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关于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解读

时间:2019-05-13 19:2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关于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关于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解读》。

第一篇:2016年关于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解读

2016年关于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解读

一、《办法》颁布施行的重要意义

(一)《办法》颁布施行,是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我国《宪法》规定,人民群众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救助承担着依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使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办法》将社会救助上升为根本性、稳定性的法律制度,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编织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落实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落实了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宪法权利,是党和政府对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二)《办法》颁布施行,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深入,社会救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保障不完善、体系不完整、制度“碎片化”等问题,与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予以解决。《办法》总结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把成熟的改革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用法规形式巩固改革成果,使各项社会救助有法可依,实现了社会救助权利法定、责任法定、程序法定,为履行救助职责、规范救助行为提供了法制遵循。《办法》是社会救助领域统领性、支架性法规,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为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法治化水平、释放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红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办法》颁布施行,是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重大举措。《办法》对社会救助进行全面规范,将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托底制度,统一到一部行政法规之中,使之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兼顾群众困难的各个方面,覆盖群众关切的各个领域,构建了完整严密的安全网。《办法》在资源配置上坚持统筹优化,在程序安排上保障“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努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避免陷入生存窘境,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悲剧事件,也让人民群众消除后顾之忧,安心创业就业,对于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公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二、《办法》制定的主要原则

《办法》坚持了以下原则: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关于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关于兼顾当前和长远,坚持政府救助与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综合构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框架,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要求等,都在法规制定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坚持了社会救助城乡统筹推进。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城乡统筹的要求,《办法》坚持统筹城市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无论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等专章中,还是在社会救助经办机构职责、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综合性条款中,都坚持了城乡全覆盖、城乡统筹推进的理念和要求,确保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广泛惠及城乡所有居民。

三是坚持低水平起步,突出重点、消除“盲点”。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和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的基础上,《办法》还对符合条件人员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救助作出具体规定。此外,为确保网底不破,对因遭遇突发性、临时性等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家庭和人员,给予临时救助。

三、明确各项社会救助的具体条件和救助内容

《办法》涵盖内容十分丰富。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办法》在现行规定基础上,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各项社会救助的内容。

(一)最低生活保障。明确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条件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与以前相比,增加了符合当地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要求。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与以前相比,为确保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办法》规定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二)特困人员供养。《办法》将农村五保供养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整合为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规定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办法》确定了四方面供养内容: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同时,还要求其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此外,为尊重供养对象自主选择意愿,还规定了特困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既可以选择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选择在家分散供养。

(三)受灾人员救助。《办法》在总结自然灾害救助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规定自然灾害发生后,要为受灾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对属于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的受灾人员,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此外,还明确自然灾害救助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管理责任。

(四)医疗救助。《办法》规定,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规定了两种医疗救助形式:一是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二是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此外,还规定要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

(五)教育救助。《办法》规定,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并规定国家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明确教育救助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实施。

(六)住房救助。《办法》规定,对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明确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

(七)就业救助。《办法》规定,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给予就业救助。同时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此外,还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救助的衔接,规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当接受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介绍工作的,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八)临时救助。《办法》规定,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此外,还规定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界定了公安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告知、引导、护送职责,强化了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九)社会力量参与。《办法》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并明确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能力提升等专业服务。同时,规定政府可以将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此外,为给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必要条件,还要求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和渠道。

四、明确社会救助的保障措施

(一)统筹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办法》明确了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职责,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办法》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统筹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逐步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尽力使困难群众不为饥寒所迫、大病所困、失业所忧、灾害所难。

(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的制定和调整机制。为促进区域之间社会救助事业均衡发展,《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中救助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办法。《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制定层级,由原来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升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办法》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此外,《办法》还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

(三)明确社会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办法》规定了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筹资渠道,明确了政府在社会救助筹资中的主体责任。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办法》还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机制,要求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四)健全社会救助经办管理体制。一是明确经办责任主体。《办法》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同时,要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二是为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办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同时规定,申请人遇到特殊困难、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可以先向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求助,经办机构或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办理或转交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三是规定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五、加强社会救助监督管理

加强社会救助监督管理,是确保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方面。《办法》从健全机制、完善手段、加强宣传、社会监督等四个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社会救助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查询、核对机制。《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请求和委托,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这一规定,将进一步增强社会救助的针对性、准确性,充分发挥救助资源的社会效益。

二是规定了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查询职责和有关单位、个人的配合义务。《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履行社会救助职责过程中,可以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资料,询问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单位、个人,要求其对相关情况作出说明,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如实提供。

三是增强了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积极宣传社会救助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公开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办法》同时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依法对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实施监督的权力。

四是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社会监督。《办法》规定,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应当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个人有权对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此外,为保护社会救助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办法》还规定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除按照规定应当公示的信息外,应当予以保密。

六、明确违反《办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是对截留、挤占、挪用、私分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办法》规定由有关部门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二是对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申请社会救助的相对人,《办法》规定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以处非法获取的救助款额或者物资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二篇: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挤占挪用。社会救助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第七条 国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第八条 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最低生活保障

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条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一条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

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第十三条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增发、减发或者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决定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章 特困人员供养

第十四条 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第十五条 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疗;

(四)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特困人员供养应当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

第十六条 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特困人员供养的审批程序适用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第十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人员,应当主动为其依法办理供养。

第十八条 特困供养人员不再符合供养条件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终止供养并予以公示。

第十九条 特困供养人员可以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特困供养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第四章 受灾人员救助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对基本生活受到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人员,提供生活救助。

自然灾害救助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第二十一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保障自然灾害发生后救助物资的紧急供应。

第二十二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

第二十三条 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评估、核定并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第二十四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

第二十五条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及时核实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

第二十六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第五章 医疗救助

第二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十八条 下列人员可以申请相关医疗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二)特困供养人员;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第二十九条 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第三十条 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办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便捷服务。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用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

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应当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

第六章 教育救助

第三十三条 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

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

第三十四条 教育救助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实施,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

第三十五条 教育救助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救助对象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确定、公布。

第三十六条 申请教育救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就读学校提出,按规定程序审核、确认后,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第三篇: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49号

现公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

克强

201

4年2月21日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挤占挪用。社会救助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第七条

国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第八条

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最低生活保障

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条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一条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

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第十三条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增发、减发或者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决定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章

特困人员供养

第十四条

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第十五条

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疗;

(四)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特困人员供养应当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

第十六条

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特困人员供养的审批程序适用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第十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人员,应当主动为其依法办理供养。

第十八条

特困供养人员不再符合供养条件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终止供养并予以公示。

第十九条

特困供养人员可以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特困供养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第四章

受灾人员救助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对基本生活受到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人员,提供生活救助。

自然灾害救助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第二十一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保障自然灾害发生后救助物资的紧急供应。

第二十二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

第二十三条

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评估、核定并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第二十四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

第二十五条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及时核实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

第二十六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第五章

医疗救助

第二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十八条

下列人员可以申请相关医疗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二)特困供养人员;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第二十九条

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第三十条

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办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便捷服务。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用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

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应当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

第六章

教育救助

第三十三条

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

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

第三十四条

教育救助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实施,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

第三十五条

教育救助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救助对象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确定、公布。

第三十六条

申请教育救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就读学校提出,按规定程序审核、确认后,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第七章

住房救助

第三十七条

国家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

第三十八条

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

第三十九条

住房困难标准和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住房价格水平等因素确定、公布。

第四十条

城镇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应当经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直接向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经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和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家庭住房状况并公示后,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由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优先给予保障。

农村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通过财政投入、用地供应等措施为实施住房救助提供保障。

第八章

就业救助

第四十二条

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

第四十三条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第四十四条

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并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第四十五条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当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介绍的与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相适应的工作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决定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四十六条

吸纳就业救助对象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

第九章

临时救助

第四十七条

国家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第四十八条

申请临时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救助金额较小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情况紧急的,可以按照规定简化审批手续。

第四十九条

临时救助的具体事项、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第五十条

国家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管理机构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管理机构;对突发急病人员,应当立即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

第十章

社会力量参与

第五十二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

第五十三条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将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

第五十六条

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应当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和渠道,提供社会救助项目、需求信息,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第十一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第五十八条

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应当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请求、委托,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履行社会救助职责过程中,可以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资料,询问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单位、个人,要求其对相关情况作出说明,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如实提供。

第六十条

申请社会救助,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提出;申请人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可以先向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求助。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到求助后,应当及时办理或者转交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

第六十一条

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除按照规定应当公示的信息外,应当予以保密。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社会救助法律、法规和政策。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及时公开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三条

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任何单位、个人有权对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受理举报、投诉的机关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六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依法对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实施监督。

第六十五条

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或者人员,对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符合申请条件的救助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申请不予批准的;

(三)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申请予以批准的;

(四)泄露在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造成后果的;

(五)丢失、篡改接受社会救助款物、服务记录等数据的;

(六)不按照规定发放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

(七)在履行社会救助职责过程中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挤占、挪用、私分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由有关部门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

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以处非法获取的救助款额或者物资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章

第七十条

本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解读一:《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基本内容,确立了完整清晰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规定社会救助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办法》规定,申请社会救助,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提出。申请人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可以先向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求助。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到求助后,应当及时办理或者转交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同时,《办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办法》要求,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应当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请求、委托,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

《办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和截留、挤占、挪用、私分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等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同时规定,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以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解读二: 2014年2月21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下称《办法》)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一、《办法》颁布施行的重要意义

(一)《办法》颁布施行,是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我国《宪法》规定,人民群众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救助承担着依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使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办法》将社会救助上升为根本性、稳定性的法律制度,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编织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落实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落实了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宪法权利,是党和政府对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二)《办法》颁布施行,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深入,社会救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保障不完善、体系不完整、制度“碎片化”等问题,与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予以解决。《办法》总结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把成熟的改革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用法规形式巩固改革成果,使各项社会救助有法可依,实现了社会救助权利法定、责任法定、程序法定,为履行救助职责、规范救助行为提供了法制遵循。《办法》是社会救助领域统领性、支架性法规,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为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法治化水平、释放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红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办法》颁布施行,是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重大举措。《办法》对社会救助进行全面规范,将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托底制度,统一到一部行政法规之中,使之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兼顾群众困难的各个方面,覆盖群众关切的各个领域,构建了完整严密的安全网。《办法》在资源配置上坚持统筹优化,在程序安排上保障“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努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避免陷入生存窘境,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悲剧事件,也让人民群众消除后顾之忧,安心创业就业,对于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公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二、《办法》制定的主要原则 《办法》坚持了以下原则: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关于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关于兼顾当前和长远,坚持政府救助与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综合构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框架,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要求等,都在法规制定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坚持了社会救助城乡统筹推进。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城乡统筹的要求,《办法》坚持统筹城市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无论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等专章中,还是在社会救助经办机构职责、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综合性条款中,都坚持了城乡全覆盖、城乡统筹推进的理念和要求,确保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广泛惠及城乡所有居民。

三是坚持低水平起步,突出重点、消除“盲点”。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和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的基础上,《办法》还对符合条件人员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救助作出具体规定。此外,为确保网底不破,对因遭遇突发性、临时性等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家庭和人员,给予临时救助。

三、明确各项社会救助的具体条件和救助内容

《办法》涵盖内容十分丰富。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办法》在现行规定基础上,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各项社会救助的内容。

(一)最低生活保障。明确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条件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与以前相比,增加了符合当地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要求。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与以前相比,为确保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办法》规定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二)特困人员供养。《办法》将农村五保供养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整合为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规定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办法》确定了四方面供养内容: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同时,还要求其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此外,为尊重供养对象自主选择意愿,还规定了特困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既可以选择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选择在家分散供养。

(三)受灾人员救助。《办法》在总结自然灾害救助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规定自然灾害发生后,要为受灾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对属于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的受灾人员,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此外,还明确自然灾害救助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管理责任。

(四)医疗救助。《办法》规定,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规定了两种医疗救助形式:一是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二是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此外,还规定要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

(五)教育救助。《办法》规定,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并规定国家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明确教育救助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实施。

(六)住房救助。《办法》规定,对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明确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

(七)就业救助。《办法》规定,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给予就业救助。同时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此外,还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救助的衔接,规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当接受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介绍工作的,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八)临时救助。《办法》规定,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此外,还规定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界定了公安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告知、引导、护送职责,强化了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九)社会力量参与。《办法》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并明确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能力提升等专业服务。同时,规定政府可以将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此外,为给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必要条件,还要求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和渠道。

四、明确社会救助的保障措施

(一)统筹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办法》明确了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职责,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办法》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统筹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逐步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尽力使困难群众不为饥寒所迫、大病所困、失业所忧、灾害所难。

(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的制定和调整机制。为促进区域之间社会救助事业均衡发展,《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中救助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办法。《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制定层级,由原来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升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办法》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此外,《办法》还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

(三)明确社会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办法》规定了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筹资渠道,明确了政府在社会救助筹资中的主体责任。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办法》还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机制,要求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四)健全社会救助经办管理体制。一是明确经办责任主体。《办法》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同时,要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二是为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办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同时规定,申请人遇到特殊困难、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可以先向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求助,经办机构或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办理或转交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三是规定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五、加强社会救助监督管理

加强社会救助监督管理,是确保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方面。《办法》从健全机制、完善手段、加强宣传、社会监督等四个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社会救助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查询、核对机制。《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请求和委托,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这一规定,将进一步增强社会救助的针对性、准确性,充分发挥救助资源的社会效益。

二是规定了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查询职责和有关单位、个人的配合义务。《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履行社会救助职责过程中,可以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资料,询问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单位、个人,要求其对相关情况作出说明,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如实提供。

三是增强了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积极宣传社会救助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公开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办法》同时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依法对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实施监督的权力。

四是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社会监督。《办法》规定,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应当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个人有权对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此外,为保护社会救助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办法》还规定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除按照规定应当公示的信息外,应当予以保密。

六、明确违反《办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是对截留、挤占、挪用、私分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办法》规定由有关部门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二是对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申请社会救助的相对人,《办法》规定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以处非法获取的救助款额或者物资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社会救助制度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公民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救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历史发展

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私人援助。社会救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保障。一般认为,它起源于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出于人类恻隐之心或宗教信仰而对贫困者施以援手的慈善事业。在美国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些历史事实:公元前1750年,巴比伦汉姆拉比国王发布的公平法典中包括了要求人们在困难时互相帮助的条款。公元前1200年,在以色列,犹太人被告之,上帝要求他们帮助穷人和残疾人。公元前500年,希腊语中意为“人类博爱行为”的慈善事业在希腊城邦国家里已经制度化,鼓励公民为公益事业捐款并且在供贫民使用的公用设施中备有食物、衣服和其他物资。公元前300年,中国的孔子在<论语>中宣称人是通过“仁”这种表示爱心的方式来相互约束的社会的人。公元前100年,罗马帝国确立了所有罗马公民在贫困时可得到由贵族家族分发的谷物的传统。这个阶段的求助具有道义性和施恩性。

第二阶段:国家立法济贫。它实质上是狭义的社会救助。开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之先河的,是16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国家济贫制度,即由国家通过立法,直接出面接管或兴办慈善事业,救济贫民。当时,工业革命引发的激烈的社会变迁,使原来由教会或私人兴办的慈善事业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因而国家不得不将救济贫民视为己任。国家济贫是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直接前驱。法国率先进行济贫改革。但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制定的济贫法案在历史上更为著名,后世称“伊丽莎白济贫法”。济贫法规定了救济对象、采取的救济措施。但是,济贫法也以其“惩戒性”、“恩赐性”著称于世。济贫法普遍实施之后,不但没有使有劳动能力的贫民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反而使他们沦为永久的贫民。当然,济贫法的问世也有进步意义。它奠定了英国乃至欧美各国现代社会救助立法的基础,开创了用国家立法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先例。济贫法的弊端引起贫民的不满与反抗。1832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命令组织“济贫行政与实施调查委员会”,决心改革济贫行政,此次调查的结果被编制成一项法案,最后为国会通过,即新济贫法。新济贫法只是将济贫权力由分散改为集中,对救济对象来说,它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它强迫贫民回到条件空前恶劣的贫民习艺所去,则更引起贫民的反抗和要求改革者的抗议。此阶段,公民权利的社会救助理念缺乏。

第三阶段:公共援助或社会救助。20世纪初,以“自助助人”为旗帜的社会工作在欧美各工业化国家已成气候,它作为一门专业和学科以及社会工作者作为一项职业为社会普遍认可。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公共援助”这一新概念,后来逐渐为官方所认可。“公共援助”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件是1909年英国的“济贫法和济贫事业皇家委员会”的报告,这个报告的主要政策建议是:废除以惩戒穷人为主要目的的济贫法,代之以合乎人道主义精神的公共援助。“公共援助”一词以后又衍生出“社会救助”一词,两者基本上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19世纪末,德国俾斯麦政府创建了社会保险制度,并很快在欧洲各工业国流行。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建立福利国家的过程中,都把社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加以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率的普遍提高,当时甚至有人预言,社会救助将会被社会保险完全替代。但是,这种观点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救助仍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制中起着“保底”的作用。在认识到这些问题以后,有些国家,如英国,在1966年干脆将社会救助制度改称“补充津贴”,美国也制定了一种补充收入保障项目以代替部分社会救助制度。折叠 编辑本段 发展趋势

社会救助(或称公共援助)制度像一张张在最低生活标准之上的安全网,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因为各种主观的或客观的原因生计断绝时,不至于陷入无助的困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立规范的社会救助制度已成为各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并成为国际社会积极推广的一项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在发展中显示以下趋势:

(一)社会救助理念由国家济贫发展为国民权利。一般认为,国家济贫是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直接前驱。面对人类社会日益增多的贫困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规范秩序功能的国家开始出面干预。正是国家的介入,使济贫行为成为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随着国家主动担负起济贫的责任,向贫民实施救济的做法成为惯例或制度,并被视为他们所追求的民主生活方式。社会救助实现了由传统的道义性和施恩性救助转变为义务性和权利性救助。在实施过程、救济对象的认定过程逐渐注意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渗透对人的生命、尊严的真切关心、尊重和爱护。一些国家甚至修改受益人收入调查程序,保障受益人的完整人格。

(二)社会救助方式由实物给付向现金、实物和服务给付发展。传统的救济方式主要是发放实物或救济金,以维持穷人的最低生存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各国都加强社会服务体系,救济内容不断丰富,包括对高龄老人的护理服务、对失依儿童的关爱和照顾等。如日本在社会救助方向,主要通过扩大家庭服务、培养家庭护理员,建立保健医疗和社区服务体系,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医疗问题。在强调个人自我服务的同时,促进家庭看护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社会救助对象选择更明确,项目更完善。狭义地说,社会救助就是以贫民为锁定对象,采取资产调查的方式,进行有选择的服务。过去社会救助的对象往往被视为“社会边缘人”,如老年人、孤寡者、残疾者、流浪汉.甚至罪犯等,后来则努力区别什么是“值得帮助的”穷人和什么是“不值得帮助的”穷人。并且,对于受益人的责任规定更明确,包括要求受益人积极寻找工作,或参加培训课程等。社会救助的项目由单一贫困生活救助向生活补助、医疗补助、灾害救济等多方面发展。

折叠 编辑本段 特点

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或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在实施对象、实施方法、保障的范围、救助的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保障方案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目的的救治性 社会救助不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也不是为了防范因社会危险事件的发生导致社会成员失去生活保障,而是对已经遭受社会危险并处于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给予帮助和支持,使他们摆脱已经陷入的困境。社会救助提供的是最低生活保障,即维持最低生活标准所需的实际费用,给付标准一般低于社会保险。(二)救助对象的特定性 社会救助的实施对象是已经处于生活困境中的生活成员,不像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那样具有广泛性。社会保险几乎覆盖了劳动者的全部,社会福利更是泽及全体社会成员,而社会救助一般只对那些生活贫困者和惨遭不幸的人实施。而且,随着国家与社会经济水平的Et益提高,其对象也Et益减少。与此相联系,社会救助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成反比例。一般说来,越是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或是在战时战后的恢复时期,以及现代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救助的规模就越大;相反,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救助的规模就越小。这点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不同。一般说来,经济越发达,其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项目就越多、范围越广、标准越高,规模也越大。(三)救助方式的单项性 在实施方式上,社会救助通过单向单纯的利益付与形式,对处于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在社会保险机制中,通过部分社会成员的共同捐献形成保险基金,保障受保人的生活安全,其所体现的是一种互联关系;而在社会救助领域,利益直接从社会或代表社会的国家转向受救助的对象,体现的是一种直接的单向的利益付与关系。(四)救助的无条件性 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不要求权利义务的对等。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救助的方式赋予特定的社会成员一定利益,帮助其克服生活困难,摆脱生活困境,这是没有代价条件的。凡是属于救助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国家和社会都应该对其实施帮助,并不以接受救助的对象支付一定的金钱或履行一定的义务为前提。这是由于社会救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保障地位决定的。我们强调社会救助的单项性和无条件性,并不意味着社会救助仅仅是对于社会不幸者的怜悯和恩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社会整体安全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基本人权的维护是社会的基本责任,社会救助制度正是实现和保障人权的一项基本制度。但是享受救济者需个人提出申请,经家庭经济调查程序。

折叠 编辑本段 分类

就社会救助制度来说,从总体上看,各国的差别不是很大,因为这种制度的基本特点是:由政府直接主办并承担费用责任,其实质是岁入转移支付,以形成社会共济。根据所掌握的研究情况来看,社会救助可以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受益者的多寡以及救助金是否成为受益人生活的主要来源,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也可以根据救助内容的不同偏重,区分为资金救济型和服务需要型。当然,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救助制度处于这两种分类的中间状态,既有集中型,又有分散型;既有资金救济型,又有服务需要型。

(一)集中型与分散型 所谓“集中型”,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受益人数比较多,同时,救助金又成为其生活的主要来源,或者受益人数不太多,但救助金也不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相应地,分散型是指受益人数不多,但救助金成为其生活的主要来源,或者受益人数比较多,但救助金并未成为其生活的主要来源。对社会救助类型的区分还有待于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因为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贫困线的设定和受益人比例的高低有着直接的相关关系,而对受益人重要与否不仅与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相关联,还与社会环境包括公众对社会救助的接受程度以及国家对救助体系的建设目标相关联。(二)资金救济型与服务需要型 从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救助项目的实施来看,资金救济型的社会救助主要体现在对生活贫困者的物质扶助方面,如当食物、衣服、住房、生活设施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或个人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由国家或社会出面给予补足。它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一种施舍的性质,主要是通过提供物品来满足特定的社会成员,体现出一种静态性和无可变更性。早期的社会救助制度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服务需要型的社会救助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单纯的救济、扶贫框架,它力图立足于对贫困家庭或贫困者的理解,着眼于“帮助个人自立”、“尊重个人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它要求社会组织和团体以需求者为本位,综合、持续地把握需求者的需要,创建方便的地方性保健、医疗等综合服务体系,意在满足国民的多样化需求,让更多的组织和团体参与到社会保障领域,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当然,这两种类型的区分不是截然的。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着两者的交叉与分离,其宗旨都是帮助人们摆脱贫困状态,使生活正常、有序。折叠 编辑本段 作用

(1)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市场经济的活力在竞争,有竞争就有成功与失败。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经济波动、物价上涨都是正常现象。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就是为竞争失败者和没有竞争能力的人“保底”的社会保障制度,力保所有的公民能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准。

(2)与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套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单一结构、而是复合结构的。从理论上说,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就像张在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三张安全网,社会救助是最低下的一层。如果不重视这一“保底”的层次,就会有许多因各种原因在社会保险层次漏出的人陷入贫困。

(3)全体公民普遍适用的原则。在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面前,全体公民是一律平等的。它只问公民的生活水准是否跌落到标准之下,而不问是什么原因。所以它所起的“保底”作用是普遍适用的。

(4)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调整了自己的社会目标,把提高经济效率放到优先的地位,同时兼顾“公平”问题,并将它和“效率”有机地统一起来,即将“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调整到一个适度的点上。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勤劳致富的前提下,“上不封顶下保底”。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所起的就是体现社会公平的“保底”的作用。

(5)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就当前中国的国情而言,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目标必须是也只能是着眼于“保底”。它要对付的是现实存在的贫困现象,使已经陷入贫困的那一部分社会成员能够休养生息,继而迅速摆脱贫困。同时,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目标只能是“保底”,它也要防止对它的依赖,防止不劳而获的思想滋生和蔓延。(6)政府主导、社会为辅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发展之一就是用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因此,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足政府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企业和社区以及各种社团的救助行动,只能作为辅助和必要补充,目前在若干城市中建立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然表现出一种“地方政府行为”,这些地方的党政领导是明智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7)条件统一、标准有别的原则。中国地域广阔,情况复杂,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实行全国大一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应该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救助条件统一的大前提下,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

(8)依法救助、保障权的原则。上述原则最终应以制定<社会救助法》的方式加以确认。只有进行社会救助立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权威性和连续性,才能确保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第四节优抚保障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抚对象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特殊社会群体。做好优抚保障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折叠 编辑本段 意义

1.社会救助是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社会稳定是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其首先表现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关系的稳定与和谐,这种稳定与和谐是以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保证为条件的。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占有财产的数额不同,自身的劳动能力和就业机会也存在差异,市场分配机制又是以社会评价的人们对资本量和劳动量的付出为依据来确定收入数额的,这就容易产生分配中效率对公平的排斥,一部分社会成员会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从市场上获得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收入,生存的基本权利因而得不到保障,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救助为低收入和无收人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减轻其生活上的困难,防止由于人们对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怀疑而造成的社会不稳定隐患,可以起到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稳定社会的作用。

2.社会救助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人类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社会的竞争尤其激烈。由于个人、家庭或者社会的原因,一些人总是可能与其他人在竞争起点上存在差距,因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如果不进行必要的社会干预,这种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放任这种竞争,实际上是把人类社会还原为动物社会,遵循简单的生物法则,从而也就损害了人类社会的独特价值以及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实施社会救助有助于缩小社会成员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使陷于困境的社会成员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有一个恢复调整自己的机会,以便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上参与社会竞争。在这方面,基本生活救助、教育救助和医疗救助等的价值尤其明显。

3.社会救助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作社会救助实际上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制度,也是一种收入调节制度,它会影响社会需求的总量和结构,成为国家调节社会需求,进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现代社会,社会救助不仅具有保障社会成员最低生活需要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功能,对经济运行具有一种“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和作用。具体表现为:在社会需求不足、经济衰退时,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口增加,享受社会救助的人口自动增加,政府的社会救助金支出自动增加,进而使社会需求通过社会救助支出的增加而保持一定的规模,减缓社会供求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社会需求膨胀、供给相对不足、经济过热时,就业岗位增加,失业人口减少,享受失业救济金的人口自动减少,客观上起到了收缩社会需求,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作用。

4.社会救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再生产不断循环和周转的重要条件。劳动力的再生产是以劳动者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形式实现的。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社会再生产呈现周期性的运行特征,当经济萧条寸,就业岗位减少,多余的劳动力会暂时退出劳动领域;而在经济复苏和经济高涨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就业岗位逐渐增加,社会生产需要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回到生产领域。社会再生产的这种周期性运行特征要求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后备军进行正常的再生产。社会救助在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失去劳动收入的,降况下为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为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5.社会救助是促进生产的重要条件社会救助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最低纲领”,为大量下岗、失业、贫困群体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扫除了经济体制转轨与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障碍和后顾之忧,有利于实现市场与企业的良性运作,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决定生产。在市场自由竞争与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社会劳动中的弱者往往处于工资水平的底层,这大大制约了这一人群的消费,对市场需求带来负面影响。社会救助除了通过改变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比例和流量来保证贫困人群获得最基本的收入外,还可以利用互济来调节收入差别,使多数贫困者保持一定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从而维系了社会的基本消费,稳定了市场需求,起到了刺激生产、活跃社会经济的作用。

社会救助司 拟订社会救助规划、政策和标准,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组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工作;拟订五保户社会救济政策;承办中央财政最低生活保障投入资金分配和监管工作;参与拟订住房、教育、司法救助相关办法;承担全国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工作。

下设:综合处、最低生活保障处、特困和临时救助处、医疗救助处、监察处

第四篇: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649号

现公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行。

2014年5月1日起施 总理

李克强 年2月21日

2014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挤占挪用。社会救助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第七条

国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第八条

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最低生活保障

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条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一条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

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第十三条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增发、减发或者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决定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章

特困人员供养

第十四条

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第十五条

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疗;

(四)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特困人员供养应当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

第十六条

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特困人员供养的审批程序适用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第十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人员,应当主动为其依法办理供养。

第十八条

特困供养人员不再符合供养条件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终止供养并予以公示。

第十九条

特困供养人员可以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特困供养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第四章

受灾人员救助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对基本生活受到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人员,提供生活救助。

自然灾害救助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第二十一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保障自然灾害发生后救助物资的紧急供应。

第二十二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安臵受灾人员,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

第二十三条

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评估、核定并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第二十四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臵。

第二十五条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及时核实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

第二十六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第五章

医疗救助

第二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十八条

下列人员可以申请相关医疗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二)特困供养人员;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第二十九条

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第三十条

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办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便捷服务。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用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

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应当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

第六章

教育救助

第三十三条

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

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

第三十四条

教育救助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实施,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

第三十五条

教育救助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救助对象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确定、公布。

第三十六条

申请教育救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就读学校提出,按规定程序审核、确认后,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第七章

住房救助

第三十七条

国家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

第三十八条

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

第三十九条

住房困难标准和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住房价格水平等因素确定、公布。

第四十条

城镇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应当经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直接向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经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和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家庭住房状况并公示后,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由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优先给予保障。

农村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通过财政投入、用地供应等措施为实施住房救助提供保障。

第八章 就业救助

第四十二条

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臵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

第四十三条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第四十四条

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并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第四十五条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当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介绍的与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相适应的工作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决定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四十六条

吸纳就业救助对象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

第九章

临时救助

第四十七条

国家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第四十八条

申请临时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救助金额较小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情况紧急的,可以按照规定简化审批手续。

第四十九条

临时救助的具体事项、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第五十条

国家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管理机构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管理机构;对突发急病人员,应当立即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

第十章

社会力量参与

第五十二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

第五十三条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将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

第五十六条

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应当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和渠道,提供社会救助项目、需求信息,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第十一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第五十八条

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应当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请求、委托,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履行社会救助职责过程中,可以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资料,询问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单位、个人,要求其对相关情况作出说明,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如实提供。

第六十条

申请社会救助,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提出;申请人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可以先向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求助。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到求助后,应当及时办理或者转交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

第六十一条

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除按照规定应当公示的信息外,应当予以保密。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社会救助法律、法规和政策。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及时公开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三条

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任何单位、个人有权对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受理举报、投诉的机关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六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依法对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实施监督。

第六十五条

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或者人员,对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符合申请条件的救助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申请不予批准的;

(三)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申请予以批准的;

(四)泄露在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造成后果的;

(五)丢失、篡改接受社会救助款物、服务记录等数据的;

(六)不按照规定发放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

(七)在履行社会救助职责过程中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挤占、挪用、私分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由有关部门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

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以处非法获取的救助款额或者物资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章

第七十条

本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解读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解读

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涉及的救助内容有哪些? 答: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

问: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如何开展的?

答: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按标施保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0‟127号)要求,每年测算上报各旗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下称低保)标准,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核后公布执行。

低保的申请、审核和审批程序按•民政部关于印发†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民发„2012‟220号)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鄂尔多斯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鄂府发„2014‟93号)要求进行。涉及人户分离的,按•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建立人户分离家庭城乡低保入户核查协作工作机制的通知‣(内民政社救„2014‟40号)要求进行。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按照•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鄂尔多斯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的通知‣(鄂府发„2014‟92号,下称•核对办法‣)要求进行。对获得低保的家庭,各旗区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保障标准情况进行分类施保,按月发放低保金。各旗区要按相关要求,积极推进低保家庭户籍、人口、收入和财产等状况定期报告和分类核查工作。

问: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如何开展的?

答: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我市特困人员主要包括城镇“三无”(无生活来源、劳动能力和法定赡养人)人员、农村牧区五保(保吃、穿、住、医、葬)供养对象和孤儿三类人员。

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整。供养服务内容包括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疾病治疗、办理丧葬等。特困人员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参照低保有关程序进行。

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做好辖区特困人员的主动发现工作,及时为其依法办理特困供养,并根据特困人员的户籍、家庭成员、收入、财产变动等情况做好动态管理。需要退出供养体系的,由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旗区民政部门核准后,及时终止供养。所有新审批和退出的特困人员均要在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问:受灾人员救助如何开展?

答:各级民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对基本生活受到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人员给予生活救助。市民政局要在现有5个旗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尽快形成覆盖全市的救灾物资储备调用网络。

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的受灾旗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要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及时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设施、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并联合房管和建设等部门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要组织受灾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和自然灾害救助捐赠活动,妥善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

灾情稳定后,受灾旗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要评估、核定并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灾害危险消除后,旗区民政、房管、建设等部门要及时核实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和物资等帮助。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各级民政部门要重点为因灾造成口粮、衣被、取暖等方面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问:医疗救助如何开展?

答:医疗救助对象、方式、标准和申请、审核、审批程序执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鄂尔多斯市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办法‡的通知‣(鄂府发„2014‟94号)有关规定。

市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要做好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平台完善工作,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救助对象提供便捷服务。

市卫生部门要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医疗机构要先予治疗,对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从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中支付。

问:教育救助如何开展?

答:教育救助对象为各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工作由市教育部门具体负责,主要通过普通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免教材费资金、内蒙古自治区户籍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升入普通高校新生资助政策、鄂尔多斯籍城乡低保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方式救助。具体申请程序和标准执行国家、自治区和我市有关政策规定。各旗区要建立健全教育救助制度,努力做到应助尽助,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问:住房救助如何开展? 答:城镇家庭住房救助工作由各旗区房管部门具体负责,主要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租赁补贴等方式实施。救助资金以财政资金为主,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稳定规范的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住房困难标准和救助标准,由各旗区人民政府、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住房价格水平等因素确定并公布。申请程序为申请人向所在街道办事处、社区提出申请,经旗区民政部门审核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旗区房管部门审核家庭住房状况并公示后,由旗区房管部门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优先予以保障(申请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的,由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优先给予保障)。

农村牧区家庭住房救助工作由市建设部门负责,主要通过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为农村牧区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及贫困残疾人家庭。资金来源为中央、自治区补助资金和市、旗区两级配套资金(具体为国家每户补助7500元、自治区每户补助6000元,市旗区两级配套8000元,每户补助资金共计21500元)。符合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条件的农牧民自愿向嘎查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嘎查村民主评议、公示,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调查审核、公示后,由旗区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复核并作出审批决定。

问:就业救助如何开展? 答:对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和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给予就业救助。上述各类就业救助的具体方式和标准执行自治区和我市有关政策规定。就业救助申请人要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经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

问:临时救助如何开展?

答:各级民政部门要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和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因生活必须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低保家庭,及遭遇其它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具体救助标准、方式和程序执行国家、自治区和我市有关政策规定。

市救助管理站和各旗区救助管理机构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主要机构,要按要求做好辖区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和救助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他相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要及时告知市救助管理站或旗区救助机构,市救助管理站和旗区救助管理机构要为其提供临时食宿。以上人员因病需救治的,执行本意见医疗救助相关规定。

问: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需要注意哪些关键关节? 答: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要重点突破: 1.着力解决社会救助“碎片化”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我市当前执行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完善相关工作措施,逐步解决部门之间和民政部门内部的社会救助政策“碎片化”问题,使社会救助各项制度在目标、政策、对象、程序和措施上相互衔接,形成“一体化”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2.扎实开展“救急难”工作。各旗区要有效发挥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救急难快的功能特点,及时解决困难群众面临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急难事项,切实兜住困难群众的生活底线。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目标,积极探索救急难的实现路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科学制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低保标准相衔接的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标准。在救助方式上,根据急难类型充分利用现金救助、实物帮助和提供服务等方式,及时为急难群众提供救助,最大限度地防止冲击道德和心理底线的极端事件发生。

3.大力推进信息核对工作。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社会救助工作需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及时提供核对工作所需信息,按时将相关数据接入信息核对平台,确保核对机构正常开展工作。各旗区要严格按照•核对办法‣,抓紧成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核对机制。结合市、旗区信息共享情况,对市级平台不能统一提供的信息,要协调本级有关部门共享信息,保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数据充实准确。

问: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机制保障有哪些? 答:需要建立健全以下机制:

1.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各旗区要依托现有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窗口,实行“一门求助、一门受理”制度,及时办理、转办申请事项。加强基层经办能力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明确工作标准和工作时限,提高经办人员素质和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落实部门责任,实现快速分办处置,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救助申请。

2.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各旗区要制定和落实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救助。要依托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和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社会组织,搭建政府救助资源、社会组织救助项目、公民个人救助意愿与救助对象需求对接信息平台,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为困难群众开展专业化、个性化救助服务。要推动社会救助由传统的、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和能力提升相结合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型救助转变。3.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各级民政部门和经办机构要实行救助政策、救助措施、救助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多部门互联互通的救助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救助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救助更加公平公正。

4.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旗区两级要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鄂府办发„2014‟49号)所涉及的部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总召集人,副组长为召集人,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会议由总召集人或总召集人委托召集人召开。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1—2次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以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

问:如何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旗区要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各项社会救助工作有序推进。各级民政部门要把社会救助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安排部署,准确掌握工作动态,主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救助工作保障能力。

2.强化资金保障。各旗区要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力度,将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健全完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确保社会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要按照低保结余资金可转为临时救助资金的规定,切实加大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社会救助工作正常开展。

3.加强监督管理。各旗区要认真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核查制度和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对落实政策不力、在实施救助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人员,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要加强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社会救助信息披露机制,推进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健康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和便民服务窗口等公众场所,认真做好•办法‣的宣传和解读工作。

下载2016年关于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关于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宣传单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宣传单 一、《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施行日期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了国务院第649号令《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二、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49号令)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于2014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49号令公布,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公布[精选合集]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公布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办法》共13章70条,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导读[合集]

    (一)制定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救助事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存在保障不完善、体系不完整、制度“碎片化”等问题。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宣传口号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宣传口号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阳光 社会救助靠大家,爱心温暖你我他 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保民生 社会救助、爱心......

    鞍山市城乡特困群众社会救助暂行办法(2006)

    鞍山市城乡特困群众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鞍委发〔2006〕26号)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加速构建和谐鞍山,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

    社会救助

    社区救助 保障(B) 1社区养老保险、优抚、扶贫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申报材料、管理名册,登记表,统计报表等2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名册、劳动技能情况登记表 3社区开展再就业培训及安......

    社会救助范文

    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城乡低保提标重大战略部署,州委、州政府进行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