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本情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圩村基本情况
(2010年5月19日)
今年来,我村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协调推进我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将我村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新圩镇新圩村位于华安县中部,距县城11公里,距漳州57公里。辖有9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485户1885人,居住分散,属典型山区农村。中共党员56人,村两委1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2.25平方公里,林地26500亩,耕地1600亩,优质铁观音2000亩。全村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盛产林、果、竹,2009年村财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863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民们因地制宜,致力于山地的综合开发,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力保水果、竹、林等基础农业的前提下,大力推广种植优质铁观音,群众收入得到较大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优农惠农政策,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稳定。
我村经济社会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受到区位和群众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够快,村财收入不稳定,目前,尚有铁钉坪、外坑、仙师湖三个小组10公里道路未硬化;3公里机耕道路标准等级低,10公里渠道年久失修,制约我村经济再发展;村级医 1
疗卫生事业薄弱,群众看病难治病贵问题突出,村庄规划滞后,旧、危房比例大,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严重,人居环境尚需改善,严重阻碍着我村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工作措施
(一)围绕“生产发展”,增加农民和村财收入。
1、有效运作“三资”,促进村财增收。规范村级现有资源、资产、资金管理,盘活集体财产,加强林业管理,增加村财收入。当前重点是巩固和加快林业发展,做好封山育林和防火带建设工作,总投资7万元;
2、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拓宽改造3公里机耕路,修复10公里灌溉渠道,促进农业增效,预计投资50万元。
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在巩固发展林、竹种植规模的基础上,立足土地资源优势,树立典型示范,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借助县、镇融资平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茶叶加工业发展;积极做好茶叶等农业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科学种植、制茶工艺水平,提高茶叶质量和知名度,扩大茶叶市场份额,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规划,今明两年全村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000亩,新增茶叶加工厂30家,预计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元,总投资600多万元。
4、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加大农民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把劳务经济作为我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和突破口。配合县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劳动技能,为村民就业转移和劳务输出提供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村民的教育培训范围,使45岁以下的村民都掌握1至2项生产致富技术。
(二)围绕“生活宽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统筹安排,规划先行。积极衔接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建设规划有关政策,统筹安排,对全村各个自然村进行整体规划,在便民利民基础上,全力推进危房、旧房改造,盘活土地资源,解决新村建设用地的瓶颈,提高群众居住水平。
2、因势利导,推进新村建设。全力推进冷水坑新村建设规划,规划面积45亩,预计征用土地39亩,拆除危旧房屋平方米,畜禽圈舍平方米,新建涵洞 个,新铺水泥道路 米,青苗赔偿 万,拟建新村面积平方米,店面 间,解决高山边远村民搬迁和安臵 户,总投资1000万元。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我村尚有三个自然村道路未实现道路水泥硬化,力求在三年内全部实现,总长12公里,且新硬化道路宽度全达到3.5米。其中,华安六中至铁钉坪7公里、仙师湖至青良山3公里、青良山至外坑2公里,预计总投资300万元,彻底解决这个制约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
4、推进人饮工程建设进程,提高村民安全饮水水平。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青良山、铁钉坪、千字白、仙师湖四个自然村村民的饮水困难,预计投资21万元。
5、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村民医疗健康水平。继续将村财收入的一部分资金,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确保小病不出村,方便群众看病。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加大村民的医疗保健投入比例,使100%的村民享有合作医疗。
(三)围绕“乡风文明”,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村中心点老人活动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活动资金投入,为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拟投入48万元,扶持推动高乾、千字白、青良山三个自然村新建老人活动室;完善“三小”(党小组、村民小组、计生小组)活动室建设,使村民参政议政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
2、落实综治责任制,建设“平安新圩”。成立禁赌、禁黄、禁毒、老年劝导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杜绝黄、赌、毒、盗等违法犯罪发生;加强治安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全村不存在信访事件,促进平安建设上层次。
3、继续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提高村民精神生活水平。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 “回春操”、“健步走”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每周一、三、五晚上在新圩老人活动中心组织跳舞活动,并请老师教授舞蹈,使广大的村民过得更快乐、健康。
4、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增添各种书籍,购臵各种健身器材和文娱用品,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四)围绕村容整洁,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我村是全市家园整理重点村,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尤其是家园整理试点村千字白自然村更是家园整理中的一大亮点,今后我村将继续大力推进家园整理工作,逐步改善我村人居环境。
1、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一是加大公厕改建力度,拟投资12万元,新建公厕3座;拟投资1.2万元,新建8个固定垃圾 4
池,解决群众倒垃圾难的问题。扫除农村乱搭建、柴草乱堆、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实现庭院净化、村容村貌美化。
2、大力引导村民建沼气池,至2012年使全村有条件的农户100%都建有沼气池,净化环境,变废为宝。
3、至2012年各自然村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树,全村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种植绿化树,实现村屯四旁绿化,鼓励农户庭院美化,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治、生活舒适的新农村,做到人居与自然趋向和谐。
(五)围绕管理民主,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村务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坚持实行村务民主听证,组织听证代表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后再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健全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合理确定各自的议事规则和议事范围,讨论决定重大村务事项,并督促决策事项的有效实施。
2、坚持在“圩日”召开两委会制度。在“圩日”,村两委干部碰头议事,审批票据,决议近期大小事项,为村民到村里办事提供服务。
3、规范民主管理。一要规范公开形式,完善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单、进村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村情村务。确保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要规范公开内容。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山林耕地企业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救灾物质发放等内容向村民定期公开。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年度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的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 5
和落实的情况,然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4、加强民主监督。实现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和村干部激励约束制度。结合年终考评或总结工作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其补贴和奖励挂钩。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落实;检查督促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
三、预期目标。
1、经济指标。至2010年村财收入达到4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6100元。
2、生产发展指标。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种植业以发展优质茶为主,禽畜养殖业以规模养殖为主。
3、基础设施。村区域内通各自然村的主干道全部硬化,给排水设施较完善,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电力、通讯等水平有长足发展,农民住房整体达到60%,村里达到绿化、美化、亮化。
4、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青壮年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率达到100%,每个农民都掌握一项技术;新农合参保率达100%;村建设有卫生室,实现小病不出村;村设有一定的娱乐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和养老院。
5、民主政治建设。有完善的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等制度,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0%以上,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村里无集体上访、无群众性事件、无重大犯罪案件,群众对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自强、诚信守法、有社会公德、远离迷信、抵制邪教的新 6
风尚,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关心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苏志刚同志任组长,村委主任黄四志同志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深入开展。
2、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工夫,发挥兵、青、妇、老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调动村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强化标准,保证进度。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制定详实的目标规划、规章制度、文明规范、村规民约、创建指标等内容,排出各项建设序时进度表,并抓紧落实,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半年小变化,一年大变样。
4、强化责任、明确奖惩。各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体村民都要认真配合村支部、村委的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开展。
华安县新圩镇新圩村党支部 华安县新圩镇新圩村村委会
2010年5月19日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本情况
林蒲社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本情况
今年来,我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协调推进我社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将我社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浦口区乌江镇林蒲社区地处乌江镇最南端,当代草圣林散之故居坐落境内。村域面积4.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4470亩,辖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3户,人口2229人,村干部5名,党员53名。先后引进生产型企业9家,涉及造船、、家具制造、金属制品、物流码头等,带动本村劳动力就业600余人。2011年实现产值近1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38元。2005年获得“浦口区文明村”、“浦口区综合治理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南京市计划生育先进村”、“南京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浦口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工作措施
(一)围绕“生产发展”,增加农民和村财收入
1、有效运作“三资”,促进财增收。规范现有资源。2011年龙塘、扁沟两组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菜农收入,在去年100亩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土地整治调整,调整后共发展钢架大棚500亩,投 1
入资金100万元。其中光龙塘一个组连片就发展280亩。社区积极支持菜农发展设施蔬菜栽培,积极完善水利、道路配套,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提供技术指导,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面服务,解决菜农的后顾之忧。菜农纷纷感叹:有镇、社区两级支持,有农业服务中心服务,我们种菜更有积极性了。
2、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今年我社区在龙塘组新建抗旱站一座总投资3.4万元,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
3、南埂组至龙塘组河道淤泥堵塞是群众反映的老问题,社区领导了解情况后制定了整治方案,对河道进行了清淤行动,清淤量3万方,同时又修复灌溉渠道,共投资15万元。
4、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加大农业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技能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把劳务经济作为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和突破口。我社区在配合镇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开展“电焊 计算机”等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劳动技能,为居民就业转移和劳务输出提供保障,使45岁以下的村民都掌握1至2项技术。
(二)围绕“生活宽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统筹安排,规划先行。积极衔接区委、镇政府关于农村建设规划有关政策,统筹安排,对全社区各个小组进行整体规划,在便民利民基础上,全力推进危房、旧房改造,盘活土地资源,解决新村建设用地的瓶颈,提高群众居住水平。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今年上半年困扰居民出行的沈云下坡水泥路建设完成了,总长度1公里,宽度达到3.5米,2
共投资了27.10万元彻底解决这个制约群众出行的难题。
3、林蒲社区龙塘组农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由于年代久远,缺乏修缮维护,已经破损严重,加之近些年愈演愈烈的车辆超载,更使得龙塘农桥危桥问题雪上加霜,威胁着群众的安全。社区了解情况后积极对危桥进行改造,农桥的承重达到了15吨,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方便群众生产和生活。
三、2012年示范村项目打算
(一)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居民医疗健康水平。计划将财收入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加强社区卫生室建设,确保小病不出门,方便群众看病。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加大居民的医疗保健投入比例,使100%的村民享有合作医疗。
(二)投入20万元新建南埂至七份组的1公里的沙石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希望能彻底解决这个制约群众出行的难题。
(三)新合排涝站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机泵设备陈旧老化,锈蚀严重,效率低排涝标准不足继续使用利用价值不高,制约了当地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我社区明年准备对新合排涝站进行全面的更新,建设完成后将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务实的体现。
(四)加大对农桥的建设和改造。农桥是农业生产重要的配套建筑,农桥状况如何事关民生问题。我社区经过研究决定明年对辖区两座老桥进行改造,另外新建一座新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五)我社区领导对辖区内河道做了全面调查摸底,搞清了河塘 3
清淤总量。计划2012对河塘清淤土方量5万方,投资28万元,整治疏浚2条河塘。工程实施后,可增加0.3万方的蓄水量,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改善了水质,美化了群众生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新基础。
(六)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我社区明年计划对龙塘、七份两组的山洪沟泄洪工程进行改造,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围绕“村风文明”,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完善居民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中心老人活动室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活动资金投入,为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拟投入2万元,完善会议室建设,使村民参政议政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
2、落实综治责任制,建设“平安社区”。成立禁赌、禁黄、禁毒、老年劝导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杜绝黄、赌、毒、盗等违法犯罪发生;加强治安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不存在信访事件,促进平安建设上层次。
3、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增添各种书籍,购置各种健身器材和文娱用品,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4、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厕)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一是加大公厕改建力度,拟投资12万元,新建公厕3座;拟投资1.2万元,新建8个固定垃圾池,解决群众倒垃圾难的问题。扫除乱搭建、柴草乱堆、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实现庭院净化、环境美化。
(八)围绕管理民主,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务民主决策。凡是涉及居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坚持实行民主听证,组织听证代表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后再提交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健全和完善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居民代表大会),合理确定各自的议事规则和议事范围,讨论决定重大事务事项,并督促决策事项的有效实施。
2、坚持召开两委会制度。两委干部碰头议事,审批票据,决议近期大小事项,为居民到社区办事提供服务。
3、规范民主管理。一要规范公开形式,完善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居情居务。确保居民对居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要规范公开内容。将居务决策、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等内容向居民定期公开。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的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然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4、加强民主监督。实现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和村干部激励约束制度。结合年终考评或总结工作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其补贴和奖励挂钩。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落实;检查督促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
三、预期目标。
1、经济指标。至2012年村财收入达到21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79元。
2、生产发展指标。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种植业以发展优质蔬菜为主。
3、基础设施。村区域内通各自然村的主干道全部硬化,给排水设施较完善,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电力、通讯等水平有长足发展,村里达到绿化、美化、亮化。
4、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青壮年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率达到100%,每个农民都掌握一项技术;新农合参保率达100%;村建设有卫生室,实现小病不出村;村设有一定的娱乐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和养老院。
5、民主政治建设。有完善的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等制度,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0%以上,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村里无集体上访、无群众性事件、无重大犯罪案件,群众对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自强、诚信守法、有社会公德、远离迷信、抵制邪教的新风尚,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关心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苏志刚同志任组长,村委主任黄四志同志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村两委干 6
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深入开展。
2、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工夫,发挥兵、青、妇、老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调动村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强化标准,保证进度。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制定详实的目标规划、规章制度、文明规范、村规民约、创建指标等内容,排出各项建设序时进度表,并抓紧落实,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半年小变化,一年大变样。
4、强化责任、明确奖惩。各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体村民都要认真配合村支部、村委的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开展。
乌江镇林蒲居委会 2011年11月18日
第三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
为把金沙村建设成“富裕之村,文明之村,和谐之村,秀美之村”,成为全市新农村示范村中的精品,从而推进全镇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建设新农村事业,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聚全镇之力,引八方之援,在金沙村掀起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热潮,经过五年努力,金沙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社会及村容村貌有一个全新的飞跃,成为我镇“三农”工作核心驱动力,推动我镇其它15个村的和谐社会建设及小康事业建设进程。
一是建设“富裕金沙”。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形成辣椒、烟叶、玉米种植和肉牛、黑山羊养殖、渔业等主导产业,其产值占到村经济总量的60以上,村级经济以每年8的幅度增长。其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在5年内,金沙村达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7000元,并以年8的幅度递增;剩余劳动力中的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80以上的劳动力经过了职业技能培训,人人均有一技之长。90以上的农户有致富门路,其稳定收入占到纯收入70以上。再次,农民生活大为改善。8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经济、适用、美观的楼房,住房布局和占地面积符合村庄规划要求;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落到实处,完全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二是建设“秀美金沙”。村庄规划科学合理,村容整洁、环保,所有空坪隙地全部绿化;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干道路全部硬化;农网改造100完成,数字电视和通讯入户率达100,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家家户户均能用上自来水或纯净水,沼气等清洁能源入户率达100。改水、改厨、改厕、改栏、改浴基本完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并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建有洁净明亮的村部、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文化体育娱乐中心以及远程教育点,公共管理设备运转和管理维护步入正常。
三是建设“文明金沙”。通过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文明创建活动进组进户,合作医疗率和计划生育合格率均达100;家庭和睦,邻里相助、人人崇尚科学、封建迷信活动绝迹;村风淳朴,无打架斗殴、无买码赌博、无违法犯罪、无刑事案件。
四是建设“和谐金沙”。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务公开,规范“一事一议”,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牛羊养殖协会、菜篮子协会等),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占总户数的比例达50;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村、支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凝聚力强、号召力强,成为先进基层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各种活动经常开展,不出现任何村级债务。
二、实施步骤
一是成立班子,形成中流砥柱。成立镇建设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周征同志亲自担任组长,朱建辉同志任常务副组长,郑志红、徐放明、仇登峰、韩红霞、翁中阳等同志任副组长,戴建兵、周军、徐四仁、任定国、李静、周建青、周吉文、余德清、周志兵及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国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建立干部联系制度,在金沙村的每一个项目都有1名干部具体联系,有1—2个部门单位作扶助后盾单位。
二是深入发动,营造浓厚氛围:2月中旬—3月中旬,认真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乡村干部、党员骨干会,统一思想,全面发动,并制订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三是精心规划,绘好编制蓝图:3月中旬—4月中旬,由有资质的规划部门编制建设规划,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上级批准实施。编制规划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突出经济发展,贯彻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地方特色。具体做到村内的生产、社会生态等功能的合理分区,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服务设施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四是认真实施,追求一流效果:4月份规划制订后,按照编制规划实际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组织,加快实施。重点抓好“五新一好”。
(一)、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1、公路建设:在5年内,构筑两横四纵的公路网络,通组公路硬化率达到100,通户道路的硬化率达到50。其中与乡西路相接,新建长约300米,宽约6米的水泥路直达余子塘钓鱼休闲基地,并在新建路边植入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均高的树木,在路口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金沙村”的门楼或“社会主义新农村金沙村欢迎您”的大型文化石或文化碑,并在门楼侧或文化石(碑)基标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金沙村建设规划图”。
2、水利建设:抓好周公塘、余子塘、金沙塘的扩容及水泥护坡,抓好全村所有渠道的维修、加固,对所有的干渠进行硬化;
3、农网改造:抓好第三批农网改造工作,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4、生活用水:今年内全村农户用上自来水、摇井水,饮用洁净水入户率达100;
5、文教卫方面:2年内完善村卫生室、图书室、现代远程教育站和体育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
6、通讯信息:5年内,程控电话实现每户一门,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7、住房方面:在规划区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
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
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是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措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经研究,我部决定在全国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试点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通过村级信息服务站开展面向村民的信息服务。为切实把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建设完善村(场)级信息服务站,发展农村信息员,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面向村民开展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面向实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要坚持面向实际的思想,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全国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示范村(场)的实际和村民的信息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和服务工作。
(二)坚持实干。各地各有关单位,务必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人员,明确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建设和服务工作。
(三)求得实效。要根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服务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四)农民得实惠。要通过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场)入户,让农民利用信息搞好生产经营,增加收入,丰富文化生活,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三、建设目标
从2006年9月起,用4个月左右的时间,因地制宜建立起基本适应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信息服务需要的信息服务站,再用1~2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使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成为村民增产增收的好帮手、文化生活的好伙伴,示范村建设管理的主要抓手、经济社会繁荣的重要依托。
四、重点任务
(一)信息服务站建设。计划2006年10月底前完成达到“四个一”标准的信息服务站建设,年底前正式运行。在信息站所在场所悬挂“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信息服务站”牌匾。“四个一”即:有一名信息员(主要从村、场干部中产生),一处场所(主要设在村委会或场部,也可与党员远程教育点、科技书屋等合并),一套信息设备(包括电脑、电视、一体机等),一套管理制度(包括信息服务站管理规定、信息员工作职责、有关服务规范等)。
(二)信息员培训。培训示范村(场)信息员,使他们达到“五能”要求,即能熟练采集、传播信息;能根据村民的需要,查找下载及审核发布信息;能组织村民收看农业电视节目;能指导村民上网获取信息;能利用信息服务站的设备支持示范村(场)村(场)务管理。
(三)建立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站管理服务制度,明确信息员岗位责任,规范服务行为。探索建立示范村(场)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四)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了解掌握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在面上推广。
五、任务分解
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是各级农业部门共同的任务,在通力协作的同时,必须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
(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负责全国35个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设计和建站工作总体协调、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主要设备的配备,协调有关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示范村(场)信息员的初任培训和信息站建设服务工作的督促考评等。
(二)各省(区、市)农业厅和黑龙江农垦总局、新疆兵团农业局信息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在省(区、市)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的工作检查,指导示范村(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为示范村(场)提供技术咨询及服务信息,负责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牌匾制作及其他急需设备的调剂、工作经验总结推广等。
(三)地、县级农业局信息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在地(市)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的具体工作指导,协助解决建设和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落实示范村(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为示范村(场)提供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的技术支持,主要负责示范村(场)信息服务资源提供、示范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和经验总结,协助落实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网络通道租赁等。
(四)乡(镇)信息站。负责沟通联系示范村和上级农业信息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落实示范村信息站场所和运行机制的建立,报告示范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情况,协助县级农业部门具体指导示范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为示范村信息服务提供信息,协助解决示范村信息站建设和服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指导示范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的开展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是农业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有关农业部门负责信息工作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搞好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省(区、市)农业厅和黑龙江农垦总局、新疆兵团农业局信息工作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辖区系统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推进的责任单位,务必重视并切实落实好有关各项工作。省、地、县、乡各级有关农业部门,必须确定联系人,以便工作推进的组织协调。
(二)强化技术指导。各级有关农业部门,要根据部里的统一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认真做好示范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的技术指导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信息服务站建设和试运行期间(2006年年底前),各省级农业部门信息工作行政部门,必须深入到示范村(场)调研、指导两次以上,并分别于10月中旬和12月中旬,向农业部市场
与经济信息司报工作进展情况;地、县农业局信息工作主管部门要指定专门人员,随时指导建设工作,解决处理有关问题。
(三)合力增加投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给予每个示范村(场)配备一套信息设备(一台电脑、一台电视机、一台具备打印、复印、传真、扫描功能的一体机。2006年9月15日左右到货),各省级和相关地、县农业部门,要想方设法在资金和信息软硬件等方面给予示范村(场)支持。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和个人,采取捐献、赠送等方式,合力支持示范村(场)信息站建设。
(四)培训示范村(场)信息员。计划今年9~11月间,由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统一组织对全国35个示范村(场)信息员开展初任培训。各省(区、市)及有关地、县农业部门,要结合农村信息员培训工作,重点强化对示范村(场)信息员的培训。
(五)做好考核评比工作。由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统一组织对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的考核评比。对工作实绩突出的示范村(场)和有关各级农业部门给予通报表彰。
第五篇:关于申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
关于申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报告
湘潭市人民政府:
响塘乡烧汤河村地处湘潭、宁乡、长沙岳麓区、三县区交界处属湘潭北大门。我村辖19个村民组,1750人,农田2100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前有靳江河环绕,后有金侨医院坐落,纵有响南公路为轴线,横有长韶公路为纽带,交通便利,以金侨医院为中心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已成雏形。区位优势独特,自然条件优越,人脉资源厚重。申办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一直是支村两委及广大村民多年的愿望。我村申办示范村具有如下优势和意义:
一是:支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战斗力强,扎实肯干。敢于开拓创新。村民素质高。加之情系家乡的全国人大代表任玉奇代表大力支持。
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有规模,村民生产、生活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水、电、路、通讯、文化、教育、卫生、民生
等各项事业在全乡领先,连年乡对村绩效考核得分位列前茅。三是:在湘潭、宁乡、长沙岳麓区三地交界处建设一个示范亮点能突出湘潭区域形象,彰显湘潭实力及特色,为湘潭争光。四是:支村两委正在抓紧筹划全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率先在我乡实行土地流转,调优产业结构,建设上千亩蔬菜基地,实现高效农业、现代农业,提升农民收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拟定以靳江河为水资源兴建水厂一个,让全村人民饮上纯净水。加快集镇开发,狠抓环境卫生整治。发展教育事业,完善村小学基础建设,拟定村小学新建综合楼一栋。继续引导村民投入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落户我村,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整体要求,以政策为向导,以机遇为契机,以建设示范村为平台,全新的烧汤河村必将在湘潭北大门崛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窗口。特向上级申请批准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响塘乡烧汤河村民委员会2010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