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与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与反思
陈旭
南康市凤岗镇小学
1、本文是浙教版第十册的第1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七连的五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主力和群众的安全,把日本鬼子引上狼牙山的悬崖并与敌人展开顽强搏斗,最后弹尽壮烈跳崖的过程。刻画了五壮士对日寇的仇恨和歼敌的勇猛。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惊天地,泣鬼神。
2、全文围绕五壮士的“壮”(志壮、胆壮、言壮、行壮和气壮)叙写了战斗的经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全文可分为五大段:
第一段:(1)写五壮士接受任务
第二段:(2)写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3)写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段:(4-6)写五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第五段:(7-10)写五壮士壮烈跳崖。
3、阅读训练重点:了解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能列一列作者选取的材料,思考重点是什么?使学生学习这种“纵向结构”的谋篇布局方法。做到读写结合。:
教学内容和教时安排
1、第一教时: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并学习理解课文的前三部分。
2、第二教时: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五壮士的英勇豪迈,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崇敬之情。
3、第三教时:检查背诵情况,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并体会课文的详略安排。
第二教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3、尝试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设想: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
⑴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疑,师生交流共同解疑。
⑵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我设计了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想想看,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实录: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前三部分,谁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说,师相机画悬崖图;板书:接受任务、歼敌诱敌、引上绝路;涂红课题中的“壮”字。)
二、引导归纳学习目标:
三、自学讨论,理解课文:
㈠、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1:五壮士顶峰歼敌的场面),可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也可以谈谈你看了录像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师相机板书:顶峰歼敌)
㈡ 课文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四、五两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女同学读:
自学课文四、五两部分:
1.划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学生自学、讨论)
㈢ 检查自学情况:
1、告诉老师,哪些语句让你最受感动?
a.说说看,为什么这些语句让你深受感动?
b.自由品读,体味这些语句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c.同桌对读;师范读后让学生评点;生齐读。
d.师小结: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还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你。
a.学生质疑。
b.学生解疑。
c.播放录像2: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场面,(重点理解词语: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选择跳崖的原因。)(师相机板书:英勇跳崖)
3、理解得真棒!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坚强不屈的),正如课文结尾所说的--(生齐读最后一节)
4、是呀,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生行礼)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都融入我们饱含激情的诵读吧!(生齐读第五部分课文,会背诵的可试着背一背。)
四、总结谈话: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人民永远怀念为国献身的英雄们!
五、课堂练笔:
请同学们照例拿出摘抄本,把本课的好词好句积累下来。
六、自由作业:
学了课文,你们回去想做什么?(生自由说)
你们的想法都很好,喜欢哪项就做哪项,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而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伟大的献身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中,为突破这一重点,我设计了两次讨论:
1、选择绝路部分:
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面临着怎样的选择?请同学们读第3自然段思考,然后同桌互相讨论一下:选择往部队主力转移的方向意味着什么?选择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又意味着什么?讨论之后再深入研读他们是如何选择的?从“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也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句中的“斩钉截铁、热血沸腾”这两个词以及刚才的讨论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班长在选择绝路时态度坚决果断,战士们情绪高涨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为群众和连队而献身的精神。
2、英勇跳崖部分:
第二次讨论安排在英勇跳崖部分,关键问:五壮士在跳崖之前有哪些举动?学生读书后找出“眺望连队主力和群众”“望望向上爬的敌人”“砸枪”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眺望和望望可以互换吗?为什么?砸枪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什么?
经讨论学生明白了:眺望是向远处看,写出了群众和连队已在战士的掩护下安全转移,表现了五壮士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望望是向下看了看,说明敌人上当了,被五壮士牵着鼻子走,表现了战士对敌人的蔑视仇恨。砸枪更表现了五壮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什么也不给敌人留下。这一讨论,使学生明确五壮士选择跳崖是他们胜利完成任务没有牵挂又不愿让敌人俘虏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这一选择又一次体现了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更多内容请访问放歌教学网
通过以上两次讨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了讨论情境,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感受、评价,认识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壮士的形象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升华,课文的重点得到了突破。
【友情提示】本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吗?如果没有找到您需要的内容,请使用本站的站内搜索寻找更合适的资料。放歌教学网全部内容无需注册即可使用。本站所有资料均由网友提供或者由网络搜集整理,也希望您上传自己的作品供各位同仁参考。如果我们无意使用了您的作品,请告知我们协商处理。谢谢合作。
第二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与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永康路小学五6班
江石秀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平。
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说出五壮士的名字。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哪些事情?
4、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引上绝路
1、学生自由默读这部分内容,然后完成老师出示的填空。
2、指名回答。
3、从你所填的内容,我们知道摆在五壮士面前有几条路?战士们选择了哪一条路?这是一条什么路?为什么要选这条路?面对自己的选择,班长犹豫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战士们犹豫了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4、战士们只是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吗?不是他们把自己也引上了绝路。
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英雄本色?
(二)顶峰歼敌
1、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2、读完后小组合作交流以下问题
(1)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找出描写班长马宝玉的语句,并说说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
(3)“石头像雹子一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4)五壮士的决心是什么?中国人民的仇恨又是什么?
3、五壮士为什么对敌人那么仇恨呢?学生说收集的资料,教师同时也出示资料。
4、全班在把这种仇恨读出来。
5、这才是英雄的本色,这才是真正的壮士。
(三)英勇跳崖
1、出示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全班齐读。
2、五壮士跳崖前眺望着群众和部队转移的方向,会想些什么?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他们会说些什么?
3、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跳崖,那他们带着什么来跳崖?完成填空。
4、这声音指什么?所以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让我们一起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三、感情升华
1、介绍五壮士的结果。
2、齐读赞颂他们的诗歌,全班向五壮士敬礼。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抗日英雄的故事或书籍。
2、积累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我在本周二第一节课上了《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的内容。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围绕着教学目标,选择了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这三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首先通过复习旧课,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知道五壮士的名字以及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接着导入新课,学习引上绝路这部分的内容,通过理解“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等词语,体会五壮士态度坚决,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重点教学“顶峰歼敌”这部分内容,通过自由朗读,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且在旁边适当批注,在小组内交流的形式,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英雄气概。通过资料、图片的收集展示,激发学生对日本鬼子的仇恨以及对五壮士的敬佩之情。进一步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最后通过英勇跳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体会到五壮士热爱祖国,视死如归的英雄品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不是很成功。首先,安排的教学内容较多,所以在时间上显得很紧,而且每一节内容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以至于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还有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也不够,以至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中心体会不够。这节课的教学,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很多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第三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及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及反思
肇州县第二小学 王晖
设计理念
1、学生的认识是在学习和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合作学习则是发展学生认识的有效形式,它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使每个同学有更多的收获。
2、故事年代遥远,学生陌生。用电影剪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崇敬之情。教学目标
1、会本课17个生字,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五壮士的英勇豪壮,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引导学生领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电影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喜欢!)老师给同学们放一段电影,请同学们欣赏。
2、惊心动魄的电影看完了,不知道同学们看完电影后有何感想?(五壮士勇敢、热爱祖国、忠诚党和人民。)
3、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情十分激动,老师的心也怦怦地跳得不停,我们每个人被五壮士跳崖的壮举所震撼。是的,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在和平的日子里,当我们再次重温英雄们留血牺牲的一幕幕,我们越加深刻的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下面就让我们满怀对英雄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4、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想提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课文早知道,理清脉络
1、读课文,画出下面的词语:
第一组: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横七竖八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这是写谁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组:全神贯注
昂首挺胸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这是写谁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故事早知道
(1)、搜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或历史故事。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讲了一件什么事?按提示给每部分加小标题。
接受任务→()→()→()→英勇跳崖
三、研读共品,讨论“壮举”
出示导学案: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研读,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然后师友同桌小组讨论交流。
1、“狼牙山五壮士”当中重点的词语是哪一个?(壮士)看到这个词语你有什么问题?(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这实际上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讨论的问题。
2、课文分为五个片段,一起朗诵一下。哪些重点来写?这篇课文怎么去学习呢?(表演式、赛读式、读思议结合)下面请师友同桌小组按照自己提出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学习内容可以在重点片段中选择,每组师友进行汇报。
3、幻灯片出示导学案交流提示:
⑴本小组选用的学习方法是„„
⑵本段描写五壮士语言的词句有„„ ⑶本段描写五壮士动作的词句有„„
⑷我们认为这些词句体现了„„
⑸请其他师友小组的同学向我们提问。
四、互助释疑,理解“壮举”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1)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2)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吧!
(课件再次出示电影跳崖场面视频)(2)划出他们跳崖时的语言、动作。
(3)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他们的语言、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5、老师也想提几个问题,同学们愿不愿意帮我解答吗?
a.班长马宝玉用商量的语气对战友说:“前面是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我看我们还是走第二条路吧!”
b.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你比较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a.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b.顿时,石头向敌人砸去。你比较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五、总结提高,升华情感
1、是壮士,更是勇士,是勇士,更是英雄,是抗日的英雄,民族英雄。下面请欣赏《英雄赞歌》。
3、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听了英雄赞歌,此时此刻,在座的每一个人一定是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是啊,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的英雄赞歌,他们这种机智勇敢、英勇不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进!……是的,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六、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英
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
诱敌深入
勇
跳
崖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肇州县第二小学
王晖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法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基本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上课结束后,和同组教师议课,自己在回顾自己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充分带动学生入情入境。
课文伊始,给学生放电影视频片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带动学生入境。在课文重点处,再次运用视频,带学生入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二、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
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影片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四、“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
学生很难理解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个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思路。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在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这一环节时,对文本的理解还不深入,应该从深度挖掘,充分与文本产生对话。我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师友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感悟战斗的悲壮时,虽然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但仍然有牵引的嫌疑,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体会。每个学生还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后要努力为自己的课堂营造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二、我的教学语言还要精炼、简洁,评价要多元化。要达到这一步,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己克服,我还要多学习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提高。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让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四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与反思
冶河中心小学
王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壮士的英勇豪壮,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引导学生领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一读课题。
2、理解“壮士”,二读课题。
(“壮士”是什么意思?就是豪壮而勇敢的人。)板书:勇敢、豪壮——强调“心到”。
二、回顾课文,诱启情感。
1、师:上节课我们已读明白了,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五个部分,分别是那五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师:结合板书,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交流)
三、学习“跳崖”,悟——死得“悲壮”。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哪部分的描写是最令人敬佩、最为之自豪的?也是最壮烈的?
1、读“跳崖”部分。(指名读第6段)
2、师生评价读得怎样?
3、品味重点句。
预设
(一)句子: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1)、个别读。(2)、师:从他们脸上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仅是脸上在笑吗?(不仅脸上在笑,心里也在笑。)
思考:他们会是在笑谁?为什么而笑?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预设
(二)句子: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1)指名读,谈体会。
(2)师生评,齐读。在跳崖之前壮士们的动作、语言也能体现悲壮。(说、砸、走、跳、昂首挺胸)
3、播放壮士跳崖视频,激发情感。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杀敌、英勇跳崖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请看电影:
(1)谈体会,师:同学们,读了课文,观看了这悲壮的一幕,你想说什么吗?(感动、伤心、敬佩。。(教师补充资料:当追赶他们的日军士兵来到悬崖,看到五壮士跳崖的壮举后,竟然列队脱帽向五壮士表示敬意。
(2)师生合作朗读这部分,师:让我们一起读出对五壮士由衷的敬意!读出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4、总结学法:
(1)同学们,这部分,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
(2)交流,课件出示学法。
师:五名壮士的勇敢与豪迈,坚强与悲壮不仅表现在英勇跳崖这感人至深的一幕中,还表现在歼灭敌人的战斗之中。
四、自读课文,感悟战斗的悲壮。
自读课文(2——5段),用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1、学生读要求。
2、按自读要求学习。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战斗过程中最能体现战士的勇敢壮烈的句子画出来。开始吧。
3、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a.“副班长葛振林打?*******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b.“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五、回归课题,铭记“壮士”。
1、提供成语。师:在这一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有一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成语: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大义凛然 不屈不挠
舍生取义 视死如归 慷慨就义 顶天立地
2、铭记“英雄”。
师:回顾课文精彩的内容,这里的任何一个词都可以表现出文中五壮士的英雄形象。()的五壮士,其实,课题中的一个“壮”字就包含了这一切。此时此刻,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喊出这个响亮的课题吧!(生齐读课题)
六、拓展: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涌现了无数抗日英雄,让我们课外去了解了解,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好吗?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
掩护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战斗
英勇豪壮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牺牲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冶河中心小学
王辉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法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基本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上课结束后,和同组教师议课,自己在回顾自己的教学,觉得这几个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一是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时,教师的情绪未能带动同学入情入境。
在课文重点处,运用视频,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我在讲“英勇跳崖”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跳崖的壮烈场面,此时未能充分激发学生进入了情境,五壮士顽强的英雄气概和英勇气概还理解的不充分。
二是在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这一环节时,对文本的理解还不深入,应该从深度挖掘,充分与文本产生对话。我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感悟战斗的悲壮时,虽然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但仍然有牵引的嫌疑,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体会。每个学生还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后要努力为自己的课堂营造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三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精炼、简洁,评价要多元化。要达到这一步,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己克服,我还要多学习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提高,真正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第五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初步学习“六读”阅读法。学习用小标题的方法概括文章要点。
(三)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壮士们痛歼敌寇、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二、教学过程
(一)交代背景,激发感情
今年(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来了解这段历史――(播放抗日背景资料)。
中国百年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华儿女的抗争史。
(二)四大板块的教学流程
板块一〓读通
1.齐读课题,初悟“壮”的含义;快速浏览课文,迅速找出五壮士的姓名。
2.读准下列字的字音,了解两处地理位置,理解“寇”字的含义。
(1)通过课件演示,了解“晋察冀”和“棋盘陀”的地理位置(略)。
(2)课件演示“寇”字的起源,加深对“寇”字本义的理解。
3.朗读3个关键句,画出句子中的四字词语,呼应题目,初步感受“壮”的含义。
(1)女生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教师评:生路就在眼前,战士们却毅然选择了一条绝路,这是勇敢的选择,可敬的壮举!(板书:壮举)
(2)男生读: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教师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五壮士为赴国难宁死不屈,这是何等的壮烈!(板书:壮烈)
(3)全班读: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教师评:这坚强不屈的声音,是英雄的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的战斗宣言!(课件显示: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全班齐读:正义必胜,人民必胜!(教师板书:壮志)
教师小结:你们看,这些红色字体的四字词语都写出了英雄的――(生读板书)壮举、壮烈、壮志,也都呼应了课题中的一个字――(生应答)壮。
1.导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炼要点,理清脉络。
出示课后拟写小标题的练习,启发学生发现小标题有“字数相等,结构相似,表述简洁”的特点。然后以文章第2―5自然段叙写的故事为内容,思考下面的小标题。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2.出示第2―5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同桌合作,提炼四字词语做小标题。
第2―5自然段的小标题依次是:诱敌上山(2)、引上绝路(3)、顶峰歼敌(4、5)。
(师出示下面的“思维导图”,呈现事情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3.练习用“要素归纳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写事的文章,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点评:指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课文脉络,是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这一环节,教师教学目标明确,导学层次清晰。以课文为例子,以课后填空练习为载体,按照“领会方法―指导运用”的步骤实施,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一步步“习得”提炼小标题的方法。
1.导读:引领学生进入战斗场面,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走进五壮士的内心世界。
师: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很实用的方法。(板书:做批注)
2.自读:聚焦第二自然段,静心默读,用波浪线划出让你热血沸腾的语句,并在句子旁边写一句体会。
3.展读:选读“表现五壮士情感”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评读:教师出示示范性批注,引导学生学会从人物的“语动神心”等方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体会,感受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的忠诚。
点评:“读厚”,得学会抓关键词句细细品味,用个性化的批注与文本和作者对话。这个环节的学习目标指向“体会人物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教师围绕这一知识点做批注,让学生有了模仿的样式。
板块四〓读熟
1.导学:指导学生运用“减词与原文对比读”的方法,分三步背诵课文精彩片段。
(1)熟读原文。
(2)用课件提示关键词,全班试着背诵。
(3)提示主干背诵,如“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
点评:语文是一门“学语言”的课程,积累语言材料是硬道理。课堂上教师预留了学生熟读成诵的时间,运用多种读法引导学生品其意味、得其精华。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背下一个片断,长此以往,其背诵能力和语言积累一定会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