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操作规程

时间:2019-05-13 19:1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操作规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操作规程》。

第一篇: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操作规程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操作规程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精神,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动规范改革后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做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市场监管工作,根据《深圳市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和《深圳市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作组织实施方案》(深府函〔2013〕28号),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工作,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监管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是全市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关于支付机构及其业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支付机构执行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开展业务,促进深圳市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防范支付风险。具体负责监管以下事项:

(一)负责深圳市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非金融机构的行政许可初审工作;

(二)依法对已获得及拟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公司治理、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状况、反洗钱工作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三)负责对在外地注册、已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且获准已(拟)在深圳市开展支付业务的异地支付机构备案登记与管理工作;

(四)按规定对辖内支付机构变更相关事项进行真实性及合理性审查,防范支付机构通过变更相关事项故意规避监管、转让或变相转让、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等问题;

(五)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督促支付机构加强纠纷案件、风险事件等应急事件处理与管理;

(六)组织起草有关支付机构支付业务地方性规章和政策,经批准后组织实施等;

(七)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监管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五)《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六)《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

(八)《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

(九)《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

(十)《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规范支付机构变更事项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十一)《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进一步规范支付机构变更事项监管工作的通知》;

(十二)《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十三)《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 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

(十四)《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管理规定》;

(十五)《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规范开展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认证工作的通知》;(十六)《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关于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系列规范(V2.0)的通知》;(十七)《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关于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认证规范>的通知》;(十八)《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关于印发〈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现场检查要求〉等相关文件的通知》。

三、部门内部职责分工

为落实支付业务许可审查及监督检查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专门成立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审查及监督检查工作小组,该小组由分管支付结算工作的行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支付结算、科技、反洗钱、金融稳定和法律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有关部门密切协同,合理调配资源,切实从业务、技术、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角度加强监管。

(一)支付结算处:承担非金融机构申请支付业务许可的初审工作以及已获《支付业务许可证》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日常监管工作。督促支付机构落实各项监管规定;组织开展各类型支付业务专项检查与后续处置;处理市民日常投诉,维护消费者权益;以及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反洗钱处:依法履行对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管职责。承担非金融机构申请支付业务许可的反洗钱措施初审工作;监督、检查辖内支付机构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的情况;调查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可疑交易活动;对支付机构进行政策辅导及风险提示;以及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科技处:承担支付机构的技术管理工作。承担非金融机构申请支付业务许可的技术初审工作;指导和督促支付机构开展技术检测认证工作;不定期开展技术管理相关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工作;以及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金融稳定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部署,承担未获得支付业务许可的非金融机构进行强制退出与市场清理工作,查处支付机构超出许可范围从事支付业务的情形;制定周密详细的清退方案,以确保机构有序退出市场,维护市场稳定,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法律事务办公室:收集、整理辖内支付机构报送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信息,对其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情况通报或风险提示,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并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四、对非金融支付机构的监管工作机制

(一)监管的原则和频次要求

非金融机构应当按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后,方可开展支付业务。支付业务日常监管:支付结算处作为深圳市支付服务市场的主要监管部门,针对辖内支付机构支付业务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相关资金使用、支付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合规性进行日常监管,对发现的违规问题依法进行督导、限期整改或行政处罚。反洗钱工作监管:指导和督促支付机构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建立健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体系,督促各机构将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有机融入自身风控体系,将反洗钱工作覆盖到各业务条线;以勤勉尽责为原则开展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案件协查等工作;对辖内各机构进行洗钱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开展分类监管,对于风险较高的机构进行现场检查,视情形依法处罚或责令限期改正。技术监督管理:指导和督促支付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定期完成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容纳上述系统的专用机房的检测认证;针对机房物理环境、应急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以及数据主机安全等方面,不定期开展技术管理相关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工作。

(二)监督的形式和要求

1.非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支付机构支付业务月报、季报、财务报告,监测支付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资金管理和盈利状况;通过支付机构年度运行报告、自我评估报告、支付系统风险评估报告,对辖内支付机构进行监管和综合评价,全面监测机构运营;按规定对支付机构变更事项进行初审并上报,履行属地监管义务等。2.专项执法检查。

监管机构每年度遵循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原则,依据以下内容确定专项执法检查项目和检查对象:(1)上级行执法检查工作部署和本行工作安排;(2)非现场监管中发现的违规线索;(3)以往检查整改情况;(4)中国人民银行其他职能部门执法检查中发现并移交的重要违规线索;(5)公众举报,其他监管机构或互联网等媒体反映的信息。检查结束后,根据被检查人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提出处理意见。检查具体要求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执行。

3.客户备付金存管情况非现场监管及现场检查。根据已建立的客户备付金信息统计监测、核对校验制度,监管部门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业务进行定期非现场审查;并根据监管需要,调阅支付机构和备付金银行相关交易、会计处理和档案资料,要求支付机构对其客户备付金等相关项目进行外部专项审计。

4.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考核及管理。培训考核具体要求按照我行有关支付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执行。

5.自我评估。要求辖内法人支付机构及异地法人支付机构在深圳辖区内所设分支机构每年度进行自我评估,内容包括支付机构基本情况、支付业务开展情况、财务稳健性、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状况、系统安全维护、反洗钱工作开展等。

6.约谈负责人。业务开展中存在违规开展支付业务、未认真报送各类监管数据、出现支付风险隐患等影响支付业务开展与监管等因素的,监管部门可对支付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五、对非金融支付机构的信用监管措施

(一)经营异常名录机制

支付机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纳入经营异常名录进行监管:

(1)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50%;

(2)有重大经营风险;

(3)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支付机构,监管部门可实施以下监管措施:(1)责令其停止办理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2)重点监管;(3)要求其限期整改等措施。

(二)实施支付业务许可黑名单

非金融支付机构有以下情形之一,列入“支付业务许可黑名单”,并采取禁入或依法追究责任等措施:

(1)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但未获批准的,申请业务的商事主体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2)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且已获批准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申请人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三)非金融支付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信用约束机制 在实施行政许可或监督管理过程中,非金融支付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依法取消其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

六、跨部门协同共管机制

(一)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对支付机构变更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或组织形式、主要出资人、支付业务经营范围、合并或分立、法定代表人等许可事项作为登记前置许可项目,待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同意后,支付机构方可前往商事登记机关进行相应变更;对变更公司住所(营业场所)等事项的,可在商事登记机关完成相应变更、更换营业执照后,向我行报告。

(二)对异地法人支付机构分公司准备在深圳开展业务的,可先行在商事登记机关办理企业登记后,持相关手续在我行进行备案。

(三)在对支付机构进行监管执法过程中,发现商事主体有涉及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

七、救济处理机制

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如对我行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者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

八、保障措施

各相关处室要高度重视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完善实施方案,落实保障措施,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作高质、高效、持续推进。

第二篇: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经2010年5月19日第7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行长:周小川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四日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一)网络支付;

(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三)银行卡收单;

(四)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本办法所称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本办法所称预付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收单,是指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的行为。

第三条 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支付机构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

第四条 支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应当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不得通过支付机构相互存放货币资金或委托其他支付机构等形式办理。

支付机构不得办理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经特别许可的除外。

第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遵循安全、效率、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客户合法权益。

第六条 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二章 申请与许可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需经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审查后,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机构。

第八条 《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

(二)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三)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出资人;

(四)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符合要求的反洗钱措施;

(六)有符合要求的支付业务设施;

(七)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

(八)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安全保障措施;

(九)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第九条 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实缴货币资本。本办法所称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包括申请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从事支付业务,或客户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办理支付业务的情形。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调整申请人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 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为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截至申请日,连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或连续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

(三)截至申请日,连续盈利2年以上;

(四)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本办法所称主要出资人,包括拥有申请人实际控制权的出资人和持有申请人10%以上股权的出资人。

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书面申请,载明申请人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设置、拟申请支付业务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公司章程;

(四)验资证明;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六)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

(八)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九)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材料;

(十)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十一)主要出资人的相关材料;

(十二)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

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受理通知后按规定公告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

(二)主要出资人的名单、持股比例及其财务状况;

(三)拟申请的支付业务;

(四)申请人的营业场所;

(五)支付业务设施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依法受理符合要求的各项申请,并将初审意见和申请资料报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的,依法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支付业务许可证》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5年。支付机构拟于《支付业务许可证》期满后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续展申请。中国人民银行准予续展的,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5年。第十四条 支付机构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在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前报中国人民银行同意:

(一)变更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或组织形式;

(二)变更主要出资人;

(三)合并或分立;

(四)调整业务类型或改变业务覆盖范围。

第十五条 支付机构申请终止支付业务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支付业务开展情况、拟终止支付业务及终止原因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支付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四)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

(五)支付业务信息处理方案。

准予终止的,支付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完成终止工作,交回《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十六条 本章对许可程序未作规定的事项,适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3号)。

第三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七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照《支付业务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核准范围之外的业务,不得将业务外包。

支付机构不得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第十八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审慎经营的要求,制订支付业务办法及客户权益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 支付机构应当确定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支付机构应当公开披露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第二十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支付业务统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

第二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当制定支付服务协议,明确其与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纠纷处理原则、违约责任等事项。

支付机构应当公开披露支付服务协议的格式条款,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第二十二条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应当分别到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终止支付业务的,比照前款办理。

第二十三条 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时,只能按收取的支付服务费向客户开具发票,不得按接受的客户备付金金额开具发票。

第二十四条 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

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

第二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在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中记载下列事项:

(一)付款人名称;

(二)确定的金额;

(三)收款人名称;

(四)付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

(五)收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

(六)支付指令的发起日期。

客户通过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支付的,支付机构还应当记载相应的银行结算账号。客户通过非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支付的,支付机构还应当记载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上的名称和号码。

第二十六条 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的,应当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存放备付金。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支付机构应当与商业银行的法人机构或授权的分支机构签订备付金存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支付机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备付金存管协议和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信息资料。

第二十七条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只能将接受的备付金存放在支付机构开立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第二十八条 支付机构调整不同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头寸的,由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对支付机构拟调整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余额情况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告知支付机构及有关备付金存管银行。

支付机构应当持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出具的复核意见办理有关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头寸调拨。

第二十九条 备付金存管银行应当对存放在本机构的客户备付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按规定向备付金存管银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报送客户备付金的存管或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

对支付机构违反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相关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的申请或指令,备付金存管银行应当予以拒绝;发现客户备付金被违法使用或有其他异常情况的,应当立即向备付金存管银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报告。

第三十条 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

本办法所称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是指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根据最近90日内支付机构每日日终的客户备付金总量计算的平均值。

第三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支付机构明知或应知客户利用其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停止为其办理支付业务。

第三十二条 支付机构应当具备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支付指令的完整性、一致性和不可抵赖性,支付业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具备灾难恢复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支付业务的连续性。

第三十三条 支付机构应当依法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不得对外泄露。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妥善保管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支付业务信息、会计档案等资料。

第三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阻挠、逃避检查,不得谎报、隐匿、销毁相关证据材料。

第三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对支付机构的公司治理、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状况、反洗钱工作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对支付机构进行现场检查,适用《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1号发布)。

第三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对支付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一)询问支付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被检查事项作出解释、说明;

(二)查阅、复制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藏匿或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三)检查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及相关账户;

(四)检查支付业务设施及相关设施。

第三十八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权责令其停止办理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

(一)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50%;

(二)有重大经营风险;

(三)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九条 支付机构因解散、依法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其清算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第四章 罚 则

第四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查批准《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变更、终止等事项的;

(二)违反规定对支付机构进行检查的;

(三)泄露知悉的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的;

(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一条 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其暂停或终止客户备付金存管业务:

(一)未按规定报送客户备付金的存管或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的;

(二)未按规定对支付机构调整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头寸的行为进行复核的;

(三)未对支付机构违反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的申请或指令予以拒绝的。

第四十二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的;

(二)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

(三)未按规定公开披露相关事项的;

(四)未按规定报送或保管相关资料的;

(五)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事项的;

(六)未按规定向客户开具发票的;

(七)未按规定保守客户商业秘密的。

第四十三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的;

(二)超出核准业务范围或将业务外包的;

(三)未按规定存放或使用客户备付金的;

(四)未遵守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比例管理规定的;

(五)无正当理由中断或终止支付业务的;

(六)拒绝或阻碍相关检查监督的;

(七)其他危及支付机构稳健运行、损害客户合法权益或危害支付服务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四条 支付机构未按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国家有关反洗钱法律法规等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 支付机构超出《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限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但未获批准的,申请人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且已获批准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申请人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七条 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非金融支付机构支付业务报告管理办法

非金融支付机构支付业务报告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移动支付网 2015-3-10 10:45:3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某地非金融支付机构业务和经营风险情况,防范支付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以下简称2号令)、《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0〕第17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支付机构监管报告制度的通知》(银发〔2012〕176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某地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非金融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是指在某地开展业务的已获支付业务许可的机构,包括法人支付机构和非法人支付机构。

本管理办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机构)是指与支付机构合作开展支付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三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支付业务报告是指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某地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某地中心支行)报送的与支付机构支付业务相关的报告,包括重大事项报告、月报、季报和年报。

第四条 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的报告事项要真实、准确、全面、及时。

第五条 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应指定专门的业务报告部门和联络员,负责报告事宜。报告部门或联络员发生变动时,应及时报告某地中心支行。

第二章 重大事项报告

第六条 支付机构因突发事件导致支付业务中止超过2小时,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中心支行。未采取书面方式报送的,在事件发生后3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报告事件的原因、影响及应急补救措施。

第七条 支付机构涉及以下重大报告事项时,应于事件发生2个工作日内向某地中心支行报告。

(一)发生集体上访、客户集体投诉等群体性事件。

(二)发生客户、商户、交易信息泄露和支付业务系统被恶意攻击等信息安全事件。

(三)发现或发生与客户、商户从事与欺诈、套现、洗钱、恐怖融资或其他犯罪有关的可疑交易或实际交易。

(四)支付机构或其股东发生重大案件、诉讼、仲裁、对外提供担保、重大资产被质押(扣押、抵押、冻结、查封);或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

(五)支付机构或其股东因新闻媒体负面报道等引发自身公共关系危机,可能对自身经营、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六)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正本和副本)在有效期内非因不可抗力灭失、损毁的;

(七)支付机构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30%;

(八)支付机构签订、变更、终止备付金存管协议的;

(九)支付机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低于10%;

(十)支付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或涉及刑事诉讼或受到刑事处罚;

(十一)持有5%以上支付机构股权的出资人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十二)支付机构股东违规处理其出资行为(如抽逃或变相抽逃注册资本、以资金信托、股权托管、质押、秘密协议等方式私下转让出资);

(十三)其他临时发生的、对支付机构经营发展具有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事件或重大突发性事件的重大事项。

第八条 银行机构涉及以下重大报告事项时,应由其备付金账户所在支行在事件发生当日至迟下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某地中心支行报告:

(一)发现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低于10%的;

(二)收到支付机构违反2号令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相关规定转移客户备付金的申请或指令的;

(三)发现其他客户备付金被违法使用或其他异常情况的。

第九条 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签订、变更或终止客户备付金存管协议或业务合作协议的,其某地区分行或管辖行应于事件发生后2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情况及协议报某地中心支行。

第三章 月报

第十条 支付机构按月报送《某地支付机构支付业务数据月度统计表》(见附1),相关材料应于次月3个工作日内报某地中心支行。

第十一条 银行机构(备付金账户所在支行)应按月报送支付机构合作情况、备付金存管、使用(含余额)和监督情况等信息资料,相关材料应于次月5个工作日内报某地中心支行。

第四章 季报

第十二条 支付机构应按季向某地中心支行报送《支付业务季度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支付业务开展情况、备付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备案事项变更情况、业务创新情况、舆论报导及宣传情况、违规问题规范整改情况以及业务开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措施等,同时填报《某地支付机构支付业务数据季度统计表》(见附表2),相关材料应于季后5个工作日内报某地中心支行。

法人支付机构还应于季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告说明。

第十三条 银行机构(某地区分行或管辖行)应按季在季后5个工作日内向某地中心支行报送《备付金协管季度报告》,报告应分各支付机构分别说明,说明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一)支付机构在本行开立的所有银行账户信息(账户名、账号、余额),其中备付金存管账户还应包括本账户的收支明细;

(二)对各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情况的监督情况;

(三)对各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安全及风险的研判;

(四)相关问题及建议。

第五章 年报

第十四条 法人支付机构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某地中心支行报送上一会计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根据某地中心支行确定的监管主要内容,认真进行自查,于每年4月30日前向某地中心支行报告《自我评估报告》,并同时填报《支付机构自我评估报告附表》(附3)。

第十六条 支付机构的自我评估报告包括支付机构基本情况、支付业务开展情况、财务稳健性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报告期内的重大事项等内容。

支付机构基本情况应反映支付机构从业人员概况、公司治理状况、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动、客户备付金的管理与使用、在某地内所设分支机构的数量、提供各类支付服务的机构数量等内容。

支付业务开展情况应详细反映支付机构年内各类支付业务开展情况、支付业务创新情况,并附数据分析说明。

财务稳健性分析应包括支付机构资产与负债、盈亏状况、资本充足情况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应反映支付机构应对流动性冲击的能力及客户备付金安全保障、风险准备金计提等情况。盈亏状况应列明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盈利状况及支付机构主要盈利来源。资本充足分析应反映支付机构实收资本充足情况,以及实缴货币资本与最近90日客户备付金余额的比例情况等。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应反映支付机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报告期内的重大事项指辖区内支付机构临时发生的、对支付机构经营发展具有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事件或重大突发事件。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所涉及的报告,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应以正式公文形式书面报告某地中心支行,并同时报送光盘电子版。

第十八条 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的各支付业务报告情况将纳入某地中心支行对各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的综合评价,并作为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的依据。

第十九条 本管理办法实施期间若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产生抵触,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准。

第二十条 本管理办法由某地中心支行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宁波市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管理规定》

附件:宁波市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宁波市非金融机构开展支付业务,提升辖区支付服务水平,防范支付风险,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发布,以下简称《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0〕第17号发布,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等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非金融机构在宁波辖内从事支付业务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一)网络支付,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三)银行卡收单;

(四)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本条第一款第二项所指预付卡是指专营发卡机构发行,可跨地区、跨行业、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预付卡。

第四条

注册地在宁波市辖内的非金融法人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须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提出支付业务许可申请,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五条

注册地在宁波市辖内的非金融法人机构在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后设立分公司(以下简称支付机构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须及时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备案。

注册地在宁波市辖外的支付机构在宁波辖内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或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的,应在宁波市辖内设立分公司。

第六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在宁波市辖内开展支付业务,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相关法规、制度及当地同业约定。

第七条

在宁波市辖内从事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均应依法接受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二章

支付业务申请

第九条

非金融机构拟申请支付业务许可的,应符合《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的条件,并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提交下列资料:

(一)书面申请,载明申请人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设置、拟申请支付业务具体类型等;

(二)加盖申请人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公司章程;

(四)与公司章程内容一致的最近一次验资证明;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具体要求见附1);

(六)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1)市场前景分析;(2)处理流程,载明从客户发起支付业务到完成客户委托支付业务各环节的业务内容以及相关资金流转情况;(3)技术实现手段;(4)风险分析及其管理措施,需区分支付业务各环节分别进行说明;(5)经济效益分析。

申请人拟申请不同类型支付业务的,应当按照支付业务类型分别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应包括:(1)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文件,载明反洗钱合规管理框架、客户身份识别和资料保存措施、可疑交易报告措施、交易记录保存措施、反洗钱审计和培训措施、协助反洗钱调查的内部程序、反洗钱工作保密措施;(2)反洗钱岗位设置及职责说明,载明负责反洗钱工作的内设机构、反洗钱高级管理人员和专职反洗钱工作人员及其联系方式;(3)开展可疑交易监测的技术条件说明。

(八)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包括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和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书。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均应当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并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能力的要求。

(九)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材料,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说明以及学历、技术职称相关证明材料。

(十)由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出具的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十一)主要出资人的相关材料,包括:(1)申请人关于出资人之间关联关系的说明材料;(2)主要出资人的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3)主要出资人的信息处理支持服务合作机构出具的业务合作证明,载明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并加盖合作机构的公章;(4)主要出资人最近2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比照对申请人的要求执行;(5)主要出资人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比照对申请人的要求执行;(6)主要出资人为金融机构的,还应当提交相关金融业务许可证复印件以及准予其投资支付机构的证明文件。

(十二)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是指由申请人出具的、据以表明申请人对所提交的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相应责任的书面文件。

(十三)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对申请人提出的支付业务许可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出具受理意见: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出具《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

(二)申请事项不属于人民银行职权范围的,出具《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申请事项属于人民银行职权范围,但不属于本级机构受理的,向申请人说明情况,并告知其向有权受理的机构提出申请;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出具《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五)申请事项属于人民银行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出具《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

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受理通知后10日内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申请公告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

(二)主要出资人的名单、持股比例及其财务状况;

(三)拟申请的支付业务;

(四)申请人的营业场所;

(五)支付业务设施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审核后,在网站上公告上述事项。

第十二条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组织对申请人进行现场核查,核实申请人申请材料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

第十三条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根据审查情况形成初审意见,并将申请材料和初审意见上报人民银行总行,由人民银行总行依法做出支付业务行政许可决定。

第十四条

支付机构新增支付业务类型的,应按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要求另行提出申请。

第三章

支付业务备案

第十五条

支付机构拟在宁波市设立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所属支付机构法人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且核准的业务范围涵盖宁波市;

(二)已在宁波市内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三)具有与分公司运营规模相适应的运营资金;

(四)具备健全的支付业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五)具备适合办理支付业务的场所和满足支付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环境及措施;

(六)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七)具有符合要求的反洗钱措施;

(八)按照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建立备付金管理和报告制度;

(九)高级管理人员熟悉支付机构业务管理相关规定;

(十)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前款所称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或实际履行上述职责的人员。

第十六条

支付机构拟在宁波市设立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应在分公司成立之前与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进行沟通,听取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的管理意见,并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提交以下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报告;

(二)《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三)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支付机构法人上一会计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报告应包含支付机构的基本情况(机构名称、成立日期、注册地址、注册资金、股东情况、支付业务许可经营范围、组织机构设置情况、支付业务规模等)、在宁波地区从事支付业务的可行性研究、授权支付机构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类型等。

第十七条

支付机构分公司在开办支付业务前应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提交备案报告,备案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支付机构分公司名称、主要负责人、办公地址、拟在宁波市内从事的支付业务类型、高级管理人员简介、内部机构设置情况等;

(二)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措施,包括支付业务制度及处理流程、支付业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

(三)支付业务系统运行的技术环境;

(四)客户权益保护措施,包括业务章程以及与客户签订的协议格式条款、收费事项公告等;

(五)备付金管理情况,包括吸收备付金的形式、备付金账户名称和开户银行机构名称、备付金的支付方式和支付周期、备付金监管协议等;

(六)业务发展规划情况,包括产品规划、目标客户群、预计业务量等;

(七)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及支付业务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包括姓名、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电子邮箱地址等;

(八)《宁波市支付机构分公司支付业务备案登记表》(见附2);

(九)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

支付机构分公司从事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还需在备案报告中披露发行的各类预付卡的样卡及其彩色复印件或扫描件(正、反两面)。区分不同卡样,分别说明各类卡的适用领域、发行与销售方式、受理方式。

第十九条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在支付机构分公司业务开办前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见谈话,了解其支付业务情况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提出业务和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第二十条

支付机构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支付业务知识,并参加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组织的业务考试。

第二十一条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对支付机构分公司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部门设置、业务管理、技术环境、反洗钱工作进行现场核实,并根据核实情况出具处理意见:

(一)支付机构分公司在上述方面存在重大风险的,责令整改并暂缓开办支付业务。

(二)支付机构分公司在上述各方面符合规定要求的,由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在《宁波市支付机构分公司支付业务备案登记表》上加盖公章,并在中国人民银行互联网站宁波市中心支行子网站公告支付机构分公司登记备案信息(包括分公司名称、负责人姓名、支付业务类型、联系电话、公司住所等)。

第二十二条

支付机构分公司完成备案后10个工作日内应凭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复印件)和经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盖章的《宁波市支付机构分公司支付业务备案登记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在经营范围中增加相应的支付业务类型,并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备案。

第二十三条

支付机构分公司新增支付业务类型,应按照本章规定另行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备案。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支付机构应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放置《支付业务许可证》原件。支付机构分公司应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放置支付机构法人《支付业务许可证》影印件和《宁波市支付机构分公司支付业务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五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客户投诉及纠纷处理机制。投诉及纠纷处理渠道应畅通明晰,反馈结果应及时高效。

第二十六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应建立定期报送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报告业务开展情况。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应于每季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报送《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数据统计表》(见附3)和《备付金统计表》(见附4)。

支付机构应于每年结束后3个月内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报送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支付机构分公司应于每年结束后一个月内报送分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应按规定报告总结和计划。相关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支付业务开展情况、下的业务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第二十七条

注册地在宁波市的支付机构发生治理结构变动情况,在进行公司登记前应逐级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前款所称支付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变动情况,包括变更名称、注册资本、组织形式、主要负责人、合并或分立。

第二十八条

支付机构分公司所属法人发生治理结构变动情况或变更分公司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应在5个工作日内报告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

第二十九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发生下列事项,应在5个工作日内报告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

(一)业务变动情况,包括新业务品种开办、业务处理方式变化、收费项目和标准调整、服务协议的格式条款变更、特约商户数量异常变动等;

(二)制定和调整支付业务管理制度;

(三)人民银行要求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发生影响支付业务连续性、交易信息泄漏、资金损失的重大事项应立即报告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重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

(一)因突发事件导致支付业务中止超过2小时;

(二)发生交易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造成损失或涉及10个账户以上;

(三)出现特约商户欺诈交易等风险事件,造成客户或支付机构经济损失的;

(四)因支付业务发生较大纠纷,引发舆论**或诉讼的;

(五)出现重大经营风险。

第三十一条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依据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对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活动、技术环境、风险状况、反洗钱工作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适用《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1号发布)。

第三十二条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采取下列措施对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一)询问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被检查事项作出解释、说明;

(二)查阅、复制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藏匿或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三)检查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的客户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及相关账户;

(四)检查支付业务设施及相关设施;

(五)法律、法规及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核查措施。

第三十三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有违规经营行为的,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依据《办法》给予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依据国家有关反洗钱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行政处罚。

第三十五条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对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实行评审,按年编制《宁波市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督管理报告》,对辖内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第三十六条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依据考核评价结果对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进行分类监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第三十七条

评审考核结果优秀的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优先支持其开展各类支付业务。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将要求其整改,整改完成前暂停新增其支付业务,并将其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

第三十八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违反本规定的,由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责令整改,并视情形采取约见谈话、通报批评、维持存量业务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对支付机构分公司,收回支付业务备案登记表,注销备案公告,抄送支付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并抄报人民银行总行;对支付机构,提请人民银行总行撤销其支付业务许可。

第五章 支付业务终止

第三十九条

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得擅自中断支付业务。如因特殊原因确需临时中断支付业务,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应事先制定妥善的业务处置方案并书面报告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

第四十条

注册地在宁波市辖内的支付机构申请终止支付业务的,应当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支付业务开展情况、拟终止支付业务及终止原因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支付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四)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

(五)支付业务信息处理方案。

准予终止的,支付机构应当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的批复完成终止工作,交回《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一条

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对客户知情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告知客户终止支付业务的原因、停止受理客户委托支付业务的时间、拟终止支付业务的后续安排;

(二)对客户隐私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客户身份信息的接收机构及其移交安排、销毁方式及其监督安排;

(三)对客户选择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可供客户选择的、两个以上客户备付金退还方案。

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涉及其他支付机构的,还应当提交与所涉支付机构签订的客户身份信息移交协议、客户备付金退还安排相关证明文件。

第四十二条

支付业务信息处理方案,应当明确支付业务信息的接收机构及其移交安排、销毁方式及其监督安排。

涉及其他支付机构的,还应当提交与所涉支付机构签订的支付业务信息移交协议相关证明文件。

第四十三条

支付机构分公司终止支付业务的,应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办理备案手续,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报告;

(二)《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三)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

(五)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其他资料。前款第(四)项所称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比照本规定第四十一条办理。

第六章 附

第四十四条

在宁波市辖内各县(市)开展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及支付机构分公司应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并接受当地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的,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由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负责解释、修订。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施行。法律、法规或中国人民银行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篇:深圳市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指南

深圳市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指南

为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做好深圳地区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工作,我中支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发布,以下简称《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规定,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所称非金融机构,是指按《办法》规定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非金融机构。

为便于对拟申请非金融机构企业情况的了解,请各非金融机构在正式申报前填写XX公司基本情况表(见附件1),股权机构图中应追溯至自然人,并注明具体占比情况。其中,法人机构应注明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一、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支付机构应是专营支付业务的机构,不得兼营或混营其他非支付服务业务);

(二)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深圳地区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千万元人民币(拟在广东省除深圳地区以外开展业务的,其支付业务范围应为广东省,且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备案成功后,方可在广东省内开展核准的支付业务)。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实缴货币资本(拟申请网络支付的支付机构等同于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

(三)有符合规定的出资人;

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为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2.截至申请日,连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或连续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 3.截至申请日,连续盈利2年以上;

4.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此项所称主要出资人,包括拥有申请人实际控制权的出资人和持有申请人10%以上股权的出资人。

(四)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此项所称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指申请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中至少有5名人员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会计、经济、金融、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安全等专业的中级技术职称;

2.从事支付结算业务或金融信息处理业务2年以上或从事会计、经济、金融、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安全工作3年以上。

前款所称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或实际履行上述职责的人员。

(五)有符合要求的反洗钱措施包括反洗钱内部制度、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预防洗钱、恐怖融资等金融犯罪活动的措施;

(六)有符合要求的支付业务设施以及具备灾难恢复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

此项所称组织机构,包括具有合规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和系统运行维护职能的部门。

(八)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安全保障措施;

(九)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二、申请材料

非金融机构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信息表》(一式三份,附件2)以及下列文件、资料:

(一)正式的书面申请(红头文件,标题为“关于XX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载明申请人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设置(包括具有合规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和系统运行维护职能的部门)、拟申请支付业务的具体类型等(具体业务类型定义详见附件3);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应当加盖申请人公章);

(三)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应为历次的版本,并经过工商管理部门备案,加盖工商管理部门相关证明戳记);

(四)验资证明(验资证明应为申请人历次的验资报告;验资证明与章程相关内容不一致的,应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应证明文件);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此项所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截至申请日最近两年及一期的财务会计报告,申请人设立时间不足1年的,应当提交存续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 以申请人2015年提交申请为例说明如下:

1.1月份提交申请的,应提交2013年、2014年(或2014年1-9月份)的财务会计报告;

2.2-4月份提交申请的,应提交2013年、2014年的财务报告;

3.5-7月份提交申请的,应提交2013年、2014年的财务报告及2015年第1季度的财务会计报告;

4.8-10月份提交申请的,应提交2013年、2014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及2015年的半财务会计报告;

5.11-12月份提交申请的,应提交2013年、2014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及2015年1-9月份的财务会计报告。

(六)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项所称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拟从事支付业务的市场前景分析;

2.拟从事支付业务的处理流程,载明从客户发起支付业务到完成客户委托支付业务各环节的业务内容以及相关资金流转情况; 3.拟从事支付业务的技术实现手段;

4.拟从事支付业务的风险分析及其管理措施,并区分支付业务各环节分别进行说明; 5.拟从事支付业务的经济效益分析。

申请人拟申请不同类型支付业务的,应当按照支付业务类型分别提供前款规定内容;

6.对于银行卡收单业务以及移动电话支付(近场)业务的申请,申请人应提供包括商户拓展、现场巡检、交易监测、受理终端管理、外包管理规定等内容; 对于互联网支付业务、数字电视支付业务、固定电话支付业务以及移动电话支付(远程)业务的申请,申请人应提供是否在支付账户实名制、保障客户信息、资金安全、加强网络特约商户拓展和管理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的材料。

(七)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1.反洗钱内控制度。(1)总则。

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据。(2)组织架构。

载明公司的反洗钱组织架构,分管高层,牵头/负责部门,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反洗钱工作职责、工作流程。(3)客户身份识别。

客户身份识别方面的内容应涵盖新建立业务关系时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及管理、客户身份持续识别、客户身份重新识别。

在内容安排方面,应以公司自身所经营的具体业务类型为基础,考虑并区分客户类型,吸收、体现《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第十条至第二十三条关于客户身份识别的相关规定。(4)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应严格按照《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四条至第三十条关于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相关规定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5)可疑交易报告。

可疑交易报告方面的内容应按照《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至第三十七条的基本要求,结合自身经营业务情况,明确异常交易/行为的类型、如何监测异常交易、异常交易的识别分析及处理流程、可疑交易的报告流程。

(6)反洗钱审计、培训和宣传。

a.审计。明确审计周期、审计组织、审计结果处理等。

b.培训和宣传。明确反洗钱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对象、内容、时间、周期、方法等。(7)协助反洗钱调查的内部程序。

明确协助反洗钱调查的内部部门/人员、协助调查工作要求及协助调查工作流程等。

(8)反洗钱工作保密措施。

载明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反洗钱保密义务、保密范围。2.反洗钱岗位设置及职责说明。

该部分材料应明确公司的反洗钱工作岗位设置和岗位工作职责。反洗钱岗位职责说明应明确负责反洗钱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反洗钱工作人员所在的岗位信息、岗位职责、任职条件、专职/兼职情况,并注明联系方式。3.开展可疑交易监测的技术条件说明。

该部分材料应能够充分展现公司开展可疑交易监测的技术条件,即如何通过技术条件监测、发现可疑交易。内容应涵盖但不限于如下内容:反洗钱异常交易的监测业务范围,公司根据自身经营业务情况规定的异常交易/行为的情形,各种异常情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发现,监测异常交易的具体条件说明,异常交易、可疑交易的内部处理流程、参与部门/人员等。

(八)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检测认证证明是指据以表明支付业务设施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的文件、资料,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和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书。

(九)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材料;

履历材料应包括履历说明(应统一格式)以及学历、技术职称相关证明材料。

(十)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个月内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申请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应由公司住所所在地的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出具,并出具由申请人及其主要出资人的法人分别签署并加盖公章的无犯罪记录承诺函;高级管理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应由其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出具,并出具高级管理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由各高级管理人员签署的无犯罪记录承诺函,高级管理人员在居住地居住期间不满3年的,应提供其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出具的相应证明)。

(十一)主要出资人的相关材料。

此项所称主要出资人的相关材料,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

1.申请人关于出资人之间关联关系的说明材料,应当加盖主要出资人公章; 2.主要出资人的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应当加盖主要出资人的公章; 3.主要出资人的信息处理支持服务合作机构出具的业务合作证明,载明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并加盖合作机构的公章(截至申请日两年以前的合作证明); 4.主要出资人最近两年及一期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同申请人提交情况。

5.主要出资人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的证明材料(主要出资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应由公司住所所在地的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出具,并出具由主要出资人的法人签署并加盖公章的无犯罪记录承诺函)。

主要出资人为金融机构的,还应当提交相关金融业务许可证复印件以及准予其投资支付机构的证明文件。

出资人含自然人的,应当提交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十二)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

此项所称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是指由申请人出具的、据以表明申请人对所提交的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相应责任的书面文件,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应当由申请人的法人签署并加盖公章。

(十三)其他材料。

1.发生过支付业务转移的申请人,应提供支付业务转移的情况说明、业务转移和承接的法律证明文件、备付金转移方案实施情况说明以及备付金账户迁移计划和执行方案。

2.关于申请人若干重要问题的说明。

(1)申请人是否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7号进行登记;若已登记,其拟申请支付业务类型与其已登记支付业务类型是否实质相符;若未登记,请说明原因。

(2)申请人最近2个会计和单季度已开展支付业务的总业务量和总金额,占该申请人所有业务总业务量和总金额的比重;各类型支付业务分别在其支付业务总量中的比重。

(3)申请人及其主要出资人、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内在社会监督反馈信息中涉及涉嫌重大违法违规的情况;

(4)申请人是否存在境外资本;若存在,其境外出资人的基本信息及出资比例;(5)申请人接受客户备付金时开具发票的情况;

(6)申请人接受的客户备付金的持有形式及使用情况;申请人存在分公司的,其分公司接受客户备付金的情况;

(7)申请人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其已接受客户备付金的日均余额(可选取单季末日均余额)比例情况;

(8)申请人关于拟申请支付业务的客户身份信息核查工作情况,应区分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

(9)申请人的支付业务系统外包情况;

(10)申请人的灾难恢复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对于申请人未开展过支付业务的,对未来开展支付业务的相关做法进行说明。3.申请人基本情况(具体格式见附件4);

4.申请人与备付金银行签订的存管协议或框架合作协议; 5.申请人客户备付金管理的内部制度;

6.申请人关于备付金及其利息收入核算方法的说明,指明具体会计科目(申请人落款并加盖公章);

7.申请人截至申请日是否挪用客户备付金以及未来不以任何方式挪用客户备付金的声明(申请人落款并加盖公章);

8.申请人不存在境外资本或境外投资人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其他安排拥有实际控制权情况说明或没有上述情形声明(申请人落款并加盖公章);

提出支付业务申请的非金融机构(以下统称申请人)涉及外资的,应补充提供关于申请人与境外资本之间关系的说明材料。

申请人与境外资本之间的关系,包括:1.直接股权投资;2.间接股权投资;3.通过协议或其他安排实际支配申请人经营行为;4.通过协议安排与境外机构进行利润分配等其他形式。其中,属于第3种投资关系的,应说明所采取的协议或其他安排的具体形式,包括是否存在“可变利益实体”(VIE)模式以及实际控制人名称、所在国籍等。属于第4种投资关系的,应说明具体形式。9.申请人支付业务相关数据。

申请人各类型支付业务的开展情况,按要求统计最近两年及一期的实际业务数据(业务数据统计表可从支付结算处拷贝),并应注意将业务数据与相关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数据进行核对,确保二者相符。请按要求填写上述业务数据,并注意:(1)对于从事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应区分城市统计其发卡量、发卡金额、沉淀资金、特约商户数。

(2)对于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应区分城市统计其收单交易笔数,交易金额、沉淀资金、特约商户数。

10.申请人申请预付卡业务的,应提供:

已发行各类预付卡的卡样彩色复印件或扫描件(正反两面),并区分不同卡样,分别说明各类卡的适用领域、覆盖区域、发行与销售方式、受理方式、发卡量、发卡金额、沉淀资金。

机构若存在代售其他机构发行的预付卡,或者受理其他机构发行的预付卡等情形的,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应说明有关发卡机构的基本情况、二者之间的合作情况(包括合作起始时间、代销或受理的预付卡数量及金额、资金的结算方式和结算周期等)。

本项所称申请机构已发行的各类预付卡、代售其他机构发行的预付卡、或受理其他机构发行的预付卡,包括:单一用途预付卡、多用途预付卡、自发卡、与其他机构发行的联名卡、代其他机构发行的预付卡等。

申请人涉及预付卡业务的,还应根据国家有关预付卡的监督管理要求,明确后续预付卡业务的经营思路。

11.申请人关于后续工作的安排,包括:

(1)如果本次获得许可,机构关于支付业务合规发展的声明;

(2)如果本次不能获得许可,机构关于停办新增支付业务的详细处理方案、存量支付业务的主动退出(如出售、由其他已获许可机构托管等)安排、有关客户权益保障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方案。

上述10、11所列情况须如实反映,并由法人签字并加盖公章。12.申请人保护客户权益措施验收材料:

(1)申请人客户权益保护工作整体要求、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建设情况,包括明确领导小组、各部门、岗位和人员的管理责任,加强权限设置;(2)明确客户所享有的权益;

(3)明确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按客户所享有的权益逐项明确相应的内控机制、保护要求、方式等;

如:保护客户隐私权,明确客户信息保护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明确客户隐私权包含内容(或应予保护的客户信息包括哪些)、技术防范措施、保密机制、档案管理等。

13.申请人技术管理相关情况材料:

(1)IT部门组织架构以及制度建设:须说明申请人IT部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应急管理等情况;

(2)系统基本情况:至少需包括功能介绍、网络架构、开发情况、机房情况以及灾备设施等;

(3)自查情况: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现场检查列表》自查后的结果;

14.对于已获许可支付机构,拟新增申请支付业务的,应以我中支对其整改工作检查验收合格、并经总行核查完全符合整改要求为基本前提。对于采取各种手段有意逃避整改意见要求的,坚决不予许可。支付机构在提交新增业务申请时,等同于新机构业务申请。

三、格式要求

(一)纸质材料 1.纸张规格

申请材料统一使用A4规格纸印制。2.公文格式

标 题: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正文内容:仿宋_GB2312三号,段落26至30磅; 一级标题:

一、黑体三号; 二级标题:

(二)楷体三号; 三级标题:3.仿宋_GB2312三号; 主送单位:仿宋_GB2312三号;

正文中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下空一行列举,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序号对序号,字与字对齐。例如:附件:1.****。3.装订成册

申请材料可按下列任一方式装订。

(1)全部装订成册。按照《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十二项编制目录,其他补充说明的材料放在最后一项,并依次装订成册。每项材料间用分隔页分隔。装订册的封面标题为“××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材料”,并注明申请年月。分册装订的材料封面需标明“第一册”、“第二册”等字样。

(2)分项装订。申请材料按照《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十二项分别编页码并装订,每项材料前的封面上注明属何种申请材料。其他补充说明的材料单独编页码、装订。所有申请材料放入一个文件夹(袋),并注明申请人名称及申请年月。4.其他要求

(1)涉及外文材料的,应当将所有外文译为规范的中文,并附在相应外文材料之后。

(2)申请材料应每页加盖公章或加盖骑缝章。

(二)数据光盘

1.数据光盘的内容应与纸质材料完全一致。2.所有文档均应为pdf格式。

3.按照目录设置文件夹并命名,相应的申请材料应放入同一文件夹下。4.光盘表面应贴标签,标明公司名称和提交申请日期。

四、申请流程

我中支受理非金融机构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集中受理部门为办公室,申请人将申请材料统一送交我中支办公室,并领取材料接收单,我中支于5日内对申请人出具受理意见: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领取《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领取《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

(三)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领取《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

(四)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人民银行职权范围的,领取《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

(五)申请事项属于人民银行职权范围但不属于该级机构受理的,应向有权受理的机构提出申请。

我中支科技处、反洗钱处分别审查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支付结算处审查申请材料的其他内容。

我中支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现场核查,通过询问工作人员、调阅档案资料、实地调查确认等方式开展。

申请人领取《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的,应当自收到受理通知之日起10日内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网站上公告以下事项:申请人的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涉及外资的,应补充说明申请人与境外资本之间的关系;声明不存在境外投资人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申请人行为等情形的,应补充相关声明。);主要出资人的名单、持股比例及其财务状况;拟申请的支付业务(补充说明已开展支付业务的类型、覆盖范围、合作商户情况;存在支付业务承接问题的,应补充说明业务承接主体、内容、时间安排等;因已开展支付业务形成备付金的,应补充说明截至申请日的备付金存放形式、存放银行明细;补充说明与拟申请支付业务相关的业务、技术系统的所有权归属、日常运营主体等。);申请人的营业场所;支付业务设施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五、行政许可决定

我中支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人,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对其申请材料的初审工作,并将申请材料形成初审意见后提请总行进行审批。

申请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通知领取《支付业务许可证》或《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六、举报与监督

申请人被举报以欺骗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应当根据我中支的要求做出书面说明。

七、部门联系电话

法律事务办公室:25590240-276;支付结算处:25590240-

319、345;反洗钱处:25590240-249、469;科技处:25590240-820、697。

八、办理时间及地点

办理时间:工作日8:30——12:00、14:00——17:30 办理地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801室

附件1:XX公司基本情况表.doc

附件2: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信息表.doc 附件3:支付业务类型的参考定义.doc 附件4:××公司基本情况.doc

附件5:《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信息公告表.doc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下载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操作规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