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凤社区民主法治进社区 共创和谐大家庭
民主法治进社区 共创和谐大家庭
思凤社区位于榆次城区最南端,与南关村、小东关村交界,属于城乡结合部。区域面积2.6平方公里,共有居民3507户,人口10521人。辖区内共有73栋楼房,302栋单门独院小二楼、70户平房。驻区单位有晋中环卫局、晋中瑞阳热电供热公司,养老院一处、幼儿园一所,门面商铺120家。本社区还设有医疗站,便民服务站,设立了普法、治安宣传栏两处,社区有休闲活动点2处,社区医疗、餐饮、法律咨询、通讯商业、文化娱乐、洗浴理发等服务设施健全。现将我们社区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活动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社区党支部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列入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做到“四到位”:一是领导到位。社区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根据人事变动及时给予调整充实,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居工作的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以上的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居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总结提高。二是规划到位。为了探索依法治理工作的经验,社区先后到各兄弟社区进行学习取经,并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依法治居年度创建规划》、《社区 “五五”普法规划》等。做到年年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三是责任到位。对每年初制定的普法依法治居年度计划进行目标责任分解,将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位分管责任人,社区主要领导与上级党工委签订工作责任书并负总责,两委成员分工负责,经常邀请有关部门进行阶段性检查,年终接受上级各部门的工作考核,保证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二、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素质
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大力宣传党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把法制教育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健康地发展。社区常年设有 “法制宣传专栏”和 “警务宣传栏”,每月更新一期法律知识,通报辖区案情,结合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放火、防盗、防破坏和防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等知识,定期进行法制宣传。组建一支 “法制宣传队伍”和一支 “法律志愿者服务队”,采取入户、宣传《劳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消防法》及《刑法》等,并提出法律咨询。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举办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利用每期育龄妇女双查,实行双查与计生知识提问的有奖活动,有效地拓展了法律宣传的覆盖面。3年来,共悬挂法制横幅标语60多条,张贴法制宣传公益广告1500多份,入户入企发放 法制宣传材料5000多份,举办大型法律宣传活动和法律竞赛活动10多场次,出版宣传栏150多期。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正确地引导社区干部群众和外来人员树立起自觉学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良好风气,为依法治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依法建章立制,规范服务行为
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活动中,我们从依法建章立制入手,保证各项居务工作有章可循。【一】、完善居民自治制度。社区制定社区章程、社区公约、各委员会工作职责、居务公开、居务监督等居民自治制度,将社区的组织建设、居民议事、社区事务、居务公开、监督等日常事务管理全部建章立制,做到依法建制、以制治居,从而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
二、】建立社区服务窗口。将计生、卫生、综治、等全部社区事务实施窗口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同时建立办事预约、首问责任制,较好地形成了依法建制、以制管事、以制管人、依法办事、热情服务、高效便民的良好氛围【三】、建立完善学习考核制度。为了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自身整体素质。社区还逐步完善了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学习、例会、述职、考核等系列管理制度,坚持每周一次政治、法律、业务理论学习日,每月一次工作例会制度。系统地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勤政廉政教育,提高社区工作效率,转变社区党 3 员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
四、认真实行民主自治,推进社区法治建设
几年来,社区始终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与社区党组织建设相合,在居民自治活动中全面实施“四民主两公开”。一是依法实施民主选举。社区在榆次区政府和西南街办事处领导指导下,选举产生了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同时对社区团支部、妇代会、计生协会、老年协会、工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组织也依法进行选举,并将民主选举活动渗透到社区中,保证社区成员充分行使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的民主权利,真正把那些能够坚持依法办事,公道正派、勤劳实干、热心为居民服务的人选举到社区各个自治组织中来。二是依法实施民主决策。由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单位代表、辖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成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全体居民参加的居民大会,对社区重大事项行使决策权。如《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社区公约》、社区规划等重大事项,都在广泛征求全体社区居民意见上作了充分的修改后提交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听取和审议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报告。三是依法实施民主管理。社区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涉及社区事务的法律法规,使社区居民明确“社区人”的行为规范和依法履行参与社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培养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和民主管理 能力,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对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所涵盖的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移风易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的贯彻落实情况时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社区每出现一例婚丧喜事,两委都及时入户宣传简办,使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的内容得到有效落实,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四是依法实施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制定和完善评议和监督办法,强化对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所形成的各项决定落实情况及对社区各项服务工作的评议、监督,并严格落实每年一次评议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者制度。同时积极坚持每月一次居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由社区居民代表分别组成社区居务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并设立固定规范的居务公开栏和举报信箱等。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每月定期公布群众关心的计生管理,始终把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置于居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了社区居务工作的透明度,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
五、狠抓综合治理工作,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始终坚持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与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扎实开展社区治安重点整治,有效地遏制了各类案件的上升势头。社区积极落实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并设立了志愿者巡逻队,做到清理排查不漏人,安置帮教不漏人。几年来,辖区内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1名,通过入户对他们进行法治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妥善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积极为他们找出路,引导他们就业,实现无一人重新犯罪。大力整治社区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普及卫生知识。使社区人居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观,社区居民精神面貌和卫生习惯有很大改善。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契机,加大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力度,提高居民法律素质和社区法治管理水平,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
西南街道思凤社区 2011年10月
第二篇:践行民主 共创和谐11
践行民主 共创和谐
——天宁区工会切实加强“双代会”规范化建设
天宁区地处常州主城区,下辖6个街道,辖区规模企业410家,独立建会334个,区域(行业)性工联会92个,覆盖7074家小型微型企业,目前,90%的企业工会和区域(行业)性工联会均已建立了职代会工代会制度。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今年来,区总工会认真贯彻省总、市总等上级工会和区委的要求,以建立工代会、职代会 “两会合一”制度,来进一步完善以职代会、工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两会合一制度的建立和运作,提高了非公企业职工包括企业主的民主意识和执行工会劳动法律法规的意识,充分显现了民主管理在和谐非公企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全区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一、审时度势,“双代会”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企业经济快速发展,大批非公企业、中小微型企业集结分布于街道。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工作在各类非公企业,同时,非公企业呈现出小企业多、党建工建难以开展;原始积累期企业多、大多采取家长制管理模式容易引发劳资矛盾和纠纷;在小企业从业的人员总量多、外来人员多、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差、一旦权益受到侵犯往往以极端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
影响的特点。因此,工会工作的领域和工作重心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要确保非公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加强企业、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工代会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非公企业规模大多数规模较小,在经营形式上有股份制、独资、小作坊式等,这些企业大多没建职代会工代会,职工缺少话语权。即使建了也往往形同虚设,一般不具备独立召开工代会和职代会的能力。而由社区、村、行业工联会分别单独召开区域性、行业性工代会和职代会,又遇到了代表重复、参会率低等具体问题,而“两会合一”,既可以有效组织全体职工和会员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又可以精减会议的重复召开,减轻企业负担。按照《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市总制定的《常州市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两会合一”操作办法(试行)》,结合各街道、企业实际,天宁区总工会确立了“典型示范,规范运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逐步推进了区域性(行业性)工代会暨职代会两会合一的操作模式,并规范相关工作程序,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广大企业及其工会、职工代表和会员代表开展民主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二、强化举措,“双代会”规范化建设整体推进
推行“双代会”制度仅仅依靠工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党委、政府及企业行政的重视和支持。为此,我们采用“三
管齐下”的方法,为顺利推进双代会制度建设,营造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行政大力支持、工会积极运作的良好工作环境。
1、领导重视,形成合力。首先,我们从战略高度出发,积极将推进包括企业、区域性、行业性双代会在内的民主管理制度纳入到区、街道“十二五”的规划纲要中,以此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予以贯彻落实。其次,区总工会专门下发了《常州市天宁区总工会职代会、工代会实施细则》,对双代会的主要任务、基本程序、组织形式等提出了明确的意见。与此同时,区总工会召开基层工会主席会议,专题学习市总两会合一操作办法,部署双代会工作,提高他们对双代会制度的认识,确保双代会制度的有效实施。再次,我们将推进包括企业、区域性、行业性双代会在内的民主管理纳入对企业、村工会考核内容。区总工会还专门划拨一笔资金,奖励建立双代会制度的基层工会。这为顺利推进双代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激励机制。
2、加强培训,提升水平。为切实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确保双代会顺利有效进行,区总工会积极开展针对基层工会干部的各类专题培训。一是参加省总民主管理和工资指导员培训,切实提高区总及街道工会干部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二是组织新任工会干部参加市总的上岗资格培训。三是举办社区、村、企业工会主席培训班,邀请省总工会干校的刘瑛教授和市总工会干校的谢威校长进行专题授课,区总各部室成员、街
道工会干部、工会协理员、部分企业工会干部代表近6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提高了大家对双代会目的、意义的认识,加深了对涉及双代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理解,为顺利推进双代会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3、典型示范,整体推进。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会干部水平,促进“双代会”规范化建设,天宁区总工会经过认真筛选,最终确定在基础过硬、条件成熟的兰陵街道工一社区和江苏天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分别召开区域性双代会和规模企业双代会两个现场观摩会,组织全区各街道的工会主席、区域(行业)工联会主席以及全区重点企业工会主席观摩了会议。会议严格按照工代会和职代会议程分段进行,会议通过了双代会的各项决议,并与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专项合同》,《女职工保护专项合同》《劳动安全生产专项合同》,深受职工欢迎。常州市总工会民管部部长张小萍、组织部副部长郭克珍到会并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及时总结会议的经验和不足,指导其他村、社区有序开展双代会各项筹备工作,为顺利推进双代会建设提供了鲜明的示范导向。
4、明确要求,规范运作。为使“两会合一”工作规范有序推进,进一步将双代会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好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民主管理职权,天宁区总工会在推进“双代会”规范化建设中明确了“三个三”的具体要求。一是进行三级指导。坚持做到会前由街道工会协理员上门指导,明确双代会的操作程
序、实施办法。严格对照“会议合一,议程不减”的要求,并多次听取企业和职工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会中,区总专门指派工资指导员全程参与每一个社区、村工会的“双代会”,不断总结完善,逐步统一和规范会议进程。会后,由区总分管领导做好点评指导,完善图片、文档的归档和台账建立。二是落实三项制度。要求区域性、行业性双代会必须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并以双代会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区域行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为重点,认真审议执行和履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三项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坚持三个合一。代表合一:明确两会代表的身份可以重合,两会代表名额分配、结构比例做到一致,并同时推荐候选人。任期合一:两会代表均实行常任制,届期可以一致,并做到同步换届。会议合一:会议合开是指两会在同一时间段里开会。会标明确为“XX村(社区)X届X次工会会员暨区域性职工代表大会”。
三、不断完善,“双代会” 规范化建设切实有效
随着“双代会”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在团结动员广大企业职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帮助职工以规范有序、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职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公正、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等方面彰显出一定成效。
1、减轻负担助推企业发展。江苏天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
经理周伟在企业二届一次“双代会”上表示:职代会和工代会两会合一是非常适合新形势下企业的需求,既减轻了企业工作负担,又规范了相关工作程序,推进了基层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进程,保障职工民主管理权利有效落实,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和企业发展。
2、热点难点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双代会作用,解决企业和员工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每年一次的双代会,对企业、员工自身合理的诉求能积极协调帮助解决,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同时也能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拾遗补漏,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
3、工资协商企业数明显增长。双代会实施半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按照区总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区89个社区、村工联会中有65个已经全面召开了“双代会”,累计与家企业签订了一合同三协议,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数明显增长。
4、劳资矛盾逐年减少。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感到通过“双代会”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可能存在的劳资纠纷、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我们也能会同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了地区的稳定和谐。
加强“双代会”制度建设,是新形势下工会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立职工维权机制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双代会”规范化建设,完善基层民主管理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努力,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但对照省总、市总的要求,以及
先进企业的做法,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村、社区“双代会”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参会职工代表人数较少、会议质量还不够高、代表提案流于形式、个别社区照本宣读亟待改进、一合同三协议的签订数有待增加等,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为此,我们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推动双代会制度建设向规范、完善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企业,建设和谐天宁作出更大努力!
第三篇:遵纪守法,共创法治和谐校园
开展“遵纪守法,共创法治和谐校园”专项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专项教育活动方案,提高小学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质,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律自护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创建法治、和谐校园的积极性,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根据学校实际,现制订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和落实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防范意识,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二、教育内容及措施
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让教师进一步熟悉《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学生熟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民事诉讼法》、《宪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提高遵纪守法、维护法律尊严、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识。
1、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努力为社会主义祖国教书育人,刻苦学习,要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已任,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学生要搞好学习、学好技术,将来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师生为了一 1
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要一起努力,一起奋斗。
2、营造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学生要尊敬老师,以老师为榜样,学习老师的敬业精神,听从老师的教诲;老师要爱护学生,鼓励学生成人成材,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以精湛的技艺教诲学生,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3、要遵纪守法,按制度办事,按规章办事。以“八荣八耻”为道德标准,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明辨真善美与假丑恶,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唱响主旋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4、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校园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主阵地,努力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武装学生,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教育学生刻苦奋发学习,为建设祖国打下良好基础。
5、美化、净化、亮化校园环境,坚持以环境育人,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创建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三、活动形式
1、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上一节法制课。
2、教师队伍中的法律志愿者通过课堂、讲座、国旗下讲话、广播、墙报、板报、专栏等途径,广泛收集传授各种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
3、工作人员通过队活动、主题班会、模拟法庭、调查访问、参观、观摩、论坛、征文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懂法守法意识和能力,懂得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四、活动时间
三月份:开展大型专项活动启动仪式,挂横幅、贴标语,为校园法治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四、五月份:通过观看电视法制节目、邀请法制副校长给学生上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四篇:民主法治社区申报材料
锦绣社区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汇 报 材 料
自锦绣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党支部在场党委和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紧紧围绕“服务居民群众,构建平安和谐社区”这一主题,不断创新思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着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保证了辖区治安秩序良好,社会政治稳定,取得显著成效。
一、社区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幸福社区位于位于铜陵市石城大道、义安北路、北京路和铜官大道之间,面积2.5平方公里,辖市建村、幸福村、石城村、井巷村、义安苑,241栋楼房,7267户,人口21000多人。其中出租户284户,流动人口568人,安置帮教人数28人,矫正对象3人,青少年1967人,辖区有25家企事业单位。社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社区内的石城广场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是我市最大的社区广场之一。
2、社区党委及居委会队伍状况
2010年9月,规模调整后的幸福社区进行了社区党工委、居委会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社区党委和居委会领导班子,社区党工委共有5名党委成员,下设31个支部,现有离退休党员1418人,社区工作人员31人。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社区全体人员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围绕“幸福365”这一品牌,组建了个性化调解室----“老党员信访接待室”,推出了“五零”工作法,即“零盲点”、“零激化”、“零距离”、“零缺失”、“零障碍”。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
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完善。
1、实现民主选举。发挥居民代表作用,提高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一是通过组织学习增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发挥居民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三是建立健全居民代表会议机制,每年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由居委会向居民代表汇报工作计划,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务,并对居委会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四是规范换届选举工作,按期换届,依法定程序进行,换届选举做到无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破坏和干扰选举的行为。居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无压制、破坏、侵犯民主权利行为现象发生。
2、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自治的核心,居委会每年的工作任务,下属委员会都有职责和工作制度,与社区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按照“合法性、自治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总体要求制定出《幸福社区居民委员自治章程》。
3、实现民主监督。居务、党务公开是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社区把办事公开、社会事业、经济指标、计划生育、困难户补助、低保家庭、新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等居民较关注的内容进行公开。并实施“分片承包责任制”,将社区按250~300户住户平均分配给社区每个工作者,实行分片承包责任制,具体负责各项基础性工作,定期由社区居民、党员对工作者包片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居民满意度达95%以上。
三、开展创建—“示范社区”以来所做的工作
1、构建安全组织网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绩突出,全社区总人口逾万人,为了保证社区治安不出问题,一是成立综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负总责,分管综治工作的人员具体抓,社区民警、计生、民政、社保工作人员任成员,各负其责,措施到位,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组建“社区平安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和辖区单位领导以及社区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群众共23人组成。理事会下设六个工作组,实行专群结合,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和治安防控工作。三是社区与辖区单位签订了治安管理责任书。积极开展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共建活动,有力地保障了居民的财产安全。四是成立调解委员会。由社区党委成员、工作者组成,较好的发挥民调委职能作用,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近百起,有效遏制了因调解不当而造成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和越级上访事件。社区无一人参加“法轮功”或其他邪教组织。
2、改变社区脏、乱、差的卫生环境。加大整治力度和长效管理机制。环境卫生状况好坏,关系到居民群众身体健康;长期以来,社区坚持长抓不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全社区共有保洁员40名,垃圾清运车3辆,每天清理垃圾近10吨,使社区居民有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3、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坚持每年“中秋、国庆”到来之际举办一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晚会;同时通过放映电影和请民间戏班唱戏自娱自乐等形式,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凝聚了人心,受到了广大居民们的欢迎。
4、成立“老党员接待室”,着眼于化解社区矛盾。一是实行开门接访。在社区设立接待室,由31名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接待员,轮流值班,作息时间与社区工作人员同步,负责接待居民的来访、来电、来信等事宜。二是实行上门查访。将社区内241栋楼房划分为31片,每片设立一个联系点,建立一个完善的矛盾纠纷调处组织网络。三是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实行联合议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每星期召开1次碰头会,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访件和信息进行集中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四是建立回访制和公示制。对信访件处理情况,以信访回执单的形式反馈给当事人。每月集中在社区党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5、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的管理。整合各方面力量,广辟渠道采集流动人口信息。一方面依靠房屋中介机构和辖区单位报送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楼栋长和信息员采集信息,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变动情况。对流动人口实施分类管理,重点加强了对流动人口中的“三无”人员以及有前科和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管理,及时掌握其动态。
6、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为使社区刑释解教人员不漏管、不脱管、不失控,对28名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全部登记在册,建立档案。在衔接工作中做到“四个及时”,即:及时家访,按规定办理3个月低保;及时确定帮教责任人,组建帮教小组;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每月见一次面;及时签订帮教协议,强化帮教管理目标。
四、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努力为民办实事。
利用综治宣传月、国际禁毒日开展黑板报比赛、法律咨询、专题讲座、广场文艺演出等活动,举办“远离毒品,净化社区”有奖知识竞赛。建立了“综治宣传长廊”,形成浓厚的综治宣传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综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同时,紧密联系社区各项工作,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相结合;与“不让毒品进我家”和“不让邪教沾我家”活动相结合;与及时调解矛盾纠纷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相结合;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相结合。通过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开展,我社区有20户家庭被命名为区级“平安家庭”示范户,2户家庭被命名为市级“平安家庭”示范户,受到了上级表彰。
近年来,通过积极创新,不断探索,社区在平安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区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幸福社区建设成为平安、和谐、文明的社区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创国家示范 促村落和谐 共创民主法治示范村
创国家示范 促村落和谐
北仑区新碶街道向家村位处东依岩河,西至松花江路,南接恒山路,北邻备碶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明州路穿村而过,区域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捷。全村在册住户717户,总人口1550人,流动人口9000余人。2014年村集体可用资金达600万元。近年来,向家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开放文明、安定有序的村民形象为目标,制订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创建北仑区文明村系列活动,2005年以来相继荣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远程教育示范点”、“国家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省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增强农民法律素质,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是构建和落实农民民主权力的保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村两委会坚持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充分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建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村委及团、妇、调治、财会负责人为成员,村民组长为联络员的创建工作小组,形成了村领导负责、各部门协调、群众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推进的“民主法治示 范村”创建格局。同时,为促进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作动员。并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村干部工作述职和考核内容。每年年终两委会把民主法治村建设工作实绩向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两会的监督、评议。做到每年年初有计划部署、年终有总结,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确保了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四个民主,推进依法管理
从实际出发,依法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保障村民享有参与管理村务、决策村务、监督村务的权力,有效推进民主法制新农村建设。
(一)民主选举,规范有序
坚持民主选举,健全的村党组织领导和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现农村基础民主政治和建设新农村的保障。村委会每次换届选举都严格遵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区委规定的选举办法,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张贴法律法规,发放《致选民的一份信》、《选举注意事项》正确引导村民自荐参选和选好干部,无搞宗派、拉关系、贿选等现象的发生。几届来,村委会选举工作均能平稳顺利完成,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的村领导班子深受村民信赖,有凝聚力、有战争力,能有效推进民主法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民主决策,按章办事
2006年,向家村认真总结村“三务”公开、“五步法” 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创新,探索出一套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的措施和途径——“一事一议一签一公开”的“四个一”民主决策模式。这种模式马上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推广。
“四个一”模式将群众的主体性贯穿于各个环节,促进村务决策管理的合法性与可行性。一是“一事”,明确决策范畴,强化规范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都要经过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决策。二是“一议”,明确决策程序,强化科学决策。村事决策一般要经过提议、商议、审议等三个环节,议题一般由村两委会提出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商议,最终拟定表决方案。三是“一签”,明确决策责任,强化民主决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后当场签名,同意不同意都要签,同意的在同意栏内签,不同意的在不同意栏内签,弃权的在弃权栏内签,决不以签到册代替签名投票表决。然后当场统计票数,宣布表决结果并存档。四是“一公开”明确决策步骤,强化透明决策。民主决策集中后及时在村公开栏进行公布,如工程建设定期按工程进行公布,涉及村民直接利益的经济分配、征地事项、工程招投标及上级通告均在各自然村公布。例如2014年我村新建成综合楼,是要出租保持村级经济发展后劲,还是出售缓解现阶段村级经济的压力。村两委会在形成2套方案,并做好征求意见的工作后,召开党员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完善方案。最后提交 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到会的所有村民代表都同意出租方案,当场签名,并及时在村务公开在中公开。
(三)民主管理,突出重点
民主管理是平稳开展村务工作的有力保障。我村反复征求村民意见,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村务公开,开展计生、调解、卫生、福利、教育、建设等管理工作。近年来,村级建设有大小工程近百个,大到广场、楼房、河渠建造,小到路面修建、地基围填、路灯安置,共投入资金4500余万。为开展好工程项目,科学建设新农村,经过摸索向家村建立了一套合理完善的工程建设制度:
1、工程要有预算,工程后要有结算和审核;
2、规模以上招标工程必须由街道招投标中心专人进行审核才能实施,规模以下非招标工程,必须要有村主任负责丈量,再报中介机构进行审核。事实也证明,民主管理有效地推进村经济建设,促进公共事业的顺利进行。经区财经、审计局,新农办审计均符合要求。例如向家村新建的综合楼,进入街道招投标中心进行招投标,并要求各项资料齐全,工程造价必须按照审计报告为准,然后再支付余款。
(四)民主监督,及时有效
好的民主决策和管理要人来执行,更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一方面,村委会在门口设置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对日常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对重大事项专题公开,阶段性事项随时公开,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并及时进行整改。另一 方面,由懂财务、公道正派、会建言献策的人员组成村务、财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村三资情况和日常收支审查。
2012以来,我村积极探索民主监督“十清单”制度,2014年又进一步推行“农村基层小微权力清单运行规范”,逐项分解出监督要点和监督方式,对村级事务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同时整合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社监会力量,理顺村级监督组织的关系后,经民主选举合一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财务监督委员会健全村级民主监督组织的运作机制,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民主监督水平。从收到的效果来看,完善的监督制度对提高干部廉洁意识和减少集体损失起着重要作用。
三、弘扬法治文化,提升法律素质
一是拓宽渠道,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村法制宣传栏、农民信箱、法治黑板报等各种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村法制学校结合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举办便民法律服务讲座,以案释法。利用“浙江省农民信箱”短信群发功能,定期不定期地向村民传送法制宣传语。建立村级阅览室、农村书屋,配置法律图书200余册,免费向村民开放,使村民真正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养成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好习惯。
二是创新形式,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我村建成了“向家法治家园”,公园涵盖了“无向不成家”、“普法到向家”、“法律暖人心”、“家和万事兴”等展示区域。通过走访村民,向 群众搜集了法治格言和乡风文明警句,利用公园树林,刻上格言警句,通过制作法治石碑,将法治故事、寓言雕刻于石碑上。同时以“向家法治家园”这一载体,定期开展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养和维权能力。法治公园的创建,法治文化的传播,让村民从近距离认知学习法治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和对于向家村建设的重要性,在休憩、游玩的同时既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又体会到家的温馨。
三是夯实基础,加强普法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普法志愿者队伍,邀请村法律从业人员和法律顾问作为志愿者,定期为村民讲法制课,提供法律帮助。村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帮教志愿者等活跃在各个村落,为确保一方平安,维护村落稳定发挥了作用。通过村法律援助服务站、妇女维权岗、村综治警务室,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等服务,提高村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和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四、开展综合管理,营造法治环境
一是交叉兼职,法治网络全覆盖。针对向家村流动人口集中的特点,我村实行流动人口“本地化、市民化”的管理服务模式,2006年10月成立了“新向家人”党支部,向家村党支部委员兼任“新向家人”党支部书记,同时在流动党员中选举产生1名专职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并参照村民自治的作法,经全体流动人员民主选举,成立了“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由向家村村主任兼任“新向家人”管理委员 会主任,由“新向家人”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兼任“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通过三个交叉兼职,确保了向家村两委会和“新向家人两委会”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确保了流动人员的自我管理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有序推进,确保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含涉全部的“新老向家人”。
二是创新方式,化解矛盾促稳定。向家村矛盾纠纷排摸化解实行区域包干联系制度,即按照区域划分,每个区域分别确定相应向家人和“新向家人”维稳责任人,负责对自己包干区域内的排摸登记工作,对于排摸的矛盾纠纷能自行化解的及时化解,不能化解的提交村调委会和“新向家人”调委会化解。在“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为“新向家人”义务提供法律咨询400多起、调解新老向家人矛盾100多起,“新向家人”的矛盾150多起,如汤优旺收工程款事件、周松林身亡赔偿事件、蔡保民修房配用损失补偿事件等。共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00多万元,提供就业信息100多人次。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
三是注重服务,爱心工程凝人心
为了做好村民的服务工作,向家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计划生育、暂住作证、水费缴纳、现金存取等服务活动,同时为提高“新向家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我们坚持开展每季度至少一次的流动人口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实用技术、法律政策、计划生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同时“新向家人”志愿者分会,先后组织40余名参 加了“新北仑人”文明交通岗活动,在明州路与松花江路交叉口进行为期一周的文明交通劝导,切实增强新向家人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