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18:5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第一篇: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一行走访重庆市万州区库区移民,帮助农民工解决了2240元务工钱。温总理的及时讨薪,使得农民工“讨薪”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话题成为热点,引发全国范围的“讨薪风暴”,引起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少农民工依法拿到了拖欠的工资。

总理帮助民工讨薪距今已有近八年的时间,但欠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仍然不合理、不合法的存在着。

2008年4月,我区玉河 苑项目工地因工程款不到位、施工管理不力等多种原因发生民工工资拖欠,30多位民工先后到信访、劳动等部门上访、投诉,区劳动监察部门与建委、综治、信访部门共同联合处理,历时近半个月,化解矛盾并监督发放到位人工工资近40万元;6月,耿城鹤 工程工地发生民工工资拖欠,涉及金额3万余元;2009年8月,太平湖镇 项目工地因人工工资发放发生争执,13名外地民工不断上访并干扰施工,涉及金额1.6万元;2010年8月,陈××等20余人因生活费、补偿金等问题与 厂发生争议,到区信访部门集体上访寻求解决……

一、工作现状

从上述数据来看,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特别是建筑领域的民工工资拖欠仍然十分严重,虽然全国上下都在重视这个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都在加大力度实施清欠,加大力度打击苗头现象。如我区在2009年即开始实施“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属地管理,归口解决”的分类处理原则,将各相关职能部门纳入农民工工资清欠的责任单位,通过行业主管、职责监管、区域监管等多种途径明确监管职责,扩延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各部门联合发力为高效便捷的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创设了条件,但拖欠现象仍旧屡见不鲜。

据统计,2008年,我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受理处理各类维权案件55件,追讨农民工工资350.8万元,其中涉建筑行业25件,金额约296万元;2009年,受理处理各类维权案件13起,涉及金额2.2万元,同时,配合区建委及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8起,追讨农民工工资约450万元;2010年,受理投诉举报案件24件,涉及民工685人,清欠工资额245.5万元,其中与建委共同处理建筑领域工资拖欠8件,涉及民工600余人,追讨回农民工工资金额约160万元;2011春节期间受理举报投诉案件5件,协调解决拖欠工资12件,追讨回劳动者工资476.1万元,涉及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劳动者约700余人。

二、存在问题分析

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建筑领域仍是“重灾区”,这与建筑市场各方面的运作不无关系。

1、确认劳动关系难。

虽然国家对承揽工程有一套严格的招投标制度,但挂靠、层层转包或分包的“潜规则”仍然盛行,使资质的“门槛”作用无法发挥,形成了 “大企业出牌子,私人老板出钱,包工头雇人,农民工干活”的不正常现象。为了规避相关法律法规,出面招标和中标的企业也会成立项目部,雇用部分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但对于具体从事各项施工作业的劳务却层层转包或分包给包工头个人。承建的建筑企业对承包或挂靠的包工头私人的招工用工行为缺乏有效管理,有的甚至以包代管,使农民工和建筑企业的劳动关系与建筑企业和包工头、大包工头和小包工头之间的承包关系或劳务关系相混淆,农民工工资往往又与工程质量或工程款及劳务款交织在一起,从而难以有效认定劳动关系。

2、确认农民工工资的具体数额难。

建筑行业工资支付方式特殊,极易引发纠纷。建筑企业或发包方

一般采用工程完工付款或者按工程进度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承包方或包工头工程款或劳务款,承包方或包工头每月一般只发给农民工少量生活费,到工程结束验收合格和工程款或劳务款结算后才结算和支付工资,这就形成“工程交工之日,追讨工资之时”的怪圈。少数包工头为了承揽工程不惜以极低价格承包,但工程开工或完工后,包工头发现亏本就携款逃匿以躲避支付农民工工资,或者唆使、煽动、组织农民工以追讨工资为名,通过集体上访或过激行为来要挟或迫使建筑施工单位或开发商支付超过原先约定工程款的额外费用。

3、调处农民工的过激行为难。

建筑企业和包工头的违法成本太低,农民工维权因成本太高而往往采取过激方式。建筑企业和包工头虽然知道拖欠农民工工资是违法行为,劳动法规也有对拖欠工资行为要加倍赔偿的规定,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追究起来却因单位的种种似乎合情合理的理由而很难追究,最后也只不够是仅仅补发而已,对其利益没有丝毫损失。即使被追究加倍赔偿,也因其转移财产或携款逃匿而无法执行。而农民工为了追讨工资,不仅要费时费力,尤其是在年底更是拖不起,而且因工资被拖欠连生活都成问题了,更无钱缴纳维权所需费用,因此更多地是采取过激方式维权。近年来,也出现了极少数农民工被包工头利用,以追讨工资为由来解决工程纠纷或承包纠纷的个案。仅就讨薪而言,主要有私人手段和国家手段两种,私人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理应诉诸国家机器。如果法律不能产生足够的威慑,如果职能部门无法高效、有力地替农民工作主,那么似乎就只能通过司法途径。但是,由于他们的被欠薪水相对来说又不大,司法途径的时间长,成本高,风险也大,他们在权衡之后只能放弃这一“看起来很好”的途径。回过头来,要么自认倒霉,要么再退回到以私人手段来解决?比如以命相搏、跳楼相迫,要么集体上访、阻工或

诉诸暴力,用极端的方式获得“最后的公平”!而这正是最让我们痛心和震惊的方式,也正是他们深受同情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三、相关工作建议及对策

综上所述,要解决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问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建立起有效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和联动机制,以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

1、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应当以快捷、有效处理事件的角度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使职能部门真正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大欠薪处罚力度,增加用人单位违法成本,建立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修改完善建筑市场法律法规,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杜绝建筑市场层层转包和挂靠等不规范行为,克服用工主体不明确的现象,理顺建筑市场中的劳动关系。

2、由地方综治部门牵头,建立农民工工资拖欠处理责任制,以“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属地管理,归口解决”为原则,明确各责任单位的职责,并将预防和解决用人单位拖欠民工工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同时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把管理关口前移,立足预防,从源头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由政府牵头,劳动保障、建设管理、工商管理等有关部门共同“把关”。

3、要正确区分对待农民工追讨工资而引发突发事件的行为。对于确实因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而引发的,政府各相关部门应该尽心尽力尽快帮助其解决,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对于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筑企业,记入其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清出当地的建筑市场;对于借催讨工资之名组织煽动突发事件的包工头或班组长,有关主管部门应给予严肃处理直至治安处罚,并给予新闻曝光,起到威慑作用,扼制这种现象的蔓延。

第二篇: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对策建议

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 社会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建设领域投资项目减少,拉动经济增长效应减弱,发展态势明显减缓,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拖欠工资导致的不稳定问题频发,这一问题倘若解决不好,轻则会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发展,重则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何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既是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民生问题,也是化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的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及对和谐社会的危害,来探讨今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政策机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影响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农民工辛辛苦苦付出劳动而得不到相应的工资报酬,需要政府出面为他们做主,依法追回应得报酬,但在追欠工资过程中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时,就会引起广大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1、农民工讨要被拖欠的工资,为引起重视,经常采取爬塔 吊、跳楼、封桥堵路等做法,扩大社会影响,引起重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引来市民围观,同情弱者的朴素思想使群众降低了对政府的信任。

2、农民工越级上访事件频发,扰乱了正常的信访程序和秩序,也增加了上级政府的工作压力,导致上级政府质疑地方政府的做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跳楼、爬塔吊、封桥堵路等手段讨薪事件频繁,仅今年6月份,我市开发区就连续发生3起农民工爬塔吊讨薪事件,最后虽都得到有效处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地方政府预防机制的缺失,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影响政府机关正常的办公程序和秩序。在处理农民工讨薪案件时,有关部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员去调查取证及查处,这不仅影响政府机关的正常办公程序,而且还干扰了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如我市锦绣澜湾工程,因开发商拖欠工程款导致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施工方推卸责任,将矛盾转嫁到农民工身上,怂恿农民工集体上访,封堵马路,围堵开发区政府,部分农民工情绪失控,高喊口号,冲击政府大门,与安保人员发生冲突,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办公程序和秩序。

(三)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民工讨薪上访案件恶性循环。政府在处理农民工上访事件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往往动用行政手段,采取召开各方协调会,甚至动用高压措施,促使企业 出面解决。事实证明,矛盾虽然得到有效化解,但同时也给农民工造成一种误解,认为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找到政府上访,自己就不用再操心,政府一定会出面解决,上访的成本明显低于诉讼、仲裁成本。一些农民工通过此种方式讨到欠薪后,无形中给其他被欠薪者一种理解误区,认为上访比其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都要快,都要好,导致很多农民工不愿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而是采取闹事、上访等方式追讨工资,这样,反过来又增加了政府的维稳成本。如此往复,造成了恶性循环。

(四)引发深层次的社会信任危机。由于用人单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漠视了对劳动者权利的维护,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强势地位,采取串通、欺瞒、甚至暴力手段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在讨薪过程中不但要承担经济上的压力,身体上、心理上也饱受折磨,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长此以往,就会对用人单位甚至政府、整个社会产生抵触情绪。虽然这只是极端特别的个案,但是由此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在贫富差距需要更进一步缩小的今天,用人单位如果为富不仁,让辛苦劳作的农民工不能得到其应有的血汗钱,社会信任危机就会步步加深,而这种思想上的危机远甚于目前所表露出来的上访难题带来的困扰。

(五)影响构建和谐社会。

1.影响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农民工进城从事的工作往往是最苦最累最脏的,挣的可谓是真正的血汗钱。然而就是这样 的血汗钱却没有保障。在我市,一些农民工为讨薪采取过激行为,如打架伤人,囚禁包工头,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参与讨薪、妨碍交通,扰乱公共秩序、治安等,这不得不引起政府的重视。在其他一些地方,农民工因工资被拖欠,导致偷盗、抢劫、伤人、杀人等治安、刑事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个别人甚至仇视社会,采取极端手段报复社会,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引起社会的动荡,这与社会主义民主化、法制化是格格不入的。

2.拖欠农民工工资,直接影响农民的基本生活。农民工远离父母,告别妻儿,进城务工,目的就是挣钱养家,脱贫致富。而拖欠农民工工资,就是对农民工取得报酬权利的直接侵害,造成他们收入减少,不稳定,日常生活质量下降,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发生困难,甚至导致婚姻不稳定,家庭破裂。

3.拖欠农民工工资,影响到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据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如果每个农民工平均每年给家里寄回20000 元钱,那么全国农民家庭每年仅外出务工收入就在 50000亿元以上,远远高于政府各类扶贫项目对农村的投入。可是,屡禁不止的拖欠工资问题,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使原本 “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问题演化成现在的“农业、农民、农村、农民工工资”的“四农”问题。在我国,只有9亿多农民都脱离贫困,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

二、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制定新的法律法规。1.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目前的劳动法律法规对拖欠工资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处罚,但是在解决拖欠工资问题上的可操作性还有待提高,无法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拖欠工资现象,制定和颁布专门法律法规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因此,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工资法,加大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的力度,并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信用制度、工资支付报告制度、欠薪保障制度等。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将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问题作为一个重点,使新的工资支付制度适用于农民工,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杜绝拖欠工资问题的产生。

2.建立机制,确保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有效衔接。《刑法修正案

(八)》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恶意欠薪”行为的入罪通过刑法的严厉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震慑了部分不法分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获得报酬权的实现,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由于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在司法实践上也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建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移送的联动机制,确保工作衔接顺畅,推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深入开展十分必要。

3.完善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是施工企业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按照工程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向工程所在地劳动监察机构交纳工资保证金,工资保证金不得减免。二是劳动监察机构及时将工资保证金存入指定银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三是施工企业招收农民工,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到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农民工依法享有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保险福利的权利。四是施工企业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如双方约定支付工资期限的,可按其约定执行,但最长不可超过两个月。五是在工程建设期间及工程竣工后两个月,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由劳动监察部门启动工资保证金,垫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二)加大劳动力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

1.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劳动监察运用行政手段规范企业行为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应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劳动监察工作的对象,应重点放在经常发生违法行为,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工作内容应重点查处用人单位的随意辞退劳动者、强迫加班、欠缴社会保险费和克扣、拖欠工资等行为上;工作方式应采取接受劳动者投诉、举报,进行查处与定期 和不定期到用人单位进行检查督促相结合,发现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对于经督促或责令整改后仍不整改的应加重处罚,下大力气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2.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建设。各级政府的劳动监察机构,肩负着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检查监督职责,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神”,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大力加强劳动监察机构的建设,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素质的劳动监察人员,通过他们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多方面的“全程”监管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完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禁自有资金不足的房地产企业进入市场,防止拖欠工程款。禁止施工企业将建筑工程违法分包给无资质的施工队或个人。对进入市场的用人单位特别是施工企业的负责任人,要加强对其信用程度的审核。凡有过不良信用记录的,要严加控制。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不接受政府监管,拒不履行支付工资义务的用人单位,除了依照法律法规进行惩罚外,还应将其不良记录纳入企业信用系统,在银行贷款、建筑招投标、资质认定、年终审检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或给予制约;对情节严重,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应吊销营业执照或收回生产(施工)许可证等,将其逐出市场。

4.严格规范新建项目的审批手续。对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建 设项目不予立项、不办理项目审批,不予开工建设,做到新帐不欠,老帐限期付清。对违反规定擅自审批的部门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

(三)提高法律意识。

1.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工资分配制度,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避免发放工资上的主观随意性;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领导,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应转变观念,提高对农民工工资性质的认识。目前,建筑市场中 “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垫支成本压力大”是拖欠农民工工资主要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由承包合同为载体的经济(合同)法律关系,而施工单位与农民工之间是劳动法律关系。这两种法律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不能以经济法律关系掩盖劳动法律关系,不能把工程款的拖欠作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理由。

2.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农民工来自农村,很多人文化水平不高,即使有一定文化的人,他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都不强。尤其现在农村收入还比较低,外出打工成为许多人谋生的手段。为了保住饭碗,他们不得不忍受被拖欠工资,加班加点,劳动环境恶劣,甚至人身侮辱等窘境。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要大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唤醒他们的权利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使他们敢于、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

(四)建立和落实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

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积极开辟农民工 “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解决拖欠工资的法律援助,帮助解决农民工解决拖欠工资维权纠纷。如提供司法援助,法院免收或缓收诉讼费,在判决时提高用人单位的赔偿额,给予精神损害赔偿金等。特别是在处理属于劳动法律调整范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要依法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农民工完全可以享受及时审理、先于执行、免费受理、司法援助等优惠政策。

(五)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针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际是造就新一代的产业工人。农民工输出地要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基本技能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之前得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农民工输入地要抓好转移后的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生存本领,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农民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新市民,社会稳定的心理预期度比较高,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力量。政府职能部门在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农民工在被拖 欠工资时能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及各方面的法律援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有公平、正义,才能体现出人的尊严和法的权威,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才能真正的实现。

第三篇:试析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试析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而出现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志,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或在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这些年,每逢年关岁末,“农民工工资拖欠”几乎都会成为一个必然定时出现的热门话题,相关的新闻报道随处可见,一些政府部门照例也会定期地出台相应的政策通知,要求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但现实仍是“尚未得到根治”。

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约在2.1亿人左右,在工资拖欠方面,约有11.5%人在过去半年里有过一次被拖欠工资的经历,有4.3%和6.4%人有过两次或三次以上被拖欠经历。就拖欠金额来说,在最后一次被拖欠事件中,有46.15%的人被拖欠工资500元以下,31.3%的人为500-1000元,12.8%的人为1000-2000元,9.9%的人为2000元以上。其中有17.9%的人反映追讨工资是他们目前最大的困难。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如何才能根本解决?

从现实案例看,拖欠民工工资日益严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体制、市场法律等宏观因素,也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力自身等微观因素。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不严、监督力度不足,是引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原因。一方面,我国的劳动法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对全体公民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差别对待问题。但由于他们是针对一般劳动关系设立的,所以具有一般代表性,而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缺乏特殊的针对性,且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工资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法律援助机制少。我国从1994年开始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它的核心是“法律扶贫、扶弱”,目 的是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与减免收费的法律帮助,以保护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未落到实处,农民工诉讼难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再者,有些法律并未切实发挥作用,如同虚设。在劳动法中,对劳动时间、工资报酬、工资支付和劳动者应该享有的福利待遇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法律实施方面,却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首先,大多数用人单位尤其是个体户或私营企业的业主不懂得相关法律或明知法律有具体规定却规避法律;其次,劳动者不懂得相关法律,或者明知法律有规定,却因为各种原因忍气吞声或得不到相应的法律救济;再次,对政府而言,执法不严,城市有关劳动监察、城管、公安、工商等行业的执法人员对农民工有职业上的歧视,经常执法不公、不严,省直听之任之,或者默许违法行为的存在。

第四,监管方式滞后,执法力量薄弱。随着政府管理权的下放,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方面享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新的监管力度体制并未形成,造成基层管理失控,大量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在监管范围之外。并且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劳动执法力度明显不足。另外,在执法与监督方面,还存在着政府与执法部门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情况。

(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国家统一决策、分级管理的体制,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体制原因。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倒行逆施。按照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规律,工业化总是伴随着城市人口增加与农村人口减少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而二元社会保障结构保持着农民工与城市人身份不平等特征,致使农民工成为城市中的另类,陷于边缘群体的境地。农民工进入城市原本属于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正面措施,但却由于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的阻碍,诱发了农民工在城市中 的边缘化新问题,它不仅使得社会问题的解决出现此消彼长的状况,而且与城乡一体化的总目标相互抵触。

近年来,中央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台了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一系列政策。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的工资问题;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等等。2004年9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的歧视性规定

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统一决策,分级管理的体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不同的责任,从而使国家政策难以落到实处。政策上,对农民工排斥多鼓励少;实际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

(三)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低、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差,是引发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自身原因。一方面,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低、掌握的专业职业技能少,使得驱利的企业有空子可钻。据调查,在目前我国近2.1亿左右的农民工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9.1%;小学文化水平的占16.7%;高中文化水平的占14.3%;文盲半文盲占5.0%;大专文化水平的占1.8%。

另一方面,农民工整体法律素质低、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差,是企业恶意拖欠工资的主要原因。农民工法律知识缺乏,维权意识淡保不懂得相关法律知识,更无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部分懂得用法律作为武器来对抗违法行为的农民工,无处申冤或无钱申冤。

(四)尽可能的减少成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拖欠民工工资,是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企业受低成本高利润的驱动,再加之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易利用性,往往使得用人单位置农民工的利益不顾。当前形势下,劳动市场上个典

型的买方市场驱利动机促使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往往利用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利用农民工法律意识欠缺这一弱势地位,肆无忌惮的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拖欠农民工工资就是他们侵权的手段之一。

以建筑行业为例,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主要有四点原因:

一是建设单位资金不足。建设单位新开工项目时,资金不足,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工程项目处于半停工状态,因此导致工资拖欠。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和国营单位、国有企业的工程,农民工往往认为这样的单位有保障,却往往因为工期长,资金长期不到位,产生拖欠现象。

二是施工企业管理混乱。由于施工单位搞资质挂靠、层层转包、以包代管,致使工资管理严重失控。建设单位本来就资金不足,又加之层层包转,环节增多,使劳动关系复杂化。工程完工后,民工连老板是谁都不知道。如株洲市政公司承建的株洲环线,其中有一标段竟然转包了7次,中间的小包头层层抽利,结算环节增多,造成做事的民工拿不到工资。

三是劳动用工不规范。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或包工头未与务工人员签订合同,或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相当一部分都只是口头约定工资,一旦发生纠纷,务工人员拿不出维护自己权益的有效依据,致使权益受到损害。这也是部分项目负责人惯用的伎俩,在工资结算的时候,常以质量不合格为理由,以降低单价为手段,达到克扣、拖欠工资的目的。

四是老板恶意拖欠。个别用工单位或包工头并非没有资金,而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故意、恶意拖欠或克扣务工人员工资。这种势头在近几年有所收敛,主要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压力和一些强硬措施的出台。但现在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而且人数不在少数。

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涉及到民生的问题,究竟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依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不仅要结合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还要引荐国外的先进经验,从立法、政策、观念、监管等多方面,多管齐下采取有利措施。

(一)增强依法用工和依法维权意识,从源头上消除工资拖欠问题

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在建筑工地、企业和社区进行法制讲座,在人力资源市场对求职者发放维权手册、对用人单位发放用工须知,结合日常监察工作对企业业主和农民工进行面对面地宣传讲解。市内各主流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依法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方法和途径,一方面增强农民工的劳动法规意识,主动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提高自我防范、自我维权意识;另一方面增强用人单位守法经营、依法用工的观念,努力实现事前预防和控制的目的。

(二)出台相关法律和规定,从制度上约束工资拖欠行为。

针对恶意欠薪行为,国家应制定相应的罪名,震慑和打击恶意欠薪人员。同时,制定相关规定和制度,规范和制约建筑行业的劳动关系,预防拖欠工资行为。我市早在2004年就开始实行的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让施工单位在银行设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专用帐户,按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存入保障金,企业不按时发放工资时,由劳动部门将专户资金转作农民工的工资。这项制度对于预防工资拖欠、维护农民工权益起到了较好作用,但并未完全落实。今后,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并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三)加强部门协作,合力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做好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事关全局,必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工作局面。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管理力度,坚决制止建筑企业资质挂靠、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等行为;招投标部门要从严把关,对拖欠农民工资现象严重的建筑施工企业,要取消其参与招投标资格;工会要督促企业规范劳动用工,依法签订和严格履行用工合同;劳动部门要强化劳动执法监察,定期深入全市建筑施工单位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司法部门要降低农民工通过司法途径维权诉讼的门槛,尽快建立和落实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为农民工提供解决拖欠工资的法律援助;各类媒体对拖欠工资行为要及时依法向社会曝光,借助社会舆论力量为农民工维权;对一些严重拖欠工资的企业,政府要进行干预,令其暂停经营或限期整改。

(四)应当看到,我国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保障措施有进一步强化的必要。在不断完善立法的同时,还要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不断地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体系,必须要把进行相应的立法、强化执法和建立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农民工权益的有效维护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群体的身影在城市中穿梭奔波,一座座高楼大厦在他们身后拔地而起,一条条平坦道路在他们脚下蜿蜒开来,城市因为有了他们才更加美丽,社会主义建设因为有了他们才更加迅速。他们收获的不应该是被人看不起,不应该是永远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不应该是劳无所获,不应该是寒风中等待却求助无门的冷漠。温暖,关怀,劳动的薪酬,平等的社会环境,这才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第四篇: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浅析

《社会学概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浅析

年级、专业: 2009级行政管理学生姓名:张月云学号:092221003完成时间:2010年12月12日成绩:指导教师林绍珍

福建.福州.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浅析

摘要:我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广泛存在,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探寻法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更深的是如何探寻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治化之路,建立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的长效机制,通过法律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

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工资、工资拖欠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扩大,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加快,使原来呈隐性失业状态的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多地涌进城镇务工,形成“民工潮”。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工大军,政府缺少相应的对策,法律制定滞后,用工制度不规范,加上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不强,缺少维权能力,致使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日益严重且普遍化。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农民工按时拿工资占16.3%;年底一并得到工资占11.2%;偶有工资被拖欠占32.5%;经常被拖欠占11.2%;从未按时拿过工资占28.8%,后面两项之和占到了40%。尤其每逢春节前夕,欠薪矛盾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常引发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不仅严重影响到社会秩序的安定,而且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极大的危害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几百万名劳动者遭遇工资拖欠问题,拖欠总额上千亿,尤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最为突出。2004年,国务院部署有关部委联手掀起建筑领域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的高潮,共追回被拖欠工资331亿元。尽管如此,拖欠行为还是屡禁不止。随着《劳动合同法》个《实施条例》的出台,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劳动关系的管制的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但依然是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所遇到的最普遍且最严重的问题。

二、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原因

(一)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强,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目前,在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约占总数的60%以上,他们文化水平偏低,法律知识不健全,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侵害时想到的不是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而是通过武力等不合理的方式贸然行事,不但追不到自己的工资,还可能导致其他刑事案件的发生。

(二)工程开发商和承包商信誉度不高。部分开发商和承包商主要的目的是赢取暴利,他们总是通过各种途径苛扣农民工工资或拖欠农民工工资来维持资金的运转。在接到全额的承包款后,受利益的驱使,携款而逃,致使农民工工资得不到兑付。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目前建筑市场上,由于建筑施工合同不完善,没有明确规定民工工资偿付条款,施工单位不受条款制限,一些有关系的人从开发商手中拿到工程,转手给包工头,包工头再把活分给民工做,这样层层转包,而且中间转手的大多是“皮包公司”,他们靠转包牟取暴利,有的发包方与下面的转包人互不见面,发包方给转包人的工程款一到,转包人就溜,造成下面的民工完成工程后没有工资拿。也有的发包方在工程已经或快完工的情况下,仍然不给钱,恶意拖欠工程款,造成承包方无力支付民工工资。

(四)司法途径解决成本高、周期长,使得民工望而却步。在用工方面,劳动法明确规定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产生争议和发生纠纷的事件往往都是双方未办理任何手续,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缺乏依据。有的企业约定,平时只是预支民工饭钱,等到年终或工程完工时再支付全部工资。而届时却又找理由不发或少发,有的老板甚至携款逃走,司法部门取证困难却无可奈何。

(五)部分单位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视力度不够。认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仅仅是劳动、司法、信访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没有对各部门单位的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没有形成合力,出现1+1<2的现象。甚至有些部门单位在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处理上互相扯皮,互相推诿,使农民工在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六)政府工程资金缺口大,造成拖欠。有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搞“形象工程”,不是没有钱乱上马,就是决策失误,导致资金无法回笼等等。如此这般,就形成一条解不开的巨额“债务链”:建设单位不支付工程款给承包商或包工头,承包商或包工头就无钱给农民工发工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承包商或包工头也是受害者,并且受害程度比农民工更厉害。建筑商往往与农民工结成“同盟”,支持、鼓励农民工索要工资。

(七)垫资施工是欠薪的根本原因之一。据调查,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潜在规则”:多数开发单位都将“施工企业先行垫付工程款” 作为招标的一个必要条件,等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开发商再将工程款分期分批拨付给施工单位,这就给拖欠工资问题埋下伏笔。一个经常出现的情形就是:等到工程完工,开发商往往以商品房销售不畅为由,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这就直接导致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由此看来,预先垫资、层层转包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法律的普及力度。通过兴办农民工法律夜校、开通法律服务热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增强农民工的法律的意识,使农民工能够在自身合法权

益受到伤害时利用法律的手段加以解决。同时,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法,让农民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把双方约定的事项写入合同,并到劳动部门进行备案。

(二)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制度。联合工商、劳动、司法、建设等部门建立诚信制度,并将企业的信誉度进行备案,作为企业贷款、税收、佣工等方面的重要衡量标准,并对信誉度不高的企业进行通报,使企业认识到信誉度的重要性,增强企业维护自身信誉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健全企业监督机制。一是建立欠薪报告制度,规定凡发生欠薪的企业必须主动向劳动部门报告,隐情不报的视为违规,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并纳入到企业的诚信范畴中。与此同时,欠薪企业要主动制定出偿付计划和偿付时间表报劳动监察部门批准,不主动报告和制定偿付计划的企业,劳动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停业或取消其用工权。二是建立健全企业佣工制度。规定所有用工单位不得自行招工,若需聘用人员,一律要通过劳动管理部门开办的劳动力市场办理招聘手续。用人单位可将用工数量、用工方式、用工条件、工资待遇、劳保事项等一并提出,委托劳动中介组织与应聘者洽谈,谈妥后由应聘者、用人单位和劳动中介组织三方签订书面的规范协议。任何一方在履约中违约都将受到处罚。发生纠纷时,法院和劳动仲裁部门只审查协议是否合法,违约事实是否成立,侵权行为是否存在、不再去查其它原因,从源头上防止拖欠行为的发生。三是健全建设单位代偿机制,切断克扣拖欠民工工资的魔手。据调查,50%的工资拖欠发生在建筑行业。为了切断中间环节作祟,应紧紧抓住建设单位这一根本源头,人员工资由施工单位单列预算,报建设单位代为支付。建设单位在拨付工程款时,将人员工资单独列支或预留,以保证人员工资有钱发放。如建设单位在拨付工程款时不单列划拨或预留民工工资,造成工资拖欠,应追究建设单位的连带责任。在工程建设领域,应将这一措施作为硬性规定加以固化,不能仅作为权宜性规定而随意执行。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工程项目,要加强科学决策,资金落实后才能上马,在工程管理上应为建筑市场作出表率带个好头。如发生民工工资拖欠,政府应主动出面承担责任查清原因予以解决。

(四)加强法律援助,强化司法保护。因拖欠工资引发的民事纠纷,司法机关包括劳动仲裁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要为民工维权开辟“绿色通道”。当侵犯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投诉到司法部门时,法院要实行问责制。对欠薪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对涉及困难群众利益的追索劳动报酬案,符合减免缓条件者应依法减免缓缴诉讼费,庭审中要压缩诉讼成本和诉讼周期,切实为当事人减轻负担。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支付义务的被执行人,要坚决采取强制措施。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法律手段上及时有力地保

护民工的合法权益,制裁肆意侵权者。

(五)求真务实持久作战,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反弹”回潮。党的领导是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关键和保证,各级党委要统揽全局求真务实,教育督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坚决纠正不在状态和互相推诿扯皮等不良作风。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的实质仍是“三农”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将会越来越多。这一问题也可能会因一时的紧锣密鼓而暂时扼制,风头过后又会反弹回潮。因此要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从体制和制度上堵塞发生问题的漏洞,建立根治拖欠和预防拖欠的长效机制,把这一问题纳入法治轨道。

(六)建立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是施工企业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按照工程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向工程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交纳职工工资保障金,工资保障金在工程合同价款中列支,专款专用。二是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将工资保障金存入指定银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三是施工企业招收农民工,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依法享有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保险福利的权利,并在规定期限内持农民工名册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四是施工企业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施工工程期限小于一个月的或者双方约定支付工资期限低于一个月的,另其约定。五是在工程建设期间及工程竣工后60日内,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工资保障金,及时发放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七)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设立拖欠举报投诉电话,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监管,促使每个建设领域企业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落实清欠责任,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

总而言之,依法彻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就需要把进行相应的立法、强化执法和建立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才能真正堵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漏洞,农民工最基本的权益将得到更好地维护,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宪植.《我国农民问题探析》[N].《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刘怀廉.《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农民工问题》[N].《光明日报》2005年4月7日第8版.

3、张燕军,张燕领.《八年欠债何时还》[N].《法制日报》2004年10月26日第9版.

4、魏城.《中国农民工调查》[M].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

5、蔡禾.《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

6、伍华安.《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立法思考》[N].《国民日报》2004年12月29日第14版.7、覃有土、韩桂君.《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N].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1期

8、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N].《社会学钻研》1996年第4期

第五篇:预防农民工工资拖欠对策与建议

预防农民工工资拖欠对策与建议

一、从机制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牵头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由原来的“救火式”解决改为提前预防。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进行监督管理,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机制和制度,通过劳动行政监察执法,纠正和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

二、落实《劳动法》规定的“月薪制”,避免集中年终讨薪。

欠薪现象的发生与没有对农民工实行“月薪制”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确保农民工按月足额领工资,年终讨薪大行动将不复再有。要做到这一点,有必要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比如,可从工程项目中划拨一部分资金进入专门账户,成为农民工的预备工资,农民工按约定到银行领取,这样就减小了包工头等拖欠或者携款出逃的可能。

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为农民工制作“农民工维权温馨提示牌”,并要求施工方将其悬挂在施工工地。“提示牌”可根据以下内容编写:

1、进入具备用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务工

许多农民工朋友是由“包工头”带入工地的,一旦这些人不守信用,不兑现承诺,政府部门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农民工最好与劳务公司或工程的项目部签订合同,不要一味听信“包工头”的承诺介绍。

2、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拥有一纸劳动合同是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最有效证据,即使是不定期的做工,也最好按工作量签订合同。若单位不愿签订,可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3、注意保存相关证据。

为防止日后讨要工资没凭据,要注意保存劳动合同、上岗证、考勤表、工资表等证据。要记住,“包工头”没有工资发放权,因此与“包工头”报酬结算记录单必须经过劳务公司或工程项目部确认,自己亲自到劳务公司或项目部领取,防止 “包工头”携款潜逃。

4、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问题,快速解决工资纠纷。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农民工朋友要及时的向当地劳动保障、建设、交通等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如遇到一些复杂的官司,对法律问题搞不懂的时候,可以到当地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寻求帮助,也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应依法行事,以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

遇到工资拖欠时,不要采用过激行为和暴力手段,谨防 意气用事。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合法的方式,谨防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否则,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因触犯刑事法律被追究责任。

三、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建设,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由于受机构编制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我旗劳动监察机构执法人员偏少、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单一(没有强制措施),影响了对欠薪案件的快速有效查处。应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建设,配足配强监察机构人员,落实必要办案经费。加强对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工地的日常巡查,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工资支付。加强举报投诉处理力量。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投诉,实行“快接、快审、快结”。及时快速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

四、是要发挥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共同抓好对建设工程的监管。

劳动保障部门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案件要及时进行调查,依法作出行政处理或处罚;建设部门参加对建筑行业的执法检查,并配合劳动保障部门依法查处建设领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公安部门要负责调查处理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并逃匿涉嫌诈骗犯罪的案件,协助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秩序;工会组织要开展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活动,对用人单 位拒绝改正违法行为的,要及时提请有关部门处理。要通过发挥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共同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五、加大主动监察力度,将农民工工资拖欠消灭在萌芽中。

1、推行使用工资表,监督工资发放情况

落实劳动法要求企业按月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确实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但根据建筑领域现状和我旗实际情况,“月薪制”可操作性不强。推行用工单位使用工资表,分别列出应发、实发、未发工资三部分,农民工和施工方(注:施工方应具有资质)要签字认可。劳资双方签字后的工资表可以作为农民工获得劳动报酬的重要依据。工资表经签字认可后,一旦发生工资拖欠,也只是简单的工资支付问题,工资表可以给劳动监察为农民工讨要工资提供有力依据,劳动监察在核实完工资拖欠后可立即启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为农民工支付拖欠工资,避免了建设方与施工方因劳资纠纷而拖欠农民工工资,降低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难度。

2、打击非法转分包

多年来,建筑企业存的转分包现象,是造成工资拖欠案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监察大队无法“从速”处理拖欠案件的主要原因。在层层转包的情况下,每一个环 节都要牟取利润,有些单位就把降低农民工的工资、拖欠民工的工资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手段。由于工程的层层转分包,致使出现劳动纠纷时互相推卸责任,使本来简单的工资拖欠又转变为劳资纠纷。有的包工头拿到劳务费后故意克扣,甚至一走了之,造成农民工工资难以及时足额支付。5

下载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及建议

    关于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及建议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及非法集资的影响,大多开发商和建筑商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无法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工......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自查报告

    关于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自查报告 根据市局转发的《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督查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我处认真对照文件内......

    关于政府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春节临近,在农民工心里拿到工资报酬比他们拿到一张返程的火车票更急盼,就在这几天本人就发现这样一件关于政府部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广州市建设局在2009年亚运会来临之际请......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汇报

    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情 况 汇 报 随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2011年12月27日) 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确保两节社会稳定,......

    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前言: 在这学期中,我尝试着做了“两课”实践的社会调查,我同过这次调查,深刻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工朋友的打工辛酸历程,在近两个月调查当中,我发现......

    农民工工资拖欠

    关于农民工工资的整改报告 农民工工资的清理拖欠一直是我公司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只要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以后,便积极联系本人,了解相关的事实情况,落实项目经理,以最快的......

    拖欠农民工工资

    我们是云南仁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健食品研发中试及GMP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海南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农民工,工程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金铺工业园区,......

    拖欠农民工工资

    23、 拖欠农民工工资 常见表现形式 1、未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 2、未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 定性依据 1、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办发[2003]1号《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