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 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
海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琼人劳保〔 2007 〕 214 号
关于印发《 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各市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编委办,洋浦开发区人事劳动保障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国人部函[ 2007] 165 号),现将《 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市县、各单位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规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
二○○七年六月十一日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各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人事部《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和《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的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范围
(一)凡以社会公益为宗旨,经机构编制部门依法核定机构编制而正式设立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一律按照本实施办法实行岗位设置管理。
(二)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办法进行岗位设置管理。
(三)经批准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办法。
二、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按需设岗、优化结构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单位的性质、特点、职能、任务、层次、区域和人员编制等因素,合理设置各类各级岗位,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岗位阶梯结构。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要做到方案公开、职数公开、职责公开、任 职条件公开,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接受群众监督。
三、岗位类别设置
事业单位的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勒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一)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三)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四)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依据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编制方案确定。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 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四、岗位等级设置及其结构比例
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三类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对三类岗位都实行最高等级控制和结构比例控制。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管理岗位共分8 个等级。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2、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各级的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2、专业技术岗位共分13 个等级。一至四级为正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为副高级岗位,八至十级为中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为初级岗位,其中十三级即员级。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规格、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 : 3 : 6o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 : 3 : 6 ;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 : 4 : 4 ;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 : 4 : 3 ;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 : 5。
4、各类事业单位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结构比例,执行《 关于印发海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暂行规定的通知》(琼人劳保职〔 2000〕 8 号)规定的控制标准。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 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2、技术工岗位共分5 个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3、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控制在25 %以内。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t 的比例,一般控制在5 %以内。
4、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里。
(四)特设岗位设置、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不受原核准的专业 技术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或相应等级的岗位出现空缺时,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特设岗位的设置申请,按审核权限逐级上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事业单位在满编的情况下设置特设岗位,应按照《 海南省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暂行办法》(琼府〔 2006 〕 47 号)的规定,先向有关部门申请核定临时性的过渡编制。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二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 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4、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1、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资格与岗位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工作资历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按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 关于印发<海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琼人劳〔1997〕116号)、《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琼人劳技〔1997〕 16号)、《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琼人劳技〔1998〕5 号)、《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正常化有关问题的通知》(琼人劳保〔1998〕63号)、《关于印发海南省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琼人劳保〔2000〕22 号)等文件的规定执行。
五、岗位设置程序
(一)各事业单位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二)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三)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四)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五)岗位设里实施方案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
(六)组织实施。
七、岗位设置的审核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一)省直单位的审核
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无归口管理部门的,其岗位设置方案直接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有归口管理部门的,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省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二)海口、三亚两市单位的审核
市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无归口管理部门的,其岗位设置方案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有归口管理部门的,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市直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 门审核后,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两市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情况需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两市设置二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三)其他市县单位的审核
市县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本市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市县政府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市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并分类汇总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依照以上规定申请变更:
1、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八、岗位聘用
(一)事业单位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二)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 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三)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四)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府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五)省直各有关单位和各市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省直各有关单位、各市县和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六)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九、专业技术一级岗位
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 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组织实施
(一)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核准的各类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共同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类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确保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三)各市县、各部门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主题词:专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意见
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办公室 2007年6 月18 日印发
第二篇:关于印发《 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
海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琼人劳保〔 2007 〕 214 号
关于印发《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编委办,洋浦开发区人事劳动保障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国人部函[ 2007] 165 号),现将《 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市县、各单位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规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
二○○七年六月十一日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各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人事部《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和《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的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实施范围
(一)凡以社会公益为宗旨,经机构编制部门依法核定机构编制而正式设立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一律按照本实施办法实行岗位设置管理。
(二)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办法进行岗位设置管理。
(三)经批准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办法。
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按需设岗、优化结构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单位的性质、特点、职能、任务、层次、区域和人员编制等因素,合理设置各类各级岗位,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岗位阶梯结构。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级各类专业 技术岗位设置,要做到方案公开、职数公开、职责公开、任职条件公开,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接受群众监督。
岗位类别设置
事业单位的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勒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一)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三)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四)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依据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编制方案确定。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 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四、岗位等级设置及其结构比例
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三类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对三类岗位都实行最高等级控制和结构比例控制。
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管理岗位共分8 个等级。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2、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各级的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2、专业技术岗位共分13 个等级。一至四级为正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为副高级岗位,八至十级为中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为初级岗位,其中十三级即员级。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 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规格、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 : 3 : 6o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 : 3 : 6 ;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 : 4 : 4 ;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 : 4 : 3 ;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 : 5。
4、各类事业单位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结构比例,执行《 关于印发海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暂行规定的通知》(琼人劳保职〔 2000〕 8 号)规定的控制标准。
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 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2、技术工岗位共分5 个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3、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控制在25 %以内。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t 的比例,一般控制在5 %以内。
4、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里。
特设岗位设置 1、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不受原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或相应等级的岗位出现空缺时,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特设岗位的设置申请,按审核权限逐级上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事业单位在满编的情况下设置特设岗位,应按照《 海南省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暂行办法》(琼府〔 2006 〕 47 号)的规定,先向有关部门申请核定临时性的过渡编制。
岗位基本条件 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二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4、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1、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资格与岗位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工作资历等因素综合确定。
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按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 关于印发<海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琼人劳〔1997〕116号)、《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琼人劳技〔1997〕 16号)、《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琼人劳技〔1998〕5 号)、《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正常化有关问题的通知》(琼人劳保〔1998〕63号)、《关于印发海南省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琼人劳保 〔2000〕22 号)等文件的规定执行。
岗位设置程序
(一)各事业单位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二)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三)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四)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五)岗位设里实施方案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
(六)组织实施。
七、岗位设置的审核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省直单位的审核
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无归口管理部门的,其岗位设置方案直接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有归口管理部门的,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省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海口、三亚两市单位的审核
市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无归口管理部门的,其岗位设置方案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有归口管理部门的,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市直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两市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情况需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两市设置二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其他市县单位的审核
市县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本市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市县政府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市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并分类汇总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依照以上规定申请变更:
1、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八、岗位聘用
(一)事业单位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二)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三)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四)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府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五)省直各有关单位和各市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省直各有关单位、各市县和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六)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 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九、专业技术一级岗位
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组织实施
(一)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核准的各类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共同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类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确保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三)各市县、各部门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三篇:关于印发枣庄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范文模版)
关于印发枣庄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枣人字„2007‟176号)
各区(市)人事局、枣庄高新区政工部,市直各部门(单位):
为加强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根据人事部制定印发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及《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试行办法》(鲁厅字„2005‟42号)及省人事厅制定印发的《实施意见》(鲁人发[2007]28号)和《枣庄市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试行办法》(枣办发[2006]12号)规定,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枣庄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制度,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区(市)、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将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结合起来,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结合起来,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出发,从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实施工作,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推进。
二OO七年十一月九日
枣庄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试行办法》(鲁厅字„2005‟42号)和《枣庄市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试行办法》(枣办发[2006]12号),进一步加强岗位管理,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根据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鲁人发„2007‟2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均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臵管理,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2、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办事机构,参照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臵管理范围。
3、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4、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种类别的岗位结构比例,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
5、主要依靠专业技术和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0%;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事业单位设臵的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6、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后勤服务等工作应逐步实现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臵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臵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三、岗位等级设置
8、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市及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初次设臵按现有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县级正职、县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9、事业单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臵,其他等级管理岗位根据编制员额和工作需要设臵。
10、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11、根据国家规定的1:3:6的总体控制目标,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分级分类控制。分级控制目标为: 市属事业单位2:4:4,区(市)属事业单位1:3:6,乡镇属事业单位0.5:3.0:6.5。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2、根据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行业特点,每个事业单位确定一个为主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总量的80%。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臵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13、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4、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目标为: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一般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主要在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和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医疗卫生等领域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辅助岗位上设臵;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的总量一般控制在25%左右;四级岗位按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40%的比例设臵。
15、各级各单位在设臵具体岗位时,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功能、规模、规格及专业技术水平等,在不超过总体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按国家和省颁布的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进行设臵。
16、经批准设臵的特设岗位是非常设工作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由核准机关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四、岗位基本条件
17、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18、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各等级岗位还应具备以下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19、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其中高、中、初各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本行业、本单位岗位需要、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还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0、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21、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臵的专任岗位,不实行兼职。其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省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
(3)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4)其他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省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2、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是市重点设臵的专任岗位,原则上不实行兼职。其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市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
(3)市级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4)其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市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3、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24、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在各类各级岗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各个岗位的具体条件要求。
五、岗位设置的审核
25、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有关要求,在核定的人员编制内研究制定岗位设臵(或调整)方案,提出各类岗位的设臵数量、等级和结构比例,经主管部门审核,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后组织实施。其中,市属事业单位报市人事局核准;区(市)及乡镇属事业单位,经区(市)人事局审核汇总后,报市人事局核准。
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可依据岗位结构比例对岗位设臵数量实行集中调控,统一研究制定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或调整)方案。
26、实行市以下垂直管理的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臵与调整方案,报市人事局核准后,由市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27、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臵,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将符合条件的人选逐级推荐上报,经省人事厅审核,省政府同意后,报人事部审定。
28、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三、四级岗位设臵,由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等因素,集中掌握,重点使用,主要在本科高等院校、重点科学研究机构和骨干医疗卫生单位设臵。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由事业单位提出设臵申请,分别报市人事局和省人事厅核准。其中,市属及以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臵的总量,由市人事局汇总报省人事厅核准;
三、四级岗位设臵经各区(市)人事局和市直各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核准。二、三、四级岗位聘用后,聘用人员名单须报市人事局备案。
29、特设岗位的设臵由事业单位提出意见,经主管部门(区(市)须经区(市)人事局)审核后,报市人事局核准。
六、岗位聘用
30、事业单位按照《枣庄市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枣办字„2006‟6号)及有关规定,遵照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公开竞争、合同管理的原则,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臵实施方案,自主确定本单位各类具体的岗位设臵,明确岗位等级,按规定程序公开岗位设臵,组织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
岗位设臵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1、事业单位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2、已经对各类岗位实行岗位设臵管理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实施意见和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管理,按照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对现有聘用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按规定程序备案和确定岗位工资待遇,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尚未对全部岗位实行岗位设臵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抓紧研究制定岗位设臵方案,经核准后进行岗位设臵,组织岗位聘用。未按规定进行岗位设臵管理的不得新聘人员或将进入最低相应岗位等级的人员聘用到上一级岗位。
33、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要严格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及有关要求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之内;在未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前,不得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和职数新聘人员。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步到位。
3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以其为主的工作岗位进行管理,执行一个岗位的工资待遇。可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一般不再设臵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工作不设臵专业技术岗位;按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管理的,应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内,确定其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完成该岗位专业技术工作的职责任务。
35、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臵和人员聘用后,应填写《枣庄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手册》(附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情况进行审查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的予以备案,并按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七、组织实施
36、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和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共同做好岗位设臵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信息数据库,尽快实现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
37、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有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及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认真做好岗位设臵管理工作;没有颁布本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执行;无相近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参照的,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岗位设臵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38、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对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对在实施工作中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规定给予处分。
附件:枣庄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手册式样
第四篇:关于印发德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德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德人[2007]92号)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县(市、区)人事局,市直各部门(单位):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根据人事部制定印发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和《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试行办法》(鲁厅发[2005]42号)、《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实施意见》(鲁人发[2007]28号)及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的通知》(鲁人发[2007]50号)规定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德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制度,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将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结合起来,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结合起来,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出发,从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实施工作,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推进。
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
德 州 市 人 事
局
德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鲁厅字[2005]42号),进一步加强岗位管理,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和《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实施意见》(鲁人发[2007]28号)以及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的通知》(鲁人发[2007]5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均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臵,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2、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以及人民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办事机构,参照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臵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种类别的岗位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
6、主要依靠专业技术和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0%;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事业单位设臵的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7、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后勤服务等工作应逐步实现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臵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8、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臵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引进的急需高层次人才。
三、岗位等级设置
9、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臵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省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初次设臵按现有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10、事业单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和组织部门编配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臵,其他等级管理岗位根据人员编制和工作需要设臵。
11、专业技术岗位一般指从事教学、科研、医疗和技术推广等专业技术工作,并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或能力才能担任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臵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12、根据国家规定的1:3:6的总体控制目标,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分级分类控制。分级控制目标为:市属事业单位2:4:4,县(市、区)属事业单位1:3:6,乡镇属事业单位0.5:3.0:6.5。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7;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3、根据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行业特点,每个事业单位确定一个为主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总量的80%。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臵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14、工勤技能岗位一般指承担后勤保障、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臵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5、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目标为: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一般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主要在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和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医疗卫生等领域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辅助岗位上设臵;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的总量一般控制在25%左右;四级岗位按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40%的比例设臵。
16、各级各单位在设臵具体岗位时,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功能、规模、规格及专业技术水平等,在不超过总体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按国家和省颁布的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进行设臵。
17、经批准设臵的特设岗位是非常设工作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单位事业发展需要和所引进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等具体情况确定。
四、岗位基本条件
18、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水平;(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19、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各等级岗位还应具备以下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管理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
(2)四级、六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管理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
(3)七级、八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
20、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其中高、中、初各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本行业、本单位岗位需要、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还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1、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臵的专任岗位,不实行兼职。其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1)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省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
(3)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4)其他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省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2、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是市重点设臵的专任岗位,原则上不实行兼职。其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市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3)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并创造出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4)其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市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3、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24、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在各类各级岗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各个岗位的具体条件要求。
五、岗位设置的程序
25、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臵,岗位设臵的程序是:
(1)进行岗位调查。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各类岗位进行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单位职责任务、人员编制和结构现状,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依据、技术复杂程度、职责范围、任职条件、考核标准等。
(2)制定岗位设臵方案。在岗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岗位分析,对业务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类,以一个岗位人员满负荷工作为单元划分岗位任务范围。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资格条件,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标准,提出各类岗位的设臵数量和层次,制定岗位设臵方案。
(3)方案核准。岗位设臵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方案内容及样式的说明》的要求,填报《岗位设臵情况一览表》(附件1),报市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后组织实施。
(4)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岗位设臵实施办法,对核准设臵的岗位,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考核标准,作为聘用人员和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26、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或调整)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后组织实施。其中,市属事业单位报市人事局核准;县(市、区)及乡镇属事业单位,经县(市、区)人事局审核汇总后,报市人事局核准。
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可依据岗位结构比例对岗位设臵数量实行集中调控,统一研究制定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或调整)方案。
27、岗位设臵方案经核准后,应保持相对稳定。经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28、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岗位设臵方案可进行调整,并按照本意见规定的程序和权限申请变更:
(1)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臵的;
(2)根据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机构编制调整的;(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臵的。
29、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臵,由省和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等因素,集中掌握,重点使用,主要在本科高等院校、重点科学研究机构和骨干医疗卫生单位设臵。事业单位提出设臵申请,由市人事局汇总后报省人事厅核准。二级岗位聘用后,将聘用人员名单报省人事厅备案。
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设臵,由市人事局集中掌握,主要在市属高等院校、重点科学研究推广机构和骨干医疗卫生单位设臵。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县(市、区)人事局汇总后报市人事局核准,聘用人员名单报市人事局备案。30、事业单位需要设臵特设岗位的,由事业单位提出意见,经主管部门或县(市、区)人事局审核后,填写《德州市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臵审核表》(附件2)报市人事局核准,并附专题报告。
31、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实行审核制。按照管理权限,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方案由主管部门审核后,于每年的第二季度报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七、岗位聘用
32、事业单位按照《山东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鲁厅字〔2005〕43号)及有关规定,以及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遵照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公开竞争、合同管理的原则,自主确定本单位各类具体的岗位设臵,明确岗位等级,按规定程序公开岗位设臵,组织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
岗位设臵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3、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应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聘用条件一般不得低于省、市规定的基本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的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4、已经对各类岗位实行岗位设臵管理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实施意见和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管理,按照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通过竞争上岗或其他评价方式,对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按规定程序备案和确定岗位工资待遇,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尚未对全部岗位实行岗位设臵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抓紧研究制定岗位设臵方案,经核准后进行岗位设臵,组织岗位聘用。未按规定进行岗位设臵管理的不得新聘人员或将进入最低相应岗位等级的人员聘用到上一级岗位。
35、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要严格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及有关要求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之内;在未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前,不得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和职数新聘人员。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步到位。
3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以其为主的工作岗位进行管理,执行一个岗位的工资待遇。可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一般不再设臵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工作不设臵专业技术岗位;按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管理的,应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内,确定其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完成该岗位专业技术工作的职责任务。
37、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臵和人员聘用后,应写出书面工作总结报告,填写《德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手册》(附件3)、《德州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聘用人员情况表》(附件4)、《德州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人员情况表》(附件5)、《德州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聘用人员情况表》(附件6),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情况进行审查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的予以备案,并按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八、组织实施
38、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要求,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和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共同做好岗位设臵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信息数据库,尽快实现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
39、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有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及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认真做好岗位设臵管理工作;没有颁布本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执行;无相近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参照的,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岗位设臵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40、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对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对在实施工作中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规定给予处分。
第五篇: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6〕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我们研究制定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要从创新人事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确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岗位结构比例,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人事部门要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
人事部
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6.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8.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9.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10.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12.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1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标为1:3:6
高级、中级、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
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2:4:4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1中级 社会事业3:6,五级、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根据地区经济、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
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总结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的总量,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5.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6.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17.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
18.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门要制定政策措施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四)特设岗位设置
19.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
25%左右,一级、二级岗5%左右。各地区、各部 各级人事部门及事业单位主管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0.特设岗位的设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1.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2.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3.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4.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5.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6.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行业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28.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以及行业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29.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岗位设置的审核
30.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人事部核准后实施。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32.地(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地(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3.县(县级市、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县(县级市、区)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4.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垂直管理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报人事部备案后,由国务院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政府直属机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核准后,由该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六、岗位聘用
35.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行业指导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36.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7.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和《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38.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39.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40.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七、专业技术一级岗位
41.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4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43.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按照以下基本程序确定:
(1)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事业单位将符合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
(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对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选进行审核后报人事部;
(3)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上报的人选进行审核确定。
确定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八、组织实施
44.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核准的各类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共同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45.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类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确保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46.有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按照《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参照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执行;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的精神执行。
47.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部门和事业单位建立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48.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49.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人事部门要结合实际,根据《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具体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报人事部备案后组织实施。
50.本实施意见由人事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