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阳信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教育劳动基地建设呈现“三化”并行 (含矫正中心)
阳信县司法局
社区矫正教育劳动基地建设呈现“三化”并行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阳信县司法局深化落实“五化六扶”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全县社区矫正教育劳动基地建设。社区矫正教育劳动基地建设呈现精细化、制度化、多样化“三化”并行,为社区服刑人员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了基础。
一、基地建设布局呈现精细化。阳信县社区矫正教育劳动基地地处幸福河畔,梨花园中,占地100余亩,投资430余万元。目前阳信县社区矫正教育劳动基地设置有报到接待室、监管及社会调查大队办公室、社区矫正宣告室、检察室、心理矫治室、技能培训室、学习休息室、爱心互助站、普法展馆、农场园区和餐厅等功能室,具备劳动矫正、学习教育、技能培训、学法普法和心理矫治等多项功能。其中农场园区占地30余亩,学习休息室内有法律、创业、哲学、技能类藏书300余册、休息床位10余张,投资普法展馆占地面积达1100平方米,技能培训室可容纳100余人集中培训,基本能够满足常态情况下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劳动需要。今年4月份,基地心理矫治室正式启用。心理矫治室包含三个功能分区:音乐放松区、心理沙盘区和情绪宣泄区,能有效的保障咨询接待、心理测试、个别诊治、团体辅导等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可承接全县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
二、基地入矫宣告呈现标准化。㈠宣告仪式由司法局组织,检察院派员参加。服刑人员站在入矫词牌前,司法所干警、村干部、家属、志愿者作为监管责任人位列两旁。司法局工作人员首先宣读服刑人员《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社区矫正宣告书》、《监管责任书》等法律文书,告诫社区服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必须服从监管,向司法所报告有关情况,按时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遵守外出审批制度等有关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表示后悔,并承诺一定遵规守纪,服从管教。家属及保证人表示,一定配合司法所进行监督教育,并签订监管责任书。㈡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仪式结束后,工作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个别谈话教育,主要了解其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工作情况、身体情况、经济来源以及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人想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矫正方案。经过入矫宣告的标准化流程,使社区服刑人员在思想上形成身份意识、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增强其接受社区矫正的自觉性,为下一步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基地集中教育劳动呈现多样化。阳信县司法局贯彻人员配备到位、教育培训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制度设计到位、协调配合到位的“五到位”监管机制,定期集中开展多样化劳动教育。一方面农场园区设有蔬菜种植区、畜牧养殖区、林果培植区等公益劳动场区,用于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同时根据各司法所服刑人员的年龄、性别、数量、技术的不同,将农场园区划分十个面积不等、种类不同的片区,以所为单位,每月组织服刑人员集中参加公益性劳动。另一方在技能培训室安装了先进德教育培训设备,可同时组织100余名服刑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和法律知识学习,定期组织创业培训师、技能培训师、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到中心通过上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法制课、讲法制故事和以案说法等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综合性教育。基地自建立以来,累计组织560名社区服刑人员到矫正基地集中开展多样化公益劳动200余次,集中教育学习31期,社区服刑人员回报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得到了有效强化和提升。
阳信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简介
阳信县矫正中心位于阳信县综治中心二楼,成立于2018年1月。矫正中心面积约500平方面,设置有特殊人群管理指挥中心、远程视频会见室、心理咨询室、矫正宣告室和会议室。
一、对接“雪亮工程”,实现服刑人员无缝监管
今年3月份,阳信县司法局突出现代科技运用,提升信息化监管效能,将司法局特殊人员管理指挥中心与县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治安防控系统成功对接。通过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监控平台随时抽查服刑人员在矫情况,把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管触手延伸到最基层,从而真正实现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管“全覆盖、无死角、无缝隙”。切实筑牢无形监管高墙,确保刑罚执行的严肃性、权威性,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矫正执法质量和水平,为维护阳信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率先开通远程会见,彰显社区矫正人文关怀
1月12日,我县在全省率先开通远程帮教会见系统。目前我局已与山东省鲁中监狱、齐州监狱对接成功。同时在社区矫正基地建立爱心互助站,该系统的运行成为服刑人员和其家属交流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促进服刑人员安心改造、提升帮教质量,更有利于激发服刑人员努力改造。
三、矫正中心宣告室启用,彰显矫正刑罚执行权威性。2018年来阳信县司法局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大力加强社区矫正执法场所建设,在原有社区矫正基地矫正宣告室基础上,在综治中心新建一处高标准、规范化、科技化“社区矫正宣告室”。社区矫正宣告室以警蓝色为基调,正墙中央高悬司法行政徽章,侧墙张贴“接受矫正、重塑人生”8字蓝色大字标语。室内设置宣告席、矫正小组成员席,同时还配备全程自动电子监控仪设备,与特殊人员管理指挥中心相连通,自动监控录制宣告过程。社区矫正中心宣告室的投入使用既保证了社区矫正工作依法、严肃、规范地进行,也促进了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科技化和人性化的有效统一,促使服刑人员明确身份、端正态度,更加全面彰显了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第二篇:社区矫正信息建设初探-司法局
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初探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社区矫正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现,而信息化作为社区矫正监管的一项主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有效的作用。
一、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
从传统意义来说,让现行犯人在社会中进行改造转化,一方面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隐患,另一方面也给群众安全感带来了阴影。现实中,适合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由原来的公安监管改为司法行政部门监管,在强制性和威慑力上有很大程度上的弱化,这就要求司法行政机构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在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的现阶段,信息化建设作为社区矫正监管的重要手段就成为了必然,也是广大司法人不断探索的结果。
二、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的主要功效
社区矫正信息监管主要功效有:以社区矫正执法、监管平台为重点,推行视频监控和操作性规范,从而形成集网上管理、定位跟踪、远程考核、规范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强化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解决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定位难、防范难、流程复杂、手续繁琐和部门协调难等问题,实现无纸化办公;整合“天网”视频监控系统资源,解决“人机分离”“物是人非”问题;完善操作规范,实现环环紧扣,不留社区矫正监管漏洞和死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管理业务档案电子化,将公益劳动、思想汇报、集中教育、心理咨询、走访登记、请假审批、计分考核等日常工作过程内容统一纳入平台界面,通过手机定位监控、电子档案管理、数据智能、信息交互等功能,全面整合矫正工作的各类信息资源,基层社区矫正人员通过平台上的工作记载系统,录入各类工作信息,使社区矫正各类基础信息形成一本全系统共享的网络化卷宗,实现社区矫正基础工作向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转变。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化建设,瑞昌市社区矫正中心投资20余万元,建起了金属融合显示硬屏,配合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使用,使得指挥、决策和监管更加快捷高效,提高了监管效果。
二是全程监控重点对象,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高准度、高密度的定位,限定矫正人员一定的活动空间,每隔20分钟形成的定位跟踪历史轨迹,清晰显示社区矫正人员是否在监管范围之内,依托“天网”视频监控系统,对重点严管人员进行不定期视频监控,根据手机定位轨迹情况,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出现在规定的视频监控镜头下,避免了“人机分离”“物是人非”漏洞,将社区矫正监管机构有形之手转化为无形之眼。用技防措施增补人防手段不足的模式,增强了社区矫正监管工作的科技水平,实现了监管工作的全天候、全方位和远程化,改变了一线矫正工作人员的传统勤务模式。在这项工作中,瑞昌市社区监管中心积极争取市政法委及公安局的支持配合,投资30万元把覆盖全市的“天网”视频监控信号接入到监管中心,实行了资源共享,并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三是推进可操作性规范,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江西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注重可操作性,变抽象化为具体化;变粗放监管为细化操作;变弹性把握为量化考核,使得在矫人员在服刑改造过程中,真正做到认罪服法,安心改造,同时又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监管中,遵守社区矫正规定,不脱管。如瑞昌市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瑞昌市社区矫正工作操作十条规范》,其中“社区矫正服刑人员须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瑞昌市社区矫正人员定位报警处置登记”做到每天对定位报警人员进行核实,区别系统误报与超出限定区域的真实性,并作及时处置。
三、社区矫正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重复。社区矫正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带来的应该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更加科学、高效、节省,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被要求在做好信息平台录入管理的同时,还要按传统的办公程序,组织建立全套与信息平台内容相同的纸质档案材料,这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和工作成本,带来的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复繁琐与浪费,背离了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结合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过程信息平台上记载得很详细,而且可以远程调阅,纸质档案只需保留审批、社区矫正人员签名认可、社区矫正最终结论等文书,相关过程档案以网络化卷宗替代纸质档案,无需重复建立与电子档案相同的纸质档案。
二是信息化管理与深入实际的统一。在现实工作中,信息化建设与深入实际是密不可分的,信息平台在建设中也是需要不断完善与充实的,社区矫正监管过程中,只有深入实际,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感化和转化社区矫正人员,而脱离实际的信息化监管,机械地使用信息平台,就制约了信息化平台的完善,容易出现监管的盲区,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作用的发挥。
三是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信息化是一门高科技产品,在现有的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只是接触过基本的信息化知识,在操作上还要进行培训与学习,这就需要组织这些操作手们进行经常性的更新学习,丰富知识,提高本领,如果能每年组织一、二次专业化学习,一定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水平。
(瑞昌市司法局
张立新)
第三篇:司法局2020年社区矫正中心工作总结
2020年,社区矫正中心在县司法局的领导下,着力推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在执法保障、执法管理和执法手段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社区矫正监管教育质量和效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95人,累计解除416人,目前在册社区矫正人数79人。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社区矫正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审前社会调查。审前社会调查是审判机关对有关人员依法适用社区矫正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到罪犯能否在社区矫正的重要环节。按照《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全县各乡镇司法所在开展审前调查工作中,深入派出所、村委会、村小组和村民中,采取走访、座谈和召开会议等形式,了解罪犯(被告人)的家庭背景、现实表现、个性特点、案件情况、帮教条件、判断分析能否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形成书面调查评估报告,作为法院判决非监禁刑的重要依据,截止目前,共接受委托办理审前调查92份。二是及时做好衔接接收工作。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衔接接收工作,是做好社区矫正的基础。矫正中心在收到法院、监狱、看守所的有关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后,及时地填写《报到通知单》和《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签订《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手机定位监管告知书》和《接受手机定位监管承诺书》,发放《社区服刑人员手册》、《限期报到告知书》和定位手机,告知其在社区服刑期间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并将相关信息录入《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三是加强日常监督管控。首先,建立档案分级管理。根据要求为社区服刑人员建立档案,一人一档。同时,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程度、所犯罪的法律性质为他们量身定制个人矫正方案和不同管理等级,根据其自身情况进行矫正管理。并严格按照矫正规定,要求社区服刑人员每月书面汇报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如有外出,必须按要求及时请销假;
其次,建立社区服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为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发放了定位手机,并给监管人员配备手机实行24小时无缝监控,确保监管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知其位、听其声。同时要求监管人员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录《管理系统》查看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范围,随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不失控,并重点预防其重新犯罪。第三依法严格监管,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保平安、保稳定”的警示原则,在节假日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中,对全县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重点监管,确保了重点时期我县的社会稳定。四是抓好教育矫正工作。①加强身份意识教育,使社区服刑人员明确社区矫正的性质、适用范围和任务以及矫正原则与手段,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意识,进一步端正态度,服从社区矫正管理教育。②加强学习社区矫正规章,使社区服刑人员懂得社区矫正制度规范对自身改造的重要性,了解并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相关规定,依法接受社区矫正。③开展真诚认罪服法教育,使其社区服刑人员了解犯罪与刑法的关系,明确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认识认罪服法的必要性和标准,真诚悔改,改恶从善。④加强教育学习,使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帮助社区服刑人员纠正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以正确的思想去支配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培养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二)安置帮教工作目前,我县共有安置帮教人员人员433名,其中刑满释放人员271名,解除社区矫正人员160名,看守所刑满释放2名。对刑满释放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工作台帐,分类列入、统一管理。对重点帮教对象实行走访制度;
定期不定期地上门走访重点帮教对象,了解情况。为了更好地做好帮教安置工作,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有用,我们采用分级管理方法,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犯罪情节、狱中表现、家庭状况等,综合分析刑释解教人员的社会危害性和重新违法犯罪可能性,确定帮教等级。特别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实行个性化帮教措施,增强了帮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主动接受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一是按规定向人民检察院抄送有关执法文书,并及时告知、通报相关情况。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的法律文书,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减刑的建议书及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等,及时抄送人民检察院。二是为人民检察院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定期通报社区矫正工作情况,邀请人民检察院开展社区矫正联合执法检查;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检查制度,定期向人民检察院提供本辖区社区矫正人员的人数和名单;
配合人民检察院建立检察官与社区矫正人员谈话制度,支持检察官直接向社区矫正人员调查了解社区矫正执行情况,听取和妥善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认真处理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建议。人民检察院向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建议书的,及时认真地纠正、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告知人民检察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矫正工作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措施保障社区矫正工作无法可依,工作人员对矫正对象无执法资格,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矫正对象配合的积极性,不利于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其工作长期处于探索阶段,法律滞后问题越来越突出,社区矫正“有法可依”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矫正队伍人员奇缺,矫正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司法所日常工作量大,人手缺乏,任务繁重,社会志愿者更是物以稀为贵,人力资源十分有限。而且,部分司法所人员被抽调,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不出事是偶然,出事是必然,一旦出事,这个锅又会找谁来背?社区矫正工作既是执法工作,又是教育矫正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目前,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社区矫正工作专业人员不足问题,这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行为的矫治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矫正效果很大程度上被打了折扣。而且现有的工作人员大多是经过简单的培训便上岗工作,相关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工作。目前能够开展社会工作又懂法律的社区“义工”十分稀少,尤其缺乏“心理矫正”人才。(三)矫正经费短缺经费保障是矫正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虽然,我县已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但在实际操作中,目前的矫正经费仍然很短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矫正资金目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经费调剂,专项工作经费不能满足必要需求,加之司法所没有必要交通工具和教育设施,甚至因为资金缺乏,无法开展正常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仍处于监控状态,矫正只能做到基本的“控制”,无法实现较高水平的“教育”和“矫正”。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为契机,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管教育,落实帮扶安置措施,全面推进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一)加强规范管理。社区矫正工作为刑罚执行活动,我们将严格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规范运行,维护刑罚执行的统一性、严肃性(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图片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宽严相济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社区矫正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效果,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认同度。(三)增强工作能力,进一步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沟通作用。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履职考评制度,加强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公、检、法等部门之间的支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研究制定有关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扶解困,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提高社区矫正效果。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组织社会各基层组织和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鼓励和动员企业接纳安置社区服刑人员,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顺利融入社会,减少和预防重新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社区矫正基地建设浅探
社区矫正综合基地建设初探
崇仁司法所 范柯薇
摘 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社区矫正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走出一条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矫正道路,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和创新。本文谨结合崇仁镇在探索社区矫正综合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遇到的相关问题,对社区矫正基地建设工作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社区矫正 综合 基地建设
作为社区矫正这一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的主要手段,监督管理、教育矫治、行为矫治、心理矫治等在修正和规范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教育人、改造人”这一社区矫正最终目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推进,包括日常报到、思想汇报、请销假、排查监控等监督管理措施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并渐趋完善。与之相比,侧重于教育矫治、行为矫治、心理矫治的学习教育、公益劳动却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仍然式微、流于形式。如何充分发挥好教育矫治、行为矫治、心理矫治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现阶段社区矫正工作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今年5月始,为全面贯彻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开创一条科学、合理、有效的社区矫正工作道路,提高矫治效果,崇仁镇结合自身探索实践的经验,整合资源,把社区矫正学习教育、公益劳动与安置帮教结合起来,建立了首家社区矫正大型综合基地,积极探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崇仁镇建立社区矫正综合基地的基本情况
(一)深入调查,找出问题。崇仁镇自2008年12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截止9月底,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79名,现已期满解矫人员99名,仍处于矫正期内的服刑人员80名。两年多来,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产生,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学习教育、心理矫治、公益劳动、安置帮教等工作开展难、落实难越来越成为突出性的问题。为了找到症结所在,我们对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刑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走访,并结合两年多来的实践经验开展了总结分析会。通过调查走访、总结分析,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
1、学习教育形式单
一、内容简单。目前,社区矫正教育在形式上一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社区服刑人员对教育内容只能被动接受,不利于理解与思考,许多服刑人员甚至“走耳进,右耳出”,两个小时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彰。在教育内容上,更侧重于法律知识、社区矫正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学习,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心理教育、社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都因种种原因不深入或不涉及。教学内容的缺失,导致社区服刑人员在调节心理、矫正思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存在缺陷。
2、公益劳动没有固定场所、时间上存在冲突。按照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司法所的安排下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我镇主要采取以每月集中劳动为主的形式,打扫敬老院、清除“牛皮癣“、打扫社区卫生等,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机性较强,组织上存在困难。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这种公开性的公益劳动并不是所有群众与社区服刑人员都能接受的,很多社区服刑人员存在心理障碍,躲躲闪闪,无法正常劳动。而且,公益劳动的时间往往与工作时间冲突,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服刑人员的正常工作,每月不少于12小时的标准,更是使得他们”丢掉饭碗“的几率增加,参加公益劳动与保住工作成为两难的选择。
3、部分社区服刑人员过渡性安置存在问题。部分假释人员、剥夺政治权利人员出监之后,没有家人、没有工作,生活上存在困难,村里又无法全部解决,如何解决其回归社会之后“第一顿饭“的问题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一大难点。这些人长期在监狱里服刑,本身可能存在心理偏差,到了社会上之后,如果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极有可能成为不稳定因素,甚至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解决这部分人员的过渡性安置,迫在眉睫。
(二)建立基地,规范操作。针对调研结果,结合乡镇资源短缺等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推敲,今年5月,我们开始着手筹建崇仁镇社区矫正大型综合基地,旨在集结教育矫治、行为矫治、心理矫治、安置帮教等功能于新的载体,将学习教育、公益劳动、安置帮教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7月21日,崇仁镇社区矫正综合基地挂牌成立,正式运行。基地位于崇仁安江村江南粮食专业经济合作社内,占地面积200多亩,主要分为学习教育区和劳动实践区。其中,学习教育区可容纳50—60人同时上课,主要用于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就业培训、政策指导和心理矫治;劳动实践区由多个基地组成,分别为水果基地、药材基地、花木基地、茶叶基地等,主要用于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及过渡性安置。我们制定了具体、规范、灵活的教育、劳动和帮教制度,严格落实措施,确保基地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功能的全面发挥。
1、在学习教育上,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区别对象。我们采取“五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是思想教育与法德教育相结合。将道德、法制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思想引导入手,寓德于教、寓法于教,将良好的道德理念和正义的法制理念植入社区矫正对象心中。二是集中教育与个案矫正相结合。在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教育活动的同时,结合每位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情况,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教育和个别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并据此进行分析,及时修正矫正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实施个案矫正。三是理论学习与案例剖析相结合。在每月的理论学习之后,我们统一安排社区服刑人员观看与所学理论知识相关的视频、电影,如《法律讲堂》等,同时,组织他们在观看之后就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分析,并将各自的成果整理后以板报的形式在基地展示。四是课堂讲座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志愿者、社区服刑人员亲朋好友的引导、帮教作用,鼓励他们正确引导和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正错误的思想,形成专门机关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良好局面。五是矫正教育与考试考核相结合。每一季度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就所学内容进行统一的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与考核挂钩,对于成绩优秀的对象,结合平时的表现,给予奖励,并实行相对宽松的监管措施。成绩差,平时表现不好的,则进行处罚,并实行相对严格的监管措施。
2、在公益劳动上,灵活化、多元化、人性化。我们采取“区分式轮班轮岗”劳动模式:一是区分式劳动。即根据不同服刑人员的特点,如性别、身体状况、个人技能、、工作情况等,为每个社区服刑人员量身定做劳动计划,排定每个月的“劳动日程表“,实行人性化劳动,保证每个服刑人员所从事的劳动都是力所能及且不影响本身工作。二是轮班式劳动。我们将在矫并需参加公益劳动的44名社区服刑人员(除剥政人员与老弱病残人员)按照地区不同分成11个小组,按照一个月2个工作日的标准在22个工作日内进行各组轮流排班劳动,对于确有原因无法参加当天劳动的服刑人员,在剩余的几天中自行到基地补足时间,实现规范化与灵活化的有机结合。三是轮岗式劳动。由于劳动实践区是由水果基地、药材基地、花木基地、茶叶基地等多个基地组合而成,每个基地都具有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工作,为了丰富社区服刑人员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我们每季度根据前期的劳动情况与个人的意愿安排社区服刑人员轮岗一次,为将来的安置帮教奠定基础。在实现公益劳动惩罚、矫正功能的同时,赋予其新的价值、新的意义。
3、在安置帮教上,过渡为主,加强培训,联合帮教。基地采取一主二辅的帮教模式:一是以过渡性安置为主。基地是与崇仁镇安江村江南粮食专业经济合作社内联合建立的,我们与合作社签订了过渡性安置帮教协议。对于出监后没有家人,暂时未找到工作,生活确实困难,需要帮教的服刑人员,在就业培训期间,合作社提供一定的岗位,给予短期过渡性安置,解决燃眉之急。二是以就业培训为辅。对于过渡性安置在基地的服刑人员与找不到工作或尚未找到工作的服刑人员,结合公益劳动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同时专门联系镇就业部门的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就业政策指导,丰富他们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三是以联合帮教为辅。对于有一技之长或者在公益劳动中学得一技之长但仍未找到工作的服刑人员,联合镇有关部门推荐到镇里一些大规模企业就业。
二、当前社区矫正综合基地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一)缺乏正式法律依据。任何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但我国现行法律却没有社区矫正性质、工作内容和运行程序等的相关表述,给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具体到基地的运行中,由于学习教育、心理矫正、公益劳动等措施都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致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底气不足。遇到社区服刑人员公然提出不愿意参加劳动、教育时,无法采取相应的制裁或强制措施,无法树立权威性,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就极易滋生问题,导致基地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二)缺乏专门管理人员。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依托于乡镇司法所开展,而乡镇司法所又同时要承担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多项职能,人少事多、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缺乏成了突出性的问题。比如说崇仁司法所正式工作人员只有2人,但在册的社区服刑人员确有80人,单是这80人的管理工作就负荷不了,更别说是其他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再要分出专门的基地管理人员来就相当的困难。目前,我们只能采取两头兼顾的方式,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兼任管理员,负责基地活动的日常管理及监督工作。但这种模式对于基地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不利,并非长久之计。
(三)缺乏专业师资力量。我们将基地的功能定位于教育矫治、心理矫治、行为矫治及安置帮教,开展学习教育、公益劳动、心理矫正、就业培训及过渡性安置工作。但目前来说,由于社区矫正队伍不健全,专业素质与基地工作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专业师资力量,如心理医生、教育工作者、法律专业人士、就业培训师等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基地心理矫治、就业培训等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相应的矫治效果就难以保证。
(四)缺乏联合帮教机构。我们把基地的安置帮教功能定位在过渡性安置上,这就说明这种安置帮教只是暂时性、过渡性的,要真正做好安置帮教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整合资源,动员一切可用的社会力量,联合辖区内的大规模企业、单位联合帮教、联手安置。基地运行时日尚短,联合帮教机构短缺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基地安置帮教功能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的关键。
三、对保障基地工作顺利开展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社区矫正执行环境的开放性和行刑资源的社会化决定了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必然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扶助,因此,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宣传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服刑意识。要让社区服刑人员明白,虽然是在社区服刑,但犯罪这一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必须要积极接受教育管理,参加劳动改造与心理矫治,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其次,要加强宣传广度,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矫正管理之后,面临许多的难题:如何面对大众歧视的眼光、如何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自身以后的生活与工作该怎样来安排,亲人是否愿意重新接纳等,这些都给他们蒙上了沉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人性关怀和社会扶助与教育惩罚同等重要,会大大影响到矫正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简报、宣传栏、网络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改变传统观念的影响,唤醒各界人士的扶助意识,为社区服刑人员营造良好矫治氛围,为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得条件。
(二)加快步伐,健全队伍。加速建立一支以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为主,以志愿者为辅的高素质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是开创矫正工作新局面的队伍保障。一是要通过全国统一的标准考试选拔合格的矫正人员,充实矫正队伍,防止“人少事多、职责不明”的情形再发生。同时,对现在从事矫正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防止矫正工作人员之间的业务水平落差过大,确保国家强制力的正确实施。
二是要通过公开招募选择有意向、有能力的志愿者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参加矫正工作,为社区矫正团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降低人员缺位带来的工作停滞风险。
三要定期、不定期对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及志愿者进行更新知识、业务技能、法律政策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为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社区矫正队伍奠定基础。
(三)加大投入,拓展师资。师资力量的拓展,是基地心理矫正、就业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学习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的基石,对于各项矫治功能能否顺利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基地的经费投入,建立一支专门的社区矫正师资队伍,并使之向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在现有的社区矫正队伍中,选择部分工作人员或志愿者,采取分类培训、长期培训的制度,全面培养矫正师资力量。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符合矫正工作需要的同时,根据各自本身的实际情况分别掌握一定的法律、心理学、犯罪学、职业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吸收社会责任感强、专业知识丰富并由较强意愿的教师、心理医生、退休干部等人士参与,逐步发展成为一支专门的社区矫正师资队伍,促进教育、心理矫治、就业指导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基地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创新资料(本站推荐)
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创新社会管理形式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公益劳动的教育惩戒作用,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南川西路司法所在古城敬老院建立了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南川西路司法所将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集中组织开展公益劳动,为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截至目前,南川西路司法所建立了1个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累计为8名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了公益劳动服务,较好地促进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
为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劳动改造和监督管理,我司法所创新管理方式,转变工作模式,规范劳动形式。
一是“两书两制度”。签订《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协议书》、《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服务责任书》,制订社区矫正公益劳动管理制度和社区矫正公益劳动考核制度,对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进行规范管理,统一考核,争取实现全县社区矫正集中公益劳动基地全覆盖,在启动第一批集中公益劳动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集中劳动设点范围,努力实现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化、个人考核规范化、日常管理制度化的目标。
二是“化零为整”,注重实际。针对矫正机构组织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有可能与矫正对象的工作、生活发生冲突或
服刑人员因请假外出及外出就业而导致无法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创新管理模式,将每月公益劳动的时间规定为矫正期内的总小时数,服刑人员可根据自己实际,在有较大时间选择空间的情况下完成公益劳动,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公益劳动“五个一”落实情况,实现公益劳动科学化与人性化。
三是“寓教于劳、以劳促教”。积极在社区矫正载体形式上求突破,注重寓教于劳,劳教结合,将组织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作为促进其回归社会、强化矫正效果的有效途径。以启动“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公益劳动为契机,为社区矫正提供了特定劳动场所,改变了以往社区服刑人员的劳动较为散乱,难以形成规模的状况,为社区服刑人员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创造了机会,更好地帮助矫正对象重建自尊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重新犯罪。
南川西路司法所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提高矫正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为重点,努力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思路,创建“法制教育基地”,推行“两书四方约谈工作制”等经验做法,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适应形势,探索创新,推行帮教新方法
新的形势对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不断规范社区矫正执行过程和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的行刑理念两者之间
寻求结合点,探索出了“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具体体现为实行“两书四方约谈制”。
(一)签订“两书”实行“刚性”管理。
签订“保证书”,自愿接受矫正。我们在法院判决生效交付执行时,让罪犯签订自愿接受矫正保证书,让罪犯亲属签定自愿监护,确保其不再重新犯罪的保证书,让所在村、社区的协管员签定协助矫正保证书,从而明确了三方责任,强化了对矫正对象的管理。
签订“执行书”,规范矫正过程。社区矫正办公室与罪犯本人、所在村、社区的协管员签定“社区矫正执行书”,把罪犯的义务、协管员的责任和社区矫正办公室的权力进行明确。确保行刑过程的规范化和严肃性。
(二)“四方约谈”实行“柔性”管理。
一是首次谈话,四方共参与。对于新接收的社区矫正对象,从首次谈话开始,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村、社区协管员、社区矫正志愿者及社区矫正对象家属四方共同参与。我们注重从新接收的社区矫正对象卷宗中找准谈话的切入点,改变了一问一答的谈话方式,注重了相互的沟通和个人想法、意见的交换。
二是四方月谈,共同管理。每月进行谈话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首先听取其它“三方”的关于社区矫正对象近期情况的汇报,通过谈话,促使被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接受社区矫正的诚心,弃恶从善的决心,重新做人的信心,立志回归的恒心。
三是四方互动,形成合力。我们通过推行社区、村“联系卡”制度,把“四方力量”凝聚在一起。把社区矫正办公室和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都公开在这张卡上,便于村、社区协管员,矫正对象家属,志愿者随时和社区矫正人员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早作预防。
二、创新载体,建设基地,打造法制教育中心
我们进一步创新教育矫正方法和载体,在古城敬老院建立了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架设起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缓冲带,铺平他们回归社会之路,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把基地建设成为矫正对象“思想转化基地”。在区法制教育基地设立法制教育科,对矫正对象集中进行思想转化教育,聘请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的干警组成讲师队伍,从稳定情绪、关心生活、法制教育等方面入手,转化他们的思想,使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弃旧从新、树立重新做人的良好愿望。
(二)把基地建设成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基地”。教育和劳动改造是改造社区服刑的基本手段。我们在古城敬老院建立起了集中公益劳动场所,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义务劳动。通过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增强矫正对象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保了教育改造效果。
自2009年以来,通过各级矫正组织的努力,一大批矫正对象得到良性转化,无一重新违法犯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求真务实,使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深化,取得更大的成绩。
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南川西路司法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根据辖区社区服刑人员实际情况,在古城敬老院建立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通过公益基地的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人员“五个一”监管模式落实情况。
此劳动基地的建立,改变了以往社区服刑人员劳动较为散乱,难以形成规模的状况,为社区服刑人员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创造了机会,能够更好地帮助服刑人员重建自尊、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重新犯罪的发生。
南川西路司法所
2011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