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资源答题
水资源答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1、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A、直接从江河取水
B、直接从地下取水 C、直接从湖泊取水 D、为畜禽饮用取水
2、目前淮委开展主要河流水量分配工作,两批共()条河。淮河、沂河、沭河、沙颍河、洪汝河、涡河、史灌河
A、6
B、5
C、8 D、7
3、水法规定,单位和个人有()的义务,()的义务,并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依法()的义务。
A、节约水资源防治水灾害保护水资源
B、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工程 C、节约用水保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
D、节约水资源保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
4、我国现行《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代表()行使。
A、国家水利部国家
B、全民国务院全民 C、国家国务院国家
D、全民水利部全民
5、()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增加抗旱水源的有效途径。
A、集蓄雨水
B、建闸引水
C、打井取水
D、引洪蓄水
6、我国现行《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A、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
B、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 C、国际管理与国内管理 D、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
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推动节水型()的发展。坚持水利节水措施和农艺节水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推行窄短畦灌、格田灌、沟灌、地膜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逐步推行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扶持农业旱作技术和农作物抗旱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业()。
A、农业用水利用率
B、社会产量
C、农业产量
D、社会节水效益
8、用水定额是()的基础。取水许可监管机关应根据()来核定年度计划用水指标,并把()作为节水考核的重要依据。
A、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实用水量用水定额
B、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用水定额用水指标 C、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实用水量用水指标 D、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用水定额用水定额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
A、计划用水 B、水资源 C、节约用水
D、经济发展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A、开发与利用 B、开源与节流
C、开发与保护
D、开源与保护
11、《水法》规定,调蓄径流和分配水量,应当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以()为单元制定水量分配方案。
A、市
B、省 C、区域 D、流域
12、《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中提出,发展和推广村镇()技术。
A、集中供水
B、分散供水
C、一户一家供水
D、十户统一供水
13、我国现行《水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相结合的制度。
A、定额管理
B、节水工程
C、水价管理
D、污水处理
14、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兴建蓄水设施,因地制宜建设()等蓄水工程,适时拦蓄雨洪水,增加有效水源。
A、水坝、水池、水坑、水塘 B、集雨水窖、机井、水柜、水堰 C、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
D、水坝、机井、水坑、水堰
15、我国现行《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权。
A、取水
B、水资源所有
C、水资源转让
D、排污
16、自2002年水利部开展节水型设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建设了四批共()试点。
A、100个
B、88个
C、120个
D、150个
17、淮河区2020年和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亿立方米。
A、665 700.8 B、700.8 742
C、665 742
D、609.1 641.6
18、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设计最大用水量达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数额,应当在建设前编制用水、节水评估报告;直接取用江河、湖泊、水库或者地下水资源的,应当编制()。
A、用水评估报告
B、用水、节水评估报告 C、水资源论证报告
D、节水评估报告
19、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洗车业、建筑业应当优先使用()和其他()。
A、自来水;新鲜水 B、自来水;井水 C、中水;再生水
D、污水;废水
20、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A、限期销毁 B、停止使用
C、限期报废
D、限期淘汰
21、每年的“世界水日”为()。
A、3月23日 B、2月21日 C、3月22日
D、2月20日
22、缓解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正确措施是()。
A、加强水资源开发
B、全面节流,适当开源 C、节约使用水资源
D、加强保护,适当管理
23、增加用水指标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生产经营发展需要;
(二)已经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
(三)水的()达到规定的行业标准。A、重复利用率、用水定额
B、循环利用率、用水消耗
C、污水回用率、用水定额
D、用水工艺、用水定额
24、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当年12月()日前核定下达单位年度用水指标。
A、31
B、20
C、30
D、15
2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地表水和地下水
B、地表水和土壤水
C、淡水和海水
D、江河水和地下水
26、我国现行《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
A、定额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 B、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C、总量控制和总量管理相结合制度
D、省、市、县管理相结合制度
27、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国家鼓励对()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A、雨水、微咸水
B、污水
C、废水
D、海水
28、供水单位应当建立供水统计制度,按月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供水统计资料。计划用水单位应当建立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做好(),加强对用水状况的日常管理。
A、用水记录和统计台帐
B、节水器具推广工作
C、节约用水技术改造工作
D、节水科研工作
29、严格控制开采()水。
A、地下水 B、基岩井水
C、地表水
D、承压水
30、规划建筑面积和日均用水量超过规定规模的新建宾馆、饭店、住宅小区和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办公设施及其他建设项目,应当逐步推行()设施系统建设。
A、污水处理 B、中水
C、节水
D、废水
31、淮河流域一共有()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
A、7
B、8
C、9
D、10
32、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亿立方米。
A、1042
B、595 C、794
D、752
33、《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在沿海地区工业企业大力推广海水直流冷却和()循环冷却技术。
A、苦咸水
B、中水 C、海水
D、自来水 34、2014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水安全工作会议上提出“()、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
A、节水优先
B、严格管控
C、开源节流
D、顶层设计
35、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
A、节水型社会
B、环境友好型社会
C、节水型城市
D、环境友好型城市
3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水价机制,逐步调整水价,实行(),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
A、分类水价
B、分类水价、阶梯式水价、丰枯季节性水价
C、阶梯式水价
D、丰枯季节性水价
37、《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工业用水的()、控制是用水统计、管理和节水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
A、计量
B、考核
C、检查
D、监督
38、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水库水资源,应当按照水法规定的原则,做到公平有序,并符合(),服从防洪安全和水工程运行安全的需要。
A、综合规划 B、水功能区划
C、水资源要求
D、防洪规划
39、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在江河、湖泊新建或者扩大排污口,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A、可以
B、不可以
C、与环保部门共同
D、与当地人民政府共同
40、节水措施“三同时”是指配套建设的节水措施与主体工程()。
A、同时申报、同时购买、同时建设
B、同时设计、同时购买、同时建设
C、同时申报、同时施工、同时营业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判断题(每题 1 分)
41、计划用水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超计划用水的,对超过部分收取罚款。
A、正确 B、错误
42、中水是指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后达到国家规定《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指标,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再生水。因为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中水水质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叫“中水”。A、正确
B、错误
43、我国节水标志是由水滴、人手、地球组成。A、正确
B、错误
44、用水单位应当按照节水管理部门下达的年度用水指标用水,超出规定数量50%以下的部分,按照水价的一倍标准收取。
A、错误
B、正确
45、非常规水源不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A、正确
B、错误
46、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趋低,并且海水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冲洗用水。
A、正确
B、错误
4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从江苏扬州三江口通过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通过途径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国家工程。
A、正确
B、错误
48、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的是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A、错误
B、正确
49、重复利用率是指工业用水中重复利用水量占取水量的百分比。
A、正确
B、错误
50、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义务,并有权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举报。
A、正确
B、错误 51、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水与能源”。
A、正确
B、错误 52、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
A、正确
B、错误
53、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但有97%是咸水,剩下的淡水中有一半以上是凝固的冰川。可以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泊等仅占地球全部水量的0.003%。
A、正确
B、错误
54、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完善和落实节水灌溉的产业支持、技术服务、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
A、正确
B、错误
55、天然水体最大的污染源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A、正确
B、错误
56、淮河流域多年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289.5亿立方米。
A、错误
B、正确
57、水是生命的赋予者,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太湖。
A、错误
B、正确
58、严格管理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A、正确 B、错误
59、深层承压地下水原则上只能作为应急和战略储备用水。
A、错误
B、正确
60、中国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起,就确定每年的3月1~7日为“中国水周”。
A、正确
B、错误
第二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知识竞赛答题
一、单选题
1.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江河水患频繁
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利设施薄弱
2.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人均水资源总量
水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河湖纳污容量
3.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亿立方米以内。
6000 6350 6700 7000 4.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符合()的要求,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流域综合规划
主体功能区
环境影响评价 水资源论证
5.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立方米以下。40 50 60 65 6.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由()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
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
有关流域管理机构
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 当地政府
7.()要切实履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
各级人民政府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各流域机构 各级发展改革主管部门
8.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以上。80% 85% 90% 95% 9.各项引水、调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设必须首先考虑()要求。生产 生态 节水 环保
10.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
水源地保护
限制排污总量
提高河湖水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11.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亿立方米以内。
6000 6350 6700 7000 1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尽快核定并公布地下水()范围。超采和限采 禁采和限采
禁采和可采 禁采和超采
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或(),制定用水计划。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用水定额控制指标
当地人口总量 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14.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征收范围,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
缩小 稳定 扩大 调整
1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确定的目标,及时组织修订本行政区域内各行业用水定额。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用水总量控制红线
16.逐步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节水强制性
能耗强制性
环保强制性 节水性
17.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区(),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
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限制纳污指标体系
水质达标评价体系 水环境监测体系 18.()负责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
发展改革主管部门
监察部门
干部主管部门
19.流域管理机构对省界水量的监测核定数据作为考核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依据之一。
用水效率
用水总量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地下水保护
20.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水利工程建设
农田水利
严格水资源管理 节水型社会建设
21.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
水量分配方案
水量调度方案
水权指标体系 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22.到2030年,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以上。0.5 0.55 0.58 0.6 23.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以上。10% 20% 30% 40% 24.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
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限制审批建设项目取水
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暂停审批建设项目取水 25.流域管理机构要加强重要江河湖泊的()水质水量监测。
省界
地市界
县界 村界
26.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
高额水价
超额累进加价
包费制水价 两部制水价
27.到()年,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2015 2020 2025 2030 28.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制度。
阶梯式水价
超额累进加价
分类水价 两部制水价 29.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立方米左右。
1800 2100 2500 2800 30.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对已设置的,由()责令限期拆除。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31.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多亿立方米。300 400 500 600 32.我国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为()立方米左右。
200 250 33.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控制()过度扩张,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
工业规模
农业规模
城市规模 服务业规模
34.现阶段我国()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
长江 黄河 海河 辽河
35.《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共划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个。
2738 2888 4493 6684 36.《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共划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二级水功能区()个。2738 2888 4493 6684 37.水功能区中的()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储备区,维持水资源的良好状态,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
保护区
保留区
开发利用区 缓冲区
38.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缓冲区主要由()根据省际(界)的用水需求和水质管理需要来划定。
流域管理机构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省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39.到2020年,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以上。0.5 0.55 0.58 0.6 40.2011年,()作为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省级试点通过验收。
宁夏
二、多选题
1.水是()。
生命之源
生计之本
生产之要 生态之基
2.()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
人多水少
水污染问题突出
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3.对()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 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
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 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区取用地下水
4.抓紧编制并实施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压采方案,逐步削减开 采量。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
地面沉降区
海水入侵区 江河源头区
5.各级人民政府要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经费,对()等给予重点支持。
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6.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的“三条红线”包括:()。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用水总量控制红线
江苏
甘肃
北京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7.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
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8.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农村总体规划的编制 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和()制度,公布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核准
安全评估
审批 备案
10.流域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制订和完善水资源(),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
调度程序
调度方案
应急调度预案 调度计划
11.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 “三同时”制度包括()。
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 同时验收
12.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城乡供水
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环境治理 防洪排涝
13.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水忧患
防灾
水资源节约保护 减灾
14.要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水资源。
合理开发
优化配置
全面节约 有效保护
15.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大力发展()等高效节水灌溉。
管道输水灌溉
喷灌
漫灌 微灌
16.要将水资源()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开发 利用 节约 保护
17.加快建设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建立()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中央 流域 地方 行业
18.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节约保护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水管体制改革 19.把水情教育纳入(),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体系
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20.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
事权清晰
分工明确
行为规范 运转协调
21.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最严格”主要体现在()。
管理目标更加严格
制度体系更加严格
管理措施更加严格 考核问责更加严格 22.鼓励并积极发展()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污水处理回用
雨水开发利用
微咸水开发利用 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
23.《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是全国()的重要依据。
水土流失治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水污染防治 水环境综合治理
24.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按照()的原则选定。
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区
重要的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功能区
国家重点湖库水域的水功能区,主要包括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湖泊和水库水域的水功能区
主要省际边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等协调省际用水关系以及内陆与海洋水域功能关系的水功能区
25.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一级区划可划分为()。
保护区
保留区
开发利用区 缓冲区
26.编制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加强()的保护。
重要生态保护区
水源涵养区
江河源头区 湿地
27.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关系。
上下游
左右岸 干支流 地表水和地下水
28.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
饮水安全
供水安全
生态安全 防洪安全
29.严格按照规定的征收()征收水资源费,确保应收尽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停征水资源费。
范围 对象 标准 程序
30.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 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农田水利工程体系
三、判断题
1.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 ╳
2.深层承压地下水原则上只能作为应急和战略储备水源。()√ ╳
3.流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 ╳
4.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 ╳
5.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不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 ╳
6.严格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
√ ╳
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 ╳
8.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 ╳
9.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增排污口,对已设置的要严格管理。()√ ╳
10.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 ╳
11.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
12.各流域机构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 ╳ 13.对在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 ╳
14.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体现效率优先,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
√ ╳
15.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用水定额管理要靠用水总量控制来实现。()
√ ╳
16.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提高决策透明度。()
√ ╳
17.新建建设项目应制订节水措施方案,扩建和改建建设项目可不制订节水措施方案。()
√ ╳
18.保留区是协调省际或用水矛盾突出的地区间用水关系而划定的重要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水域。()
√ ╳
19.到2020年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应提高到60%以上。()√ ╳
20.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 ╳
21.依法规范机井建设审批管理,限期关闭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外的自备水井。()
√ ╳
22.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一经批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等必须服从。()
√ ╳
23.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完善和落实节水灌溉的产业支持、技术服务、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
√ ╳ 24.农业用水要逐步实行阶梯式水价。()
√ ╳
25.应强制淘汰居民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及产品。()√ ╳
26.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备用水源。()
√ ╳
27.开发利用水资源应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充分考虑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维护河湖健康生态。()
√ ╳
28.进一步完善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
29.建立健全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鼓励开展水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
√ ╳
30.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经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可以实施。()
√
╳
第三篇:答题
第一轮
1、中国象棋的双方各有几种棋子(七种)将、士、象、马、车、卒、炮
2、鱼有耳朵
3、蒲公英靠什么传播种子(风力)
4、王昭君的墓在什么地方(内蒙呼和浩特)
5、总角之交是指(儿时、少年之交、发小)
6、太湖在什么地方(江苏省南部)
7、IMF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8、镜泊po湖在那(黑龙江牡丹江市)
9、隔着门缝看到的人(和正常人一样大)
10、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新疆吐鲁番盆地)
第二轮
1、乌鱼是鱼类
2、坏血病是因缺什么而造成的?(维生素C)
3、(红茶)属于发酵茶
发酵茶是比较不伤胃的,可以调节人体的血脂、血糖、加速人体消化,所以胃不好的人但想喝茶来减肥瘦身的,可以多喝发酵茶,例如红茶、乌龙、普洱等。
4、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安徽)
5、草莓上的疙瘩是(草莓籽)
6、骆驼有(双层)眼睫毛
古代被人尊奉为火神的是(祝融)又叫黎,善于用火,保存火种,钻木取火。
第一轮
1、香槟酒是葡萄酒
2、斗牛士用红布斗牛,牛冲过来是因为(布的抖动使牛兴奋)
3、中山装的创始人(孙中山)
4、IMF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5、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楚国)
6、关闭当前文档CTRL+W
7、正规围棋的棋盘大小是(19×19)
8、黑啤酒的香气是什么香(麦芽香)
9、“送”的笔画顺序,是先写走之,还是先写关,先写关后写走之
10、“陈”的笔画顺序,是先写竖,还是先写3,正确的是先写3
第二轮
1、养老保险要缴纳最低要多少年?(15)
2、医疗保险是缴纳多少年?25年
3、上路行驶的机动车未随车携带身份证的,交警可依法扣留机动车。(错误)
4、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经大修后可以上路行驶(错误)
5、润滑油由 基础油 和 添加剂 两部分组成
6、润滑油分为
工用
润滑油和
车用
润滑油两大类
第四篇:答题
1、以下那一项是视觉器官对周围物体远近、深浅、高低三维空间位置的分辨感知能力? A;同时视
B;融合视
C;主导视
D;立体视、充足的睡眠可消除视疲劳,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小时?
A;7
B;8
C;9
D;10 3、几岁至几岁是近视眼的快速突增期?
A;3~6岁 B;7~9岁 C;10~13岁 D;16~18岁、视力低下,98%为(?)所引起。
A;近视眼 B;远视眼 C;散光眼 D;老视眼
5、理想的眼屈光生长发育规律是从出生时的远视眼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减少,到(?)时完成眼的正视化。
A;7岁 B;8岁 C;9岁 D;12岁
6、视力正常的标准为(?)。
A;远视力≥1.0 B;远、近视力均≥1.0 C;看得清楚远近目标且能分辨色彩 D;中心视力、周围视力和立体视力均正常
7、孩子出生时一般都是远视眼,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迅速增长,(?)度数逐渐减少,逐步向正视眼发展。
A;远视 B;近视 C;斜视 D;散光、近视眼视力碍障主要表现在(?)。
A;近距离物像清晰,远距离物像模糊 B;远距离物像清晰,近距离物像模糊。C;远、近物像都不清楚 D;远、近物像都清晰、不良的视觉环境和视觉行为会引起眼轴(?),造成近视眼。
A;异常增长 B;发育迟缓C;发育停滞 D;发育过短 10、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视眼的孩子(?)握笔姿势不正确。
A;30% B;50% C;75% D;95%
11、视力健康管理的工作核心就是通过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动态管理全面促进学生视力健康。
A;健康评估 B;康复训练 C;综合干预 D;光学矫治、如果孩子的(?)消耗过快,那么将来发生近视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A;近视储备 B;远视储备 C;远视力 D;近视力、通过(B)检测,可找出近视发生与发展的“症结”。
A;散瞳验光检测
B;眼生物与生理功能检测
C;动态屈光检测 D;静态屈光检测
14、教室照明应配备有灯罩的40 W荧光灯(C)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A;6 B;8 C;9 D;6~9
15、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眼屈光变化最快的一个阶段,其规律是沿着(A)的方向变化,呈不可逆走势。
A;远视→近视→正视 B;近视→正视→远视
C;远视→正视→近视 D;正视→远视→近视
17、中小学生视力健康问题,必须从为孩子建立一份完整的《视力健康档案》入手,坚持从(A)、用眼行为、用眼环境三方面进行定期监测 A;视力健康状况
B;远视力
C;近视力
D;用眼时间
18、学校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应围绕“(A)、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动态管理”各环节展开。
A;健康教育
B;健康促进
C;健康管理 D;健康评价
19、根据《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要求,开灯时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应 ≥(C)勒[克斯]。A;100 B;200 C;300 D;400、视觉功能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是指(A)。
A;同时视
B;融合视
C;立体视 D立体视
判断题
1、没有好的视力,就不会有好的视觉。(A)
A正确
B错误
2、双眼中只要有一只眼睛远视力达到了1.0,就不是视力低下。(B)
A;正确
B;错误
3、激光手术可治愈近视眼。(B)
A;正确
B;错误
4、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可缓解调节过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近视度数加深。(A)
A;正确
B;错误
5、有理想远视储备的孩子,将来发生近视的风险相对较低。(A)
A;正确
B;错误、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可通过科学检测分析进行预警。(A)
A正确
B错误
7、要解决好中小学生视力健康问题,必须依靠传统的“查病-治病”方法,把近视当成“疾病”来处理。(B)A;正确
B;错误
8、没有同时视功能,则必有一只眼睛的功能受到抑制,成为废用性弱视,进而成为外斜视。(B)
A;正确 B;错误、如果12岁前远视储备消耗过快,将来发生近视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A)
A;正确
B;错误
10、同样是1.0视力的7岁孩子,他们的眼屈光状态不尽相同,可能是正视,也可能是近视,还可能是远视。(A)
A;正确
B;错误
11、对于远视力≥1.0,但眼屈光发育走势已偏离正常轨道的孩子,如不主动进行干预,将来就会发展成为近视眼。(A)A;正确 B;错误、眼肌灵活性差、耐力差的孩子更容易发生近视。(A)
A;正确 B;错误、排查假性近视首先要进行散瞳验光。(A)A;正确
B;错误
14、中小学阶段是孩子眼屈光变化的敏感期,绝大部分学生近视眼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发展的。(A)
A;正确
B;错误、已近视且度数较高的孩子如果不及时配镜矫正视力,会加速近视发展。(A正确 B错误
A)
第五篇:答题
一、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②动力条件:大风频繁③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具体表现在①过度放牧②过度樵采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二、荒漠化的危害 1.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基础设施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4.严重影响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 和地区。
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3)解决生活能源问题(4)发展节水农业(5)植树种草,防风固沙(6)设置草沙障
湿 地
一、湿地的成因
①气候:多雨、蒸发弱②地形:平缓、低洼、排水不畅。③土质、土层:冻土层或透水性差。(或多滩涂)④水文、水系:河网密布、经常发生凌汛、河流泛滥。
二、湿地的作用
1、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蓄洪水④降解污染物。
2、经济效益①提供丰富的农产品。②提供矿物资源。③航运。
3、社会效益①旅游观光。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三、湿地资源问题
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四、湿地资源的保护
①退田还湿地;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③防治水污染;④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生动植物;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⑥建立湿地保护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一、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①位置②气候③地形④水文水系⑤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①工农业、②人口、城市③经济基础等
二、田纳西河综合开发的经验的启示是什么?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一、评价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的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与优劣、市场开发前景、交通状况、水资源状况、资金、技术等
二、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
一、市场地位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
三、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主要有两大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四、德国鲁尔区兴起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比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利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五、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冲击
六、德国鲁尔区整治措施:
1、调整整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七、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八、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目前山西每年外运煤炭约5亿吨。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①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②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九、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处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十、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1)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开采成本;
(2)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转换,变成电能、煤气、液化产品等,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
(3)加强煤炭为原料的其他化工产品开发,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区域农业发展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1地形:高原、山地、平原地形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2气候:雨热同季(但有半干旱地区)热量条件满足一年一熟的要求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高有冻土和沼泽
4、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西部有牧草分布
二、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国家政策的支持
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1平原:商品粮基地2山区:林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3牧区:畜牧业基地
四、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黑土流失、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草地退化、比重下降、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
对策:
1、加强黑土培肥,防止黑土流失
2、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3、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4、退耕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5、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良种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区域发展条件思路分析
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需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和城市、交通、工农业基础、历史背景、经济腹地、技术、政策、地区的开放度、生产协作关系等)方面考虑,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条件,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1、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2、出现问题原因:产业基础薄弱、市场腹地小、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
旅游地理答题模版
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③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3、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
4、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
5、客源市场条件
其他:政策条件、服务质量、治安等(获取信息)
三、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利:①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弊:①带来环境污染②对动植物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⑤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四、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出现问题解决的措施:1立法和政策2建立保护区3排污处理4加强环境保护教育5对环境破坏的禁止6保护规划
自然灾害答题模版
一、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二、防治自然灾害采取的对策: 1.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同。2.建立健全各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3.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减灾意识。4.实施自然灾害保险制度5.针对各种灾害具体的工程措施
但也应注意,对于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应针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加以治理。如:洪涝灾害——恢复植被 ;沙尘暴——恢复植被,(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赤潮——控制污染等。
环境保护答题思路
一、某地有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干旱地区)。③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④滥砍乱伐森林。⑤草场退化。⑥物种减少(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⑦湖泊萎缩。⑧湿地减少。⑨滑坡、泥石流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人口压力大(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环境认识不足,生态意识淡薄、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传统的经济模式,损害环境为代价);④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三、减轻环境问题的措施:
①控制人口数量。②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③清洁生产。④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⑤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角度分析问题:
要从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方面展开,即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
例如:生态持续发展:利用秸秆、粪便制造沼气;沼渣、沼液为稻田、果园菜地提供肥料;地热供暖;经济持续发展:利用地热温泉、农产品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社会持续发展:客房、餐厅、酒厂等部门的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 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
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
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⑤侨乡
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
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
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6、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三、河流的治理
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下面我们从成因和治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自然原因:主要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三个方面分析。②人为原因:主角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分析。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3、举例:以长江为例
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B、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C、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②人为原因: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