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艺术与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互动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互动研究
内容摘要: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状态与困惑、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内涵人手,着重阐述了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特性,即群众性。通过探讨与论证城市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相结合的设计思维和构建模式,从而得出结论:此研究方向既可以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又可作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此研究成果将被作为共建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出发点与归宿的理论依据而存立。
关键词:公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性、发展
一、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状态与困惑
公共艺术是大众的艺术、人民的艺术,体现的应该是大众的审美与需求,具有融开放性、公共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独特表现,深受广大公众的认可与欣赏。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作品比比皆是,这些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有很多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艺术家们依据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专长进行创作设计,展现着多层次艺术魅力和影响力。这样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有些可以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引发人们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思考。当然,现今我国的城市乡镇经济发展不够均衡,繁荣兴盛差别较为明显,人们的精神文化修养和审美层次都存在差别。所以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与立意要考虑到本土性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兼顾与互补关系。
一方面,如果中国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里充斥的是西方的视觉图像,即便是本土的东西也充满了西化的意识,过分体现对西方生活模式的膜拜,就必将会制约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中西结合的文化如若缺失了本土文化的根基,自觉或不自觉地渐行渐远,将会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逐渐衰减乃至消亡。可见我国的公共艺术空间里,重要的是要将中西方文化的兼并与包容作为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特色。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落脚点要基于中国的国情,要留住我们的根。某些来源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合中国公共艺术的建造,一些外来文化理念在不同程度上与本土文化形式语言相互抵触、相互矛盾。在近几年公共艺术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不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作品,招致受众群体的疑惑和困扰,进而制约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和推广。该局面需要进行及时的改变,才不会招致国家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加之社会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少孕育公共艺术的土壤,因此公共艺术要想更深地介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注定要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发展之路。所以城市公共艺术发展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财富充分加以弘扬和运用,使其内在所发挥的最佳效益和优势更加显现出来。
二、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内涵
在我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后,也带动和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从国内外我们举办的各级各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可以看得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在我国各个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以让我们聊以自慰。但还是面临了不少较为复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紧跟世界经济的飞跃发展,同时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这一课题需要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设计实践和理念认知上去不断进行探索和研习。
从某种情况上分析,我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并非完善。结症出在一些地方政府机构以创造经济利益为目的,为了凸显地方政绩,进行民俗旅游之类项目的开发,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由进行招商引资。这些既得的经济利益来得快,来得诱人,盲目跟风的态势一度成风。如果任凭此类文化活动始终滞留在虚浮的层面上,没有经过文化层面上的挖掘和专业开发,迟早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停滞不前以致半途而废。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划定上有着不同的范畴,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的:“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等内容,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途径进行教育和振兴。”
当下在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的重视程度,开发力度等方面还不够自觉,不够重视。随着“十三五”规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的加快,探索和正确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可忽视。应该看到,大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伴随着农耕社会的演进而在自然生长,致力于其他层面的研究开发及保护的力度不够被重视。城市建设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济富强,文化蓬勃发展的标志,犹如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如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塑像、迪拜哈利法塔,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等等。这些历史古迹都饱含着对历史史实、传统意识形态、地域文化、本土建筑设计浓厚的融合与秉承,它们所传达出是对历史、现实的视觉与感知冲击力,这种力量强烈而具有震撼力,是人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共同反响,这是对公共艺术的大众化、社会化、审美化以至于对城市具体形象的建立和构筑所产生的民族认同感,在树立巩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作用。
三、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大众性特质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宫殿园林、亭台楼阁,徽派建筑、客家土楼等等建筑审美成分,这些遗产传承了民族文化的乡土气息,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强烈的审美感受。它们的设计形式注重地域文化与欣赏习俗,既传达着高屋建瓴的审美理念,又综合了受众个体与社会性、公共性等诸多设计元素的需求,照顾到了广大平民的欣赏层面,适应了所处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地域自然环境及地域社会环境特色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全面展示出了地域性、民族性乃至国际性文化特征。
公共艺术内容与个人艺术内容不同。前者在于其要求反映集体的体验,反映本土文脉,包括与地域、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思想、民俗等,要兼顾相关的地域受众所熟悉、所感兴趣的地域历史纵横等,使之为地域受众所理解、所喜爱、是公共艺术的大众性本质体现,颇具客观性;而后者则颇具设计者个人的主观思想色彩。
第一,生活化的艺术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在过去它们是生活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变换,慢慢退出了生活领域,如今再探究这种遗产,才发现它们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如昆曲,民歌演唱如蒙古族长调呼麦等。还有民族民间口口相传,手手相传逐渐成为小规模的工艺作坊的技艺和工艺品,都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的风格。如安徽宣纸、惠山泥人、江南蚕桑丝织技艺、浙江龙泉青瓷、文房四宝、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漆画、木刻、石刻等。
第二,在民间被人们奉为“绝技”的手工技艺常常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一个角度讲保留着隐秘的技巧的技艺被世代传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个性化的技艺独具艺术价值,它们与公共艺术空间追寻的艺术目标殊途同归,故而有着独特技艺的艺术形式运用到公共空间里的所表现出来内容越来越多地作为后现代艺术作品的聚合。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性的断层。后现代艺术起源于西方的艺术思潮,无主题、无厘头、反美学、反传统等是后现代的艺术作品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这些艺术在含糊不清、支离破碎之中出现,要求观赏者寻找出艺术作品与自身理解的切合点,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却是令人费解或者晦涩的感官形式,我们不应该盲目地索求与照搬西方当代艺术形式理念,构成这一个跨越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构架的。基于我国的国情,从手工技艺农耕经济社会到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改革开放文化之窗的打开,使后工业化的艺术创作不可阻挡的流入我们的视觉、听觉感受之中,接受起来需要过程,但是不可以有断层的出现。我们不是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的遗弃,而且应该是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填补这个断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民族经济与生活方式要保持其独特性。它凝结为一种集体意识,珍藏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同时在这样一个跨越中,成为构架民族文化传承和国际现代化纽带和桥梁。
四、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该是能够代表着城市形象、公共精神和大众审美标准。公共艺术设计创意和城市效应都应找好与民众的交合点。在民众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里,大家的抬头举目间关注到的焦点,或是使人有深刻的印象,或是适合民众的审美习惯,从而引发美好的感受,但也会是使人视而不见,或是令广大受众反感。能被一座城市的民众所接受的公共艺术设计,不能单纯凭主观创作和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引进来,要从公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出发,将日常生活融入到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中去。影响和促进公共艺术在承载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偏颇处理的大课题。
从大众艺术创作和大众审美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久远的历史之中,从人类文化中寻觅到生动鲜活的史实,并追溯唤出一些早已在人们记忆中含糊了,被岁月淡忘了的形象和传说,传统文化中流传于民间无意识的、可以引起大众共识的素材,被人们口口相传的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创作源泉,它们才是真正的城市公共艺术的,已经成为我们整个民族认同感的源泉。这些将融汇传统与时尚于一身的艺术形象也必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升华和凝炼。
从大众的思维方式出发,提升公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可以利用公共艺术景观的开放特性,艺术性达到普遍的共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展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带来大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被大众所钟爱。如空间艺术类的年画、刺绣、剪纸、泥塑、扎染等;时间艺术类的皮影戏、长调、呼麦、碗碗腔、陕北花儿等等,都蕴含了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它们是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载体,是大众生活和精神的家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公共艺术景观就是合理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粹。也就是说,公共艺术设计就应该是展示非物质遗传文化的良好平台。
用发展的观念审视城市的变化,公众对城市的功能与需求也是在不断更新,这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这种观念变化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建设和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要求,逐步上升到对多层次审美文化的需求,强调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城市建设和设计方面,要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巧妙地结合特定的主题,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内容的宣传和普及,创造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注度越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也就越强。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造,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对于繁荣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创造有着积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造犹如一对姐妹花,二者同生共长。它们的联结融合,能够突显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将会给城市文化生活带来新的活力和景象。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1国考申论范文点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华图 2010-11-24 18:26:09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本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点评。
【背景材料】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题目】
请联系给定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2)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范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
文章在深入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列举一系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最后在篇末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的中心论点。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结构来进行写作。文章整体结构完整规范,论述具体,逻辑严密。申论考试中策论文格式方便考生把握,使用的人数很多,能在普通的结构中推陈出新,不仅能引起阅卷人员的兴趣,更是提高自己申论考试分数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指出问题后,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加强社会上的宣传三个方面展开对策表述,文章全面合理,体现了结构安排和论述上逻辑的严密性。(白丽丽)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题目:给定材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给定材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800-1000字。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被誉为“民间文化抢救人”的作家在看完贺兰山岩画后,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一发自内心的感概,不正是在警示人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延续,需要后人来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我国强大的文化武器。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全民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发动全民一起行动,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统筹、规划。然而,一些社会现状仍令人堪忧。当一些古老、特色的的当地传统文化渐渐被当代人淡忘,而外来文明却成为年轻人追逐的趣味时;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表面政绩,发动全县资源“申遗”,而不顾之后的保护导致文化的衰落时;当传统的文化与习俗成为电视屏幕上孩子们看到的影像和记录时......我们已经遗失了过去的记忆,忘记了我们的“根”在何处。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发动全民的力量。首先,要提升民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这不仅要在宣传上下足够的功夫,还要在教育上灌输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要把“非遗”保护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来规划,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社会上一些民众破坏和侮辱“非遗”的现状,让民众理解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政府要扶持民间组织的文化团体,民众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中,那么“非遗”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当地的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正确的保护方案,对“非遗”施行有效、可持续地保护。一方面,政府要咨询相关文物专家们的意见,统筹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政策和执行上做好统一的部署;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征求“非遗”传承人和了解这一内容的民众的想法,把政策真正落实到社会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民族财富。作家们常在作品中提及的古老戏曲、剪纸和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不能只成为后人翻阅名著时遐想的片段,应是一
种思想在现实中的延续,文化“活着”的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发扬光大。一个有文化积淀的民族,一个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才真正能够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梦,需要全民一起运用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必将振兴!中国龙必将崛起!
第四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二、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由于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四、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一些具体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
五、政府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许多地方连基本的普查工作经费尚且不足,更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六、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
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背景材料】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题目】
请联系给定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2)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范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
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
文章在深入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列举一系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最后在篇末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的中心论点。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结构来进行写作。文章整体结构完整规范,论述具体,逻辑严密。申论考试中策论文格式方便考生把握,使用的人数很多,能在普通的结构中推陈出新,不仅能引起阅卷人员的兴趣,更是提高自己申论考试分数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指出问题后,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加强社会上的宣传三个方面展开对策表述,文章全面合理,体现了结构安排和论述上逻辑的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