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3
3、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并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鸟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上册 鸟的天堂教案6 人教新课标版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鸟的天堂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课文。老师相信,这些美景都给各位同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今天,我们在随巴金爷爷去领略一番南国的风光吧!板书《鸟的天堂》。
题解
让学生查字典了解“天堂”的意思,那课文中的“鸟的天堂”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我们会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内容。)
二、检查学生对生字的预习情况
1.生字。(学课文的生字时,是采用那种方法,是怎样记住的?)
2.教师出示学生容易写错、读错的字。
形近字:灿——烂竿——杆桨——浆支——枝
株——珠梢——稍
读准音:缝(fèng)隙规律(lǜ)树干(gàn)不禁(jīn)
兴(xīng)奋不可计数(shǔ)
书写指导:“灿、规”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由捺变为点。
用心爱心专心 1
“耀” 的偏旁“光”最后一笔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的“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
“隙”字右上部分的“小”中间一笔是竖,而不是竖钩。
三、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的所见所闻不一样?(阅读课文,交流、讨论)
„„
小结: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傍晚时分,见到了庞大、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是早晨,见到了许许多多鸟儿活动的情景。作者向大家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灿烂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
不可计数应接不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品味重点语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大榕树的特点来写。
一、复习导入: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了什么?(见庞大、茂盛的大榕树。)这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大榕树的特点来写。
二、让学生找到描写大榕树的语段。(5—8自然段)
1.朗读。作者在描写大榕树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
(远——近)
2.作者在远处看到的大榕树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庞大、茂盛)
3.近处看到的大榕树,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什么来写?是怎样来写的?(重点学习)①、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
②、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来品味。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伸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不可计数的意思是什么?
b、为什么枝干的数目会不可计数?
c、这些句子写出了枝干的什么特点?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空隙。„„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力在颤动。”
a、第一句话“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空隙”说明了什么?
b、第二句话“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力在颤动。”应该怎样理解?
c、这些句子写出了绿叶的什么特点?
小结:作者在表现大榕树的庞大、茂盛运用了静态描写的手法,抓住了榕树枝干多、大;绿叶的多而密、生命力旺盛等特点来写,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榕树的庞大、茂盛。就是这庞大、茂盛的大榕树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三、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描写大榕树的语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利用前面学习的抓住重点语句的方法来自学众鸟活动的景象。
一、找出众鸟活动场面的语段默读
1.利用前面学习的抓住重点语句的方法来自学这部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学习成果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写树上热闹的景象,表现了鸟非常之多。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扑翅膀。”
写出鸟的形状、颜色,动作千姿百态。从而感受到鸟儿的自由、快乐。
“我注视地看着,„„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应接不暇”,经过查词典,结合这句话理解我觉得作者是再说鸟儿太多,看不过来。
从而反映出鸟的天堂太热闹,作者怎么也看也看不够,看不完。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文中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引用别人说的话,指茂盛的大榕树,表示特定称谓。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作者亲眼看到的“鸟的天堂”确确实实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留恋、赞美之情。
二、了解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教师引导: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结合课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小组交流、讨论
„„
小结:庞大、茂盛的大榕树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这儿的人们爱护鸟儿,让鸟儿有了栖身之所。大榕树就成了鸟的天堂。
三、布置作业:
背诵描写众鸟活动景象的语段,积累好词佳句。
板书:远:
大榕树
近:
鸟的天堂鸟声、鸟影——数量多
众鸟活动的场面
第三篇: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的散文文字清丽流畅,善于将叙事与抒情融合在一起,感情在叙述的情节中回荡,虚实相间,挥洒自如。他的散文不追求外在的精雕细作,而能在娓娓道来的朴实的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激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和艺术上的享受,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和光彩。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特别是通过联想写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可以让学生继续学习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作者实写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提高辨别事实与联想的能力。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并积累词语和文中的佳句。
2、继续学习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作者实写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提高辨别事实与联想的能力。
3、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和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细腻、生动的描写的表达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一、激情导入。
1、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有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有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一碧千里的草原美色,有一望无际的林海风光,更有那奇特美丽的“鸟的天堂”。(屏依次显示画面)
今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游览鸟的天堂,欣赏那美丽的南国风光吧!
2、板书课题,读。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巩固难写生字和难读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了什么? 三、品读大榕树之美。
1、出示题目,思考讨论:
屏显:①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看到了什么?
②大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
2、交流汇报:
显示大榕树形态画面,重点引导感悟重点句子。①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②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③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④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⑤ “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⑥ “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⑦“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枝繁叶茂,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的生机。)
3、这么美妙的自然景色深深地陶醉了作者,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透出了他全部的感情。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喜爱,赞美)
4、我想我们都和作者一样,对大榕树充满了喜爱,充满了赞美,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朗读中去吧!
5、小结:听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仔细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于是,作者想到: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6、过渡语:难道鸟的天堂里真的没有一只鸟吗?不,鸟的天堂里有许许多多的鸟,在这个早晨我们去看看吧!
四、品悟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1、自由读相关段落。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的?
2、交流反馈,感悟重点句子。
3、出示群鸟纷飞的画面。
4、在我们的欢快的掌声中,这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鸟都活动了起来,有的站在数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指名说鸟的其它动作。
5、读第12自然段(配上柔和的钢琴声)
6、哇!鸟太多了,我注意地看时,眼睛有什么感受呢?(理解“应接不暇”)
7、屏显文字,补充完整:一只画眉鸟__,被我们的__,又__,那歌声__。这只画眉鸟可能在唱什么呢?
8、了解动态和静态描写:
鸟的天堂多热闹啊!大榕树上,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这些鸟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的飞起,有的歌唱,与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这里群鸟纷飞,是动态的描写,那么前一次看到的榕数是静止不动的,那是静态的描写。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这么大,这么茂盛的榕树,树上又有那么多鸟儿,如此美丽的大榕树,如此活泼的鸟儿,作者离开的时候,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留恋)
2、屏显文字,比较两处鸟的天堂的不同。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六﹑总结延伸
这里不仅仅是鸟的天堂,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样吗?让我们共同企盼这样的鸟的天堂,人间天堂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板书设计:
第一次(傍晚)榕树:大
美 鸟的天堂<
>留恋
赞美
第二次(早晨)群鸟:多
快活
第四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5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过程与方法
1、课题导入:就“天堂”二字展开,导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目标学习:以读为导,查阅课文相关资料,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4、拓展训练: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并借助强大的网络优势,让学生通过为“鸟的天堂”做一个旅游广告的形式,让学生不但更深入理解文本,更超越文本回归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就是《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4、学生交流疑问。
5、同学们的问题问的真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看了这些资料,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了。请同学们打开“延安小学学习专题网站——鸟的天堂”,浏览作者简介、参考资料及写作背景三个部分,解决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学生交流感受,解决提出的问题。
2、同学们查阅资料的本领真不小,现在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大家,这一次请大家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课件出示导读提示)大家读课文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学生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三、研习疑问,精读感悟。
同学们读懂的真不少,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现在啊!我们就跟着他去看看傍晚时分的“鸟的天堂”。
1、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中描写榕树的段落,看看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棵什么样的榕树?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棵榕树的?
⑵学生自由交流感受。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听了你们的描述,我觉得你们确实读懂了这句话。这句话写的多好啊!把叶子写活了。我们一起来欣赏被日光照耀的绿叶(出示图片)。老师非常喜欢这句话,也想来读一读(师配乐范读)。
b老师读的怎样?(学生评价)谁也想来试一试,指名读。c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一读吧!(配乐)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是一株什么样的榕树?
b“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
c说的真不错,你们都感受到了榕树的气势,感受到了榕树的美,我们一起来看看读(出示图片)看了图,谁能和着音乐读一读这句话?
d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那就让我们象他那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配乐齐读)
⑶看着这株榕树,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你说的真好!作者赞美了这美丽的榕树,这美丽的地方,这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带着赞美的感情读一读这句话。
2、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
此时作者看着这棵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是“鸟的天堂”,作者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 ⑴我们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鸟的?课文哪几个段落具体写了鸟?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句子?
⑵学生自由交流。
鸟儿真多啊,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啦,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这一点?(应接不暇)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⑶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鸟儿,听鸟鸣。(视频录像)⑷师配合画面读课文段落。⑸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⑹鸟的天堂多热闹啊!让我们跟着这欢快的音乐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你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3、刚才我们读书读的多带劲啊!就好象真的看到了小鸟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自己的家园里快乐飞翔,所以作者最后会发出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理解句子,为什么“鸟的天堂”会成为鸟的天堂?——和谐!
四、拓展延伸,学科整合。
1、同学们,“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用演示文稿给“鸟的天堂”这个风景区做一个广告。
2、展示交流。
3、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象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感受小鸟的快乐,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和谐的环境。
【板书设计】
榕树 大 茂盛
3.鸟的天堂 和谐
鸟 多 欢乐
第五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0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伸、堆、颤动、应接不暇”等词的意思。○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鸟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附:板书设计