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与降低供养系数的路径选择

时间:2019-05-13 19:3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与降低供养系数的路径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与降低供养系数的路径选择》。

第一篇:财政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与降低供养系数的路径选择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 农村 税费改革的深入 发展,财政供养人员概念的外延已发生很大变化。现在所称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各级财政部门依据政府编制机构核定的编制而给予全额或差额工资保障的人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纳入财政社会保障人员、优抚救济人员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村组干部等。本文所指财政供养人员仅为财政部门依据政府编制机构核定的编制而给予全额或差额工资保障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它反映了一个地方履行一级政府事权而供养的工作人员。

本文以湖北省72个县(市)财政和部分市县财政的有关数据为依据,对地域人口、人员结构、可用财力、公共支出、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与供养系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孝感市的财政供养系数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财政供养系数的建议。

一、影响财政供养系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1.地域人口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1)将全省72县(市)按地域人口由大到小排列,并按人口数量 自然 划分成10个档次。(2)将财政供养人员数量随地域人口顺序排列,并按地域人口档次 计算平均值。(3)各档次的财政供养人员总量除以对应档次的地域人口总量等于该档次财政供养系数。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1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地域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关系分析表

单位:万人、人、个

地域人口 财政供养

档次 县市个数 系数(%)变化范围 人口均值 100-165 27811 9 2.38 2 90-100 26582 5 2.79 3 80-90 22788 6 2.63 4 70-80 19814 2 2.62 5 60-70 18947 10 2.99 6 50-60 16162 13 2.99 7 40-50 13900 11 3.05 8 30-40 10039 10 2.77 9 20-30 8668 4 3.81 10 10-20 5927 2 5.33 关系显示:(1)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与地域人口数量成正比变化。人口大县,供养人员相应较多;人口小县,供养人员相应较少。(2)财政供养系数与地域人口数量成反比变化。人口大县,供养系数较小;人口小县,供养系数较高。(3)综合关系。人口大县供养人员较多,但供养系数较低;人口小县供养人员较少,但供养系数较高。

推论:人口大县供养系数较低,人口小县供养系数较高;降低供养系数的重点是人口小县。但现实中人口小县供养人员较少,而人口大县供养人员较多。本文认为,由于供养系数的分母——地域人口的不可比成分较大,考核供养系数应以分子——供养人口为主。因此,降低供养系数的重点应是供养人口大县,而不是供养人口小县,即不能以供养系数高低作为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实践标准。

2.人员结构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1)划分。将财政供养人员按工作性质分为行政单位供养人员、事业单位供养人员两大类。人员经费相应划分为行政人员经费和事业人员经费。(2)对比分析。选择某市作为样本。(3)比较年度。选择1993年与2003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

表2孝感市1994-2003年财政供养人员结构变化表

单位:人、万元

其中教师占事业 年度 行政人数占比例% 事业人数占比例%

人数比例% 1994 23.8 76.2 48.8 1995 23.4 76.6 48.5 1996 24 76 47.1 1997 22.7 77.3 48 1998 23.8 76.2 54.5 1999 24.9 75.1 51.8 2000 25.8 74.2 53.8 2001 26 74 54.4 2002 26.1 73.9 56.1 2003 24.1 75.9 54.9平均值 24.46 75.54 51.79 关系显示:(1)行政与事业人员结构虽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基本保持了一定的比例。即行政机构人员占1/3,事业单位人员占2/3。(2)教师数量占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1/2强,比重显得过大。

人员经费的结构与人员的结构呈同向变化关系。(1)在人员经费结构中,行政人员经费占经费总额的比重30%,事业人员经费占经费总额的比重70%,其中教师经费占事业人员经费的比重接近60%。调查发现,当行政编制冻结后,事业单位供养人员急剧膨胀。一部分是历次机构改革中行政机关精简人员,一部分是新进单位的人员,大部分都流向事业单位或压往二级单位。较多事业单位或二级单位人浮于事,相互攀比,一些苦活、累活没有人做,在社会上临时聘用人员。(2)人均经费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事业人均经费支出增长27.4%,教育 人均经费增长22.05%,均高于行政人均经费支出增长5.6个、0.25个百分点。

表3 孝感市2000-2003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结构变化表

行政人员经费 事业人员经费

年度 占比 人均 占比 人均 其中教 人均 重% 经费 重% 经费 师% 经费 2000 29.7 6945 70.3 5690 60.4 6396 2001 30.3 9151 69.7 7383 54.6 7408 2002 31.7 10572 68.3 8061 64.3 9241 2003 25.3 12554 74.7 11769 54.2 11626平均或

递增 29.25 21.8% 70.75 27.4% 58.37 22.05% 推论:供养人员结构反映了一级事权中从事行政与事业工作的人员配置比例。从相对比例看,事业所占比重过大,尤其是教师人数及经费比重突出。据此推论: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减少供养人员的重点是事业单位,其中优化教师队伍应是重中之重。3.可用财力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1)可用财力为一般预算收入与转移支付之和。本文将72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与转移支付相加后,按照可用财力大小自然划分为5个档次。(2)供养人员数量范围指划分档次内最低数量到最高数量范围。(3)人均财力水平是指各档次可用财力金额之和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之和的比值。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4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可用财力与供养人员关系分析表

单位:元、万人、万元

可用财力 供养人口 人均财力 档次 县市个数

范围 数量范围 水平1 3-3.5 3 2.3-2.8 1.16 2 2.1-3 22 1.2-3 1.06 3 1.5-2 13 1.1-2 1.04 4 1-1.5 22 0.9-1.7 0.94 5 0.5-1 8 0.4-1 1.09 关系显示:(1)财政供养人员与可用财力成正比变化。可用财力较多的县市,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可用财力较少的县市,财政供养人员较少。(2)人均财力支出水平基本相等。不管是财力多的县市,还是财力少的县市,人均可用财力基本保持在一个相等的水准。(3)综合关系。人均可用财力没有拉开档次,可用财力主要聚集在养人上。财力强的县市多养人,财力弱的县市少养人。

推论:财力多的养人多,财力少的养人少,据此推论,财政就是“吃饭财政”,财政增收就是为了供养更多的人员,而这却背离了一级政府事权人员配置的原则,是财政工作的误区。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不能将可用财力与供养系数挂钩。4.公共支出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借助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地域人口、可用财力、工资水平等指标之间的公式推出公共支出与供养系数之间的关系。下面是演绎过程:(1)人员经费支出=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工资标准=供养系数×区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2)财政支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3)财政支出=可用财力=财政供养系数×区域总人口×人均工资标准+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 财政供养系数=[财政支出-(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区域总人口×人均工资标准=(可用财力-公共支出)/地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

关系显示:在一定时期内,某县(市)的可用财力、地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基本上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可视为常量指标。因此,财政供养系数与公共支出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公共支出是被减量,被减量与差值成反向变化关系,即公共支出越大,供养系数越小;公共支出越小,供养系数越大。当可用财力等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零。当可用财力大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正;当可用财力小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负。

从事权与财力配置上讲,一级政府有一级事权,一级事权有相对应的可用财力。根据这一设立原则,一个地方的可用财力应包括两部分:首先,履行一级事权所需的非人力资源财力,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工具等。其次,完成一级事权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所需财力,主要指生产与再生产的补偿财力,如工资、奖励、福利等。按照行政管理理论,国家赋予同一级政府的事权是基本一致的,公共支出也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各级的工资标准、地域人口、可用财力不同,财政供养系数必然是不同的。在同一级别的公共事权相同的前提下,可用财力较多的地方,可用财力超出公共支出的增量就多,就可以提高供养系数。而可用财力较少的地方,可用财力超出公共支出增量就小,财政供养系数就低。而可用财力比公共支出低的地方,财政供养系数为负数,这个地方的财政必然是负债运行。推论:如果一个地方履行一级事权不完整,则说明可用财力不足以养人,供养系数应为负值。但在实际中,履行一级事权不完整的地方较多,但财政供养系数却为正值,有的还较高。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矛盾。实际情况是由于供养人员失控。可用财力大量向人员经费集中转移,挤占了履行正常事权所需财力。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划分地方可用财力,可用财力必须首先用于履行一级事权,并据此配备相应人员,超过公共事权所需人员必须精简。5.地理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1)将全省72个县(市)按地理特征分为五个类型:山区县、丘陵县、平原县、城郊县、湖(库)区县。(2)地域人口、供养人员范围按各类型从最小到最大列示。(3)供养系数为各类型县(市)的供养人员总数与地域人口总数的比值。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5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地域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及系数关系分析表

单位:个、万人

地域人口 供养人口 供养系数 类型 个数

范围 范围(%)山区县 34 8-120 0.5-2.5 2.84 丘陵县 6 50-100 1.3-3 2.85平原县 17 35-100 0.6-2.6 2.81 城郊县 10 35-160 0.9-3.5 2.76 湖(库)区县 5 50-140 1.8-2.8 2.53 增长率% 14.47% 11.22% 关系显示:(1)地域人口起点基本相同,变化幅度逐步增加。主要是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造成的。(2)供养人口起点依次增大。说明供养人员与地理环境呈同向变化关系。其中山区县供养人员相对较少,而平原、城郊、湖(库)区县供养人员相对较多。(3)供养人员在3万人上下变化。这是一个县(市)的最大值。(4)供养系数依次减少。虽然地域人口、供养人员同向增加,但地域人口依次增长高于供养人员依次增长,即供养系数分子增长低于分母增长,导致供养系数依次减少。计算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推论:由于人口增长控制属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范围,我们只能控制供养人员增长。按照地理条件与供养人员关系,控制财政供养系数重要依据是按供养人员起点大小,即按地理划分的后三类(湖库区县、城郊县、平原县)应是重点控制地域。6.政策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本文涉及政策环境包括行政体制、财政体制、人事体制、经济 周期等,由于这些方面都是一个庞大主题,限于篇幅,此外主要以定性分析这主。(1)行政体制与供养系数。目前,我国行政体制设计是五级管理体制,即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县(市级县、县级区、自治县)、乡镇(民族乡)。各级不论区域人口多少,面积大小,级次高低,经济好坏,都设有“大而全”的行政事业管理机构,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据有关资料,解放初期,全国的官民比例为1∶600,到2002年各级各类官员占总人口的平均比例已达1∶28,干部总人数是解放初期的80多倍。这种庞大的层次多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办事效率日益低下,而且需要巨大的行政管理成本作支撑。仅以乡镇为例,1984年,全国撤社建乡结束时有乡镇92476个,按当时每个乡镇平均支出20万元计算,需要消费财力184.9亿元。经过改革,到2003年底止,全国乡镇减少至38464个,按2002年每个乡镇平均支出50万元计算,仍需要消耗财力192.3亿元。以湖北省的情况来分析,2002年,全省财政供养人员中,省地两级供养人员占全省比例为1/4弱,而县乡两级供养人员占全省供养人员比重为3/4强,其中乡镇级占全省比重达到24.45%。

表6 2002年湖北省财政供养人员按行政级次分布和人员结构表

单位:人

合计 财政拨款或补助开支人员 行政

级次 国家 集体 离休 退休 长休 人数 占比重% 职工 职工 人员 人员 职工 省级 213350 10.43 159148 783 4557 48585 277 地市级 278317 13.61 211778 7981 5288 52652 618 县级 1053156 51.50 821920 39588 10471 180444 733 乡镇级 500013 24.45 393854 24458 2145 78945 611 总计 2044836 100 1586700 72810 22461 360626 2239 结构 100 77.59 3.56 1.09 17.63 0.11 比例%

关系显示:行政管理层次与财政供养人员成正比,与财政供养系数成正比。

推论:根据上述关系显示,要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按照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行政体制设计只需设三级政府,我国可比照改革。(2)财政体制与供养系数。从1994年起,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实行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按照这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一级政府有一级事权,一级事权有相应的财力。但从分税制10年运行的情况看,各级事权不规范是突出的问题之一,在地方各级体制运转中,经常有事权错位、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出现,形成了中央调控各地事权的局面。特别是几次增加工资,在经济转型时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效应”,各地膨胀了一大批人员。后来,在“一要吃饭,二是建设”思想引导下,地方政府及财政把保工资发放作为第一要务,更是巩固了“吸引效应”,不少地方特别是经济落后省份没有把住关口,供养人员无序膨胀,相互攀比,增加了一定数量的财政供养人员,提高了供养系数。关系显示:财政体制不规范,为地方供养人员增长创造了机会。

推论:一级事权不能相对独立,就不是完整的分税制体制。要认真执行分税制,增强地方各级事权的相对独立性。增加工资要适合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地方听证制度,不能强求各地统一。(3)人事体制与供养系数。目前,全国人事制度特别是人员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 法律 制度,这也是财政供养人员居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编制管理上,人事部门与财政部门形成了“两张皮”。产生了人事核定的编制,财政不一定认可,但为今后转正奠定了基础。二是在供养来源上,预算内与预算外“两张皮”。产生了单位认可的人员,虽然没有人事或财政编制,但仍然由单位供养,也为今后逐步转正创造了条件。三是在进人问题上,缺乏法律规范。进人质量、进人数量、进人对象,全凭领导研究决定,没有统一规划。四是在人员出口上,不鼓励人员出去。主要是工龄时段太长。以国家公务员为例,只要不犯错误,都必须坚持工作30年,机构改革也不能精简。按照每人30年的平均工龄批次依次平行推移,供养人员基数必将越来越大。

第二篇:财政供养系数关联分析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发展,财政供养人员概念的外延已发生很大变化。现在所称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各级财政部门依据政府编制机构核定的编制而给予全额或差额工资保障的人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纳入财政社会保障人员、优抚救济人员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村组干部等。本文所指财政供养人员仅为财政部门依据政府编制机构核定的编制而给予全额或差额工资保障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它反映了一个地方履行一级政府事权而供养的工作人员。

本文以湖北省72个县(市)财政和部分市县财政的有关数据为依据,对地域人口、人员结构、可用财力、公共支出、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与供养系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孝感市的财政供养系数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财政供养系数的建议。

一、影响财政供养系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1.地域人口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1)将全省72县(市)按地域人口由大到小排列,并按人口数量自然划分成10个档次。(2)将财政供养人员数量随地域人口顺序排列,并按地域人口档次计算平均值。(3)各档次的财政供养人员总量除以对应档次的地域人口总量等于该档次财政供养系数。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1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地域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关系分析表单位:万人、人、个 地域人口 财政供养

档次 县市个数 系数(%)

变化范围 人口均值100-165 27811 9 2.3890-100 26582 5 2.7980-90 22788 6 2.6

70-80 19814 2 2.660-70 18947 10 2.9950-60 16162 13 2.9940-50 13900 11 3.0

30-40 10039 10 2.7720-30 8668 4 3.8

10-20 5927 2 5.33

关系显示:(1)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与地域人口数量成正比变化。人口大县,供养人员相应较多;人口小县,供养人员相应较少。(2)财政供养系数与地域人口数量成反比变化。人口大县,供养系数较小;人口小县,供养系数较高。(3)综合关系。人口大县供养人员较多,但供养系数较低;人口小县供养人员较少,但供养系数较高。

推论:人口大县供养系数较低,人口小县供养系数较高;降低供养系数的重点是人口小县。但现实中人口小县供养人员较少,而人口大县供养人员较多。本文认为,由于供养系数的分母——地域人口的不可比成分较大,考核供养系数应以分子——供养人口为主。因此,降低供养系数的重点应是供养人口大县,而不是供养人口小县,即不能以供养系数高低作为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实践标准。

2.人员结构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1)划分。将财政供养人员按工作性质分为行政单位供养人员、事业单位供养人员两大类。人员经费相应划分为行政人员经费和事业人员经费。(2)对比分析。选择某市作为样本。(3)比较。选择1993年与2003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

表2孝感市1994-2003年财政供养人员结构变化表单位:人、万元 其中教师占事业

行政人数占比例% 事业人数占比例%

人数比例%

1994 23.8 76.2 48.8

1995 23.4 76.6 48.51996 24 76 47.11997 22.7 77.3 48

1998 23.8 76.2 54.5

1999 24.9 75.1 51.8

2000 25.8 74.2 53.8

2001 26 74 54.42002 26.1 73.9 56.1

2003 24.1 75.9 54.9

平均值 24.46 75.54 51.79

关系显示:(1)行政与事业人员结构虽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基本保持了一定的比例。即行政机构人员占1/3,事业单位人员占2/3。(2)教师数量占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1/2强,比重显得过大。

人员经费的结构与人员的结构呈同向变化关系。(1)在人员经费结构中,行政人员经费占经费总额的比重30%,事业人员经费占经费总额的比重70%,其中教师经费占事业人员经费的比重接近60%。调查发现,当行政编制冻结后,事业单位供养人员急剧膨胀。一部分是历次机构改革中行政机关精简人员,一部分是新进单位的人员,大部分都流向事业单位或压往二级单位。较多事业单位或二级单位人浮于事,相互攀比,一些苦活、累活没有人做,在社会上临时聘用人员。(2)人均经费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事业人均经费支出增长27.4%,教育人均经费增长22.05%,均高于行政人均经费支出增长5.6个、0.25个百分点。

表3 孝感市2000-2003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结构变化表 行政人员经费 事业人员经费

占比 人均 占比 人均 其中教 人均

重% 经费 重% 经费 师% 经费

2000 29.7 6945 70.3 5690 60.4 6396

2001 30.3 9151 69.7 7383 54.6 7408

2002 31.7 10572 68.3 8061 64.3 92

412003 25.3 12554 74.7 11769 54.2 11626

平均或

递增 29.25 21.8% 70.75 27.4% 58.37 22.05%

推论:供养人员结构反映了一级事权中从事行政与事业工作的人员配置比例。从相对比例看,事业所占比重过大,尤其是教师人数及经费比重突出。据此推论: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减少供养人员的重点是事业单位,其中优化教师队伍应是重中之重。

3.可用财力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1)可用财力为一般预算收入与转移支付之和。本文将72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与转移支付相加后,按照可用财力大小自然划分为5个档次。(2)供养人员数量范围指划分档次内最低数量到最高数量范围。(3)人均财力水平是指各档次可用财力金额之和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之和的比值。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4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可用财力与供养人员关系分析表单位:元、万人、万元 可用财力 供养人口 人均财力

档次 县市个数

范围 数量范围 水平3-3.5 3 2.3-2.8 1.162.1-3 22 1.2-3 1.061.5-2 13 1.1-2 1.0

1-1.5 22 0.9-1.7 0.940.5-1 8 0.4-1 1.09

关系显示:(1)财政供养人员与可用财力成正比变化。可用财力较多的县市,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可用财力较少的县市,财政供养人员较少。(2)人均财力支出水平基本相等。不管是财力多的县市,还是财力少的县市,人均可用财力基本保持在一个相等的水准。(3)综合关系。人均可用财力没有拉开档次,可用财力主要聚集在养人上。财力强的县市多养人,财力弱的县市少养人。

推论:财力多的养人多,财力少的养人少,据此推论,财政就是“吃饭财政”,财政增收就是为了供养更多的人员,而这却背离了一级政府事权人员配置的原则,是财政工作的误区。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不能将可用财力与供养系数挂钩。

4.公共支出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借助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地域人口、可用财力、工资水平等指标之间的公式推出公共支出与供养系数之间的关系。下面是演绎过程:

(1)人员经费支出=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工资标准=供养系数×区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

(2)财政支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

(3)财政支出=可用财力=财政供养系数×区域总人口×人均工资标准+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

财政供养系数=[财政支出-(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区域总人口×人均工资标准=(可用财力-公共支出)/地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

关系显示:在一定时期内,某县(市)的可用财力、地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基本上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可视为常量指标。因此,财政供养系数与公共支出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公共支出是被减量,被减量与差值成反向变化关系,即公共支出越大,供养系数越小;公共支出越小,供养系数越大。当可用财力等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零。当可用财力大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正;当可用财力小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负。

从事权与财力配置上讲,一级政府有一级事权,一级事权有相对应的可用财力。根据这一设立原则,一个地方的可用财力应包括两部分:首先,履行一级事权所需的非人力资源财力,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工具等。其次,完成一级事权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所需财力,主要指生产与再生产的补偿财力,如工资、奖励、福利等。按照行政管理理论,国家赋予同一级政府的事权是基本一致的,公共支出也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各级的工资标准、地域人口、可用财力不同,财政供养系数必然是不同的。在同一级别的公共事权相同的前提下,可用财力较多的地方,可用财力超出公共支出的增量就多,就可以提高供养系数。而可用财力较少的地方,可用财力超出公共支出增量就小,财政供养系数就低。而可用财力比公共支出低的地方,财政供养系数为负数,这个地方的财政必然是负债运行。

推论:如果一个地方履行一级事权不完整,则说明可用财力不足以养人,供养系数应为负值。但在实际中,履行一级事权不完整的地方较多,但财政供养系数却为正值,有的还较高。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矛盾。实际情况是由于供养人员失控。可用财力大量向人员经费集中转移,挤占了履行正常事权所需财力。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划分地方可用财力,可用财力必须首先用于履行一级事权,并据此配备相应人员,超过公共事权所需人员必须精简。

5.地理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1)将全省72个县(市)按地理特征分为五个类型:山区县、丘陵县、平原县、城郊县、湖(库)区县。(2)地域人口、供养人员范围按各类型从最小到最大列示。(3)供养系数为各类型县(市)的供养人员总数与地域人口总数的比值。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5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地域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及系数关系分析表单位:个、万人 地域人口 供养人口 供养系数

类型 个数

范围 范围(%)

山区县 34 8-120 0.5-2.5 2.8

4丘陵县 6 50-100 1.3-3 2.8

5平原县 17 35-100 0.6-2.6 2.8

1城郊县 10 35-160 0.9-3.5 2.76

湖(库)区县 5 50-140 1.8-2.8 2.5

3增长率% 14.47% 11.22%

关系显示:(1)地域人口起点基本相同,变化幅度逐步增加。主要是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造成的。(2)供养人口起点依次增大。说明供养人员与地理环境呈同向变化关系。其中山区县供养人员相对较少,而平原、城郊、湖(库)区县供养人员相对较多。(3)供养人员在3万人上下变化。这是一个县(市)的最大值。(4)供养系数依次减少。虽然地域人口、供养人员同向增加,但地域人口依次增长高于供养人员依次增长,即供养系数分子增长低于分母增长,导致供养系数依次减少。计算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推论:由于人口增长控制属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范围,我们只能控制供养人员增长。按照地理条件与供养人员关系,控制财政供养系数重要依据是按供养人员起点大小,即按地理划分的后三类(湖库区县、城郊县、平原县)应是重点控制地域。

6.政策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本文涉及政策环境包括行政体制、财政体制、人事体制、经济周期等,由于这些方面都是一个庞大主题,限于篇幅,此外主要以定性分析这主。

(1)行政体制与供养系数。目前,我国行政体制设计是五级管理体制,即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县(市级县、县级区、自治县)、乡镇(民族乡)。各级不论区域人口多少,面积大小,级次高低,经济好坏,都设有“大而全”的行政事业管理机构,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据有关资料,解放初期,全国的官民比例为1∶600,到2002年各级各类官员占总人口的平均比例已达1∶28,干部总人数是解放初期的80多倍。这种庞大的层次多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办事效率日益低下,而且需要巨大的行政管理成本作支撑。仅以乡镇为例,1984年,全国撤社建乡结束时有乡镇92476个,按当时每个乡镇平均支出20万元计算,需要消费财力184.9亿元。经过改革,到2003年底止,全国乡镇减少至38464个,按2002年每个乡镇平均支出50万元计算,仍需要消耗财力192.3亿元。以湖北省的情况来分析,2002年,全省财政供养人员中,省地两级供养人员占全省比例为1/4弱,而县乡两级供养人员占全省供养人员比重为3/4强,其中乡镇级占全省比重达到24.45%。

表6 2002年湖北省财政供养人员按行政级次分布和人员结构表单位:人 合计 财政拨款或补助开支人员

行政

级次 国家 集体 离休 退休 长休

人数 占比重% 职工 职工 人员 人员 职工

省级 213350 10.43 159148 783 4557 48585 277

地市级 278317 13.61 211778 7981 5288 52652 618

县级 1053156 51.50 821920 39588 10471 180444 73

3乡镇级 500013 24.45 393854 24458 2145 78945 61

1总计 2044836 100 1586700 72810 22461 360626 2239

结构 100 77.59 3.56 1.09 17.63 0.11

比例%

关系显示:行政管理层次与财政供养人员成正比,与财政供养系数成正比。

推论:根据上述关系显示,要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按照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行政体制设计只需设三级政府,我国可比照改革。

(2)财政体制与供养系数。从1994年起,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实行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按照这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一级政府有一级事权,一级事权有相应的财力。但从分税制10年运行的情况看,各级事权不规范是突出的问题之一,在地方各级体制运转中,经常有事权错位、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出现,形成了中央调控各地事权的局面。特别是几次增加工资,在经济转型时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效应”,各地膨胀了一大批人员。后来,在“一要吃饭,二是建设”思想引导下,地方政府及财政把保工资发放作为第一要务,更是巩固了“吸引效应”,不少地方特别是经济落后省份没有把住关口,供养人员无序膨胀,相互攀比,增加了一定数量的财政供养人员,提高了供养系数。

关系显示:财政体制不规范,为地方供养人员增长创造了机会。

推论:一级事权不能相对独立,就不是完整的分税制体制。要认真执行分税制,增强地方各级事权的相对独立性。增加工资要适合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地方听证制度,不能强求各地统一。

(3)人事体制与供养系数。目前,全国人事制度特别是人员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这也是财政供养人员居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编制管理上,人事部门与财政部门形成了“两张皮”。产生了人事核定的编制,财政不一定认可,但为今后转正奠定了基础。二是在供养来源上,预算内与预算外“两张皮”。产生了单位认可的人员,虽然没有人事或财政编制,但仍然由单位供养,也为今后逐步转正创造了条件。三是在进人问题上,缺乏法律规范。进人质量、进人数量、进人对象,全凭领导研究决定,没有统一规划。四是在人员出口上,不鼓励人员出去。主要是工龄时段太长。以国家公务员为例,只要不犯错误,都必须坚持工作30年,机构改革也不能精简。按照每人30年的平均工龄批次依次平行推移,供养人员基数必将越来越大。

关系显示:人员编制、人员经费实行多头管理,是财政供养人员间接增长的重要原因。进人无法律依据,是财政供养人员直接增长的重要原因。人员出口不畅,不断产生基数累积,是财政供养人员增加的潜在基础。

推论:编制管理、经费来源管理分割,进口松出口紧,导致财政供养人员必然增长,仅靠财政一家加强管理不行,要控制供养人员无序增加,降低供养系数,必须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对人员编制及预算外资金实行统一立法管理,出台激励人员有序流动的相关政策。

二、孝感市财政供养系数与全省、全国、国际比较和推论印证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现辖7个县(市)区,国土面积89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6万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343.55亿元,财政收入18.3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53亿元。从地理特点看,北有山区县(大悟县),南有湖区县(汉川市),中有丘陵和平原县(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是一个地理多样化的典型区域。

1.孝感市财政供养系数与全省比较。

(1)7个县(市)区供养系数与全省县(市)比较。

分析方法:将7个县(市)区的地域人口、财政供养人员、供养系数按照地域人口由大到小排列,然后根据全省72个县(市)有关资料,找出各项指标所占位置,分析其中的关系。

表7 孝感市20027县(市)区财政供养系数及相关因素全省排序表单位:万人、人 地域 全省 供养 全省 供养系 全省

县(市)名称

人口 排序 人口 排序 数% 排序

汉川市 106.46 5 23383 15 2.19 66

孝南区 83.16 19 20707 22 2.49 56

应城市 65.28 24 19345 26 2.93 3

5孝昌县 61.82 28 13833 45 2.23 65

安陆市 61.70 29 18953 27 3.06 30

大悟县 61.12 31 16230 38 2.66 50

云梦县 57.21 35 17628 32 3.09 28

全省平均值 62.62 17485 2.79

关系显示及推论印证:①地域人口排序及关系。地域人口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县(市)有3个,从大到小依次为汉川市、孝南区、应城市。地域人口低于全省平均值的有4个县(市),从大到小依次为孝昌县、安陆市、大悟县、云梦县。分析发现,地域人口与供养人员基本呈同向关系。②供养人口排序及关系。供养人口高于全省平均值的有5个,即汉川市、孝南区、应城市、安陆市、云梦县。低于全省平均值的有2个,即大悟县和孝昌县。说明7县(市)区财政供养人员整体水平较高。③供养系数及关系。高于全省平均供养系数的县(市)有3个,即云梦县(3.09%)、安陆市(3.06%)、应城市(2.93%)。这种结果印证了“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不能仅以供养系数为标准”的推论。

(2)市直财政供养系数与全省市州比较。

分析方法:①将全省9个市州(武汉市不可比)的财政供养系数进行排列比较,找出其中存在的关系。②地域人口指履行事权所辖行政区域总人口。③财政供养人员指市(州)本级财政供养人员。

表8 孝感市2002年市直在湖北省市州中财政供养系数排序表 单位:万人、人 地域 全省 供养 全省 供养 全省

市州名称

人口 排序 人员 排序 系数 排序

黄冈市 723 1 207418 1 0.287

5荆州市 633 2 181014 3 0.286 6

襄樊市 577 3 192029 2 0.333

3孝感市 506 4 144167 4 0.284 7

宜昌市 397 5 123493 5 0.311

4恩施州 381 6 107805 7 0.283 8

十堰市 338 7 119662 6 0.354

2咸宁市 278 8 99113 8 0.356

1随州市 249 9 64000 9 0.257 9

关系显示及推论印证:①地域人口及关系。全省市州地域人口最多的是黄冈市(723万人),地域人口最少的是随州市(249万人),其中孝感市所辖人口在全省市州中排第4位,居于中等位次。②供养人员及关系。全省财政供养人员最多的是黄冈市(207418人),供养人员最少的是随州市(64000人),其中孝感市市直供养人员排全省市州第4位,居于中等位次。从排序看,供养人员与地域人口排序基本呈同向关系。③供养系数及关系。全省财政供养系数最大的市州是咸宁市(0.35%),供养系数最小的是(0.25%),其中孝感市供养系数排全省市州第7位,相对较低。从排序看,供养系数最大的市(咸宁市)不是供养人口最大的市(黄冈市),供养系数最小的市(随州市)却是供养人口最少的市。

2.孝感市财政供养系数与全国部分省份比较。

表9 全国部分省份2002年财政供养系数及人均财力情况表单位:万人、元 地区划分 选择省份 供养人口 供养系数% 人均财力

东部地区 浙江省 104.1 2.3 44846

中部地区 安徽省 156.5 2.48 14000

湖北省 206.24 3.44 1346其中孝感市 14.42 2.85 10

431 关系显示和推论印证:从上表可以看出,湖北省的财政供养人口较多,人均可用财力较低,财政供养系数相对较高。其中孝感市与全省相比,人均财力均较低,财政供养系数较低,但与全国部分省份相比,财政供养系数仍然较高。因此,孝感财政既要做大“蛋糕”,也要降低供养系数。

3.孝感市财政供养系数与国外部分国家比较。

分析方法:选择部分国家与我国、我省及孝感市进行比较分析。

表10 199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财政供养系数相对比例比较表 单位:亿人 国家或地区名称 国家或地区人口 财政供养比例

美国 2.73 1∶187

法国 0.59 1∶16

4日本 1.26 1∶150

印尼 1.94 1∶98

中国 12.59 1∶30

其中:湖北省(万人)5938.03 1∶29

孝感市(万人)597.72 1∶3关系显示及推论印证:(1)发达国家供养比例相对较低,不发达国家供养比例相对较高。其中我国的供养比例较高,是美国的6.23倍。(2)湖北的供养相对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比例,说明需要降低供养系数。(3)孝感市供养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国外国家的供养比例,说明仍需要降低供养系数。

三、降低财政供养系数的路径选择

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确立一个基本目标。从国外情况看,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0.5%左右,印尼等国家的供养系数在1%左右。鉴于我省的财政供养系数为3.44%,因此建议现阶段将降低财政供养系数的目标定为2%,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省整体供养系数下降1.44个百分点。

1.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调整优化工作职能。

由五级政府逐步转变为三级政府,撤销乡镇一级政府,实行县直管乡和村民自治制度。创新市(地)制,实行省直管市、县后,市级保留行政级别,作为市级县管理。从理论上讲,每减少一个行政层级,或减少一项职能,都可以减少一定数量的供养人员,节约相应数量的行政成本。以湖北省为例,2002年全省乡镇财政供养人数50万人,占全省供养人员总数24.45%。如果按保留30%的派出机构或联络机构人员估算,则全省乡镇可减少财政供养人员35万人,将减少供养系数0.59个百分点,全省财政供养系数可由3.44%减少到2.85%。再以孝感市为例,全市7个县(市)共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共115个,财政供养人员6万多人,如果撤销乡镇一级,保留30%派出或联络人员,则全市可减少供养人员4.2万人,占全市供养人员总数的29%,将减少供养系数0.83个百分点,财政供养系数将由2.84%下降到2.01%。

表11 孝感市1994-2003年财政供养人员城乡数量结构变化表 城关人员占比重% 乡镇人员占比重%

1994 52.1 47.9

1995 51.7 48.31996 54.2 45.8

1997 56.8 43.21998 51.7 48.3

1999 41.7 58.3

2000 41.7 58.3

2001 49.3 50.7

2002 60.1 39.9

2003 73.1 26.9

上表说明,城关与乡镇供养人员比重各占1/2左右。乡镇财政支出中,教师工资占60%比重,从2001年起,各地实行教师工资县级统一发放,乡镇供养人员比重开始下降,转增了城关供养人员比重。鉴于乡镇主导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变少的情况,撤销乡镇一级应该有时机成熟。

2.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合理划分养事与养人财力。

一是要明确划分各级事权,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市场经济公共管理的要求,重新划分中央、省、市、县政府事权,按新的事权需要设置机构,对原来的机构实行调整。有事权任务的机构就保留,无事权任务的机构就撤消,重复交叉职能的机构就合并,不强调上下完全对口,只要事情有人做就行。二是要合理划分养事与养人财力。现在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养人支出占用财力太多,养事支出占财力份额太少。据调查测算,全省县(市)工资性支出占县(市)财政支出总额比例在70%左右,少数县市达到80%以上,这种结构明显不合理。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就必须合理划分养事与养人财力,逐步降低养人支出所占财力比重,要以养事为先,养人与养事相协调。不然,按照有关推论,养事(公共支出)财力越少,养人的财力就会越多,供养系数就会越大。

3.明确重点降低对象,因地制宜降低供养系数。

一是根据地理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降低供养系数可以供养人员起点大小为基础,重点应是供养人员较多的湖库区县、城郊县、平原县。对财政供养人员超过2万人的县(市),要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二是根据地域人口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降低供养系数应是纵向降低,即县(市)自己现在与自己过去相比是否有所降低。合理确定供养系数水平。供养系数不强求一律。科学的标准应是在各地正常履行事权基础上的供养系数。即在合理划分养事与养人财力基础上,可用财力超过养事财力的增量可以适当提高供养系数,可用财力等于或不足养事财力的情况下必须降低供养系数。三是从行政体制与供养系数的关系看,降低的重点级次是县乡两级。从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看,当前改革的重点是逐步撤销乡镇一级。四是从人员结构与供养系数的关系看,改革的重点应是事业单位和二级单位。各级要将精简供养人员的重点放在事业单位和二级单位。对适合参与市场竞争的事业单位,要创造条件推向市场。各级在精简行政编制的同时,必须同时控制好事业单位、二级单位人员编制,务必将编制落实到人,否则容易产生供养人员“此伏彼起”,机构改革成了“走过场”。

4.推行岗位成本管理,控制工资增长水平。

研究发现,供养人员数量增减与单位人均支出水平高低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在可用财力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供养人员数量越多,人均支出水平出现偏低。而供养人员数量越小,人均支出水平就会偏高。而当人均支出水平过低、接近甚至低于社会一般岗位支出水平时,单位人员数量必然减少。当人均水平较高、高于社会一般岗位支出时,单位人员数量又会重新膨胀。运用这一规律,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岗位成本管理制度。即每个机构划分成若干个岗位,每个岗位按照履行事权需要核定一个标准成本或定额,所有岗位标准成本或定额加总之和即为某个单位的经费总额。政府及财政对各单位实行定额管理,超支不补,节支滚存。通过这个办法,可以一定程度抑制人员增加。二是控制人员工资水平。实行一般工作人员享受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特殊技能人员实行奖励工资制度。这样做的理由是如果机关单位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就会产生吸引效应,促进供养人员增长。而当企业单位工资高于行政机关工资时,就会产生大量人员“跳槽”现象。这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对比十分明显。

5.实行人事立法管理,缩短在职工作时段。

一是实行人事立法管理。重点规范单位编制数量、进人权限和法定程序,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招录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纠正“收费养人、养人收费”和自定进人等行为。二是全面清理供养人员,建立人员台账,实行“两卡一证”管理。在此基础上,严把人员“进口关”。三是缩短工作时间。建议将干部退休年龄修改为:男53岁、女48岁退休,将必要工作时间缩短5年以上,逐步减少批量移动基数,以此减少供养人员增长速度。四是鼓励人员外出创业。从经济周期看,目前我国经济转型接近尾声,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就业岗位将逐步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员,也为人员分流创造了条件。五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基本生活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让失业人员、分流人员享有必要的生活保障。

数据来源:

1.《湖北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员人均收入与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财政与发展》2004年第5期)

2.《湖北财政年鉴》(2002年)

3.《孝感统计年鉴》(2002年)

第三篇:养貉之可行性分析报告与市场调查

养貉之可行性分析报告与市场调查

近年来,养貉业的迅速发展,产值的增加,正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极大重视,这项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现代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我国人民生活的提高,养貉业的发展前途将十分广阔。

貉是重要的毛皮动物,其毛皮色泽美观,毛绒丰厚,板质结实,可做男女大衣、夹克、帽子、领子、褥子等各种高档裘皮制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貉皮拔针后称貉绒,和貉皮具有同等用途。拔下的针毛,特别是背部的刚毛和尾部的针毛,可加工制作胡刷、毛笔和相粉扑等。貉肉细嫩、营养丰富,按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貉肉甘温、无毒,食之可治元脏虚痨及女子虚惫。貉油可用于鸡饲料,也可作为工业用油,用于化妆品、香皂、涂料等工业行业。貉胆具有代替熊胆的功效,睾丸入药可治中风,粪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这些有价值的貉的副产品都有待于利用和开发。

貉皮是裘皮中之佳品,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于防寒和装饰用,但由于目前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和长期捕猎的结果,使野生资源不断减少。而人工养殖则可扩大其产品数量和提高质量,投放国内外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在国际裘皮市场上,我国貉皮深受欢迎,换汇率高,每出口100张貉皮相当进口6吨钢材或相当出口23吨大豆。所以发展养貉,扩大出口换汇,对支援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貉的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与分布

貉的别名称狸,在动物学分类上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它是东亚特有动物,主产中国、苏联、朝鲜、日本、蒙古等国,分许多亚种。我国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其中东北地区分布密度最大。

在40年代,日本衣川雄曾将中国貉和朝鲜貉混分成七个亚种。

一是乌苏里貉。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以及朝鲜东北部。二是阿穆尔貉。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沿岸地区。

三是朝鲜貉。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南部和朝鲜。

四是闽越貉。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省。

五是江西貉。主要分布于江西省及其附近各省。

六是湖北貉。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等省。

七是云南貉。主要分布于云南及其附近各省。

在我国有南貉、北貉之分。这是人们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将长江以南产的貉称南貉,长江以北的貉称北貉。北貉体型大,毛绒丰厚,毛皮质量明显优于南貉。南貉体型小,针毛短,绒毛空疏。所以目前人工养殖的貉,绝大多数来源于北貉,并以黑龙江省的乌苏里貉为最多。

二、形态和色型

1、形态

貉略小于狐,被毛长而蓬松,外形粗短,肥胖,嘴尖细,四肢细短。前足5趾,第一趾短,行走时短趾悬空,四趾触地。后肢狭长,后足具4趾。尾蓬松。

以乌苏里貉为例,成年体重6—7公斤,体长45—65厘米,尾长17—18厘米。个别貉

体重可达10—11公斤,体长82厘米,尾长29厘米。

不同季节,貉的新陈代谢程度不同,体重也随之变化。

2、色型

貉的毛色因种类不同而表现不同,同一亚钟的毛色其变异范围很大,即使同一饲养场,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毛色也不相同,这在目前很少进行育种工作的各大、小养貉场普遍存在。

(1)乌苏里貉的色型:颈背部针毛尖,呈黑色,主体部分呈黄白色或略带橘黄色,底绒呈灰色。两耳后侧及背中央掺杂较多的黑色针毛尖,由头顶伸延到尾尖,有的形成明显的黑色纵带。体侧毛色较浅,两颊横生淡色长毛,眼睛周围呈黑色,长毛突出于头的两侧,构成明显的“八字”字形黑纹。

(2)其他色型

黑十字型:从颈背开始,沿脊背呈现一条明显的黑色毛带,一直延伸到尾部,前肢,两肩也呈现明显的黑色毛带,与脊背黑带相交,构成鲜明的黑十字。这种毛皮颇受欢迎。黑八字型:体躯上部覆盖的黑毛尖,呈现八字型。

黑色型:除下腹部毛呈灰色外,其余全呈黑色,这种色型极少。

白色型:全身呈白色毛,或稍有微红色,这种貉是貉的白化型,也有人认为是突变型。

3、乌苏里貉家养条件下的变异

在数万张以上的貉皮分级配路中,发现家养乌苏里貉皮的毛色变异十分惊人,大体可归纳如下几种类型:

(1)黑毛尖、灰底绒:这种类型的特点是:黑色毛尖的针毛覆盖面大,整个背部及两侧呈现灰黑色或黑色,底绒呈现灰色、深灰色、浅灰色或红灰色。其毛皮价值较高,在国际裘皮市场倍受欢迎。

(2)红毛尖、白底绒:这种类型的特点是:针毛多呈现红毛尖,覆盖面大,外表多呈现红褐色,严重者类似草狐皮或浅色赤狐皮,吹开或拨开针毛,可见到白色、黄白色或黄褐色底绒。

(3)白毛尖: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白色毛尖十分明显,覆盖分布面很大,与黑毛尖和黄毛尖相混杂,其整体趋向白色,底绒呈现灰色、浅灰色或白色。

三、生态特征

1、栖息环境与洞穴

貉经常栖居于山野、森林、河川和湖沼附近的荒地草原、灌木丛以及土堤或海岸,有时居住于草堆里。喜穴居,多数利用岩洞、自然洞穴、大木空洞等处,经若干加工后穴居,或利用獾、狐狸、狼等兽类的弃穴为穴,也有个别貉自行挖洞营窝。貉不喜欢潮湿的低洼地,选穴地点需要干燥,并具备繁茂的植被条件,以供隐蔽和提供丰富的食料来源。为了引水方便,貉多选择有水的栖息地,如河、沼、小溪附近。貉没有固定的洞穴栖息,一年中,于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类型的洞穴栖息。繁殖期选用浅穴产仔哺乳;夏季天气热,则利用岩洞或凉爽的洞穴栖息;在严寒的冬季,便选择保温性能的深洞居住。在同季节也不固定栖息地,而是根据食料条件、气候变化以及哺育仔幼兽和安全的需要,经常变换栖息场所。

2、群居性

貉同种间很少争斗,通常1公1母成双穴居,但也有一公多母和一母多公的同洞穴居。产仔后,双亲同仔兽一起穴居到入冬以前,待幼貉寻到新洞穴时,幼貉离开双亲。

3、活动行为

貉的活动范围很广,常在半径6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夜行性强,白天多在洞穴中睡眠,或到附近隐蔽处休息,傍晚和拂晓出来觅食和活动。家养貉局限于较窄的范围内,活动不灵便,行走不快,多以直线行走,每昼夜达3~4公里。

貉听觉不灵,多疑,常在洞口作不规律的走动,使足迹模糊不清,以迷惑敌人,但不如狐狡猾。平时表现性情温顺,反映迟钝,但在捕捉小动物时,则反应灵敏,凶相毕露。貉能巧妙地攀登树木,也会游水捕鱼,在敌害追击时,往往排尿,随后排粪。在人工养殖情况下,抓貉提尾时也有排尿行为。

貉有定点排粪的习惯,比较爱清洁,这种定点排便的行为,即使同穴群居的几个个体,排粪时都到同一地点,使该处粪便越积越高,臭味越来越大,因而有“溜粪成山”之说。排粪地点一般距洞穴2~6米。熟练的猎手往往根据嗅到的粪味发现和捕猎貉。貉在家养条件下,也有定点排便的习惯,一般排到笼的某一角落。但有个别貉有向食槽或水盆内排便的恶习。貉喜欢饮清洁水,当饮足后,用足趾将洁水弄脏,然后走开。

4、冬眠和半冬眠

貉在秋季食科丰足的条件下,营养丰富,皮下积蓄大量脂肪。进入严冬季节,由于食科缺乏,气候恶劣,貉活动减少,吃食很少,新陈代谢缓慢,以消耗体内脂肪维持生命,呈现出昏睡状态的非持续性冬眠,称为冬眠或半冬眠。冬眠维持期从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如气候偏低,也可延续到3月初。如天气转暖,可提前出来觅食。貉在人工养殖时,冬季食量减少,但不具备冬眠的昏睡状态。

5、食性

貉食性杂,野生状态下,以鼠类、鱼类、蚪类、蛙类、鸟、蛇、虾、蟹等,以及昆虫类,如甲虫、金龟子、蝗虫、蜜蜂、蛾、鳞翅目的幼虫等为食。也食作物的子实、根、茎、叶和野果、野菜、瓜皮等。尤其喜食山葡萄,有的还食狐吃剩的兔的尸体,还到村边、道边食人和蓄禽的粪便。

6、换毛

貉每年换毛1次,2月份开始逐渐脱换底绒,8月份长出毛绒,11月中旬冬毛生长终止,是貉成熟的最佳时期。

幼貉从40日龄以后开始,脱掉浅黑色的胎毛,3—4月龄时长出黄褐色冬毛,11月份毛被成熟度与成年貉相近。

7、寿命与繁殖特点

貉的寿命8—16年,繁殖年龄7—10年,繁殖最佳年龄3—5年。貉是季节性繁殖动物,春季发情配种,个别貉可在1月和4月份发情配种,怀孕期60天左右,胎平均6—10头,哺乳期50—55天。

8、主要天敌

貉的主要天敌是狼、猞猁等猛兽,凡有狼出没的地方,貉的数量明显减少,特别在早春,貉的减少尤为突出。

貉、獾生境相似,彼此相睦,冬季貉、獾同居,很少发生争斗现象。

9、生理常数

貉的体温38.1—40.2℃,脉搏70—146次/每分钟,呼吸23—43次/每分钟,红细胞584万个/立方毫米,白细胞12.052万个/立方毫米。

貉子的经济、养殖效益与市场前景的全面分析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裘皮服装都是用貉子皮毛来制作的,貉,俗称狗獾,比家狗小,锐头尖鼻,栖息山坎山岩洞穴或古坟墓中。以山鼠、野兔、山鸡、野果以及坟墓中的残骸为食。它习惯公母一起行动,昼伏夜出。皮毛为珍贵裘料。《诗经.幽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用貉皮制的长短大衣,柔攀登舒适,升温率特别高;剑毛可制笔。穿上貉子制作的裘皮,必定让追逐时尚的您,个性得到飞扬的空间。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貉子,以及在养殖方面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养殖貉的经济分析:

貉别名貉子、狸子、土狗、狗獾子等。

A、养貉的经济价值:

貉是一种珍贵毛皮动物,它的毛绒厚,保温性能好,貉皮轻而暖,拔去针毛后称为“貉绒”,是国际毛皮市场上销路最广的一种上品毛皮,用貉绒制成高级裘皮制品最为人们喜爱,用貉绒可制翻毛大衣、皮褥和飞行员的服装等。拔下来的针毛是制造上等化妆毛刷的原料,它的尾毛可用来制作毛笔等。所以,貉是一种毛皮和毛兼用的经济动物。

貉肉质嫩味鲜,营养价值较高,是高级滋补营养品,还可入药,是治疗妇女寒症、五脏虚痨的特效药,睾丸可治风,貉油治疗烫伤,胆囊可代替熊胆入药,可治疗肠胃等疾病。

B、貉的养殖效益:

养貉业是现代畜牧业中一项新兴的养殖业,具有食性杂,繁殖强、收益高等特点。

1、食性杂:貉的食性很杂,在野生条件下主要以鼠类和河鱼为食,亦食蛙类、河蚌、蟹、蚯蚓、昆虫及动物的。同时食植物的根、茎、叶、籽实等。家养可喂混合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以鱼肉蛋奶及肠血下脚料等。

2、繁殖强:家养种貉繁殖率高,一般平均每胎可产仔貉9头仔貉,成活率也高,野生貉在荒野条件下,虽然产仔高,但因仔貂在出生20天后,自己能爬出洞穴寻食吃,遇到其他野兽,缺乏抵抗能力,仔貂成活率很低。

C、养貉市场前景

养貉业目前在我国发展很快,特别是东北三省,不仅饲养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出现集体、个人、城市、农村一起上的趋势,而且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也陆续出现“养貉热”。但在当前养貉的生产中,出现貉体趋于变小的问题,其原因除少数近亲繁殖退化现象外,最主要是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认识不清,对幼貉多采用低标准、粮菜代的低水平饲养,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使幼貉生长缓慢,体型瘦弱,背毛缺乏弹性,色型变杂,绒毛稀短,抵抗力不降,发病率高。结果呈现了体型小的劣质貉,对经济效益和繁衍后代有不良影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获得优质的大型貉,必须重视科学地饲养管理。

第四篇:我国村民自治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村民自治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作者:王龙建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2期

[摘要]文章在详细分析我国村民自治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村民自治;现状分析;路径选择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基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村民自治现状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XZSKY0702

[作者简介]王龙建,安徽财经大学党委组织部,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安徽蚌埠,233030

[中图分类号] D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02-0060-0004村民自治作为一项规范农村发展方向的基本社会政治制度,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的又一伟大创造,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推动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但是村民自治也像其他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和积淀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影响和阻碍了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此,必须积极探索我国村民自治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村民自治现状分析

(一)我国村民自治取得的成就

1.村民自治制度改变了数千年来农村地区的政治权力结构,权力运作的方向由过去的“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村干部不再由上级任命,而是由村民选举产生;村干部对下向村民负责,而不是对上向乡镇负责。这就是说,村一级的政治精英的政治权威不再依靠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政府命令,而是依靠政治生活最基层的村民的认可和同意。这在我国的基层社区制度中是一个亘古未见的根本性的变革,因而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2.村民自治实践不仅增强了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认知和参政能力,使他们学习并掌握了政治生活的一些基本程序,促进了农村基层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村民自治不仅要求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己管理社区的事务和公益事业,而且还明确规定了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的权利、制度和程序;不仅把农民从传统的政治的受动者的角色推向了政治的主动者的地位,而且还把农民从传统的政治生活的非制度化的参与者逐步改变为制度化的参与者。但这个过程还没有最终完成。

3.村民自治有助于广大农民对农村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村民自治不仅把农民从政治受动者的角色推到了主动的政治参与者的地位,而且还把对农村干部的普遍的监督权赋予农民。农村基层干部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域极广,如果依靠政府对他们实施监督,不仅成本过高,而且收效甚微。村民自治把千千万万的农民都变成了无所不在的监督者,这不仅节省了政府的监督成本,而且还大大提高了监督的成效。

4.广大农民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民主的新形式。这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而且还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如吉林省梨树县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时采取的“海选”法,被国外学者看作是世界上的一种新的选举方式;山西省河曲县的“两票制”引起了国内政治学界的极大关注等。

(二)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过去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财源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流入了城市,这使农村本来就紧缺的资金更加缺乏,无法形成发展自身经济所需的必要积累。当前,由于大多数村庄没有自己的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小农经济,或者村庄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等原因,使得村庄的产业结构单一且效益低,村干部要带领村民致富十分困难,致使村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造成的贫困现状,对村民自治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资金的缺乏使村委会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只能主要依靠本村村民自己出钱出力,村委会难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村民要把大部分的时间和收入都用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时候,他们是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活动的;同时,村干部的工资收入偏低,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职位对村民也没有很强的吸引力。

2.村民民主意识淡薄。如果认为只要确立了民主制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无疑是一种幻想。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有效运转不但需要民主价值的确立,而且需要农民掌握实现这种价值的操作技术。村民民主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1)农民参政意识不强。落后的自然经济在生产关系上是狭小的、封闭的、隔绝的,由此而产生的小农思想很难意识到别人行为对他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村民都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所以很多村民对村民自治漠不关心。在进行村委选举时,有的候选人每人发一根高级香烟也能买到很多选票。在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议上行使权利时随随便便。这样,选出来的村委很难说是公正的、优秀的,而村民大会与代表会议的决策与监督也往往流于形式。(2)村民缺乏村民自治的经验,使村民自治回归到少数人说了算的境地。作为直接民主的村民自治,汲取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精华,是一种两权或三权分离的模式。但在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等民主治理机制,过去的乡绅自治也只是长老式、家长式的统治。再加上建国近60年来的乡村一直处于基层党政的牢牢控制之中。可以说,村民自治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村民的技术素养有待改进和提高。

3.村民法制观念不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育水平的影响及经济发展状况制约,村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与能力总体相对较弱。许多村民对村级政务、村务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认为那是村干部的事情。主体意识、法制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村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不够、认识能力欠缺、工作方法陈旧;有的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践踏村民权利,侵犯群众利益;有的村干部不了解国家方针、路线、政策、法律法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有的村民缺乏知识文化,对村委会法定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参加村委会议,不是为了村庄发展出谋献策而是“搅局”,严重影响了议事决策能力;有的村民,在村级事务处理过程中不配合村干部的工作,不履行应尽义务;有的村民眼界不够开阔,着眼个人利益、眼前利益,缺少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有的村民只讲民主,不讲法制,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为一己私利置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于不顾,公然抵制国家法律。

4.民主选举操作困难。实现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从试行到正式颁布实行,虽然已经20多年了,但对大多数农村来说,严格意义上的村委会直选仅仅刚刚起步,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遇到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当前村委会选举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选举不按程序操作、乡镇政府违规控制选举、宗族(宗派)势力干扰选举的正常进行、选举中作弊或公开贿选等四个方面。

5.民主管理很难实现。虽然大部分村庄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少数村还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但内容大多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村民反映,这些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基本上是上面拟定的,村里只是照抄,也没有经过全体村民讨论。有些地方以村民会议难以召开为由长期不召开村民会议,须经村民会议决定的事项,未经授权就由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有的村民代表会前未与村民沟通,会上仅发表个人看法。还有些村委会决策重大村务,既不召开村民大会,也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只是由几个村干部说了算。村务公开有的流于形式,有的内容不明确,有的内容不真实,搞半公开或假公开。有的村财务管理混乱,长期不向村民公开,群众对村委会成员失去信任。

6.乡村矛盾时有发生。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有两种相对独立的权力: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村民自治权,它们构成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社会“乡政村治”的总格局。应当说,乡镇的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在最终归属和运作目的上是一致的,法律的规定也是清楚、明确的。村民委员会离不开乡镇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村民自治也有利于乡镇的行政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又经常发生矛盾,主要表现为“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两种倾向。从目前的情况看,“过度自治化”的倾向在全国尚不普遍,但已出现了一些苗头和若干典型事例;“附属行政化”的倾向在一些地方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7.两委关系纠缠不清。村级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是否协调和规范,直接关系着村民自治能否正常有效地运作。从制度上看,村级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地位和关系是明确和协调的。但在实践中,村级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很难理清,因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只是明确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基本工作职责,具体的有操作性的方式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总起来说,两委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有的村级党组织不适当地干预村民自治。主要表现在:操纵甚至非法干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过度干预村委会工作,使村民自治组织依法拥有的管理本村事务的权力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和具体落实。(2)有的村民自治组织把自治理解成绝对自由,不接受村级党组织的正常领导,甚至挑战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权威。(3)村级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权限范围缺乏具体界定,有关规定过于原则化。

二、我国村民自治路径选择

(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努力为村民自治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且注重增加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式,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农民在栽种好庄稼的同时可以通过多种合法途径来致富,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调动其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国家也要继续切实加大对村民自治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建立村民自治经费保障和监督机制,使开展村民自治所需经费的开支去向透明化。总之,经济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上层建筑离不开经济基础,只有农村自身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村民自治的开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培育村民民主意识,积极调动村民参与村民自治的自觉性

农民群众是村民自治的主体,他们能否参与村民自治,在村民自治中能否正确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对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关系重大。要让群众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通过民主选举,把选举村干部的自主权交给村民;通过民主决策,把村务大事的决策权交给村民;通过民主管理,把日常村务的参与权交给村民;通过民主监督,把对村干部的评议权和重要村务的知情权交给村民。在实践中使农民群众逐步增强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养成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念,并逐步创造出完善民主程序和民主制度的范例,从根本上推动村民自治日趋完善,进而加快整个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三)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努力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农村基层民主特别是村民自治的平稳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除了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外,还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规划和指导。在推进省、市、县有步骤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中,应有推进农村法制建设的规划,对农村法制建设分阶段目标,制定明确的规划和计划,并稳步实施。对农村法制建设状况应有明确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督促。二是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对农村干部,包括吃“皇粮”或受聘的乡镇干部等负有管理职能的人来说,由于手上已经有了一定权力,主要还是要树立依法办事、恪守职责、接受监督的观念。要突出“义务本位,责任至上”,使他们认识到干部的行政权力和企业老板的管理权力是有限的,必须依法行使,并要接受人民监督。而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说,包括农村的中小企业,固然要了解若干基本法律知识作为生活准则,但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权利本位观念,充分了解作为公民享有的法定的权利,要敢于和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既要克服由于不知法而不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又要防止一旦走投无路,就气急败坏地使用违法手段抗争的粗暴行为。

(四)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充分调动村民当家作主的热情

扩大基层民主,做好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是基础。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尽快成立中央政府层面的选举领导机构以协调和规范全国的民主选举,尤其要指导各地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依法成立专门的村民选举委员会。第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尽快制订或修订符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精神的具体选举办法。第三,为保证村民民主选举的参选率和规范化,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传,尤其要做好选举动员,使村民充分认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直接民主选举的作用和意义,熟悉民主选举的规则和程序。第四,逐步规范选举程序和标准。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充分体现村民自治的原则精神。村委会民主选举的标准应是:民主、平等、公开、竞争、合法。总之,规范化的民主选举不仅可以使村干部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也能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充分体现农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和自豪感。

(五)理顺三重关系,努力为村民自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理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理顺这个关系,一要深入进行政府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压力型体制,逐渐减少对乡镇政府经济发展指标的压力;二要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精简乡镇行政人员,减轻财政压力和农民负担;三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明确乡镇政府的国家行政权和村民自治权的边界;四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民主法制教育,改进乡镇政府工作的方式方法。

2.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理顺这个关系,一要正确认识两委的职责、功能,划清两者的权力界限;二要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党组织必须退出对村具体事务的直接干预,尊重和支持村民和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权;三要注意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特别是对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和教育。

3.理顺村委会与村民的关系。理顺这个关系,必须加强对村民个人权利本位思想的宣传教育,以促使广大村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提升,促使村干部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村民自治,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度,使之真正成为村庄的权力机构。

总之,村民自治是一项意义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正确面对我国推行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就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灵丹妙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论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EB/OL].http://mywm.scxx.ha.cn,2006.[2]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EB/OL].http://fw.056700.com,2006.[3]何皆新.完善村民自治促进新农村建设——一种社会互动的视角[J].现代农业,2007,(5).[4]黄东华,任中平.发展村民自治建设新农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第五篇:沥青砼路面施工松铺系数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松铺系数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分析

中铁二十二局哈尔滨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华东

引言

为了保证行车平安和舒适性,路面施工质量级配情况、抗滑性、平整度、密实度必须到达较高的标准。根据施工经验和理论分析,提高沥青砼路面施工的均匀性技术,优化沥青混合料设计,确实合理有效的松铺系数以及选择先进和合理的施工工艺、压实工艺,严格施工管理,确保沥青砼到达较高的水平是必要的。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松铺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它收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如果松铺系数控制的过大,使铺筑层变厚,不仅造成材料、人工、机械台班的浪费,而且影响压实效果;松铺系数控制的过小,使铺筑层变薄,同时影响结构层的强度,在该处容易造成疲劳破坏,影响整个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减少影响松铺系数的不稳定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松铺系数的适合与否,直接反响着一个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水平。

松铺系数

所谓松铺系数,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铺筑材料的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的比值。即:k=h松铺/h压实。从定义中我们分析不难看出,松铺系数与材料性质、铺筑厚度以及摊铺、压实工艺有关。

影响松铺系数的因素

材料均匀性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松铺系数,即使同品种材料,由于不同的质量等级、含水量、级配及配合比,松铺系数也不尽相同;反之,材料品种、质量等级、含水量、级配及配合比的差异越小,其各项物理、化学性能越趋于相近,松铺系数也就越稳定;?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J032-94〕规定了沥青路面各种材料的质量要求,而且对各种不同规格集料的不同筛孔通过量做了具体要求,并限制细长颗粒的含量;同时还在配合比矿料级配中强调0.075mm、2.36mm、4.75mm筛孔通过量接近级配范围中值,要求检测最大粒径及中间粒径筛孔通过量,以到达级配连续,材料均匀。

1、沥青材料技术要求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

A、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沥青质量检验。强制要求检验沥青60℃的动力粘度和135℃的运动粘度,薄膜加热试验中增加15℃延度。

B、采购沥青时,不仅要求符合沥青技术标准,而且应查验在以往高等公路上的使用历史及效果。

C、根据交通量和公路等级、功能的要求,需采用沥青改性剂改善或提高使用沥青的技术指标时,应选用性能稳定、工艺成熟的改性剂或复合改性剂。对改性剂新产品,需经过检定和试验路段的检验,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标准,逐步推广使用。

2、集料技术要求

A、粗集料应具有较低的压碎值、磨耗值,较高的磨光值,并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对酸性石料,应采取相应的抗剥落措施。在沥青混合料中参加适量水泥〔2%~3%〕或消石灰是提高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减小水损害的有效措施。

B、为保证粗集料规格,棱角,控制针片状含量,应采用还击式破碎工艺生产粗集料。宜统一碎石机的型号和规格,以及筛分设备的型号和筛孔尺寸,由大石场集中加工。

C、细集料颗粒通常有棱角,为改良和易性和压实性,可采用局部天然砂,但天然砂在矿料中的比例不宜超过8%。

D、粗、细集料外表必须洁净,不得含有粘土和其它有害物质。

E、粗、细集料的加工生产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粗集料的加工,既要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

F40一2004〕的要求控制常用的10/25、10/20、5/10、3/5规格集料的最大粒径,还应要求有适当的级配。细集料应将其细度模数差异较大的分开堆放。碎石加工生产线试产阶段,应通过集料配比试算,检验产品能否配出所需的各层混合料,从而查明所配的各筛孔是否适宜,以保证集料的规格质量。

F、集料存贮场和搅拌站堆料场,集料应按不同种类、质量规格、用料方式和顺序分别堆放,不得混淆、乱取。堆料场地面应作硬化处理,不得直接堆放在泥土地面上,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水浸淹没,以免污染集料。

厚度

松铺系数是反映施工过程中铺筑材料厚度随施工过程控制变化的系数,与厚度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下承层与铺筑层存在不平整度,铺筑厚度受其不平度的影响,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具有变异性。这种不平整度越大,铺筑厚度变异性就越大,致使松铺系数产生不稳定性越强。

摊铺工艺

根据摊铺原理,沥青混合料在刚铺下时,初始密度约为最大理论密度的76%,在摊铺机熨平板过后混合料压实度可到达最大理论密度的82%,碾压必须进行到96%为止〔以最大理论密度为标准,取决与管理部门的要求,通常的混合料孔隙率位3-5%〕。在不考虑碾压对产生侧向位移有影响的情况下,松铺密实度与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城反比例关系,以铺筑厚度50mm为例:详见表1

表1

不同松铺密实度时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

松铺密实度%

松铺厚度mm

53.3

54.5

55.8

57.1

58.5

60.0

61.5

63.2

64.9

66.7

68.6

松铺系数

1.066

1.090

1.116

1.142

1.170

1.200

1.230

1.264

1.298

1.334

1.372

从表1可以看出:1〕铺筑等厚度的沥青路面,不同的松铺密实度对应不同的松铺厚度,从而导致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比值即松铺系数的不稳定性。因此,均匀摊铺,保证松铺密实度的稳定性,减少松铺厚度的波动范围,是决定松铺系数稳定性的重要因素;2〕松铺密实度越大,松铺厚度越小,所对应的松铺系数那么越小。实践证明,松铺密实度越大,铺筑材料的初始强度越高,对于最终压实越有利,松铺系数那么越容易控制。因此,有意识的增大松铺密实度,对于松铺系数的稳定非常重要。

压实工艺

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碾压,克服多项松散材料中固体颗粒间的摩擦力、粘着力,排除颗粒间的空隙,使各个颗粒发生位移,相互楔挤靠近,到达密实要求。事实上,固体颗粒是有一个的侧向位移的,而不只是垂直向下的。良好的压实是是固体颗粒逐步、稳定的发生位移,而且侧向位移相当小,使平整度、厚度、压实度都能满足要求。颗粒位移速度过快或侧向位移过大,就会造成碾压失稳,被碾压材料松铺厚度不能有效控制,从而倒是不良的压实后果。因此,采用先进的压实工艺,事实均匀、稳定碾压,减少侧向位移,是实现松铺系数稳定的重要途径。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工艺

混合料的碾压作业原那么上应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碾压模式确实定是碾压工艺的重要组成局部,它包括确定碾压带的数量,碾压带的纵向和横向的布置,各碾压带之间横向与纵向重叠度以及压路机行进的路线等。

压实质量的控制

铺层的压实质量控制应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平均压实度的控制;

压实度变异性的控制

压实度的控制方法应采用适度取芯抽检与铺层全面无破损检测压实度相结合的方法。

施工中松铺系数的控制方法

严把材料质量关,优化配合比设计

尽量选用同一原产地且同规格型号的砸石机、同规格同型号且筛孔一致的筛分机生产的碎石。

硬化处理料场,并分别堆放,使各个规格集料相隔离。

依据标准,严格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阶段,确定适宜的生产配合比,并反复进行马歇尔试验、提取和筛分试验,验证每天的生产配合比。

第一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优选原材料和矿料级配,并为生产配合比提供各种矿料的比例和最正确油石比的目标值。

第二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的生产条件下,能生产出符合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合料来。由于实验室的拌制过程与实际生产条件有很大差异,尤其是集料烘干过程和二次筛分对矿料级配的影响,因而必须通过对搅拌设备运行参数的调整才可能使所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尽可能地接近目标配合比的要求,并获得在实际生产过程可以实现的矿料级配与最正确沥青用量。

第三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

1、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应分成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来进行。

2、通过试拌、试铺的生产配合比将最终确定为生产用的标准生产配合比,标准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并根据质量控制要求确定在施工中容许偏离标准配合比的波动范围,用以检查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3、当原材料发生变化而导致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马歇尔技术指标较大偏离标准生产配合比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必要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减少施工中的离析,确保材料的均匀性

由于各规格的集料比重不同及与沥青的结合力存在的差异,混合料在储、运、装、卸等环节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析。因此,我们应从材料的购置、储存堆放、拌合、运输、摊铺整个过程防止产生离析。

混合料温度离析的控制

混合料的温度离析是指混合料各局部的温度发生差异,温度离析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混合料在自卸卡车和摊铺机料斗的温度离析是由于热沥青混合料与外界接触的界面〔金属、空气〕,其传热条件与内部材料不同而引起的。与外部界面接触的混合料导热快而首先冷却,而内部材料由于已冷却的混合料形成的隔热层而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温度。

在摊铺作业中,每一卡车的混合料卸入料斗后,通常总是首先将位于中部的温度较高的材料送至熨平板下部首先进行摊铺,而与料斗侧壁和顶部空气相接触的温度较低的料总是在这一卡车混合料的最后才被摊铺至路面上。这将使摊铺在路面上的混合料的温度明显地呈现出高温带与低温带间隔出现的规律,被称为温度的循环离析。

从路基开始提高平整度,减少铺筑厚度的不均匀性

根据平整度的传递理论,如果下承层存在严重的不平整,上一层铺筑的再平整,经碾压也会形成与下承层相同的波浪,只是波浪比下承层的较小而已,平整度仅得到局部改善,并未完全消除。实践同样说明,铺筑一层就能很好的改善平整度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因此,只有保证了路基平整度,才能保证铺筑厚度的均匀性稳定。

下承层的检查与处理:

对基层质量的结构强度、弯沉、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和高程等指标应进行复验,各项指标必须到达要求控制的范围,不合格的局部应进行修补,必要时应返工。

在基层上铺筑沥青面层前应按要求喷洒透层油或铺筑下封层。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

mm,并与基层联结成一体,下封层应与基层牢固粘结并形成完整的整体,不得有外露的局部基层。

在铺筑面层的结构层前均应要求喷洒粘层油,粘层油应喷洒均匀而形成一完整的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

沥青面层各结构层在施工前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合格前方可施工,局部缺陷〔严重离析、裂缝、泛油等〕应进行修复。

正确选用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的正确选用,是松铺系数有效控制的前提和根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局部:

根据经验选用松铺系数。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一般控制在1.15—1.35之间,我们应结合施工经验,根据混合料特性、厚度、施工机械、施工工艺以及现场施工环境,通过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来选取松铺系数。以理想压实位根底,摊铺过程中初步验证松铺系数。

利用松铺密实度初步验证:根据摊铺原理中松铺密实度与松铺系数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核子密度仪测定整平板后松铺材料的平均密实度〔以最大理论密度位标准,理想最准压实度为96%,孔隙率为4%〕,用来计算理论松铺系数,其公式:K=96r0/100r,式中:k为松铺系数、r0为最大理论密实度、r为平均松铺密实度,均以百分数计,得出的结果用于验证平均摊铺厚度的准确性。

利用摊铺长度初步验证:在均匀摊铺过程中,我们可以测定摊铺一车或者连续几车混合料的长度L,同时计算理论摊铺长度L0,其公式为:L0=100G/96%rBH。式中L0为理论摊铺长度,以m计;G为一车或连续几车混合料的质量,以T计;B

为摊铺宽度,以m计;H为设计厚度,以cm计;r为最大理论密度,以g/cm3计;两者结果相比拟,间接验证平均摊铺厚度的准确性。

测定实际平均松铺系数。一方面分别测定平均松铺厚度和平均压实厚度,即可得出平均松铺系数;另一方面可以分别用水准仪测定下承层的纵断高程、松铺时的纵断高程与压实后的纵断高程,来计算平均松铺厚度与平均压实厚度,得出实际平均松铺系数。

确定适宜的松铺系数。实测平均松铺系数,只有在平整度、厚度、压实度均满足要求的前提的下,才能作为用于指导大面积沥青砼施工的依据。当上述任何一项指标不合符规定要求时,需从新做试验段,确定新的松铺系数,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提高摊铺质量

把握好摊铺速度,使其与供料相适应,实现均匀连续摊铺,以减少因摊铺机的停顿造成的松铺系数不均匀。

调整好熨平板的左右高度,使其与横坡一致,同时保持熨平板前混合料的高度,确保每一断面摊铺的厚度相同。

保证受料斗的连续供料和螺旋布料器的均匀转速,实现沥青混合料在全幅范围内的均匀摊铺。

选择好熨平板及夯锤的频率与振幅,并保持一致。通常情况下,选用高频率低振幅,一方面能增加初始密实度并使其处于稳定,另一方面能保持较好的摊铺平整度。

控制好摊铺机初始仰角,以减少起步时调整厚底的摊铺长度,使摊铺机能尽早进入正常的摊铺状态。

配套选择适合的压实设备。结合实际工程,根据路面的等级、层次、厚度、粒径、摊铺速度以及现场施工环境,正确选择压实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

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J032--94〕明确规定了各碾压阶段的温度控制范围,应根据施工现场温度、湿度、风力、铺筑厚度、下承层湿度等,并利用温度参数,估算有效的压实时间,能使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和较高的温度下完成碾压,以到达预期的压实效果。

标准碾压并保持连续均匀。按照标准碾压,遵循先轻后重、由低到高、由慢到快、逐步向前的原那么,根据机械组合和顺序,交叉流水作业,错开转头、停顿位置和碾压接头,防止齐头并进,同时保持连续均匀。

正确选择合理的压实速度与次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适当的、均匀的碾压速度和足够的压实次数。速度过慢,会因温度降低而失去有效的压实时间也会影响压实效果以及施工的间断;速度过快,混合料容易产生延压实方向的位移,形成横向裂缝或新的波浪线。因此,压实速度对于稳定碾压尤为重要,而碾压次数压实度的结果起着决定作用。

确定适宜的振频与振幅。我们应根据铺筑层厚度、碾压阶段确定的适宜的振频与振幅,以满足整个铺筑层内相同的压实度。

小结

松铺系数重要的是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实际施工证明,松铺系数的正确选用和控制,能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厚度及碾压质量,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严把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关,应从原材料检验、施工机械配置、施工工艺松铺系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技术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增强施工人员责任心,努力提高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晓明,朱湘,沥青路面设计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2、?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实施?

3、改性沥青与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人民交通出版社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JTJ

034-2000〕

6、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J

036-98〕

下载财政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与降低供养系数的路径选择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与降低供养系数的路径选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