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合作协议书
社区矫正公益劳动警示教育基地
合作协议书
甲方: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
乙方:
根据“两院两部”《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和《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的文件精神,以及省、州领导讲话精神。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应当服从管理、接受教育,按照规定参加公益劳动。司法所应当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经请示批准,就建立“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作为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应无条件接受甲方组织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公益劳动活动,并建立帮教小组,做好转化工作。甲方负责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负责对社区矫正对象与公益劳动相关事项的教育;落实月度考核。
二、乙方负责落实公益劳动内容,保障劳动安全;指派一名联络员,依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劳动表现做好考评工作(评定为:好、中、差),并按月反馈公益劳动情况,重大情况应及时通报甲方。
三、甲方应予乙方建立社区矫正公益劳动联系制度,指导乙方
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教和管理,乙方在需要甲方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活动时,必须经甲方同意,并由甲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亲自组织实施。
四、乙方在未经甲方同意下,不得擅自取消该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阻止甲方组织开展公益劳动活动。
五、双方对参加公益劳动的矫正对象,不得歧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六、双方达成协议后,甲方向乙方发放制作的“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牌匾予以悬挂。
七、为充分发挥基地作用,甲乙双方应当加强沟通,完善制度,做好经验总结。
此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年月日到年月日)。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年月日 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签字):
第二篇: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合作协议书
社区矫正公益劳动警示教育基地
合作协议书
甲方:湖北省国营武湖农场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 乙方:
根据“两院两部”《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和《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的文件精神,以及省、市领导讲话精神。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应当服从管理、接受教育,按照规定参加公益劳动。司法所应当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经请示区委、区政府领导批准,在武湖农场工委的支持下,农场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建立“武湖农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作为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应无条件接受甲方组织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公益劳动活动,并建立帮教小组,做好转化工作。甲方负责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负责对社区矫正对象与公益劳动相关事项的教育;落实月度考核。
二、乙方负责落实公益劳动内容,保障劳动安全;指派一名联络员,依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劳动表现做好考评工作(评定为:好、中、差),并按月反馈公益劳动情况,重大情况应及时通报甲方。
三、甲方应予乙方建立社区矫正公益劳动联系制度,指导乙方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教和管理,乙方在需要甲方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活动时,必须经甲方同意,并由甲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亲自组织实施。
四、乙方在未经甲方同意下,不得擅自取消该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阻止甲方组织开展公益劳动活动。
五、双方对参加公益劳动的矫正对象,不得歧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六、双方达成协议后,甲方向乙方发放制作的“湖北省国营武湖农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牌匾予以悬挂。
七、为充分发挥基地作用,甲乙双方应当加强沟通,完善制度,做好经验总结。
此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年月日到年月日)。
甲方(盖章):湖北省国营武湖
农场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乙方(盖章):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第三篇: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协议书
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协议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两院两部”《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和
《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的文件精神,以及省、市领导讲话精神。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应当服从管理、接受教育,按照规定参加公益劳动。司法所应当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
动。经请示街道党工委领导批准,在伍佑街道敬老院的支持下,伍佑街道司法所与建立“伍佑街道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作为伍佑街道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应无条件接受甲方组织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公益劳动活动,并建立帮教小
组,做好转化工作。甲方负责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
劳动;负责对社区矫正对象与公益劳动相关事项的教育;落实月度考核。
二、乙方负责落实公益劳动内容,保障劳动安全;指派一名联络员,依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劳动表现做好考评工作
(评定为:好、中、差),并按月反馈公益劳动情况,重
大情况应及时通报甲方。
三、甲方应予乙方建立社区矫正公益劳动联系制度,指导乙方
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教和管理,乙方在需要甲方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活动时,必须经甲方同意,并由甲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亲自组织实施。
四、乙方在未经甲方同意下,不得擅自取消该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阻止甲方组织开展公益劳动活动。
五、双方对参加公益劳动的矫正对象,不得歧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六、双方达成协议后,甲方向乙方发放制作的“伍佑街道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牌匾予以悬挂。
七、为充分发挥基地作用,甲乙双方应当加强沟通,完善制度,做好经验总结。
此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年月日到年月日)。
甲方(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乙方(盖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第四篇: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委托协议书
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委托管理协议书
甲方: XXX县XX镇司法所 乙方:
为充分运用社会资源,更好地开展社区矫正公益劳动。经商定,XX县XX镇司法所(以下简称甲方)委托XX镇村(以下简称乙方)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的内容,应为无偿参加社会公益性组织的服务活动或无偿为社会、社区的公共利益服务。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应将委托给乙方开展公益劳动的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每月应参加劳动的时间书面告知乙方,并在上述情况发生变更时,及时将变更情况书面告知乙方。
2、甲方应加强与乙方的沟通,掌握公益劳动的落实情况,以乙方提供的《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统计表》作为考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情况的主要依据。
3、甲方应帮助乙方解决在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应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完成规定的公益劳动时间,并做好劳动的安全保障工作。
2、乙方应将公益劳动项目和地点提前通知甲方,经甲方审核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3、乙方有权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社区服刑人员的公益劳动时间,但应尽可能不影响到社区服刑人员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乙方应按时填报《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统计表》,并在每月25日前将统计表反馈给司法所。
5、在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时,若突发重大情况,乙方应及时通报甲方。
四、为确保社区矫正公益劳动的顺利开展,甲、乙双方应当加强沟通,完善制度,做好经验总结。
五、本协议一式二份,各执一份。协议自签约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年月日年月日
第五篇: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创新资料(本站推荐)
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创新社会管理形式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公益劳动的教育惩戒作用,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南川西路司法所在古城敬老院建立了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南川西路司法所将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集中组织开展公益劳动,为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截至目前,南川西路司法所建立了1个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累计为8名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了公益劳动服务,较好地促进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
为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劳动改造和监督管理,我司法所创新管理方式,转变工作模式,规范劳动形式。
一是“两书两制度”。签订《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协议书》、《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服务责任书》,制订社区矫正公益劳动管理制度和社区矫正公益劳动考核制度,对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进行规范管理,统一考核,争取实现全县社区矫正集中公益劳动基地全覆盖,在启动第一批集中公益劳动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集中劳动设点范围,努力实现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化、个人考核规范化、日常管理制度化的目标。
二是“化零为整”,注重实际。针对矫正机构组织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有可能与矫正对象的工作、生活发生冲突或
服刑人员因请假外出及外出就业而导致无法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创新管理模式,将每月公益劳动的时间规定为矫正期内的总小时数,服刑人员可根据自己实际,在有较大时间选择空间的情况下完成公益劳动,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公益劳动“五个一”落实情况,实现公益劳动科学化与人性化。
三是“寓教于劳、以劳促教”。积极在社区矫正载体形式上求突破,注重寓教于劳,劳教结合,将组织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作为促进其回归社会、强化矫正效果的有效途径。以启动“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公益劳动为契机,为社区矫正提供了特定劳动场所,改变了以往社区服刑人员的劳动较为散乱,难以形成规模的状况,为社区服刑人员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创造了机会,更好地帮助矫正对象重建自尊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重新犯罪。
南川西路司法所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提高矫正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为重点,努力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思路,创建“法制教育基地”,推行“两书四方约谈工作制”等经验做法,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适应形势,探索创新,推行帮教新方法
新的形势对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不断规范社区矫正执行过程和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的行刑理念两者之间
寻求结合点,探索出了“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具体体现为实行“两书四方约谈制”。
(一)签订“两书”实行“刚性”管理。
签订“保证书”,自愿接受矫正。我们在法院判决生效交付执行时,让罪犯签订自愿接受矫正保证书,让罪犯亲属签定自愿监护,确保其不再重新犯罪的保证书,让所在村、社区的协管员签定协助矫正保证书,从而明确了三方责任,强化了对矫正对象的管理。
签订“执行书”,规范矫正过程。社区矫正办公室与罪犯本人、所在村、社区的协管员签定“社区矫正执行书”,把罪犯的义务、协管员的责任和社区矫正办公室的权力进行明确。确保行刑过程的规范化和严肃性。
(二)“四方约谈”实行“柔性”管理。
一是首次谈话,四方共参与。对于新接收的社区矫正对象,从首次谈话开始,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村、社区协管员、社区矫正志愿者及社区矫正对象家属四方共同参与。我们注重从新接收的社区矫正对象卷宗中找准谈话的切入点,改变了一问一答的谈话方式,注重了相互的沟通和个人想法、意见的交换。
二是四方月谈,共同管理。每月进行谈话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首先听取其它“三方”的关于社区矫正对象近期情况的汇报,通过谈话,促使被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接受社区矫正的诚心,弃恶从善的决心,重新做人的信心,立志回归的恒心。
三是四方互动,形成合力。我们通过推行社区、村“联系卡”制度,把“四方力量”凝聚在一起。把社区矫正办公室和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都公开在这张卡上,便于村、社区协管员,矫正对象家属,志愿者随时和社区矫正人员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早作预防。
二、创新载体,建设基地,打造法制教育中心
我们进一步创新教育矫正方法和载体,在古城敬老院建立了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架设起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缓冲带,铺平他们回归社会之路,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把基地建设成为矫正对象“思想转化基地”。在区法制教育基地设立法制教育科,对矫正对象集中进行思想转化教育,聘请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的干警组成讲师队伍,从稳定情绪、关心生活、法制教育等方面入手,转化他们的思想,使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弃旧从新、树立重新做人的良好愿望。
(二)把基地建设成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基地”。教育和劳动改造是改造社区服刑的基本手段。我们在古城敬老院建立起了集中公益劳动场所,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义务劳动。通过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增强矫正对象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保了教育改造效果。
自2009年以来,通过各级矫正组织的努力,一大批矫正对象得到良性转化,无一重新违法犯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求真务实,使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深化,取得更大的成绩。
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南川西路司法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根据辖区社区服刑人员实际情况,在古城敬老院建立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通过公益基地的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人员“五个一”监管模式落实情况。
此劳动基地的建立,改变了以往社区服刑人员劳动较为散乱,难以形成规模的状况,为社区服刑人员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创造了机会,能够更好地帮助服刑人员重建自尊、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重新犯罪的发生。
南川西路司法所
2011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