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中期检查的通知(国土资信办
【发布单位】国土资源部
【发布文号】国土资信办发〔2007〕8号 【发布日期】2007-07-09 【生效日期】2007-07-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中期检查的通知
(国土资信办发〔200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金土工程一期建设覆盖的试点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为全面了解全国金土工程一期建设进展情况,保证金土工程按期完成,依据《关于印发全国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3号)和《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08号)的精神,部金土工程办公室决定于2007年7~8月对各地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主要对照《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和部批复的各地金土工程建设方案的内容,对各地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金土工程一期覆盖的64个节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包括:
1.金土工程一期的项目立项、经费落实和组织实施情况;
2.建设用地审批、建设用地预审、矿业权等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情况;
3.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农用地分等、矿业权、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规划等数据库的建设情况;
4.各节点单位局域网建设及省―市―县联网情况;
5.各试点单位数据中心软硬件环境及安全系统建设情况。
二、工作安排
本次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1.自查阶段(2007年7月10日~8月5日)
各地首先按照《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和部批复的本地金土工程建设方案所确定的建设任务和进度进行自查,包括工程基本概况、项目立项与资金落实、组织领导与实施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成效、数据库建设与整合、网络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各省(自治区)负责对所辖试点城市(不含计划单列市)的金土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一并形成自查报告;计划单列市自行开展检查形成自查报告。各地在2007年8月5日前将自查报告以正式文件(连同电子文档)报送部金土工程办公室。
2.现场抽查(2007年8月6日~8月25日)
部金土工程办公室根据各地自查情况,对部分地区金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现场检查与调研,一并研究推进工程建设的措施。
3.总结阶段(2007年8月26日~8月31日)
部金土工程办公室将检查结果汇总报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并通报全国。
联系人:高晓桦
电话:010-6655861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100812
邮件:xhgao@infomail.mlr.gov.cn
二○○七年七月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发(2006)23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
国土资源部文件 国土资发[2006]23号
关于印发《全国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全国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经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执行,并就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抓好金土工程的组织实施,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要“紧紧围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推行电子政务“。曾培炎副总理十分关心、支持金土工程,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国土资源信息化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点,对于促进高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工作效率,提高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金土工程关系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是连接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加快推进信息化,开展金土工程建设,不仅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必然选择。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实施金土工程,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
二、加强组织领导。部党组已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金土工程基本完成,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作为“十一五’’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组织实施金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主要工作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亲自管,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切实解决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机制体制问题和经费、人员保障问题。分管领导要认真研究一统一部署,协调好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关系,整体推进信息化工作。各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强化信息化工作机构的统一管理和业务领导职能,充分发挥信息中心的统一组织实施和技术支撑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力量,市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逐步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机构。
三、强化统筹规划。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覆盖国土资源工作全局的战略举措,涉及全国国土资源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必须做好统筹规划。今年是“十一五”第一年,又适逢金土工程即将启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一定要重视信息化规划和金土工程建设方案的编制,用规划和方案统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全局,尤其是金土工程的建设工作。各地的国土资源信息化规划应作为其国土资源工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本地区发展需求和特点,通盘考虑“十一五"本地区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明确目标和任务,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要在《全国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的总体框架下,编制本地区的金土工程建设方案,细化工作内容,提出可操作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保证金土工程建设目标的完成。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和金土工程建设方案报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备案。
四、抓紧开展金土工程的立项与实施。金土工程是“十一五”国土资源工作的一件大事,是信息化建设的大抓手。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将金土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加快推进本地区金土工程的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各地金土工程的建设,首先要围绕国家级金土工程的目标与任务展开,特别是对国家级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所确定的32个省级和32个重点城市试点,要做好组织实施和资金配套保障,落实责任人,明确工作计划,保障国家级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顺利完成。同时,要按照《全国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根据本地区国土资源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扩展和细化本地区金土工程的目标和任务,.抓好金土工程的立项和组织实施。
五、积极筹措资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人力和技术设备投入都较大的工作,需要一_定数量和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特别是金土工程的全面展开,必须要有建设资金的保障。各地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研究,多想办法,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要把信息化建设与运行费用纳入每年部门的日常工作经费计划当中。同时,要不断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财政、发改等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支持,设立国土资源信息化专项,努力把金土工程纳入本地区的重大工程计划当中,保障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信息化经费的管理,专款专用,切实把经费管好、用好。附件:
全国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
金土工程是面向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支持发展、服务社会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中提出“组织实施‘金土工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网络”。部党组已把“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金土工程基本完成,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国家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已获批准立项,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抓紧开展本级金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组织实施。为全面部署和加快推进全国金土工程建设,保证全国金土工程建设的整体性和各级各类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制定以下总体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
全面、准确、直接地掌握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的各类信息,建立覆盖国土资源管理主要业务、贯穿上下的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有效降低重大地质灾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切实推行依法行政与执政为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保障。
到2008年年底:
(1)基本建立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基本实现国家级、省级和重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土地登记发证、土地执法监察等主要地政管理业务的网络化运行;形成有效参与宏观调控的决策支持信息应用示范,准确掌握各类用地动态变化信息,科学评估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和建设用地可供性。
(2)基本建立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实现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等主要矿政管理业务的网络化运行;建立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系统和全球重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系统,实现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有效监督和调控。
(3)建立国土资源门户网站体系,全面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为全社会提供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
(4)建立、整合和完善土地、矿产的各类基础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级、省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并形成信息交换、共享和服务的技术体系。
(5)完善地(市)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局域网,建成覆盖部和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主干网,并利用有关网络资源建立连接省级、市级和部分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广域网,初步实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的网上传输与交换。
到2010年年底:
(1)建成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耕地保护国家监督系统和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基本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主要政务管理业务的网上审批,形成对土地、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系统,大幅提高政府管理的行政效能。
(2)在对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实施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形成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网络化信息传输于一体的防灾、减灾体系,及时科学地预警、预报地质灾害,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
(5)建立覆盖全国的土地、矿产、地质环境和基础地质的各类基础数据库,基础信息积累和基础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基本满足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并向社会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4)基本建立覆盖全国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基本形成全国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实现各级业务管理系统运行与数据库更新的联动。
(5)建立由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组成的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满足各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规范建设与运行,以及信息共享、交换与安全需要的标准。
二、建设原则
金土工程建设遵循“统筹规划,相互衔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试点引路,分步实施;保证安全,开放服务”的建设原则展开。
(1)统筹规划,相互衔接。为保证金土工程的全国“一盘棋”和各级之间的充分衔接,各地要在全国金土工程的总体框架下,结合本地区发展情况和国土资源工作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金土工程建设方案,确保与全国金土工程建设目标保持一致。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和数据资源,注重系统之间的衔接,切实保障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逐步消除“信息孤岛”,最大程度发挥现有各类资源的效益,保护已有的投资。
(3)试点引路,分步实施。金土工程建设要在先行安排试点取得示范效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按照总体目标,科学、合理制定分期目标,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逐步实现最终目标。要注意以需求为导向,边建设边应用,通过系统应用拉动需求,进一步推动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4)保证安全,开放服务。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元化服务方式,大力加强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同时,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通过制订相关的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和规定,引进和研制系统安全与数据保密技术,保证系统和信息的安全。
三、总体框架
全国金土工程建设的总体框架是,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为纽带,以标准、制度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国土资源各项管理业务流程优化为主线,以支撑国土资源管理决策为核心,形成互联互通、贯穿上下的政务管理、决策支持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体系。
(一)金土工程的总体构成 金土工程的总体构成如图1所示。
1.网络层。建立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局域网,支撑各级国土资源业务系统内部运行;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立国土资源政务外网、支撑国土资源纵向业务的网上运行;依托Internet,提供对外信息服务。
2.数据层。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为核心,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GIS平台,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交换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提供业务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支撑。
3.应用支撑层。建设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合,作为金土工程各业务系统建设的应用支撑平台,利用电子政务搭建环境定制各项业务应用;通过电子政务运行环境对业务应用系统进行管理、运行和维护。
4.业务层。围绕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等业务,建立并集成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国土资源信息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5.门户层。利用门户实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网上受理,并发布国土资源基础信息和政务信息,向社会各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服务。
(二)金土工程中各级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的思路 各级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如图2所示。
1.各级基础数据库通过各自相对独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和更新。各级基础数据库之间通过国土资源政务外网实现基础数据的同步更新,不具备建立数据中心条件的县级单位基础数据库在市级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并通过报盘或网络等方式向市级数据中心报送日常更新数据。
2.各级业务系统主要由本级基础数据库支撑运行,上下级具有关联的业务系统之间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业务联动。不具备建立业务系统条件的县级单位,作为市级业务系统的应用终端,通过市级业务系统办理业务。
3.采用门户网站技术集成各类信息服务系统,键接各级信息发布网站。暂时不具备建立对外网站条件的市县,信息上传到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网站进行发布。
4.各级基础数据库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同时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各级应用系统根据本级的业务管理需求自行建设,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和建立应用系统接口。实现相关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上下联动和数据传递。
(三)总体技术路线
优先采用面向服务的技术构架及电子政务平台思想,强调技术的实用性、通用性、可靠性、安全性,保障系统的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开放性和统一性。
在数据资源建设方面,采用主流GIS平台、大型数据库等技术,按照统一标准建设与整合各类数据库,通过集中与分布式管理相结合、多级备份和相对独立的数据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统筹规划,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搭建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统一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业务应用系统纵向数据交换。
四、建设内容
金土工程总体建设内容包括数据库建设与整合、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和标准化等六个方面。
(一)数据库建设与整合 1.数据库建设与整合的内容
在土地数据库建设方面,部和省级重点建设与整合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基本农田、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库,以及建设用地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等管理数据库;市、县级重点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城镇地籍、基准地价、土地市场、土地监察等方面的数据库建设。
在矿产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部重点建设和整合矿产资源可供性、矿产资源潜力、全球矿产资源、矿产品、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规划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库,以及探矿权、采矿权、油气勘查开采等管理数据库;省级重点建设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规划、探矿权、采矿权等方面的数据库;市县级重点建设矿产资源规划、采矿权等方面的数据库。
在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方面,部、省建立覆盖重点地质灾害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地质灾害监测、防灾预案、区域环境地质等方面的数据库。市、县结合当地地质灾害防治的实际需要,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监测等方面的数据库。
金土工程建设和整合的各级各类数据库见表1。2.数据库建设与整合的方式
采用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全面理清现有数据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标准、规范开展数据整合与建库。
对于新建基础数据库,结合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修编等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同步建立基础数据库,为保证新建基础数据库的质量,数据入库前须进行严格的数据检查。对于新建的管理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标准、规范,通过相关业务系统的运行,同步建立管理数据库。
对于现有数据库的整合,根据同构同标准、同构不同标准、异构同标准、异构不同标准四种情况按照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整合改造。
3.数据库管理与更新维护
(1)建立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维护基础数据库。为了便于基础数据库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将数据存储和应用开发分开,面向不同的具体需求,开发便于数据维护和更新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
(2)形成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
数据更新依赖于基层日常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库,采用自下而上更新方式,由下级数据管理部门负责日常数据采集更新,通过增量备份的方式定期逐级向上更新数据库。
涉及到由上级部门审批的规划、计划类等数据库,数据库的更新由上而下进行,通过数据增量方式进行传送。
对于管理数据库的更新,建立业务管理系统运行与数据库更新联动的机制。
(二)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
依托各级信息化机构,将各类与管理决策有关的基础数据、管理数据和成果数据统一集中管理,为各类业务系统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有条件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应建立相应的数据中心。
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和GIS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数据存储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为各类数据的集中管理、维护、处理、加工提供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更新,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信息进行提取、集成、分析,为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数据中心按照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模式建设。直接用于行政审批和决策支持的数据,统一集中到数据中心。并制定数据汇交、更新、发布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对于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公益性基础数据,采用分布式管理模式,由数据采集部门自行管理维护,负责日常更新。
数据中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和数据交换系统。数据中心的逻辑结构如图3所示。
1.数据存储管理系统
以先进、成熟的GIS软件平台和关系到数据库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为本级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应用支撑。
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包括对基础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成果数据库、数据备份库、交换信息及对外发布信息的统一存储管理,各级中心数据存储可结合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网络存储技术架构。在具体硬件的选择方面需要考虑到硬件设备及链路方面的安全冗余设计。
在数据库和GIS软件选择方面,应选用目前国内外通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和主流GIS软件,并根据实际需要来具体配置。服务器可根据实际情况部署基础数据库服务器、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电子政务运行支撑服务器、应用/Web服务器、交换数据服务器、交换应用服务器、安全应用支撑区服务器等。
2.数据交换系统
数据交换系统架构在国土资源政务外网上,包括面向基础数据库同步与备份的交换系统、面向各级业务信息传递的交换系统和面向外部数据共享的交换系统。
面向基础数据库同步与备份的交换系统,主要实现将下级数据库的更新及时地、自动地同步更新到上级数据库。
面向各级业务信息传递的交换系统,主要用来实现垂直业务系统上下业务流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统计数据上报、专项材料上报或下发等。
面向外部数据共享的交换系统,主要实现国土资源系统与外部门间基础数据或有关业务数据的交换。
(三)业务系统建设 1.业务系统建设内容
按照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思想,开展耕地保护管理相关应用系统、矿产资源管理相关应用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数据综合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1)耕地保护管理相关应用系统
在耕地保护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方面(耕地保护相关业务流程见图4),重点建设以建设用地审批为主线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县市级建设用地网上申报(或报盘)和国家、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设用地审批网上会审;同时围绕土地利用执法监察,建立集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信访举报、备案核查、违法查处为一体的自上而下的土地执法监察系统。
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围绕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执法监察等业务开展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市、县重点围绕土地登记发证、土地市场管理、建设用地报批、土地开发整理等业务开展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2)矿产资源管理相关应用系统
在矿产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方面,重点建设以探矿权与采矿权登记发证、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探矿权、采矿权网上报批(或报盘)和网上会审及储量登记统计的网上报送(或报盘);同时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执法监察,建立集矿山检查、信访举报、违法查处为一体的自上而下的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系统。
国家级矿产资源管理应用系统重点建设探矿权采矿权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系统、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信息系统、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
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重点建设探矿权采矿权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系统、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信息系统等(图5)。
(3)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
建立地质灾害综合区域分析与预警、远程会商与应急指挥、野外应急调查数据传输、地质灾害信息一体化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连接国家、省和重大灾害点的网络平台和视频多媒体平台(图6)。
(4)国土资源信息综合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连接部、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综合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实现国家对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数据快速、直接地获取。
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为基础,在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的支持下,围绕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政策,建立区域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区域产业用地动态变化综合分析和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等系统;围绕战略性矿产的安全保障,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和全球重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等系统。
(5)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重点建设以门户技术集成信息发布、查询、网上申报、网上举报、元数据服务、数据下载等功能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系统结构如图7),向企业、公众及其它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国家、省和有条件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应建设信息服务系统,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市县,信息上传到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息服务系统发布。
2.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方式
建立业务系统模型,鼓励以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通过统一数据资源管理、统一业务规则管理机制和可视化集成环境,形成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统一的技术框架和运行环境,同时注意选择组件式GIS嵌入到电子政务平台。
(四)国土资源网络系统建设 1.网络系统建设的内容
分别建设完善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局域网系统,为各级国土部门提供基础的网络运行平台,实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网络联通,为应用系统运行、信息交换和共享等提供基本条件。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相关网络资源,建设连接四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国土资源政务外网系统,为各级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通道,同时为远程终端用户提供接入服务。
为实现地质灾害现场到指挥中心的信息快速传输,建立连接灾害现场和数据中心的移动网络平台。
2.网络系统建设的方式
国土资源政务外网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相关网络资源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成以前,部和各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网络连接利用已建成的国土资源专网,省以下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可利用当地政府网和其他网络资源进行连接,以此作为金土工程各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根据各自需要选用支持IP协议的卫星通信系统或其他无线网络资源建设移动网。
(五)安全系统建设
安全系统建设要按照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安全策略、法规、标准和管理要求进行,以风险评估和需求分析为基础,坚持适度安全、技术与管理并重、分级与多层保护和动态发展等原则,保证网络与信息安全和政府监管与服务的有效性。安全系统建设包括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用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等方面的建设内容。安全系统设计按照基础设施层、数据访问层、信息交换层、应用层划分层次。如图8所示。
建立以防火墙子系统和网络防病毒子系统为主的基本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防范网络层的威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入侵检测子系统、主权保护子系统和客户端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
对重要的国土资源基础和管理数据,要建立容灾备份系统。下级数据备份到上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立国家级异地容灾备份中心,实现数据异地容灾。
(六)标准与制度建设
金土工程涉及的系统和数据建设需要遵循数据建库、信息系统建设、数据交换、应用系统接口、数据安全、数据质量、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标准与规范;同时,结合依法行政改革,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业务模型,划分信息和系统的安全等级。
对于尚未开展的信息化标准,要在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的框架下由部负责制定。各级金土工程建设中要严格遵循国家和部颁布的标准,同时,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进行扩展。
五、工程实施
(一)组织领导
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骨干工程。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要做到组织有方、领导有力。金土工程建设由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金土工程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金土工程建设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统一规划和部署本级金土工程的建设,明确工程建设责任人。在工程建设中,业务部门负责提出业务需求,信息化部门负责技术支持,通过招标方式委托有关企业承担系统开发与集成、数据库建设和整合,并委托第三方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理。
(二)建设分工
金土工程建设针对国家目标和地方目标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分级实施。
在数据库建设方面,部负责统一建设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可供性、矿产资源潜力、矿产品、全球矿产资源数据库。其它数据库建设,部负责制定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地方按照部的要求实施。数据交换系统由部统一开发,部署在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面,部负责统一开发综合统计网上直报系统、区域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系统、区域产业用地动态变化综合分析系统、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统、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系统、矿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系统。对这些系统,地方可与本地应用系统在数据、应用等层面上进行整合。其他系统各地可按照规范的业务模型建设,对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矿业权系统、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系统由部负责开发统一的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上下系统之间的互连。有条件的省可考虑全省采用统一电子政务平台。
在网络建设方面,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完成之前,部--省厅国土资源专网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建设。省以下的国土资源网络连接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建设。
(三)试点示范
金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需要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局面和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不断深化的环境,需要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建设模式,先行安排局部试点,在取得示范效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建设。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中央投资部分)将在省级和部分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试点示范,地方金土工程建设也要根据信息化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根据应用紧迫性、信息化应用程度、业务关注度选择相关业务开展试点示范,然后全面铺开。
(四)人员培训
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部将在各地工程建设中组织工程管理、技术实施方面的培训。对由部负责组织的数据库建设和系统开发部分,部将统一开展应用与维护等相关培训;各地负责承担的工程建设内容由各地负责开展相关培训。在系统投入运行以后,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短训班,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应用技术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五)项目管理
各级金土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理。对各类将要推广的应用软件,要进行严格的测评。在工程建设中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对项目合作方强有力的约束,提高工程质量。建立科学、严格的系统日常管理与维护规章制度,规范系统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六)资金来源
金土工程建设投资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投资主要用于国土资源部机关及统一推广到各级的应用系统建设、国家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及相关数据资源建设、工程建设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以及西藏自治区金土工程建设。地方投资主要用于本级业务应用系统及相关数据库建设、数据中心软硬件环境建设、网络建设等。各地要抓紧制定本地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资金概算,形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得到地方财政的支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金土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实行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
第三篇: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安全检查的通知
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安全检查的通知
信息来源:施工安全管理处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4日 浏览次数:154 京建发〔2018〕223号
各区住房城乡建设委,东城、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各区公安消防支队,各消防监督处,各有关单位:
今年以来,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以下简称“施工现场”)发生多起火情事故,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形势较为严峻,特别是随着入夏施工期的到来,施工现场火灾隐患随之增多。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发生,根据市安委会、市防火委的总体部署,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公安局消防局决定从即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在全市集中组织开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检查组织形式
(一)成立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市公安局消防局共同成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由两部门分管领导任组长,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施工安全管理处、市公安局消防局防火部建审处具体负责全市大检查活动的综合协调与信息传递工作。各区住建委和消防支队、各消防监督处应参照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所属辖区内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工作部署、业务指导、具体检查与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设立市级联合检查组
市级联合检查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施工安全管理处牵头,市公安局消防局防火部、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共同组成市级联合检查组,按照“四不两直”的原则对在施项目进行抽查。各区检查组也要按照要求进行全面检查,既要检查市重点项目,也要注重对规模小项目的检查,既要检查结构施工项目,也要检查装修改造项目等。
二、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大检查期间要重点整治建设、施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未经许可擅自施工,使用不合规的彩钢板和保温材料,违章动火动焊,现场管理责任不清等突出问题。在做好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日常消防安全巡查检查、临时施工用电配电设备、线路敷设等事项检查的同时,重点应加强四个方面的检查:一是查合法性。施工总承包、监理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取得施工许可证明文件,是否取得公安消防机构出具的消防设计审查证明文件或备案凭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和保卫方案是否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备案。二查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项目经理等责任是否明确;是否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施工现场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施工人员是否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施工工地现场是否挂牌公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消防安全组织机构网络图;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是否实施监理。三查可燃易燃材料管理。保温材料、安全防护网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临时用房应采用A级不燃材料搭建,且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可燃易燃材料是否进行及时处理或有效防护,严禁在在施建筑内存放易燃、可燃材料,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四查动火动焊管理。现场动火作业必须执行用火证审批制度并实行严格消防安全管理,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动火作业前应清理现场可燃物,并安排专人现场监护,动火作业后应检查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严禁施工现场动火、动焊与保温、防水施工等交叉作业;施工现场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和有损坏的乙炔瓶;电气设备与可燃、易燃易爆危险品和腐蚀性物品是否进行有效隔离和防护。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工作部署阶段(5月14日-5月18日)。各区住建委、消防支队按照通知要求,成立检查组,明确工作职责,结合本区、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具体检查方案。
第二阶段:排查隐患阶段(5月19日-6月22日)。集中开展检查,区住建委会同区消防支队,按照检查项目逐项进行实地检查,发现问题隐患,发出整改通知书,并依法严格处罚,建立专项检查档案。
第三阶段:总结报送阶段(6月24日-6月30日)。各区住建委、各区消防支队报送总结报告,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与市公安局消防局汇总,整理消防安全工作报告。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要深刻领会这次施工场消防安全大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清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进行动员部署。各级领导要分片包干、带队督查检查,各岗位人员要明确职责任务,实行实名制检查,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工作制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此次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各单位要积极做好此次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宣传发动工作,各建筑行业系统、集团、总公司,施工单位要结合《消防法》、《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消防条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等消防安全规定,通过设立黑板报、悬挂标语条幅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加大消防安全法规和常识的宣传力度,加大对消防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宣传氛围。
(三)协调配合、严格执法。各区住建委、公安消防支队要及时进行沟通和联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细致地开展联合大检查,对检查出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要发出整改通知书,列出清单,责成建设、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同时要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确保消防法规、消防安全职责的落实。
特此通知。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
2018年5月10日
(联系人: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张罗鹏,联系电话:59958837;市公安局消防局尤建军,联系电话:82215472)
第四篇:关于开展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嘉建交[2012]75号
关于开展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执行情况
专项检查的通知
各在建建设单位: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设监理行为,提高我区建设监理水平。根据《上海市建设领域2012年重点稽查工作方案》的部署和中纪委等部委关于专项治理的要求,结合本区建设领域情况,定于2012年6月至8月底,组织开展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检查重点
本区在建工程项目建设各方执行《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办法》等监理管理制度的情况。主要包括:
(一)、监理取费制度执行情况;
(二)、监理报告制度执行情识;
(三)、项目监理机构及人员配置情况;
(四)、建设程序履行情况;
(五)、承发包行为;
(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等问题;
(七)、建设各方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把关情况;
二、检查方式
建设各方开展自查自纠、区相关部门(安质监、建管所、招投标办)开展联合检查、迎市相关管理部门专项抽查等方式。
三、检查步骤
第一步:6月15日至6月底,建设各方进行自查自纠。对照《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守则和管理办法》的工作要求,建设各方进行自查,并做好自查记录和迎检材料以备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纠。
第二步:7月1日至8月10日区相关部门(安质监站、建管所、招投标办),对本区区域内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全覆盖的联合检查。对查出问题,要求建设各方进一步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罚。
第三步:8月11日至8月15日信息收集工作,通过建设各方前期自查、自纠,区相关部门组织检查等方式,对检查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并用书面形式进行小结,(8月10日前报建设管理科)并对填写表格进行收回汇总并上报市相关管理部门。
第四步:8月16日至8月底迎接市相关管理部门对各区县前期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四、检查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建设单位领导必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检查,自查自纠,扎实整改,切实把这次专项检查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
(二)强化协作推进。各级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定责、定人、分组、分片,有序推进检查工作,确保检查不走过场。检查前要将本区区域内所有在建项目列出清单在检查中根据检查表格内容逐一进行登记,确保全覆盖。通过本次检查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共同完成好这次专行检查任务。
(三)严格行政问责。对本次专项检查中发现问题各管理部门要进行分析梳理,对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对典型案例在媒体上进行曝光。
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12年6月20日印发
第五篇:关于开展2011年下半年全市建设工程合同履约情况检查的通知 Microsoft Word 文档
关于开展2011年下半年全市建设工程合同履约情况检查的通知
文号:台建规办〔2011〕114号 索引号:TZ016-0701-2011-0074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
时限:长期公开 发布日期:20110905 各县(市、区)建设规划局(分局)、温岭市建工局,台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局: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合同主体的履约行为,提高履约意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严肃性,经与市工商局研究,决定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2011年下半年全市建设工程合同履约情况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主要检查在建建设工程合同、重点是国有投资项目的施工和监理合同的订立及履约情况,包括:合同备案情况、应招标的专业工程和监理项目等是否招标、工程款支付是否及时到位、暂定价材料单价确定、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补充协议签订、工程开工和进度情况、监理和承包方人员到岗和变更处罚条款执行情况、施工合同内部管理制度、检查资料是否按要求提供等。
二、检查范围及相关要求
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和台州经济开发区各抽查5个在建工程项目,其他各县(市)各抽查7个在建工程项目。
本次检查结果予以通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内部管理不健全的单位,按有关规定,视其情节给予记分、通报批评、记不良行为、上黑名单及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检查期间发包方、承包方及监理方应按照要求提供检查资料且主要人员到场,未按要求提供检查资料或人员未按要求到场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如确因特殊情况人员无法到场接受检查的,承包方人员需提供发包方和监理方签字认可的请假条(监理方人员请假需经发包方认可),并附上请假依据,否则视为未按合同要求到岗。
三、检查方式和时间安排
本次检查将采用工地自查、及市检查组抽查的方式进行。
(一)第一阶段:各地建设(建筑业)主管部门督促所有在建项目(包括市政、园林绿化项目)发包方、承包方及监理方,于9月20日前按本通知的检查要求完成自查自纠工作,并将自查自纠结果上报当地建设(建筑业)主管部门;各地建设(建筑业)主管部门于9月30日前对全部在建项目的自查情况进行疏理、汇总,并将《在建工程项目汇总表》报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以便市检查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工作;
(二)第二阶段:我局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全市建设工程合同履约情况抽查,检查时间为10月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郑英希,联系电话:88517680,传真:88527350,邮箱:171692063@qq.com。
附件:1.检查资料清单
2.在建工程项目汇总表
3.台州市建设工程合同履约评价表及有关履约评价明细表
二○一一年九月二日
相关附件下载:
台建规办[2011]114号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