的餐饮陋习,树新风、改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自觉同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作斗争。坚持科学的保护、发展观,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合理利用野生动物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野生动物作为一种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但野生动物作为地球生物网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能缺少的。动物对地球,乃至人类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利用野生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做到适度、合理、可持续利用。适当的利用有利于野生动物种群的发展,适当的利用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3.4 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加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与重视。根据国际国内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栖息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还应当包括野生动物国家公园、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重要湿地等其他形式。人工种植的单一树种的树林里很难有动物生存,而没有动物栖息的树林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态系统。因此应该强调对动物栖息地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加入动物福利与伦理等内容,让动物不受人类干扰,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
要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以发展为中心的三项原则。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要坚持做到“四防、四不准”:防盗、防火、防乱砍乱伐自然保护区的林木、防乱捕乱猎野生动物;不准国家和地区规定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买卖、收购、走私野生动物及皮张,不准进自然保护区放牧,不准随便进自然保护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副业生产。
结 论
野生动物的管理与保护,并不仅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利益,更加跟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我们的子孙后代关系密切。而如今我国而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现状令人堪忧。因此,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的任务,而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加以完善,政府加大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力度,同时要求我们每个公民提高自己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重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只有这样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下去,才能为我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人民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最后,我希望人人都能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来保护我们那已为数不多,甚至濒危的“野生朋友”。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丁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丁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丁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到许多在工作过程中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参 考 文 献
[1]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高利红.动物的法律地位研究[J]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网,2003.
[4]孙佑海.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重点[J] .法制日报,2003. [5] 仇永胜, 叶利华.野生动物保护的制度思考 [J].生态经济, 2005,(2)[6] 赵翀.浅析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J].山西林业, 2007,(6).[7]魏婉红,我国野生动物园的发展定位思考[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陈文汇,刘俊昌,温亚利,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经营利用产业化的认识与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1期。
[9]张谊,韦汉群,龙霞,蔡霞,李洋甫,浅析野生动物园的可持续发展[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费荣梅,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