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 效益
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 2.1.4 水资源
2.1.5 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2.1.6 自然灾害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及劳力 2.2.2 土地利用现状 2.2.3 农业生产水平 2.2.4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2.5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2.3 基础设施
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2.3.2 田间工程现状
2.3.3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2.3.4 交通与电力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4.2 供需平衡分区
4.3 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4.4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5.2 选项原则 5.3 建设标准 5.4 建设规模 5.5 规划布局 5.6 最佳方案选定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 开发任务
改造中低产田(其中“坡改梯”要单独列明)、开垦宜农荒地、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草原(场)建设、发展优质粮食、发展优质饲料粮、发展节水农业的面积。6.2 建设内容 6.2.1 水利措施
1.水源工程。新建、改建和加固总库容在1000万m3(含)以下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堰等)的座数、库容及工程量。
2.机电排灌站。新建、续建、改造总装机容量在5000KW(含)以下机电排灌站的数量、装机容量、流量、泵型、泵房面积,配套的35KV(含)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3.机电井。新打、修复机电井的数量、平均深度、单井出水量,配套机、泵和10KV(含)以下的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4.灌排渠道工程。支渠以下灌排渠道(5m3/s以下)开挖、疏浚、排水渠道衬砌及埋设地下排水管道的长度、工程量,配套渠系建筑物数量及工程量。
5.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的面积,建设防渗渠道和铺设输水管道的长度,以及节水灌溉工程所需建材、管材和喷微灌设备的数量等。6.2.2 农业措施
1.良种基地。用于良种繁育、种子加工及品质检测的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备。2.农业科技推广。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技术培训、典型示范、购置小型仪器设备等。
3.购置农业机械。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种类和数量。4.改良土壤。平整土地、深翻、配方施肥等。5.机耕路。修建机耕路的标准、长度及工程量。6.2.3 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苗圃建设面积,所需苗木和基础设施建设。6.2.4 草场改良
改良草场的面积,所需种子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 7.1.1 估算依据 7.1.2 投资估算 7.2 资金筹措方案
资金的构成、来源及筹措可能性。7.3 群众投工投劳 7.4 还款计划及措施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主要分析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农业产值情况。8.2 社会效益
主要分析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加、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技术贡献等情况。8.3 生态效益
主要分析防护林防护面积、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盐碱化面积、改良土壤等指标变化情况。8.4 经济(财务)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一般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目前,土地治理项目只做财务评价。8.4.1 财务盈利能力 1.财务内部收益率
反映项目投入可能取得的最大盈利率,土地治理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暂定为8%。2.财务净现值
动态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的获得能力,拟建的土地治理项目财务净现值应大于0。3.经济效益费用比 指项目收益和成本的比值,土地治理项目的计算期暂定为15年(含建设期和效益发挥期)。
4.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基准投资回收期暂定为6年。8.4.2 有偿资金偿还能力
分析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和银行贷款,在项目建设投产后,偿还借(贷)款资金和占用费(或利息)所需的时间和各年相应的数额。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 组织机构设置 9.2 实施管理 9.3 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 环境现状分析 10.2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0.3 对策及措施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 问题与建议
第二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 效益
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 2.1.4 水资源
2.1.5 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2.1.6 自然灾害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及劳力 2.2.2 土地利用现状 2.2.3 农业生产水平
2.2.4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2.5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2.3 基础设施
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2.3.2 田间工程现状
2.3.3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2.3.4 交通与电力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4.2 供需平衡分区
4.3 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4.4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5.2 选项原则 5.3 建设标准 5.4 建设规模
5.5 规划布局
5.6 最佳方案选定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 开发任务
改造中低产田(其中“坡改梯”要单独列明)、开垦宜农荒地、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草原(场)建设、发展优质粮食、发展优质饲料粮、发展节水农业的面积。6.2 建设内容 6.2.1 水利措施
1.水源工程。新建、改建和加固总库容在1000万m3(含)以下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堰等)的座数、库容及工程量。
2.机电排灌站。新建、续建、改造总装机容量在5000KW(含)以下机电排灌站的数量、装机容量、流量、泵型、泵房面积,配套的35KV(含)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3.机电井。新打、修复机电井的数量、平均深度、单井出水量,配套机、泵和10KV(含)以下的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4.灌排渠道工程。支渠以下灌排渠道(5m3/s以下)开挖、疏浚、排水渠道衬砌及埋设地下排水管道的长度、工程量,配套渠系建筑物数量及工程量。
5.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的面积,建设防渗渠道和铺设输水管道的长度,以及节水灌溉工程所需建材、管材和喷微灌设备的数量等。6.2.2 农业措施
1.良种基地。用于良种繁育、种子加工及品质检测的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备。
2.农业科技推广。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技术培训、典型示范、购置小型仪器设备等。
3.购置农业机械。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种类和数量。4.改良土壤。平整土地、深翻、配方施肥等。
5.机耕路。修建机耕路的标准、长度及工程量。6.2.3 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苗圃建设面积,所需苗木和基础设施建设。6.2.4 草场改良
改良草场的面积,所需种子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 7.1.1 估算依据 7.1.2 投资估算
7.2 资金筹措方案
资金的构成、来源及筹措可能性。7.3 群众投工投劳 7.4 还款计划及措施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主要分析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农业产值情况。
8.2 社会效益
主要分析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加、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技术贡献等情况。8.3 生态效益
主要分析防护林防护面积、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盐碱化面积、改良土壤等指标变化情况。
8.4 经济(财务)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一般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目前,土地治理项目只做财务评价。8.4.1 财务盈利能力 1.财务内部收益率
反映项目投入可能取得的最大盈利率,土地治理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暂定为8%。2.财务净现值
动态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的获得能力,拟建的土地治理项目财务净现值应大于0。3.经济效益费用比
指项目收益和成本的比值,土地治理项目的计算期暂定为15年(含建设期和效益发挥期)。
4.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基准投资回收期暂定为6年。
8.4.2 有偿资金偿还能力
分析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和银行贷款,在项目建设投产后,偿还借(贷)款资金和占用费(或利息)所需的时间和各年相应的数额。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 组织机构设置 9.2 实施管理
9.3 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 环境现状分析
10.2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0.3 对策及措施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 问题与建议
附 录
(一)附表
附表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
附表2: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表
附表3: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附表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二)附图
附图1:项目区位置图
附图2: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3:项目规划布局图
第三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效益
1.5组织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水文气象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2.1.4水资源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2.1.6自然灾害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2.2.2土地利用现状 2.2.3农业生产水平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2.3基础设施
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2.3.2田间工程现状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2.3.4交通与电力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4.2供需平衡分区
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规划设计
5.1指导思想
5.2选项原则
5.3建设标准
5.4建设规模
5.5规划布局
5.6最佳方案选定
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开发任务
改造中低产田(其中“坡改梯”要单独列明)、开垦宜农荒地、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草原(场)建设、发展优质粮食、发展优质饲料粮、发展节水农业的面积。
6.2建设内容
6.2.1水利措施
1.水源工程。新建、改建和加固总库容在1000万m3(含)以下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堰等)的座数、库容及工程量。
2.机电排灌站。新建、续建、改造总装机容量在5000KW(含)以下机电排灌站的数量、装机容量、流量、泵型、泵房面积,配套的35KV(含)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3.机电井。新打、修复机电井的数量、平均深度、单井出水量、配套机、泵和10KV(含)以下的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4.灌排渠道工程。支渠以下灌排渠道(5m3/s以下)开挖、疏浚、排水渠道衬砌及埋设地下排水管道的长度、工程量,配套渠系建筑物数量及工程量。
5.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的面积,建设防渗渠道和铺设输水管道的长度,以及节水灌溉工程所需建材、管材和喷微灌设备的数量等。
6.2.2农业措施
1、良种基地。用于良种繁育、种子加工及品质检测的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备。
2、农业科技推广。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技术培训、典型示范、购置小型仪器设备等。
3、购置农业机械。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种类和数量。
4、改良土壤。平整土地、深翻、配方施肥等。
5、机耕路。修建机耕路的标准、长度及工程量。
6.2.3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苗圃建设面积,所需苗木和基础设施建设。
6.2.4草场改良
改良草场的面积,所需种子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
7.1.1估算依据
7.1.2投资估算
7.2资金筹措方案
资金的构成、来源及筹措可能性。
7.3群众投工投劳
7.4还款计划及措施
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
8.1经济效益
主要分析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农业产值情况。
8.2社会效益
主要分析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加、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技术贡献等情况。
8.3生态效益
主要分析防护林防护面积、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盐碱化面积、改良土壤等指标变化情况。
8.4经济(财务)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一般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目前,土地治理项目只做财务评价。
8.4.1财务盈利能力
1、财务内部收益率
反映项目投入可能取得的最大盈利率,土地治理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暂定为8%。
2、财务净现值
动态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的获利能力,拟建的土地治理项目财务净现值应大于0。
3.、经济效益费用比
指项目收益和成本的比值,土地治理项目的计算期暂定为15年(含建设期和效益发挥期)。
4、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基准投资回收期暂定为6年。
8.4.2有偿资金偿还能力
分析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和银行贷款,在项目建设投产后,偿还借(贷)款资金和占用费(或利息)所需的时间和各年相应的数额。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组织机构设置
9.2实施管理
9.3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环境现状分析
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0.3对策及措施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问题与建议
第四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60 更新时间:
2004-10-17 ]
第一章 概论
1.1 基础上提要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1.1.3 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1.1.4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1.1.5 项目建设地点 1.1.6 项目总体目标
1.1.7 项目主要示范内容与规模(种植业示范面积1万亩以上)
1.1.8 项目主要辐射地点、技术内容及规模(种植业辐射面积2万亩以上)1.1.9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1.1.10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产期年均销售收入、总成本、利润、税收、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静态投资回收期。1.1.11 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简述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 项目准备过程 简述项目考察、市场调研、商请技术依托单位以及省内竞争选项的情况。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3 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
2.4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简述技术依托单位综合技术实力,与项目采用的高新科技的关系。
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可列附表1进行表述)重点阐述与高科技示范项目有关的物质基础条件。参考内容如下:
3.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3.1.2 气候资源:光照、热量、降水、温度及主要自然灾害。3.1.3 水资源 3.1.4 土地资源
3.1.5 生产现状:项目区生产结构及投入产出水平的现状情况。
3.1.6 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农业服务基础,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条件,交通电力电讯设施等。
3.1.7 人力技术资源:人口、劳力、文化素质、科技人员数量及水平等。3.1.8 项目县乡财政及农民收入情况 3.1.9 现行经营管理情况 3.2 项目实施保证条件
第四章 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 4.1 市场分析
4.1.1 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4.1.2 产品市场预测及前景分析(国内与国际市场、销售渠道、销售方式、目标市场及市场份额)4.1.3 营销计划和策略 4.2 产品方案设计
4.2.1 产品方案(见附表2)4.2.2 生产规模确定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 5.1 示范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要争取建成农业综合开发的精品工程,重点探索三项内容:1.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上新水平和新台阶的区域开发治理模式;2.由生物、信息、材料等方面高技术和先进实用新技术组装配套的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支撑体系;3.技术单位参与、与产业化发展相适应、能持续发展和推进技术创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各地可有所侧重,突出区域特色)5.1.1 项目方向 5.1.2 项目目标
5.2 高新技术内容与技术流程
5.2.1 主要高新示范技术。详细介绍采用的高新示范技术内容、主要性能指标和建设标准。如系节水灌溉项目,需要阐述灌溉制度改进,并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5.2.2 主要组装配套技术 5.2.3 项目技术流程
5.3 主要辐射技术内容、辐射方式及地点 5.4 技术评价
主要评价项目高新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效益性和综合性。
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 6.1 示范建设内容
6.1.1 建设项目及规模 6.1.2 设备选型及数量 6.2 辐射规模
6.3 项目实施的分计划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项目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见附表3)7.2 总投资估算(见附表4)
7.3 资金运用及来源平衡分析(见附表5)自筹资金要说明筹措具体措施。7.4 分投资计划 7.5 还款计划
第八章 财务效益评价
(财务效益评价应按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对项目进行规范的财务经济分析。基准收益率暂统一定为12%,项目分析计算期暂统一定为10年(含建设期效益发挥期),计算效益和费用的价格统一采用建设前一年的市场价格)8.1 财务估算
8.1.1 财务估算依据
8.1.2 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见附表6)8.1.3 产品总成本费用估算(见附表7)8.1.4 固定资产折旧及摊销估算(见附表8)8.2 财务效益评价
8.2.1 项目损益分析(见附表9)
8.2.2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见附表10: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财务评价指标有:单位投资年增量净产值现值、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8.2.3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分析偿还财政借款和贷款的能力(见附表
11、附表12)8.3 敏感性分析
运用表格和图示,分析项目效益对以下主要因素敏感程度:产品销售收入、基本建设投资、生产经营成本。
第九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 9.1 社会效益评价
9.1.1 技术贡献:评价示范及辐射区的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面的提高程度。
9.1.2 产品贡献:评价项目区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商品增长情况、主要产品品质提高情况。9.1.3 就业贡献:简述项目所带动解决农村就业情况。9.1.4 生产条件改善及农民增收情况
9.1.5 对国家贡献:简述项目区上缴税金增长情况。9.2 生态效益评价
简述上壤改良情况、防护林有效防护面积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指数、土壤沙化或次生盐渍化比率等变化情况。
9.3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污染治理方案以及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 10.1 项目组织管理
简述项目领导小组或执行单位与经营机构的关系,以及项目管理方式、方法、程序、跟踪、监测和中后期评估的方法。
10.2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关系:简述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责权利,以及协作方式。
10.3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 10.4 示范推广的组织体系 10.5 技术培训计划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附 录
一、附件:
附件1:技术单位出具同意作为高新科技示范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的承诺函
附件2:高新科技示范项目选用主要高新技术的鉴定、审定等相关证明材料
附件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如有环境问题,必须提交环保部门出据的环评报告)
附件4: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资质证书
二、附表:
附表1:项目基本情况表
附表2:项目产品方案设计表
附表3:项目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附机械设备明细表)
附表4: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5:资金运用及来源平衡表
附表6:项目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7:项目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8:固定资产折旧及推销估算表
附表9:项目损益表
附表10: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附表11:项目财政有偿资金本息偿还表
附表12:贷款还本付息计算及清偿能力分析表
(以上是基本表格,由于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类型很多,在表格内容上可以根据项目特点,按实际情况填写)
三、附图:
附图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规划图
第五篇: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科技推广实施方案
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在邕宁区新江镇那云村。为了贯彻落实好项目的科技推广工作,辐射带动全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目的,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以优势主导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强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及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基本情况
那云村位于新江镇的西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城区12公里,全村辖6个坡,20个村民小组469户,总人口2349人,共有耕地面积5586亩,其中水田1836亩,旱地3750亩。云村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春秋相连,降水量充沛,土质良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村经济以甘蔗、蔬菜、畜牧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其中韭菜是那云村的一个新兴产业,2010年全村种植面积380亩,年收韭菜10刀,亩总产量达8000公斤亩,年收入10000元以上,是南 1
宁市有名的韭菜村。
三、概述(包括意义和必要性,总体目标和示范内容等)
(一)意义和必要性
科技推广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措施,是指通过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应用于项目区农业生产的过程。加强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是将农业、林业、水利等措施形成的生产能力转化为产品的重要途径。改善农田基本生产条件能解决粮食由低产到中产,由中产到高产,关键要靠良种、良法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也是推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农业,减少农业生产污染,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培养新型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总体目标和示范内容
1、总体目标
在新江镇那云村那云坡建立一个“甘蔗双高生产示范基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甘蔗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实现甘蔗高产高糖,以推动新江镇甘蔗产业的发展;在那蚕坡建立150亩韭菜新品种引进种植示范基地,掌握新品种的农艺性状,筛选适应本地种植推广的韭菜新品种。集成推广高产高效韭菜栽培技术,提高韭菜产量和品质。
2、示范内容
围绕土地治理项目的总体要求,把科技推广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发展上,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集成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农业高
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示范内容如下:
(1)按照甘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200亩高产高糖甘蔗生产示范基地,示范辐射面积2000亩,示范基地严格按照DB450100/T1—2005《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配套推广农业机械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黑色地膜覆盖、科学病虫防治等综合技术,以提高甘蔗单产和品质。通过项目实施,应用推广2项以上甘蔗高产栽培新技术,总结一套实现甘蔗高产高糖的栽培技术。示范区甘蔗平均亩产7吨,辐射区年平均亩产6吨,分别比2010年增产10%以上;
(2)建立韭菜新品种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50亩,推广面积800亩,示范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科学喷灌、物理防虫、科学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等综合技术,探索韭菜全年生产的配套技术措施,提高韭菜产量和品质。示范基地韭菜年平均亩产量达到8000公斤,推广区平均亩产量为7500公斤,均比常规种植的韭菜品种亩增产10%以上。
(3)建立1个“乡村科技网点”,为全村80%以上的人口提供信息服务;建立1个村级“乡村教室”,年内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人次以上;建立1个农村“乡村科技书屋”,至2011年底,藏书量达1000册以上,且长期对群众开放。
四、工作步骤和任务
2011年1月至2011年 6月:做好项目的宣传、落实示范基地、引种、育苗、定植等工作;
2011年7月至2011年11月:指导农民做好两个示范基地、管理、收
割工作,同时做好“乡村教室”、“乡村科技书屋”、“乡村科技网点”建设工作;
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做好两产业示范基地产量验收工作; 2012年2月至2012年3月:做好项目的示范再推广工作; 2012年4月至2012年5月:写好总结材料,结题项目。
五、投资估算
(一)建立一个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引进甘蔗新品种进行试种,以找出一个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计划投资8.4万元。主要用于引进甘蔗新品种柳城03/182及新台糖22号健康脱毒种苗各50亩,并对示范区进行肥料补贴,每亩补贴100元。
(二)建立一个韭菜新品种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引进韭菜新品种5个以上,并进行试种试验,计划投资8万元。主要用于购买韭菜新品种、肥料补贴、试验经费、购买滴灌器械等。
(三)建立1个村级“乡村教室”,年内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人次以上,计划投资6万元。主要用于购买黑板、椅子、课桌及培训经费等。
(四)建立一个“乡村科技网点”,为全村80%以上的人口提供信息服务,计划投资3.5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电脑、打印机、安装宽带网、建立信息发布栏等。
(五)建立1个农村“乡村科技书屋”,至2011年底藏书量达1000册以上,且定期对群众开放。预计投入资金2.1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图书、书架、阅读书桌等。
六、组织实施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新江镇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新农村副镇长担任,成员由农业服务中心、土地所、财政所等有关部门组成,下设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由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担任项目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日常工作,处理和协调项目实施工作。
成立邕宁区新江镇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实施小组和技术小组,并聘请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及甘蔗研究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由农业服务中心牵头具体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和组织项目实施。
(二)项目采用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办法,实行“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严格按照无公害技术规程组织生产,进行科学喷灌、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虫黄板、生物农药等无公害化措施开展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科学施肥,推广应用有机肥、生物菌肥。以实现农业生产无公害,并组织专家进行无公害认证,形成品牌,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要精心部署,广泛动员,让广大村民充分了解“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的重要意义,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到科技推广建设中来,各单位和各村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科技推广的好处、好经验,形成浓厚的氛围。
(四)认真做好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必须做好农民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进
村入户举办培训班,直接面对农民,避免农业新技术在培训过程中打折扣;另一方面,和农民面对面问答和现场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回答;再次是技术人员直接驻村指导科技示范,选择科技意识强的示范户,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直接扶持,起到直接宣传带动和示范作用。同时采用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使项目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每户至少有一份技术明白纸,至少有1名技术明白人。
(五)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使用安全。
项目资金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遵循预算程序和项目内容规模以及投资额度,做到专款专用。
(六)搞好项目规划,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顺应自然规律,优化调整品种和种植结构,改革耕作制度,科学平衡施肥。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其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严格按照计划进度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技术指导服务人员全年进行技术跟踪服务,搞好不同时期性状调查、测产和总结。
新江镇农业服务中心2010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