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Xx社区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确保综合防灾减灾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根据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制度及社区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一、专项资金的概念:
专项资金指社区从特定资金来源形成的,或向国家、省、市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进行具有特定用途的专项申请,获得批复或批准,并划拨到社区账户的资金。
二、专项资金的类别:
专用基金、专项拨款、专项资金和专项借款。
三、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
1、各项专项资金的形成、建立、提取、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直属部门管理规定。
2、对各种专项资金要单独核算,划清与社区其他资金开支的界限,不得互相占用。
3、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提高使用效率。
4、在资金使用上,要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使各项专用资金正确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5、建立好专项资金使用台账,加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及使用监督管理。
四、专项资金各管理小组职责:
1、财务处负责专项资金的银行开户、划拨、审核、支付,资金预算、决算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的审批、监督与审查,以及各项专用资金的汇总与分析。
2、项目申请单位:根据项目归口部门,负责各个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可研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项目备案、申请及报批工作,负责专项资金对应项目评价、验收与对外对上汇报工作,负责对项目承担单位专项资金的申请进行指导,提供技术支持等。
3、项目承担单位:
负责本社区专项资金项目的前期组织、项目试验、生产运营及相关管理工作,负责资金使用台账的建立及情况说明,进行资金使用各阶段的小结及统计,负责项目运行各阶段的总结及数据统计工作,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4、其他各相关部门:
根据归口及部门职责,负责专项资金项目运行各过程中的配合工作,包括项目委托外协、项目材料采购等。
五、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
1、论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规定及相关行业信息,对符合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项目,由项目申请单位牵头,组织相关技术经济部门、实施单位等进行项目筛选及论证,就符合条件的项目组织材料及项目可研报告。
2、申请/报批:由项目申请单位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申报材料,形成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报送相关归口管理部门,并就项目进展进行全程联系及跟踪,定时向社区汇报进展,对获批项目及时移交上级财务及项目执行单位。
3、划拨/审批:财务处在接到相关批复文件后,负责向专项资金划拨部门提供企业专项资金指定帐户,并及时到各级财政部门跟踪专项资金到位情况,完善相关划拨手续。按照专项资金申报项目,由专项资金项目使用部门按公司资金管理规定程序进行资金申请,投入项目运营。
4、使用: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项目资金申报计划执行,公司自有资金同步配套,按比例使用,不得优先使用专项资金。财务处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指定专人建立台账,并跟踪、监控专项资金的全程使用,定期进行资金使用的汇总、分析。专项资金项目工程(或试验)完毕及时按规定办理工程决算与财务结算,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完整。
5、监督:社区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部门均为专项资金的监督部门,有权及有责任对专项资金的审批与使用进行监督。同时社区审计处定期、不定期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或全面检查,并就具体情况向公司报告。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提出整改、完善意见,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到位、合理。
6、验收:专项资金项目要按申请计划推进,按时完成建设(或试验)任务,达到申请报告中预期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同时由项目申请单位会同项目承担单位、财务处及其他相关部门,开展项目结体验收工作,对项目进行专项评价,并组织开展工程结算与财务结算相关工作。按期准备好专项资金使用全程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项目验收、项目评价材料,接受专项资金的审批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的检查,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维护社区形象与利益。
六、本管理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
Xx社区
二〇一二年二月八日
第二篇: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通用)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通用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工作做一个工作计划了,好的工作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1为全面落实省公司《关于做好2018年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川广网发【2018】62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广电网络安全生产意识,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全系统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现将本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防震减灾教育为主线,以深化广电网络系统安全宣传工作为重点,集中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活动,营造良好防抗灾害氛围,保障和促进公司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全系统参与“安全教育周”活动受教育率达到100%;
2、全系统员工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3、全系统员工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明显提高;
三、活动内容
1、公司机关和各营业部组织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
2、公司举行一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本系统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关系到广电网络健康发展和本系统员工的幸福安宁。为此,全体干部员工要充分认识加强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营业部经理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活动要有总体安排,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把“安全教育”活动搞得既有声势又有实效。所有活动的过程要做好记载,摄好影,以备查。
3、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各部门、各营业部既要明确分工,又要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组织指导,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2为全面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学生安全意识,结合学区实际组织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防震减灾教育为主线,以深化安全宣传工作为重点,集中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中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活动,营造良好防抗灾害氛围,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周”活动受教育率达到100%;
2、学生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3、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明显提高;
三、活动内容
1、各校组织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
2、举行一次防灾减灾应急练。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为此,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相关活动的负责人、组织者和班主任要对活动要有总体安排,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把“安全教育”活动搞得既有声势又有实效。所有活动的过程要做好记载,摄好影,以备查。
3、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各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各成员既要明确分工,又要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组织指导,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3为切实做好国家5.12“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促进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及文件要求,我部结合我工地实际情况,计划采用宣传及演练的方式对国家“防灾减灾日”进行宣贯,特制定本次2016年5.12防灾减灾周工作计划:
一、活动主题
宣传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增加群众自救意识。
二、活动时间
5月7日-201x年5月13日(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刘四德
副组长:张海雄 赵国春
成员:项目部各分管领导及各部门主管
四、活动计划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工程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工地议事日程上,作为本工程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制定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
(2)5月7日,在工程工作现场悬挂宣传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3)5月7日至13日,利用“班前活动”、防灾减灾”专题教育、黑板等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5月7日,开展专题安全教育活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创建平安工地》;
(2)组织以项目经理牵头的“工地大检查”安全活动,让每个部门都参与;
(3)各班组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创建平安地”为主题开展班前安全活动,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
(4)5月10日15:00时,开展“防坍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工人应对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4.开展工地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5月9日,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对工地的宿舍、钢筋加工厂、施工现场、工人思想工作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5.做好活动记录及上报工作。
六、活动要求
1.各部门、各班级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使每位工人知晓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
2.强化责任,严密组织,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七、活动总结
5月13日,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总结,由项目经理组织各职能部门对活动中的成果及不足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相关活动积累经念。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4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安全防护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震减灾自我防护能力,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普及防震减灾知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工作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上海市防震减灾示范校。
二、重点工作:
1、完善防震减灾普及教育的硬件设施。
(1)重新布置防震减灾专用教室。使防震减灾陈列室在全校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使用效应。
(2)总结历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制作灯箱宣传画廊。
(3)制作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
(4)继续开辟学校防震减灾宣传窗口。
2、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救护能力。
(1)我校地理教研组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继续探讨有关防震减灾知识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注重积累,完善校本课程。
(2)继续开设防震减灾拓展课;
(3)下半年争取在小学部部分年级也开设防灾减灾及救护知识拓展课。
(4)继续做好纪念“5.12”和“7·28”宣传活动,兴趣小组成员通过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向社区和社会辐射。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举办防震减灾夏令营,激发学生探索地震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6)利用午会课及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注重“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
(7)继续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征文活动,结合民防知识整合安全紧急疏散演练工作。
3、依托区科委及周围社会资源积极开展联动工作:
(1)利用佘山地震科普馆资源,组织本校兴趣小组学生去佘山参观地震科普馆,实地考察防震知识,了解救护知识,以探究小报的形式橱窗展示进行交流、评奖。
(2)结合区民防教育要求,在学校相关年级对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积极组织和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区级竞赛。
(3)利用暑期新生培训专题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熟悉我校的防震减灾特色工作。
(4)邀请专家到学校给部分年级学生作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防震减灾知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并把知识带回家庭。
(5)与其他区县同类学校进行联动研讨活动,不断提高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5为贯彻落实国家减灾规划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灾害能力,有效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普及科学救灾知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使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迈向规划化、制度化、迅速化,促进社区安全稳定和谐发展,根据本社区实际,特制如下订防灾减灾社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统筹考虑各类灾害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整合各种社区应急资源,发动社区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建立一支防灾队伍,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及工作目标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长城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减灾知识和争创减灾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播放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社区各界支持参与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制订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组织居民观看预防灾害电教影片,参加自救呼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
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居民楼道等地,居委会经常张贴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灾害的救灾技术。
三、计划安排
为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规范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如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通过进一步组织领导,把综合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减灾的工作基础。
二是完善社区灾害应急预案。把社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针对社区灾害隐患,制定细化的应急预案,把组织居民开展演练经常化,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明确灾前、灾中、灾后的各个进程和环节中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做和如何避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三是努力完善社区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平时参加减灾宣传教育,遇有灾害事件时及时报告,并协助社区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使其成为社区灾害预警、救助、服务的主力军。
四是继续开展好社区的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围绕社区灾害隐患和社区居民的减灾意识现状,健全减灾宣传工作机制,注重实效,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减灾知识素养。
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尽管我们社区在减灾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和居民对我们的要求还差的甚远。我们会加倍努力,做到思想创新、办法创新、与时俱进。掌握主动权把减灾工作搞得更好。
第三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县综合防灾减灾筹划(2016-2020 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增强防灾减灾救灾事情的决策摆设,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宁静,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生长筹划》、《**省综合防灾减灾筹划(2016—2020 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筹划(2016-2020 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筹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事情主要成绩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事情,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大众宁静体系的核心和百姓经济生长的重要保障,列入事情筹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分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增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立,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步伐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停止,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治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 防灾减灾治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绝健全,部分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摆设,政府统一领导、部分分工
卖力、社会配合参加、属地治理为主的防灾减灾治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事情协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事情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分及防灾减灾救灾事情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分事情职责,民政部分充实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照料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事情。涉灾部分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事情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 防灾减灾 救灾 规矩规章政策不绝完善,依法应对灾害看法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退却预案》、《**县地动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事情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看法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绝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道水位、都市内涝、地质灾害、地动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警、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宣布机制不绝完善。气象视察、雨量水位自动视察、农情调治、地动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情况空气质量监测等网络体系根本建成,全县灾害信息渠道流通,应急信息报送快速敏捷,笼罩城乡的预警预报体系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重点工程建立项目不绝增加,灾害防备成果得到增强。“十二五”期间,县实施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革、饮水宁静、交通门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宁静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防灾抗灾救灾底子设施不绝夯实。民政大众办事事业、气象现代化及底子设施建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人防重点都市(地区)疏散基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灾害防备成果得到明显增强。
—— 自然灾害应抢救助 实时高效,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创建了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规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抢救助体系,受灾群众在自然灾害产生 12 小时之内,根本生活得到开端救助。防灾抗灾能力不绝增强,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 1.5%以内。种种保障、补贴标准和能力水平不绝提升,全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不绝完善,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 防灾减灾 备战能力不绝增强,科技支撑平台根本形成。“十二五”时期,增强救灾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能力建立,2015年民政部为我县配备一台救灾应急车辆,积极开展协议储备制度,利用专项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创建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增补的救灾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应抢救助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步队结构不绝优化,已经建成以防灾减灾治理和专业人才步队为主干力量,以种种灾害应抢救援步队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事情者和志愿者步队为帮助力量的防灾减灾步队。驻地步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步队和下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主干作用。全县共有灾害信息员近500 余人,防灾减灾救灾步队建立得到有效壮大。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理等技能水平不绝提高,通信广播、互联网等技能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防灾减灾宣传教诲不绝深入,社会发动机制稳步推进。“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宣传教诲深入人心,社会发动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产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参加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规复重建等事情,形成了协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气氛。以每年 “5.12 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为平台,积极开展系列减灾科普宣传教诲运动,每年汛期前和重要节点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宣传教诲,社会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普遍增强。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事情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全球气候变革的影响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冰雪、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出现高发态势。同
时,在新型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县城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底子改变,尤其是都市人口快速增长给都市底子设施建立带来较大压力;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房修建质量标准普遍不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受灾害影响水平不绝加深。别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立还存在短板,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显不敷,宣传教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发动机制和支持政策未能实时跟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敷。
“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事情面临诸多挑战,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造需要推进,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防备能力需要提升,城乡大众底子设施和修建物防灾能力需要强化,下层防灾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抢救灾物资储备需要进一步增强和优化,装备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人才步队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诲和社会力量参加救灾等需要强力推进。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防灾减灾事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步伐、更大的力度,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力推动新时期防灾减灾事情快速生长。
二、指导思想、根本原则与生长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发言精神,围绕“五位一体”
总体结构和“四个全面”战略结构,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长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度、省、市防灾减灾决策摆设,对峙“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事情目标,对峙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淘汰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造,努力提升自然灾害应抢救助能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进扶贫开发,增强全社会抵抗自然灾害的综合防备能力,切实保障受灾群众根本生活,为建立幸福美好**而努力搏斗。
根本原则
—— 以人为本,连续生长。对峙生命至上,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宁静为着力点,以保障受灾人员根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办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低落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连续生长。
——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对峙应急优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备、宣传教诲,提高全民风险防备意识。增强防灾减灾底子设施和应抢救援指挥体系建立,最洪流平淘汰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
—— 依法应对,科技支撑。对峙法治思维,严格在执法框架内开展事情,提高防灾减灾救灾事情范例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灾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事情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
—— 政府主导,社会参加。对峙政府在防灾减灾事情中的主导职位,充实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协力。
—— 分级治理,属地为主。对峙中央、省和市统筹指导、县就近指挥,分级卖力、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事情中的主体责任。
—— 军民融合,共建共享。对峙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充实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在抢运物资、转移群众和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人民军队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民政部分在保障战时难民根本生活的兜底作用。
(三)生长目标1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进一步理清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事权和事情责任,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越发科学、完善,创建健全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协调办事机构。到 2020 年,根本建成满足我县经济社会生长需求的结构公道、成果完善、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2 .筹划衔接和协调有效增强。将防灾减灾事情纳入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总体筹划。在土地利用、资源治理、能源供给、城乡建立和扶贫开发等筹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制定实施本级综合防灾减灾筹划。3 .重大 项目设防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气象、水利、农业、领土、交通、卫生、林业、地动、人防、电力、通信等重大项目建立为重点,提高重要底子设施和根本大众办事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有效低落学校、医院等设施的损毁水平。4 .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淘汰。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 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 1.3 以内。5。
.受灾群众根本生活得到保障。自然灾害产生 12 小时之内,受灾群众根本生活得到开端救助。自然灾害保险理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底子设施和民房普遍到达规定的设防标准。6 .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健全。建成“县-乡(镇)”二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新建一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救助内容,到达与我县经济社会生长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水平。7 .防灾减灾救灾事情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宣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民众笼罩率显著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办事能力全面提高。8 .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诲形式多样化,下层防灾减灾演练制度化,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在中小学校、乡镇(街道)建成一批下层防灾减灾科普
教诲示范点,社会民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在校学生普及率到达 100%。9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不绝深化。创建 3 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 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 1 名灾害信息员。.人才步队建立深入推进。全县防灾减灾人才步队范围不绝扩大,人才结构趋于公道。种种应抢救援、志愿者、心理安慰步队进一步壮大,社会力量参加救灾形成范围。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依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贯彻实施国度综合防灾减灾相关规矩和《**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推动以相关部分专项规矩为主干、相关应急预案为配套的防灾减灾规矩制度体系建立,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民众在防灾减灾事情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防备、应急准备、紧抢救援、转移安顿、生活救助、医疗救治、规复重建等历程性制度建立,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单一灾种地方性规矩的制定和修订事情;完善自然灾害总体和行业各级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规矩制度体系,为防灾减灾提供法治保障。
(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对峙“统一领导、分级卖力、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造,完善灾害治理体制机制。增
强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抗灾指挥机构防备摆设与应急指挥作用。明确灾害治理事权分别,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防灾方面,增强灾害主管部分与地方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灾害损失、救援救助、资源情况、人口、衡宇、底子设施和社会经济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机制。减灾方面,完善防灾底子设施建立、生活保障摆设、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综合投入机制,健全规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赔偿等机制。救灾方面,创建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健全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规复重建筹划体例与实施等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治理能力
加快气象、水文、地动、地质、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地面站网和防灾减灾信息底子设施建立,建立多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系统,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创建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及宣布系统,增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信息共享与宣布能力,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宣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民众笼罩率;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普查,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充实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形成支撑自然灾害风险治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县、乡镇、社区自
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能要领;依托“互联网+”战略,推进三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办事网络平台建立,提高政府灾情信息报送与办事的全面性、实时性、准确性和范例性;充实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理念,创建集收罗、共享、办事、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民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能要领体系,探索创建重特大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制度和技能要领体系,创建健全综合减灾能力的社会化评估机制。
(四)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理与规复重建能力
加快生长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抢救助等专业步队建立,推动创建以人民武装部、武警步队和公安消防等专业救援步队为突击力量,以地方和下层应抢救援步队为主要力量,以社会应抢救援步队为增补力量的灾害应急处理人才步队体系。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装备更新换代,增强下层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治理和使用,优先为多难易灾乡镇(街道)配备应急装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治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救灾储备模式,科学筹划、稳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立,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治理水平。适时调解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各级政府创建健全与经济社会生长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统筹做好规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筹划、技能保障、政策支持等事情,让灾区建立得更美好。对峙科学重建、民生优
先,将城乡居民住房规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大力大举推广绿色修建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能,加大规复重建住房质量羁系力度。加快完善大众办事体系,有效提升灾后规复重建能力和水平。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减灾救灾财产集聚生长。
(五)进一步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
增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情况治理等防灾减灾主干工程建立,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备能力。加快河道治理主干工程建立,继承实施重要中小河道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强都市防洪排涝建立,增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继承实施大众底子设施宁静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合宁静水平,中小学校舍到达重点设防类标准,提高重大建立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实施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提升重大交通底子设施抗灾能力;结合扶贫开发、保障房建立、危房改革、灾后规复重建等,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革工程,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居民搬家避让工程。
(六)进一步增强科技防灾减灾能力
落实创新驱动生长战略,增强防灾减灾科技资源统筹和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推进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应抢救援、规复重建等灾害风险防备全链条科技生长,充实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借力科研机构增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理与规复重建等要害技能研发。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盘算、遥感、导航定位、移动通信等新理念新技能新要领的应用,增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理与规复重建等要害技能研发。
(七)进一步增强下层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体例社区灾害风险图,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应急遁迹场合,增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体例和演练。增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步队建立。推进下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试点创建事情。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勉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位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责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治理水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统筹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主题运动的宣传教诲。增强对在校学生和下层群众的宣传教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内容纳入学前教诲、在校教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运动以及文明都市(县、乡镇)创建等运动。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诲设施与平台建立,建立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借助防灾减灾宣传教诲基地和下层综合性文化办事中心等文化平
台,遍及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诲运动,积极推进减灾中心机构建立,提升减灾救灾能力。
(八)进一 步增强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政策,健全社会力量发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创建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事情平台。增强对社会组织参加防灾减灾救灾的引导和支持,充实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增强救灾捐赠治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宣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然、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政策,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勉励引导企业投保财产险,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办事事项,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九)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人才步队建立
继承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扩充步队总量,优化步队结构,完善步队治理,提高步队素质。增强抢险救灾步队建立,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生长“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步队。注重灾害治理人才步队建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对外交换相助,探索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专业、高条理防灾减灾人才,实验委托专业机构对治理人员开展自然灾害紧抢救援专业培训,提升步队整体防灾减灾业务能力。增强应
急专家步队建立,完善专家参加预警、指挥、救援和规复重建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咨询事情机制,充实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事情中的照料咨询作用。
四、重 点 工程
相关部分要结合职能,体例本部分、行业、系统重大工程项目。民政系统重点工程如下:
(一)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工程
增强统筹筹划,注重资源整合,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法,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加快县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立,提高救灾储备能力;增强对下层救灾物资储备治理事情的指导,形成笼罩全县科学完备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增强对救灾物资的治理,公道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发起品种和数量,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拓宽救灾物资储备方法,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元、完整的救灾物资储备方法。
(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遁迹场合示范工程 继承开展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事情,提高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价水平;开展社区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增强应急避灾自救互救演练,按标准配备须要的救助物资和救助装备。推动开展示范性应急遁迹场合建立,凭据人口漫衍、都市结构、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建立若干能够笼罩一定范畴,具备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救援成果的大型综合应急遁迹场合。结合人口和灾害隐患点漫衍,新建或改扩建城乡应急遁迹场合。实现对应急遁迹场合成果区、应急物资、人员安顿和运行状态等治理与评价,面向社会民众提供避险救援、宣传教诲和引导办事。
(三)防灾减灾宣传教诲与科普工程
将防灾减灾教诲纳入百姓教诲体系,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和大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科普教诲;推动试点新建或改扩建融宣传教诲、展览体验、演练实训等成果为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诲示范基地;依托“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打造宣传教诲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运动和专业性教诲培训,注重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诲培训,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四)农村住房保险工程
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政策;勉励各级政府、企业、小我私家通过购买保险疏散风险,充实发挥保险经济赔偿优势,逐步提高自然灾害保险赔偿标准;将保险业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充实发挥保险业在防灾防损中的积极作用,创建健全多部分防灾防损协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分和保险机构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配合创建大灾风险档案,不绝提高峻灾风险治理水平。
五、保障步伐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事情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对综合防灾减灾事情的组织领导,创建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抓好筹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强化实施,确保筹划目标完成好,主要任务落实好,重大项目实施好。
(二)强化统筹协调,做好筹划衔接
本筹划由县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种种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事情。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贯彻落实本筹划的总体摆设和要求。有关筹划提出的生长目标、主要任务要与本筹划相协调,提出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要与本筹划相衔接,并认真抓好筹划任务的剖析落实。
(三)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创建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作用。创建与本地经济社会生长水平和防灾减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完善防灾减灾经费分管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资金治理和使用,健全救灾补贴项目,范例补贴标准。
(四)
强化跟踪评估,严格监督查抄
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要创建筹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强化筹划实施情况的跟踪阐发和监督查抄。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要增强对筹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切实提高筹划实施成效。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卖力筹划实施评估事情,编写筹划实施中期和期末进展情况陈诉,为政府防灾减灾事情决策做好办事。
第四篇:防灾减灾材料
5.12防灾减灾日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从2009年起,5月12号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我们今天特意安排了“防灾减灾知识专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既是对在地震灾难中丧生的同胞们致也最深切的悼念,也希望全体师生都能引起重视,更加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的亲人,热爱我们和谐的家园!
一、《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2、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3、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4、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6、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7、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8、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9、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10、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保平安!
[防灾减灾]震后健康小常识
一、震后严防重大传染病蔓延各类病自救小常识
地震发生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饮用水被大面积污染,蚊蝇孽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腐烂变臭的畜禽尸体更成为各种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大批灾区群众集中在临时住所,居住拥挤,人口密度大,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
另外,灾区群众普遍惊慌失措,身心交瘁,肌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也成为传染病流行的诱发因素。因此,自古就有“大灾之后防大疫”的警示。
“灾害对于人群健康的威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滞后性,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传染病防治专家、解放军302医 院杂病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灾区的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对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而言,认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传染病自身防护知识至关重要,甚至生命攸关。
姜天俊指出,大灾之后可能出现大疫绝不是危言耸听,必须严密关注,加大防范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杜绝灾区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现将灾区可能发生的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二、饮食、饮水不干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如果灾区饮水和饮食卫生得不到保证,肠道传染病就会是大灾过后的最常见传染病,比如感染性腹泻、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甲型肝炎等。
预防措施:
1.保证水源卫生:取水点周围50米内禁止大小便和乱丢垃圾,保证饮用水的安全;2.管好粪便:大小便应定点用漂白粉消毒处理,临时搭建厕所应征求防疫人员的同意和指导;3.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和不明来历的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4.灭苍蝇:灾区目前的自然环境正适合苍蝇的生长繁殖,而苍蝇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元凶,必须坚决杀灭; 5.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要彻底洗手,最好用流动水洗手,时间至少在半分钟以上,尤其注意对手背、指甲缝、手指指间等有皱褶部位的清洗,那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有条件者擦以肥皂的洗手液。
自救小常识:
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尽量因地制宜喝开水和经过消毒处理的水,饮食中可加上大蒜、醋消毒肠道。万一出现腹泻、口干等脱水症状,可自己用“白开水500毫升、一啤酒瓶盖食盐、糖10克”配置液体服用,不能单喝开水。
三、蚊虫传播的传染病
目前灾区正值夏季,天气潮湿,污水较多,正是蚊虫滋生的理想场所,蚊虫能传播许多严重的传染病,比如让人寒颤高热的疟疾、致人昏迷痴呆的乙脑、使人一瘸一拐的登革热等。预防措施:
1.防蚊、灭蚊、驱蚊:注意引流居住地附近的污水,喷洒消灭躲藏在倒塌建筑物下面、瓦罐、树洞等隐蔽部位的蚊虫;睡觉地方最好有蚊帐,周围喷洒驱蚊药剂;饮用水加盖、勤换水;野外救援时尽量穿吸汗的长袖服装,裤腿要包扎严实,必要时戴防蚊面罩。2.有条件者在夏季来临之前注射乙脑疫苗。
随身携带风油精备用,睡觉时在身体暴露部位喷洒。万一出现寒冷、高热、举动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寻求帮助。
四、呼吸道传染病
灾区气候变化快,早晚温差大,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身心疲惫,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感冒、麻疹、风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而且呼吸道传染病在灾区人群聚集地、救援人员驻地一旦流行,后果严重。
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夜间露宿,防受凉、淋雨。人多地方戴口罩;2.室内空气流通、清洁;3.消除过分紧张情绪,保持充足睡眠;4.足够营养摄入饮食结构合理平衡;5.老人、有慢支肺气肿糖尿病尿毒症等易发肺炎者,可注肺炎链球菌疫苗1次;6.预测有麻疹、风疹疫情时,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和风疹疫苗;7.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要多休息和饮大量开水,服解热止咳化痰药,必要时用抗生素。
自救小常识:
干活流汗时不要立即脱、减衣服,可先解开几粒纽扣,等汗退去后在逐渐脱衣。轮番作业,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透支体力,多饮开水,出汗较多时饮用加有少量糖和盐的开水,不要长时间喝纯净水。
五、老鼠等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灾区的老鼠等动物也处在极度恐慌之中,已经死亡和从洞中跑出来并混进人群的老鼠明显增多。老鼠能传播不少疾病,比如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等。
预防措施:
防鼠、灭鼠,圈养动物;动物粪尿消毒后集中处理;临时居所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地带,四周挖防鼠沟,保持一定坡度。床铺距离地面2尺以上,尽量不睡地铺。
自救小常识:
接触粪便、污物最好戴手套和口罩,救援作业地方有污水的或雨中救援应穿长统胶靴。食品要放置在安全部位,避免老鼠触及。
六、外伤后引起的传染病
抗震救灾难免皮肤被划破、受伤,厌氧菌等可能会从伤口侵入身体,导致严重的破伤风、气性坏疽等传染病。
预防措施:
救援时戴好手套,避免皮肤破损。一旦出现破损,特别是有比较深的伤口,应及时清理创口,用干净水冲去污物和血迹,不要让破损伤口与土壤接触。及时找到医生寻求进一步治疗和观察事宜。
自救小常识:
受伤后仔细观察并记录致伤物品、伤口部位和深度、出血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以决定是否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
七、其他需要警惕的传染病
灾区群众集中点和救援驻地卫生条件差,有可能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该病主要通过公用毛巾、手帕、浴巾,一个脸盆洗脸等方式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
预防措施:
勤洗手、不揉眼;严消毒、防播散。自救小常识:
一旦染病,应闭目休息,早期可冷敷以减少渗出。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防灾减灾十条法则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保平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暴雨
暴雨,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看出是指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相当大的雨。我国除个别地区外,统一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暴雨往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暴雨,通常指1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有三个:一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二是强盛而持久的上升气流、三是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暴雨集中地带主要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多发地区。
一、暴雨的危害表现
1.渍涝危害
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危害
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二、暴雨的主要形成条件
1.大量的水汽供应
暴雨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须有丰富的水汽供应。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更需要有外界水汽向暴雨区迅速地集中和不断地供应。
2.强烈的上升运动
怎样使水汽凝结成水滴降落下来呢?这就必须有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会导致空气温度下降、大量水汽凝结,形成暴雨。
3.大气层结不稳定
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一旦受到扰动破坏,会导致内部热量、能量的交换加剧,导致强烈的对流运动发生。从而产生强烈降水。
三、暴雨准确预报为何难?
1.空间尺度:预报的最大挑战
暴雨云团的空间尺度一般在20~200公里,现在我们两个探空站之间的距离至少在200公里以上。空间尺度是准确预报暴雨的最大挑战。
2.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预报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获取更多的资料,并将其去腐存精,才能为准确预报提供基础。
3.暴雨的预报水平
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的准确暴雨预报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暴雨预报问题已被列入“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4.预报差距的造成原因
对暴雨的认识不够,是因为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还不足,但也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设备和预报员的水平决定一个地方的预报水平。
四、暴雨的防御措施
(一)行车遇暴雨怎么办
现在很多人喜欢自驾车出行,但自驾最怕遇到一些恶劣天气问题,如果遇到暴雨,我们该怎么办呢?专家告诉我们说,暴雨中行车,因能见度下降,地面湿滑,有时还有雷电大风等剧烈天气,这时就应:
1.打开汽车小灯,握好方向盘,小心驾驶,注意行人,低速行驶,慎用制动。因轮胎附着系数低,制动距离会更长,极易出事。
2.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的安全地带停车。
3.不熟悉的路况,不了解积水深度,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
4.千万不能急加速,这样飞溅的雨水容易被进气管吸入,造成损伤。应尽量放慢车速,小油门谨慎前行。
5.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呆在车内。
6.如不小心车子进水熄火后,千万不能再进行启动,否则发动机将“报销”。而应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并通知4S店施救。也可请路人帮忙,将汽车从水中推出来,尽快进行修理。
7.如紧急需出车,遇有暴雨必须行驶,则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先将空气滤清器拆下或将进气软管抬高,或将排气管用橡胶软管接高。使汽车的进、排气口尽量远离水面,减少发动机进水的可能性。
8.行车时,应尽量躲避对方来车行驶时所拥起的水浪,必要时可停车让对方汽车先通过。
9.当水淹没高度达到车轮半径时,应尽量避免让汽车涉水。采用挂低档、少加油、慢而匀速行驶的方法通过。
(二)山洪爆发的应对招数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l.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三)城市积水灾害的防治
城市积水首先危害的是城市交通,即便是20分钟的暴雨也能使公路立交桥下造成严重积水,导致涉水车辆的熄火,就可能形成交通的堵塞。更为严重的积水就可能使城市的街道、民房、商业用房、仓库、地下停车场、工厂、机关、学校等受到影响,其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现代化城市人口密集,商业区集中,受危害严重。如果处置不当或救助不及时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
造成这些灾害的降水的特点是:时间短,可能只有几个小时,有时甚至不到一个小时;降雨强度大,1个小时就可能下三五十毫米,但降雨总量到不一定很大;降水范围较小,只是城市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几个街区;灾害持续的时间不长,一般几个小时、最多一天就过去了。
正是由于雷阵雨的阵性和分布不均匀性,使得这种短时、局部性的强降雨预报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具体的降雨的区域很难预报,因为它有时只有十几平方公里、甚至只有几平方公里;另外,降雨的强度也不易把握。从理论上说,现在的中小尺度数值预报的精确度可以达到1平方公里左右、甚至更小,但这只是一个奋斗目标,实际操作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目前比较好的办法除了数值预报外,还采用卫星云图结合天气雷达跟踪的办法做临近天气预报。国外也是采取类似的方法。他们是在短期1~3天的天气预报某个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强降雨的具体落区和时段。在强降雨的对流云出现、发展、移动全过程中,用卫星云图结合天气雷达跟踪,这也就是在强降雨开始的前几十分钟或降雨刚刚开始的时候,同时发布强降雨可能出现在城市的那个方位,向什么方向移动,还会影响那些地区。连续进行跟踪,滚动预报。
国外还有些做法也是针对城市积水的,如:鼓励各单位、家庭购买财产、货物、商品、设备保险,为的是在受损后能得到赔偿,以减少损失;另外,容易发生这中情况的城市警察 11 局多备有相关的救助设备,另外,对新修的立交桥不再使桥底下凹,而是使桥顶升高,以避免桥下积水等等。
(四)日常防护措施
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给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重。做好日常的防御工作是降低损失的重要方面。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是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6.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7.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8.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9.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防灾减灾宣传知识
1、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房屋倒塌、触电和火灾、煤气泄露
2、为了减少地震伤亡,最重要的是在平常学习防震知识,做好防震准备
3、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电筒、急救用品
4、为防震准备,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知道防震包存放的地点,以及煤气开关、供电闸盒的位置和关闭的方法
5、在楼房里居住、工作、学习时,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广场和避震的疏散路线
6、平时应熟悉住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要避开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如烟囱、断墙附近等
7、家里的顶柜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过重的物品
8、大地震一般在10-15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紧急避险
9、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处
10、避震时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措施有: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低头,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11、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
12、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
13、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
14、在操场上遇到地震时,应原地不动迅速蹲下,用手保护自己的头部
15、在行使的公交车上遇到地震时,要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
16、乘坐地铁时遇到地震,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17、在商场、书店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附近的大柱子或不易倾倒的大件商品旁
18、在影剧院遇到地震时,要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面、舞台脚下
19、在体育场(馆)遇到地震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向场地中央疏散 20、如果在公共场所被挤进人群,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将双手交叉在自己的胸部,尽量用肩背部承受挤压
21、骑自行车时遇到地震,要立即下车,在开阔地避震
22、在建筑物内的停车场遇到地震时,要立即从车里出来,趴在车旁或两车之间避震
23、在野外遇到地震时,应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
24、在海(湖)边遇到地震时,应迅速远离海(湖)岸,警惕地震引发的海(湖)啸。
25、驾车遇到地震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26、如果地震时遭到埋压,应保持的心理状态是:坚定生存的毅力,排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境
27、被埋压时如果一时不能脱险,要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推开压在身上的物体,使呼吸通畅
28、如果废墟中烟尘弥漫,避免窒息的方法有:用毛巾或手帕等捂住口、鼻,如可能用湿毛巾
29、在等待救援时,保存体力的方法有:没有听到救援的声音时,不大声呼救 30、当无力呼救或外面的人听不到呼救时,可以用石块或铁具敲击金属管子或墙壁
31、在废墟中为了维持生命,等待救援,要想方设法寻找水和食物,必要时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
32、在废墟中应对余震的方法有:躲开悬挂物或可能倒塌的墙体,用砖石、木棍等加固身边的支撑物
33、地震后如能自行脱险,下一步的安全措施有:立即关闭煤气开关和供电闸门,迅速离开危险的房屋
34、地震后寻找被困者的方法有:通过喊话、敲击向被困者传递信息,注意听被困者的呼喊、呻吟或敲击声
35、发现被困者后,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先确定被困者的位置,特别是头部的位置,再进行开挖抢救
36、刨挖接近被困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使被困者受伤的工具,可戴上防护手套用手刨挖和清理
37、抢救幸存者时,要先使其头部暴露出来,并迅速清除口鼻内的灰土,防止窒息
38、对于埋压时间较长的幸存者,要先喂适量含盐饮料,不可马上给予大量食物
39、幸存者若长时间被困在黑暗的废墟中,抢救出来时,应将幸存者的眼睛蒙住,避免强烈光线刺激
40、对可疑有骨折或脊柱受伤的人,抢救时不可强拉硬拖,要设法暴露全身,再整体搬运
41、对抢救出来的受伤者,应首先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再送医院
42、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被烟雾和毒气窒息,或逃生行为不当等
43、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平时应学习防火知识,按消防要求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44、防止家用电器失火的措施有: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随意乱接电线、电源,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45、当火势很小时,灭火的方法有:用水、灭火器、沙土等将火浇(压)灭,或用毯子将火焖灭
46、一旦发现火势不易控制,要立即撤离火场转移至安全地带,尽快拨打“119”报警
47、遇到火灾拨打“119”报警时,一定要说清楚确切的失火地点和建筑物特点、火势大小、联系人的姓名、电话
48、家中的棉、衣服、沙发等着火,用水灭火效果好。若窗帘着火,首先应将其扯下,然后用水浇灭。
49、油锅起火时,灭火的办法是:迅速盖上锅盖或向锅内倒入切好的蔬菜,也可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
50、家用电器起火的灭火办法是: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灭火。
51、电视机、电脑起火,应从侧面靠近,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52、煤气着火的灭火办法是: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在火熄灭的同时关闭阀门。
53、如果自己的衣服着火,又来不及脱衣时,要立即躺倒,让别人用毯子或水将火焖灭或浇灭
54、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来自门外,开门前要先用手摸一下门的温度,如已发烫,则不宜开门。
55、发生火灾时,如果窗外有雨水管或避雷针管线,可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利用管道或管线攀援而下。
56、发生火灾时,如有结实的绳索,可将绳索一头拴在窗框或床架上,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缓慢攀绳而下。
57、如房间外起火,所住房间连通阳台或距楼顶近,可直奔阳台、楼顶平台等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救援。
58、发生火灾时,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盲目从楼上直接跳下来,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59、如果火势不猛,有可能冲出火场的时候,可向头上和身上淋水,或用湿毛毯包裹身体,冲出险区
60、如有浓烟,不能直立行走撤出火场时,可弯腰贴近墙壁前行,并用湿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穿过浓烟
61、当门外已被烈火封住时,保存生命的方法有:紧闭房门,如有可能向门上泼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和争取救援时间62、为防洪而储备的必需物品应有:食物、饮水、炊具、衣物、火柴或打火机等
63、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有效的方法有:在门槛外侧堆上沙袋,并将大门下面的空隙用旧毛毯等堵住
64、遇到洪水来临,可迅速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待救援 65、如果洪水严重,可代替木筏自救逃生的用品有:门板、床板、木箱子、木柜子等
66、上下学时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应遵守交通灯的提示,走人行横道,不要和机动车辆抢行
67、在游乐场应注意的安全措施有:不穿有绳带的衣服和拖鞋,坐过山车、飞椅时,要系好安全带。
68、当遇到歹徒入室抢劫、盗窃时,要冷静、不慌张,记下歹徒的体貌、口音等特征,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
69、在街上遇到抢劫时,避险的措施有:寻找机会求救,看准时机向人多的地方奔跑,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70、在公交车上防止盗窃的方法有:把随身携带的包置于胸前,以防小偷割包、掏包
71、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10报警时,一定要说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确切地点,现在的情况,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72、遇到入室抢劫时,警告歹徒的方法有:告诉歹徒自己的家人很快就会回来,使其心慌,不敢逗留。
73、歹徒作案逃离后,要注意保护现场,歹徒用手摸过的物品不要马上收拾要等公安人员提取现场物证后再作处理74、回家时如果发现小偷正在室内行窃,一定不要大喊大叫,要马上找来邻居或保安人员,将小偷扭送派出所。
75、如果发现小偷作案后正在逃离,可呼叫周围的人一起抓小偷,同时记住小偷的特征和逃离去向,并立即报警。76、面对持凶器的歹徒,要注意自我保护,在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尽量不单独与其正面冲突,以免受到伤害。
77、有陌生人敲门时,应问明身份、来意再决定是否开门,防止歹徒进入伤害家人和抢劫财产。
78、在楼道或门口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警觉,不要与陌生人同时进楼或在其面前打开家门,防止歹徒突然袭击。79、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时,不要多交谈,更不要轻信而把自己家的情况告诉陌生人。
80、居家时的安全意识有:出门时或睡觉前将家门锁好,哪怕出去散步也应记住锁好房门。
81、由于被撬的门锁多数是性能陈旧的,所以防盗门锁应安装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性能可靠的。
82、外出时防止偷抢的措施有:不在公共场所清点现金和行李中的贵重物品,以免引起扒手的注意。
83、在提款机取款时防骗抢的措施有:要求后面的人与自己保持一定距离。在输入密码时用身体遮挡键盘,以防被别人看到。
84、防止街头飞车抢劫的措施有:骑车时如果车筐内放有提包,应把包带绕在车把上。
85、乘公交车时如果发现小偷正在行窃他人,可大声叫喊“我的钱包不见了”,从而提醒别人。
86、乘火车时应注意的安全措施有:不要把装有钱和贵重物品的外套挂在衣帽钩上或餐车的椅背上,以防小偷随手偷盗。
安全用电常识
一、安全用电规定
客户应定期进行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查、检修和试验、防止造成电气设备事故和误动作。
l、多路电源供电的客户应加装连锁装置,按照与电业局签定的协议进行调度操作。
2、装有自备发电机的客户应到电业局备案,并应采取保安措施,防止在电网停电时向电网反送电。
3、客户使用基建塔吊、悬挂彩球、彩旗、横竖标语等要提前向电业局申请。并要保持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
4、要注意用电安全。不准私拉乱扯、严禁一线一地用电。
5、客户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主要电气设备损坏以及因客户原因引起电网停电等事故时,应立即向电业局报告。
二、触电及急救
触电就是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闭合回路,触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电击和电伤两种。人体触电的瞬时如不能立即摆脱电源将导致呼吸困难,心脏麻痹而死亡。
防止触电的注意事项是:
1、进行电气工作前,需先验明确实无电;
2、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如洗衣机、冰箱等)应保持良好的接地;
3、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的带电部分绝对不能外露,严防人体触及带电部分;
4、湿手不要接触或操作电气设备;
5、教育孩子不要玩弄电气设备;
6、安装触电保安器。发现有人触电,应先设法断开电源然后进行急救。对失去知觉的急救主要方法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请医生到场检查处理,严禁注射强心针。
第五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核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加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遏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工作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门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涉灾部门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法规规章政策不断完善,依法应对灾害观念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撤退预案》、《**县地震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工作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观念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流水位、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气象观测、雨量水位自动观测、农情调度、地震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环境 空气质量监测等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全县灾害信息渠道畅通,应急信息报送快速敏捷,覆盖城乡的预警预报体系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灾害防御功能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县实施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交通道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防灾抗灾救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民政公共服务事业、气象现代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人防重点城市(地域)疏散基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灾害防御功能得到明显加强。
——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及时高效,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建立了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受灾群众在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增强,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各类保障、补助标准和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防灾减灾备战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平台基本形成。“十二五”时期,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能力建设,2015年民政部为我县配备一台救灾应急车辆,积极开展协议储备制度,利用专项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建立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补充的救灾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应急救助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建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驻地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队伍和基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骨干作用。全县共有灾害信息员近500余人,防灾减灾救灾队伍建设得到有效壮大。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信广播、互联网等技术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深入,社会动员机制稳步推进。“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恢复重建等工作,形成了合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以每年 “5.12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为平台,积极开展系列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每年汛期前和重要节点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宣传教育,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普遍增强。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冰雪、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呈现高发态势。同时,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县城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较大压力;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房建筑质量标准普遍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受灾害影响程度不断加深。此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还存在短板,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显不足,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动员机制和支持政策未能及时跟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
“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需要提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防灾能力需要强化,基层防灾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装备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等需要强力推进。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更大的力度,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力推动新时期防灾减灾工作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防灾减灾决策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升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进扶贫开发,增强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为建设幸福美好**而努力奋斗。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坚持生命至上,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着力点,以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降低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坚持应急优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御、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
——依法应对,科技支撑。坚持法治思维,严格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灾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合力。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坚持中央、省和市统筹指导、县就近指挥,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军民融合,共建共享。坚持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在抢运物资、转移群众和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人民军队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民政部门在保障战时难民基本生活的兜底作用。
(三)发展目标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进一步理清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事权和工作责任,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建立健全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协调办事机构。到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2.规划衔接和协调有效加强。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能源供应、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制定实施本级综合防灾减灾规划。3.重大项目设防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气象、水利、农业、国土、交通、卫生、林业、地震、人防、电力、通信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提高重要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有效降低学校、医院等设施的损毁程度。
4.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减少。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5.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自然灾害保险理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
6.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健全。建成“县-乡(镇)”二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新建一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救助内容,达到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水平。
7.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显著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全面提高。
8.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基层防灾减灾演练制度化,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在中小学校、乡镇(街道)建成一批基层防灾减灾科普 教育示范点,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在校学生普及率达到100%。
9.“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不断深化。创建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10.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县防灾减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各类应急救援、志愿者、心理抚慰队伍进一步壮大,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形成规模。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依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贯彻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相关法规和《**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推动以相关部门专项法规为骨干、相关应急预案为配套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防御、应急准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恢复重建等过程性制度建设,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单一灾种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完善自然灾害总体和行业各级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为防灾减灾提供法治保障。
(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加强 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抗灾指挥机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明确灾害管理事权划分,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防灾方面,加强灾害主管部门与地方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灾害损失、救援救助、资源环境、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机制。减灾方面,完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安排、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综合投入机制,健全恢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补偿等机制。救灾方面,建立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健全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等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能力 加快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地面站网和防灾减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系统,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及发布系统,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普查,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充分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形成支撑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县、乡镇、社区自 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依托“互联网+”战略,推进三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政府灾情信息报送与服务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理念,建立集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探索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减灾能力的社会化评估机制。
(四)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 加快发展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建立以人民武装部、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为主要力量,以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灾害应急处置人才队伍体系。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装备更新换代,加强基层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管理和使用,优先为多灾易灾乡镇(街道)配备应急装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救灾储备模式,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管理水平。适时调整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统筹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让灾区建设得更美好。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 先,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术,加大恢复重建住房质量监管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水平。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减灾救灾产业集聚发展。
(五)进一步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加快河流治理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重要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水平,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标准,提高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实施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结合扶贫开发、保障房建设、危房改造、灾后恢复重建等,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工程。
(六)进一步增强科技防灾减灾能力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资源统筹和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推进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灾害风险防范全链条科技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借力科研机构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遥感、导航定位、移动通信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研发。
(七)进一步增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加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基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试点创建工作。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鼓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责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统筹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活动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在校学生和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内容纳入学前教育、在校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文明城市(县、乡镇)创建等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与平台建设,建设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借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平台,广泛开 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减灾中心机构建设,提升减灾救灾能力。
(八)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政策,健全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开、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政策,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鼓励引导企业投保财产险,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事项,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九)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队伍。注重灾害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探索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专业、高层次防灾减灾人才,尝试委托专业机构对管理人员开展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专业培训,提升队伍整体防灾减灾业务能力。加强应急专 家队伍建设,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四、重点工程
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编制本部门、行业、系统重大工程项目。民政系统重点工程如下:
(一)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统筹规划,注重资源整合,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加快县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提高救灾储备能力;加强对基层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指导,形成覆盖全县科学完备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对救灾物资的管理,合理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建议品种和数量,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拓宽救灾物资储备方式,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元、完整的救灾物资储备方式。
(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 继续开展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提高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价水平;开展社区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加强应急避灾自救互救演练,按标准配备必要的救助物资和救助装备。推动开展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根据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建设若干能够覆盖一定范围,具备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救援功能的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结合人口和灾害隐患点分布,新建或改扩建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实现对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区、应急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管理与评价,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避险救援、宣传教育和引导服务。
(三)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科普工程
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和大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推动试点新建或改扩建融宣传教育、展览体验、演练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打造宣传教育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专业性教育培训,注重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四)农村住房保险工程
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政策;鼓励各级政府、企业、个人通过购买保险分散风险,充分发挥保险经济补偿优势,逐步提高自然灾害保险赔偿标准;将保险业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防灾防损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多部门防灾防损协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共同建立大灾风险档案,不断提高大灾风险管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抓好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强化实施,确保规划目标完成好,主要任务落实好,重大项目实施好。
(二)强化统筹协调,做好规划衔接
本规划由县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工作。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贯彻落实本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有关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要与本规划相协调,提出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要与本规划相衔接,并认真抓好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
(三)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作用。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灾减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完善防灾减灾经费分担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和使用,健全救灾补助项目,规范补助标准。
(四)强化跟踪评估,严格监督检查
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要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要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切实提高规划实施成效。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编写规划实施中期和期末进展情况报告,为政府防灾减灾工作决策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