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年爱心浇灌文明花(“光彩之星”事迹)
爱心浇灌文明花(“光彩之星”事迹)
爱心浇灌文明花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放眼神州,改革的大潮波澜壮阔,激起一朵朵绚丽多姿的浪花;仰望苍穹,浩繁的天际风起云涌,闪烁着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星。朋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浇灌文明花》,说的是省“光彩之星”张云。她就是这绚丽浪花中的一朵、璀璨明星中的一颗。提起个体工商户张云,真所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但有一门人人称道的美容美发手艺,更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
张云今年35岁,1988年毕业于职业中学。同年,被分配到服装总厂工作。第二年,她被厂里派往深圳宝丽金制衣有限公司学习。回厂后,她以娴熟的技能得到了厂领导的赏识,成为厂里技术尖子。然而,事与愿违。就在张云为自己能够谋取一份稳定的职业和较高的工资收入而暗自庆幸的时候,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了她的面前,国有企业改革了,她的厂也在改革之列。面对“下岗”这个可怕的字眼,她彻夜难眠。是啊,被称为旱涝保收的“铁饭碗”没有了,今后的路该怎样走呢?
一天,她从报纸上看到一条外地培训美容美发人员的信息,于是决定到外面闯一闯,学一门美容美发手艺,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张云的父母在供销系统工作,家境不错,她自幼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她的公婆从事教学工作,经济上虽算不上特别富裕,但整个家庭生活还算过得去,并不急着张云挣钱买米下锅。这样一听说张云要学美容美发手艺,娘家人和婆家人都竭力反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张云的姑母更是直言不讳地对她说:“剃头匠属于下九流,我们张家祖宗八代也没人干过这一行!”婆婆也劝她:“你没有工作,我们全家照样能养活你。” 张云心想,社会上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职业贵贱,一个人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自食其力,生活得才有意义。于是,她顶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独自一人背景离乡先后到杭州、南京、广州等投师学艺。1997年7月,张云学成归来,在淮宝影剧院租了一间约十几个平方米的门面房,开起了理发店----“张云理发店”。由于学的是外地新技术再加服务态度好,生意特别红火。消息不胫而走。
一次下岗女工姜琳来到张云店上剪发,姜琳向她吐露了下岗之后一时还找不到合适工作而苦恼的心事。张云一边给她理发,一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她,人生道路没有坦途,须靠自己去拼搏才行。姜琳觉得张云很实在,提出要拜她为师,张云爽快地答应了。
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形形式式的人都有。由于张云的店名声越来越响,不少顾客慕名而来。其中,也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掏出百元大钞对她欲行非礼。对此,她怒言正色道:“请尊重我们的人格!”来人自讨无趣,知道她为人正派,再也不敢来此造次了。还有一次,一位不怀好意的老板要高薪聘请她到一家休闲娱乐中心,但她听出了这位老板的话外音,一口回绝道:“不干净的钱再多我也不要!”这位老板气急败坏,扬言要雇人将她的店砸了。面对威胁利诱,张云毫不畏惧:“你再不走,我就报警了!”张云疾恶如仇,这位心怀鬼胎的人终于灰溜溜地离开了。
干自己的事业,走光彩大道,成了张云的座右铭。因此,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甚至是同行的夸赞,有几位待业青年的父母还专门来到张云的店上,恳求张云将他们的女儿收为徒弟。他们说,张师傅不但手艺好,人品更好,把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
张云美发厅开业至今先后吸纳40余名下岗职工与待业青年学艺。这些人学成之后自己开店经营的有近20人,还有不少的凭着手艺去了一些名店去打工,也有一些人就此长期留在她的店里。张云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她们传授技艺,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她们如何做人。他们说张师傅的唯一规矩就是先学做人,后学手艺。电缆厂待业女青年徐为琴,先由于不知情去了一家理发店学艺,不理想,为此很后悔。张云知道后主动叫她过来学手艺,学艺6个月未收任何费用,学成后立即给她开工资。20岁的待业女孩唐璐,父亲过早的离开了人世,母亲又下岗,生活无着落。张云主动伸出热情的手把她迎进到店里来。唐璐学习不足两个月就领到了张云发给的工资。她泣不成声地连连叫大姐。和张云学艺的人多了,店上的生意更忙了。去年,张云投资8万多元,添置了美容美发设备,店堂也被布置一新。这不但留住了客户,更留住了她学艺的徒弟们。和她学手艺的6个人学成之后,谁也不愿离开她,决定就在她的店上工作。张云待她们则像亲姐妹一样,忙里抽闲,把她们组织起来,共同切磋和交流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而她自己则定期到外地学习美容美发新知识,还与两家美容用品有限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云通过不懈努力,为自己也为别人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就业之路。她本人的年收入,远远超过了在工厂的工资报酬。就连原来反对她从事个体经营的姑母如今也对她刮目相看,夸她有远见,路子走得对。然而,张云值得人们夸赞的事远不止这些。广电局的一位职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变成了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张云主动上门为她义务理发;城镇中学一位退休老校长患老年痴呆症,她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为他理发的义务,两年多时间从未中断。老校长病危弥留之际,她还是上门为他理了最后一次发。还有一位下肢瘫痪患者,别人嫌脏,家人找了几个理发店都拒绝为他理发,找到张云二话没说,便爽快地答应了。像这样的事例对于张云来说真是数不胜数。
张云为弱势群体义务服务在县城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她热情奉献社会的举动也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她积极参加各项创建活动,还主动当起了计划生育知识义务宣讲员,引导经营户优生优育共同致富。去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她向经营户发出了倡议,明礼诚信,恪守职业道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泰山工商所组织经营户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张云第一个报名参加了无偿献血,还说服店上的从业人员和自己的丈夫都来参加无偿献血。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有100多名个体经营户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今年8月下旬她又一次献上200cc青春热血,她们店上所有6名职工无偿献血计1200cc。
今年抗击非典时期,张云挨家逐户向同行散发工商部门负责制的宣传材料,自告奋勇地当起了义务宣讲员,还慷慨解囊,向在外地打工的特困家庭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在她的带动下,一个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迅速在泰山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中拉开帷幕,短短两天时间,协会就收到会员捐款近万元……
招商引资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头戏,前不久,她听说某私营企业联系了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急需一笔活动资金,张云二话没说,给这企业垫支了一万元,使该项目顺利得到了落实。事后,该私企老板激动地说:这个项目能谈成,张云当记头功。
走进张云美容美发店,带给人的心境,如临十里荷塘;与张云打交道,其一言一行犹如春风拂面。由于张云心眼好,不少顾客都把她当成知心朋友。一位前来做美容的中年妇女因家庭琐事与丈夫闹别扭而分居。张云得知后,耐心地开导她,反复和她探讨人生的价值。结果,这位妇女深受感动,终于和自己的丈夫重归于好。她激动地逢人便说,张云不但是位美容师,还是一位“心理医生”呢!
张云的确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她所做的一切的确又是不平凡的。在张云的店上挂满了奖匾:一本本红彤彤的荣誉证书是她奉献社会的真实写照。她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巾帼创新业”十大明星、“下岗再就业先进个人”、“计划生育先进会员”等。2001年,还被宝应县委县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面对这种种荣誉,张云总是淡淡一笑,她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只是鼓励,只是鞭策,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在她的面前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这就是省光彩之星获得者张云!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爱心浇灌文明花(“光彩之星”事迹)
爱心浇灌文明花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放眼神州,改革的大潮波澜壮阔,激起一朵朵绚丽多姿的浪花;仰望苍穹,浩繁的天际风起云涌,闪烁着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星。朋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浇灌文明花》,说的是省“光彩之星”张云。她就是这绚丽浪花中的一朵、璀璨明星中的一颗。提起个体工商户张云,真所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但有一门人人称道的美容美发手艺,更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
张云今年35岁,1988年毕业于职业中学。同年,被分配到服装总厂工作。第二年,她被厂里派往深圳宝丽金制衣有限公司学习。回厂后,她以娴熟的技能得到了厂领导的赏识,成为厂里技术尖子。
然而,事与愿违。就在张云为自己能够谋取一份稳定的职业和较高的工资收入而暗自庆幸的时候,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了她的面前,国有企业改革了,她的厂也在改革之列。面对“下岗”这个可怕的字眼,她彻夜难眠。是啊,被称为旱涝保收的“铁饭碗”没有了,今后的路该怎样走呢?
一天,她从报纸上看到一条外地培训美容美发人员的信息,于是决定到外面闯一闯,学一门美容美发手艺,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张云的父母在供销系统工作,家境不错,她自幼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她的公婆从事教学工作,经济上虽算不上特别富裕,但整个家庭生活还算过得去,并不急着张云挣钱买米下锅。这样一听说张云要学美容美发手艺,娘家人和婆家人都竭力反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张云的姑母更是直言不讳地对她说:“剃头匠属于下九流,我们张家祖宗八代也没人干过这一行!”婆婆也劝她:“你没有工作,我们全家照样能养活你。”
张云心想,社会上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职业贵贱,一个人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自食其力,生活得才有意义。于是,她顶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独自一人背景离乡先后到杭州、南京、广州等投师学艺。
1997年7月,张云学成归来,在淮宝影剧院租了一间约十几个平方米的门面房,开起了理发店----“张云理发店”。由于学的是外地新技术再加服务态度好,生意特别红火。消息不胫而走。
一次下岗女工姜琳来到张云店上剪发,姜琳向她吐露了下岗之后一时还找不到合适工作而苦恼的心事。张云一边给她理发,一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她,人生道路没有坦途,须靠自己去拼搏才行。姜琳觉得张云很实在,提出要拜她为师,张云爽快地答应了。
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形形式式的人都有。由于张云的店名声越来越响,不少顾客慕名而来。其中,也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掏出百元大钞对她欲行非礼。对此,她怒言正色道:“请尊重我们的人格!”来人自讨无趣,知道她为人正派,再也不敢来此造次了。还有一次,一位不怀好意的老板要高薪聘请她到一家休闲娱乐中心,但她听出了这位老板的话外音,一口回绝道:“不干净的钱再多我也不要!”这位老板气急败坏,扬言要雇人将她的店砸了。面对威胁利诱,张云毫不畏惧:“你再不走,我就报警了!”张云疾恶如仇,这位心怀鬼胎的人终于灰溜溜地离开了。
干自己的事业,走光彩大道,成了张云的座右铭。因此,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甚至是同行的夸赞,有几位待业青年的父母还专门来到张云的店上,恳求张云将他们的女儿收为徒弟。他们说,张师傅不但手艺好,人品更好,把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
张云美发厅开业至今先后吸纳40余名下岗职工与待业青年学艺。这些人学成之后自己开店经营的有近20人,还有不少的凭着手艺去了一些名店去打工,也有一些人就此长期留在她的店里。张云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她们传授技艺,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她们如何做人。他们说张师傅的唯一规矩就是先学做人,后学手艺。电缆厂待业女青年徐为琴,先由于不知情去了一家理发店学艺,不理想,为此很后悔。张云知道后主动叫她过来学手艺,学艺6个月未收任何费用,学成后立即给她开工资。20岁的待业女孩唐璐,父亲过早的离开了人世,母亲又下岗,生活无着落。张云主动伸出热情的手把她迎进到店里来。唐璐学习不足两个月就领到了张云发给的工资。她泣不成声地连连叫大姐。和张云学艺的人多了,店上的生意更忙了。去年,张云投资8万多元,添置了美容美发设备,店堂也被布置一新。这不但留住了客户,更留住了她学艺的徒弟们。和她学手艺的6个人学成之后,谁也不愿离开她,决定就在她的店上工作。张云待她们则像亲姐妹一样,忙里抽闲,把她们组织起来,共同切磋和交流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而她自己则定期到外地学习美容美发新知识,还与两家美容用品有限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云通过不懈努力,为自己也为别人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就业之路。她本人的年收入,远远超过了在工厂的工资报酬。就连原来反对她从事个体经营的姑母如今也对她刮目相看,夸她有远见,路子走得对。然而,张云值得人们夸赞的事远不止这些。
广电局的一位职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变成了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张云主动上门为她义务理发;城镇中学一位退休老校长患老年痴呆症,她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为他理发的义务,两年多时间从未中断。老校长病危弥留之际,她还是上门为他理了最后一次发。还有一位下肢瘫痪患者,别人嫌脏,家人找了几个理发店都拒绝为他理发,找到张云二话没说,便爽快地答应了。像这样的事例对于张云来说真是数不胜数。
张云为弱势群体义务服务在县城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她热情奉献社会的举动也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她积极参加各项创建活动,还主动当起了计划生育知识义务宣讲员,引导经营户优生优育共同致富。去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她向经营户发出了倡议,明礼诚信,恪守职业道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泰山工商所组织经营户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张云第一个报名参加了无偿献血,还说服店上的从业人员和自己的丈夫都来参加无偿献血。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有100多名个体经营户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今年8月下旬她又一次献上200cc青春热血,她们店上所有6名职工无偿献血计1200cc。
今年抗击非典时期,张云挨家逐户向同行散发工商部门负责制的宣传材料,自告奋勇地当起了义务宣讲员,还慷慨解囊,向在外地打工的特困家庭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在她的带动下,一个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迅速在泰山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中拉开帷幕,短短两天时间,协会就收到会员捐款近万元……
招商引资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头戏,前不久,她听说某私营企业联系了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急需一笔活动资金,张云二话没说,给这企业垫支了一万元,使该项目顺利得到了落实。事后,该私企老板激动地说:这个项目能谈成,张云当记头功。
走进张云美容美发店,带给人的心境,如临十里荷塘;与张云打交道,其一言一行犹如春风拂面。由于张云心眼好,不少顾客都把她当成知心朋友。一位前来做美容的中年妇女因家庭琐事与丈夫闹别扭而分居。张云得知后,耐心地开导她,反复和她探讨人生的价值。结果,这位妇女深受感动,终于和自己的丈夫重归于好。她激动地逢人便说,张云不但是位美容师,还是一位“心理医生”呢!
张云的确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她所做的一切的确又是不平凡的。在张云的店上挂满了奖匾:一本本红彤彤的荣誉证书是她奉献社会的真实写照。她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巾帼创新业”十大明星、“下岗再就业先进个人”、“计划生育先进会员”等。2001年,还被宝应县委县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面对这种种荣誉,张云总是淡淡一笑,她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只是鼓励,只是鞭策,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在她的面前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这就是省光彩之星获得者张云!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爱心浇灌希望花(范文模版)
爱心浇灌希望花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韩营中心小学李彩玲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班级就是一座座桥梁,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班主任就是学生过桥的引路人。在班主任正确的引导下孩子将从一座座桥上顺利通过,最后达到理想的彼岸。在这个引导过程中,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要做一位好班主任必须有爱心、细心、耐心。
一、班主任要有亲和力
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那班主任的亲和力源在哪里?首先要语言美,语言是教师传输信息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亲和力的强弱。一句机智幽默的话语,有时会化干戈为玉帛;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远比冷冰冰的指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取心和荣誉感。一句文明礼貌用语使学生感到格外的舒畅、亲近,可谓声声入耳、润心,句句有用、育人。如:“谁能帮帮老师?”“下午,有点劳动任务,虽然不多,但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老师相信你已经知道错了,下次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了,对不对?”这些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可谓声声入耳、润心,句句有用、育人。切忌命令式、讽刺式。其次要仪态美。仪表、眼神、动作等仪态,虽然无声,作用却非常神奇。老师的穿着应得体,庄重大方,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鼓励和赞赏的眼神,提醒或刻意制止的目光,真诚的微笑,使学生感到温暖如
春。大方自然又亲切的动作,有时胜过苦口婆心的批评和劝说,学生感到老师就生活在他们中间,从而大大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跟学生讲话,不居高临下站在讲台上,不双手叉腰,不指手画脚,不拍桌子。再次要人格美,有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对学生来说,班主任的人格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是最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影射力,是做班主任最难能可贵的。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形象,会让学生无限敬仰,进而产生感召力。
二、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
在学校里,班集体就是一个家庭,老师是家长,学生就是孩子。对孩子充满爱心,孩子们在情感上,就会更热爱这个家庭,依恋这个家庭,就会形成一种凝聚力、向上力。一位好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孩子,乐于跟孩子交往,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倾听孩子的心声。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在学习中学生无论哪门课程遇到困难问题,我主动询问,把他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在生活上,班主任则是“妈妈”,许多孩子早晨不吃饭,我就给他们讲科学道理,劝他们一定要吃早餐。扫雪时,我提醒他们戴上手套、绵帽。劳动后,我让他们洗手洗脸再进教室,谈不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就是这些学习、生活上微乎其微的小事使学生深受感动,使我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也使我和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一次让他们在日记上写心里话,他们都说希望我一直把他们带到小学毕业,还说我两天不在他们全都不快乐。
只有用爱心才能打动和长远地影响学生,才能保证学生“亲其师”,也才能保证学生“信其道”,最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没有爱的教育是走向死亡的教育,但是爱优秀的孩子容易,而爱“问题”孩子却难。关爱优等生,对后进生则横加指责,吹胡子瞪眼,这样后进生就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因此,我总是“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平时对优等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耐心地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赞赏不讥讽,满腔热情地向每一个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把爱的阳光雨露播洒到每一个角落,使他们都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如阳光般温暖,如雨露般滋润。去年我的班里有个学生学习成绩差,还常惹事生非,令老师头疼,同学讨厌,可他劳动特别积极。我抓住这一优点,让他当生活委员,管理班上的清洁卫生,让他发挥长处,找回自信,在班上树立威信。这样他不但工作积极肯干,而且各方面表现好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三、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晴空
单亲、留守儿童的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些儿童成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为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困惑。单亲家庭的孩子被动地接受了他们不该接受的压力和伤害,大多心灵孤寂,个别的性格扭曲,自闭多疑。留守儿童大多又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生活,有的纪律涣散,学习不认真;有 的调皮捣蛋,厌学逃学,把老师及爷爷奶奶的教育当作耳边风。
如何做好对单亲、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当今农村教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我通过家访、电话谈话、个别谈心等形式从思想上、感情上帮助这些特殊儿童。我用爱心、细心、恒心对待这些孩子。对他们的教育我因人而异,用疏导、启发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班上有个学生,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由奶奶照顾。他经常不做作业,老师常常批评,奶奶也毫无办法。针对这个孩子,我多次找他谈心,告诉他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父母心里时常挂念着他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在外挣钱全是为了孩子,孩子能好好学习,父母就会很高兴的。平时我也总找机会和他谈话,如:“今天中午吃什么?”“今天,你穿得真干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关切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让他们的心跟老师贴近,让他们的感情和老师交流,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为让单亲、留守儿童在班级这个家庭中感到幸福、愉快,我不仅个人用爱来关心他们,也动员全班同学一起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我在班内开展献爱心活动,动员全班同学从精神上、物质上帮助特殊儿童。班里有个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又外出打工。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家庭经济状况又不好,孩子常买不上学习用品。我动员同学们以“借给”为由,送给他各种学习用品。让同学们平时主动跟他一起学习、游戏。在师生的共同帮助下,这个孩子不仅学习习惯有了很好地转变,而且学习成绩也迅速提高。
四、树立榜样,激发进取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首先,班主任要给学生做榜样。每次大扫除时,我总是第一个拿起扫帚,和孩子们一块打扫卫生;每天走进教室,我都会帮助学生摆好歪斜的桌椅;讲桌上的灰尘,我也会亲自擦抹……同学们看见了,深受感染,抢着帮助老师打扫。每天我都坚持和孩子们一块做操,锻炼身体。
其次,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做事认真、学习优异的学生将他们树立其他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学习他们。有了榜样,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就有了竞争目标。班级就会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树立名人为榜样。我经常向同学们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的勤勉好学,自强不息的人生经历,鼓励学生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希腊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使人的一生受益无穷,因此,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早读和自习课上做作业的时间里,我指导孩子确定学习程序,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一项一项有条理地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胡思乱想,不东张西望,不做小动作,不唱歌打闹。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家长在孩子家中做作业
时也这样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就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我指导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下课后,把学过的书本收拾好,并准备好下节课学习用的书本和文具。定时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桌屉。在劳动中,我教学生运用统筹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分工合作。经过反复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选好班干部,培养主人翁意识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帮手。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好坏,与班干部队伍的强弱是分不开的。我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观察、挑选一批有头脑、有责任心、自律性强的同学,建成一支令全体同学都心悦诚服的班委成员,进行了精心培养。首先,注意宣传班干部的优秀事迹,帮其树立威信。其次,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意识,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其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再次,适当地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大胆工作的能力。
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而这位“灵魂”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班主任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上好自己的课,才能得到应有的威信。因此,我总是利用一切时间刻苦钻研教材和相关资料,想着认真上
好每一堂课。积极参加教育教研活动,从同事身上获得经验教训。实现“脑资源”共享“,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还不断地看书学习,猎取各方面的知识,开拓视野,充实自己以适应不断革新的教育形势。
在我的精心培育下,我带的这个班形成了活泼向上、团结友爱、好学上进的班风和学风,五年来一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集体。
作为一名班主任,培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自己的天职,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让教育技巧化、艺术化,让自己的爱心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的升华,用爱心浇灌祖国未来的花朵——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
第四篇:爱心浇灌,德育花常开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爱心浇灌,德育花常开;德才兼修,励志做新师
卫滨区高村小学
教师节来了,我的书桌上还摆着孩子们自制的小卡片,“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永远是我们的朋友。”“老师,谢谢您的爱......”这上面一句句最真挚最温馨的祝福就是我——一名人民教师最宝贵的财富。从教15年,我深信,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只有爱的雨露,才能浇灌出最美的德育之花。
自古以来,我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重视德育,志趣高尚的民族。古语有云:“人无德则不立,国无德则不兴。”“德者本也”,同时也是“教书育人”之精魄所在,人民赋予了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祖国交给了我们“托起明天希望”的责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辜负呢?我认为立德先立己。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万能的英雄,“加减乘除、诗词歌赋、吹拉弹唱”必然是我们的拿手好菜。立德当有爱,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圣洁的天使,“乐教爱生、无私奉献、励志创新”理应成为我们的师德之魂,师爱之本。而师爱则是这天底下最高洁最神圣的爱,它比阳光更温暖,比春风更和煦,比母爱更细腻,比父爱更严峻。
一个欣赏的眼神,哺育多少自信的种子!一句鼓励的话语,扬起多少理想的风帆!
一个美丽的微笑,足以让孩子们心灵沐浴春天般的温暖。因为有了这爱的浇灌,孩子们的心灵才能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我一直坚信,有爱心,有微笑,教育才有灵魂。对我来说,学生就是蓬勃向上的希望,是殷切的企盼,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一直坚定着“不只做一名教书匠”工作信念,用真知传道、以爱心育人,我付出,我快乐,因为我立志要做一名真老师,一名好老师。
然而,一名好老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英国诗人乔叟曾云:“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乐于施教。”在知识更新迅速,媒体多样化的当今时代,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资源库。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见闻才能准确的授业、解惑,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先思于人,先行于人,不断夯实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本,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旗帜和路标。
“德不孤、必有邻”。真正的好老师,愿意在平淡中获取那一刹那的亮光,愿意在琐碎中捕捉那一瞬的甜蜜;真正的好老师,当不失足于生、不失色于生、不失口于生;真正的好老师,当淡名薄利而又志存高远;当才高若斗,德若星辰!
是谁说“老师”这个字眼就等于清贫?是啊!两袖清风,囊中羞涩常常让我们无奈自嘲,可是谁又能比我们更“富有”呢?一举手、一投足牵动了多少清澈的眼神,一颦一笑,拨动了多少动人的心弦,收获了多少快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桃李芬芳满天下”之时,我们自当骄傲地满载一船星辉在星光斑斓里放声歌唱!我选择,我无悔,我自豪,我是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
第五篇:文明之星事迹
六(1)文明之星事迹
陈珍艳,就读于沙埠中心小学六(1)班,今年十二岁,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社会责任感强。她不但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负责,组织能力强,而且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有着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多年来在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她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她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陈珍艳同学有一颗洁白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她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遇到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贤,有时同学忘了带课本回家,她知道后总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对于博大复杂的世界,她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她有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在学校里她力争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当选为班长,自当上班长那一天 1 起,她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责任。她管着教室的钥匙,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提前进教室,她总是比其他同学提前到校,放学后最后一个离开,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她常年坚持,从没有失误过一次。在各项活动中她总是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因为她是班长,劳动时她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下课后同学们休息她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本。有同学不守纪律了,她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有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了,她就耐心辅导,连放学后还有同学找她问这问那。对于这些,她没有半句怨言。
她爱学习、爱思考、勤于实践,坚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并且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了解社会,有一定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