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及
2018年工作计划
市治理办:
近年来,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治理办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人大、政协的关心关怀下和市级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市委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达州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实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承载能力、环境管理、公共文明总体水平“五大提升工程”为重点,深入推进“五治”工程,集中开展城镇“五乱”、农村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专项整治,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通过抓提升居民素质量、塑造城市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综合措施,呈现城乡品质新提升、环境质量新改善、美丽乡村新面貌、设施建设新突破、文明卫生新风尚的可喜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现将XX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及成效
(一)持续推进“五治”工程
根据《达州市中心城区五治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达州市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工程的通知》(达市五治领导小组〔XX〕1号)文件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一月一主题、一周一集中、一天一抄告”主题活动,强力推进五治工程,全面治理五乱;一是按照“保洁全天候”的要求,加强对辖区乡镇办委清扫保洁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各乡镇办委清扫保洁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排名,全面提升清扫保洁质量。二是按照“垃圾日产日清”的要求,加强对垃圾清运公司的监督管理,对其进行量化考核,全面提升垃圾清运质量。三是按照“统一设置,规范有序”的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规范设置广告张贴栏,着力解决好“广告乱贴”的问题。四是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引导摊点入市,加强服务管理,科学合理设置临时摊区。对骑门摊、夜间烧烤、未落实门前双三包责任制、不听劝导的摊位业主我办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执法120余次,规范摊位1860余个,商家(企业)1130余家,收缴违规占道摆放的餐桌780余张,凳1060余条,灯箱广告420余个,烧烤架310个,责令企业(商家)整改410余家;着力解决“摊位乱摆”问题。五是按照“缓堵保畅,安全便民”的要求,加强文明劝导,配合完善了小区楼院及道路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规划车辆停放区,引导车辆规范停放。六是按照“规范管理,文明施工、还静于民”的要求,开展30余次联合执法行动,深入治理了施工现场、娱乐场所、广场坝坝舞等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行为。七是开展“牛皮癣”广告、活禽屠宰、高中考噪音、餐饮等专项整治行动9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600余台次,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共清除40万余张“牛皮癣”及小广告,暂扣物品200余件,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卫生秩序,助力“平安高中考”,辖区容貌秩序明显好转,优化了人居环境。八是为纵深推进五治工程,我区于6月30日召开了五治工程推进会,对32个部门(单位)及100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扬,对五治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九是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按照覆盖广、层次高、针对性强的特点,为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队伍业务素质,11月17日至18日对全区23个乡镇办委的城(场)管办主任和27个责任部门负责环境治理的工作人员共80余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骨干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封闭式培训,依法治理、持续治理、长效管理成为常态。十是拟于12月16日在中心广场召开了“全民参与五治工程,全域治理城乡环境”广场文艺宣传活动,发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30000余份,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十一是广宣传、强督查,采取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相结合等多种宣传方式,通过超级信使、QQ平台、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发放信息15300余条。针对“五治”工程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查130余次,1-11月共发出督查通报128期,“白色”督查通报6期,对存在问题单位及时回访督查,督促及时整改落实。十二是协助办理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群众信访交办件共17件,办结17件。对市五治办下发的《关于群众反映环保突出问题的督办整改通知》、市委书记信箱和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群众信访交办件等进行了督查督办、跟踪、回访,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并建立了台账、专档专卷,完善了相关资料。
(二)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按照“补短板,扫盲点”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总体思路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有”(有垃圾处理设施、有清扫保洁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标准,我办积极协调市治理办,申请省级专项资金120万元,债券资金54万元,将我区碑庙镇千口村、北山镇洞滩村等18个村纳入XX年度民生目标工程,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项目。制定《通川区XX年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并全面启动实施,目前,基本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
(三)大力实施风貌塑造
.大北街示范街区打造工程项目;按照达州市政府办公室《研究通川区大北街片区环境改善提升暨商业街示范打造工作的会议纪要》(XX年第10期)精神,我区专题研究此项工作,并积极与市、区相关部门衔接,已完成前期立项审批、招投标代理公司招聘工作和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大北街拟打造范围内商家、住户召开了座谈会,进行了入户调查和现场查看,形成了大北街片区打造社会风险评估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工作,并已得到市发改委批复,完善了设计方案和财政预算报告,目前,完成了财政评审、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招标等前期工作,该工作于2018年3月初开始实施。
2.达成铁路沿线整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按照“一拆、二挡、三美化”的思路,推进铁路沿线分类整治。共整治有碍观瞻点位40余处,铺设彩钢顶棚仿真草皮2万余㎡,更换屋顶彩钢瓦面7200㎡,美化铁路沿线围墙2200㎡、民房外墙6500㎡,清理沿线积存垃圾8吨,拆除违规搭设18处,栽植绿化树305株,对禁养区内122户畜禽养殖场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关闭或搬迁。
3.进出通道整治。按照《达州市中心城区出入通道沿线环境治理工作任务分解表》(达市城乡环境治理办〔XX〕50号)相关要求,中心城区进出通道整治主要有金龙大桥南沿线、火车东站、北外210线。我区工作主要在210线,截止目前,210线已美化民房15处约4500平米,拆除违规搭建4处,设置广告标语1幅,全面完面成了整治任务。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基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提升设施承载能力。一是设置临时摊区。为解决城市管理中占道经营难题,为低收入者提供一个规范的经营场所,根据市政府拟在中心城区设置临时摊区解决城市占道经营问题的要求,我区组织市城管执法局和“三办两镇一委”对中心城区符合设置条件和历史形成临时摊区的街、路、巷进行了摸底排查、统计。科学合理设置何家巷小百货夜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果蔬、朝阳西路安逸158宾馆60m、紫薇路40m小吃品等临时摊区。二是改善道路面貌。完成了城区进出通道接道口硬化78处,建成北外、魏兴、复兴汽修市场,规范210国道、202省道沿线加水点、洗车点40余处。三是按照城市管理职权划分,认真抓好环卫设施、绿地、购物休闲场所、停车场以及城区进出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四是积极配合市城管执法局完成了西外片区清扫保洁市场化移交工作。
(五)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XX年共承办区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17件,主办17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4件、政协委员提案13件。协助市级部门办理了人大代表建议5件、政协委员提案6件,共11件。内容涉及滨河游园、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及保洁员待遇等问题。截至5月底均已全部按时按质办结,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表示满意。
(六)及时办理回复举报投诉
积极及时办理举报投诉,1-11月份由市五治办转来举报投诉件30件,办结30件;市(区)委书记信箱转办件1件,办结1件;市(区)长热线信箱办转办件4件,办结4件;群众来人来电举报30件,办结30件。针对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区五治办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现场查看,落实责任,责令限期整改,及时回访督查,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回复举报人。
二、创新做法
(一)创新容貌秩序管理手段
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各种手段:一是网格化精细管理,建立了区级领导、区级部门(含部分市级部门)、街道办事处(镇)、社区容貌秩序“四级网格”工作体系;二是积极对接市城管体制改革工作,对实施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狠抓执法攻坚行动,按照“惩教结合,严管重罚”的原则,狠抓各类执法攻坚活动。深入开展依法治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狠抓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城市管理、大气污染和水体保护“五大攻坚行动”,坚持“一月一主题”集中整治行动,准确把握时间、季节变换中城市管理及“五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充分整合区级部门城市管理职能,把握整治重点,攻克管理难点,解决反映热点,依法整治、持续整治。
(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在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同时,兼顾未来、着眼长远,不断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在现有的协管员队伍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区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力量,实行联合执法、联合治理。二是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把“五治”工作纳入各镇办委及相关区级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全区上下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三是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除区本级财政每年预算投入以外,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运营,确保资金投入多元化,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制定了《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评比办法》、《通川区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督查考核问责办法》(试行)等。
三、存在的问题
(一)常态治理有待加强。通过开展“五治”工程,全区“五乱”现象得到基本遏制,但因市、区同城,部分管理职能受到体制限制,工作职能在上级部门,但工作落实又在基层,职责交叉,责、权、利不对称、不统一,造成后续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治理后反弹现象严重,常态治理和长效管理有待加强。
(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大多是上世纪80、90年代修建,年久失修,管护不到位,损毁现象严重,亟待修缮、更换,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而我区面临较大发展压力,治理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难以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理成果的深化。尤其是在完成民生目标任务和示范创建、风貌打造方面急需上级财政给予支持。
(三)市民素质仍需提高。虽然我区今年开展了“七进”、“文明劝导”、“义务劳动”“挂包”责任制等活动,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但是少数市民乱丢乱吐、敞放宠物、乱行乱穿、践踏绿地草坪、破坏公共设施、噪声扰民等现象仍然存在,治理效果难以保持。
(四)执法手段偏弱。按照我市现行城市管理工作格局,我区实行市一级城管执法,主城区的市容秩序管理执法手段主要在市城管执法局,我区主要靠宣传教育、文明劝导等方式来实现管理,达不到惩教结合,严管重罚的效果。
四、工作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通川区作为“五治”工程的主场战,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大多是上世纪80、90年代修建,年久失修,损毁现象严重,亟待修缮、更换。特建议市委、市政府及市五治办对通川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经费保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的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城管体制改革前,通川区承担了大量的城市管理工作,每年支出城市管理费800余万元。建议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市上给予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相关经费补助。
五、2018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2018年是落实是“十三五”规划和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及区党代会和人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按照“补短板,扫盲点,巩固已有成效,抓好拓展延伸”的总体思路,营造出人人关心环境治理、共建共享的治理氛围,使全区呈现出环境管理有序、城乡面貌改善、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
——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凝聚形成“五治”工程新合力
(一)动员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形成“五治”工作新态势。当好“协调员”,统筹协调、综合督导,促进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线上推进、点上用力、各个击破,使全区“五治”工作形成了“一盘棋”的良好工作局面。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区形成全面打响了“五治”工程总体战的工作态势。
(二)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决胜“五治”工作新格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突出重点、攻坚推进“五治”工程,确保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抓好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行工作,特别是西外片区移交市上保洁后的监督配合工作,确保环境卫生作业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大幅提升;二是认真落实“门前双三包”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七进”活动、文明劝导、广场文艺宣传等,使长期影响市容市貌的“五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和明显改观;三是强化建筑工地管理,抓好城区进出通道洗车场建设和道路接道口硬化工作,多措并举治理扬尘污染,使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四是加强城区重点路段、重要场所、重要时段的巡查和处罚力度,使建设施工噪音、文化娱乐噪音、交通运输噪音、商业促销噪音等得到有效控制;五是狠抓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工业偷排、漏排、直排行为的查处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使州河、双龙河、明月江等重点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三)强化治理保障,形成常态推进“五治”工作的新机制。一是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同志具体抓、各级各部门联动抓、干部群众共同抓的“五治”工程组织指挥和工作运行机制,使“五治”工程有人管、有人抓。二是完善考核机制,把“五治”工作纳入各镇办委及相关区级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切实落实“五治”工程日督查、周通报、月考核的督导考评机制,通过日常巡查与集中检查、明查与暗访、专业检查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相结合的方式,使“五治”持续推进不走样,确保全区上下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三是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除区本级财政每年预算投入以外,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运营,确保资金投入多元化,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突出重点、克难攻坚,持续推进“五治”工程新动力
(一)深入推进“五乱”治理。“五乱”是城市环境的顽疾,是深入推进“五治”工程的重点难点,也是抓好“五治”工程的关键所在。一是按照“保洁全天候,垃圾日产日清”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市场化工作,提升清扫保洁质量,解决好“垃圾乱扔”的问题。二是按照“统一设置,规范有序”的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引导城市建筑立面装饰、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等规范设置,解决好“广告乱贴”的问题。三是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立足既方便群众又促进就业,科学合理设置市场,引导摊点入市,加强服务管理,解决“摊位乱摆”问题。四是按照“缓堵保畅,安全便民”的要求,加快完善小区及道路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规划车辆停放区,引导车辆规范停放,解决好“车辆乱停”的问题。五是按照“规范管理,文明施工”的要求,深入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弃土乱倒,解决好“工地乱象”的问题。
(二)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基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设施承载能力。二是按照城市管理职权划分,认真抓好环卫设施、绿地、购物休闲场所、停车场以及城区进出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三是根据我区实际出发,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拆迁安置建设、新村聚居点建设、乡村旅游建设、景区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四是正确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做到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三)狠抓执法攻坚行动。一是按照“惩教结合,严管重罚”的原则,狠抓各类执法攻坚活动。二是深入开展依法治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狠抓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城市管理、大气污染和水体保护“五大攻坚行动”。三是坚持“一月一主题”集中整治行动,准确把握时间、季节变换中“五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充分整合区级部门城市管理职能,把握整治重点,攻克管理难点,解决反映热点,依法整治、持续整治。
(四)强化典型示范带动。一是强化精品意识,按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要求,组织开展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示范村庄、示范校园、示范景区等示范创建工作,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二是持续推进城乡风貌塑造,突出地域特色、挖掘本土文化,以城区、场镇、村庄为重点,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商业氛围的示范街、配套功能完善的示范镇、各具特色的示范村。三是全面推行“楼院小区化、小区物业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正视问题、找准差距,着力提升“五治”工程新能力
我区在城市管理中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职责边界不清、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简单、服务意识不强、执法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节点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整改,持续用力抓好整治。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五治”工作能不能完成预期目标,达到治理效果,关键在各级干部,重点在抓落实。我们作为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把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对一些重点、难点工作要找出路、想办法,研究针对性较强的对策措施,善抓敢管,既要科学决策,更要亲力亲为促落实,发挥好率先垂范作用,深入工作一线,掌握实情,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抓好任务落实,确保“五治”工程顺利推进。
二要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牵涉面大,工作任务重,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和有力配合才能完成。各责任单位(部门)要牢固树立“五治”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在政策上有效对接,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区城治办要担负起牵总、协调职能,切实加强对各个专项整治工作的督促、指导。
三要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继续发挥电视、报纸、网络、大型电子屏等媒体的作用,坚持报道成效与曝光问题相结合,加大“曝光”力度,对问题突出的地段和行动不力的部门及单位要坚决指名道姓地曝光,特别是对那些不讲公德、不讲素质的人要在电视上公开曝光。要广泛开展“五治”工程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进村庄、进家庭活动,教育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公德意识、环境意识、文明意识,使之转化为治理城乡环境的强大内在动力,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四要强化督查督办,逗硬考核奖惩。要通过严格、细致、有力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严格制定“五治”工程考评办法及细则,组织高密度、高强度、全方位的督查,把督查工作贯穿于整治工作全过程,对督查出来的问题,要点名道姓、公开曝光;要切实落实月督查通报制,发现典型,及时推广,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发现的问题要通报批评,严重的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要全程跟踪督办,确保整改落实落地。
第二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XX单位
XX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决策部署,我单位将结合区城乡治理办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进而推动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市、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按照四化评价体系标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两个重点,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创新工作方式,注重宣传教育,强化督促检查,实现目标管理,加快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着力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为推动我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纳溪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步骤
(一)展开阶段
目标:抓好城市容貌治理工程、乡镇整洁工程、村庄清洁行动等工作,力争在整治城市及乡镇、村庄环境卫生、提高保洁水平、普及卫生和文明常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深化阶段
目标:集中开展城市环境改造、乡镇容貌整治和村庄庭单位美化等专项治理工作,基本达到《四化体系》标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实现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单位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三)提高阶段
目标:结合整治工程实践,重点抓好完善设施、巩固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城乡容貌整洁、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品质提升、发展环境估化、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
三、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及时成立以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组,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2、落实资金,健全队伍。要根据工作需要,落实资金,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3、深入宣传,全民参与。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浓厚舆论氛围。
第三篇: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年终工作总结
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年终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继续深化
“五城同创”,现将全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组织保障
年初,我局成立以局长胡为组长,副局长、蒋为副组长,罗、代、李为成员的招商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亲自抓,有专人具体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定了城乡综合治理工作制度,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开展周五环境大清理活动。
根据《关于继续扎实开展好周五环境卫生大清理活动的通知》(汉创文办〔xx〕xx号)精神,我局在保证机关办公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每周五对网格化责任区和联系居民点进行卫生大清扫,对垃圾、杂物、小广告进行清理,对乱停乱放车辆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包干区清洁卫生,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积极开展绿化活动。
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绿满汉源”活动号召,我局在办公区域和住宅区域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新县城,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搞好机关环境卫生。
充分发扬广大干部职工“主人翁”精神,发动广大职工搞好单位内部、周边和住宿小区环境卫生整治,视机关为家,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创建洁美机关、优美家园。
五、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
组织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道德新风尚。全年开展活动4次
六、广泛宣传环保意识。
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向分片包干区域的商家、住户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倡导树文明新风、创优美环境、做文明公民,做好“三美、六不”活动:创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四篇: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xx镇辖13个村,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自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针对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面大、战线长、难点多的实际,我们确立了“政府引导、全民动手、清洁城乡、热爱家园”的工作思路,以“四化一确保”为目标,以治理“五乱”为突破口,以八庙场为中心,五大进出口治理为重点,及早谋划,重拳出击,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镇上调整充实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财政、纪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各村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确保镇、村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到位。
二、强化责任落实
党委、政府出台了八委?号文件,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区域明确划分到路段、确定到人头,实行党政领导负总责,支部书记为该村责任人,驻村镇干部为直接责任人,坚决实行“谁牵头、谁负责、谁曝光、谁问责”。
三、强化宣传发动
利用各种会议、专栏、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办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舆论氛围。一年来,全镇共制作、悬挂永久性喷绘标语42幅,制作宣传专栏6期,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以会代训5000余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保健知识、引导群众破除迷信,增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四、强化长效机制
一是对场镇中心和五大进出口沿线村配备专职保洁人员25人;二是镇财政计划拨出专款近15万元,专门解决场镇基础设施投入和人员工资;三是健全检查评比制度,每月全镇拉通检查评比一次,对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并通报;四是进一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形成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长效管理机制。
五、强化硬件建设
六、强化督查问责
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理办公室抽调力量,不定期对全镇范围内卫生治理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对工作到位不履职、尽职不尽心、尽心不尽力的人和事,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苍溪县行政效能问责暂行办法》,严格清洁城乡效能问责。凡被县以上曝光的相关驻村镇干部,停职下村担任保洁员,相关村书记一律停职6个月,专职治理本村环境卫生,整改到位后再复职。
成绩已经过去,挑战属于未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打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为构建和谐、美好新八庙做出自己的贡献。
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下一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州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工作要求和县住建局工作安排,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使我县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现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站位
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局党组要求,治理中心将政治理论学习编入常规制度,制订学习计划,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自学等方式,组织学习了中央、省、州、县各级关于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党的建设、意识形态、民族团结、扫黑除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两联一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和《自治州实施<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补充规定》等文件指示精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树牢“两个维护”摆在首要位置,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站位,始终把自身言行和工作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令行禁止。
(二)持续贯彻《条例》《规定》,增强监督检查力度
以《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和《自治州实施<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补充规定》为指导,印发《关于调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对《条例》和《规定》进行逐条学习和分析、讨论,并结合实际就《条例》和《规定》通过制作宣传小册子和宣传单,分发给相关工作人员及广大群众。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电视台、网络媒体以及大型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增强百姓法制环境卫生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有害垃圾收集,助力“疫情”“猪瘟”防控
一是按照上级要求,我中心印发《关于规范垃圾焚烧、填埋场设置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交通沿线厕所管理的通知》、《关于做好城乡综合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至各镇和县级有关部门,指导全县11个镇做好农村医用废弃物处置工作,截至目前我中心到各镇开展检查指导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30余次,11个镇共收集农村医用口罩等医用废弃物36.6千克。二是继续指导县城管局做好全县餐厨剩余物的收集、运输、处置工作,今年来联合县城市管理局对全县500余家餐饮、酒店、学校伙食团、机关单位食堂等进行了大排查和走访,签订餐厨剩余垃圾统一收处协议,并要求其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养生猪,从而避免餐厨剩余物流向他处。三是到垃圾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检查指导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置工作8次,实地查看其餐厨剩余垃圾、生活垃圾收运台账管理等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我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四)常态推进环境治理,提升卫生形象
一是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常态化检查指导县内各镇城乡环境卫生,重点对公路沿线和城区街(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道边坡等重点区域内生产生活垃圾清理情况和乱堆、乱搭、乱建等乱象问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今年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检查80余次,发放整改交办单14份,清理卫生死角垃圾20余吨,清理水上漂浮物2.5吨,治理广告“牛皮癣” 300余处,规范店招店牌 22余个,治理公厕脏乱差7处,私厕乱象问题40余处,治理工地乱象28处,基本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二是为规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我县环卫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我中心为全县11个镇885名城乡环卫人员制作了统一标识的环卫工作服和红袖标。三是今年实施6个村垃圾转运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96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工,计划年内投入使用。通过“三推”、“十四五藏区专项”等项目渠道申报了9个镇的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项目(南新镇、富顺镇、土门镇、渭门镇、沟口镇、黑虎镇、赤不苏镇、沙坝镇、洼底镇),计划投入资金2700万元。四是为顺利迎接我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天府旅游名县创建验收工作,我中心联合叠溪镇人民政府及叠溪镇沙湾村两委,对原太平镇胡尔村存在安全隐患的旅游公共厕所1所进行了依法拆除,从而消除其安全隐患。
(五)建立健全治理机制,推进常态管护工作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综合环境,统筹整合人员力量,形成我县综合环境常态化治理格局,经有关领导安排,我中心拟定了由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机构、景区景点环境整治机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构、交通路域环境整治机构、河道水域环境整治等机构组成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查、通报制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目前以上《方案》和《制度》已通过意见征求阶段,正送审主要领导研究同意执行实施。五是进一步推进“户分、村收、镇转、县处理”四级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按照州政府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的要求部署,我县已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正在编制《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实施方案》,预计十月下旬将印发全县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发展迅速,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我县虽然加大投入增加了环卫设施及配套设施,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县域地形地势及城乡发展迅速等原因,建设仍然滞后。部分镇、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一些行政村垃圾收集清运路程远、运费高,实现农村垃圾“户集、村运、镇收、县处理”的工作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二)保障投入不足。随着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纵深推进,城乡环境建设管理、运行维护资金与发展需要差距较大,工作运行经费、设备购置运维经费等还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三)工作力量不足。经机构改革,各部门的职能职责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足,目前只有1名主任和1名兼职工作人员,力量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以巩固“五乱”治理成果为基础,以强力提升城乡风貌水平和加快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推动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法制化为着力点,不断创造并保持整洁、优美、文明的城乡人居环境。
(一)持续开展《条例》和《规定》宣传教育,引导全民积极参与。运用多种形式,继续深入开展《条例》和《规定》宣传,一是继续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二是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三是充分利用“两联一进”和脱贫攻坚群众工作全覆盖契机,引导城乡居民在广泛参与中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努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二)深化治理,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继续深入抓好“五乱”治理,推动治理工作向基层、村庄和盲点死角延伸。抓好“城中村”、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工作,促进治理工作平衡发展。强化对城市容貌和环境秩序全时段、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深化治理工作。
(三)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宜居之城。以规划引领,充分发动群众,尊重群众意愿,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风貌塑造。逐步完善各镇垃圾转运设施建设,实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合理布局修建公厕,方便市民生活。
(四)强化保障,联动治理。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运行、责任追究、经费保障、队伍建设、考核评比等机制,推进常态治理。进一步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多渠道引资融资,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强队伍建设,充实一线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相关政府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搞好协调配合,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